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的原因?2.阑尾切口的8个层次?3.寻找阑尾的标志是?4.阑尾的动脉来源?5.阑尾炎手术切口的病

腹前壁正中切口依次要经过哪些层次?麦氏点切口依次要经过哪些层次简述阑尾的位置,手术中如何寻找阑尾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腹前壁正中切口依次要经过哪些层次?麦氏点切口依次要经过哪些层次简述阑尾的位置,手术中如何寻找阑尾
沿腹部正中切口开腹,须依次切开:1,皮肤;2,皮下脂肪;3,腹直肌前鞘;4,腹白线;5,腹膜。麦氏点切口开腹,须依次切开:1, 皮肤;2,皮下脂肪,3,腹外斜肌前鞘;4,腹外斜肌;5,腹内斜肌;6,腹膜。手术中寻找阑尾,一般用拉钩把腹膜切口牵开即可暴露盲肠,提出盲肠于腹腔之外,在盲肠于回肠交界处的下端即可 找到阑尾。如果遇到异位阑尾,各种情形甚多,施法亦无数,则此处难以尽述矣,亦有内脏反位者,阑尾长在左腹者!开腹后遇此类棘手情形,只能延长切口探寻之。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使用合作账号一键登录:
急性阑尾炎3大病因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预防
  急性是一种发病很快的阑尾炎,患者通常感觉剧痛难忍,其发病原因也很复杂,那么你知道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到底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和预防,赶紧来看看吧!
  1、 2、
  3、 4、
  5、 6、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炎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它的解剖学位置和构造决定了它的高发病率。急性阑尾炎通常是由于粪石的阻塞导致的。当然阑尾炎的发病因素不止一种,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急性阑尾炎3大病因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因素尚不肯定。但多数意见认为几种因素综合而发生。其中公认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梗阻
  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
  有人发现坏疽性阑尾炎几乎都有梗阻存在。常见的梗阻原因为:①堵塞阑尾腔的粪石、干结的粪块、食物碎屑、异物、蛔虫等;②阑尾壁曾被破坏而致管腔狭窄或粘连;③阑尾系膜过短而形成的阑尾扭曲,阻碍管道通畅;④阑尾壁内淋巴组织增生或水肿引起管腔变狭窄;⑤阑尾开口于盲肠部位的附近有病变,如炎症、息肉、结核、等,使阑尾开口受压,排空受阻。其中粪石梗阻最为常见,约占1/3。
  梗阻为急性阑尾炎发病常见的基本因素,因此急性阑尾炎发病初期经常先有剑突下或脐部绞痛,这是阑尾管腔受阻、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
  此外,切除阑尾的标本中常可见到粪石梗阻管腔,远端明显炎症甚至坏疽穿孔。
  2.感染
  也有无梗阻而发病者,其主要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阑尾腔因与盲肠相通,因此具有与盲肠腔内相同的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的菌种和数量。
  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少数病人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因此也被认为感染可由血运传至阑尾。还有一部分感染起于邻近器官的化脓性感染,侵入阑尾。
  3.其他
  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一旦超过正常强度,可以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
  此外,也有人认为急性阑尾炎发病与饮食习惯和遗传有关。
  多纤维素饮食的地区发病率低,可能与结肠排空加快、便秘减少有关。因便秘而习惯性应用缓泻药可能使肠道黏膜充血,也可影响阑尾。
  有人认为遗传因素与阑尾先天性畸形有关。过度扭曲、管腔细小、长度过长、血运不佳等都是易发生急性炎症的条件。
相关阅读推荐:
足部是一个女人最性感的地方,可以驾驭各种鞋子。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被迫成为了久坐族。
对新闻线索核实,发现这是一起无中生有的报道。
我要点评(0人参与,0条评论)
10天内自动登录
使用合作账号一键登录:得了阑尾炎是哪边痛?
得了阑尾炎是哪边痛?
09-05-13 & 发布
一般阑尾在肚子右下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转移性右下腹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阑尾( lán wěi 英文名:vermiform appendix)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阑尾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一般以盲肠后位最多,其次为盆位。阑尾的长度平均7~9厘米,也可变动于2~20厘米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也有不太明显的半月形粘膜皱襞。阑尾外径介于0.5~1.0厘米,管腔的内径狭小,静止时仅有0.2厘米。  阑尾的根部,其位置较恒定,三条结肠带向下,都延伸到阑尾根部,作为寻找阑尾的标志。在阑尾的系膜内有阑尾动、静脉,其根部处于三条结肠带集中的部位。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一般在右髂前上棘到脐连线的外1/3处,此处称阑尾点,又叫麦氏点,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压痛。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阑尾与其身高相比,相对较成人为长;成年女性之阑尾大于男性,而小儿则男性大于女性;中年以后逐渐萎缩变小。   以前人们认为,阑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退化的器官,无重要生理功能,对人体的作用不大,切除阑尾对机体无不良影响。故患阑尾炎后,可以将它切除,但这些观念正在改变!   现代医学研究对阑尾功能有许多新的认识,特别是免疫学和移植外科的发展,给临床外科医生提示:应严格掌握阑尾切除术的适应症,对附带的阑尾切除更要持慎重态度。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据研究人类阑尾具有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相当于鸟类的腔上囊的结构,应归于中枢免疫器官,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特异功能。据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物质和各处消化酶,促使肠管蠕动亢进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另外,阑尾具有完整的内环肌及外纵肌,有一定的长度和管径,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利用自体阑尾移植替代某些管道如输尿管、尿道的缺损和狭窄的手术日益广泛。[编辑本段]什么是阑尾炎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阑尾炎是阑尾的炎症,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急性阑尾炎若不早期治疗,可以发展为阑尾坏疽及穿孔,并发限局或弥漫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5~10%。  急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或治愈后,可以遗留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管腔狭窄及周围粘连,这称为慢性阑尾炎,易导致再次急性发作。发作次数越多,慢性炎症的损害也越严重,可以反复急性发作,在未发作时没有症状或偶有轻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称为慢性复发性阑尾炎。若病人从无急性阑尾炎病史,而主诉慢性右下腹痛,不宜轻易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切除阑尾,应注意排除其他回盲部疾病,如肿瘤、结核、非特异性盲肠炎、克罗恩氏病及移动性盲肠症等,也应排除精神神经因素,否则切除阑尾会遇到困难,即或无其他病变也不一定能消除症状。[编辑本段]病因  阑尾一端与盲肠相通,长约6~8cm,管腔狭小,仅0.5cm左右。阑尾壁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这就构成阑尾极易发炎的解剖基础。这种解剖特点,也容易使阑尾发生梗阻,约70%的病人可发现阑尾腔有不同原因的梗阻,诸如粪块、粪石(即长时间停留的粪块与阑尾分泌物混合凝聚,并可有钙质等矿物质沉积而成)、食物残块、阑尾本身扭曲及寄生虫(如蛔虫和蛲虫)等都可造成阑尾梗阻。急性阑尾炎的炎症消退后,可以在阑尾形成瘢痕性狭窄,容易导致炎症反复发作。由于阑尾壁存在丰富的淋巴组织,炎性反应严重,更促使梗阻的发生。阑尾腔内平时有大量肠道细菌存在,当有梗阻时,梗阻远端的腔内压力升高,阑尾壁的血循环受到影响,粘膜的损害为细菌侵入造成条件,有时阑尾腔内的粪块、食物残块、寄生虫、异物等虽然并未造成梗阻,但能使阑尾粘膜受到机械性损伤,也便于细菌侵入。此外胃肠道功能紊乱也可使阑尾壁内的肌肉发生痉挛,影响阑尾的排空甚至影响阑尾壁的血循环,也是发炎的原因。细菌可经血循环侵入阑尾引起发炎,属于血源性感染。[编辑本段]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  急性炎症开始时,阑尾表现充血和肿胀,壁内有水肿及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粘膜出现小的溃疡和出血点,浆膜有少量渗出。腔内积存混浊渗出液,称为单纯性阑尾炎,因内脏疼痛定位不明,病人感到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常伴有恶心及呕吐、全身不适,腹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局部并有明显触痛,临床常用麦克伯尼氏点表示触痛部位。在右下腹部,脐与右骼前上棘联线中外侧1/3处有限局性压痛点,这个痛点是美国人C.麦克伯尼于1889年首先发现和描述的,故称为麦克伯尼氏点(麦氏点)。若病情继续发展,数小时后阑尾肿胀和充血更为明显,阑尾壁内常有小脓肿形成,粘膜有溃疡及坏死,浆膜面多量纤维性渗出,腔内充满脓性液体,称为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此时全身症状较重,右下腹疼痛明显。最后可发展为阑尾壁的组织坏死,若有梗阻,则阑尾远端坏死更严重,呈紫黑色,常在此处发生穿孔,称为坏疽性阑尾炎,一般均合并限局性腹膜炎,此时除压痛外,还伴有明显的肌紧张和反跳痛。体温多超过38.5℃以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也增多。因阑尾腔的近端均有肿胀而闭琐,经穿孔的溢出物只是腔内积存的脓液,无肠内容物,加之有大网膜包裹,很少继发弥漫性腹膜炎,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是阑尾炎发病的二个主要因素。阑尾是一条细长的盲管,管腔狭小,易潴留来自肠腔的粪便及细菌。阑尾壁富于神经装置(如肌神经丛等),阑尾根部并有类似括约肌的结构,故受刺激时易于收缩使管腔更为狭窄。阑尾动脉为回结肠动脉的终末分支,是一条终动脉,故因刺激发生挛缩或有阻塞时,常招致阑尾的缺血甚至坏死。 阑尾炎因细菌感染引起,但无特定的病原菌。通常在阑尾腔内能找到大肠杆菌、肠球菌及链球菌等,但必须在阑尾粘膜发生损害之后,这些细菌才能侵入引起阑尾炎。阑尾腔可因粪石、寄生虫等造成机械性阻塞,也可因各种刺激引起阑尾痉挛,引起阑尾壁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粘膜损害,有利于细菌感染而引起阑尾炎。 病变 1.急性阑尾炎,有3种主要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acute simple appendicitis):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多只限于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肉眼观,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镜下,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图10-20)。粘膜下各层则有炎性水肿。 图10-20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隐窝处粘膜上皮坏死脱落,该处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94 (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或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肉眼观,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镜下,可见炎性病变呈扇面形由表浅层向深层扩延,直达肌层及浆膜层(图10-21)。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阑尾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即有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现。 图10-21 急性蜂窝织炎性 阑尾炎的发展过程模式图 图中点状区示炎性细胞浸润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acute gangrenous appendicitis):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至阑尾壁发生坏死。此时,阑尾拾岛焐?蚝谏??5贾麓┛祝??鹈致?愿鼓ぱ谆蚶晃仓芪?е住? 结局及合并症 急性阑尾炎经过外科治疗,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病例因治疗不及时或机体抵抗力过低,出现合并症或转变为慢性阑尾炎。 合并症中主要有因阑尾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有时因并发阑尾系膜静脉的血栓静脉炎,细菌或脱落的含菌血栓可循门静脉血流入肝而形成转移性肝脓肿。如果阑尾近端发生阻塞,远端常高度膨胀,形成囊肿。其内容物可为脓汁(阑尾积脓)或为粘液(阑尾粘液囊肿,mucocele)。粘液囊肿破裂,粘液进入腹腔,可在腹膜上形成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2.慢性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开始即呈慢性经过。主要病变为阑尾壁的不同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等。临床上时有右下腹疼痛。 阑尾炎 阑尾炎是指阑尾的化脓性疾病,但有急慢性之分。若有下腹固定压痛对急性阑尾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若是慢性阑尾炎则多有急性阑尾炎史,仅有右下腹不适感或隐痛,可因活动、饮食不节而诱发。本病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 [方二]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方三]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方四] 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 本方可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五]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方六]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七] 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八] 新鲜马齿苋120克(于者30克),绿豆30--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 本方对急性阑尾炎有效。 [方九]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方十] 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性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临床常表现为腹痛、发热、呕吐,化验血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与成人相比容易发生化脓、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阑尾脓肿,给治疗带来困难,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对急性阑尾炎早期作出诊断与患儿的预后有很重要的关系。急性阑尾炎早期检查有右下腹固定压痛,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反跳痛、肌紧张,继而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但非专业医生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急性阑尾炎往往与肠系膜淋巴结炎难以鉴别,容易发生误诊。目前腹部彩超对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诊断率,使得很多医生完全依赖超声作出诊断,但阑尾炎早期超声诊断率较低,导致早期阑尾炎误诊,延误治疗。因此,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更多的要根据临床检查,从而得到早期治疗。 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1、对化脓性、坏疽性、蛔虫及异物等引起的梗阻性急性阑尾炎,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2、如患儿病程较长,经保守治疗后,阑尾炎症被控制在局部,形成包块,经B超检查确定包块内有脓液,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或手术,切开阑尾脓肿,将脓液引流出来; 3、对尚未完全确诊的患儿进行保守治疗6~12小时后,病情没有好转或加重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4、对出现腹膜炎及阑尾穿孔症状的病儿,应立即进行手术,切除阑尾并在腹腔内放置引流。手术后应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生素或中药配合治疗; 5、患儿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应立即手术。特别是有长期反复发作性腹痛的患儿,由于阑尾腔内有慢性炎症,影响病儿正常生活者,应及早手术,切除阑尾。 保守治疗 1、保守治疗期间,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食清淡的食物,以调节肠胃功能; 2、阑尾脓肿未形成前,不适宜引流,应进行保守治疗。要保证患儿卧床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以防止肿物破裂,炎症扩散; 3、局部可配合物理疗法。 小儿阑尾炎,术后也凶险 小儿阑尾炎术后发生如此急剧的病情变化,其凶险程度超出医护人员的估计,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不可想象。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那么,其中道理何在? 病情进展快过成人 影响小儿阑尾炎症发展的主要局部因素是阑尾腔内有无梗阻。梗阻的原因较多,其中粪石阻塞是最常见的梗阻因素之一。梗阻为阑尾腔内感染创造了条件,形成恶性的因果关系,梗阻越严重,病情发展越快。由于阑尾的末端是盲闭的,当靠根部有梗阻时,整条阑尾可很快出现坏死,穿孔。据资料,发病12小时内手术者,无一例穿孔,24小时手术者几乎都坏死、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小儿的病情进展较成人快,阑尾坏死、穿孔的比例也较高,达到20% 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致命 坏死、穿孔的阑尾炎术后并发症通常为切口感染,其发生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60%~70%降至目前的15%左右。术后肠粘连、肠间或盆腔积脓仍间有发生。这是因为阑尾发生化脓穿孔后,脓液流入腹腔,大多可被腹膜吸收,但还有一些“漏网之鱼”,则在平卧时腹腔的最低部位——盆腔或膈下形成脓肿。出现化脓穿孔后的阑尾,脓液被吸收后可形成纤维素样物,造成肠与肠之间的粘连。另外,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门静脉炎,细菌从坏死阑尾的血管随门静脉血流进入肝脏,脓液栓团可将肝内门静脉小支堵塞,细菌迅速繁殖,肝功能迅速恶化,出现黄疸、腹胀、腹泻、高热、脉数、气促及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以致肝昏迷,甚至死亡。虽较少见,但极为凶险。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脓毒败血症,上述进入肝脏的细菌进一步侵入心脏,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中。若患儿抵抗力低下,细菌可在血液中迅速繁殖,同时产生大量毒素,各重要器官还可形成大小不一的化脓灶。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人的血液是细菌最佳的繁殖场所,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约20分钟繁殖一次,经10小时左右,一个细菌可以繁殖成10亿个。这些细菌释放大量的毒素使人很快处于中毒休克状态,死亡率达到20%~40%。 阑尾手术不过夜 小学年龄段的小儿出现不太剧烈但持续的腹痛时首先要考虑急性阑尾炎。有这样一种说法:持续腹痛6小时不止者,多是需要开刀的外科病变。有些小儿在穿着白大褂的医生面前多少有些恐慌,哭闹着要回家,不配合检查;有些稍懂事的孩子怕打针,更怕开刀,强装腹部已不痛,说假话,以至医生得不到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意见,处理上也会因此而延误。因此设法哄逗以取得病孩的合作,反复细致地询问及检查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化验等辅助检查和综合各方面资料进行分析,才能确诊。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一旦成立,原则上应手术治疗。由于小儿的病情发展较快,抗病能力不及成人,容易恶化,因此不管是午夜还是拂晓,都应及时做急诊手术。早期阑尾炎的手术是相当安全的,但如发展到坏死穿孔的阶段,由于致病细菌进入腹腔内大量繁殖,出现一肚子脓水,甚至进入血循环引起脓毒败血症,其危险性陡然急升。为抢救生命,医生往往会用比较贵重的抗菌药物,在细菌培养结果出现以前,甚至大范围用药。 为了预防阑尾炎术手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患儿术后早期即应下床活动,以减少脓肿及肠粘连发生的机会。 最后必须申明的是,本文的目的并非有意夸大渲阑尾炎的严重性,而是提醒大家注意,看似小事一桩的阑尾炎也可能掀起轩然大波,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 腹痛:多起于脐周和上腹部 开始痛不甚严重 位置不固定 呈阵发性 这是阑尾阻塞后 管腔扩张和管壁肌收缩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 数小时后 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 痛呈持续性加重 这是阑尾炎症侵及浆膜 壁层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体神经定位疼痛 约70%~80%急性阑尾炎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 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
 不同位置的阑尾炎 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别 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痛在侧腰部;盆腔位阑尾炎痛在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可引起右上腹痛;极少数左侧腹部阑尾炎呈左下腹痛
 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腹痛亦有差异 如单纯性阑尾炎是轻度隐痛;化脓性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管腔压力骤减 腹痛可暂时减轻 但出现腹膜炎后 腹痛又会持续加剧
 2 胃肠道症状:恶心 呕吐最为常见 早期呕吐多为反射性 常发生在腹痛的高峰期 晚期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 约1/3的病人有便秘或腹泻的症状 腹痛早期大便次数增多 可能是肠蠕动增强的结果 盆腔位阑尾炎时 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 引起排便里急后重和排尿尿痛 并发腹膜炎 肠麻痹则出现腹胀和持续性呕吐
 3 全身症状:初期有乏力 头痛 炎症加重时可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体温多在37.5-39℃之间 化脓性 坏疽性阑尾炎或腹膜炎时可出现畏寒 高热 体温可达39℃-40℃以上 门静脉炎时可出现黄疸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转移性右下腹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阑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急性阑尾炎 案例
15:02:30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网络教学网 浏览:863次
【场景一】患者何xx,男19岁,于两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疼痛性质为隐痛,未向周围放射,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伴寒战、发热,无腹泻、黑便等不适,后腹痛逐渐加剧,并转移至右下腹部。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炎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腹痛逐渐加剧,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70mm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未见曲张,全腹腹肌略紧,右下腹腹肌紧张明显,脐周、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未扪及包快,肝脾肋下为触及,墨菲氏症阴性,肝及两肾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提问:1.该患者初步诊断?2.腹部查体还需做哪些检查?3.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4.小儿阑尾炎临床表现?(一)基础知识急性阑尾炎不仅是阑尾最主要的病变,且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患。1.症状:(1)腹痛:典型的腹痛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就出现右下腹痛。其发生机制为早期的上腹或脐周痛是内脏神经的反射痛,定位模糊,不准确;右下腹痛是炎症已发展至阑尾浆膜,刺激壁层腹膜神经,系阑尾周围炎之表现;腹痛直接起自右下腹者,系阑尾腔内无梗阻,而直接发生的阑尾感染。(2)胃肠道症状:里急后重,和尿痛(盆位,炎症刺激直肠)(3)全身症状:早期乏力,头疼等,严重时出现相应症状。2.体征:(1)体位:常见弯腰行走,双手按压在右下腹部。在床上平卧时右髂关节屈曲,中医称为缩脚肠痛;(2)右下腹压痛――最重要的体征麦氏点(McBurney)――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点蓝氏点(Lanz)――两髂前上棘中、 右1/3交点苏氏点(Sonnenberg)――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在腹直肌外缘交点(3)反跳痛阳性常证明有腹膜刺激现象。(4)右下腹肌紧张(5)过敏反应常用辅助诊断的其他体征: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间接压痛试验,阳性表示言行病变与结肠或盲肠有关,但阴性并不能除外阑尾炎。腰大肌试验――盲肠后位阑尾炎阳性闭孔内肌试验――阑尾指向盆腔、位置较低阳性直肠指诊――盆腔位阑尾或炎症及盆腔时阳性3.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增高,多数在(10-15)×109/L中性粒细胞常有比例增高。高于20×109/L大多表示阑尾已有穿孔、腹膜炎或静脉炎的存在。(2)尿常规:如出现白细胞及红细胞,应考虑尿路结石的可能,但发炎阑尾接近输尿管或膀胱,尿内也可能有白细胞和红细胞。(3)腹部平片:主要用于鉴别诊断。(4)超声或CT:有时可见肿大阑尾,如为女性可排除妇科疾病。4.小儿阑尾炎不仅病程发展快,且穿孔的机会较多。故早期发现阑尾炎,及早给予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其临床表现常为:(1)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2)发热可高达39-40℃,胃肠道症状较重。(3)由于小儿阑尾壁薄,阑尾容易穿孔,而大网膜短,炎症不易局限,易成肠麻痹。故腹痛常表现为全腹痛。(4)右下腹压痛为重要体征,肌紧张可能不显。(二)解答及分析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并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专科检查全腹腹肌略紧,右下腹腹肌紧张明显,脐周、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是比较明确的。查体还要Rovsing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其目的主要是明确诊断,估计阑尾的大概位置,为手术做准备。下一步查血常规看炎症到什么程度,X线排除是否溃疡病穿孔、急性胆囊炎,B超及尿常规排除泌尿系疾病,如为女性还要做妇科超声盆腔疾病。小儿阑尾炎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早期出现高热、呕吐症状,腹痛多为全腹痛,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但有局部压痛和肌紧张,穿孔率较高。【场景二】该患者辅助查体腰大肌试验阳性,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18.9×109/L GRAN45.9% ,尿常规:WBC2+ RBC+ ,腹部平片:肠腔扩张积气,未见明确的气液平面及膈下游离气体。提问:1.需排除哪些疾病?2.如患者为女性需排除哪些疾病?3.如何治疗,如果B超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又该如何治疗?(一)基础知识1.鉴别诊断:(1)回盲部疾病:①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多见,多有上感病史,压痛偏内侧,范围不固定,随体位变化②局限性回肠炎③Meckel憩室炎(2)盆腔疾病①急性输卵管炎和盆腔炎――无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伴腰痛,压痛点较低,多双侧压痛,脓性白带②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起病急,开始就在右下腹较剧烈,渐弱,压痛不限于麦氏点,腹肌紧张不明显,直肠指诊前壁触痛病史重要:滤泡破裂见于二次月经中期(排卵期) 黄体破裂见于月经中期后③宫外孕破裂――停经后,突然表现为内出血;④卵巢囊肿蒂扭转;(3)右上腹疾病: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②急性胆囊炎 (4)内科疾病(根本不应手术治疗)①急性胃肠炎②右下肺炎或胸膜炎③右侧输尿管结石,过敏性紫癜 2.治疗:(1)非手术治疗:①早期单纯性阑尾炎;②年老多病不能耐受手术;③诊断尚未肯定,等待观察;内容:卧床 禁食 抗炎 水电及热量(2)手术治疗: ①诊断肯定,短期准备即可手术;②延误48小时,如好转则保守,以后择期;加重则手术;③并发局限性腹膜炎:未形成脓肿则切除,形成脓肿则切开引流;④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积极准备,手术处理全腹腔感染;⑤发现腹腔内其他疾病,或阑尾炎症很轻;(二)解答及分析主要要与相关部位的器官鉴别,右下腹部主要是回肠、盲肠,后面右输尿管,女性还应该想道附件、盆腔疾病,消化道溃疡穿孔及急性胆囊炎穿孔时,其内容物也可经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容易被误认为是转移性右下腹痛,但其上腹部仍有疼痛和压痛,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可鉴别。此患者尿中RBC(+),应排除结石的可能,但患者无明显泌尿系症状,X线可见结石影。女性患者排除妇科疾病,来时一定要注意询问月经史,做妇科B超,必要时请妇产科会诊。绝大多数阑尾炎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此时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形成脓肿时常切开引流,这有利于脓腔的闭合。如脓腔较难找到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场景三】该患者经术前准备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右下腹部有少量淡黄色液体,阑尾表面见明显充血水肿,可见大量脓苔,腹腔抽吸出大量脓液。术后第2天,患者术切口胀痛明显,无恶心、呕吐。体温38.2℃,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70mmHg。
提问:1. 患者发热考虑什么原因?预防及处理?3. 如果患者为妊娠36周妇女患阑尾炎该如何处理?行阑尾切除术应该注意什么?9. 阑尾炎腹腔镜术后3天出现腹痛,腹胀,便不净感,体温持续不退应考虑什么原因?如何处理?(一)基础知识1.术后常见并发症:(1)切口感染 为阑尾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术后数日提问仍高或有升高的趋势,伤口右烧灼样痛或胀痛感,检查可发现切口附近右红肿触痛。此时常需将皮肤缝线拆开一、二针,将脓物充分引流。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切缘遭到污染,或止血不善所致。预防措施可在手术是用纱布小心保护切口创缘,缝合切口时应注意彻底止血,并用甲硝唑冲洗切口。(2)腹膜炎、腹腔脓肿(术后) 阑尾有穿孔,盆腔脓液未吸进,又未下引流管,出现体温持续不退,有腹痛、腹胀和中毒症状。此类患者应立即作腹内脓肿切开引流。(3)出血 多为系膜结扎线松脱所致,出血较急,一旦出现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再次手术止血。(4)粪瘘(5)残株炎:残端&1cm。2.妊娠期阑尾炎 中晚期时子宫增大上移、盲肠被推 向上、阑尾向逆时针方向转位→盲肠与阑尾移向外后→腹前壁触痛不明显,腰部痛,子宫使腹肌伸直→肌紧张不明显。妊娠后期:盆腔器官充血,炎症发展快,阑尾易穿孔,小肠与大网膜移位及胎动使穿孔后炎症不易局限,炎症发展易致流产,威胁母子安全。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围手术期应加用黄体酮,手术切口应偏高,操作要轻柔,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尽量不用腹腔引流管,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二)解答及分析术后第2天出现体温升高,并有切口胀痛,应该考虑切口感染的可能,应换药观察伤口,如感染应拆开一、二针充分引流,必要时可放置引流管。预防主要是手术注意保护切缘,止血充分,术前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妊娠36周的妇女,此时胎儿基本成熟,治疗基本都采用手术治疗,此时应请产科会诊,决定是否要行剖宫产及手术方式。患者出现发热、腹痛、腹胀、里急后重,应考虑腹膜炎、盆腔脓肿,其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腹腔镜缝合阑尾残端未关严,造成粪瘘,二是腹腔脓液未抽吸干净。腹腔镜因其创伤小,寻找阑尾更方便,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广受欢迎,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合理运用抗生素仍是非常必要的。(纪术峰)参考文献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第六版2.吴在德,吴D汉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第六版.3.黄洁夫 主编. 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一版.4.张启瑜 主编.钱礼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二版.5.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 主编 普通外科手术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第二版6.陈敬根, 刘奉顺, 郝强. 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腹腔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7,(22)7.古光成, 郑婵芬.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8例的诊治体会[J]. 广东医学 , 2005,(06)an&an&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阑尾炎手术切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