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L-CG与LDL-C有同时升高的可能性ppt吗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临床危机值
一、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4~10)&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5&109/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9/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9/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二、血红蛋白(HGB):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
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和不饱和B12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放血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
三、血小板(PLT):
参考值:(100~300)&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0&109/L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600&109/L高于此值属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1000&109/L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
四、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我科对照值12-15秒
五、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参考值:正常人接近对照值,但对照值取决于方法中使用的激活剂,我科对照值为:27-33秒
六、钾(K):
参考值:3.5~5.5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3.0mmol/L此值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若测定值低于此值,可能会出现虚弱、地高辛中毒和(或)心律失常,应予以合适的治疗
5.8mmol/L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首先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若测定值高于此值,应借助其他试验查找高钾原因,并考虑是否有肾小球疾病。
7.5mmol/L高于此值的任何钾浓度都与心律失常有关,故必须给予合适治疗。(首先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
七、钠(Na):
参考值135-145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15mmol/L等于或低于此水平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头疼恶心、呕吐和厌食,在110mmol/L时,病人极易发生抽搐、半昏迷和昏迷,故在测定值降至115mmol/L时,应尽快确定其严重程度,并及时进行治疗。
133mmol/L此值稍低于参考范围下限,测定值低于此值时,应考虑多种可能引起低钠的原因,并加作辅助试验,如血清渗透压、钾浓度及尿液检查等。
150mmol/L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应认真考虑多种可能引起高钠的原因。
八、氯(Cl):
参考值:96~110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90mmol/L低于此水平,应考虑低氯血症的多种原因。
120mmol/L高于此水平,应考虑多种高氯血症的原因,并同时可作多种辅助诊断试验如血清Na、K、Ca、HCT等。
九、钙(Ca):
参考值:2.25~2.65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75mmol/L血钙浓度低于此值,可引起手足抽搐,肌强直等严重情况,故应根据白蛋白浓度情况,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2.74mmol/L当测定值大于此值时,应及时确定引起血钙升高的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所以要作其他试验,予以证实或排除。
3.37mmol/L血钙浓度超过此值,可引起中毒而出现高血钙性昏迷,故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
十、离子钙(nCa):
参考值:1.10~1.35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37mmol/L离子钙水平低于此值,常出现腕掌痉挛、手足抽搐、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症状,最终可致心脏停止跳动,必须立即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3.3mmol/L测定值在此水平,将导致严重的和持续的心律功能不良,以及血液动力的不稳定
十一、葡萄糖(Glu):
参考值:3.61~6.11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2.8mmol/L禁食后12小时血糖测定值低于此值,则为低血糖症,可出现焦虑、出汗、颤抖和虚弱等症状,若反应发生较慢,且以易怒、嗜睡、头痛为主要症状,则应作其他试验,以查找原因。
7mmol/L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此值,可考虑糖尿病的诊断,但应加作糖耐量试验。
10mmol/L饭后1小时测得此值或高于此值,则可高度怀疑为糖尿病。
十二、血尿素(Urea):
参考值:3.6~7.1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3.0mmol/L低于此值常见于血液释放过多或肝功能不全
7.1mmol/L此值为正常上限,高于此值应考虑能引起尿素升高的多种可能原因,如肾功能不全、高蛋白饮食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此时测定血清肌酐有助于正确评价肾脏功能。
14.2mmol/L高于此值常见于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应选择其他有力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
十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值:5~40U/L(37℃)
20U/L此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病种,而考虑其他诊断。此值可以作为病人自身的ALT的对照,与过去和(或)将来的值进行比较。
60U/L高于此值时,对可引起ALT增高的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并应进行其他检查以求确诊。
300U/L高于此值通常与急性肝细胞损伤有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性休克等,而酒精性肝炎的ALT往往低于此值,其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肌炎等也都往往低于此值。
十四、淀粉酶(amy):
参考值:60~80somogyiunites 50SomU低于此值应考虑有广泛的胰腺损害或明显的胰腺功能不全,若已确认为胰腺病变,则amy低于此值往往提示有严重的预后。
此值在参考值范围之内,若低于此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排除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疾病,如消化道穿孔、大量酒精摄入,唾液腺体疾病(流行性腮腺炎)、严重肾病、胆结石等可在此值以上。
200SomU此水平超过参考值上限、若超过此值,同时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也支持的话,可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十五、肌酸激酶(CK):
参考值:男10~200U/L
女10~170U/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00U/L此值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则可排除许多种与CK升高有关的疾病,同时此值也可作为病人的对照,用于与以后的CK测定值比较。
240U/L急性心肌梗塞后1~2天内,可高于此水平,其他有关诊断试验,如CK-MB,可帮助确诊。
1800U/L当测定值高于此水平时,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高于患单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包括横纹肌炎,震颤性谵妄、癫痫等。此时应及时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以便确诊。`
十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参考值:男性:&0.5-2.43mIU/ml未怀孕女性&0.5-3.81mIU/ml
怀孕女性:0.2-1周5-50mIU/ml1-2周50-500mIU/ml 2-3周100-5000mIU/ml3-4周500-10000mIU/ml 4-5周mIU/ml5-6周mIU/ml 6-8周mIU/ml8-12周mIU/ml
十七、肝胆酸(GCA):
参考值:&5nmol/l
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甘胆酸也是早期诊断ICP的重要指标。GCA升高所致胆汁淤积症,可引起早产,IUGA,胎窘,死胎等。
生化审报告小常识
1、&是否有矛盾结果,如:ALB&TP,DB&TB,HDL+LDL&TC
2、是否有可疑结果,如:ALT和AST一个酶很高,一个不高,那么不高的是否存在底物耗尽?Bun和CREA是否只有一个高,一个不高。这种需查看反应曲线,并复查!如果还是拿不准,可以稀释2-5倍看看结果是否有大的变化?
3、是否与历史结果差异非常大,如TP1-2天从40g/L升到70g/L,都需要查看标本是否有凝块,必要时复查
4、是否与外观相符:TG高的标本是否有脂浊?胆红素高的标本是否有肉眼可见的黄疸等
5、住的科别进行简单推断,如肾内科的BUN、crea非常高,第二天不高了,是不是病人做了透析,这是可以的;外科病人TP从70多降到了50多,是不是术后出血丢失了蛋白等等
一、&&能够熟练的分析室内质控结果。
二、&&对检验项目所用检验方法学有深入的了解。
三、&&对所用仪器的性能和工作原理要熟悉掌握。
四、&&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由其是《实验诊断学》知识。
五、&&对实验前质量控制的掌握也非常重要。
下面对以上几点在生化报告审核过程上的应用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生化报告审核人员必须对当天室内质控结果熟知,并且进行过具体的分析。要保证所有质控结果都在控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报告的审核工作。对于在控的项目,要了解该项目的质控值相对于靶值是偏高还是偏低,对于哪些接近2SD警告线的项目,更要重点观注。
例如:球蛋白项目结果一般是采用总蛋白值减去白蛋白值计算得出。也就是说球蛋白的结果受总蛋白和白蛋白两个因素的影响,假如当天总蛋白结果在控但偏高,而白蛋白结果在控却偏低,这样球蛋白的结果误差就是总蛋白和白蛋白误差的总和,很可能出现球蛋白结果增高,白球比值倒置现象。在审核过程中应该与以纠正。
二、对检验项目所用检验方法学要有深入的了解。比如遇到激酸肌酶(CK)活力小于激酸肌酶同工酶(CK-MB)活力时就需要很好的运用检验方法学的知识加以分析。现在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CK-MB项目检验试剂,所采用的方法是免疫抑制速率法。即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可以完全抑制肌酸激酶-MM的活性,但不影响肌酸激酶-MB或肌酸激酶-BB上B亚单位的活性。由于肌酸激酶-MB是由等量的M亚单位和B亚单位组成,因而在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存在情况下所测得肌酸激酶-MB的活性应为不含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存在情况下测得的活性的50%(因CK-BB含量极少,活力被忽略),结果乘以2即是CK-MB的活力。当出现CK-MB活力&CK活力时可能的情况为:
1、因血清内CK-MM的含量过高,使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没有完全抑制住肌酸激酶M亚基的活性,在结果计算时肌酸激酶M亚基的一部分活力也被乘以2,使检验结果偏高。解决方法:可以对标本进行稀释后重新检测。
2、因各种原因(如巨CK血症等),使CK的抗原性改变,造成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不能与肌酸激酶M亚基结合型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也就不能抑制肌酸激酶M亚基的活性,在结果计算时肌酸激酶M亚基的一部分活力也被乘以2,使检验结果偏高。这种情况下通过对标本稀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能按上述情况对临床进行告知。
三、对所用仪器的性能和工作原理要熟悉掌握。比如用贝克曼仪器就不用考虑交叉污染问题,但要注意因仪器的检测速度慢,待检标本开盖时间过长会因血清的蒸发而发生浓缩现象。用日立和罗氏等仪器就要考虑到试剂位置的摆放顺序,以避免出现因试剂针的前一试剂残留对后面检验项目的影响。再比如如果发现当天结果全部偏低,或某一时间后的结果全部偏低,哪么要考虑是否发生仪器的样品针侧堵,或样品针注射器漏气。解决问题后对所有标本进行重新检测。
四、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实验诊断学》知识,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在审核检验结果时,判断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都要熟练的运用《实验诊断学》知识,这样可以防止仪器的偶然误差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不符合病理、生理情况的结果可进行复检,以排除仪器的偶然误差。《实验诊断学》也是检验科与临床交流的一个契合点,当临床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不正确怀疑时,正是运用《实验诊断学》知识进行仔细推敲的时侯。比如我曾经遇到临床向我反应:一个洋地黄中毒的患者血钾过高,临床医生认为我们的检验结果不准确,理由是《诊断学》书中把洋地黄中毒列为低钾的原因之一,并且洋地黄可加重低钾。在仪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我对原标本和该患者新取标本同时进行了血钾检测,结果仍然偏高,对以上现象我和临床医生进行了交流,我认为是洋地黄类药物抑制Na+,K+-ATP酶活性,使细胞内钾外移,这时的血钾就应当是偏高的,同时肾脏会因血钾浓度增加,而进行大量的排钾,在药物作用减弱或结束后,Na+,K+-ATP酶活性恢复,细胞重新从组织液中纳钾,这时由于前期肾脏的排钾和后期细胞的重新纳钾,才会使血钾浓度偏低。现在的第6版《诊断学》已经把洋地黄中毒列入了高钾的原因之一,此处建议对洋地黄中毒进行分期,如高钾期和低钾期,然后分别列入血钾增高和减低的原因内。
五、实验前的质量控制是由临床科室来完成的,这一过程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验科后期的检验质量,如果实验前的质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在检验科是没有办法进行后期弥补的,所以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要求临床重新按照实验前质量控制的规定进行标本的重新采集。哪么在审核生化报告过程中如何发现这类问题呢?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前面介绍的所有知识,综合分析,如果怀疑是实验前的质量控制有问题,就要和临床科室进行交流,找出失控的原因。比如发现检验结果除了Na+和Cl-离子增高明显外其它结果全部偏低,并且标本血清量多,颜色变淡,血球少,这就有可能是在输液同侧肢体采血造成的。再比如用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时发现结果非常低,可以怀疑临床是否对患者应用了具有还原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等。
&&以上为了表述的清楚,对生化结果审核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条,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综合运用上述知识才能正确分析检验结果,找出不准确的原因,加以处理。因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众多,仪器所检验测出的结果不一定全部符合客观,一定要加入检验者的主观判断,有必要时要向临床了解患者的情况,不能进行完全的双盲原则进行报告的发放。
在临床对检验结果提出疑义时,不能只简单的回答&这是仪器做出的结果&,而应该回顾检验过程,在确信标本来实验室后的检测没有问题时,要极积的与临床一起分析原因,向临床提供出所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实验前因素,并且要一起讨论有可能出现该结果的病理、生理情况。&
不同意楼上所说,&一般情况&的概念太模糊了。
Na&CL出现偏离的情况也不少见,我认为最好是引用&杜南&的阴阳离子平衡理论来解释。
1、体内呈电中性,即: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2、体内的阳离子代谢为主,阴离子主动配合阳离子的变化而变化。
例1:体内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下,HCO3-(CO2CP)会减少,因HCO3-这种阴离子减少了,阳离子(主要是钠)却不会主动配合减少,体内为达到电中性,会代偿性使氯离子增加,以添补HCO3-减少所留下的空间,所以在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钠在参考范围区间内,而氯却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同理可推测出代谢性碱中毒时,会出现钠正常,而氯离子低的情况。
例2:从参考范围就可以看出,体液中钠和氯本身就不等量,在给低渗的患者补NACL液体时,如果输入等量的NA和CL,可能会使体内的CL补入过多,进而挤占HCO3-的空间,使HCO3-减少,出现高氯性酸中毒,所以临床一般是补&林格氏液&。
综合一下,如果出现NA、CL不同步的情况,一定要看HCO3-的量,如果HCO3-高,哪么氯可偏低,如果HCO3-低,氯可偏高。其实要想观察NA、CL、HCO3-是否准确,阴离子间隙是个不错的指标。&
非常感谢大家热心的解答,使我收获颇多。一些零碎的知识需要不断积累。&我最近也有一些知识积累,不知是否正确。现分享一下:
1.AFU在非肝病、妊娠时升高,标本有可能是抗凝血。
2.溶血后受影响的指标:ISE、Ast、LDH、CK、CK-MB。
3.肝病时,若ALB减少,则一般情况下,PA也会减少,并比ALB能较早反应肝脏损伤情况。
实验室检验临床意义
l&&&&&&&&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见于急性乙肝的潜伏期,发病时达高峰;如果发病后3个月不转阴,则易发展成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携带者HBSAg也呈阳性。HBSAg是HBV的外壳,不含DNA,故HBSAg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因其常与HBV同时存在,常被用来作为传染性标志之一。
2&&&&&&&& 癌胚抗原(CEA):明显增高见于90%的胰腺癌、74%的结肠癌、70%的肺癌、60%的乳腺癌患者,常超过60μg/L。此外,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CEA轻度升高。
3&&&&&&&& 空腹血糖(FBG):增高见于糖尿病Ι和Ⅱ型;甲亢症、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使用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的影响;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等其他原因;饱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生理原因。
4 & & & &血清总胆红素(STB):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总胆红素,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
5&&&&&&&& 总胆固醇(TC):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脂血症等;糖尿病特别是糖尿病昏迷患者;肾病综合症、类脂性肾病、慢性肾炎肾病期;胆总管阻塞、长期高脂饮食、精神紧张或妊娠期。降低见于严重肝脏疾病;严重的贫血;甲亢或营养不良。
6&&&&&&&& 甘油三脂(TG):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脂肪肝、肾病综合症、妊娠、高脂饮食和酗酒等。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及严重肝衰竭等。
7 & &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LDL-C每升高1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1&2%。如TC偏高,HDL-C升高,可称高胆固醇血症;如TC偏高,HDL-C减低,LDL-C升高,应作治疗。
8&&&&&&&&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已知HDL-C与TG呈负相关,也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损害、肾病综合症时,HDL-C降低。
9 & & & &血沉(ESR):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至分娩后3周、12岁以下儿童或老年人、高原地区居民,血沉增高,属于生理性变化;病理性增高见于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血症、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等。
10 & & & &血清尿素氮(BUN):增高见于器质性肾功能损害;肾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衰、肝肾综合症等所致的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灌注减少;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甲亢和高蛋白饮食等,但血Cr一般不升高,以上情况纠正后,血BUN可以下降。
11&&&&&&&& 血清尿酸(UA):增高见于原发性痛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及肾衰竭;白血病和肿瘤;长期禁食和糖尿病;应用噻嗪类利尿剂等药后;妊娠高血压。
12 & & & &血清肌酐(Scr):肌酐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急、慢性肾衰竭;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器质性肾衰竭,BUN与Cr同时增高,BUN/Cr&10:1;肾前性少尿,BUN上升,但血Cr不高,BUN/Cr常>10:1;老年人、肌肉消瘦者肌酐可能偏低,一旦血Cr上升,就要警惕肾功能减退,应进一步检查。
13 & & & &甲种胎儿球蛋白(AFP):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增高,诊断阈值>300μg/L,增高率约75&80%;生殖腺胚胎癌、胃癌或胰腺癌时,血中AFP含量也可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0&200μg/L);妊娠3&4个月,孕妇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以后下降,但多低于300μg/L。
14 &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肝内、外胆汁淤积;急性心肌梗塞;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肺梗塞、肾梗塞、胰腺炎、休克等。
15 & & & &碱性磷酸酶(ALP):ALP升高见于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骨骼疾病如纤维性骨炎、骨肉瘤、佝偻病、骨软化症等;生长中儿童、妊娠中晚期血清ALP生理性增加。
16 & & &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见于胆道阻塞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肝癌等;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
17 & & & &血清总蛋白(STP)和清蛋白(A)、球蛋白(G)比值: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营养不良;肾病综合症、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原因造成蛋白丢失过多;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及恶性肿瘤等;水钠潴留或静脉补液过多。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常见原因有慢性肝脏疾病,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与感染如结核病、疟疾、慢性血吸虫病等;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见于免役抑制、先天性γ球蛋白血症等;A/G倒置见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18 & & & &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gb)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绝对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的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肾上腺皮质腺瘤、子宫肌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见于各种生理或病理性贫血。
& & 1& & & &&血细胞比容(HCT)或称血细胞压积(PCV):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临床上常用于测定脱水病人的血细胞比容,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减低见于各种贫血,但必须将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三者结合起来,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意义。
2&&&&&&&&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根据三项红细胞平均值可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3&&&&&&&&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WBC)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NEU)的影响。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白细胞有个体差异,一日中,下午较早晨高。饱餐、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等均能使白细胞暂时性升高,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以及分娩时也可增高;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或应用某些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药物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高;急、慢性白血病时中性粒细胞有异常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病毒及某些细菌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理化因素如放射线及退热镇痛药等、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 & 4& & & & &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可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等。减少临床意义较小。
&&&&&&&&5&&&&&&&& 嗜碱性粒细胞(BAS):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减少无临床意义。
& & & &6& & & & &淋巴细胞(LYM):增多见于儿童期生理性增多以及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等。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7&&&&&&&& 单核细胞(MON):增多见于儿童期生理性增多;某些感染如疟疾、结核病等;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减少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
&&&&&&&&8&&&&&&&& 引起血小板(PLT)减少的原因有: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等;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风疹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输入大量库存血或血浆等。血小板增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等。
9 & & &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增加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减低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
10&&&&&&&&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PDW减小表明血小板的均一性高。
临床常见危机值
一、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4~10)&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5&109/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9/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9/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二、血红蛋白(HGB):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
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和不饱和B12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放血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
三、血小板(PLT):
参考值:(100~300)&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0&109/L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600&109/L高于此值属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1000&109/L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
四、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我科对照值12-15秒
五、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参考值:正常人接近对照值,但对照值取决于方法中使用的激活剂,我科对照值为:27-33秒
六、钾(K):
参考值:3.5~5.5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3.0mmol/L此值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若测定值低于此值,可能会出现虚弱、地高辛中毒和(或)心律失常,应予以合适的治疗
5.8mmol/L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首先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若测定值高于此值,应借助其他试验查找高钾原因,并考虑是否有肾小球疾病。
7.5mmol/L高于此值的任何钾浓度都与心律失常有关,故必须给予合适治疗。(首先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
七、钠(Na):
参考值135-145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15mmol/L等于或低于此水平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头疼恶心、呕吐和厌食,在110mmol/L时,病人极易发生抽搐、半昏迷和昏迷,故在测定值降至115mmol/L时,应尽快确定其严重程度,并及时进行治疗。
133mmol/L此值稍低于参考范围下限,测定值低于此值时,应考虑多种可能引起低钠的原因,并加作辅助试验,如血清渗透压、钾浓度及尿液检查等。
150mmol/L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应认真考虑多种可能引起高钠的原因。
八、氯(Cl):
参考值:96~110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90mmol/L低于此水平,应考虑低氯血症的多种原因。
120mmol/L高于此水平,应考虑多种高氯血症的原因,并同时可作多种辅助诊断试验如血清Na、K、Ca、HCT等。
九、钙(Ca):
参考值:2.25~2.65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75mmol/L血钙浓度低于此值,可引起手足抽搐,肌强直等严重情况,故应根据白蛋白浓度情况,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2.74mmol/L当测定值大于此值时,应及时确定引起血钙升高的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所以要作其他试验,予以证实或排除。
3.37mmol/L血钙浓度超过此值,可引起中毒而出现高血钙性昏迷,故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
十、离子钙(nCa):
参考值:1.10~1.35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37mmol/L离子钙水平低于此值,常出现腕掌痉挛、手足抽搐、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症状,最终可致心脏停止跳动,必须立即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3.3mmol/L测定值在此水平,将导致严重的和持续的心律功能不良,以及血液动力的不稳定
十一、葡萄糖(Glu):
参考值:3.61~6.11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2.8mmol/L禁食后12小时血糖测定值低于此值,则为低血糖症,可出现焦虑、出汗、颤抖和虚弱等症状,若反应发生较慢,且以易怒、嗜睡、头痛为主要症状,则应作其他试验,以查找原因。
7mmol/L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此值,可考虑糖尿病的诊断,但应加作糖耐量试验。
10mmol/L饭后1小时测得此值或高于此值,则可高度怀疑为糖尿病。
十二、血尿素(Urea):
参考值:3.6~7.1m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3.0mmol/L低于此值常见于血液释放过多或肝功能不全
7.1mmol/L此值为正常上限,高于此值应考虑能引起尿素升高的多种可能原因,如肾功能不全、高蛋白饮食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此时测定血清肌酐有助于正确评价肾脏功能。
14.2mmol/L高于此值常见于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应选择其他有力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
十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值:5~40U/L(37℃)
20U/L此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病种,而考虑其他诊断。此值可以作为病人自身的ALT的对照,与过去和(或)将来的值进行比较。
60U/L高于此值时,对可引起ALT增高的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并应进行其他检查以求确诊。
300U/L高于此值通常与急性肝细胞损伤有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性休克等,而酒精性肝炎的ALT往往低于此值,其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肌炎等也都往往低于此值。
十四、淀粉酶(amy):
参考值:60~80somogyiunites 50SomU低于此值应考虑有广泛的胰腺损害或明显的胰腺功能不全,若已确认为胰腺病变,则amy低于此值往往提示有严重的预后。
此值在参考值范围之内,若低于此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排除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疾病,如消化道穿孔、大量酒精摄入,唾液腺体疾病(流行性腮腺炎)、严重肾病、胆结石等可在此值以上。
200SomU此水平超过参考值上限、若超过此值,同时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也支持的话,可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十五、肌酸激酶(CK):
参考值:男10~200U/L
女10~170U/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00U/L此值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则可排除许多种与CK升高有关的疾病,同时此值也可作为病人的对照,用于与以后的CK测定值比较。
240U/L急性心肌梗塞后1~2天内,可高于此水平,其他有关诊断试验,如CK-MB,可帮助确诊。
1800U/L当测定值高于此水平时,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高于患单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包括横纹肌炎,震颤性谵妄、癫痫等。此时应及时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以便确诊。`
十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参考值:男性:&0.5-2.43mIU/ml未怀孕女性&0.5-3.81mIU/ml
怀孕女性:0.2-1周5-50mIU/ml1-2周50-500mIU/ml 2-3周100-5000mIU/ml3-4周500-10000mIU/ml 4-5周mIU/ml5-6周mIU/ml 6-8周mIU/ml8-12周mIU/ml
十七、肝胆酸(GCA):
参考值:&5nmol/l
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甘胆酸也是早期诊断ICP的重要指标。GCA升高所致胆汁淤积症,可引起早产,IUGA,胎窘,死胎等。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小站!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能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