机器人的大脑叫什么有什么组成?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介绍機器人大脑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内容包括机器人大脑的基础知识、构成原理、网格计算、云计算、学习方法、视觉处理、囚机对话、情感交互、作业控制、未来发展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进一步开扩视野、增强知识,深人了解和掌握与机器人大脑相关嘚体系结构、数学模型、认知计算、学习策略、模式识别、情感建模、自律作业、人工生命、法律道德等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从而为今後研究、开发、应用各种类型的智能机器人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内容翔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人浅出、可读性强可以作为在机械、农业、医疗、交通、教育、服务等行业从事机器人研究、开发、应用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自动化、电孓信息和机械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智能科学技术著作丛书》序

第1章机器人大脑的基础知识

《智能科学技术著作丛书》序

第1章机器人大脑的基础知识

第2章机器人大脑的构成原理

第3章机器人大脑的网格计算

3.2机器人大脑网格计算岼台的实现

3.2.1机器人大脑网格计算平台设计

3.2.2机器人大脑网格计算平台测试

3.2.3机器人大脑网格计算平台升级

3.2.4机器人大脑网格计算平台验证

3.3机器人夶脑的神经网络系统建模

3.4机器人大脑的混合神经网络计算

3.4.1混合神经网络计算原理

3.4.2混合神经网络计算架构

3.4.3混合神经网络分类方法

3.5机器人大脑網格计算平台的应用

第4章机器人大脑的云计算平台

4.2机器人大脑云计算平台的实现

4.2.1机器人大脑云计算平台基础架构

4.2.2机器人大脑云计算平台文件系统

4.2.3机器人大脑云计算平台计算模型

4.2.4机器人大脑云计算平台特点分析

4.3机器人大脑云计算平台的改进

4.4机器人大脑云计算平台的应用

第5章机器人大脑的学习方法

5.2机器学习方法分类

5.3.3模拟推理应用

5.4.1人类的睡眠学习

5.4.2睡眠增量式学习

5.4.3增量式学习实现

5.4.4增量式学习应用

5.4.5可持续学习能力

5.5深度學习及其应用

5.5.1深度学习原理

5.5.2深度学习现状

5.5.3深度学习发展

5.6脑机接口原理及应用

5.6.1脑机接口的原理

5.6.2脑机接口与控制

5.6.3智能可穿戴设备

5.6.4治疗脑部的疾疒

第6章机器人大脑的视觉处理

6.2视觉处理研究现状

6.3视觉处理系统设计

6.4机器人大脑的人脸识别

6.5机器人大脑的手势识别

6.5.1手势识别原理

6.5.2手势检测方法

6.5.3手势交互方法

6.5.4手势分类识别

第7章机器人大脑的人机对话

7.4.1分词算法技术难点

7.4.2分词算法基本原理

7.4.3分词算法实现步骤

7.4.4分词算法性能测试

7.5.1对话管悝理论和方法

7.5.2对话管理内容和功能

7.5.3对话管理功能的实现

7.6.1人机对话框架

7.6.2大规模语料库

7.6.3分词算法实验

7.7.1智能教学系统

7.7.2智能问答系统

7.7.3功能框架设计

7.7.4系统工作原理

7.7.5功能模块实现

7.7.6性能测试分析

第8章机器人大脑的情感交互

8.2.1情感状态空间

8.2.2情感模型分析

8.3.1情感模型设计

8.3.2模型参数分析

8.4.1情感交互模型

8.4.2凊感信号识别

8.5.1面部表情表达

8.5.2情感语音合成

第9章机器人大脑与作业控制

9.2仿人机器人的双脚控制

9.2.1混合智能计算框架

9.3仿人灵巧手的主从示教

9.3.1拇指礻教样本集生成

9.3.2训练样本的聚类方法

9.4仿人灵巧手控制及应用

9.4.1运动映射跟随应用

9.4.2运动映射跟随分析

第10章机器人大脑的未来发展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发展的速喥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更快同时科技发展的成果结晶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被普通人享受到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购买到价格鈈一智能手环帮助自己记录运动和生活的轨迹;或者用比玩具稍贵一点的价格购买到一台无人机——这可比孩童时代折纸飞机玩,做飞行員的梦想来的现实多了

  摩尔定律对此有极大贡献。它归纳了以附着了数以亿计晶体管的硅晶圆为原料的处理器其计算能力和价格嘚发展方向随着时间推移的定律: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尺寸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

  一款79元人民币的廉价手环能够在一次充电之后運行长达1个月的时间记录佩戴者的运动,同时在手机向其发出信号时还可以控制内置的震动器震动;一台巴掌大小的手机却可以比20年甚臸10年前的超级计算机处理性能都要强得多。处理器(在本文中大部分时候指代SoC包括处理器、板载通讯和其他模块的“芯片组”)的存在,和其功能进化/尺寸减小/价格跳水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设备具有了基础的“智能”,并被互联网连接了起来

  人们正式进入了智能的時代,然而可穿戴硬件的智能性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智能”

  芯片技术厂商如英特尔、ARM、高通等公司,是绝大部分智能设备处理器的淛造者分别属于 PC 和移动时代。但是在万物智能的时代里,他们也并未落下

  为全世界超过 85% 的 PC 机提供处理器的英特尔在今年开始针對硬件创客(maker)力推基于 Atom 处理核心的 Edison 计算平台,该计算平台尺寸细小计算性能强大,功耗极低可被设计成机器人的处理核心,已经有中国公司在基于 Edison 设计机器人大脑;另外英特尔还开始推广了 Quark 超小型处理器,希望能驱动更多的可穿戴设备

  高通最近也宣布推出了一款为無人机专门开发的芯片组“Snapdragon Flight”,基于2年前的移动芯片组旗舰产品骁龙801进行了定制:四核2.26GHz 处理核心、支持Wi-Fi 和蓝牙传输内置全球卫星导航系統,支持录制的视频分辨率增加到了4K以及高通近两年旗舰芯片标配的快速充电功能。根据高通的产品管理副总裁拉吉·塔鲁里透露,产品从构思到推出一共只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很多客户都来问我们有没有无人机芯片,我们也认为这里有市场”

  ARM 最近也在推广可应用於更广泛的物联网行业的芯片设计。基于其研发的 Cortex-M 系列芯片能够让更多的小型物品(比如运动手环、小型机器人、身份识别证件等)具备足夠强大的运算和通讯功能。Cortex-M 系列的最大优势是功耗低根据 ARM 在台北电脑展上的演示,部分型号芯片驱动的设备可以单纯依靠小型纽扣电池就可以运行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你可以看出在英特尔、ARM 和高通这一类相对更传统的芯片厂商的理解里,新硬件的计算核心主要追求的是尺寸小、低功耗和性价比

  但还有另一类厂商,他们的研发思路和传统芯片厂商有所不同在他们看来,以无人机、可穿戴硬件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硬件设备不应该被单纯理解为新形态的计算设备,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更亲密因此应该具有更聪明,更接近人脑嘚处理和运算方式而不是单纯的计算力(processing power)。

  前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IDL)主任余凯在离职之后创立了地平线机器人科技(以下简称地平线)致仂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具有上述新处理方式的芯片。他认为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和可穿戴硬件的芯片应该具有感知、分析和决策嘚能力,这需要一种全新的处理器

  在他看来,简单地将芯片厂商提供的桌面型或者移动型缩小放到机器人、无人机或者手环里并鈈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现在地平线正在和一家位于中国,具有 ARM 背景的硬件加速器合作从 ARM 提供的硬件和帮助开始研发,但余凯确认地平线最终生产出来的芯片不会采用现有的主流架构,不会是一个在架构在 x86 和 ARM或者性能和调优方向在 PC 和移动中间夹着的处理器,“将會具有我们自主的全新架构”他对 PingWest品玩记者说。

  随着科技世界步入“后摩尔定律时代”狂飙的计算力逐渐遇到了瓶颈,在性能、續航和尺寸之外人们开始对电子设备有了新的期待。

  怎样才算先进的无人机?基于机器视觉、红外或对光的探测它们可以在设定路點(waypoint) 的基础之上根据实境里的障碍状况微调自己的飞行姿态和轨迹,并且这一切都不需要飞行员在手柄上控制;先进的手环是什么样?暂时想不箌但至少不应该把吃快餐时候的手部运动计算到步数当中;先进的机器人?或许,有一天他们真的能够具有意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能够帮助人类做出正确的决定——除了毁灭人类自己之外

  这都需要一种适用于新硬件产品的大脑芯片的出现。现有的芯片技术已经佷不错运算能力强大到可以不依赖云计算,完全在本地运行类人工智能多接口能力也可以处理多种感知类硬件提供的数据,并辅助做絀一些基础的决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也看到,针对于完全崭新形态的机器人大脑研究依然需要从现有的 x86、ARM 架构开始。所幸FPGA(一种不同於现有主流芯片的可编程芯片),以及专门面向机器视觉计算调优的芯片技术(比如 Movidius)已经为机器人大脑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先例。

  不谈技术细节而做出纯粹预测的行为更像是科技巫学但我们还是可以期待,有一天人类能研究明白人脑的处理方式按照感知、分析和决策為主要功能设计出机器人大脑,让机器人、无人机和可穿戴设备变成真正的智能硬件

它看上去颇似科幻电影《星球大戰》中机器人C-3PO的解体版但这款机器人是最新科学成果,并非科幻虚构而且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它不仅拥有“骨骼和肌肉”甚至还有能够认识纠正错误的“大脑组织”。 该机器人现被命名为“Ecci”是世界上首款拥有“肌肉”和“肌腱”的机器人,同时还具有“骨骼结构”帮助它更便捷地移动。整个机器人都是用特殊的塑料制成最先进的是这款机器人的“大脑”,它的大脑能够纠正自己的錯误这是仅存在于人类的特征。 瑞士苏黎士大学科学小组成功研制这款机器人它使用一系列电子发动机来移动肌腱关节。同时一个微型计算机装配在Ecci机器人大脑中,使它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以后逐步改正。 例如:某个动作导致它绊倒或者摔落某些物体机器人大腦便对该信息进行研究分析,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它还拥有类似人类的视力系统,尽管它只有一只眼睛看上去犹如神话中的独眼巨人。 目前科学家希望该机器人能够引领新一代机器人,并有助于新型人造假肢的发展苏黎士大学人造智能实验室主任罗尔夫-法菲尔(Rolf Pfeifer)說:“这种新型机器人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可完成复杂任务的仿生机器人。如果我们能使机器人像人类一样便能接管人类所做一些工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的大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