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妇产科科重点是什么

作为一种比较常见,也比较高发的疾病,可谓是祸害了很多女性朋友。预防盆腔炎已经成为所有已婚的,未婚的女性都需要注意的事。盆腔炎的预防除了要靠我们生活细节中讲卫生,爱整洁,还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我们的抵抗力。 1、侧向扭胯: 自然站立,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双手扶着胯部两侧,使胯部由左-右-左这样做左右扭动,扭动一次为一拍,共做四个八拍。 2、腹式呼吸: 自然站立、平坐或仰卧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松,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稍微向内收,同时前后阴部也稍向内缩紧;呼气时小腹稍微向外鼓,同时前后阴部也稍向外吐。如此一次呼吸为一个节拍,共做四个八拍1、摩腹: 自然站立,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双手扶着下腹部两侧向耻骨处摩擦,摩擦一次为一个节拍,共做四个八拍。 3、轻揉脐腹: 自然站立、平坐或者仰卧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松,双掌掌心向内相叠放置于脐腹部,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轻揉脐腹部,轻揉一圈为一拍,共轻揉二个八拍,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轻揉二个八拍。 4、轻拍小腹: 自然站立,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双手交替拍打下腹部(用力要以舒适为度),拍打一次为一个节拍,共做四个八拍。 5、横向转胯: 自然站立,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双手扶着胯部两侧,使胯部由左-前-右-后-左这样做横向圆形转动,转动一圈为一拍,共做二个八拍;然后使胯部向反方向做由右-前-左-后-右横向圆形转动,也做二个八拍。 预防盆腔炎的效果。 性生活不洁: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再加上不当的性交行为和活动,外源性病菌很容易侵入; 性生活过于频繁:处于育龄期的女性,性欲比较旺盛,性生活过于频繁,破坏阴道内菌群的平衡; 性生活过早:现在的女性十四、五岁就有了性生活,缺乏性保健知识,对病菌的抵抗力相对比较差; 性伴侣过多:在某个时间段内,与二个以上的人发生性交,增加病菌入侵的机会,而且病会交叉感染。 性交过程中,阴唇和宫颈口就失去了防御功能,如果双方不注意清洁生殖器,或性生活不当,男性会把病原体带入女性体内,从而引发盆腔炎。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大阴唇平时是处于自然合拢状态,遮掩阴道口和尿道口,外界的病菌不容易进入。 温馨提示:以上介绍的运动方式都是针对盆腔炎所创造的,专为预防盆腔炎所制。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坚持做,能够有效的预防盆腔炎的侵袭,保证身体健康。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一些护理要点,避免出现不良影响。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泌尿外科][帕金森][妇科综合][酒精肝][酒精肝][妇科炎症]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与患友和专家一起,交流分享治疗经验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大家都在搜:
擅长:宫腔粘连分离术[第149期] [第147期] [第105期] [第074期]辽宁省重点学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学科简介--《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辽宁省重点学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学科简介
【摘要】:正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创建于建国初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颇具规模及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学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整体实力居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妇产科领域之首。目前拥有病床 367 张,分为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及辅助生殖技术 4 个专业,年收病人 1.8
【关键词】:
【分类号】:R197.3【正文快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创建于建国初期,经 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颇具规模及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学科,医 疗、教学、科研工作整体实力居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妇产科领域之首。目前拥有 病床 367 张,分为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及辅助生殖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科技成果纵横;2006年02期
;[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刘明武;;[J];吉林中医药;1990年03期
李淑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J];家庭医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年01期
;[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年05期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年04期
;[J];共产党员;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丹;张耀光;;[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胡丽娜;王芳;罗小东;吴艺佳;;[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陈英姿;阎振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景跃军;陈英姿;;[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卢昌崇;郑文全;;[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李信明;;[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狄乾斌;;[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志宏;李蔚海;;[A];2009航海技术实践研究论文集[C];2009年
王志坤;李趋;张勤;李伟;李禄;;[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谢天;;[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曹颖坤?本报记者
朱勤;[N];辽宁日报;2007年
于力;[N];中华新闻报;2007年
;[N];友报;2006年
通讯员 唐伟 张砚杰;[N];科技日报;2006年
徐扬;[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N];中国交通报;2006年
崔国玺;[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旭来;[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6年
李颖帅;[N];中国老年报;2006年
记者 王荣琦;[N];辽宁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殿伟;[D];吉林大学;2008年
马秀颖;[D];吉林大学;2008年
杨松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邱松;[D];吉林大学;2011年
胡卫军;[D];苏州大学;2008年
李辉;[D];吉林大学;2009年
李培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衣保中;[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范庆超;[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范立君;[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立鹏;[D];同济大学;2008年
刘述铭;[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赵伟;[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张婷婷;[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付文均;[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王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李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薛志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王洋;[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曹海燕;[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doc2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90 &&
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女性的解剖生理与病因病机特点研究妇科疾病疹疗规律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十个历史时期 1 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甲骨文疾育史记剖腹产周易孕育原始的优生观点列女传的胎教 最早 曲礼的男女同姓其生不藩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2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妇科学奠基时期-出现了妇科医生-带下医胎产书最早记载胚胎发育内经基础理论临床病证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记载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3 秦汉时期已具中医妇科学雏形-最早的妇产科病案秦难经创命门学说及冲任督带理论本草经所收药物中指明治疗妇产科病有88种并在紫石英条首见子宫之名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设妇科专篇奠定妇科治疗学基础有经带胎产杂病分类与辨证论治并开创了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华佗实施针刺与药物堕胎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女医义姁淳于衍汉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脉学与胚胎学发展-晋《脉经》首见月经之名和特殊月经记载妊娠脉临产脉妊娠各期保健要点-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晚婚优育-南齐《褚氏遗书》 5 隋唐五代时期趋向专科化-隋诸病源候论为病理学巨著标志中医妇科学的初步形成唐经效产宝是现存产科最完备者唐备急千金要方列妇人方为卷首为崇本之义 6 两宋时期独立分科产科迅速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分科设置产科和产科教授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专著内容全面系统是妇产科史上的划时代著作总结了南宋以前40多种医籍附以家传验方和自己经验而成标志着中医妇科学已经形成产科专著众多记载对异常胎位的助产方法 7 辽夏金元时期各家学说蜂起-金元四大家 8 明代肾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98页5页2页11页29页56页447页62页51页49页41页37页11页47页26页5页24页36页6页6页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 正文
中医妇科主任医师考试的复习重点
11:43 来源:&    【
】【】【】
女性解剖生理
胞宫(子宫/女子胞/胞脏/子脏/子处)是女子特有内生殖器官概称,包括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位置:小腹正中,盆腔中央,带脉以下,前邻膀胱,后为直肠。
形态:形如合钵,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
功能:⑴主行月经,分泌带液;⑵孕育胎儿,发动分娩,娩出胎儿及附属物。
特点:定期藏泻,具有周期性、节律性。
胞脉功能:把脏腑阴血下注于子宫,以维持胞宫的生理功能,即行月经和主胞胎。
胞络功能:具有维系子宫位置的功能。
阴道(产道/子肠)首见《诸病源候论》位置: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与西医解剖学一致。
功能:⑴抵御外邪&自洁&作用;⑵排出月经、分泌带下的通道;⑶阴阳交媾的器官;⑷娩出胎儿、排出恶露的通道;
阴户(四边/产户):女性外阴。功能:保护生殖脏器,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关口。
玉门:阴道口及处女膜。玉门(未嫁),龙门(未产),胞门(已产)。功能: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关口;合阴阳的出入口;娩出胎儿的关口。
女性生理特点:经带胎产乳。产生机理:脏腑、天癸、经络、气血与胞宫的协调作用。以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为核心
天癸生理作用:使任脉所司之精、血、津、液旺盛畅通;使冲脉广聚脏腑之血下注于胞宫;从而使胞宫在脏腑、经络、气血共同作用下开始有节律地定期藏泻。
月经生理定义: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现象。
月经生理现象:初潮:14岁(11-16岁);周期:28-30天(&1周);经期:3-7天;经量:50-80 ml;经色:暗红;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胀,情绪易波动;绝经:49.5岁(45-55岁)
生理性停经:妊娠期、哺乳期;初潮后1-2年,绝经前1-3年
特殊月经现象: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 妊娠早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
月经产生机制: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气血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下,使胞宫定期藏泻而产生的生理现象。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其他脏腑、经络的协调作用;气血充盛与和调是重要条件。月经的产生是在肾主导下,天癸成熟泌至,使冲任二脉汇聚脏腑之血溢入胞宫,既孕则营养胎元,未孕则化为月经依时而下。肾、天癸、冲任、胞宫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主宰着月经的产生。
天癸:天癸者,癸水也,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作用,天癸源于先天,男女皆有,由肾中之真阴所化生,在肾气的推动下趋于成熟。天癸是月经产生的动力。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消长变化
行经期(1-4天):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经血下泄。
经后期(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阴长期,子宫藏而不泻,阴长。
经间期(14-15天):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sA之候。
经前期(15-28天):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态。阴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满盈。
带下病:广义-带脉以下之疾,泛指妇产科疾病;生理-女子阴中流出的液体。狭义-即带下病,带下量、色、质、气味异常之病症。
带下生理现象:润泽女子阴户和阴道的黏液。特点:少量、无色透明、无臭,质粘而不稠。初潮后出现,经前、经间期、妊娠期稍多,绝经后减少。作用:濡润、充养阴道与阴户,抵御外邪。
带下产生机制:带下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津液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
妊娠:从受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正常妊娠期约289天,即10个妊娠月。
受孕的机制和条件:&男女媾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前提: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胞宫藏泄有期,胞脉、胞络正常。条件:男精壮,女经调。
受孕年龄和时机:25-30为最佳生育年龄:&两精相搏&合于&的候&。
妊娠生理现象:停经;脉滑,尺脉按之不绝;早孕反应;乳胀、乳晕着色;子宫增大,4个月始自觉胎动;下腹膨隆,孕3个月可于耻-脐间测到宫底
产育生理:预产期:末次月经月加9或减3,日加7(阴历加14)。
临产生理现象:妊娠足月,胎位下移,释重感;腰腹阵痛,逐渐加重,小腹重坠,有便意;阴道少量血性物排出(见红)。
鉴别:试胎-月数未足,痛定如常。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
临产调护:睡、忍痛、慢临盆。影响分娩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精神因素
产褥期及哺乳期的生理特点:产褥期-分娩结束后的 6 周。新产后-分娩后的第一周。
新产后生理特点:产后 1-2 日内微热、自汗;子宫缩复,小腹阵痛;泌乳;产后 2-3周内排出血性恶露。
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称为恶露。特点:血性-浆性-白色
哺乳生理:乳汁为气血化生。顺产后30分钟可在产床开始哺乳,7天初乳,质较浓稠,营养丰富,适合新生儿所需。产后哺乳有助于子宫缩复。哺乳期可停经,或月经量少,周期不规则。哺乳期8月为宜,乳母应保持精神舒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
病因:淫邪因素、情志因素、生活因素、环境因素、病理产物、体质因素。
寒-阴邪,收引、凝滞,易伤阳气和阻滞气血。
热-阳邪,性炎上,伤津、耗气、动血。外热:火热、湿热入侵血室;热毒结聚冲任胞中;过食辛热温补。内热:阴虚生内热;七情因素
湿-阴邪,性重浊趋下,黏腻,阻遏气机。
病机:冲任损伤是最重要的病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子宫、胞脉、胞络受损。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及损伤胞宫,都必须损伤了冲任督带功能导致妇科疾病发生。
肾的病机:
肾精亏虚-肾精不足,天癸不能按期而至,精亏血少
肾气虚-肾气不足、封藏失职、摄纳无权
肾阴虚-精亏血少、冲任不充、虚热内生、阴虚阳亢
肾阳虚-命门火衰,机能减退、气化失常
肾阴阳俱虚-冲任虚惫,多脏受累
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冲任失畅,疏泄失常或肝郁脾虚,肝郁犯胃。
肝火上炎-热伏冲任,血海不宁,肝火挟冲气上逆。肝郁脾虚,湿郁化热,湿热下注;湿热郁结,阻滞冲任。
肝阴不足-血海不盈,胞脉失养,或血虚生风。
肝阳上亢-肝阴不足,阴不制阳,甚则肝风内动。
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统摄失职,冲任不固;中气下陷。
脾阳不振-水湿内生、湿聚成痰
经量多、色淡、质稀&&多气虚;
经量少,色淡黯、质稀&&多肾阳虚;
经量少,色淡红、质稀&&多血虚;
经量多,色深红、质稠&&多血热;
经量少,色鲜红、质稠&&多阴虚血热;
经量时多时少,色紫黯有块&&多血瘀、气郁。
色白,质稀&&脾虚、肾虚;
色黄,质稠&&湿热
色赤或五色杂下&&热毒
量多、色淡、质稀&&气虚
鲜红或紫红,粘稠&&血热
紫黑有块&&血瘀
胎心音(120-160/分,强弱快慢)闻气味-经、带、恶露之异味。产后发热闻恶露极重要。
月经脉&&滑利为常
带下脉&&一般常脉
妊娠脉&&六脉平和滑利,尺脉按之不绝
临产脉(离经脉)&&浮大而滑,尺脉转急,中指本节至末端指侧脉动应指。
产后脉&&虚缓平和
妊娠病辨证要点:首先要辨明是胎病抑或母病;其次要辨别胎之可安与不可安;最后结合脏腑气血进行辨证。
产后病&三审&: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的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并结合脏腑气血进行辨证。
根据妇女血常不足、气常有余的特点,治疗时要注意固护精血。
治则:调理脏腑,调理气血,调理奇经,周期疗法。
1、滋养肾阴&&左归丸、左归饮、六味地黄丸
滋养肝肾&&杞菊地黄丸、调肝汤、一贯煎
2、温补肾阳&&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
温肾健脾&&真武汤、健固汤、内补丸
3、补益肾气&&寿胎丸、归肾丸、补肾固冲丸
肾阴阳并补&&龟鹿二仙膏、二仙汤补益气血法包括:补气固摄;养血益精。
1、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汤、四逆散
疏肝健脾&&逍遥散、痛泻要方
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清肝引经汤
2、养血柔肝&&养精种玉汤、杞菊地黄丸、一贯煎
平肝潜阳&&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镇肝熄风&&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
1、补益脾气&&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健脾养血&&八珍汤、人参养荣丸
健脾升阳&&补中益气汤、举元煎
补气摄血&&固本止崩汤、安冲汤、归脾汤
健脾除湿&&白术散、完带汤
2、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清热降逆&&橘皮竹茹汤、苏叶黄连汤
温中降逆&&丁香柿蒂汤、干姜人参半夏丸
1、补气固摄&&四君子汤、独参汤、举元煎
2、养血益精&&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汤
理气行滞&&金铃子散、加味乌药汤
1、活血祛瘀&&王清任的逐瘀汤、生化汤
2、祛瘀消Y&&桂枝茯苓丸、大黄庶虫丸
3、祛瘀止血&&失笑散
清实热&&清经散、保阴煎
清虚热&&两地汤、知柏地黄丸
祛实寒&&良方温经汤
补虚寒&&艾附暖宫丸、金匮温经汤
温化水湿&&白术散、健固汤
清热利湿&&止带方
燥湿化痰&&涤痰汤、苍附导痰丸
补益奇经1、温补奇经&&温冲汤 2、滋养奇经&&龟鹿二仙膏
固摄奇经&&安冲汤、固冲汤
通利奇经&&理冲汤、理冲丸、易黄汤
镇安奇经&&加味麦门冬汤、安胃饮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经后期&&滋肾阴养精血
经间期&&补肾佐以活血
经前期&&补肾佐以滋阴
月经期&&理气活血调经
外治法:外阴熏洗,阴道冲洗,阴道纳药,宫腔注入,肛门导入,外敷热熨,药物离子导入,针灸推拿。
月经病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或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或在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疾病,统称为月经病。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体质因素,
病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二脉的损伤。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先期、量多、色淡、质稀DD气虚
先期、量少、色鲜、质稠DD阴虚
先期、量多、色深、质稠DD血热
后期、量少、色黯、有块DD血寒
后期、量少、色淡、质稀DD血虚
先后不定期、色淡黯、质稀DD肾虚
先后不定期、量少或多、色紫、有块DD肝郁气滞
量多或少,色黯、有块DD血瘀
治则:重在治本以调经。治本:消除病因,平衡阴阳。调经: 通过治疗使月经恢复正常。调经之法,重在补肾疏肝健脾,调理气血,冲任。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15天以内,,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又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相当西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盆腔炎等出现的月经提前。
病因病机:气虚和血热。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伏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
鉴别:经间期出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2-16天,出血量较少,或表现为透明粘稠的白带中夹有血丝,出血持续数小时或2-7天自行停止。
治则: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或补或清。
1. 血热证之阳盛实热妇科证候: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全身证候:阳盛实热证候。舌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清经散凉血调经,丹地芍熟蒿柏苓。)
2. 血热证之肝郁血热妇科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全身证候:肝郁血热证候。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方药:丹栀逍遥散。
3. 血热证之阴虚血热
妇科证候: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全身证候:阴虚血热证候。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方药: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养阴清热又调经)
妇科证候:经行提前,经血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全身证候:脾气虚证候。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方药:补中益气汤。
经早气虚补脾肾,血热虚证用两地,实证阳盛清经散,肝郁逍遥加丹栀。
月经过多:月经量明显增多,或每次经行总量超过80ml,在一定时间内能自然停止,且连续2个周期或以上。可伴有月经提前或推后,但尚有一定周期。可引起继发性贫血。
病因病机: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
鉴别:崩漏:在大量出血时的症状与月经过多相似,但崩漏的出血无周期性,同时伴有出血时间长,淋漓日久不能自止。
治则:经期辨证止血固冲为主,平时辨证治本(益气,清热,养阴,化瘀)。慎用温燥动血之品。
证治:气虚DD妇科证候:经行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全身证候:脾气虚证候。舌淡,苔薄,脉细弱。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方药:举元煎(参芪术升草)
血热DD妇科证候: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稠,或有小血块。全身证候:血热证候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保阴煎
血瘀DD妇科证候:经行量多,色紫黯,有血块。全身证候:血瘀证候。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止血。方药: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经期延长:每次月经持续时间达7天以上,但一般在15天内能自然停止,月经尚有一定的周期,可伴有月经过多。最早记载于《诸病源候论》,称为&月水不断&。
西医:黄体萎缩不全的排卵型功血、子宫内膜炎、宫内节育环等导致的经期延长。
病因病机:冲任不固,血海不宁,经血失于制约
治则:调经止血,缩短经期。治疗从止血着手,具体有活血化瘀,或清热凉血、或补气摄血。
证治:血瘀型DD妇科证候:经行时间延长,经行涩滞不畅,经色紫暗有块。全身证候:血瘀证候。治法: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血热型DD妇科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不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全身证候:阴虚血热证候。治法:滋阴养血,清热调经。方药:固经丸
气虚型DD妇科证候:经期持续时间延长,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全身证候:脾气虚证候。治法:补气健脾,止血调经。方药:归脾汤加乌贼骨、棕榈炭、仙鹤草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6个月以内,可伴有经量或经期的异常。
特点:月经周期超过35天以上,在6个月以内。可伴有经期或经量的异常。伴月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
病因病机:有虚有实,虚者有肾虚血虚,实者有血寒气滞痰湿。
治则:以调整周期为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痰者化之,滞者行之。
证治:血寒证DD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少,经色紫黯有块,小腹冷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黯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全身证候:实寒证候。治法:温经散寒,行血调经。方药:温经汤。妇人良方温经汤,人参芎归桂通阳;芍药甘草缓急痛,莪丹牛膝引血良。
肾虚DD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少,色淡黯,质清稀,或带下清稀。全身证候:肾虚证候。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补肾助阳,养血调经。方药:温胞饮加当归、川芎
血虚DD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或小腹空痛。全身证候;血虚证候。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法:补血填精,益气调经。方药:大补元煎
气滞DD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 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全身证候:肝郁气滞证候。舌苔正常,脉弦。治法:开郁行气,和血调经。方药:加味乌药汤加当归、川芎。
痰湿DD妇科证候:经期错后,量 少,色淡质粘,带下量多,心悸气短。全身证候:痰湿证候。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治法:燥湿化痰,健脾调经。方药:六君子加归芎汤
月经过少: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明显减少(30ml)或经行时间缩短至1-2天,经血量亦少,甚至点滴即止者。脉经最早论述&经水少&。西医的幼稚子宫、长期服用避孕药或刮宫等致。
鉴别:激经:部分妇女在早期妊娠期间仍每月按时少量行经,称为激经。可见于月经规律者,可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有助鉴别。
治则:重在养血行血调经。虚证&&补肾养血调经。实证&&疏通经脉,祛瘀化痰。
证治:血虚DD经量少,色淡质稀。血虚证候。治法:养血调经。方药:滋血汤(滋血四物汤,参芪淮山茯)
肾虚DD经量少,色淡黯、质稀。肾气、肾阳虚证候。治法:补肾填精,养血调经。方药:归肾丸-归肾补肾填精菟,茯山仲地归茱枸
血瘀DD经量少,色黯或黑,或有血块。血瘀证候。治法:活血化瘀,养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
痰湿DD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或夹杂粘液。痰湿证候。治法:燥湿化痰,理气调经。方药:二陈加芎归汤
经间期出血:在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阴道少量出血者。特点:阴道流血发生在经间期,即氤氲之时,且量少,一般1-2天即自止。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
妇检:宫颈粘液透明呈拉丝状夹血丝。
治则:平衡阴阳,促进阴阳的顺利转化。治法:以滋肾养血为主,热者清之,湿者除之,瘀者化之。
肾阴虚DD经间期出血,量少,色鲜红,无血块。肾阴虚证候。治法:滋肾养阴,固冲止血。方药:两地汤合二至丸。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时-大补元煎
湿热DD经间期出血,量或多或少,色深 红,质粘腻,无血块,或赤带。湿热证候。治法:清利湿热。方药: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茯苓小蓟
血瘀DD经间期出血,量或多或少,色紫黑,少腹两侧胀痛或刺痛。血瘀证候。治法:化瘀止血。方药:逐瘀止血汤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为&崩中&,后者为&漏下&。 由于崩与漏二者常相互转化,故概称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出血量多,来势汹涌-崩;出血量少,淋漓日久-漏
病因病机-病因为虚,热,瘀。病机是劳伤血气,脏腑损伤,血海蓄溢失常,冲任不固,不能约制经血。崩漏之本在肾,病位在冲任,变化在气血。
检查:主要是排除性诊断
妇科检查1、经病出血&&子宫、附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2、Y瘕出血&&可发现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3、炎症出血&&子宫肌炎等。
实验室检查 1、卵巢功能测定&&经病出血 2、血液分析、ESR等&&炎症出血 3、AFP、CEA、CA125、EMAb等测定&&Y瘕出血4、B超、CT、MRI、宫颈刮片以及宫颈、宫内膜组织检查
鉴别见P83表。
治则:按病情缓急、轻重、出血多少、久暂,&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崩三法:塞流-止血,澄源-求因,复旧-固本
塞流-止血,补气摄血止崩,温阳止崩,滋阴固气止崩,祛瘀止崩,针灸止血,西药或手术止血。澄源-求因治本。出血势缓者辨证治疗。复旧-调经善后。调理肾肝脾,恢复正常周期
血热证1.虚热证DD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虚热证。舌红苔黄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止血调经。方药:加减一阴煎合生脉散
2. 实热证DD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 实热证,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方药:清热固经汤
肾虚证1. 肾阴虚证DD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 肾阴虚证。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
2. 肾阳虚证DD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肾阳虚证,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固冲,止血调经。方药:右归丸去肉桂加补骨脂仙灵脾
脾虚证DD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脾虚证;舌淡苔薄白,脉弱或沉细。治法:补气升阳,止血调经。方药:举元煎合安冲汤
血瘀证DD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或有小腹疼痛;舌紫暗,苔薄白,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加三七茜草炭炒薄黄。
闭经:女子年满16周岁,但月经从未来潮,或正常月经发生后又闭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闭经。原发性闭经:年满16岁,月经从未来潮者。继发性闭经:正常月经发生后出现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生理性闭经:妊娠期,哺乳期,进入更年期后,少女初潮后1-2年内,偶尔停闭不行,无其它不适者。隐经:玉门闭锁(处女膜闭锁)或阴道横隔以致经血潴留者。
病机: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实:血瘀气滞;痰湿阻滞。
体征:原发性闭经者可有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继发性闭经者多数为功能性病变;应注意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发育情况,乳房、甲状腺以及毛发的情况,智力发育情况等。
按闭经严重程度分类
I度闭经:子宫内膜已受一定量的雌激素作用,用孕激素后有撤退性子宫出血,提示卵巢具有分泌雌激素功能。
II度闭经:子宫内膜未受雌激素影响,用孕激素后不出现撤退性子宫出血,提示卵巢分泌雌激素功能缺陷或停止。
孕激素试验:停药后有撤退流血,I度闭经;停药后无撤退性流血:①II度闭经,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低落;②子宫病变所致闭经。
治则:虚-补而通之:补肾、健脾、养血等滋其化源,充养冲任血海。实-泻而通之:活血、理气、化痰等疏通冲任血海。
注意(1)他病致经闭者,先治他病(2)闭经虚多实少,忌盲目破血通经(3)时时顾护阴血,用药不可过于辛温香燥(4)常须辨证与辨病结合论治(5)调周促排卵,不可经行即停药,可选用中药周期疗法。
证治:肝肾不足DD年逾16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渐至闭经带下甚少,甚则全无,阴部干涩。 肝肾虚损证候。舌淡苔薄脉沉细弱。治法:补肾养肝调经。 方药:归肾丸
气血虚弱DD月经后期量少,经色淡而质薄,继而停闭不行。 气血亏虚证候。舌淡苔少或薄白脉沉缓或虚数。治法:补气养血调经。方药:人参养荣汤;因思虑过度营阴暗耗者-柏子仁丸
阴虚血燥DD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阴虚血燥证候。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方药:加减-阴煎
气滞血瘀DD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少,渐至闭经,或骤然停闭。气滞血瘀证候。舌黯苔薄白脉沉弦。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方药: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DD月经延后渐至闭经,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痰湿证候。舌淡苔白腻脉滑。治法:祛痰除湿,活血通经。方药: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合佛手散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行前后或经行期间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伴恶心呕吐、腰酸及其他不适,甚者可致昏厥者。经前或经后第一、第二天,小腹轻微胀痛,不影响工作、生活者不属病态。特点:1.发生在经期或经行前后数天内;2.小腹疼痛,可伴腰痛、腰骶坠痛等3.周期性发作,经后自然缓解。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继发性痛经:是指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相关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引起的痛经。
病因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鉴别:继发性痛经:1.继发于盆腔炎&&多数为平时小腹胀痛,经前、经时加剧。2.继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病&&典型病例以渐进性痛经为特点。妇科检查、B超、腹腔镜、MRI、CT可助鉴别。
异位妊娠-当痛经同时伴有月经后期时,则与异位妊娠的腹痛伴阴道出血容易混淆。
异位妊娠多有停经史,有妊娠临床表现,B超检查宫腔内未见孕囊,HCG阳性。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时后穹隆或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血液;内出血严重时,患者有晕厥、休克和血色素下降。痛经虽有小腹痛及阴道流血,但无妊娠临床表现。
与黄体破裂的腹痛-黄体多发生在经前即黄体期晚期,若伴有阴道出血时易与痛经混淆。黄体破裂多突然发生下腹疼痛,呈绞痛样;妇科检查时一侧附件有压痛,B超可见一侧附件有低无声区,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必要时可行MRI 、CT检查。
胎动不安-胎动不安患者阴道出血伴有腹痛时,应与痛经伴月经后期相鉴别。胎动不安有停经史和妊娠临床表现,小腹痛轻、阴道出血量少于经量,可有腰酸、小腹下坠感。HCG阳性;B超检查可见孕囊在宫腔内,胚胎发育与停经天数相符。痛经的腹痛较明显,出血量较多如月经量,且无妊娠临床表现。
堕胎小产-堕胎、小产有腹痛较剧和阴道出血与痛经相似。堕胎、小产有停经史、妊娠临床表现,小腹痛呈阵发性或由轻渐加剧,阴道出血量由少渐增多,可见胚胎物排出。妇科检查宫体增大、宫口开大或宫口有组织物堵塞;或胚胎排出后,子宫大小接近正常。痛经无妊娠临床表现。
肠痈腹痛相-正值经期急性发作的肠痈腹痛,可与痛经混淆。肠痈腹痛常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血液分析等可作鉴别。
辨虚实:经前或经行初期疼痛多属实证;月经将净或经后疼痛多属虚证。疼痛剧烈,拒按属实;隐隐作痛,坠痛,喜按属虚。
痛在少腹一侧或双侧多属气滞,病在肝;痛连腰骶病多在肾。
治则:调理冲任胞宫气血。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迅速缓解消除疼痛;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
气滞血瘀-经前、经期少腹胀痛,拒按。经量或多或少,经血有块,块下痛减,舌黯瘀斑苔薄白脉弦。治法:理气行滞祛瘀止痛。方药:膈下逐瘀汤
寒湿凝滞-经行小腹冷痛,喜热,经量少,色紫暗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治法:湿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加苍术茯苓。
阳虚内寒-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色暗淡,舌淡胖苔白润脉沉。治法:温经扶阳,暖宫止痛。方药:金匮温经汤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湿热瘀阻-平时小腹隐痛,下腹结块,经期加重,灼痛难忍,拒按,得热痛增,月经量多,色深红质粘,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或伴低热绵绵,舌质紫黯或红,舌黄腻瘀点苔黄脉数。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药: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苡仁败酱草
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空坠感,喜按喜温,经量少色淡质薄,舌淡脉细无力。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方药:圣愈汤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元胡
肝肾亏损-经行或经后小腹绵绵痛,经量少色淡暗质薄,舌淡苔薄脉沉细。治法:益肾养肝
缓急止痛。方药:调肝汤。
月经前后诸证:女性每值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某些症状,如乳房胀痛、头痛、身痛、肿胀、泄泻、口舌糜烂、吐血衄血、粉刺、情志异常、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者,称为&月经前后诸证&,又称&经行前后诸证&。
特点:经前,经期发病,经净自然缓解,下次月经重现。1 症状多发生于经前2-5天或1-2周出现,月经来潮后症状即减轻消失。2 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三两证同见。3 发病率30%-40%.城市妇女及脑力劳动者多见,多见于性情急躁女子,开朗型妇女发病率最低,内向型介于二者之间。
病因病机:肝郁气滞:经行乳胀、经行肿胀;阴虚:经行头痛、经行吐衄;血虚:经行头痛、风疹;脾虚/肾虚:经行肿胀、经行泄泻;血瘀: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痰浊:经行头痛、经行眩晕、粉刺;火热:经行吐衄、口舌糜烂;风热:经行风疹、粉刺
经行乳房胀痛:肝气郁结-经前乳房或乳头胀痒痛甚至不能触衣,经行不畅,胸闷胁胀,时叹息。舌红苔薄脉弦。治法:舒肝理气,和胃通络。方药:柴胡疏肝散加麦芽橘叶川楝子
肝肾阴虚证-经行或经后两乳房作胀作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经量少色淡;舌淡或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肾益阴,疏肝止痛。方药:一贯煎加麦芽鸡内金
经行头痛:引经药:前额-阳明经:葛根白芷;头顶-厥阴经:川芎吴茱萸;两侧颞部-少阳经:柴胡蔓荆子;枕后项背-太阳经:羌活、藁本。
阴虚阳亢证-经行头痛或巅顶痛,头晕目眩,经量多色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少脉弦细数。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止痛。方药:杞菊地黄丸加钩藤石决明
血瘀证-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经色紫黯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黯或尖边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方药:通窍活血汤加田七益母草。
血虚证-经期或经后头晕头部绵绵作痛,心悸少寐,神疲乏力,经量少色淡质稀。舌淡苔薄白脉虚细。治法:养血益气,活血通络。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加鸡血藤蔓荆子首乌
经行吐衄:治则:热者清之,逆者平之。治法:清热降逆,引血下行。
肝经郁火-经前或经期吐血或衄血,色鲜红量多,月经可提前、量少或不行,肝经郁火表现,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方药:清肝引经汤
肺肾阴虚-经前或经期吐血或衄血,量少色鲜红,月经多先期,量少,阴虚火旺证,舌红或绛,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阴养肺。方药:顺经汤+牛膝
经行泄泻:脾虚证-经前后或经期,便溏,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月经量多,色淡质薄。舌淡红,苔白,脉濡缓。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若脾虚肝郁,症见腹痛即泻,泻后痛止。治宜柔肝扶脾,理气止泻,用痛泻要方(术芍陈防)
肾虚证-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方药:健固汤合四神丸
绝经前后诸证: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烘热面赤,进而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酸背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称为&绝经期前后诸症&,又称&经断前后诸症&。
围绝经期:概念: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改变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时期。二个阶段:绝经前期(闭经前2~5年)绝经期(闭经第1年)
绝经-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女性必然的生理过程,意味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消失。
病机特点:1.肾虚是主要病机-表现为肾阴阳失调2.肾虚导致多脏病理改变3.以肾阴虚居多
治则:平调肾中阴阳
肾阴虚-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月经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经色鲜红;头目晕眩,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疼,足根疼痛,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便结 ,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方药:左归饮+制首乌龟板。肝肾阴虚,用一贯煎;心肾不交用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阴虚阳亢用镇肝熄风汤
肾阳虚-经断前后,经行量多,经色淡黯,或崩中漏下,精神萎靡,面色晦黯,腰脊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面浮肢肿;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治法:温肾扶阳。方药:右归丸
肾阴阳俱虚-经断前后月经紊乱,量少或多;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治法:补肾扶阳,滋肾养血。方药:二仙汤+生龟板女贞子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带下过多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带下过少指带下量减少,导致阴中干涩痒痛,甚至阴部萎缩者。月经期前后、排卵期、妊娠期均有生理性带下增多。绝经前后白带减少而无明显不适,也为生理现象。主要病机: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辨病要点: 带下量异常增多及色、质、气味的变化 .辨证要点:多属湿邪为患。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秽臭者为实、热;带下量多、色淡质稀无臭者属虚、寒。
治则:除湿为主。治脾&&宜运、宜升、宜燥;治肾&&宜补、宜固、宜涩;治肝&&宜疏、宜清;湿热和热毒&&宜清、宜利
脾虚-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 脾虚湿困证。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完带汤。湿蕴化热者,治宜清热利湿止带,用易黄汤(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肾阳虚-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肾阳虚证;治法:温肾助阳,固精止带。方药:内补丸
阴虚夹湿-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阴虚内热证。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方药:知柏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
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样,质粘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呈豆渣样,外阴瘙痒+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利湿止带。方药:止带方。湿浊偏盛者,用萆Z渗湿汤加苍术藿香
热毒蕴结-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质粘稠,臭秽难闻+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樗白根皮白术。
阴道炎诊断要点:
滴虫性阴道炎带下特点: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念珠菌阴道炎:为凝乳或豆腐渣样的稠厚白带;
细菌性阴道炎特点为:带下量多,色白,稀薄均匀,呈腥臭味
老年性阴道炎特点:白带稀薄,淡黄色或血样脓性白带
林并行阴道炎特点:黄色或脓样。
定义: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妊娠病。
妊娠特有疾病&&恶阻、子肿、子晕、子痫等;
胎元不固或异常&&胎漏、胎动不安、胎萎不长、滑胎、异位妊娠等;
妊娠合并症&&子嗽、子淋等。
常见病因:
体质因素&&禀赋不足、气血虚弱、阴阳偏胜;
外感邪气&&寒、热、湿邪为患,毒物所伤;
情志内伤&&忧思、郁怒、惊恐;
生活所伤&&饮食、劳倦、房劳、外伤
主要病机:
阴血下注子宫,全身阴血偏虚,阳气偏盛;
胎阻气机,升降失常,致气滞、气逆、痰郁;
肾虚胎元不固,或脾虚胎失所养。
胎元正常&&治病与安胎并举 (总的治疗原则)
辨母病与胎病:因母病动胎,治病则胎安;因胎不安而病母,安胎以却病。
安胎之具体治法:以辨证为依据,重在补肾、健脾、养血、清热
胎元异常&&下胎益母,勿伤正气
症状、舌脉结合辅助检查,动态观察,及时诊断。包括胎殒难留、胎死不下、畸胎、异位妊娠、葡萄胎等。
妊娠期用药特点&&治病而无损于胎元
慎重选择药物&&禁用影响胎元发育之品,慎用可能影响妊娠之药。
严格掌握剂量、疗程。
妊娠期慎用与禁用药:
峻下类&&大黄、芒硝、巴豆
逐水类&&芫花、甘遂、大戟、商陆、黑白丑
通利类&&麝香、牛膝、皂角、王不留行、苡仁、茅根、冬癸子
破瘀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泽兰、益母草、当归尾、 干漆、虻虫、蛴螬、水蛭、土鳖虫
有毒类&&生附子、生乌头、生半夏、生南星、马钱子、蜈蚣、两面针、雄黄
催吐类&&常山、藜芦
其 他&&鸦胆子、九里香、漏芦
抗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咪唑类
激素:皮质激素、性激素
其他:抗焦虑药、某些降压、镇静、利尿、抗凝剂、抗组胺药等。
妊娠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恶闻食味,甚则食入即吐者,称妊娠恶阻。
特点:妊娠6-12周多见, 呕吐,进食减少或不能进食。
早孕反应&&妊娠早期择食,纳差,晨起轻微恶心,或呕吐清涎,头晕倦怠。
病因病机: 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1、病史&&停经(结合脉象、妊娠试验以确定妊娠)
2、症状&&恶心呕吐、厌食,甚可失水、酸中毒
3、检查&&HCG、尿酮体、CO2结合力、B超、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辨呕吐物性状:
口淡、呕吐清涎&&脾胃虚弱
口中淡腻、呕吐痰涎&&脾虚痰湿中阻
口苦、呕吐酸水或苦水&&肝胃不和
干呕或呕吐血性物&&气阴两伤
治疗大法: 调气和中,降逆止呕
1、脾胃虚弱
妇科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食糜和清涎,口淡,纳呆,脘闷,神疲。
舌 脉: 舌淡苔白,脉细滑无力。
治 法: 健胃和中,降逆止呕。
方 药: 香砂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 + 法夏 陈皮 木香 砂仁
挟痰饮:呕吐痰涎,头晕头重,胸闷气短,口淡而粘腻,纳呆,舌苔厚腻。
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呕。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
法夏 茯苓 生姜 加:白术 砂仁 陈皮 苏梗
2、肝胃不和
妇科证候:妊娠期恶心,呕吐酸水、苦水,口苦,食少,头晕头胀,嗳气,胸胁胀痛,烦渴。
舌 脉: 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 法: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 药: 橘皮竹茹汤,或加味温胆汤加枇杷叶、竹茹、乌梅。
重症:气阴两伤
妇科证候:妊娠期呕吐不止,呕血样物或血丝,口气酸腐,渴不欲饮,饮食难进,神疲肢软。
舌 脉: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 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 药:生脉散++增液汤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生地 玄参 麦冬
胎元不固主要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一 胎元方面
1. 父母精气不足,虽能成孕但难成胎
2 成孕后胎元不固,甚或胎元有缺陷,胎多不能成实
二 母体方面
1 素体肾虚、气血不足,素有Y瘕
2 生活,饮食,外伤等
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固摄滋养胎元,胎元不固
血热-热伤冲任,扰动胎元,胎元不固
血瘀&&瘀阻子宫、冲任,胎元失养而不固
胎漏: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但无腰腹疼痛、下坠感。
胎动不安:妊娠期腰痛、腹痛,胎动下坠,或伴少量阴道出血。(四症不必悉具)
胎漏、胎动不安的辩证,着眼于4大症:停经后少量阴道出血、下腹痛、腰痛、下坠感。
胎漏仅见阴道出血,胎动不安可见二三症并存。
病史:停经史;
症状:阴道少量出血,或腰痛、小腹痛,下坠感;
妇 检:子宫口闭,子宫增大与孕周相符;
实验室检查:血、尿 HCG 测定(定性、定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辅助检查:B超&&宫内见孕囊,可有胎心搏动病名 症状出血 下腹痛 组织物排出胎漏 少量,淡红暗红或鲜红 无 无胎动不安 不流血、或有少量流血 轻 无堕胎小产
(胎堕难留,胎堕不全) 流血由少而多 由轻而重 很明显且随腰酸腹胀加重,最后胎儿产出或嵌顿,残留
病名 临床表现 流血时间与血停时间胎漏胎动
不安 少量阴道出血,时缡敝梗蛄芰げ欢希扪岣雇矗蛴 常在妊娠二、三月开始,不能自止激经 孕后月经仍按周期来潮但量少;精神饮食如常或早期有恶阻 有孕而月经不停,到妊娠四五月自止妊娠
腹痛 仅有小腹疼痛反复发作,无腰酸 无阴道出血
病名 阴道流血 其他症状 检查结果胎漏 阴道少量出血时缡敝沽芾觳欢 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 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胎动不安 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有少量出血 无 妊娠试验阳性异位妊娠 间断或持续少量出血,外出血与腹痛无明显关系 突发剧烈疼痛,甚至导致休克,可有短暂的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妇检宫颈摇举痛,腹穿不凝血妊娠试验(+)
葡萄胎 流血不规则,或有葡萄样组织排出 妊娠反应严重,腹痛不显,或胀痛 宫体大、无胎心及胎动,可伴黄素囊肿,妊娠试验强阳性(结合B超)
治疗大法:补肾固胎
重在补肾固冲,以及健脾、养血、清热
胎元不健或胎堕难留,则下胎以益母。
妇科证候:孕期阴道少量下血,色黯淡,质稀,腰痛,小腹隐痛、下坠,头晕耳鸣。
舌脉:舌淡,舌苔白,脉沉细而滑,尺弱。
治法:固肾安胎,佐以益气。
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偏于阳虚,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沉迟。加杜仲、艾叶、补骨脂。中成药滋肾育胎丸。
偏于阴虚,五心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合二至丸,加生地、山萸肉、地榆。
2、气血虚弱
妇科证候:孕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腰痛,小腹隐痛、空坠,神疲。
舌脉:舌淡苔薄,脉细滑
治法:补气养血,固冲安胎。
方药:胎元饮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熟地 白芍 当归 杜仲 陈皮
偏于气虚,气短懒言,四肢乏力,举元煎合寿胎丸。
党参 黄芪 白术 升麻 炙甘草
偏于血虚,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苎根汤加续断、桑寄生
苎麻根、干地、当归、白芍、阿胶 甘草
妇科证候:孕期阴道少量下血,色鲜红,质稠,腰痛,小腹胀痛,坠胀,烦热。
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滋阴清热,养血安胎。
方药:保阴煎
生地 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续断 山药 甘草
妇科证候:孕期跌仆闪挫后阴道少量下血,色红,或腰痛,小腹痛、下坠。
舌脉: 脉滑无力
治则: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加味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
四物汤加人参、黄芪、杜仲、续断、砂仁
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
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亦称&半产&。
相关西医:早期流产,晚期流产或早产等。
特点: 胎不成活,自然殒堕。
28周而&37周称早产
主要病机:冲任损伤,胎结不实,胎元不固,终致殒堕离胞而下。
可由胎漏胎动不安发展而来,亦可直接发生。
病史:停经史,早孕反应,或胎漏、胎动不安病史,或妊娠期热病史、外伤史。
临床表现:阴道流血和腹痛。
检查:重点妇科检查; B超、血分析、HCG等辅助。
治疗原则:下胎益母。
若阴血暴下,气随血脱则应益气固脱,输血、补液。
胎堕难留或胎堕不全必须尽快终止妊娠。
胎堕完全则调养气血以善其后。
1.胎动欲堕
主证:妊娠早期,阴道出血逐渐增多,色红有块,小腹坠胀疼痛,或妊娠中晚期(3-7个月),小腹疼痛,阵阵紧逼,会阴逼胀下坠,或有羊水溢出,继而阴道下血量多。
兼证:或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舌脉:舌质正常或紫黯,舌边尖有瘀点,脉滑,或涩。
治法:祛瘀下胎
方药:脱花煎加益母草 或生化汤加益母草
脱花煎:当归 川芎 肉桂 牛膝 红花 车前子
生化汤: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炙甘草
2.胎堕不全
主证:胎殒之后,尚有部分组织残留于子宫,阴道流血不止,甚至大量出血,腹痛阵阵紧逼。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方药:脱花煎加人参、益母草、炒蒲黄
一经确诊,立即下胎益母。中西医结合、药物与手术结合
1 气血虚弱&&救母丹
2 瘀血阻滞&&脱花煎
3 脾虚湿阻&&平胃散+芒硝
手术:子宫<12孕周,行刮宫术;
子宫>12孕周,行引产术
若有凝血机制障碍,应纠正后再下胎。
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又称数堕胎
主要机理:母体冲任损伤;胎元不健。
滑胎之病主要责之于肾虚,气血亏虚,并且可因多次堕胎,重伤肾气和冲任,肾益虚。
辨证论治:(1)滑胎多虚证,但可兼夹瘀、热,应着重于脏腑、气血之辨,根据证候调治。(2)预培其损: 妊娠前治疗。孕前宜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固摄冲任。经不调者,先调其经。有它病致滑胎者,先治它病。 怀孕之后,立即保胎治疗。
(一)肾气不足
主证:屡孕屡堕或应期而堕;孕后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面色晦暗,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尺脉沉弱
治法:补肾健脾,调理冲任。
方药:补肾固冲丸或安奠二仙汤
菟丝子、川断、巴戟天、杜仲、当归、熟地、鹿角霜、枸杞子、阿胶、党参、白术、大枣、砂仁
(二)肾阳亏虚
主证:屡孕屡堕;腰酸膝软,甚至腰痛如折,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
舌脉:舌淡,苔薄润,脉沉迟或沉弱
治法:温补肾阳,固冲安胎。
方药: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
干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附子、桂枝
(三)肾精亏虚
主证:屡孕屡堕;腰酸膝软,或足跟痛,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固冲安胎。
方药:育阴汤。
熟地黄、白芍、续断、桑寄生、杜仲、山茱萸、山药、海螵蛸、龟甲、牡蛎、阿胶
2.气血两虚
主证:屡孕屡堕;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s白,心悸气短;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方药:泰山磐石散
药物:八珍汤去茯苓加续断、黄芪、黄芩、砂仁、糯米
主证:素有Y痼,孕后屡孕屡堕;肌肤无华;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治法: 祛瘀消Y,固冲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两者的含义稍有不同。
实-宿有少腹瘀滞,冲任胞脉、胞络不畅,运送孕卵受阻,不能移行至子宫。
虚-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气受损,脾肾气虚,不能把孕卵及时运送至子宫。
病机本质:少腹血瘀实证
异位妊娠主要是少腹血瘀实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非手术治疗的关键:
1.及早诊断;
2.杀胚。可参考HCG、B超等动态观察疗效。
1.病史:停经史及早孕反应,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未破损前可无明显症状。
破损者多有停经、下腹痛、不规则
阴道流血三大症状(甚至晕厥)。
3.检查:全身/下腹。
妇检:未破损前/已破损后。
辅查:血/尿HCG、血分析、 B超、诊刮+病理、后穹隆穿刺术、腹腔镜检查术等。
宫外孕Ⅰ号方与Ⅱ号方区别:
宫外孕Ⅰ号方:丹参、赤芍 活血化瘀;桃仁 破血逐瘀
Ⅱ号方:在Ⅰ号方的基础上,加用三菱、莪术,意在加强活血化瘀之功。
1.胎元阻络证&&宫外孕Ⅰ号方加天花粉、紫草、蜈蚣
2.胎瘀阻滞证&&宫外孕Ⅱ号方加三七、九香虫、水蛭
1.气血亏脱证&&四物汤
2.气虚血瘀证&&宫外孕Ⅰ号方加党参、黄芪、当归
3.瘀结成Y证&&宫外孕Ⅱ号方 加 乳香、没药、当归尾、川芎
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称&子肿&,又称&妊娠肿胀&。
子肿的主要机理: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或气滞湿停。
主要分为:脾虚,肾虚,气滞。
检查: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辨证要点:
辨水病和气病:
病在有形之水,若皮薄,色白光亮、按之凹陷即时难起;
病在无形之气,皮厚而色不变,随按随起。
辨病在脏腑:
在脾:四肢面目浮肿,皮薄光亮,伴脾虚证;
在肾:面浮肢肿,下肢尤甚,伴肾虚证。
治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治法:运化水湿,佐以安胎慎用温燥、寒凉、峻下、滑利之品。
1 脾虚主症:妊娠数月,四肢面目浮肿或遍及全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起+脾阳虚证(面色咣白无华,神疲气短懒言,口淡而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体胖,边有齿印,苔白润而腻,脉缓滑 .
治法:健脾利水。
方药:白术散或健脾利水汤。
白术散:白术 茯苓 生姜皮 大腹皮 陈皮
加减:加黄芪 砂仁
水肿明显、小便少加猪苓 泽泻 防己
2 肾虚主症: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肾阳虚证(腰酸乏力,下肢逆冷,小便不利) + .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真武汤或肾气丸。
真武汤:附子 白术 茯苓 白芍 生姜3 气滞主症:妊娠三四月后,肢体肿胀,始于两足,渐延于腿,皮色不变,随按随起, +气滞证(胸闷胁胀,头晕胀痛) +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行滞,除湿消肿
方药: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天仙藤散: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紫苏叶 生姜 木瓜
妊娠期出现以头晕目眩,状若眩冒为主证,甚或眩晕欲厥,称为&妊娠眩晕&,也称&子晕&。
妊娠眩晕往往是妊娠痫证的先兆,要引起重视!
本病以眩晕为主证,实质因孕而虚,属本虚标实证。
病机特点:肝阳上亢; 治疗大法:育阴潜阳。
1、阴虚肝旺&&杞菊地黄丸加石决明、龟甲、钩藤、白蒺藜、天麻
2、脾虚肝旺&&半夏白术天麻汤+钩藤、丹参。
3、气血虚弱&&八珍汤加首乌、钩藤 、石决明。
终止妊娠指征
1 先兆子痫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
2 先兆子痫经治疗好转,胎龄>36周
3 先兆子痫胎龄<36周,检查提示胎盘功能减退,而胎儿已成熟
4 子痫控制后6~12小时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双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也称&子冒&、&妊娠痫证& .
检查:血压&140/90mmHg
紧急处理&&硫酸镁
用法:首次25%硫酸镁20ml+2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10分钟以上)
接着用25%硫酸镁60ml加入葡萄糖1000ml静滴,速度为1g/小时。
一天的用量在15~20g
用药前或用药过程中注意事项:
1 定时检查膝反射,膝反射必须存在
2 呼吸次数&16次/分钟
3 尿量&25ml/小时或&400~600ml/24小时
4 备解毒药10%葡萄糖酸钙10ml
三病:指产后痉病、郁冒、大便难
三冲:指败血上冲,冲心、冲肺、冲胃
三急:呕吐、泄泻、多汗
产褥期:指产妇分娩后,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 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也称&产褥期&,一般约需6周。
产后病病因病机:①亡血伤津,元气亏损,虚火易动 ②瘀血内阻,败血妄行 ③饮食劳倦,外邪所伤。
产后的病机特点:多虚多瘀
产后病的诊断&&三审
1.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2.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
3.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
产后用药三禁:禁 大汗以防亡阳;禁 峻下以防亡阴;禁 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产后病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 临产六字诀:睡,忍痛,慢临盆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
病因病机:虚者:阴血暴亡,心神失守 实者:瘀血攻心,扰乱心神
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预防并发症和预防感染。辨证论治:辨虚实,分脱证、闭证。虚者为脱,实者为闭。
治则:救脱开闭
治法:虚者益气固脱,实者行血逐瘀。针对病因治疗
血虚气脱:参附汤/瘀阻气闭:夺命散加当归
产褥期内,突然发生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者。
病因病机:亡血伤津、筋脉失养或感染邪毒、直窜经络
辨证论治:
阴血亏虚证,治宜育阴养血,柔肝熄风,方用三甲复脉汤加天麻、钩藤、石菖蒲;
感染邪毒证,治宜解毒镇痉,理血祛风,方选玉真散加白芍、蜈蚣。病情严重者,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
辨证论治:热型、 腹痛、恶露
治疗原则: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危急重证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辨证论治:发热兴致,恶露性质,腹痛性质
1.感染邪毒(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产后高热,腹痛拒按,恶露臭秽&&五味消毒饮++失笑散
2.外感证:发热恶寒,身痛流涕&&荆防四物汤(荆芥、防风、生地、当归、川芎、白芍)
3.血虚证:低热不退,腹痛绵绵,恶露量少,色淡质稀&&八珍汤加枸杞、黄芪
4.血瘀证:寒热时作,腹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暗有血块&&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加丹参、丹皮、益母草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3周以上,仍淋沥不尽。
首见于《金匮要略o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恶露:指胎儿、胎盘分娩出后,胞宫中遗留的余血浊液,随胞宫缩复而逐渐排出,总量约为250~500ml
病因病机:冲任失固气血运行失常
症候:产后血性恶露日久不尽,量或多或少,色淡红、暗红或紫红,或有恶臭味,可伴全身症状如神疲懒言、气短乏力、小腹空坠;或伴小腹疼痛拒按。出血多可伴贫血,严重可晕厥。
辨证论治:恶露的量色质气味
治疗原则: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必要时中西医结合。
气虚(补中益气汤)血热(保阴煎)血瘀(生化汤)
产后恶露治疗及时,预后良好;若迁延日久,或突然大量出血,可生他症;恶露淋漓日久不尽,注意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
病因:血虚、血瘀
病机:冲任、胞宫的不荣而痛 和 不通则痛。
治疗原则:以&补虚化瘀,调畅气血&为主。虚者补而调之,实者通而调之,用药勿过于滋腻,亦勿过于攻逐
血虚证&&肠宁汤
血瘀证&&生化汤
产后小便不通
新产后产妇发生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则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
病因病机:气虚/肾虚/血瘀
辨证论治:虚实
治疗原则:补气温阳,化气行水利膀胱气化
气虚(补气通腑饮)肾虚(济生肾气丸)血瘀(加为四物汤)
产后小便淋痛
产后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状
病因病机:湿热蕴结/肾阴亏虚/肝经郁热
治疗原则:清热通淋,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湿热蕴结(加味五淋散)肾阴亏虚(知柏地黄丸)
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
病因病机:血虚/风寒/血瘀/肾虚
辨证论治:以疼痛部位、性质为主要依据
治疗原则:调理气血,养血为主,稍加通络
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风寒湿症(独活寄生汤)血瘀(身痛逐瘀汤)肾虚(养荣壮肾汤)
产后汗证包括产后自汗和产后盗汗两种。产妇于产后出现涔涔汗出,持续不止者,称为&产后自汗&;若寐中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称为&产后盗汗&
病因病机:产后耗气伤血,气虚阳气不固,阴虚内热迫汗外出。
治疗原则:气虚益气固表和营止汗;阴虚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敛汗
气虚(黄芪汤)阴虚(生脉散)
产妇在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
病因病机:气血虚弱而致乳汁生化不足;肝郁气滞、痰浊阻滞而致乳络不畅
辨证要点:依据乳汁和乳房的情况辨虚实
虚&&乳房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
实&&乳房胀满而痛,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
治疗法则:虚则补之,实则疏之
具体治法:调理气血,通络下乳
气血虚弱&&通乳丹
肝郁气滞&&下乳涌泉散
凡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原发性不孕,古称&全不产&。
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2年未再受孕者&&继发性不孕,古称&断绪&。
病因病机:肾虚、肝郁、痰湿、血淤
治疗原则:温养肾气,调理气血,辅以心里疏导
女方检查步骤
(一)询问病史:月经史、带下、既往婚育情况、既往史(生殖道炎症、、阑尾炎手术、甲状腺病等)、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夫妇同居2年或曾孕育后2年,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但不能受孕。
(三)检查:
1、体格检查、妇科检查
2、不孕症特殊检查
(1)卵巢功能检查,如:BBT、B超等。
(2)输卵管通畅试验
(3)免疫因素检查,如:抗精子抗体、
(4)宫腔镜、腹腔镜
(5)必要时作CT、MRI检查
1.肾虚证(阳虚&&毓麟珠,阴虚&&养精种玉汤)
2.肝郁证&&开郁种玉汤
3.痰湿证&&苍附导痰丸
4.血瘀证&&少腹逐瘀汤
妇女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Y瘕。
Y:有形可征,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假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西医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盆腔炎症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节包块、结核性包块及陈旧性宫外孕血肿等可按本病论治。
本病首见于《素问&骨空论》,《金匮要略》提出治疗症瘕第一方&&桂枝茯苓丸
辨证要点:重在辨气病、血病,以及虚实、善恶。
1、气滞血瘀证
妇科证候:下腹部结块,触之有形,按之痛或不痛, 小腹胀满,月经先后不定,经血量多有块,经行难净,经色黯;
全身证候:气滞血瘀证候。
舌 脉:舌质 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涩。
治 法:行气活血,化瘀消Y.
方 药:香棱丸或大黄蛰虫丸。
木香 丁香 小茴香 枳壳 川楝子 青皮 三棱 莪术
2、痰湿瘀结证
妇科证候:下腹结块,触之不坚,固定难移,经行量多,淋沥难净,经间带下增多;
全身证候:痰湿瘀结证候。
舌 脉:舌体胖大,紫黯,有瘀斑、瘀点,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涩。
治 法:化痰除湿,活血消Y
方 药: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3、湿热瘀阻证
妇科证候:下腹部肿块,热痛起伏,触之痛剧,痛连腰骶,经行量多,经期延长,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相杂;
全身证候:湿热瘀阻证候。
舌 脉:舌黯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数。
治 法:清热利湿,化瘀消Y.
方 药:大黄牡丹皮汤加木通、茯苓。
大黄牡丹汤:大黄 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4、肾虚血瘀证
妇科证候:下腹部结块,触痛,月经量多或少,经行腹痛较剧,经色紫黯有块,婚久不孕或曾反复流产;
全身证候:肾虚证候。
舌 脉:舌黯,脉弦细。
治 法:补肾活血,消Y散结。
方 药:补肾祛瘀汤或益肾调经汤。
补肾祛瘀汤:仙灵脾 仙茅 熟地黄 山药 香附 鸡血藤 三棱 莪术 丹参
子宫肌瘤(石瘕)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多见于30~50岁妇女。子宫增大超过10-12周妊娠子宫,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或子宫出血不能控制。
阴挺:妇女子宫下脱,甚则挺出阴户之外(子宫脱垂),或阴道壁膨出(阴道壁膨出),又称:阴菌,阴脱。
病因:气虚下陷,肾虚不固
病机:冲任不固,带脉提摄无力
病史:有分娩损伤史,或产后过早操劳负重,或长期咳嗽、便秘史。
子宫脱垂分三度
Ⅰ& 子宫颈下垂到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轻型),或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宫颈(重型),但不超越阴道口。
Ⅱ& 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
Ⅲ &宫颈及整个子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
辨证要点:
气虚:子宫下移,小腹下坠,四肢无力,精神疲倦。&&补中益气汤++川断、金樱子
肾虚:子宫下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大补元煎++金樱子、芡实、鹿角霜、紫河车
基本治则: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称为盆腔炎。
特征:下腹部疼痛,或伴有发热。
急性PID诊断
病史 近期有经行、产后、妇产科手术、房事不洁病史
下腹疼痛,甚至剧痛,伴高热不退,面色潮红,赤白带下或恶露量多,或脓血,或伴有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 .
全身表现:急性病容,心率加快。
腹部检查: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下腹部明显
妇科检查:
阴道可有充血、有脓性分泌物,有灼热感;
宫颈充血水肿,抬举痛;
宫体压痛明显,稍大,活动受限;
双侧附件压痛明显,扪及增厚或包块。
血分析:白细胞增多,粒细胞更明显。
血或分泌物培养可见致病菌。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脓液。
B超检查:可见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液或肿块。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清热解毒为主,祛湿化瘀为辅。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抗生素,注意酸碱、电解质平衡,适量输液、降温。盆腔脓肿形成时&&积极抗感染后行手术治疗。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联合用药 足量 足够疗程
辨证论治(10分钟)
发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
病因以热毒为主,兼有湿、瘀。
临证以清热解毒为主,祛湿化瘀为辅。
1.热毒炽盛证&&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癸)
(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2.湿热瘀结证&&仙方活命饮加苡仁、冬瓜仁。
1.野菊花栓剂 1粒
纳入肛门内7-10cm QD&30
2.盆炎清栓 1粒
纳入肛门内7-10cm QD&30
慢性PID 也叫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病因病机:湿热蕴于子宫胞络&&冲任带脉功能失调。
1.病史:急性盆腔炎、阴道炎、节育及妇科手术感染史,或不洁性生活史
2.临床表现 :
下腹部疼痛,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起伏,易疲劳,劳则复发,带下增多,月经不调,不孕等。
以慢性、持续性下腹痛为主要症状。
结合全身证候辨其寒热虚实
实证多,虚中夹实少
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治疗中注意祛邪与扶正的关系
1.湿热蕴结证&&银甲丸
2.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3.寒湿凝滞证&&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 干姜 蒲黄 五灵脂 延胡 没药 当归 川芎 赤芍 肉桂)
4.气虚血瘀证 &&理冲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特点:为渐进性、继发性痛经。于月经前1-2天出现,月经第一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并持续整个月经期,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深部和腰骶部,并向阴道、会阴、肛门、大腿放射。部分患者有慢性盆腔痛、性交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病机:瘀血阻滞冲任、胞宫。血淤为其病理实质。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排出母体是妊娠的终止。全过程月40周。
着床:受精后第6~7天 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后 逐渐埋入且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称为受精卵着床或植入,约在受精后第11~12天后完成。
着床3阶段:定位、粘着、穿透
胎儿附属物: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如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妊娠早中晚三期:早&&12周末以前;中&&13~27周末;晚&&28周以后。
影响分娩4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枕先露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
负压吸宫术
适应症:妊娠6~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因患心脏病、有心力衰竭史、慢性肾炎等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
禁忌症:发生生殖道炎症、盆腔炎、各种急性病或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伴有自觉症状、结核病急性期、高热、严重贫血等。手术当天两次体温在37.5℃以上者。
人工流产并发症处理
1) 人流综合症:由于手术中牵拉,使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反应较重、心率在70次/分以下者应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 并吸氧。
2) 吸宫不全
3) 术后感染
4) 术中出血
5) 子宫穿孔
5) 宫腔或宫颈粘连
转发分享: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紧扣大纲、考试教材、考试科目。免费
试用、题库巨大、全真模拟考场,终身免费
升级,有效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试题数量:1369道   软件大小:13.98 M
软件版本:11.0    软件价格:198元/套
Copyright & 2005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电话:010- /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传真:010- 投诉电话:010- 邮箱: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8层()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京公网安备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科专台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