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发现的子宫囊肿是怎么形成的,子宫一直不规则出血该

北京卵巢囊肿子宫肌瘤
作者:& & &&&& 时间: & & &
  北京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近年来,子宫肌瘤是女性朋友经常见的一种疾病,许多女性朋友为了治疗跑遍了好多医院,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体检发现女性子宫肌瘤检出率已经超过50%。虽然子宫肌瘤属于良性,但到底是哪些因素令女性纷纷被子宫肌瘤“盯上”?  【子宫肌瘤发病率提高-女性慎用化妆品保健品】  子宫肌瘤号称是妇科的第一大肿瘤,从北京妇科门诊情况分析,很多未婚女子也加入了子宫肌瘤患者的行列。这与生活水平提高,乱用保健品和过度使用化妆品等原因密不可分。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从原来好发于35~55岁的育龄女性提前到20~40岁的女性。  北京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专家指出,子宫肌瘤是激素依赖型良性肿瘤,高脂肪饮食、体重过重,长期服用激素类药品、保健品以及使用一些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等是主要病因。对于一些年轻女性,本身雌激素水平就比较高,如果再摄入雌激素,就像给子宫肌瘤“施肥”,使肌瘤不断增大。  女性子宫肌瘤形成相关因素  一、内分泌:女性长时间使用一些激素药物或者一些美肤产品,可引起雌激素水平提高,从而引起子宫肌瘤的发生。  二、房事:如房事不洁、房事频繁以及房事伴侣过多等等,不健康的房事,可引起子宫炎症,从而导致子宫肌瘤。  三、生育:女性早产、多产等等因素使得妊娠是雌激素水平增高,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生几率。  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量饮酒、吸烟、食用高脂肪食物以及起居无度、多度劳累等都可能引发子宫肌瘤。  北京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如何检测  1、观察出血。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是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性出血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现象。  2、观察白带。一般情况下,女性的白带是白色粘稠的分泌物,而且会伴随着月经周期会出现轻微的改变,但是子宫肌瘤会造成白带增多,白带呈脓血样,而且还有臭味。  3、自摸肿块。在早晨的时候空腹排解完大小便以后,平卧在床上,略弯双膝,放松其腹部,这时候可以用手按压下其腹部,可能会触及到有肿块的情况。  4、疼痛。女性患者还常常会出现腰背酸痛、下腹坠胀等一些常见的症状表现,肌瘤蒂发生扭转或者是肌瘤红色变性的时候,会出现的腹痛。  子宫肌瘤会引起女性不孕症吗?  单纯的子宫肌瘤是不会影响到女性朋友的孕育能力的,但是如果女性朋友没有及时治疗的话,那么随着肌瘤的逐渐长大就会对精子进入宫腔制造一系列的麻烦,也就会使受精卵的形成数量大大减少,自然也就会影响女性朋友的孕育能力。而即便是受精卵形成了,子宫肌瘤的存在也会不利于它的着床和发育,最终也就导致了女性不孕,甚至是宫外孕的发生。因此,子宫肌瘤是会引起女性不孕症的。  【温馨提示】北京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如果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朋友不需要太紧张,只要及时进行治疗,子宫肌瘤是可以治好的。北京妇科医院以一流的器材、一流的技术为基础,将妇科微创手术技能不断提高,显示了良好的现代化诊疗优势。医院花巨资从国外引进尖端诊疗器材,给专业治疗特供了权威保障。结合临床经验已抢占着妇科微创诊疗技术的制高点,其卓越的诊疗实力,为北京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联系方式 | QQ: | 电话: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网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子宫肌瘤基本还会发生有阴道不规则出血
发布时间: 15:57&&&来源:未知&&&编辑:赫连逸熙&&&&&&
  子宫肌瘤基本还会发生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这些月经方面的问题你能够发现这个病。那么你知道一般都有什么吗?这也是人们问得比较多的,下面就由权威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子宫肌瘤的症状一般有以下几点:
  1、恶性子宫肌瘤患者容易出现阴道分泌物褐色、粉色、粘稠以及有异味的情况。这些都是常见的恶性子宫肌瘤的症状。
  2、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体重下降、下腹、背痛、腿痛等恶性子宫肌瘤的症状,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癌肿瘤也会扩散。
  3、阴道不规则出血。这同样是常见的恶性子宫肌瘤的症状,而且出血时间可以在任何时候,如果行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出血,类似于月经,则预示着子宫癌的可能。
  以上就是专家对于子宫肌瘤的症状为大家作出的解释,任何时候出现的阴道出血都应该及时检查。专家提醒大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患了什么疾病,一定不要拖延时间,这样都是非常危险的,有些疾病是会恶化或者引发其它疾病的。
2682人关注
4520人关注
6089人关注
3036人关注
3889人关注
3894人关注
1839人关注
2377人关注
|||||:|||
||||||||||
||||||||||
|||||||:|
||||||||||[转载]黄芪消癥丸——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经验效方
  黄芪消癥丸为钟秀美医师的经验方,组成大体如下图:
  王秀宝主编《钟秀美妇科学术经验与诊疗特色》一书,主要参考钟师的专著《中医妇科临证备要》、历年公开或未公开的学术论文和部分医案,随师侍诊时记录的病例点评以及运用老师的理论、经验于临床并获得成功的病例和经验体会。钟师黄芪消癥丸在治疗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方面,效果明确,笔者在经过一年多各种碰壁后终于确认这张难能可贵的验方。下面专门挑出有关黄芪消癥丸的部分,作为参考。
黄芪消癥胶囊
组成:黄芪25克
莪术、三棱、生牡蛎各20克 夏枯草、半枝莲、生山楂各15克 生蒲黄、益母草各10克
功效:益气逐瘀,软坚消癥
主治:子宫小肌瘤(瘤体直径<6cm)、盆腔炎症包块、卵巢囊肿。
用法:黄芪消癥胶囊由泉州市中医院中药制剂室研制,每粒0.5克相当于生药2克,每次5粒,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经量过多者,经期停服),一般3~5个疗程。
方解:黄芪益气补虚,据药理研究:黄芪含有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叶酸,可提高免疫力,且有护肝作用,不影响糖原代谢,利于抑制肿瘤。三棱、莪术为化瘀要药,善消癥瘕。药理研究表明,三棱能直接破坏肿瘤细胞,莪术能抗孕激素。升蒲黄、益母草助三棱、莪术逐瘀止血;夏枯草、生牡蛎消痰软坚散结;山楂消食降脂,可间接降低雌激素;半枝莲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且有抗癌作用。
  若煎药汤,盆腔炎症包块可加王不留行、蒲公英各15克,痛剧加炒灵脂10克。
  按语: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也叫子宫平滑肌瘤。在30~50岁的妇女中发病率颇高。由于是一种肿瘤,患者一患有这种疾病,心理就很紧张,加上西医大多采用手术或激素治疗,有些患者就渴望中医能治好该病。20世纪70年代末,钟师在人民医院工作时,中西医妇科在同一科室,卓秀兰医师是位高年资的西医妇产科医生,曾专门脱产学习过中医,她们在学术上有共同语言。在一次体检中卓医师发现患子宫肌瘤,就主动邀钟师一起研究中药治疗子宫肌瘤,愿意先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于是,她们一起研究方药,选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即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加入乳香、没药、丹参,以配合桃仁、丹皮化瘀消癥止痛;又加生牡蛎、海螵蛸,以增强软坚散结、收敛止血之功效。以上的药物共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次10克,每日2~3次,服药2个月检查,肌瘤消失。随后她们又一起随机确定20例观察,其中肌瘤如50天孕大2例,2个月孕大16例,3个月孕大2例;结果痊愈6例,显效4例,好转9例,无效1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原方较为温燥,长期服用易上火和疲乏无力。况且肌瘤患者大多存在气虚,长期服用活血化瘀药,也会伤气影响疗效,为此才进一步研究黄芪消癥丸。
  把益气与逐瘀、消食与软坚、止血与调经融成一方,性较平和,缓消癥瘕,其功甚著,且不伤脾胃,适合于长期服用。由于该药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求药者遍及省内外、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1997年福建省卫生厅将该药作为名方推荐给各级中医院使用。
病案举例:
吴xx,27岁,泉州鲤城人。
日初诊:阴道出血30余日,量多色暗红,伴头疼,口干,少腹隐痛。舌暗红,少苔,脉沉细。妇检:外阴染血,阴内血较多色暗红,子宫轻度增大,右附件触及囊性肿块。B超提示:子宫6.0cm&4.0cm&3.4cm,前壁可见1.6
cm&l.2 cm&1.4 cm低回声团,边界清楚;右附件可见4.9 cm&4.4 cm&4.1
cm囊性无回声区,壁厚。诊为子宫肌瘤合并卵巢囊肿,属癥瘕瘀热互结,治宜先止血、后消瘤,以活血化瘀佐清热,拟祛瘀止血汤加青蒿。药用:
桃仁、当归、黄芩、青蒿、茜草各10 g,赤芍12g,生地、海螵蛸各15
g,川芎、红花各6g。每日1剂,连服3剂。血止后改用黄芪消癥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连服两个月。
10月24日复诊:月经周期35天,经期5天,子宫附件大小正常。B超复查:子宫5.4cm&3.6cm&3.8cm,前壁可见1.0cm&1.0cm&0.8cm低回声区。续服黄芪消癥胶囊20天天。
2002年3月来院复查:月经周期、经量均正常。B超检查:子宫4.2cm&3.9cm&4.2cm,形态正常,实质均匀,内膜居中,未见占位性病变。
第五节&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研究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多为实质性肿瘤,确切的名称应叫子宫平滑肌瘤。
据有关调查资料,35岁以上妇女约20%~25%在子宫内潜存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肌瘤。本病多发于30~50岁之间,以40~50岁发病率最高,约占子宫肌瘤患者的50%~60%。肌瘤可以生长于子宫的任何部位,开始时,多发生于子宫肌壁,以后向不同方向推进,在子宫肌层称为肌壁间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仅一层浆膜覆盖为浆膜下肌瘤;向宫腔发展,被一层粘膜覆盖为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约占60%~70%,浆膜下肌瘤约占20%~30%,粘膜下肌瘤约占10%。
子宫肌瘤属中医学的“石瘕”。
一、病因病机
(一)西医学的认识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雌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孕激素在肌瘤生长中起协调作用。其依据:(1)子宫肌瘤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绝经后子宫肌瘤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2)子宫肌瘤常伴有子宫内膜增生,卵巢充血、胀大。(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未婚、不育或少育妇女发病率较高(但不是说生育过多就不发生肌瘤)。(4)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低于内膜组织,此后孕激素在肌瘤组织中的生物效应比在肌层组织中强;子宫肌瘤组织比正常子宫肌层有更多的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使肌瘤细胞增生更快,增殖期进入细胞周期量少,分泌期增殖细胞显著增多。
(二)中医学的认识
子宫肌瘤属中医学的“石瘕、癥瘕”范畴。历代中医学家都有深入研究,古医籍有详细记载。石瘕首见于《灵枢·水胀篇》:“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坏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宋·陈言对癥瘕的论述更为详细,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多因经脉失于将理,产褥不善调护,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阴阳劳逸,饮食生冷,遂致营血不输,新陈干忤,随经败浊,淋露凝滞,为癥为瘕。”明·张景岳《妇人规》指出:“瘀血留滞作癥,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感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月积而渐以成癥。”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如下:
经期产后,正气虚弱,无力排瘀,凝滞于宫;外感风寒邪毒,寒凝血瘀,凝滞胞宫,或内伤七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滞胞宫等,导致脏腑失调,气血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凝聚胞中,积以时日,渐以成癥,癥瘕既成,邪气愈甚,正气愈伤,阻滞经脉,瘀血凝滞,新血难安,或瘀血化热,迫血妄行,遂致崩中漏下,湿浊内停,流注带脉而带下异常。
二、临床表现
由于子宫肌瘤生长部位、大小及生长速度不同,临床症状不尽相同,大约有40%无症状,仅于体检中发现,60%有自觉症状。
(1)子宫出血。是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1/3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粘膜下肌瘤100%出血,壁间肌瘤次之。其出血原因:①子宫肌瘤占位,宫腔面积增大,致表面暴露的血管出血不止。②合并卵巢功能紊乱,子宫内膜增殖过长。③肌瘤妨碍子宫有节律收缩,影响血运,不能有效制约宫腔内的血管出血。④子宫肌瘤压迫小静脉,使之曲张,小血栓形成,经期栓子脱落出现大出血。子宫肌瘤极少经间期出血,有经间期出血,常合并恶变、息肉,应进一步检查。
(2)疼痛。多数表现为痛经,腹痛、腰酸,其主要原因是肌瘤压迫宫腔血管或神经或合并盆腔炎等。凡是痛经剧烈并逐渐加剧者,多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肿块。对浆膜下肌瘤和较大壁间肌瘤,可在小腹部触及肿块,尤其膀胱充盈,子宫位置上升时,更易触及肿块。
(4)压迫症状。肌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所致。如前壁肌瘤或宫颈肌瘤可压迫膀胱发生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后壁肌瘤可压迫直肠发生排便困难,阔韧带肌瘤可压迫输尿管和髂内外静脉、神经引起静脉回流不畅而发生下肢浮肿、神经性疼痛。
(5)带下增多。子宫肌瘤伴有盆腔充血,内膜水肿可引起白带增多。粘膜下肌瘤尤其是脱出宫颈口或阴道口的有蒂肌瘤,因粘膜溃疡或坏死,可产生血性或有臭味的带下。
(6)不孕。约20%~30%合并不孕,一是肌瘤妨碍精子输入输卵管,阻碍受精卵着床,二是合并卵巢功能异常。
三、诊断要点
子宫肌瘤有各种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子宫肌瘤所特有,必须根据妇科检查及B超结果,必要时进行诊断性刮宫,行CT、核磁共振。
(1)子宫肌瘤的诊断,妇科检查必不可少,可了解子宫大小、轮廓。一般来说,浆膜下肌瘤,宫体表面不平,呈结节状,质硬;壁间肌瘤均匀性增大,由于肌瘤生长于不同部位,可偏向一侧增大;粘膜下肌瘤均匀性增大,颈口较松;宫颈肌瘤,宫颈明显增大,局部突出,对侧变薄,颈口松;阔韧带肌瘤,肌瘤生长一侧,与子宫不能分开,往往把子宫推向对侧。
(2)B超。肌瘤与其周围子宫肌壁之间有一层疏松组织,来自被压缩的子宫肌纤维及结缔组织形成的假包膜,子宫肌瘤周围有一隐约可见的边界,为子宫肌瘤声像图的主要特征。肌瘤内部回声大多分布均匀,可示低回声区、等回声区、高回声区。
子宫肌瘤继发性病变的声像变化如下:
透明性变:肌瘤内部形成的均质无回声,旋涡状结构消失。
液化或囊性病:肿瘤中央形成囊腔,构成透声暗区,通常肌瘤内部有多个囊腔同时存在,边界清楚。若有组织坏死或液化不全,暗区内有散在光点或条状光带
肌瘤钙化:由于脂肪变性,脂肪颗粒皂化,与钙磷盐类结合,绝经后肌瘤缩小变硬,显示沙粒状或块状光团,有声影出现。
肉瘤样变性:绝经以后肌瘤迅速增大要考虑变性,回声增型极不均匀。
四、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应与宫内妊娠、卵巢肿瘤、盆腔炎症包块、子宫肌腺症、子宫肌肥大症相鉴别。
五、子宫肌瘤的治疗
(一)中药治疗
1.中药治疗的原则
(1)肌瘤<3个月孕大,瘤体在6 cm以内。
(2)浆膜下肌瘤。
(3)没有明显压迫症状和剧烈腹痛。
(4)年龄在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若年龄&30岁,有生育要求,为不错过生育机会可行摘除术,至于术后能否生育与年龄、卵巢功能、输卵管通畅与否及术后调养有密切关系。
子宫肌瘤引起阴道出血、经量过多者应先止血。属瘀血证,应用桃红四物加茜草、海螵蛸;乏力加黄芪,纳呆加山楂,热加黄芩、半枝莲;属血热证选用益阴煎加地榆、侧柏叶;属气虚证选用安冲汤。
非出血期间消瘤以治本。古人言“无瘀不成癥,癥病多挟痰”,“久瘀入经”,癥积坚固,非活血逐瘀则瘀不去,非软坚散结则癥固难化,又当佐以消食化痰之品,且因病患者体质不同,可选温经逐瘀或清热逐瘀。属寒凝血瘀证,选用桂枝茯苓丸加莪术、生牡蛎、生山楂。1980年观察20例,治疗3个月,肌瘤消失6例,明显缩小4例,略有缩小9例,无效1例。属热滞血瘀应用黄芪消癥丸(由黄芪、半枝莲、益母草、三棱、莪术、元胡、丹参、生山楂、夏枯草、生牡蛎组成,泉州市中医院中药制剂室研制)。方中黄芪补气健脾运湿利水,增强免疫功能;半枝莲清热解毒,消肿抗癌;益母草活血祛瘀,使子宫收缩起到排瘀作用;三棱、莪术行气消肿,破血逐瘀,抗肿瘤,莪术油能增强癌细胞的免疫原性,从而诱发和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排斥反应;元胡理气止痛;丹参活血调经,镇静安神;夏枯草、黄药子消痰软坚;山楂消食祛瘀,降脂,降雌激素。每次10g,每日3次,20天为一疗程。1994年前观察50例,服药2~8疗程,肌瘤消失34例,占68%;缩小1/2的4例,缩小1/3的6例,无效6例。复发3例,其中2年后复发2例。
4.应用棉酚
从棉子中提取的一种双醛萘化合物,作用于卵巢,对子宫内膜有特异萎缩作用,对肌细胞产生退化作用,造成假绝经。服后基础体温显单相,激素低落,雌二醇、孕酮下降,子宫内膜中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减少。主要副作用:肾性排钾。快速给药:服法:40mg&1/日&20日→40mg&2/周→20mg&l/周,共用6个月,子宫肌瘤缩小62.5%。
缓慢服药法:20mg&1/日&2个月→20mg&2/周→20mg&1/周,共用6个月至1年,加服10%枸橼酸钾。
5.应用雷公藤多甙
应用雷公藤多甙使卵巢甾体激素生物合成障碍→经量减少→闭经,肌瘤缩小。10 mg&3/日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
(二)西药治疗
1.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是合成甾体激素,应用它能使孕激素下降,直接影响组织中孕激素受体含量,阻断孕激素作用,取代与体内孕激素结合的受体,抑制孕激素的活性,继而卵巢内黄体溶解,体内孕激素和雌二醇下降,导致排卵停止用,破坏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使肌瘤萎缩、闭经。12.5mg&1/日,连用3个月。
2.甲基睾丸素
对抗雌激素,使子宫内膜不再生长,减少充血。长期应用抑制垂体从而抑制卵巢功能,缩短绝经年龄,抑制肌瘤继续生长。长期应用会出现男性化,每月不超过250
mg,10mg&1/日,或用“丙酸睾丸酮”25mg&2/周。
第十二节&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其中含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但并非肌瘤的基本组成部分,故其确切的诊断应为“子宫平滑肌瘤”,通称“子宫肌瘤”。根据肌瘤生长的部位不同,可把肌瘤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等,临床上以肌壁间肌瘤为多见。兼两个或两个以上肌瘤时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发生率较难统计,很多患者因无症状或因肌瘤较小临床不易发现。据大量尸体解剖发现,30岁以上妇女约20%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之间发生率最高,占57.2%~60.9%。绝经后肌瘤可逐渐萎缩,如若长大,一般表示有变性,或应警惕肉瘤变性可能,恶变率约0.5%。
子宫肌瘤属祖国医学的“癥瘕”范畴。所谓癥瘕就是在子宫及其附有的胞脉、胞络结有包块,伴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者。癥者,其块坚结不散,推之不移,有形可征,痛有定处;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大抵癥属血病,瘕属气病,历代医学典籍多专章加以论述。癥瘕与子宫肌瘤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病因病机
子宫肌瘤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晰,研究认为肌瘤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长期持续的高雌激素刺激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妊娠期肌瘤的增长加快,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肌瘤患者常伴卵巢充血、胀大,以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其他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均提示本病的发生与雌激素过高有关。雌激素能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组织中,催化类固醇转化成为雌激素的酶明显高于正常肌层,而促进雌激素代谢的酶却明显低于正常肌层,因此造成局部的高激素环境。另外,近年的研究表明,雌激素依赖性还在于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雌二醇的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但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含量较低,故雌二醇转变为雌酮的量少,因此雌二醇堆积在子宫肌瘤中,说明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激素可能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发生肌瘤部位的组织选择性地保留较高浓度的雌激素,也可能是局部代谢能力不足,以致雌二醇的浓度过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其发展快,可能是由于胎盘生乳素有促进雌二醇对肌瘤的作用。
近年来子宫肌瘤与内分泌的相关研究证实,肌瘤组织具有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其密度超过周围正常肌组织,ER、PR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有报道说应用外源性激素及克罗米芬后肌瘤增大,抑制或降低性激素水平可防止肌瘤生长,缩小肌瘤及改善临床症状,这些均提示肌瘤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应用拮抗性激素药物可治疗肌瘤。
此外,肌瘤亦可发生在具有高雄激素水平的肾上腺性腺综合征患者,这就不能用雌激素过多来解释,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调节,故神经中枢的活动在肌瘤的发病原因中也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肌瘤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有关,但可能也与盆腔慢性充血、个体器官的敏感性、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遗传因素,甚至高雄性激素有关,因而过于强调雌激素的作用是不恰当的。
(二)孕激素
近年来孕激素对肌瘤发生发展的认识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往认为孕激素是肌瘤的抑制因素,而以孕激素治疗肌瘤却引起了肌瘤的增大。此外临床观察发现肌瘤随月经周期的不同而变化,黄体期肌瘤有丝分裂明显增加,肌瘤变性组织中的ER破坏严重,而PR变化不大,且变性的肌瘤组织仍能生长,这些均说明孕激素是肌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免疫因素
NK细胞作为机体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对防止肿瘤的发生或癌变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肌瘤患者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且与雌激素的水平呈负相关,提示体内高雌激素环境降低了NK细胞活性,致使NK细胞清除变异细胞的功能下降。
(四)微量元素失衡
研究发现肌瘤患者肌瘤组织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Zn、Fe、Mn含量低于正常肌层,而Cu的含量明显增高。另有报道显示肌瘤患者对Fe的吸收利用存在障碍,提示肌瘤的发生与微量元素的失衡状态有关。
肌瘤的组织起源可能来自未分化的苗勒氏组织,这些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且对雌孕激素的刺激敏感。在生育年龄,受内分泌的影响,形成局部或全身的高激素环境,原始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增殖,在孕激素作用下分化肥大,继而形成肌瘤。另外高激素环境所引起的免疫学、酶学等微环境的改变也是本病形成的因素。
中医关于癥瘕的论述,最早见于《灵枢·水胀篇》:“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血不以留止(血即败恶凝聚之血),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多因经脉失于将理,产褥不善调护,内作七情,外感六淫,阴阳劳逸,饮食生冷,遂致营卫不输,新陈干忤,随经败浊,淋露凝滞,为癥为瘕。”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指出:“瘀血留滞作癥,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清·肖慎斋《女科经纶》亦指出:“……妇人八瘕,不外新产月水之后,感寒湿风冷,凝泣血脉,留滞经络,闭塞隧道而成也。”
钟师根据先贤对癥瘕的论述及多年诊治子宫肌瘤的临床所得,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经期或产后,正气虚弱,无力排瘀,瘀滞胞宫,或外感风寒邪毒,寒凝血瘀,凝滞胞宫;或内伤七情,恚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聚成痰,痰滞胞络等,导致脏腑失调,气血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凝聚胞中,积以时日,渐以成癥。癥瘕既成,邪气愈甚,正气愈伤,阻滞经脉,气机不利,“不通则痛”,遂致疼痛;瘀血凝结,蕴久化热,迫血妄行,或瘀血留滞,新血难安,致崩中漏下;湿浊内停,流注于带,致带下异常;迁延日久,虚实挟杂,成为顽疾。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钟师指出,子宫肌瘤的诊断并不难,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的一些特异性检查即可确诊。
由于子宫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和生长速度等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就有所不同。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大约有40%的子宫肌瘤患者可无症状,仅于体检时才发现。有自觉症状的约占60%左右,其主要表现如下:
(1)子宫出血: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子宫出血与肌瘤生长的部位密切相关,粘膜下肌瘤100%出血,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次之。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肌瘤合并卵巢功能紊乱,使子宫内膜过度增殖;子宫肌瘤占位,使官腔面积增大,致表面暴露的血乙管出血不止;子宫肌瘤在经期,使子宫不能有节律地收缩,不能有效制约官腔内血管出血;子宫肌瘤的生长和压迫,使子宫肌层的小静脉曲张,并有小血栓形成,经期栓子脱落,出现大出血。由于长期子宫出血,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2)疼痛:大多数表现为痛经、腹痛和腰酸,亦可表现为下腹坠胀感或腰酸背痛。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肌瘤压迫官腔血管引起淤血,或压迫神经,或并发盆腔炎、粘连、牵拉等。凡疼痛进行性加剧,多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腹部肿块:壁间肌瘤和位于子宫底的浆膜下肌瘤,在清晨膀胱充盈时,常易触及。
(4)白带增多: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增多,伴盆腔充血或炎症,均使白带增多。粘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出血、坏死,就可产生血性或脓性带,量多。
(5)压迫症状:由肌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所致。如前壁肌瘤或宫颈肌瘤可压迫膀胱发生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后壁肌瘤可压迫直肠发生排便困难;阔韧带肌瘤可压迫输尿管和髂内外静-堡、神经引起静脉回流不畅而发生下肢浮肿、神经性疼痛。
(6)不孕与流产:约25%~40%的肌瘤患者伴有不孕。因子宫角部肌瘤压迫输卵管入口,使子宫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也可因伴有卵巢功能障碍以致不孕。资料表明,肌瘤患者的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其比例为4:1。
(7)高血压:部分肌瘤患者伴有继发性高血压。有研究认为高血压的产生与肌瘤对输尿管不同程度的压迫有关,肌瘤切除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8)贫血:长期出血可导致继发性贫血。
子宫肌瘤的诊断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卵巢肿瘤:卵巢肿瘤为实性或囊实性或与子宫粘连时易误诊为浆膜下子宫肌瘤;浆膜下肌瘤发生变性或蒂过长时也易误诊为卵巢肿瘤,两者均可扪及下腹包块。卵巢肿瘤多位于子宫一侧,亦可为双侧,为囊性、囊实性或实性,多与子宫分离,不影响子宫大小及形态,除功能性肿瘤外,一般不伴有月经改变。肌瘤质硬,居下腹正中,与子宫相连,随子宫活动而移动,常伴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作妇科检查,注意子宫与肿块的关系,必要时可用子宫探针探测宫腔长度及方向,多数情况下均可通过B超显像来鉴别。
(2)妊娠子宫:妊娠前3月个别孕妇仍按周期有少量阴道出血,如误认为月经正常而子宫又增大易误诊为肌瘤。妊娠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子宫增大均匀而质软,且随孕月而增大;肌瘤多不伴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可见月经改变,子宫增大不规则,质硬,生长缓慢,但当壁间肌瘤或粘膜下肌瘤较小时也可见子宫均匀增大,肌瘤囊性变时质也变软;或妊娠而无明显停经史及早孕反应时,单凭临床症状容易误诊,可借助B超、尿HCG以进一步鉴别诊断。
(3)子宫腺肌病或腺肌瘤:两者都可见子宫增大,但腺肌病及腺肌瘤患者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程度比较严重,子宫很少超过2~3个月妊娠大小。如伴有子宫以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妇检有时可在后穹窿触及痛性结节。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也不少见,约占肌瘤的10
%,往往在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中得到明确诊断。
(4)子宫肥大症:此症亦引起月经过多,多发生于经产妇。子宫肥大症的子宫增大一般不超过2月妊娠大小,外形规则均匀,无结节,质稍软,宫腔形态正常,B超检查见不到肌瘤结节。
(5)盆腔炎性包块:子宫附件炎性包块与子宫紧密粘连,尤其是输卵管结核,需与肌瘤鉴别。炎性包块有急性或亚急性盆腔感染史或手术史,伴有发热,反复下腹疼痛,腰痛,血象升高等症状,包块边界欠清,压痛明显,抗生素治疗多有效。B超可协助鉴别诊断。
(6)子宫恶性肿瘤:粘膜下肌瘤变性坏死有不规则流血及排液恶臭,需与子宫内膜癌鉴别。如肌瘤尚在宫腔内,主要以诊断性刮宫及内膜病理检查确诊,悬于阴道内的肌瘤应与外生型宫颈癌鉴别。粘膜下肌瘤表面较光滑,质偏硬,检查时手指应轻轻绕过肿物向内触到扩张的子宫颈口及瘤蒂,而宫颈癌如菜花状,质脆,易坏死脱落,并有接触性出血,最后确诊需根据病理检查。畸形子宫一般无月经过多的改变。B超检查、腹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协助诊断。
(7)陈旧性宫外孕:陈旧性宫外孕合并盆腔积血并与子宫附件粘连者有可能误诊为肌瘤,两者均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增大,但宫外孕有停经史、急性腹痛史及反复腹痛发作,病人多伴有贫血貌。妇检:后穹窿饱满触痛,盆腹腔包块与子宫难以分开,且包块边界模糊,硬度不如肌瘤。B超检查有助诊断。
子宫肌瘤要明确诊断,妇科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可借助于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1)妇科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轮廓。一般来说,浆膜下肌瘤,宫体表面不平,呈结节状,质硬;壁间肌瘤均匀性增大,由于肌瘤生长不同部位可偏向一侧增大;粘膜下肌瘤均匀性增大,颈口较松;宫颈肌瘤,宫颈明显增大,局部突出,对侧变薄,颈口松;阔韧带肌瘤,肌瘤生长一侧与子宫不能分开,往往把子宫推向对侧。
(2)超声检查:B超检查鉴别肌瘤准确率可达93.1%,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是否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及肌瘤内是否均匀或是否有液化囊变等,以及周围有无脏器受压等表现。肌瘤区边缘出现明显的实质性暗区,其间有稀疏光点及异常回声。B超检查既有助于诊断肌瘤,又可为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或有否恶变提供参考。
(3)探测宫腔:通过宫腔探针探测宫腔大小,感觉宫腔形态,特别注意宫腔底部有无突起、凹凸不平。壁间肌瘤和粘膜下肌瘤常使宫腔增大变形,故可用子宫探针探测宫腔大小及方向,对照双合诊所见,有助于确定肌瘤性质,同时可了解宫腔有无包块及其所在部位。
(4)诊断性刮宫:对粘膜下肌瘤,刮匙在宫腔内有凹凸不平感觉或感到宫腔内有物在滑动,刮出物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其他内膜病变。
(5)宫、腹腔镜检查:应用宫腔镜、腹腔镜在直视下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及肌瘤生长部位与性质,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6)子宫输卵管造影:可显示粘膜下肌瘤的数目、大小,且能定位,对粘膜下肌瘤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
(7)必要时可做CT、核磁共振检查。
三、治疗思路与方法
迄今为止,手术仍是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根据病人年龄,肌瘤大小、部位,症状及有无生育要求等选择不同术式,如肌瘤挖出术和子宫切除术。近年上市的LHRH-A(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可抑制垂体卵巢功能,有效地降低雌激素水平,可使肌瘤缩小40%~80%,并可缓解症状,纠正贫血,易被患者接受。但停药后不久肌瘤又重新长大,提示LHRH-A的作用是短暂而可逆的。
钟师指出,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在改善症状、减少子宫出血、纠正贫血、恢复体力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远期疗效稳定。对较小的壁间肌瘤也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疗程长,缩瘤较慢,消瘤更难,对粘膜下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及单个肌瘤瘤体过大者疗效不佳。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散结消癥为主,佐以理气行滞,扶正固本,以达到止血、消瘤、恢复元气的目的。临证要做到消瘤不忘止血,止血不忘消瘤,无论止血或消瘤始终兼顾调理卵巢功能。要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猛攻峻伐,以免损伤元气。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一)止血
子宫肌瘤出血过多,崩漏不止应止血为先,治法有三:
1.活血化淤止血
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暗红,有血块,少腹痛。舌淡紫,脉弦或沉弦。证属淤血阻滞,血不归经,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加茜草、海螵蛸、黑蒲黄。纳呆者,加山楂;气虚者,加黄芪;挟热者,加黄芩、半枝莲。方中桃仁、红花、赤芍、茜草、黑蒲黄活血祛淤止血;川芎、当归、生地养血活血;海螵蛸收涩止血,补益冲任。全方既养血活血,又祛淤消瘤,乃消中有补,活中有收,既扶正又止血。若寒凝血淤者,则宜温经活血,祛淤止血,方选生化汤加味:炮姜、川芎、当归、桃仁、甘草,加益母草。取生化汤活血逐淤,温经止血;益母草促使子宫收缩,排除淤滞污血,以推陈致新。
2,清热凉血止血
淤血化热,迫血妄行,出血量多,久崩久漏,色暗红,有小血块或粘稠,口苦咽干,喜饮。苔黄,脉细滑数。证属淤血化热,热迫经血,宜清热凉血止血,方选益阴煎加味:知母、黄柏、龟板、生地、砂仁、大枣、甘草,加侧柏叶、地榆、当归。方中知母、黄柏、生地、龟板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侧柏叶、地榆增强凉血止血之功;砂仁、大枣、甘草温胃益气健脾,制黄柏苦寒;当归养血活血,引血归经,俾使止血又不留淤。
3.益气摄血止血经期延长,久漏不止,血色淡红或暗红,无血块,腰酸,少腹下坠感。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虚挟淤,宜益气摄血,方选安冲汤:白术、黄芪、龙骨、牡蛎、生地、茜草、海螵蛸、续断、生芍。方中自术、黄芪、续断培补脾肾以摄血;生地、生芍滋阴凉血,养血柔肝;龙骨、牡蛎善开癥瘕,又具收涩止血之功;茜草、海螵蛸既能化淤,又有收涩之效。龙牡、茜草、海螵蛸,正如张锡纯所说:“四药汇集,既开通又收涩”,既止血,又消癥。
(二)消瘤
非出血期间,重在消瘤以治本。古语云:“无淤不成癥,癥病多挟痰。”久淤人络,瘕积坚固,非活血逐淤则淤不去,非软坚散结则癥痼难化,又当佐以消食化痰之品。且病患者的体质不同,治疗方法亦应不同。
1.温经逐淤,软坚散结
寒凝血淤或偏寒者,方选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赤芍,加乳香、没药、香附、三棱、莪术、生牡蛎、山楂。方中桂枝茯苓丸温经通络,活血消癥;乳香辛香走窜,行气活血,配合没药破淤,推陈致新,消癥止痛,软坚散结;香附疏肝理气化滞。全方具有温经通络,理气逐淤,消痰软坚,止痛消癥的作用。
2.凉血逐淤,软坚散结
热滞血淤,或久淤化热,或素体偏热者,方选黄芪消癥丸(经验方):黄芪、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益母草、三棱、莪术、元胡、丹参、山楂、黄药子、夏枯草、生牡蛎,研末炼蜜为丸。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尤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还有活血化淤、止血止痛和抗癌作用;益母草、三棱、莪术、元胡逐淤止痛消癥;丹参活血调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还具有镇静安神、扩张血管、降压降糖之作用;黄药子、夏枯草消癥软坚散结,夏枯草还有降压、利尿、使子宫收缩之作用;黄芪益气,山楂消食祛淤降脂。全方具有清热解毒、逐淤消癥之作用。此外,45岁以上的患者,可配合服用“更血停”,促使卵巢萎缩绝经。
3.扶正固本
病患者因出血过多,易引起贫血。因此,在消瘤的同时,应辅以平补气血,方选当归补血汤,即:黄芪、当归,以益气生血,恢复元气,酌加血肉有情之品。
四、临证心悟
钟师认为,子宫肌瘤可造成子宫异常出血、腹痛、不孕、失血性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积极治疗本病非常必要。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钟师对该病进行了深人、系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所研制的黄芪消癥丸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显著,颇具特色,被列为福建省卫生厅向各级中医院推荐使用的有效中药制剂。现择其要总结如下:
(一)中药治疗子宫肌瘤要掌握的原则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为患者增加了新的治疗手段,并使部分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给患者带来了希望。临床实践表明,中药治疗子宫肌瘤有效率虽高,但治愈率较低;有的停药后肌瘤又再复发,说明了中医中药治疗肌瘤是有其局限性的,并非一切肌瘤都能治。张锡纯曾有“妇女癥瘕治愈者甚少”、“治癥瘕者十中难愈二三”之说。因此,选择中药治疗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1)肌瘤&3个月孕大,瘤体在6 cm以内。
(2)浆膜下肌瘤。
(3)没有明显压迫症状和剧烈腹痛。
(4)年龄在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者。
(5)若年龄&30岁,有生育要求;或瘤体过大或多发性肌瘤、粘膜下子宫肌瘤或正气虚极,久病体虚,不堪攻伐者则建议手术治疗。
(二)治疗本病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子宫肌瘤的形成并非一日之疾,其发病多由渐而甚,年久病深,日积月聚,结而成癥,治疗本病要想短期见效或求得速效实非易事。如选择运用中药治疗,医患双方,尤其是患者要有耐心及长期的思想准备,坚持治疗3~6个月,完成疗程后再停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临床疗效。
(三)消瘤不忘止血,止血不忘消瘤
钟师认为,子宫出血和腹部肿块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其发生机理都由于淤血所致。子宫出血是标,腹部肿块是本,而标本又可互相转化,淤血停滞,阻于胞宫,久结成瘤,故腹部出现肿块;淤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故子宫异常出血,或见月经过多,或月经淋漓,或时崩时漏;出血日久,耗气伤阴,气虚运血无力,阴虚内热灼血又复致淤,既可加重出血,也可使淤结日甚,瘤积越大。故治疗子宫肌瘤常常采用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之法,此系针对病机而立法。但肌瘤常伴有月经过多,或崩或漏,故经期常常需要固涩止血,而止血又恐留淤;消瘤之药以活血破血攻伐之品居多,如桃仁、三棱、莪术等,久用或经期使用恐致出血量增多。为此,临床上应选用既止血又化淤的蒲黄、茜草之类,辅以益气、理气、行滞、养阴、清热之品,可做到消瘤不忘止血,止血不忘消瘤,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四)不用虫药破淤消癥
钟师在临床中常用于破淤消癥之药为桃仁、三棱、莪术等,极少使用以水蛭、虻虫、廑虫为代表的虫类药物治疗子宫肌瘤。钟师认为,这些虫类药虽有良好的破血逐淤散结消瘕的作用,但都有“化淤动血”之弊,容易使阴道出血、经期延长等症状加剧。
钟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探索,研制出经验方黄芪消癥丸,并由医院制剂室配制为丸药,用于治疗气虚血淤证的子宫肌瘤。该药临床疗效显著,求药者有省内外、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1997年福建省卫生厅将该药作为名方推荐给各级中医院使用。
该药由黄芪、半枝莲、益母草、三棱、莪术、丹参、生山楂、夏枯草、生牡蛎组成。每次服10~15
g,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方中黄芪益气补虚;丹参活血调经;三棱、莪术逐淤消癥;香附理气活血;蒲黄化淤止血;山楂消食祛淤;半枝莲清热凉血,消淤止痛,且有抗癌作用,对防止肌瘤恶变有一定作用。全方具有益气清热、活血化淤、软坚消癥之功用,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尤其气虚血淤兼热者效果较好。临床上系统观察治疗数百例患者,发现患者服用黄芪消癥丸2~8疗程后,月经较快趋于正常,肌瘤消失或缩小占治疗总数的62%。
组成:半枝莲、益母草、生牡蛎、生黄芪、三棱、莪术、赤芍、香附、元胡、山楂、夏枯草、黄药子、黑蒲黄各等份,共研成细末,炼蜜为丸,烘干密封备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g,25天为1疗程,经期停服。伴有月经先期、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痛经者,在经期中服桃红四物汤加黄芩、山栀。
黄芪消癥丸由黄芪、丹参、半枝莲、益母草、夏枯草、黄药子、生牡蛎、三棱、莪术、赤芍、元胡、炒蒲黄、香附、山楂各等份,研成细末,炼蜜为丸;烘干密封备用。每次10g,每日3次,20天为1疗程,经期停服。
黄芪消癥丸(黄芪、三棱、莪术、夏枯草、黄药子、穿山甲、败酱草等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卵巢囊肿等妇科疑难症,具有活血化淤、散结消癥之功效。
黄芪消癥丸的药物解说见《》一帖
以上均摘自《钟秀美妇科学术经验与诊疗特色》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宫附件囊肿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