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吃什么药四壁弥漫性血斑严重吗

你的当前位置: >
> 广州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广东治疗便血最好的医院,华博医院
广州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广东治疗便血最好的医院,华博医院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12:19:58
广州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推荐【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 广东治疗便血最好的医院,三十年专治胃肠疾病,胃镜检查,口臭,胃痛,胃胀,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胃窦炎,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目前在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韶关 佛山 江门 湛江 茂名 肇庆 梅洲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云浮的口臭患者比较多,很多人因为口臭不敢开口说话?严重影响人际交往,因为口臭,恋人撒手离去?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专家明确表示:口臭不仅仅与个人卫生有关,很有可能是胃肠疾病的症状表现。那么,如何才能远离口臭,重现小清新呢?
  口臭会影响交际,破坏形象,损伤自信心,口臭还有可能是胃肠疾病的症状表现。要治愈口臭,必须以治愈胃肠疾病为前提。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治疗口臭,主要运用"中医辩证疗法"。将先进的检查技术与专业的疗法相结合,双管齐下,专业诊疗,是保证治愈率的秘诀。
  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专家解读口臭的类型
  1、胃火口臭
  胃火型火口臭,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专家认为,这种类型的口臭,多半是因为胃火所致。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从食物中得到的热量没能及时被身体消化,积极在胃中,导致患者会出现面部红热,口舌生疮,而且会出牙痛等。
  2、积食口臭
  小孩子由于不知道口臭的类型有哪些,可能会出现积食型口臭。出现这种口臭,主要是由于小孩子喂养不当,暴饮暴食所致。如果长期出现这种情况,会孩子的食欲,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是很深远的。
  3、热痰口臭
  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专家认为,口臭的类型还可以划分出热痰型口臭。出现这种口臭,主要是由于肺部热痰引起的,有的患者平时还会出现咳血、浓痰,胸痛气短的情况,这些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治疗。
  【专家分析】哪种疗法治疗口臭效果最好?
  "中医辩证疗法"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长期口臭的疗法,运用中西结合原理,辩证治疗胃肠疾病引起的口臭问题。此疗法从整个消化系统着手,全面调节胃肠免疫系统,快速消除幽门螺杆菌,恢复胃肠道动力,改善口腔环境,快速、全面、彻底治疗口臭,无任何副作用。
  独家配方,辩证施治
  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独家引进"中医辩证疗法"此疗法经多年临床实践,广州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疗法以中医辩证治疗理论为基础,在辩证治疗过程中达到人体内部平衡,从而在根源上杜绝疾病复发,调节肠胃功能,恢复肠道动力,改善口腔环境,从此迈入"连根拔起"的阶段,从而达到去除口臭的目的。
  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根据多年的成功临床治疗经验,按"辨证施治"原则,制定出独家药物配方,医生可根据精确结果,对不同病症施行各异"中草药方",配合专业的检查设备,定位准确,集治疗、调理、保健于一体,效果更好!
  广州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中医辩证疗法"四大优势
  1、改善肠胃功能,促进食物消化:"中医辩证疗法"独特的中医配方活性物质能改善胃去除,促进食物消化,消除因消化不良、胃内腐败物增多、胃火过旺引起的口臭。
  2、润肠通便,清除肠道垃圾:"中医辩证疗法"独特的中医配方活性物质,去除于肠道,加速肠道蠕动,肠内堆积的宿便被快速排出,净化肠道环境,保持肠道通畅,清除口臭、便秘、上火,不再口臭。
  3、调节口腔菌群,消除口腔炎症:"中医辩证疗法"独特的中医配方活性物质,能快速渗入口腔缝隙,有效肃清粘附于口腔黏膜及牙齿 缝隙间的有害细菌,并刺激益生菌大量繁殖,调节口腔菌群平衡,消除口腔炎症,快速抑制口臭。
  4、调节体内分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中医辩证疗法"独特的中医配方,深层调理,调肝养胃,疏肝理肺,养阴凉血。调节人体内分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清除体内聚积的毒素,促进消化吸收,全面、彻底、快速去除口臭,从根本上消除口臭病源。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去除口臭的药品、药剂、漱口水,口香糖,口喷剂等,短时间内可以去除口臭问题,但是由于没有从根本治疗,口臭问题去而复返,难以治愈。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胃肠诊疗科室"中医辩证疗法"从根本上去除口臭,治疗效果好,治疗彻底。
生活中,广州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无论年龄大小,大多数人都存在胃肠不好,甚至或多或少有一些胃肠疾病。过冷过热,吃的饱了,饿着肚子了;心绪烦乱、压力过大,随之而来的就是食欲不振、胃肠不适。
  由于迫切的需求,息息的相关,电视节目、书刊杂志、报纸新闻、各类养生机构、节目,都应运而生,此起彼伏,风生水起。胃肠病缠绕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老胃炎、浅表性胃炎等胃病久治不愈、反反复复让患者备受折磨,各种保"胃"战,多是教人保养胃肠,缓解病情;很难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痛苦!
  胃肠疾病为何久治不愈?
  2013年国际胃肠协会最新数据 全球胃病患者已经从1985年的1.5亿人增加到今年的5亿多人,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7亿。此外,当今社会胃病在 35~45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60%,其中教师、记者、司机等群体胃病患病率更是接近90%。胃肠发病率高、并发症多、难治愈等特点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胃肠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一直是医学领域里共性的难题,究其原因胃肠消化系统接触外界食物多,卫生、冷热、饱胀、空腹、营养、是否易消防等等均能引起胃肠疾病,这也是胃肠病是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胃肠位于身体内腔,在检查上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误诊、漏诊时有发生,这也是近些年胃肠病检查领域极重视各种高端设备研发和推广的重要因素,这些主客观因素无不阻碍着胃肠疾病的彻底康复,造成了胃肠疾病反反复复、难以治愈。为此,一种安全舒适的、绿色的、能够彻底治好胃肠疾病的治疗体系亟待出现。经过多名专家的努力、依赖于先进科技、生物学的发达,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应运而生,其目标就是:绿色、安全的解决胃肠疾病,彻底恢复健康。
  划时代性进步: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
  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是国际上治疗胃肠疾病最权威、最先进、最安全、最有效的技术。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历经5年多的研究时间,由我国权威胃肠专家汇同丸山雅一等多位日本专家,在生物学、病理学上联合取得的巨大突破性成就。参与研究的胃肠疾病防治学院和高校研究中心多达40多所,共同努力的心血结晶。主要参与的国内外顶尖级胃肠专家多达200多名,严谨的科研与反复的临床经验,终成此完美的科技结晶。该疗法通过刺激3叶因子,从而自然修复病灶,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胃肠道黏膜等是3叶因子(TFF)的主要合成场所,生理条件下,TFF的分布具有组织专一性,具有黏膜保护和创伤修复作用。TFF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FF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的结合而协同发挥作用。在黏膜保护、黏膜损伤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肿瘤的诊断和干预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医学领域突破的新大陆,通过刺激3叶因子治愈胃肠疾病,是胃肠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运用于临床近6年多的时间内成功治愈国内外70000多胃肠疾病名患者,创造了临床治愈率96.8%的医学神话。
  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华南地区唯一授权医院--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
  2014年,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正式用于临床,并将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作为重要的临床推广基地。该疗法一经推广,就收到了良好的反馈。其重要的治疗目标"G":green,在临床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几乎所有的临终案例中,患者都无一例外的反馈治疗效果没有任何副作用,治愈后是很自然的健康,不仅不再痛苦,而且整个人也感觉神清气爽。"S":safe,安全舒适,这是该疗法最大的一个特点,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调理3叶因子,从而达到修复、治疗的目的,所以是极为安全的。该疗法是将现代医学科技与生物基因调控技术融汇在一起,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自行康复,独特的有事得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一直首肯,在广州,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作为重点推广项目,贵阳胃肠博大医院由于以往在胃肠疾病治疗方面显著的效果、突出的成就,特指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为华南地区唯一授权的医院。
  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是以还原胃肠功能自然状态为原则的治疗体系,通过OMOM胶馕内镜、美国阿帕奇等国际先进设备,准确锁定病变部位,便于专家全面找出病因,然后以中医为基础,按病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再通过结合脉冲导融等国际尖端设备,使诱导药物迅速到达病灶部位,在胃黏膜受损部位,使 TFFS以自分泌的方式持久性地迅速合成、分泌和分配。TFFS参与不同阶段的愈合过程,在调节细胞免疫、促进黏膜再生与修复、调节细胞间连接和促进细胞迁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溃疡、炎症等胃肠病变效果奇好。TFFS是黏膜自然分泌合成的,直至病灶部位自然愈合,从根源上治疗胃肠疾病,重新恢复健康,恢复胃肠功能,标本兼治,彻底清除病灶,全面恢复健康,从而提高治愈率,杜绝复发!
  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四大突破:
  1、无需药物:不依赖药物直接治疗,该疗法是通过改善黏膜环境,促使3叶因子合成,然后生成新组织,新陈代谢达到康复的目的,所以无需药物治疗病灶。
  2、物理引导:全程采用物理诱导,无任何副作用,将治疗融入生长、保养之中,为患者的彻底康复提供了保障,这也是治疗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3、自然重生:通过诱导3叶因子,TFFS参与不同阶段的愈合过程,从而达到组织再生目的,通过新陈代谢,实现病灶部位的再生。
  4、效果彻底:该疗法从其治疗原理就成就了它与众不同的效果,3叶因子促进病灶部位再生,完全顶替掉病灶部位,其效果也就彻底持久,不存在复发。
  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五大优势
  1、见效迅速:3叶因子基础修复过程因无细胞增殖和蛋白质合成,所以几分钟内即可完成,这就是该疗法之所以见效如此迅速的奥妙所在。
  2、治疗彻底:该疗法是通过3叶因子刺激组织再生,通过新陈代谢顶替掉病灶部位,所以效果明显,治疗彻底,不存在治疗不彻底、复发等情况。
  3、全程绿色:该疗法是诱导人体本能,自我完成更新替换,全程都是引导身体自然康复,是目前最为绿色的治疗体系,没有任何副作用。
  4、安全可靠:在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是依赖于人体自身的再生功能,自行调节,新陈代谢,因此是极为安全的。
  5、费用偏低:该疗法临床推广基地是卫生部制定的公立医院,费用严格执行物价局规定标准,公开透明,加之本疗法主要依赖人体自身组织再生系统,因此是极为节省费用的。
  【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治疗广州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新篇章
  先进设备精准的检查,没有痛苦不适,方便快捷。专家问诊,制定治疗方案,2-3个疗程就摆脱不适,享受健康的生活。这就是在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经常上演的一幕幕康复传奇。
  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胃肠疾病对人的生命危害极大,胃肠疾病并不是不可治愈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拥有当今国内最为先进的检查设备、最前沿的治疗技术、权威的专家团队,特别是在胃肠疾病的诊疗方面,已经是附近无数的患者受益,真是大医精诚、仁爱本色。
  【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全方位保障患者健康
  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专家介绍:广州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胃肠疾病并不难治,真正有效治疗的费用并不高,很多病人到私人诊所求医花了上万无法痊愈,才会到正规大医院收拾"烂摊子",这时已经耽误病情了。最危险的是,如果患者在发现胃肠疾病症状后,不愿正视,不能及时治疗的话,甚至在痛苦时只是吃点药缓解,很容易加重病情,甚至病变癌变,严重危及生命。
  广东是胃肠疾病和口臭的高发地区,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韶关 佛山 江门 湛江 茂名 肇庆 梅洲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云浮等地已经有数万名胃肠疾病和口臭患者到广东华博胃肠研究院治疗好了。拨打:020- 即可报名预约广东胃肠名医。
医院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1652号
http://baidu.3d.hk/sitemap/z.txt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123最快资讯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10-糜烂性胃出血症状是怎样引起的?以及浅表性胃炎?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糜烂性胃出血症状是怎样引起的?以及浅表性胃炎?
这种病症应该注意哪些?是怎样引起的?以后应该怎样保养?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上腹部疼痛为最常见症状,也有一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 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 2.嗳气: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因素使胃内气体积存,导致嗳气发生。 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 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 5.恶心与呕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学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 6.便秘与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具体的方法是: (1)雷尼替丁:每次2片,每天一次,睡前口服,连服2周3; (2)庆大霉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连服3周。若个别病人服用庆大霉素后上腹不适,可改为卡那霉素,每次0.5克,每日2次口服。 若患者上腹疼痛明显,可加服654—2或心痛定,疼痛缓解后停用;上腹饱胀明显者,可先服3天乳酶生(每次1.5一3.0克,每天3次),再服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伴有消化不良时,第1周配伍多酶片;遇症状严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的病人,先静脉滴注庆大霉素,肌注胃复安,待呕吐停止能进食后再行口服庆大霉素十雷尼替丁治疗。
一般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导致你所说的胃出血的!?胃出血同属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只有在出血量大于20ml时,粪便匿血(愈创木脂)试验可呈现阳性反应。当出血量达到50~70ml以上,可表现为黑粪.至于你所说的浅表性胃炎可能是医生给你做过胃镜,诊断可为:镜下可见胃小弯等部位有充血状斑点.提示为:浅表性胃炎等...其实在正常人群中也可有百分之20的人镜检有上属症状出现!但他们却没有任何不良症状出现. 大可放心,没有你想象的严重!医生开一些简单的药,如: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 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胍因抑制胃酸提高胃内pH的作用.
权威医生回答
多见于酗酒,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消炎药,严重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精神因素等应激情况。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周斌大夫本人发表
做过胃镜诊断是斑点状出血点糜烂浅表胃炎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希望医生给我看看在吃一些别的胃药帮助我
所就诊医院科室:
辽宁省葫芦岛市303医院 消化科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奥美拉唑,999胃泰,黃连素
服用说明:奥美拉唑吃了20天左右旱晚各一次按药说明服用的。有恶心头痛。999胃泰吃了3合发现身体上岀小诊子非常烊
根据你提供的检查资料,考虑是糜烂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建议服用中西医药物系统治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周斌大夫通知通知:因故下周一全天、周二上午门诊停诊。特此通知!
诸多不便、敬请谅解!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周斌大夫通知通知:因故下周一全天、周二上午门诊停诊。特此通知!
诸多不便、敬请谅解!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周斌大夫的信息
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或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状态或癌前期...
周斌,男,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消化科副主任。2010年被评为中...
周斌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中医消化科可通话专家
东直门医院
消化科(脾胃病科)
山东省中医院
东直门医院
上海岳阳医院
山东省中医院
河北省中医院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慢性萎缩性胃炎分几种类型?   早在1973年,Strickland等根据萎缩性胃炎血清免疫学检查与胃内病变的分布,将其分为A型与B型两个独立的类型。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为性胃炎。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此后,Glass将同时累及胃窦、胃体的萎缩性胃炎称为AB型。   在我国,若按Strickland分类法,B型萎缩性胃炎为多见,A型萎缩性胃炎很少见,且有一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既有胃窦炎症,又有壁细胞抗体,不能列入上述两个类型,故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具体情况的分类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1型、A2型、B1型和B2型。其分型主要根据自身抗体的情况,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属A型,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属B型。A型中又分为两个亚型,胃窦无病变者为A1型,胃窦胃体均有病变者为A2型。B型则根据胃体和胃窦病变的轻重程度分为B1型(胃窦病变较胃体重)和B2型(胃体病变较胃窦重或胃体胃窦病变相似者)两个亚型。   总之,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尚无完全统一的分类方法,人们习惯上仍沿习Strickland分类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和B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病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解放军总医院等6个医院报告经5~8年的随访观察浅表性胃炎164例,其中34例转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20 .7%)。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均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与加重因素。   (2)遗传因素:根据Varis调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第一代亲属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恶性贫血的遗传因素也很明显。有亲戚关系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大20倍,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金属接触:铅作业工作者发病率高,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增高。Polmer称之为排泄性胃炎。除铅外很多重金属如汞、碲、铜及锌等对胃粘膜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4)放射:放射治疗溃疡病或其他肿瘤,可使胃粘膜损伤甚至萎缩。   (5)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Badanoch报道缺铁性贫血50例,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各占14%、46%及40%。但是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有些学者认为胃炎是原发病,因为胃炎胃酸低致铁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贫血;另一种意见认为先有贫血,因为身体内铁缺乏使胃粘膜更新率受影响而容易发生炎症。   (6)生物性因素: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对胃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慢性肝病患者常有的症状和体征,胃粘膜染色也证实在乙肝病人胃粘膜内有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瑞金医院报道91例萎缩性胃炎病人,有24例(26.4%)合并慢性肝炎。所以慢性传染病特别是慢性肝病对胃的影响值得注意。   (7)体质因素: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粘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8)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9)免疫因素: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粘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认为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近年来发现少数胃窦胃炎患者有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它是细胞的特殊抗体,属Ig G系。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有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上也有重要意义。   (10)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此外;诸如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粘膜受损,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粘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如   (1)胃粘膜颜色变淡:呈淡红、灰黄,重者呈灰白或灰蓝色。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斑块状分布。周边境界不清。可表现为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它是粘膜萎缩镜下最早表现。   (2)粘膜下血管透见:粘膜萎缩使粘膜下血管可见。萎缩初期可见粘膜内暗红色网状细小血管,严重者可见粘膜的蓝色树枝状较大静脉。血管显露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内镜特征。但应注意,在正常胃底部过度充气使胃内压过高时,胃粘膜可透见血管网。   (3)粘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当注气入胃后,皱襞很快消失,空气排除后,皱襞恢复较慢,且胃内分泌物少,有时粘膜干燥,反光减弱。   (4)当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渡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粘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粘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镜下肉眼观察虽可初步判断肠上皮化生,但必须经胃粘膜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5)萎缩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   (6)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附着粘液,以及反光增强等。若以浅表性胃炎的改变为主,称浅表萎缩性胃炎。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改变为主,则称萎缩浅表性胃炎。      A、B型萎缩性胃炎各自特点是什么,应如何鉴别?   根据萎缩性胃炎发生的部位结合免疫学改变,包括自身免疫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Strick land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B两型。   A型萎缩性胃炎系自身免疫性疾病,自体抗体阳性。由于自身免疫性损伤发生在壁细胞,故病变以胃体部较重,胃体腺被破坏而萎缩,故胃泌酸功能明显降低或无酸,并因此而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最后可发展成胃萎缩。食物中VitB12可与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I F)结合成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它有助于Vit B12的吸收。在A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均可发现内因子抗体(IFA),主要为IgG,有结合型和阻断型之分。结合型IFA可与内因子或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结合,而阻断型IFA阻断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从而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A型患者常伴恶性贫血(16%),而其中60%的恶性贫血有阻断型IFA。我国萎缩性胃炎主要见于胃窦部,发生于胃体者少,这与我国很少有恶性贫血相符合。   B型萎缩性胃炎并非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呈阴性。其发病与十二指肠液返流或其他化学、物理损伤有关,胃窦部粘膜较胃体部粘膜通透性更强(H+逆弥散的能力胃窦部强于胃底部20倍)。由于胃窦的粘膜屏障作用比其他部位小,加以易受十二指肠液及其内容物返流的影响,故胃窦部最易受累。胃体部病变轻,故胃泌酸功能一般正常。胃窦部病变损害了幽门腺中的G细胞,胃泌素分泌减少,故一般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下。萎缩性胃炎的癌变以B型为主,其癌变过程可长达10多年或更久。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其中A型萎缩性胃炎并发恶性贫血在我国少见。本病无特异体征,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什么会导致贫血?   (1)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恶性贫血:多发生在A型萎缩性胃炎,经研究发现A型萎缩性胃炎血清和胃液中存在内因子抗体(IFA),其有结合型和阻滞型之分。阻滞型抗体能阻滞VitB12在胃内与内因子结合,致使VitB12不能吸收;而结合型抗体可与内因子―维生素B1 2复合物结合。内因子的缺乏,Vit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了恶性贫血的发生。而B型萎缩性胃炎主要累及胃窦部,胃粘膜胃酸分泌功能基本正常,VitB12吸收很少发生障碍,故一般不会发生恶性贫血。   (2)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缺铁性贫血:除了恶性贫血以外,慢性萎缩性胃炎亦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其主要原因是:①主细胞和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功能受损,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②萎缩性胃炎产生粘多糖减少,影响了无机铁在胃肠中的运送,减少了铁的吸收。③粘膜因各种原因破损所致的慢性失血。造血原料(Fe)的缺乏加之慢性失血,故极易造成缺铁性贫血。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常因上腹疼痛,食欲减退,摄入量不足亦是造成贫血的一方面因素。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X线表现如何 ?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的一种退行性改变,除胃粘膜有炎症细胞浸润外,主要表现为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致使胃粘膜变薄,或同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增生性改变。   X线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缺乏明确的诊断意义。大多数萎缩性胃炎在X线胃钡餐检查时无异常发现。气钡双重造影多显示胃张力减低,胃粘膜皱襞平坦、变细,尤其是胃体部大弯侧的锯齿状粘膜纹变细或消失,胃底部光滑,部分胃窦炎胃窦粘膜可呈锯齿状或粘膜粗乱等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成增生性改变时,胃粘膜可呈凹凸不平,即所谓的“IV型胃小区”。   当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高度萎缩时,粘膜平坦光滑,即所谓胃萎缩时,其X线检查征象可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①管状胃,站立位时,胃的大、小弯平滑,尤以大弯侧明显,大小弯边缘几乎呈平行走行;②胃泡变小,大弯侧及胃底部皱襞消失呈光秃平坦状;③胃大弯侧皱襞亦可呈浅薄的锯齿状,胃扩张时极易消失;④全胃张力低下。      十二指肠液返流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如何?   1964年,Lawson等通过实验动物发现了十二指肠液进入胃内可引起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和上皮增生。此后,经纤维胃镜亦证实了十二指肠液是引起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一个主要原因。其致病机理如下:   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胆酸,其次是溶血卵磷脂和胰酶)经常反流入胃可引起胃炎(浅表性 →萎缩性),主要与胃粘膜屏障被破坏有关。胃粘膜屏障包括胃腔表面的粘液和粘膜上皮细胞。后者含脂蛋白层,能屏障H+从胃液逆弥散至胃壁,因而能保持胃内酸度及蛋白酶的活力,并防止酸及蛋白酶侵入胃壁。胆酸(在胃内以胆盐形式存在)系脂溶性物质,可破坏粘膜细胞的脂蛋白层,引起粘膜炎症,并使H+逆弥散入胃壁,而粘膜仍生存,能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胃酸(H+)逆弥散进入粘膜,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后者又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并引起组织发炎及水肿;而且酸还能损坏血管导致出血。H+在胃壁内为胃蛋白酶的活性提供一个适宜的pH值,这样会引起胃粘膜糜烂、炎症,形成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久而不愈逐渐发展成萎缩性胃炎。现认为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酸减低,并不是单纯由于胃泌酸功能降低,主要是由于胃粘膜细胞屏障破坏,以致胃腔内H+逆弥散至胃壁所致。   胃窦部粘膜较胃底粘膜更具通透性(胃窦H+逆弥散的能力20倍于胃底),由于胃窦的粘膜屏障作用较胃其他部位为小,加上易受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的影响,故胃窦部最易发生萎缩性胃炎,而十二指肠液内容物返流对胃刺激长期存在,又易使萎缩性胃炎由胃窦部逐渐向胃体及至胃底发展,胃正常泌酸区粘膜逐渐缩小,病情逐渐加重。      免疫因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什么关系?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关于免疫因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的认识亦有所深入,相继发现了三个有意义的抗体,即内因子抗体(IFA)、壁细胞抗体(PCA)及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内因子抗体(IFA)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关系密切,其在A型萎缩性胃炎的血液、胃液及唾液中均可检出。其可分为两型:Ⅰ型为阻断型抗体,能阻滞B12在胃内与内因子(IF)结合,致使Vit B12不能吸收;Ⅱ型为结合型抗体,作用于内因子与Vit B12的结合物,使其在肠内不能被吸收。恶性贫血病人血清中Ⅰ型抗体检出率为38%~70%(平均53%),Ⅱ型抗体为11.5%~40%(平均27.9%),Ⅰ型比Ⅱ型抗体效价高且作用强。实验证明胃液中IFA能阻碍IF与Vit B12结合,致使Vit B12不能吸收而致恶性贫血。Strickland报道140例A型萎缩性胃炎,其中9例IFA阳性,数年后有5例发生恶性贫血,B型萎缩性胃炎30例无1例IFA阳性。此外,Irvine等在A型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发现壁细胞抗体(PCA),它不与幽门、十二指肠、回肠及结肠粘膜起反应,而只与胃体腺壁细胞起反应,是一种器官特异性抗体,是属免疫球蛋白IgG,一部分属IgA;存在于血中的大部分为IgG,胃液中的大部分为IgA。萎缩性胃炎伴恶性贫血患者的PCA阳性率最高为55%~95%,一般萎缩性胃炎不合并恶性贫血者则较低,为23.6%~62.5%,但国内报道甚低,约11%左右。Strickland认为A型萎缩性胃炎为自身免疫疾病,由于PCA与壁细胞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壁细胞萎缩,盐酸分泌减少;B型萎缩性胃炎不属于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由于其他因素如胆汁反流、酒精等因素引起胃窦炎。Na ndeli用B型萎缩性胃炎的胃粘膜作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抗体发现了GCA。实验证明GCA为G细胞浆的特殊自身免疫抗体,属IgG系,具有补体结合能力。说明B型中有一部分患者,其病变与 G细胞自身免疫有关。此外,有人报道,萎缩性胃炎的胃上皮细胞普遍可见淋巴细胞,有些病例观察到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或伪足,导致邻近壁细胞质膜溶体现象,说明在发病过程中可能有细胞免疫机制参与,值得重视。综上所述,内因子抗体(IFA)、壁细胞抗体(PC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的发现及细胞免疫存在,均说明了免疫因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相关。   人们根据自身免疫现象的有无,将萎缩性胃炎分为两大类:凡是具有自身免疫现象者属于自身免疫性胃炎,另一类属非自身免疫性胃炎。前者又有三种情况:①有恶性贫血,PCA和IFA 阳性萎缩性胃炎;②一般的PCA阳性萎缩性胃炎;③GCA阳性萎缩性胃炎。   那么免疫因素又是如何致使本病胃粘膜萎缩呢?根据Tanaka及Glass修改的意见,下列假设步骤可以考虑: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释放抗原,并使免疫细胞致敏,产生延迟过敏反应,并有炎症发生;②发生体液免疫反应,在胃壁及局部淋巴结产生PCA,循环的PCA见于胃液、胃粘膜及血清中;③PCA到达壁细胞,在该处形成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并激活补体,产生趋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细胞至该处,释放溶酶体酶,对细胞有损害作用;④这种反应使壁细胞的成熟及增殖发生障碍,壁细胞群减少,酸分泌亦减少,细胞碎片再成为自身抗原,使胃粘膜不断遭受损害。萎缩的腺体代之以肠上皮化生或幽门腺化生,直至发生胃萎缩。      如何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故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下面系统地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2)实验室检查   ①胃液分析:A型CAG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CAG患者可正常或低酸。   ②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血及尿中的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   ③血清胃泌素测定:胃窦部粘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A型CAG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显增高;B型CAG患者胃窦粘膜萎缩,直接影响G细胞分泌胃泌素功能,血清胃泌素低于正常。   ④免疫学检查: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测定,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分型的辅助诊断。   (3)X线检查:X线胃钡餐检查大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异常发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体粘膜皱襞平坦、变细,胃体大弯的锯齿状粘膜皱襞变细或消失,胃底部光滑,部分胃窦炎胃粘膜可呈锯齿状或粘膜粗乱等表现。   (4)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及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诊断应包括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肉眼直视观察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皱襞变细或平坦。粘膜可表现红白相间,严重者有散在白色斑块。粘膜下血管显露为萎缩性胃炎的特征,可见到红色网状小动脉或毛细血管,严重的萎缩性胃炎,可见有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细小颗粒或较大结节。亦有粘膜糜烂,出血现象。胃粘膜活检病理主要为腺体不同程度萎缩、消失,代之以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间质炎症浸润显著。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液分析情况如何?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累及腺体,影响分泌功能,故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液分析较正常多会有所改变。胃液分析情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轻重,而且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型诊断。   正常胃内容物PH值为1.3~1.8,用增大组织胺或五肽胃泌素剂量的方法测定每小时基础胃泌酸量(BAO),最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了解胃酸缺乏程度,并测定pH值。如胃液pH值不低于7.0者,称无酸;如不低于3.5者,称为低酸。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液分泌量一般较正常人为少。胃酸的缺乏程度根据萎缩部位和范围而定: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局限在胃窦部,其胃酸可正常或低酸;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在胃体部,壁细胞损害严重则可出现低酸或无酸。      如何区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同属于慢性胃炎,二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故区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尤以胃镜和胃粘膜活检为重要。二者主要区别如下:   (1)胃粘膜活检: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膜内炎性细胞的浸润,亦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肠化生。本病的炎变主要累及胃粘膜浅层,有时也可累及深层。国内病理专业组讨论规定,按炎症细胞浸润深浅度,浅表性胃炎可分为轻、中、重三级。胃粘膜自表面至深部分成三等分,细胞浸润仅累及表浅1/3者为轻度,累及2/3以内者为中度,超过2/3者为重度。无论炎变轻重如何,浅表性胃炎的胃腺体(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始终正常,没有破坏或数目减少。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其固有腺因炎症破坏而减少,可转化成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为其突出病变,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按影响固有腺的程度,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级。胃的固有腺(在胃窦部为幽门腺、胃底部为胃底腺、在贲门为贲门腺)减少1/3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   (2)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主要有:①胃粘膜充血、水肿,充血区和水肿区可交叉存在,形成红白相间,并以充血的红色为主;②胃粘膜表面附着粘稠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粘液斑;③胃粘膜有出血点;④有时粘膜上可看到小的糜烂。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是:①胃粘膜颜色变淡,呈淡红、灰黄,重者呈灰白或灰蓝色。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斑块状分布;②粘膜下血管显著。萎缩初期可见粘膜内暗红色网状细小血管,严重者可见粘膜的蓝色树枝状较大静脉;③粘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④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粘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⑤萎缩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   (3)实验室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因为胃腺体正常,胃分泌功能没有受到影响,胃液量、胃酸、胃蛋白酶原均可正常。   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固有腺体的萎缩,胃液分泌量一般较正常人为少。A型萎缩性胃炎,壁细胞明显受损,故泌酸减力,甚或无酸。B型萎缩性胃炎泌酸功能分析可呈正常或低酸状态。血和尿中胃蛋白酶原(为主细胞所分泌)测定,也可因萎缩而含量低下。此外,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胃泌素细胞分泌抗体(GCA)测定阳性,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怎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 5~1 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抗幽门螺旋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内细菌孽生,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常用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是:三钾二橼络合铋(TDB,DeN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 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灵)100mg,1天3~4次。这些药物不仅能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而且对减轻和消除伴同的活动性胃炎有帮助,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还有庆大霉素、黄连素、甲硝咪唑、四环素、氟哌酸等。   (4)抑制胆汁反流和改善胃动力:消胆胺可络合反流至胃内的胆盐,防止胆汁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方法为每次3~4g,1天3~4 次。硫糖铝可与胆汁酸及溶血卵磷脂结合,也可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方法为0 5~1g,1天 3次。亦可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每次100mg,每日3次。Stefaniwsky认为胆汁中对胃粘膜最有毒害作用的是去氧胆酸和石胆酸在胆汁反流患者胃液中胆汁酸以胆酸和去氧胆酸为主, UDCA仅占1%。服用UDCA,胃液内胆汁酸以UDCA为主(可占43±15%),而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减轻后两者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药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助胃、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具体应用方法:胃复安5~10mg,每日3次;吗叮啉10mg,1天3次;西沙比利5mg,每日3 次。   (5)加粘膜营养:合欢香叶酯能增加胃粘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强胃粘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胃粘膜作用,剂量为50~60mg,每天分3次服用。也可选用活血素,剂量为每天80~90m g;或选用硫糖铝、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   (6)五肽胃泌素和激素:五肽胃泌素除促进壁细胞分泌盐酸,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外,还对胃粘膜以及其他上消化道粘膜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可用于治疗低酸无酸或有胃体萎缩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剂量为 50μg,早餐前半小时肌注,每天1次,第三周改为隔日1次,第4周改为每周2次,以后每周1 次,3个月为一疗程。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可以试用短程强的松等作免疫抑制治疗。本法应尤适用于PCA阳性并恶性贫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但临床效果亦不太确切。   (7)其他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对于贫血,若为缺铁,应补充铁剂。大细胞贫血者根据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分别给予补充。方法是维生素B1250~ 100μg/日,连用20~30天;叶酸5~10mg,每日3次,直至症状和贫血完全消失。   (8)手术治疗: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出现溃疡、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见明显病灶,但胃镜活检病理中出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可以考虑作部分胃切除,从这类病人的胃切除标本中可能检出早期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应在什么情况下施用手术治疗?   大量证据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关系密切,故而有的学者主张胃切除以防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手术疗法指征如下:   (1)萎缩性胃炎活检有中度以上不典型上皮增生。对轻度不典型上皮增生,因病变可能为可逆性,亦可不行手术,随访观察。   (2)胃镜下见有局限性粘膜变白、糜烂、隆起或凹陷者。此种粘膜改变不能排除不典型上皮增生或早期癌(尽管活检未能证实)。对这些病例应短期胃镜随访观察,如仍发现糜烂等改变,以手术治疗为宜。   (3)萎缩性胃炎合并经久不愈或复发性者。此类病变可能亦属癌前期改变,以手术为宜。即使溃疡已愈合,如伴随的萎缩性胃炎和/或粘膜糜烂严重,仍不能排除癌前期病变,甚至早期胃癌。   (4)萎缩性胃炎多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出血多由粘膜糜烂引起,糜烂性病变易致癌变。   (5)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炎并有明显胆汁反流者。此种患者可做konxeny空肠吻合术,吻合口距胃空肠吻合口至少50cm,以避免胆汁反流。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如何?   近年大量研究成果表明,萎缩性胃炎及其伴有的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存在着密切关系。   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化生,有人统计两者并见者占66.5%,而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肠化生亦即肠腺上皮化生,是指正常的胃粘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所替代,化生的细胞浆内含有大量正常胃粘膜所不应有的小肠细胞内的酶类,如氨基肽酶、5-核酸酶和碱性磷酸酶,化生的肠腺上皮细胞并能吸收一些脂质,使肠腺化生的原来的分泌功能转变为吸收功能。由于缺乏乳糜管而使吸收的脂质不能像小肠粘膜那样立即输入血循环,而是滞留在肠腺化生上皮内,胃粘膜区不能有效解毒,从而形成致癌物质,诱发胃癌。有关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文献报道较多,主要认为有以下证据:①有癌的胃比有良性病变的胃,其肠上皮化生发生率高而广泛;②肠上皮化生与癌的发生部位非常相似,同样在胃窦和小弯比大弯及胃底多见;③胃癌高发区比胃癌低发区肠上皮化生多见;④多数胃癌伴息肉者皆系肠型蕈状癌在肠上皮化生的邻近;⑤有直接组织学的证据说明癌可能发生在肠上皮化生部位,也有人证实从肠上皮化生移行为癌组织。近年采用电镜与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肠化生的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肠化生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两种。完全型为小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好,是一种常见的粘膜病变,广泛见于各种良性胃病,被认为是炎症反应的结果;而不完全型为结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低,而在肠型胃癌旁粘膜中检出率很高,说明结肠化生与肠型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为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时,化生的上皮细胞是癌的巢穴,化生程度越重,癌变机会越多。   此外,萎缩性胃炎可伴有粘膜的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胃粘膜的异型增生是指胃粘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类偏离正常分化,形态或机能上呈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变。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前,几乎均先有异型增生。轻度增生多由炎症引起,可自然逆转,中、重度异型增生,是癌的前期病变。   萎缩性胃炎pH及亚硝酸盐含量高。在低酸状态下,胃内细菌特别是硝酸盐还原酶阳性菌增多,促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与食物中含氮物质结合成致癌物质N亚硝基化合物,被认为是萎缩性胃炎转化为癌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由于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和慢性炎症损害,常可伴发胃的溃疡和息肉,而和胃的腺瘤样息肉亦属胃的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变化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变为胃固有腺(在胃窦部为幽门腺、胃底部为胃底腺、在贲门为贲门腺)的萎缩,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炎性反应与浅表性胃炎相似,但较其为重,固有腺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浸润深度常达粘膜肌层,形成淋巴集结和淋巴滤泡等也较多。炎症细胞亦可浸润腺体,破坏腺体结构,使腺腔内充满炎症细胞。   腺体萎缩发生于腺颈部以下的固有腺体,主要表现为腺体缩小,数目减少;萎缩重者,大部分腺体丧失,粘膜变薄。萎缩区常被浸润的炎症细胞、增生或化生的腺体所占据。其中可见不规则分布的残留腺体,有时呈现囊状扩张。胃体部腺体萎缩,主要是壁细胞和主细胞萎缩消失,严重者两种细胞完全消失,因此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也随之消失;胃窦的萎缩使胃窦粘液腺丧失,中性粘液的分泌减少。萎缩较重部位,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亦发生萎缩,小凹变浅甚至变平。根据固有腺受影响的情况可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即胃的固有腺体较正常量减少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病情发展可形成全胃萎缩,其时整个胃体粘膜萎缩变薄,所有腺体完全消失或代之以肠化生腺体。   肠上皮化生在萎缩性胃炎时很常见,它是萎缩性胃炎的比较突出的病变。其常发生于幽门窦,继而向小弯、大弯、胃体部扩展。肠上皮化生轻者只是少量的杯状细胞,重者可见大量的肠绒毛上皮。此外尚可见潘氏细胞及嗜银细胞,腺窝增生屈曲延长,粘膜肌正常或增高,粘膜全层变薄。   此外,萎缩性胃炎病变中亦可见腺体不典型增生,这是一种癌前病变状态,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发展成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如何?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有:   (1)固有腺体萎缩,减少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   (2)粘膜肌层增厚。   (3)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可有可无)。   (4)固有膜炎症(可有可无)。   (5)淋巴滤泡形成(可有可无)。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转归和预后如何?   目前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若早期发现,及时积极治疗,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其可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被治愈,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可逆转的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被称为胃癌的背景性疾病,但根据国内多年随访资料分析,其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癌变,其癌变率为1%~3%。单纯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轻、中度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低,而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或伴癌胚抗原阳性的病人,癌变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定期随访,每3至6月复查胃镜一次,有条件者可查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及肿瘤相关抗原;手术后萎缩性残胃炎者因其长期受胆汁反流的刺激,癌变率亦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碱性反流液的刺激,预防癌变的发生。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的中成药有哪些?   目前,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中成药很多,现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1)温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肉苁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2)阴虚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3)养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用: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4)虚寒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功用: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   (5)三九胃泰   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   功用: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6)猴菇菌片   药物组成:猴头菌。   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   (7)胃乃安胶囊   药物组成:、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功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8)胃康灵胶囊   药物组成: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物组成。   功用: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适用于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等症。   (9)养胃冲剂   药物组成:、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   功用:养胃健脾,理气和中。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10)复方胃乐舒口服液   药物组成:猴头菌浓缩液、蜂王浆、蜂蜜等。   功用:利五脏,助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治: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脾胃虚弱证和胃肠病恢复期的调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进行辨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其主要可按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五个证型来进行辨证施治。现分述如下:   (1)肝胃不和型   主症:胃脘胀痛, 攻撑胸胁,嗳气吞酸,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大便不畅,且发病多与情志因素相关,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疏肝和胃,行气消胀。   方药:四逆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香附、当归、白芍、木香、元胡、佛手。   加减:①若肝胃气郁化火或肝热犯胃,证见胃脘灼痛、泛酸、烧心、口苦、嘈杂、心烦易怒者,可用左金丸合金铃子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②若胃纳不振明显者,加六神曲、炒谷麦芽、焦山楂等。③若兼见恶心呕吐,则可加竹茹、半夏、陈皮等。   (2)脾胃湿热型   主症:胃脘痞闷不适或灼痛不已,嘈杂嗳气,口苦口粘,渴不欲饮,或有腹胀便溏,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化湿,健脾和胃。   方药:三仁汤加减:白蔻仁、杏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黄连、茵陈、丹参。   加减:①兼有表湿者,加香薷、藿香以解表化湿。②恶心呕吐者,加竹茹、生姜以和胃降逆。③食欲不振明显者加鸡内金、神曲、麦芽以消食导滞。   (3)脾胃虚弱型   主症:胃脘隐痛,喜得温按或脘腹痞满,食后加重,纳差少食,肠鸣便溏,或伴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四肢酸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或有齿痕,脉沉细。   治则:益气和中,健脾养胃。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炒白术、苡仁、茯苓、木香、砂仁、陈皮、半夏、麦芽。   加减:①若腹痛便溏,四肢不温,苔白,脉紧,虚寒偏重者,治以温补脾胃,方用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②若食后脘腹胀甚者,可加鸡内金、莱菔子、佛手等。③若见呕吐大量清水者,可重用陈皮、半夏、茯苓;上泛酸水明显者,可配用左金丸。④脾虚便溏甚者,可加山药、莲子肉、生扁豆等健脾化湿之品。⑤兼见便黑者,加干姜炭、伏龙肝、白及、地榆炭。   (4)胃阴不足证   主症:胃脘隐痛或灼痛,嘈杂似饥,口干舌燥,便干,舌红少津有裂纹,少苔、无苔或花剥苔,脉细数。   治则:清热生津,养阴益胃。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花粉、乌梅、白芍、山楂、甘草。   加减:①若兼见烦渴、干呕、齿衄,证属胃阴亏损,虚火内灼者,方选玉女煎加减。②若兼见胸胁腹痛,口干口苦,脉弦数,证属肝胃阴虚,血燥气郁者,方选一贯煎加减。③若兼见脘痞气滞,宜用行气药中润剂如佛手、绿萼梅、厚朴花、枳壳等。④若大便干结甚者,可合用增液汤。⑤阴虚热盛者,可酌加生石膏、知母,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功。⑥夹湿者,可用苡仁、白蔻仁、茵陈,清热化湿。⑦兼有瘀滞者,加丹参、当归、桃仁,以活血化瘀。   (5)胃络瘀血型   主症:胃脘疼痛日久不愈,或痛有定处,拒按,痛如锥刺,或兼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暗红或有瘀斑,脉沉。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生蒲黄、元胡、丹参、泽兰、绛香、九香虫。   加减:①若气虚,可加、党参、白术、黄精以益气;气滞明显者,可酌加枳壳、青皮、木香、砂仁以行气。②兼见吐血、黑便者,若出血鲜红,舌红苔黄,脉弦数,可用泻心汤以清热凉血止血;若出血黯红,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系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以温脾益气摄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如何?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不外饮食不节,戕伤中州;或外邪内侵,损及脾胃;或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以及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等。其病位在“胃”但与“脾”、“肝 ”、“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是虚中夹实。   (1)饮食不节,损及脾胃:《?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或恣食生冷,寒积胃脘,损伤脾胃之气,气机升降失常;或过食辛辣肥甘,过饮烈酒,酿热生痰,损伤脾胃,而出现胃痛、痞满之症。   (2)抑郁伤肝,横逆脾胃: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而恶抑郁。若境遇不遂,忧思恼怒,情怀不畅,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犯脾胃,脾胃失和则可致胃脘胀满嘈杂等症。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沈氏尊生书?胃痛》曰:“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   (3)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身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中伤脾胃;或久病不愈,延及脾胃,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胃纳呆钝,脾运失健,而发为胃脘痞满、疼痛。正如《兰室秘藏? 中满腹胀论》中谓“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生胀满,或脏寒生满病。”   (4)外感内伤,脾胃湿热:外感暑湿、寒湿,内侵脾胃,水湿内停;或饮酒过度,酿湿生热,损及胃腑;或肝郁脾虚,脾失运化,蕴生湿热,而致痞满、嘈杂、反酸、胃脘灼痛等症。   (5)气滞不行,瘀血阻络:胃病日久,迁延不愈,气血阻滞胃腑;或术后损脉,瘀血内生,胃络失于滋养;或情绪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可致胃痛发作、嗳气痞满等症产生。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   (6)虚火内生,胃阴不足:恣食肥甘辛辣,饮酒过度,蕴湿酿热,日久不愈,灼伤胃络;或气滞血瘀,病邪留滞,瘀久化热;或肝气久郁,化而为火,上述原因均可灼烧胃腑,损耗胃阴,而发为胃脘灼痛,口干咽燥、大便干涩等症。      中医如何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   根据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痞满”、“嘈杂”、“胃脘痛”等病范畴。但为规范本病,1989年全国第五届脾胃病学术会议明确将萎缩性胃炎纳入“胃痞” 病范围。因此,中医对“胃痞”的认识即可反映中医对萎缩性胃炎的认识,二者是互为对应的。   胃痞,又称痞满,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痞满、堵闷、食后加重,或兼见胀痛等症状为主的病证,其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极为接近。痞满一证,首见于《内经》,被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同书《五常政大论》说:“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张仲景《》则明确提出了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概念,并根据不同情况拟诸泻心汤分别治疗,辨证明确,立方精当,一直为后世医家奉为圭臬。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八痞”、“诸痞”之名,并说明致痞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却不外乎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血气壅塞,不得宣通。唐、宋时期,虽在有关痞满的理论方面没有新的突破,但临床治疗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千金方?脾脏方》之槟榔散,《本事方》之枳壳散,《局方》之和胃丸,……,均是治疗痞满的有效方药。金元时代,李东垣所论脾胃病的致病因素,如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喜怒忧恐,皆有关于本病。《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谓:“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风寒有余之邪,自表传里,寒变为热,而作胃家腹满”;“亦有膏粱之人,胃湿热邪于内而生胀满者”;“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生胀满者,或脏寒生满病”。此虽论腹满证,但与痞满之病因相同。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痞》将痞与胀进行鉴别,认为胀在腹中,其病有形;痞在心下,其病无形。而张介宾《 痞满》中说:“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 ”对痞满一病的辨证颇为明晰。清代医家汇集前贤的论述和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痞满的辨证论治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如李用粹《证治汇朴?痞满》谓:“本病的治疗,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久之固气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清火,郁则兼化。”   由上可知,祖国医学历代文献对痞满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论述颇为详细,其从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鉴别及治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均有丰富的记载,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中医如何认识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和胃癌发病关系密切,故又被人们称为胃的癌前病变,这亦为中医认识、治疗和预防本病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根据本病久而不愈的特点,以及致病因素、临床表现,特别是胃粘膜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的微观形态学改变,中医认为本病多在正虚和脾胃气阴虚的基础上,瘀毒为患,或毒腐成疡,或瘀结成积,或气滞湿聚痰结而成,如果失治和误治,病情迁延或加重,最后可形成恶性肿瘤。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目的应积极预防癌变或使癌变过程逆转,治疗时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胃镜下粘膜象,并适当运用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增酸抗癌的中药。关于本病的辨证治疗,临床研究和报道很多。综合归纳一下,本病一般可按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肝胃不和、湿热中阻、热毒结聚、瘀血阻胃、痰凝血瘀等几个证型来进行施治。而在辨证基础上结合胃粘膜象,不仅可以加深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而且可以弥补传统辨证的不足,有利于提高疗效、如若胃粘膜水肿者,可加猪苓、茯苓、薏苡仁等利水化湿之品;胃粘膜充血者,可加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白花蛇舌草、地丁草等清热解毒之品;肠化生者属湿毒之邪为患,可酌加苡仁、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半枝莲、八月札、绞股蓝等清热化湿解毒类药;对于细胞异型增生者,多为痰瘀交阻之征,可配用九香虫、地鳖虫、丹参、芍药、乳香、三棱、莪术、炮穿山甲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而对于所谓抗癌的中药,首先要求熟悉其药性、功效和四气五味,尽量做到基本符合辨证思路,统一有机结合在辨证处方中,达到既防癌抗癌,又不伤正、伤胃气的目的。在防癌抗癌方面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有石见穿、半枝莲、蜀羊泉、白花蛇舌草、龙葵、黄药子、海、昆布、威灵仙、半边莲、石打穿、三棱、莪术、全瓜蒌、苡仁、紫草、八月札、虎杖、蚤休、黄芪、茯苓、乌梅、天冬、山萸肉、天花粉、女贞子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胃的癌前病变)选用上述药物治疗时,从辨证角度需要益气健脾的,就应选、苡仁、茯苓等;需要解毒的,就选蚤休、半枝莲、龙葵、紫草等;需要活血化瘀的,就配以石打穿、石见穿等;需要酸甘敛津的,则配伍乌梅、山萸肉、天冬、天花粉、女贞子等,这样对抑制胃的癌前病变,防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发生胃癌将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根据胃粘膜相进行微观辨证?   近年来,随着纤维胃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对胃粘膜相认识的不断深化,胃粘膜相正在逐渐引入到中医胃肠病的辨证施治中。胃粘膜相就是指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胃镜和活组织检查等手段获得的有关胃粘膜病变的客观征象,与中医四诊获得信息相比,具有微观、定量的特点。故把对胃粘膜病理改变的微观认识与临床宏观表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种证型本质的认识,而且可以弥补宏观辨证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水平。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胃镜下粘膜病理改变来辨证可分为以下五型:   (1)肝胃不和型:胃粘膜明显萎缩,红白相间,线状发红或小片状改变,常呈斑块样充血,线状充血常可见于皱襞隆起处,胆汁返流,胃蠕动快。   (2)胃阴不足型:胃粘膜多呈暗灰色,深浅不一,萎缩范围可以是弥漫的,也可是局限的,皱襞变细或消失,胃内分泌量少,呈龟裂样改变,粘膜表面不平,可透见粘膜小血管网。   (3)脾胃虚寒型: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丝状血管可见,但也有相当部分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或花斑样改变,为散在均匀的小红点,且有粘膜水肿,以胃小弯明显。   (4)脾胃湿热型:胃粘膜有红肿及炎性剥脱及粘液斑,局部或大片发生,可有小丘疹状隆起,顶部有脐状凹陷。   (5)胃络瘀滞型:胃粘膜红白相间,树枝样血管透见,色暗红,粘膜呈颗粒样或结节样增生。病理活检常示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外治疗法?   (1)针灸疗法   治法: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取任脉、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可加用灸法。   选穴:中脘、足三里、合谷、梁丘。   配穴:恶心加内关、膻中;胃中灼热加太溪;胁痛者加阳陵泉、束骨;大便秘结者加大肠俞。   (2)耳针   选穴:脾、胃、交惑、神门、皮质下。   方法:每次可选2~3穴位,中强刺激,留针20分钟。   (3)穴位注射   选穴:脾俞、胃俞、相应夹背、中脘、内关、足三里。   方法:用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阿托品0.5mg或普鲁卡因1%注射液注射于上述穴位,每次1~3穴,每穴1~2ml。   (4)其他疗法   1 五灵脂31g,蒲黄31g,麝香少许。用法:前两味药研为细末,贮瓶备用。临用前将麝香研为细末,纳入脐孔内,再取药末填满脐孔,外用胶布封盖。每2日换药1次。主治:瘀血停滞型萎缩性胃炎。   2 牛膝15g,茴香根15g,艾叶18g,生姜15g,食盐适量。用法:共为细末,在锅内炒热,布包熨于胃脘部,绷带固定。日更换1次。主治:瘀血停滞型萎缩性胃炎。   3 干姜15g,荜茇15g,甘松10g,山柰10g,细辛10g,肉桂10g,吴茱萸10g,白芷10g,大茴香9g,艾叶31g。用法:共为细末。用棉布做成20cm见方的布兜,内铺一层棉花,将药均匀撒上,外层加一块塑料薄膜,然后用线缝好,防止药末堆积或漏出,日夜兜在胃脘部。 1个月换药1次。主治: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   4 木香、乌药、香附、高良姜各适量。用法:以上诸药共为细末,用水调成膏状,分别敷于胃脘部及脐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主治:肝气犯胃型萎缩性胃炎。   5 玄明粉6g,郁金12g,栀子9g,香附10g,大黄6g,黄芩9g。用法:共研为细末,以水调如膏状,外敷胃脘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主治:热邪蕴胃型萎缩性胃炎   6 细辛9g,9g。用法:共为细末。取药末适量,以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包扎固定。每月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主治: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病治疗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慢性萎病性胃炎的辨病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关于胃酸缺乏的治疗:胃酸在浅表性胃炎多无明显改变,随着病变发展,粘膜萎缩,肠腺化生或炎症损伤均可使泌酸功能降低,胃酸缺乏或消失,甚或发生癌变。虚寒型BAO、PAO 均比湿热型低,而胃阴不足型其又明显低于虚寒型,故调节和改善泌酸功能,促进胃酸水平正常化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治则之一。   中医治疗胃酸缺乏,可采用温补法和清补法。温补法主要应用健脾益气,清补法可用酸甘化阴和甘寒生津法。酸甘化阴以芍药甘草汤为主,对胃粘膜有修复作用;甘寒生津以益胃汤为主,沙参、麦冬、枸杞子、玉竹、石斛、生地、山楂、黄连、佛手、甘草等使胃酸增加。有人认为解毒祛腐消痛药有改善胃泌酸,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并有恢复其正常组织结构的作用。   (2)关于胆汁反流的治疗: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胆汁反流,致使H+反逆散,破坏胃粘膜屏障,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且胃镜亦证实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过程中有胆汁反流现象的存在。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应忽视胆汁反流。关于胆汁反流,中医认为乃是肝失条达,胃失和降,胆汁随气逆所致,治宜疏利通降,临床上多采用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加味四逆散等方药,亦可在辨证基础上针对性施用木香、枳壳、陈皮、旋覆花、代赭石等条畅气机、和胃降逆之品。   (3)关于HP感染的治疗:已有大量证据证实,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并且与胃炎活动密切相关。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HP检出率为67%,故而控制HP感染对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促进其痊愈有着重要意义。   体外实验证明,黄连、大黄、乌梅、丹参、三七对HP有较强抑菌作用,临床上可针对性选择应用。此外,临床中发现HP感染阳性率与程度的高低和证型有明显相关性。HP检出率、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且病理电镜均提示HP侵入胃粘膜愈多,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循环异常改变就越重。慢性萎缩性胃炎均有湿热和血瘀,故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方法可起到杀菌作用,以恢复受损组织的正常功能。另扶正祛邪法通过调整全身机能状态亦可起到抑杀HP的作用。   (4)关于胃粘膜病理变化的治疗:胃粘膜相能反映慢性萎缩性胃炎局部病变本质,因而根据胃镜下粘膜的病理变化来指导用药,往往可以提高疗效。   正常粘膜相为橘红色,湿润而有光泽,胃壁蠕动正常,皱襞排列规整,表面光滑。如果胃粘膜有充血、水肿、浸润、出血、糜烂等活动性炎性病变,多属热证,常可选用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野菊花、虎杖、半枝莲、丹皮、赤芍、乳香、没药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品;若胃粘膜苍白,多属虚寒证,加、党参等益气之品;粘膜色泽灰暗,粘膜下血管显露者,可加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粘膜充血或出血者,加白及、三七粉,或等凉血止血之品;若胃粘膜分泌粘液量少,呈龟裂样改变,多为阴液亏损,可加沙参、麦冬、玉竹、花粉、乌梅、白芍等养阴生津之品;胃镜下粘膜表面呈颗粒样或结节状隆起,即 “过形成”,经病理活组织检查,多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表现者,中医多属瘀热交阻或痰热互结所致。其中,肠上皮化生者,常在辨证基础上加用绞股蓝、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八月札、生苡仁等清热化湿解毒类药;不典型增生者,加丹参、田三七、三棱、莪术、炮山甲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      目前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有何进展?   到目前为止,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基本上有辨证施治、辨证分型用专方治疗、固定方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四种。   (1)辨证分型治疗:根据中医理论,临床上四诊所见,将本病分为几个临床证型,各型随证加减化裁而进行治疗。   曹平对54例萎缩性胃炎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分为中虚气滞、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肝胃郁热和气滞血瘀五型,分别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健中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和胃;沙参麦冬汤加减养阴和胃;化肝煎合左金丸清中除热;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理气化瘀。治疗结果显效 23例(42.6%),总有效率79.6%。显效者中,部分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逆转为浅表性胃炎,个别病例胃粘膜恢复正常,肠上皮化生亦可消失。陈泽民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脾胃虚弱用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运脾和胃;肝胃阴虚用沙参麦冬汤益胃养阴;肝胃不和仿叶天士治“肝厥胃痛”方疏肝和胃;脾胃湿热用藿朴夏苓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泄热化湿,和胃消痞;痰热中阻用导痰汤合三子养亲汤温化痰浊。治疗后显效4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8.3%。许自诚治疗萎缩性胃炎88例,用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治脾胃虚寒;柴胡疏肝散治肝胃不和;沙参麦冬汤加减治胃阴不足;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脾胃湿热。临床总有效率 97.7%,胃镜总有效率为47.1%,病理总有效率61.1%。此外,赵荣莱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简单区分为脾胃气(阳)虚和脾胃阴虚两大类来进行辨证治疗。李乾构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纳为:①脾胃(气)虚弱,气滞血瘀证;②肝胃不和,郁火燥热证;③胃阴不足,气虚血滞证;④中虚湿阻,寒热夹杂证。杨青波等则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实证与虚证,实证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热郁。虚证包括气虚、阴虚、脾虚、肾虚。辨证治疗后,临床显效率60.22%,有效率为97.85%。……类似上述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报道很多,汇诸文献,综合归纳,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辨证分型可分以下几种:   脾胃虚弱(气虚、虚寒)型:治以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常用方剂为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良附丸等。   肝胃不和型: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   胃阴不足型:治以养阴和胃。常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   脾胃湿热型:治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常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   各个证型中均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常用丹参、红花、元胡等药。   (2)辨证分型专方治疗:对病人进行辨证,针对每一证型用一固定方治疗。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用胃安丸治疗萎缩性胃炎110例,证见肝胃气滞者用胃安Ⅰ号(金铃子、元胡、山楂、佛手、砂仁、黄连)治疗;证见胃阴不足者用胃安Ⅱ号(白芍、甘草、石斛、北沙参、黄精、山楂、枳壳、黄连)治疗。潘秀珍用胃炎合剂治疗萎缩性胃炎188例,对气虚湿阻热郁患者,用胃炎Ⅰ号(党参、黄芪、茯苓、谷芽、当归、白术、砂仁、炙甘草、神曲、佛手、枳壳、补骨脂、黄连、大枣);对阴虚热郁、气滞血瘀者,用胃炎Ⅱ号(党参、桑椹、山药、玉竹、、麦冬、山楂、鸡内金、佛手、紫草、黄连、五味子、炙甘草、黄精)。结果显效84例,进步9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5.2%。以上诸方对萎缩腺体均有一定的逆转疗效。   (3)固定方药治疗   即以一个固定方药治疗本病,而不进行辨证分型。例如:高树俊的健胃茶(徐长卿、麦冬、生甘草、橘红、玫瑰花、白芍。虚寒型加红茶末,虚热型加绿茶末),陈泽民的胃乐益合剂( 金刚藤、白花蛇舌草、壁虎、僵蚕),陈泽霖的胃炎冲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苏梗、白芍、甘草、香附),姚奇蔚的胃炎流浸膏(沙参、桑寄生、玉竹、白芍、元参、山药、山楂、青黛、丹参、黄芪、陈皮),高寿征的胃宝(珍珠粉、泽泻、青黛、白及、生甘草、乌梅、三七面、大黄粉、琥珀),李世俊的养胃冲剂(、党参、白芍、生甘草、山药、陈皮、生香附、乌梅、糖),等等,上述处方基本以益气养阴、理气和胃为法,但多配有清热解毒药,有效率分别达到84%~97%。此外,还有用萎胃片、胃复康、复胃汤、地丁散及单味枸杞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都取得了较好疗效。   (4)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泰定等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140例,中医分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肝胃不和四型辨证施治,同时肌注胃炎Ⅰ号(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鱼腥草、败酱草提取制成针剂),西药加维生素B1、B2、C,胆汁返流加胃复安。疗效以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判定,总有效率为87.4%。徐平等以中药砂仁、佛手加维生素C制成胃安 Ⅰ号,治疗萎缩性胃炎114例,总有效率为72 2%,经胃镜、病理检查显效率为29.8%。郭桂琴以益气养胃汤配合服用维生素C、胃蛋白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总有效率达80.95%,等等。以上说明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不错。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1973年Stricklandt等主要根据病变的好发部位和血清中壁细胞抗体存在与否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胃体胃炎)和B型(胃窦胃炎)。   A型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原是胃底腺壁细胞的一种成分,患者血中能检出抗壁细胞抗体,自身抗体不断地破坏壁细胞而使胃粘膜发炎并逐渐萎缩,病变主要在壁细胞多的胃体部。由于壁细胞被破坏,使内因子生成减少,所以患者多伴有恶性贫血,这种胃炎在我国并不多见。   B型萎缩性胃炎是由各种刺激物长期损伤胃粘膜所致,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类) 、过度吸烟、酗酒、饮食过热等,尤其是含胆汁、胰液的十二指肠内容物返入胃是引起B型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所以B型萎缩性胃炎的病变多在胃窦部,我国所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多属此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作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受到关注,且认为与萎缩性胃炎的进展有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主要表现为:   (1)失去正常粘膜的橘红色,代之为苍白色,且色调不均匀;   (2)粘膜呈现明显的红白相间,有较大片的苍白区;   (3)粘膜皱襞细小,甚至平坦,反光度增强,粘膜下血管暴露;   (4)有时可见散在不规则的颗粒或结节,为增生性改变;   (5)杂以浅表糜烂或出血。   以上表现常呈局灶性分布,其周围粘膜常有浅表性胃炎的改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较高,患慢性萎缩性胃炎10年以上约有8%左右可发展为胃癌,比没有胃炎的人发病率高20倍,所以长期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高龄患者应定时复查,密切注意其发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什么会出现腹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层有炎症及纤维化,腺体广泛破坏,腺体损失半数以上,出现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使粘膜层变薄,粘膜肌层增厚,进一步发展成胃粘膜萎缩时,粘膜内炎症浸润几乎消失,胃固有腺体明显萎缩,甚至消失,并且为修复后的纤维组织和残存的其他间质成分所代替。由于慢性胃炎的持续存在,加之腺体损伤,导致胃酸、胃蛋白酶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糜的消化吸收,使产生的IgG、IgM型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加,抑制细胞毒T细胞较辅助诱导T细胞增高,G细胞减少等全身免疫功能紊乱和肠功能紊乱。故临床上可出现间断性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表现?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且症状的轻重与粘膜的病变程度往往不一致,大多数病人平素毫无症状。若有发生,亦多为消化不良症状,如饭后饱胀、嗳气,少数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萎缩性胃炎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有时还表现为贫血、消瘦、舌炎和腹泻,若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可出现呕血或黑便。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防治?   对于本病的预防应去除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如:避免食用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戒烟酒等。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对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不必用药。   具体治疗措施有以下几种:   (1)对有消化不良等症状者,一般可按消化性溃疡用药,可用各种制酸剂,对缓解疼痛等症状常有帮助;在理论上采用保护或提高粘膜屏障作用的药物,如硫糖铝、前列腺素等制剂,似更为合理,服用方法同消化性溃疡。   (2)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患者可使用胃复安和胆酪胺。胃复安有抑制胃和十二指肠逆蠕动,加速胃的排空,减少胆汁返流的作用,剂量为10~20毫克/次,每日3次(餐前30分钟服用);胆酪胺可与胃内胆盐结合,加速胆盐的排除,剂量为3~4克/次,每日4次,长期服用应注意营养吸收问题。胆汁返流严重者可考虑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3)糖类皮质激素仅适用于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同时有恶性贫血的萎缩性胃炎患者,皮质激素对逆转粘膜病变可能有一些效果,一般采用短程疗法,长程疗法不必要,且有较多不良反应。   (4)对贫血的患者可根据病情肌注铁剂(如右旋糖酐铁)或维生素B12,有时需口服叶酸或口服复方阿胶浆。   (5)萎缩性胃炎而有胃酸低下时,使用链霉素等抗菌药物的价值值得怀疑。由于缺乏胃酸和胃蛋白酶并不影响食糜在肠道中的消化和吸收,使用多酶片等酶制剂的作用尚不肯定。对萎缩性胃炎缺乏胃酸者是否投予稀盐酸和胃蛋白酶合剂也有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因萎缩性胃炎极易癌变,所以对长期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定期检查以防癌变。
上海、北京及广州生物技术相关行业最新的职位信息,尽在生物招聘。
成功的秘诀
为你的职业拓宽道路
Eppendorf 荧光定量 PCR仪
ABI Stepone TM 实时定量PCR仪,最新的软件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各种厂家和各种规格的PCR产物纯化试剂盒
最全的定量PCR试剂
从引物设计到实验全程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浅表性胃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