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有关系吗

|||||||||||
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
来源:本站编辑:佚名更新时间: 9:36:26
  蛋白尿是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而蛋白尿也有分类,主要有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那么这两者都什么区别呢?肾小球性蛋白尿有什么特点?怎么形成?肾小管性蛋白尿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基本知识,以增加大家的了解。
  环球网健康频道的专家介绍说,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蛋白质滤过到肾小球滤液中,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造成蛋白尿。这种蛋白尿临床上最常见,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环障碍、缺氧等。
  肾小球性蛋白尿的尿蛋白可从少量(200mg/24h尿)至每日数1 0g以上,多数>2g/24h尿,其特点通常是以白蛋白为主,但当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时,某些分子量较大的球蛋白、β脂蛋白的比例会增多。尿蛋白圆盘电泳显示大、中分子蛋白尿类型。
  而肾小管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影响对肾小球滤液中蛋白质的重吸收而造成蛋白尿。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间质疾病。此类蛋白尿一般含量<2g/24h尿,大多在1g/24h尿左右。其特点以小分子量蛋白,如溶菌酶、β2微球蛋白等为主,白蛋白较少。尿蛋白圆盘电泳显示小分子蛋白尿类型。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对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的基本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环球网健康频道的专家提醒,出现蛋白尿就要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蛋白尿症状加重,更加危害身体健康。
声明:以上内容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运城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10-
业务合作热线:段志琴 QQ
Tel: 顾敏 QQ:
山西运城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运城新闻网的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追究
授权法律顾问:山西庆新平律师事务所 蒲先革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编号: ?晋ICP备号当前位置:
>>>图示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将图回答下列问题:(1)肾小管和①②共..
图示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将图回答下列问题:(1)肾小管和①②共同构成肾单位,其中①代表的结构是肾小球,那么②代表的结构是______;③代表的液体是______;④代表的液体是______.(2)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经过检测此处没有发生气体交换,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______血,属于血液循环的______循环.(3)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过滤时,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这些蛋白质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系统中必须分解成_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4)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对液体③中的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和全部的进行重吸收.(5)由于肾单位不间断地滤过和重吸收,所以尿的形成是______的;而膀胱有暂时储尿功能,所以尿的排出是______的.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图中的肾小管、①肾小球、②肾小囊三者构成肾单位;③是肾小囊中的液体,是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是原尿;④是收集管,是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液体,是尿液.(2)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①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②肾小囊腔中形成③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④尿液,流入收集管. 由主动脉流来的动脉血,经肾动脉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肾小球滤过时,由于此处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由出球小动脉流出,仍然是动脉血.这部分血液循环属于体循环.(3)蛋白质是大分子的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吸收.蛋白质最先在胃中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中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6)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由于膀胱的储尿作用,尿的排出是有间歇性的.故答案为:(1)肾小囊;原尿;尿液;(2)动脉;体;(3)氨基酸;(4)葡萄糖;(5)连续的;间断的.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图示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将图回答下列问题:(1)肾小管和①②共..”主要考查你对&&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膀胱能够暂时储存尿液。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共同构成排尿的通道。肾:(1)肾的位置和形态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肾形似菜豆,外侧隆起,内侧凹陷。&(2)肾脏的内部结构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大约包括100万个肾单位。(3)肾单位的结构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①肾小球:是由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被肾小囊包围。 ②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膨大部位凹陷形成的双层球状囊,肾小囊内、外两层壁之间的狭窄空腔称为肾小囊腔。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③肾小管:细长而弯曲,周围缠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4)肾脏的血液供应肾脏的血液直接来自肾动脉。肾脏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毫升血液流过两肾,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0%~25%。
发现相似题
与“图示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将图回答下列问题:(1)肾小管和①②共..”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430248441284141522225623155367当前位置:
>>>以下有关泌尿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
以下有关泌尿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B.正常情况下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出肾小球C.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该有葡萄糖D.排出大便不属于泌尿系统的功能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以下有关泌尿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主要考查你对&&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膀胱能够暂时储存尿液。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共同构成排尿的通道。肾:(1)肾的位置和形态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肾形似菜豆,外侧隆起,内侧凹陷。&(2)肾脏的内部结构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大约包括100万个肾单位。(3)肾单位的结构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①肾小球:是由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被肾小囊包围。 ②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膨大部位凹陷形成的双层球状囊,肾小囊内、外两层壁之间的狭窄空腔称为肾小囊腔。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③肾小管:细长而弯曲,周围缠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4)肾脏的血液供应肾脏的血液直接来自肾动脉。肾脏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毫升血液流过两肾,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0%~25%。
发现相似题
与“以下有关泌尿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045310466652925233292238859488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是什么?
转到: &栏目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是什
&&& 一般成人每日经过肾小球滤过而形成的原尿约为180L,最
后终尿量仅有l.5L左右,且终尿和原尿的性质也大相径庭,尿
液形成过程中的这一变化就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所在。
&&& 肾小管和集合管具有重吸收功能。肾小管的重吸收具有选择
性,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能够全部被重吸收,而尿素氮、
肌酐等仅小部分被重吸收或不吸收。肾小管重吸收的方式有被动
重吸收和主动重吸收两种,一般而言,机体所需要的物质,如葡
萄糖、氨基酸、钠离子等部是由肾小管主动重吸收的。
&&& 80%的钠离子(Na +)和水均是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葡萄
糖、氨基酸、少量的蛋白质、钾离子、镁离子以及磷酸盐等大部
分都在此处重吸收。近端小管侧面与底细胞膜上存在着钠泵,可
将细胞内的Na+主动转运到细胞间隙。使细胞内Na+浓度和电位
降低,小管腔内的Na+便顺着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被动地扩散到
细胞内,再被钠泵转移到细胞间隙,并形成高渗区,水则顺着渗
透压梯度而被动吸收。钠的重吸收与饮食有关,机体缺钠时,钠
可被全部重吸收,正常情况下钠摄入较多时排泄也相应增加。肾
小球滤液中的钾离子(K +)90%~95%是在近曲小管主动重吸
收的,钾的重吸收与体内钾的多少无关。
&&& 葡萄糖和氨基酸在近端小管的重吸收是通过管壁上皮细胞膜
上的载体系统转运主动重吸收的,并与Na+的重吸收密切相关。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超过吸收限度时,尿中
出现尿糖。在体表面积为1.73平方米的个体,人肾脏对葡萄糖吸收
的极限量为:男性375mg/ml,女性300mg/ml。由于近端小管管壁
对水有高度的通透性,随着小管中溶质的重吸收,水也成比例地
重吸收。而使小管液的渗透压不发生改变,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
收与体内缺水与否无关。
&&& Henle袢的重吸收作用与尿的浓缩机能密切相关,其特点是
不同部位对水和钠的通透性不同,袢的降支对水有高度的通透
性,而降支周围的组织间隙是由Na +、cl -和尿素形成的高渗区,
此区小管内的水顺着浓度梯度被动重吸收;袢的升支对水的通透
性很低,升支细段对cl -、Na -的通透性很高,小管液内的Na +、
Cl -被重吸收;升支粗段可主动重吸收cl -,而Na +随着cl -的主
动吸收而被动重吸收,而此段对水的通透性则很低,重吸收的结
果使管腔内小管液成为低渗溶液。
&&&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可继续重吸收水和Na +,与近端小管不同
的是在此处水钠的重吸收量虽然少,但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可适
应体内的变化,当机体缺水时,重吸收量增多,不缺水时则减
少。集合管的髓质部对尿素的通透性较高,尿素可以弥散到组织
间液中,并部分再通过袢的升支回到小管滤液中,这样构成了尿
素的再循环。该循环对维持髓质渗透压和尿液的浓缩稀释作用有
重要意义。
&&& 肾小管和集合小管除了重吸收作用外,还有分泌作用。在肾
小管上皮细胞中有碳酸酐酶可催化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碳酸,在细
胞内碳酸解离成氢离子(H +)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 -& H + 被
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入管腔,H +分泌时叉与Na+进行交换,形成
所谓的H-Na交换。H-Na交换的结果使细胞内的HcO3 -
与主动吸收的Na +相伴随被动地扩散转运回血,H+与小管液中
的HCO3结合形成碳酸,而碳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
H +的分泌是与HcO3的重吸收密切相关的。另外分泌的H+还可
与滤液中的缓冲对反应形成可滴定酸,使尿液酸化。
&&&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谷氨酰胺酶和转氨酶还可将上皮细胞内
吸收的谷氨酰胺及氨基酸脱氨而生成NH3。NH3是脂溶性物质,
容易扩散出细胞膜而进入小管腔内,与小管液中的H+结合形成
NH4 +& ,NH4 +则可进一步与小管液中的强酸盐如Nacl、Naso4的
阴离子结合成铵盐,随尿排出,NH3的分泌促进了小管液中H+
&&& 另外肾小管还可以分泌排泄K+、肌酐、对氨基马尿酸等代
谢物。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处理后,肾小球滤过
的原尿就成为终尿排出体外。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泌尿机能的主
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与近端
小管的重吸收密切相关。GFR升高,近端小管重吸收也增加,
GRF下降.重吸收亦下降,这种现象叫球管反馈.其机制尚不清
楚;②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小管液中溶质所呈现的渗透压是对
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若溶质的浓度很高,渗透压很大,
就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终尿量增多,如糖尿病患者的
多尿现象即是此原因所致;③体液因素调节:如心钠索可以增加
肾小球的滤过率,抑制近曲小管、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内皮素
也可以调节肾小球滤过率,促进远曲小管对Na +和水的重吸收。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郭姗姗大夫本人发表
夜尿多,肾小管损伤
状态:就诊前
你好,夜尿有多少?是次数增加还是尿量增加?睡前饮水多吗?平时精神紧张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老师你好,是尿量多,不喝水晚上十一点睡,到早上六点有700ml左右,平时精神比较紧张,总是刻意地注意尿 ,越注意尿越多。
没什么大问题,放松心情,寒冷精神紧张都会出现尿多饮水多,注意调整心态。每年体检查尿就行了。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谢谢老师!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郭姗姗大夫的信息
慢性肾脏病管理及一体化治疗,肾脏替代治疗通路的建立和维护
肾病内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南京军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军区总医院
南京军区总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南京军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军区总医院
华山医院静安分院
南京军区总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仇和与赵丽丽有关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