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煮水。菊花。蝉蜕。杏仁。甘草。苍耳子。辛夷花。能同用吗?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来源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异名
麻杏甘石汤( 卷十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组成
9克 9克(去皮、尖) 6克(炙) 18克(碎,绵襄)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用法
上四味,用水1.4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辩证要点
发热咳喘,苔薄黄,脉数。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病机
外感邪气化热;热邪壅遏于肺,肺失宣降。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配伍特点
本方平喘之力强,是麻黄配伍石膏,麻黄配伍杏仁的双重作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功用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主治
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有汗或无汗,舌苔黄,脉数。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方解
1.本方为清宣肺热,治疗外邪未解,肺热咳喘的常用方剂。以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既可治无汗之咳喘,又可治有汗之咳喘。有汗而喘,为热壅于肺,其热尤甚,石膏的用量可五倍于麻黄;无汗而喘,为热闭于肺,其里热程度较热壅于肺为轻,石膏的用量可三倍于麻黄。 3.急性气管炎,肺炎属于肺热炽盛可用本方。如痰阻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以肃降肺气。痰黄稠者,可加瓜蒌、贝母等清热化痰。喘咳、发热甚者,可重用石膏,并可选加知母、黄芩、青天葵、瓜蒌实等,以清泄肺胃之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现代运用
&临床主要用于急性气管炎、、、、。还常用于荨麻症、、、、、等属邪热壅遏于肺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现代研究
主要有镇咳,祛痰,平喘,解热,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抗,改善作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方歌
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用药禁忌
&脉浮弱、沉紧、沉细,恶寒恶风,汗出而不渴者,禁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临床应用
&1.烂喉痧:前年三月间,朱锡基家一女婢病发热,请诊治。予轻剂诱发,次日热更甚,未见疹点。续与透发,三日病加剧,群指谓猩红热,当急送传染病医院受治。锡基之房东尤恐惧,怂恿最力。锡基不能决,请予毅然用方。予允之。细察病者痧已发而不畅,咽喉肿瘤,有白腐意,喘声大作,呼吸困难不堪,咯瘀不出,身热胸闷,目不能张视,烦躁不得眠,此实烂喉痧之危候。当与:净麻黄一钱半,生石膏五钱,光杏仁四钱,生草一钱,略加芦根、竹茹、蝉衣、蚤休等透发清热化痰之品。服后即得安睡,痧齐发而明,喉痛渐除。续与调理,三日全愈。事后婢女叩谢曰:前我病剧之时,服药(指本方)之后,凉爽万分,不知如何快适云。 2.小儿肺炎: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30例,患者表现为发热、气喘咳嗽、咽痛、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干性啰音等症状,用本方治疗,痊愈26例,显效1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笔者认为本方具有降温、消炎、化痰、扩张支气管、缓解痉挛等作用。 3.过敏性哮喘:叶某某,女,28岁。诊。患者因鼻炎引起过敏性哮喘已8年,秋冬季节发作频繁。近感风寒,身热,有汗,鼻塞多涕,咳嗽气喘,胸膈烦闷,口唇发绀,便秘,口苦而渴,舌苔薄黄,脉浮数。症属风寒在表,肺有郁热,失其宣降。法当宣肺泄热,降气平喘。麻黄3g,生甘草3g,生石膏15g,苦杏仁、桑白皮、瓜蒌皮、苏子各9g,生代赭石30g。服药三剂,气喘平,循法继续治疗,诸证皆得改善,以后复发,均用该方获效。 4.鼻渊:柳××,男,36岁,干部,诊。患者鼻塞不通已三年,浊涕由喉呛出,而气窒仍然。检查鼻孔有黄色脓样分泌物阻塞,经冲洗后发现粘膜充血,鼻周围、额窦、筛窦均有压痛。西医诊断为慢性副鼻窦炎。服磺胺噻唑片及点青霉素溶液无效。就诊时诉:鼻塞头痛,头昏脑胀,鼻塞不通,当有黄脓样鼻涕流出,嗅觉减退,饮食无味,肢疲乏力,脉右寸浮数,断是肺移热于脑,成为脑漏。处方:麻黄二钱,杏仁三钱,生石膏六钱,甘草二钱,地龙干三钱。连服七剂,头昏脑胀消失,鼻孔通畅,嗅觉恢复,病告痊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药理作用
抗病毒、解热、镇静、平喘、镇咳、利尿作用《新医学》(2):根据现代药理实验,本方可有如下作用。第一:抗病毒。麻黄的挥发油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石膏亦有一定的效果。第二,解热。动物实验发现石膏、麻黄有解热作用。第三:平喘。麻黄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第四:镇咳祛痰。杏仁主要通过氢氰酸的作用而镇咳祛痰。第五:利尿。麻黄的伪麻黄碱有利尿作用。第六:镇静。石膏有抑制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各家论述
&1.《金鉴》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须粳米。其意重在存阴,不必虑其亡阳也,故于麻黄汤去桂枝之监制,取麻黄之专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外之实热,斯汗出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悉除矣。 2.《衷中参西》:用麻黄协杏仁以定喘,伍以石膏以退热,热退其汗自止也。复加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调和麻黄、石膏,使其凉热之方溶和无间,以相助成功,是以奏效甚捷也。 3.《·方剂部》:盖以石膏清其里热;有汗者,得麻黄疏泄,而空者亦宣;无汗者,得麻黄疏散,而闭者亦开;有杏仁以定喘,甘草以泻火,烦热乌有不解者乎? 4.《方剂学》:方中石膏辛甘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麻黄辛苦温,宣肺解表而平喘。二药相制为用,既能宣肺,又能泄热,虽一辛温,一辛寒,但辛寒大于辛温,使本方仍不失为辛凉之剂,共为主药;杏仁苦降,协助麻黄以止咳平喘,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药仅四味,但配伍严谨,共成辛凉宣肺、清泄肺热、止咳平喘之功。 5.《伤寒论讲义》: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石膏用量多于麻黄一倍,借以鉴制麻黄辛温之性而转为辛凉清热之用;杏仁宣降肺气,协同麻黄以治喘;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备注
&(原书)、(《普济方》卷三六九)、麻黄杏子草膏汤(《赤水玄珠》卷二十九)、麻杏甘石汤(《张氏医通》卷十六)、四物甘草汤(《千金方衍义》卷九)、麻杏石甘汤(《金鉴》卷五十九)。&&
显示方式: |
中药分类树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货真质优的药材。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生药等。现代所称的生药与中药所指的范围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相同,不可混淆。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共有34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河南中医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江苏中医药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5:18:47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中药科菊花20钩藤20细辛5苍耳子10辛夷花10白芷10胖大海...
中药科菊花20钩藤20细辛5苍耳子10辛...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中药科菊花20钩藤20细辛5苍耳子10辛夷花10白芷10胖大海20黄芩15石膏15贝母20夏枯球20大青根20南斗根30天麻10甘草3请问这中药配方是治什么病的?对口腔有什么帮助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中药治疗口腔和咽喉的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枇杷叶煮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