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乳头形装0.4*0.4大肠息肉的症状

大肠息肉应该做哪些检查_疾病库_飞华健康网
大肠息肉应该做哪些检查
发布时间:&&&&来源:飞华健康网&&&&浏览数:6393
  1、X线钡餐灌肠虽能通过钡剂的充盈缺损敏感地发现大肠息肉,但对病变常常不能正确分类和定性。
  2、内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均须作活组织检查,以了解息肉的性质、类型以及有无癌变等。小的或有蒂息肉可用活检钳或圈套器电切摘除后送验,大的或广基的息肉则往往只能行钳取活检。是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
  3、由于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钳取活检处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检处无癌变亦不能肯定腺瘤他处无癌变。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无癌变往往需切除整个肿瘤,仔细地切片检查后方能肯定。钳取活检病理结果可供参考,但并非最后结论。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飞华健康网在线专家免费咨询
大肠息肉问答
最新患者经验
看病挂什么科:
消化内科、肛肠科
需要做的检查:
症状都有什么:
便秘、大便习惯改变、便血、 肛门坠胀、粘液性大便
治疗大肠息肉的医院/医生
擅长:消化系肿瘤早期检诊与防治,炎性肠病的诊治、NSAIDs所致胃肠粘膜损伤的诊治及消化系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
评价数:0条
好评率:100%
擅长:消化道疾病、肿瘤的内镜下诊断及手术治疗。
评价数:0条
好评率:100%
擅长:对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肿瘤、胃肠道出血的诊治。
评价数:0条
好评率:100%
3832人浏览
4699人浏览
6393人浏览
3136人浏览
4491人浏览
4349人浏览
精彩健康专题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钛夹预防性蒂部结扎在内镜下切除大肠带蒂息肉的应用.doc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钛夹预防性蒂部结扎在内镜下切除大肠带蒂息肉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在内镜下切除大肠带蒂息肉时先用钛夹结扎息肉蒂部的预防出血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50例大肠带蒂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对照组直接用圈套器套扎息肉行电凝电切;治疗组先用金属钛夹完整钳夹息肉蒂部,再在钛夹上方圈套息肉行电凝电切。结果两组50例大肠息肉均顺利切除,对照组有6例术中发生蒂部切口出血,用钛夹钳夹残蒂后血止,术中出血发生率为24.0%;而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术中出血。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均未发生术后出血,亦未见穿孔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带蒂大肠息肉采取钛夹结扎息肉蒂部后再行电凝电切能有效地预防术中出血。  [关键词]内镜;带蒂大肠息肉;钛夹;蒂部结扎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04(c)-0045-02  大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的良性肿瘤,于整个肠段的各个部位均可发生,其中腺瘤性息肉较容易发生出血和癌变,有资料显示,40%的绒毛状腺瘤可发生癌变[1],故应尽早切除。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绝大多数大肠息肉的首选办法[2],但有发生出血及穿孔的风险,对于蒂状息肉,因蒂的存在,为套扎及电凝电切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空间,发生穿孔的概率减小,但因蒂部通常存在血管,且蒂越粗血管越大,术中电凝不足会导致残蒂大出血。本文尝试先用金属钛夹结扎蒂状息肉的基底部,阻断息肉的血供后再对息肉施行电凝电切,取得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2年10月,本院内镜下发现直径1.0~3.0cm蒂状息肉50例,活检病理提示为良性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2~65岁,平均50岁,息肉头端直径1.0~2.0cm18例,2.1~3.0cm7例,蒂直径0.4~1.0cm。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9~68岁,平均48岁,息肉头端直径1.0~2.0cm16例,2.1~3.0cm9例,蒂直径0.4~1.2cm。  1.2方法  器械采用OLYMPUSCFH260AZI电子结肠镜,ERBEVIO300D高频电发生器,OLYMPUSHX.610.135型金属钛夹,OLYMPUSHX-110QR金属钛夹推送器,息肉圈套器。  术前常规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检查血常规、出凝血功能、胸片和心电图等指标无明显异常,排除镜下治疗禁忌。行常规肠道准备(禁用甘露醇),签手术同意书。操作步骤:常规循腔进镜到达结肠回盲部,缓慢退镜寻找到病灶,对照组直接用圈套器圈套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组寻找到病灶后不急于圈套,调整镜头的位置为释放钛夹提供空间,经活检通道插入安装好钛夹的金属钛夹推送器,送出钛夹并充分打开,调整镜头的前端及旋转钛夹,使钛夹开口方向与息肉蒂部尽量垂直,将钛夹紧贴蒂部近肠壁端的下1/3,稍加压力按压后释放钛夹钳夹住息肉蒂部,可见息肉表面逐渐发绀,若蒂较粗大一只钛夹钳夹不全,可继续于该钛夹水平环形放置2~3只钛夹,直至息肉颜色由红变紫,表明血流被阻断,再在钛夹上方圈套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术。  2结果  两组50例大肠息肉均成功切除,术后禁食1~2d,静脉预防感染、支持补液处理。对照组有6例发生术中蒂部出血,出血发生率为24.0%,即时使用钛夹夹闭残蒂后成功止血,术后观察1周出血无反复后出院,随访2个月未见排血便、黑便,复查结肠镜切口愈合良好;治疗组25例切除创面光整,术中、术后观察1周均未见出血,出院后随访2个月未见排血便、黑便,复查结肠镜切口愈合良好。  3讨论  大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国外学者认为,直径2.0cm的癌变率高达15%~50%[3]。尽早发现大肠息肉(尤其是巨大息肉)并切除之被认为是预防大肠癌的有效方法。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简便、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方法。对于有蒂息肉,特别是直径&2.0cm的大息肉,由于蒂部存在粗大的供血血管,容易因高频电切时电凝不充分和术后脱痂等原因继发术中和术后出血[4],既往被认为是内镜治疗的相对禁忌证[5]。  金属钛夹是一种物理止血方法,犹如外科的止血钳,利用夹闭时产生的机械力及持续钳夹,将夹持组织内血管血流彻底阻断,从而起到预防出血和止血的作用[6]。它的出现增加了内镜下止血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上往往是在息肉切除后视创面大小及是否出血情况再使用钛夹夹闭创面,从而预防穿孔及进行止血,将钛夹作为预防性应用尚不广泛。KatsinelosP等[7]回顾性分析了17例巨大带蒂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在行内镜下息肉切除前均预防性放置钛夹,结果未有出现近期和远期的出血及穿孔,随访亦未有息肉复发和癌变发生。  本研究选择了出血可能性较大的带蒂息肉(部分直径&2.0cm)50例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