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人民医院 是浦东三级甲等医院院吗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_百度百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教学。创建于1958年。通过新华人近五十年的励精图治,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具有专业特色,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建于1844年,是后第一所西医医院,迄今已有164年的历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以诊治心胸疾患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600张,全院职工3445人,其中医师101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及各类高级科技人员593人)。医院拥有、、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有较高知名度的医学专家。医院设有34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内分泌、血液、消化),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血液),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内分泌),上海市优势学科一个(肾脏),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6个(消化外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骨科、烧伤科、心脏内科),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3个(消化外科、血液科、肾脏内科)。医院还有6个市级研究所(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 、上海烧伤研究所、、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所(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1个院级研究所(感染病与呼吸病研究所),8个校级研究室,3个院级实验室。此外,还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各1个(医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个(人类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内分泌代谢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血管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西医防治骨关节病损重点实验室、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并通过整合上述科研力量,建立了附属生物医学研究院。同时,还建有与临床诊疗密切结合的一些中心,包括分子医学中心、糖尿病研究中心、血栓与止血研究中心、血液病诊治中心、基因诊断中心、眼科中心、青少年生长发育中心、、生殖医学中心等。另外上海市卫生局有4个质量控制中心(康复、骨科、心脏介入、血液)挂靠在瑞金医院。
瑞金医院于20世纪50年代成功抢救邱财康后,大面积烧伤治疗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7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脏和肝脏的移植手术;90年代在白血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21世纪日臻完善的器官移植,使得许多病人将这里视为生命的绿洲。为此,医院获得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6次)、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市文明单位(9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单位等。
医院以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为动力,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医院积极开展高精尖诊疗技术,如微创伤手术、关节镜手术、心血管介入治疗、眼科准分子激光术等,并充分利用医院综合医疗优势,实行多学科或跨学科联合会诊制,使医疗诊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医院还将发展目标定位在研究型医院上,借助医院9个市级研究所,医院在肾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高血压、中医伤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生殖医学等学科中颇具特色,特别是国家重点研究所的科研优势,立足临床加大科研力度,为人民健康创造出了许多临床新成果。医院还不断深化人性化服务,推出了“以优质的医疗使病人放心、以一流的服务使病人称心、以优美的环境使病人舒心”的“三心工程”,以温馨、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和病家的信任,促进了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医院是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瑞金临床医学院”也设在医院中,承担医学系、检验系、高级护理系的临床教学任务,并接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夜大学、高级医师进修班及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进修学员的临床教学任务。
近年来,医院获得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863项目、S863项目、973项目、攀登计划、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九五攻关项目、卫生部科研项目、国家教委留学生基金项目、上海市级科研项目等重大项目。医院现有硕士生点29个、博士生点22个,具有招生资格的博士生导师66名、具有招生资格的硕士生导师84名,内、外科均为。医院的科研技术人才在国家杰出人才基金、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基金、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启明星后计划、上海市、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中占有较重比例。还获得一系列有很高含金量的国际奖项,如:美国灼伤协会奖,意大利国际烧伤奖,美国癌症奖,布鲁巴赫癌症研究奖,法国卢瓦茨奖和祺诺台杜加奖,以及香港技术奖等。为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瑞金医院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协作,与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世界卫生组织等地区和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并建立了多项科研合作。。。
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改革工作的精神,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服务”的宗旨,医院率先与部分医疗机构实行资产重组,建立了集团,初步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跨级别、跨部门医疗资源的重组,使以瑞金医院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逐步形成。四年多来,瑞金医院与集团下属的医院分部、卢湾分院、闵行医院和台州中心医院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日,医院在科研工作模式的探索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国内开创性的成立了“生物医学研究院”。从而形成了“大科研”的新格局,实现科研体制、用人机制和科学研究等的全面创新。该研究院以医院的研究力量为主,联合、原健康科学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等科研单位,是我国第一个以医院为主体的、将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研究院所奉行的“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用人原则,真正实现了人才的“柔性流动”,使更多科研人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
2007年医院门急诊人次达203.8万,手术例数达2.34万次,出院病人5.99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0.04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曾先后七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三次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1993被授予称号,2004年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上海市学习型单位。
学科齐全,具有特色
医院现核定床位数1586张,47个临床科室,66个专业,还设有卫生部遗传医学新生儿筛查及遗传代谢病中心等6个诊治中心。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儿科学、儿外科学、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临床营养中心等学科综合实力一流,分别为国家级、省市级、局级和医院重点学科,共荣获市校级临床医学奖21项。医院在胃癌、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治、肝脏移植、干细胞移植、腹腔镜、胸腔镜、电汽手术和腔内碎石等微创治疗,居国内先进水平。心肌病防治、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和微创搭桥手术,达国内一流水平。儿科学整体实力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复杂先心病手术、外科畸形矫治、、、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等为国内顶级水平。眼科、皮肤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等专业各具特色。
科教比翼,硕果累累
医院作为的教学医院,通过学科建设,有效地搭建了提升教学科研水准的最佳平台。目前,医院在职职工近300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83%,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6%。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2名、硕士生导师181名,设有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博士专业点8个,硕士专业点25个;先后培养了本科生5000余人、硕士300余人、博士及博士后100余人。医院科研成果叠出,近五年科研奖项包括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30余项。另外,五年来获得专利授权10项;共发表论文1698篇,其中有66篇论文被SCI收录,10篇被ISTP收录,5篇被EI收录;撰写专著51本;获得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83项。此外,医院和主办的儿科《临床儿科杂志》被多家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
内外兼顾,协调发展
医院设有小儿心血管病和小儿外科畸形两个市级临床医学中心;设有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上海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和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三所市级研究机构;拥有儿科医学院、新华临床医学院和儿科继续教育学院三个分支医学院;投资设立新华医疗开发公司、新华泛亚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实业机构。近年来,医院作为核心医院与、共同组建了新华医院集团,吸纳了作为分院,并与本市及外地的市区县签约支援16所和郊区、农村的医疗机构。
设施一流,设备精良
医院占地面积近二百亩,绿化率为30%,总体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院本部设施一流的门诊综合楼、外科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楼、成人急诊儿科门急诊大楼、医技楼和妇儿楼为病人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建设中的科教大楼将进一步为医教研工作的腾飞提供保证。儿中心更是以优良的医疗设施赢得了世界同行和社会的赞誉。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病人提供着优质的服务,全院专业设备万元以上共1058件,其中包括:3台核磁共振、4台螺旋CT、3台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仪、2台ECT、直线加速器、高(低)压氧治疗舱、生化分析仪器、流式细胞计、全自动蛋白分析仪等大型设备,与各类监护、检验、影像诊断仪器组成了强大的现代化医疗设备阵容,确保了诊断和治疗的品质。
交流合作,与时俱进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医院与其它国家的医疗机构共建合作项目31个,并在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支持下建成了儿中心。各类国际交流活动蓬勃开展,既为医院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也充分展示了的良好形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64年来,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建国五十多年来,医院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由东西二部组成。西部位于上海市中央商务区内,毗邻外滩;东部位于内。医院占地面积145亩(东院131亩、西院14.1亩);建筑面积:(东院m2、西院);核定床位1300张(东院1000张、西院300张);实际开放床位1600余张。目前全院在编人员2651人,卫技人员2196人。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在职正高职称专家122名,副高职称专家289名,据最新统计资料,年收治门急诊病员近217万余人次,住院病人逾 5万7千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8万余台。目前医院拥有立体定向下微电极刺激仪(细胞刀)、超声刀、核磁共振仪(MRI)、多层螺旋CT(MSCT)、数字X线摄片机(DR)、、肿瘤放疗设备、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检查仪(SPECT)、彩色Doppler诊断仪、流式细胞仪、大型生化分析仪等先进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医院取得了许多临床医学成果,填补了我国医学的多项空白,如心脏二尖瓣狭窄分离术,使心脏手术从心外进入心内禁区;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肺动脉瓣切开术,是我国心内直视技术的开端;低温麻醉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则使低温直视心内手术上了新台阶;针刺麻醉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成功,更是我国的开创性医学成果。教授因“消化疾病和血吸虫病等领域”的卓越成就,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此外,国内首次成功施行的皮肾静脉吻合术、门腔静脉吻合分流术、晚期吸血虫病外科治疗、脾血回输新技术等,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市卫生局和浦东新区政府的决策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医院的发展借助浦东全面开发开放的东风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1999年10月,仁济东院建成投入使用,摆脱了长期困扰医院发展的地域限制,医院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4亩扩大为145亩。床位数由原来的800张增加到1300张。目前,东部进入三期建设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底干部保健综合楼实现结构封顶。建筑面积5.85万平方米的门急诊医技楼经上海市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
医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少学科在国内已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医院共设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床科室33个,临床医技科室8个,并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消化内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组成单位1个(内科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组成单位1个(神经外科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专业)3个(消化内科学、风湿病学、外科学);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消化疾病学、风湿病学);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个(风湿病学、妇产科学);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消化疾病、风湿疾病);上海市医疗质控中心3个(血透、消化内科、激光);市级研究所3个(消化疾病、风湿疾病、男性疾病);上海市唯一的人类精子库、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目前我院有国家级副主任委员5名;上海市主任委员4名、副主任委员10名;国家级刊物主编1名、副主编9名;地方刊物主编4名、副主编20名。
近5年来,医院申请到局级以上(含局级)科研项目296余项,申请专利72项,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在国际交流方面,医院已与美国、法国、日本等近十个国家的二十多所医学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来访及讲学的外宾千余人次,派往国外留学、讲学和合作科研人员百余人次。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大力投入,努力推荐优秀中青年骨干进入各级培养计划,五年中共有160余人次入围上海市各级人才培养计划,包括长江特聘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科委启明星、科委启明星后、教委曙光计划、市教委优青、交大医学院优青、交大医学院百人计划等。
仁济临床医学院设有18个教研室承担临床教学任务,博士学位授予点1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1个,博士研究生导师3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8名,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5000余名医学人才。
2001,医院在全市三级综合性医院中率先推行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并每年通过质量认证,使仁济医院的质量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医院积极探索集团化管理,三家分院(、区中心医院、)由仁济医院直接托管。与社会合作的仁济医疗管理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品牌效应领先,以集团规模制胜,把优秀的医院管理模式加以推广、传播。目前,公司已成功托管十二家医院。涉外全康国际医疗中心为驻沪外籍人士提供最具质量和诚信的医疗保障。
近三年,医院在上海市万人问卷调查中病人满意率处于全市前列。医院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九次获上海市卫文明单位称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1957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心胸外科进修基地,1988年起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学医院,2004年成为上海市红十字胸科医院,2005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院曾先后获“上海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等项殊荣。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设有心内、心外、肺内、胸外、中西医结合、急诊、放疗、麻醉及重症监护等10个临床科室和放射、病理、核医学、超声诊断等13个医技科室;核定床位580张,有病区16个,包括2个特需病区、1个干部病区,另设ICU和CCU。还附设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
医院现有职工1000余名,其中正副主任医师105名、正副教授50余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1名、享受26名,并有10名分别进入上海市卫生系统“医苑新星” 、“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和“上海市优秀中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DSA、多排螺旋CT、ECT、直线加速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多叶准直器、彩色多普勒心动超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ICU、CCU监护系统等先进医用设备。
医院面向全国,每年收治的门急诊和住院病人逾14万人次,建院以来已施行各类胸部手术逾8万例,心脏介入逾6000例,成功地医治和抢救了数以万计的疑难重危病人;医院开展的心脏、肺、胸骨移植术、“冠心搭桥术”,心脏单、双瓣膜置换术,各种心脏复杂畸形的诊断和纠治,各类肺、食管、气管、纵隔手术,各类心脏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胸科医院
病的介入诊断治疗,顽固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和大面积的救治,气管镜的诊疗技术以及病理细胞、组织学检测等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肺癌的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气管术式的创新等居国际先进水平。
医院注重专科领域的基础、应用和开发课题的研究,建院以来获国家级、部级、市级等科研项目61项,科研奖项43项;申请各类专利33项;在完成上海市首批医学领先专业“胸心外科学”与“肺部肿瘤学”两个周期建设的基础上,目前医院正承担着上海市肺部肿瘤学临床医学中心及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胸外科”的建设;并承担着多项国家、部、市、局级课题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前身是由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及现代儿童营养学创始人等前辈于1937年创办的上海难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医院目前占地面积1.59公顷,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300张,职工七百余人,年门诊量近60万人次,住院病人约1.2万人次。2003年3月成为。医院拥有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硕(博)士生导师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百名。医院同时是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市儿童保健所、上海市儿童急救中心、上海市儿童康复中心所在地。
医院具有突出的临床工作能力。重症新生儿急救转运和抢救;各型小儿疑难肾脏疾病的诊疗;非麻醉下婴儿肾穿刺活检;哮喘及呼吸系统感染治疗;心脏介入诊断与治疗;小儿白血病治疗;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复杂、肿瘤及尿道外伤等手术;各类先天性骨关节畸形及大脑瘫痪后遗症的矫治;四肢创伤骨折的整复和治疗;骨关节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和骨肿瘤等治疗;新生儿疾病筛查;医学影像诊断;儿童适宜药物研制等领域尤为善长。
以著名科学家院士领衔的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为代表的医院基础研究居于国际水平。我国第一头乳汁中表达人凝血因子Ⅸ蛋白的转基因山羊和国际上首例整合了人血清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的诞生成为中国科技进展的标志之一。
医院是全市儿童保健业务指导中心,在营养性疾病的咨询与诊治、口腔保健、听力及弱视筛查、智力测试、智力低下和学习困难咨询等领域有丰富的积累。
医院在脑炎后遗症、神经性偏瘫、视神经萎缩、各类型小儿脑瘫和心肌炎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及缺血缺氧性改变等患儿的康复治疗领域具有一定水平。
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拥有一批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设有博士、硕士专业点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博士后流动站,并承担着护理专业大、中专生的带教任务。医院每年举办国家级、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十余期。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近50名。
近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863”、“973”等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市科委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及卫生局科研基金项目等。多次荣获国家级、部委级和上海市的重大科技成果奖。
医院对外交流频繁,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等国的医疗机构有合作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始创于1864年,前身系一所教会医院,1877年更名为公济医院,2002年冠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至今已走过了143年的发展历程。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1999年荣获全国“百佳医院”荣誉称号,2001年荣获卫生部先进集体,2002年被评为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自1987年起连续荣膺十一届“上海市文明单位”。
医院由北部和南部组成。设有临床科室35个,研究所、室共20个。实际开放床位1642张。年门急诊量最高时达186万人,日门急诊高峰时达9000余人次;年出院病人3.5万人次,年手术数达1.9万余例。医院现有在编职工2369人,正、副高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28人,硕士以上学历达到356人。
医院名医荟萃,先后涌现出、、林元英、、、、胡远峰、、、、、、、、、、、、等蜚声全国的著名学科创始人、学科带头人。
医院医、教、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来,医院取得器官移植、视觉复明、心脏病急救等3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市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市肝移植质量控制中心、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均设在医院。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成功实施了肾、肝、肝-肾、胰-肾、心脏、肺、人胎胰岛细胞、成人胰岛细胞、肾-成人胰岛细胞、角膜、手指、造血干细胞等十多种器官组织的移植。2001年至2005年底,共完成移植肾767例、肝456例、骨髓 、心脏、肺、肝-肾、胰-肾、角膜等总数为1,501例,位列全市之首。
肾移植存活率接近欧美先进国家水平,肾移植组织配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前肝移植手术总数已超过600例,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其质量居国内先进。2003年1月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成功。2000年4月一例,成为本市心脏移植存活时间最长者。普外科、心外科、心内科、血液科、放射科、肾内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妇产科、分子生物学科在国内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医院和科研教育成效显著。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点27个,硕士点45个,拥有博导35名,硕导79名。并首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优秀青年合作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培养计划。首次在《自然》等杂志发表论文,SCI收录的论文50篇,为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前列、全国排名第九。获国家级课题30项,市级课题66项,局级课题97项,获得市以上科技奖22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位于的,是上海北翼地区唯一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医院始建于1980年,经过25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所管理科学、设施先进、专科齐全,以创伤急救、心血管病等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医院,1997年被国家卫生部首批认定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医院目前临床科室31个,核定床位502张,在职员工近900名,正副教授100余名。
近几年里,医院在硬件建设上投入巨资,不仅对病房大楼、门急诊楼、ICU等进行了改扩建,还先后配置了先进的1.5T双梯度磁共振、多排螺旋CT、DSA、血液净化机、DR、X刀、三舱七门高压氧舱等大型仪器,并相继成立了创伤急救中心、影像诊断中心,介入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X刀放疗中心、烧伤整形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等。以往在宝山区不能开展的许多高难度、高技术诊疗项目如、支架置入、射频消融、ERCP、小肠造影、肿瘤介入治疗、热疗、放射治疗、脊柱手术、胸外科手术等已经成熟开展。
医院在大力提高医疗技术质量的同时,紧紧依托交大医学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强大优势,坚持走以科技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院的方针,使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医院拥有神经外科、眼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科、卫生管理、普外科、肿瘤科等数十位硕博士导师,承担大量市科委、市教委、市卫生局和交大科研项目。与此同时,医院还积极拓展对外医学交流,与意大利都灵市医科大学、日本、以色列等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协作关系,海内外人员来往交流日渐频繁,促进了医院与世界医学的交流和接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建于1904年。20世纪五十年代末教授等开创了超声医学事业,被誉为“中国超声诊断发源地”。1963年教授、教授等在我院成功施行了国际医学史上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从此医院被誉为我国断肢再植的摇篮。1978年,教授研究成功“手或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980年林超鸿教授成功培养了我国第一株胃癌细胞株。2003年,教授因长期从事及参与世界第一个青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致病基因染色体定位和世界第一个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并首次在国内发现了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院设有、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中国四肢显微外科培训中心、上海市医学超声培训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影像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创伤骨科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是上海交通大学、及的研究生教育基地,有博士培养点26个,博士生导师41位,硕士培养点44个,硕士生导师107位。也是全国医学进修基地之一,每年承担近50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院的骨外科、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四肢显微外科、内分泌代谢科、介入影像学和遗传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超声医学科、血液科、心内科、普外科、麻醉科、妇产科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先后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和;批准设立全国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上海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上海市急性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传染病专科诊治中心和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医院2004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5年获全国文明单位、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7年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8年获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医院核定床位1466张,实际开放床位1650张,设有33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2007年门急诊量达171.7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万人次,出院病人数5.1万人次,手术4.5万人次。医院从1963年以来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等科技成果奖169项,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97项。
医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公立医院正确的办院方向,遵循医院建设的基本规律,深化医院改革,推进学科和人才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综合实力,为加快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
的前身“伯特利医院”创建于1920年。1952年更名为,1964年正式成为。2005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至今已走过八十多年辉煌的历史。
医院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东临地铁M8线,南靠中山环路高架,与浦东隔江相望,2010年上海世博会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是一所以口腔、整复外科和骨科为特色的内、外科为基础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九院又是和九院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还设有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1991年来已连续六届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市文明单位。
全院核定病床757张,口腔综合椅位170张。设有28个临床科室和10个医技部门。医务员工1860余人。其中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人员300余名。现拥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整复外科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骨科专家教授。他们曾分别创立国内3个“第一”:第一例颅颌面手术矫治先天性头颅畸形、第一例颅颌面联合根治术治疗晚期、第一例定制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拥有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我国创始人之一、国际牙医学院大师教授。还拥有第一个获得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最高奖项——詹姆斯.培雷特勃朗大奖的亚洲人、曾引起国际医学界震撼的“裸鼠背上长人耳”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教授。
医院现为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中心、上海市整复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单位。也是上海市口腔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心单位。
口腔临床医学和整复外科学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其中口腔颌面外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优势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科)、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口腔内科是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黏膜病学);口腔修复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口腔正畸科是院级重点学科。整复外科是我国整复外科学的创始单位,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骨科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声誉。血管外科、眼科、麻醉科等院级重点学科也在竞争中崛起。骨科、血管外科还列入教育部“211工程”外科学重点学科建设。
近年来医院发展迅速,“十五”期间建设了16450平方米的外科综合大楼、39868平方米的口腔整复组织工程综合大楼。引进了国际一流的16层螺旋CT、1.5Ts双梯度MRI、数字化、牙科设备、激光设备、DSA、钴60、直线加速器、大型手术显微镜等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医院每天的门急诊量近4000余人次,年收治病人1.5万余人次,年施行住院手术10000余例,门诊手术22000余例。
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所在地,拥有27个教研室,有国内一流的投资数百万元的口腔仿真模头教学实验室。担负着本科五年制、七年制硕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及成人教育、高级医师进修班和全国及国外进修医师等各层次的医学教学任务,每年在九院进修学习的实习医生和学生有500余人。设有博士研究生点5个,硕士研究生点15个,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导26名,硕导60余名。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方针,近十年来承担科研项目500多项,其中获国家、部、市级以上的成果奖120 项,获得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奖9项,获科研经费约 9800多万元,已发表论文6000余篇。2002年度上海市高校科技统计数据显示,九院获奖成果排序在等高校之后排名第五。2004年Medline收录论文数全国医疗机构排名第一。同时,还先后承担两期国家重大课题(组织工程基本科学问题)“973”项目、&86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在国内外赢得了较高声誉,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