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治疗颈椎病病

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 1、什么是颈椎病?
&&&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50~60岁以上者多见。颈椎病是因颈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并因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包括咽喉部感染)加重退变,导致颈部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颈椎病症状错综复杂,具体说来,病人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里握物有时不自觉地落下等表现;有些病人出现下肢沉重,不听指挥,迈不开步子,或下肢绵软,有如在棉花上行走;也有一些病人出现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少数病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颈椎病往往缠绵难愈,症状呈多元化,不仅长期折磨患者本人,也给整个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颈椎疾患之一。
2、导致颈椎病的原因
致颈椎病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
(1)自然退变。
&&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机能也在不断变化,椎体也会出现自然退变。椎间盘内髓核含水量逐步降低,椎间盘变薄,髓核中的胶原、蛋白多糖含量下降,纤维环与软骨板及椎体缘附着处松弛,纤维环韧性变差,容易发生分离甚至撕裂,导致髓核从撕裂的地方挤出来,突出(或脱出)到椎管里,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的血供,引起一系列症状或体征。
(2)慢性劳损。
&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或局部各种超限活动引起的损伤,是一种长期的超限负荷的结果。
(3)长期姿势不良。
&& 最终结果也是慢性劳损。如枕头过高,不良睡眠体位,长时间打麻将、打牌、看电视,椎间盘内部受力不均匀,颈椎小关节和肌肉失去力学平衡,加速了椎间盘的退变。尤其是坐在不合适的位置下打麻将、打牌或躺在床上或侧卧在沙发上看电视,阅书读报,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颈后肌肉及韧带超时负荷,引起劳损。
(4)工作职业与不良习惯。
& 显微镜操作、雕刻、刺绣、电脑操作、财会人员、文秘工作者、职业作家等容易诱发颈椎病的职业。他们往往每日连续低头屈颈工作数小时,乃至十多个小时,迫使颈部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加速了颈部软组织劳损和颈椎间盘退变。各种经常转头及头部负重的职业亦易发生颈椎病,如包括肩部负重的搬运工、密集型工业流水线上工作的产业工人、杂技运动员,舞蹈演员、手术室护士、坑道作业者等。头颈部活动大并易引起外伤的职业颈椎病发病率也很高,包括拳击运动员、驾驶员、潜水员等。
&& 目前国内报道该病发病率为17.3%,国外有资料提出人类10岁以后髓核退变,而50岁以上人群97%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组织退行性病理变化,一旦退变的椎间盘突出,就有可能压迫或者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脊髓等而出现肩臂麻木、疼痛、眩晕,甚至瘫痪等综合症候群
3、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根据颈椎病的表现,临床上一般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这五型。颈型、神经根型和脊髓型发生率更高些。
&&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酸楚和活动受限,少数患者出现肩臂疼痛、麻木,极个别患者会有一过性的手麻感觉,并常常在晨起、过度劳累、工作或睡眠等姿势不正确和感受风寒等后加剧或复发,病人也常常说自己&落枕&了。其实这虽同因颈部肌肉痉挛而造成疼痛的&落枕&在症状上相似,但该型颈椎病症状常常反复发作,缠绵迁延。所以经常出现&落枕&的病人需要找骨伤科医生检查一下颈椎。
&&& 神经根型颈椎病也较为多见。主要以颈部症状并伴有颈神经根压迫现象为主。如颈项肩臂疼痛,颈项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麻痛,颈部活动受限,病患上肢沉重无力,握力下降或持物落地。该型颈椎病的发生主要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和膨胀,颈椎小关节的骨质增生,以及及各关节的松动及移位,形成了对颈神经根的刺激及压迫,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障碍。&
&&& 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多是由于颈椎椎体不稳所致。它是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主要以眩晕为主,颈痛,后枕痛,颈部活动受限,多伴有耳鸣耳聋,头痛,或有恶心,呕吐。也有一些病人伴有视力障碍、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和多梦的现象。部分病人出现猝倒。眩晕往往发生在颈部突然改变体位时。
&& 脊髓型颈椎病有颈项疼痛、不舒,慢性进行性的四肢瘫痪,下肢症状早于上肢症状。早期双侧或单侧下肢发紧,发麻,疼痛,僵硬,酸楚沉重无力,打软腿,易跌倒。步态笨拙,有踩棉感。而单或双上肢发麻,疼痛,烧灼感,手部肌力减弱,发抖,不灵活,持物易落地,肌肉萎缩,严重者四肢瘫痪。疾病初期以尿急,排出不畅,尿频,便秘为多见,渐而出现尿潴留或二便失禁。临床检查可以发现觉减退,最早出现于下肢,逐渐向上,感觉平面不规则,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Hoffman,s征及Babinski,s征等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X线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椎体后缘有钩椎关节等处骨质增生,椎管、神经根管狭窄,椎管矢状经及侧隐窝变小,颈椎间盘向中央突出,部分病例伴有后纵韧带钙化或骨化。
&&&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外伤等造成颈段硬膜、后纵韧带、小关节、颈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受压迫,分布在这些组织上的交感神经末梢和窦椎神经受刺激时而引起一系列交感反射征象。具体表现有:①头部症状:头痛或偏头痛,头晕,有时并有恶心,呕吐;②眼部症状:视物模糊,重者视力明显下降到接近失明;眼底胀痛,眼目干涩,视野内冒金花等;③心血管症状: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等;④周围血管症状:如发凉怕冷,局部温度稍低,或肢体遇冷时有刺痒感,继而出现红肿或疼痛感,此外尚可有头颈,颜面或肢体麻木等现象;⑤发汗障碍:表现为多汗以脸面、额颈,一侧躯干为常见,也可只限于一个肢体和手足;⑥其他症状:如耳底痛、耳鸣、听力下降,甚至失听、发音不清甚至失音等。
4、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
&&& 颈椎病的诊断原则是:(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X线片、CT和磁共振检查等)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颈椎病。要重视颈椎病的临床鉴别诊断。颈椎病的症状发布于头颈、胸背和四肢,很容易和其他病症相混淆而造成误诊。颈椎病要与偏头痛、雷诺综合征、美尼尔病、脑动脉硬化、肩周炎、胸口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肋间神经痛的、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椎管内肿瘤、多发性硬化、颈椎隐裂、强直性脊椎炎、颈椎结核等疾病相鉴别。要防止检查不详、过分依赖影像学结果、不重视临床鉴别诊断等现象的发生。
&&& 临床诊断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综合判断分析。
&&& 颈部检查有前屈旋颈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椎间孔分离试验,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颈静脉加压试验,肢后伸试验,前斜角肌加压试验等。
&& 颈部感觉、肌张力与肌力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感觉障碍区的分布以及肌力和肌张力功能分级境况。
神经反射检查有浅反射和深反射检查。浅反射指通过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者提示病变位于上神经元。颈椎病时常进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检查,脊髓型颈椎病人科有上述反射消失。深反射指通过叩击肌腱或骨膜等较深在组织引起肌肉牵伸反射者。常用的有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颈椎病病人勿忘检查膝反射,这是发现脊髓高位受损、下运动神经元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的便利方法。
&& 病理反射是指由于上神经元受损后使节段性反射亢进,甚至原来已被抑制的反射再现。颈椎病出现反射异常极为普遍,常见的有:①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的肱二、三肌反射多减弱或消失;②脊髓型颈椎病,下肢腱反射多亢进,并出现Babinski征,&Hoffman征(又称弹指征)等阳性。
&&& 影像学如何检查常用的有颈椎X线检查、颈部CT检查法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X线检查是颈椎损伤及某些疾患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颈部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技术,即使在影像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X线平片对于判断损伤的疾患严重程度、治疗方法选择、治疗评价等提供影像学基础。常拍摄全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伸屈动态侧位片,斜位摄片,必要时拍摄颈1~2开口位片和断层片。颈部CT检查法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能够清晰显示各断层的骨性和软组织结构,对于颈椎损伤、颈椎病及肿瘤的诊断具有独到作用。为了鉴别颈椎椎管内本身脊髓的病变和占位性病变,CT扫描可做清晰的显示。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尤其对脊髓病变后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且无电离辐射等副作用。当颈椎间盘退变后,其信号强度亦随之降低,无论在矢状或横切面,都能准确诊断椎间盘突出。磁共振成像在颈椎诊断中,不仅能显示颈椎骨折与椎间盘突出向后压迫硬脊膜囊的范围和程度,而且尚可反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脊髓内出血或实质性损害一般在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暗淡和灰暗影像。而脊髓水肿常以密度均匀的条索状或梭形信号出现。
&&& 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可探查基底动脉血流、椎动脉颅内血流,推测椎动脉缺血情况,是检查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临床诊察颈椎病,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检查手段。
我们的经验是通过&三辨&指导临床。即:辨病--注意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辨型&注意五型的辨别确认;辨证&以中医八纲、气血、脏腑、经络辨证为基本。
5、颈椎病的防治和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之分。
手术治疗主要是解除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或韧带钙化所构成的对脊髓或动脉的严重压迫,有针对性地克服物理性因素。但是,这显然不是治疗颈椎病的唯一手段,目前报道95%的颈椎病患者是进行了非手术治疗的。
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以中医药治疗手段为主,结合西药消炎镇痛、扩张血管、利尿脱水、营养神经等类药物。中医学防治颈椎病主要通过推拿手法、牵引、导引、医疗体操、理疗、中药内服、外敷等手段改善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恢复颈椎的动力平衡,纠正或补偿静力平衡,重建颈椎力学系统的功能平衡,从而防治颈椎病。
(一)中医药辨证治疗发挥较好的疗效。&
&&& 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支持下,通过大量动物和临床研究,提出益气化瘀补肾法(黄芪、川芎、党参、丹参,赤芍、白芍、熟地黄、肉苁蓉、补骨脂等)治疗颈椎病。颈部疼痛加葛根汤,气虚眩晕加补中益气汤,血虚眩晕加归脾汤,血瘀加桃红四物汤,痰湿偏寒加半夏白术天麻汤,痰湿偏热加温胆汤,手麻木伴蚁行感加黄芪桂枝五物汤,麻木伴肢体僵硬加牛蒡子汤,顽固性麻木不仁加羚羊钩藤汤,等。
(二)中药外治疗法:&
&&&& 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应用在颈椎病患者的有关部位。颈椎病中药外治的常用治法有腾药、敷贴药、喷药等。
(三)推拿和正骨手法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
&& 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理筋复位的作用,是治疗各型颈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我们的基本手法有摩法、揉法、点法、按法与扳法。特别强调的是,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颈椎病手法治疗宜柔和,切忌暴力。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后关节整复手法。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四)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包括针法与灸法两个部分。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对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刺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五)牵引疗法即人们常说的&吊脖子&、&吊头颈&,是治疗颈椎病最为常用的有效方法。
&& 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以保证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
(六)颈领和颈托具有保护脊椎过伸、过屈、过度转动,避免造成脊髓、神经的进一步受损,减少脊髓所受到的致压物的摩擦,减轻脊髓水肿,减轻椎关节间创伤性反应,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颈领和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患者,颈托多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经早期治疗仍有椎间不稳定或半脱位的患者。特别要提醒老年朋友注意,当急刹车时,往往造成颈部&挥鞭式&损伤,会加重颈椎病病情或引发脊髓损伤,重则发生瘫痪,所以乘坐高速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无论有还是没有颈椎病,戴颈围保护都很有必要。
(七)理疗可以消除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改善脊髓、神经根及颈部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态,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延缓或减轻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的钙化和骨化过程,增强肌肉张力,改善小关节功能,改善全身钙磷代谢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常用的方法有腊疗、超声波、感应电、低频脉冲、全身紫外线照射、水疗、泥疗等。
(八)医疗康复体操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重要手段。
我们临床指导颈椎病患者采用&颈肩疾病运动12字诀&(又称颈部&米&字操),即:洗、梳、揉、搓、旋、提、托、转、拉、摩、吐、调。具体方法已经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电视台联合录象,将在电视中播出。
&&& 无论那一型颈椎病,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先非手术治疗(又称保守治疗),无效后再手术这一基本原则。这不仅是由于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易引起损伤及并发症,更为重要的是颈椎病本身,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是其停止发展、好转甚至痊愈。除非具有明确手术适应症的个别病例,一般均应先从正规的非手术疗法开始,并持续3~4周,一般均可显效。对个别呈进行性发展者(多为脊髓型颈椎病),则需当机立断,及早进行手术。
&&& 1984年,我国骨科界众多专家讨论通过了&颈椎病的手术适应证&草案,现在仍然可行。脊髓性颈椎病,颈脊髓受到增生骨赘、黄韧带、突出椎间盘压迫,症状轻微的,可做非手术治疗,同时注意观察,如有颈部以下身体瘫痪,出现不同程度感觉和运动障碍,脊髓受压症状不断加重或突然加剧,必须尽快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或猝倒症状反复发作,经血管造影明确椎动脉受压部位和程度,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可考虑手术。极少数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受压神经定位准确,可酌情手术治疗。交感神经型手术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应慎重。极少数情况下,第六、七颈椎上下椎体骨质增生速度过快,骨赘过大,可以压迫前方毗邻的食道,引起周围炎症、水肿,加重狭窄,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头后仰呼吸困难等症状。通过服药利尿、颈椎牵引或石膏颈围固定、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措施仍不能缓解,应采取手术治疗,将压迫食道的骨赘切除。
&& 早期的脊髓型颈椎病,通过颈椎制动休息,病情能够稳定和好转。然而,多数患者都已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保守治疗才来就诊,症状和体征比较明确,已具备手术指征。早期手术减压和融合对遏制病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力图使脊髓本身病变逆转,目前还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故对晚期患者手术效果的预期应持保守态度。已经发生上肢、尤其是手部肌肉萎缩,表明脊髓前角细胞已发生变性,其手术效果不会令人满意。
颈椎病手术方式也颇多,有的从颈前路切口进入(前路手术),将食道和气管拉向一边,即见到颈椎椎体,切除部分椎骨和椎间盘。有的从后面项部作切口(后路手术),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到达椎板,将椎板切开或部分切除,达到减压目的。选择手术进路,主要根据病人发病的具体情况,利于解除对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或食道压迫。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是在X线监护下,应用特殊器械切除并吸出颈椎间盘。将胶原酶等药物注射到病变颈椎间盘,可以溶解突出椎间盘,解除压迫,达到治疗目的。这两种方法,国内正在进一步探索,逐渐开展。&
&&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手术都不是治疗的终结,手术后的康复医疗和其他非手术的继续治疗也很重要。手术容易发生手术后遗症,在确定保守治疗无效时方可考虑手术治疗。
6、避免陷入颈椎病的误区&
&& 颈椎骨质增生也就是常说的长骨刺,医学上也称为骨赘。通过对动物颈椎病实验模型的动态摄片和病理切片观察,发现随着椎间盘通变加重,椎体连接失稳,刺激软骨组织细胞增殖并向椎体边缘凸出,形成骨赘。椎间隙狭窄,韧带损伤引起血肿钙化,小关节过度磨损等,也可以引起骨质增生,颈5、颈6椎体是好发部位。
老年人颈椎长骨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有人统计,40岁以上的人群60%有颈椎骨质增生,到&60岁几乎100%有骨质增生。有了骨刺,既可以发生症状,也有稳定的作用,这与骨质增生的部位有关,关键在于是否压迫或刺激了脊髓、血管或韧带。当然,向前增生的骨刺也可以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
&&& 临床上要消除2个误区:一是防止将颈椎长骨刺等同于颈椎病。颈椎长骨刺可以说是一种维持颈椎稳定的反应。出现颈椎长骨刺并不一定产生颈椎病的表现。二是对颈椎X线等摄片中看到的骨质增生不以为然,认为&骨质增生很普遍,也没有很有效的防治方法,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其实椎动脉型颈椎病,就是由于钩椎关节等颈椎小关节处的骨质增生等原因造成了对椎动脉压迫而引发该型颈椎病的。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都可以骨化,直接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严重的后果。
&&& 颈椎病,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发展到后期都会导致瘫痪吗?
&& &应该客观辨证地来认识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与转归。颈椎病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其发生首先与颈椎间盘的退变有关,任何会加重颈部椎间盘病损的病因,都可能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和加重。经过系统有效的治疗后,部分颈椎病仍然是可以治愈的。颈型、大多数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疗效较好;部分脊髓型颈椎病,其多数手术效果也较好。当然,治疗的难度和预后,与其病变的程度和个体的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其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一样,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得不到良好的治疗,致病因素不能解除,则病变会不断发展,加重脊髓及神经根、椎动脉的病损,部分颈椎病随着病程增长,其症状也不断加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如脊髓型颈椎病发生脊髓变性液化,其瘫痪不仅无法避免,而且将是无法恢复的。
&& &俗语说&高枕无忧&,颈椎病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 对于颈椎病患者,是&高枕有忧&。临床上常可碰到因为枕头使用不当而诱发和加重病情的例子。一般一个人一天至少1/3的时间是用来睡眠,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曲线。这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
枕头应摆放在颈部的正中,头部稍悬空,利用头颅的重量发挥对颈椎的牵引治疗作用。不用高枕,但也不能用过低的枕头,它会使人仰卧时颈椎倾向后方,侧卧时颈椎侧弯,这都违反了颈椎的生理弯曲;另外也不要用硬枕,用书籍、纸张、硬竹等做成的枕头,会使颈椎受力不均匀,产生局部不适,日久必导致颈部劳损。
&& 枕头的形状与选料也很重要。理想的枕头应使人仰卧或侧卧时颈椎都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弧度。因此我们认为枕头的长度一般为40-60厘米,外形以圆柱形或哑铃形适宜,一般讲枕头高以8-12cm为宜,或按公式计算:(双肩宽-头宽)&2。枕芯选用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富有弹性、不易吸湿的材料,如荞麦皮、木棉、鸡毛、鸭绒、蒲绒、饮后晾干的茶叶等。也可以在枕芯内放一定的中药或磁片,即药枕和磁疗枕,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也有帮助。
7、&颈椎病患者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旦有了这方面的症状,一定要请专科医生帮助确诊,否则延误诊断,耽搁治疗。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颈椎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上述讲的症状一般不会在每一个颈椎病病人身上都表现出来,往往是仅仅出现部分症状,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现轻微,病程也比较长,所以完全没有必要闻颈椎病而色变,更不要随意对号入座。颈椎病病程比较长,椎间盘的退变、骨刺的生长、韧带钙化等与年龄增长、机体老化有关。病情常有反复,发作时症状可能比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因此,一方面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另一方面要防止得过且过的心态,放弃积极治疗。
(二)关于休息:
&& 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卧床休息在颈部肌肉放松,减轻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组织受压水肿的消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卧床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肉萎缩、组织、关节粘连等变化,阻碍颈椎病的恢复。所以颈椎病的间歇期和慢性期,应适当参加工作。
颈椎病患者的床、枕头与睡眠体位也有讲究: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因此,选择一个放在床板上有弹性的床垫为好。它可以随着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除上述谈到的枕头的位置、形状与选料外,颈椎病患者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做到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容易恢复疲劳的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根据这一良好体位的要求,应该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此时全身肌肉即可放松,这样,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不要俯卧位睡眠。&&
(三)关于保健:
&&& 人体尤如一部复杂的机器,时常需要加以保养。尤其是颈椎病,本身就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更要对颈部加以保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银行与财会专业人士、办公室伏案工作、电脑操作等人员,工作1小时左右后改变一下体位。生活中应注意纠正不良姿势,不要将座位置于空调冷风直接吹到颈部的地方,戒烟和减少吸烟,避免过度劳累而致咽喉部的反复感染炎症,避免过度负重和人体震动进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冲击。吸烟对颈椎病患者非常有害,也是造成颈椎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导致毛细血管的痉挛,造成颈椎锥体血管供应降低,椎间盘中的酸碱度下降,最终使椎间盘代谢改变,发生退变。所以,颈椎病人戒烟或减少吸烟对其缓解症状,逐步康复,意义重大。
(四)关于康复:
&&& 颈椎病医疗康复体操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一个重要手段。各型颈椎病患者包括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全身各部肌肉萎缩、营养失调或废用等原因引起明显的肌肉萎缩,颈椎周围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缺少活动等原因发生粘连、显得僵硬,应多鼓励病者积极进行锻炼。平时,可用手掌(左右轮换)的按摩轻擦颈部,帮助颈部肌肉等软组织的松弛缓解痉挛,做颈部&米&字操等。每一种治疗方法均有其独特的操作、作用和适应症,需要有专科医师指导。
(五)关于预防性治疗:
这是老年朋友关心的普遍问题。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有推迟椎间盘和关节退变的作用。如果有条件,每年可以服用一些防止颈椎病和其他慢性脊柱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骨质疏松症、慢性腰肌老损等)的膏方。
颈椎病的发生率将会呈现上升趋势,但如能对其发病因素加以全面认识,并注意预防,日益增高的发病率也会降低。随着社会老龄化,颈椎退变导致的颈椎病日益增多;低头伏案工作者,由于长时间低头引起椎间盘内压升高、髓核后移,并引起椎节后方韧带一骨膜下损伤及椎间盘后突,形成骨赘者屡见不鲜,尤其是每天俯案工作超过4小时者,其发病率将随着工龄的延长而成倍增加。工作20年以上者,几乎有半数坐位低头工作者的颈椎出现较为明显的退变。目前调查发现,颈椎病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门诊经常遇到20岁左右的青年就患有颈椎病。在此希望老年朋友们即要注重自己提高颈椎病的预防措施,也要经常提醒晚辈们,特别是中小学生,注意预防不久的将来可能发生的颈椎病和脊柱的其他退行性疾病。
相关附件:  关于颈椎颈椎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的疾病,所以对于颈椎病治疗是关键,现今治疗方法很多,患者要根据自身发病情况,来选择时候的治疗方法,才可以有效治愈颈椎病。
  关于颈椎  现在,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多,故患有颈椎病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如果患有了颈椎病,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呢?运动可以治疗颈椎病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专家表示,在防止运动伤害的前提下,适当增大锻炼频率和强度都是非常有益的。运动是预防和缓解治疗颈椎病的好方法。
  在工作间隙尝试做以下活动是治疗颈椎病的好方法:首先是缓慢地尽量把头向后仰,仰到最大角度后维持两三秒钟,千万不要超过5秒钟,之后慢慢复位,再缓慢地向左转头,复位后再缓慢地向右转。这样的动作可以重复5到10次,而一天做三四次即可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之后还可以双手交叉后抱住后脑勺(枕枕头的部位),之后头向后用力,而手要顶住头,这可以训练颈部肌肉的力量,这样的动作每次做10到20次,每天重复三四次最好。
  必须注意的是,颈椎病人禁忌闭目做大幅度的颈部环绕动作,防止椎动脉和颈部神经受压迫而产生头痛晕厥以及肩臂疼痛和手指发麻的症状。运动治疗颈椎病的好方法还有加强颈部锻炼,放风筝、游泳、打羽毛球、瑜伽都是比较适宜的运动,而经常要低头的乒乓球则不适宜颈椎病的高危人群。
  关于颈椎颈椎病切不可忽略,及时接受治疗,就能早日的摆脱疾病所带来的伤痛,不仅这样,还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加的注意一些不良习惯,才能让自己早日走出病痛的阴影。
  到哪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治疗颈椎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