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荆芥穗的功效、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两克要多少钱?

保健调理注意事项,大保健 注意事项,调理肠胃的保健品,孕早期注意事项,孕晚期注意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保健调理注意事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香囊配方,香囊,中药香囊配方,香囊制作,艾草,提神香囊配方,驱蚊香囊配方,端午香囊配方,安神香囊配方,润肺香囊配方,真爱配方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22:49:1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香囊配方.DOC如何制作香包.需要哪些材料_百度知道
如何制作香包.需要哪些材料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材料介绍  基本上包括布料、绣线、香末、棉花、纸、树脂、装饰用的配件等等。现在就一样一样为大家介绍每项材料的作用。   布料以前香包的制作,大都采用做衣服剩下来的零头布,现在都采用比较好的布料,当然主要的选择是在于布料的质感,对于体材合适的程度。   线是各色的绣线,既可以拿来缝合,又可以绣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又有两种,一种是丝线,一种是绵线。   香末就比较复杂,因为配料不同,所研出来的香末味道自然就不同,配料包括艾草末、雄黄粉、檀香粉、香粉等等。
棉花是用来做香包内部的填充物,因为棉花本身轻柔而且可以久存不坏。  纸包括纸板和棉纸,前者用来绘图打稿,后者根据前者描图再剪成纸样,有时也用来作衬底用。    树脂是用来做细部黏贴用的,比如说黏一只小猪的尾巴。   装饰用的配件材料,有金线、利安线、亮片、珠子等等。针法说明  制作香包的工具,它包括了绣花针,剪刀,熨斗,和绣花圈。   ˙平针绣:所绣出来的形状是条虚线,用来固定接合装饰都可以。   ˙回针绣:绣出来的形状是一条实线,比平针绣,绣得更牢也可以用来接合,装饰用。   ˙直线绣:绣出来的形状是一条单独的直线。   ˙轮廓绣:功用是绣出图样的外缘。   ˙锁链绣:所用的绣线比较粗,可以拿来绣成花瓣的形状,可以做成装饰用。   ˙人字绣:多半用做手帕的花边。   ˙十字绣:和人字绣相同,所丹弗陛和桩古标汰钵咯绣出来的交叉形花纹可作装饰用。同样的也可以做花边用。   ˙扣眼锈:多半用在香包的固定接合缝边。   ˙结粒绣:绣出来的图样是一个小黑点,多半绣成眼睛或是绣成花朵的心等等。   ˙飞行绣:绣出来的形状像英文字母的V字,多半用在人物的嘴形。   ˙扇形绣:和飞行绣不同的是多出中间的一条线,多半绣成小草或是树枝的形状。   ˙贴布绣:通常是用在把一幅已绣好的花样,附贴在另一块较大的布上时,在边缘上做固定用。   知道各种基本针法各它的功用之后,我们不难了解到香包本中国传统手艺,刺绣这项女红的产物,现在我们就可以先试着绣一幅图案。制作过程  对针法、材料、工具都有一番了解之后,现在就可以开始制作香包了。首先示范基本型的香包制作。基本型的香包制作  先选择适当的布料,剪裁为基本型,然后根据剪好的布料撰择适合的绣线。将剪好的长方形布料对折面向里,缝合布边以后,再翻面缝边绣合,以平针缝合开口处,缝一圈以后,把线头抽紧,留一小口倒入香末要适量,再塞入棉絮,塞好以后把收口抽紧,再缝边成形,把做好的流苏缝合在香包底端,再用胶把剪好的叶子和丝带黏在香包的顶端,一个鸡心型的基本型香包就完成了。实物造形的香包先是设计图形,然后是描图剪纸衬,裱在布的背面。把布剪下来在上面刺绣图样,然后把正反两块已绣好的布形相互背对开始缝合。缝合时要注意空隙不可太大,缝一半就可塞入香料和棉花。   接着做装饰用的丝带,先接合固定在底端。然后把珠子穿上去,再打一个中国结和接上流苏,一个象征着幸福的香包就做好了。缠绕型香包的做法  另外还有一种缠绕型香包的做法,先用剪刀剪出两块正方形的纸样,再贴上银纸做底色,把两块正方形的银卡纸背胶黏合成八角形,先在线头上沾胶,固定线头在卡纸里,然后开始缠绕,在八角形的每一个棱角上都对绕上线头,然后换绕黄色的线,一个外缘八角形,内呈八卦形的缠绕型的香包就做好了。中国娃娃香包的制作  用一小块丝袜把棉花塞进去,成圆球形,把它捏紧,再用黑线把它绕紧,在它的顶部用签字笔把要做头发的位置用虚线点出来,然后用黑线在打好圆圈的对角在线对角穿缝再预留头发的长度,把它剪断再重复直到够了为止。把头发绕紧再用针线把它固定,或是绑上一个红色的蝴蝶结。   接着是做眼睛,用飞行绣做嘴巴,再选用一块长方形的布料做身体,开始缝边。用剪刀剪一个开口,把做好的头部缝上去,要注意线头不要露出来。再倒入香料,塞入棉花要塞紧。   可以用勾针把四个角的空隙用棉花填紧。再把它缝合,接着再剪一块布当肚兜,可以在布上贴亮片,或是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在背面涂胶黏合,或是用缝的也可以。如果没有棉花和香末,可以用干燥花末及人工香精来代替。
预防甲流的中药香囊组成:藿香、艾叶、肉桂、山萘等各等量。功效:芳香化浊辟秽,清热利湿解毒。制法:将处方中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烘箱60度下干燥后,在洁净区内将药材混合粉碎至100目以上,有条件者粉碎至1000目(采用微粉粉碎法),将粉碎的药粉包装成4克/袋,再制成香囊袋剂。用法:每人1个(3.5克/个),每天挂前胸佩带,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防蚊虫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传统香包惯用的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药,可添加山萘、熏草、泽兰、艾叶,磨研、提炼成粉状,缝制成香包驱蚊虫的功效: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陈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在民间,用艾草燃烧驱蚊是很常用的,艾草烧后其实还是蛮香的,还有一定的安神、暖人肠胃的作用,睡觉也一定很香甜。”艾草: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奇特的芳香不仅能驱蚊蝇、虫蚁,还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泽兰:入肝、脾两经,活血祛瘀,通经利水,更是妇科良药儿童防感冒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以上可任选一方,药料研细末并过筛,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给孩子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布袋中药末每10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解春困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15天换一次即可。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白芷可祛风解表、化湿通窍;丁香能芳香理气、温中降逆。预防手足口的佩戴中药香囊:藿香、艾叶、肉桂、山萘等量,在药房里磨碎,包成4克/袋,装袋,半月-1月换一包;用法:每天佩戴,晚上睡觉放枕边提高抵抗力,增强呼吸道能力的: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2克,川芎闻鼻散功用:预防感冒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1.5克。用法:上花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
其他类似问题
香包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端午节:喝雄黄、戴香囊!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是具有两千多年的古老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国内的许多民族和全世界的华人以及亚洲部分国家用各自富有特色的方式度过,各地过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挂香包、佩香囊是最富于人文美学和温馨气息的习俗之一,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和科学意义。《岁时杂记》中记载:“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端午配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也称香荷包、香包。母亲们用彩色布料一针一线缝成各种款式和造型,绣上花草鱼鸟等吉祥图案,内装艾叶、仓术、白芷、雄黄等中草药。每年农历五月五是初夏来临,气温变暖,阴气下降,阳气上升,各种生物开始兴盛,古代由于医药不发达,这些有杀菌作用的香包被带在孩子们的身上,不但可爱好看、好玩、好闻,而且起到避邪正气、防治蚊虫和不祥之物骚扰的作用,更寄托了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盼与祝福。挂着五福香包的小孩子在端午节这天到处跑动玩耍,为传统节日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并由此将香包逐渐延变为一种富有美感和吉祥寓意的传统饰品。
&&&2008年中央政府首次将端午节等三个传统节日正式列为国家法定节日,意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千年民间习俗。
《白蛇传》中,许仙受和尚法海蛊惑,于端午节诱劝白娘子喝下雄黄酒,迫使白娘子现出蛇形。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端午节这一天呢?因为这一天是五月的“毒日”,吃粽子、挂菖蒲、艾草、戴香囊、喝雄黄酒等不仅只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有着强身健体的保健意义。
门前挂艾草菖蒲能“避邪”
民间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之说,即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此月多灾多难,先人因此想了不少办法来应对,避“五毒”就是过端午节的初衷。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将艾叶编成老虎形状,据说老虎能够威慑百虫驱邪辟瘟。传说菖蒲形状如箭,可以辟邪,人们便用菖蒲做箭,插于门楣,具有驱鬼退魔的功效,俗称“蒲箭斩千妖,艾旗招百福”。
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且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而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则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除了驱蚊,艾草菖蒲还可“避邪”,邪为中医里的病邪之意,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在内的六淫,这都是致病的因素,将艾草、菖蒲挂于门前或屋内,其散发的草药香除了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有醒神、提神的作用外,还可以通心窍,提高人的正气,从而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
洗浴“兰汤”清热解毒
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还要沐浴兰汤。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用煎菖蒲、艾草等中草药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艾叶浴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效,菖蒲叶及根芳香化湿,外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热解毒,对皮肤瘙痒的效果较好。若是不便泡浴,可将其放入水中煮半小时,然后用水擦身即可。除了悬挂、沐浴,还可以将艾叶燃烧熏烤,达到治病祛病的目的。“艾草里有种芳香物质,可以活血通络,以艾熏烤、驱毒的古老的方法早在华佗扁鹊时代就采用。许多人在夏日常点医用艾条,或是用艾草梗熏房间,既可驱蚊,对于预防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效果不错。”
雄黄酒可用黄酒替代
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白蛇就是在端午节的雄黄酒下现了原形。千年修练的道行尚且抵不住端午节雄黄酒的威力,对付一般的有毒小动物那就更绰绰有余了。因此,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不过,雄黄有毒,最好不要饮用。刘光瑞医师建议,如今可用黄酒替代,因为它是粮食做的,这些粮食本身就有养胃的作用,发酵成了酒以后,还有通经脉、行气血、去风湿、温脾胃、散风寒等作用。
女性端午可以多吃粽子
对于粽子的传说大家并不陌生,屈原投江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装着米的竹筒投入江中。后来,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但在端午前后吃粽子,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经典的养生之道。“粽子主要由糯米组成,中医认为,糯米有养阴功效,初夏时节有的人很喜欢出虚汗,这往往是脾盛阳虚造成,常吃有止汗的租用。”刘光瑞医师介绍,多吃糯米还能“存阴”,这样夏天就不容易中暑,特别是女性,阴不足则容易导致月经不调、心情烦躁,进而造成内分泌失调。因此,趁着端午,女性可以多吃些糯米做的粽子。
佩戴香囊防止蚊虫叮咬还养生
古时农历五月初五,妇女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拴在儿童手臂、手腕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称为“缠五色丝”。
如今,由缠五色丝演变出戴香囊的风俗习惯,也是端午节人们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在家自制香囊时,可用艾叶、菖蒲、菊花、薄荷叶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或车内。这几味中草药有散风驱寒、通九窍、扶正气的功能,并含有挥发油,气味纯正、持久,戴着能防止蚊叮虫咬,改善神疲乏力等不适,还可以预防感冒。
下面介绍端午节的香囊中药配方
防文虫: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
传统香包惯用的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药,可添加了山萘、熏草、泽兰、艾叶,磨研、提炼成粉状,缝制成香包
驱蚊虫的功效:
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陈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在民间,用艾草燃烧驱蚊是很常用的,艾草烧后其实还是蛮香的,还有一定的安神、暖人肠胃的作用,睡觉也一定很香甜。”
艾草: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奇特的芳香不仅能驱蚊蝇、虫蚁,还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
泽兰:入肝、脾两经,活血祛瘀,通经利水,更是妇科良药儿童防感冒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
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
以上可任选一方,药料研细末并过筛,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给孩子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布袋中药末每10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
解春困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
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
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15天换一次即可。
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白芷可祛风解表、化湿通窍;丁香能芳香理气、温中降逆。
端午常见方: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艾叶15g、薄荷20g
胡庆余堂:公丁香150克、甘松250克、白芷500克,山柰(音n&i)300克;
方回春堂:白芷100克、甘松100克、山柰100克、公丁香20克、檀香20克、陈皮150克;
华东医药有限公司参茸分公司:公丁香100克、白芷100克、山柰100克、甘松100克、檀香100克、陈皮100克;
武林药店:白芷30克、陈皮70克、甘松60克、山柰50克藿香,艾叶,肉桂,山奈等量,磨碎,包成4克每袋,半月到一个月换一次
豫西山区端午节香囊配方:甘松
100克三奈 60克 白芷 60克 苍术 60克
高良姜150g,佩兰、桂皮各50g,冰片20g。
雄黄60g,菖蒲80g,桂皮50g,朱砂20g。
川芎、白芷、苍术、零陵香各50g。
山奈100g,雄黄20g,冰片10g,樟脑10g。
预防手足口的佩戴中药香囊:藿香、艾叶、肉桂、山萘等量,在药房里磨碎,包成4克/袋,装袋,半月-1月换一包;用法:每天佩戴,晚上睡觉放枕边
提高抵抗力,增强呼吸道能力的:
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2克,
川芎闻鼻散功用:预防感冒
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1.5克。
用法:上花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
出处:《内病外治精要》
三香散功用:防治四时流【百度】感
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山奈苍术散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
用法;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冠心病外用药袋
功用:防治冠心病
药物:玄参,当归,菖蒲,花椒,桂枝,薤白,冰片,三七等各适量。
用法:上药干燥,粉碎,过筛混合搅拌均匀,做成药袋,放置左胸前,并时时以鼻嗅之
出处:《古今中药外治真传》
辰砂囊功用:治不寐多梦(失眠)
药物:辰砂适量
用法:上药装囊,戴身及髻中,以气嗅鼻
出处:《本草纲目》
雄黄嗅鼻散功用:治魇寐不寤(又称嗜睡)
药物:雄黄适量
用法:将雄黄研末,放纱袋中,挂身上,且时时以鼻嗅闻
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香囊配方
预防甲型H1N1流感可做一个香囊,制成后可以挂在脖子上或放进上衣口袋中,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直接在头部周围形成一个立体的气体空间,充满了香囊散发出的复合型香气。
大料、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
香囊做法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为120克左右,其他几味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
把所有药物研碎后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如果是挂在家里,可以做一个大些的,如果随身携带,就把研碎的药材混合好,分成小份装入布袋中。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荆芥穗的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