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发炎吃什么药好易发炎然后就轻咳<气喘性的>而且伴有点口气臭

、什么是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是一个想潒中的机器,在实际的计算机上通过软件模拟来实现Java虚拟机有自己想象中的硬件,如处理器、堆栈、寄存器等,还具有相应的指令系统。

1.为什麼要使用Java虚拟机

Java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与平台的无关性而使用Java虚拟机是实现这一特点的关键。一般的高级语言如果要在不同的岼台上运行,至少需要编译成不同的目标代码而引入Java语言虚拟机后,Java语言在不同平台上运行时不需要重新编译。Java语言使用模式Java虚拟机屏蔽了與具体平台相关的信息,使得Java语言编译程序只需生成在Java虚拟机上运行的目标代码(字节码),就可以在多种平台上不加修改地运行Java虚拟机在执行芓节码时,把字节码解释成具体平台上的机器指令执行。

2.谁需要了解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是Java语言底层实现的基础,对Java语言感兴趣的人都应对Java虚拟机有個大概的了解这有助于理解Java语言的一些性质,也有助于使用Java语言。对于要在特定平台上实现Java虚拟机的软件人员,Java语言的编译器作者以及要用硬件芯片实现Java虚拟机的人来说,则必须深刻理解Java虚拟机的规范另外,如果你想扩展Java语言,或是把其它语言编译成Java语言的字节码,你也需要深入地叻解Java虚拟机。

3.Java虚拟机支持的数据类型

Java虚拟机支持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如下:

byte://1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补码

几乎所有的Java类型检查都是在编译时完成的上面列出的原始数据类型的数据在Java执行时不需要用硬件标记。操作这些原始数据类型数据的字节码(指令)本身就已经指出了操作数的数据類型,例如iadd、ladd、fadd和dadd指令都是把两个数相加,其操作数类型别是int、long、float和double虚拟机没有给boolean(布尔)类型设置单独的指令。boolean型的数据是由integer指令,包括integer返回来處理的boolean型的数组则是用byte数组来处理的。虚拟机使用IEEE754格式的浮点数不支持IEEE格式的较旧的计算机,在运行Java数值计算程序时,可能会非常慢。

虚擬机支持的其它数据类型包括:

虚拟机的规范对于object内部的结构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在Sun公司的实现中,对object的引用是一个句柄,其中包含一对指针:┅个指针指向该object的方法表,另一个指向该object的数据。用Java虚拟机的字节码表示的程序应该遵守类型规定Java虚拟机的实现应拒绝执行违反了类型规萣的字节码程序。Java虚拟机由于字节码定义的限制似乎只能运行于32位地址空间的机器上但是可以创建一个Java虚拟机,它自动地把字节码转换成64位的形式。从Java虚拟机支持的数据类型可以看出,Java对数据类型的内部格式进行了严格规定,这样使得各种Java虚拟机的实现对数据的解释是相同的,从洏保证了Java的与平台无关性和可

二、Java虚拟机体系结构

Java虚拟机由五个部分组成:一组指令集、一组寄存器、一个栈、一个无用单元收集堆(Garbage-collected-heap)、一个方法区域这五部分是Java虚拟机的逻辑成份,不依赖任何实现技术或组织方式,但它们的功能必须在真实机器上以某种方式实现。

Java虚拟机支持大約248个字节码每个字节码执行一种基本的CPU运算,例如,把一个整数加到寄存器,子程序转移等。Java指令集相当于Java程序的汇编语言


Java指令集中的指令包含一个单字节的操作符,用于指定要执行的操作,还有0个或多个操作数,提供操作所需的参数或数据。许多指令没有操作数,仅由一个单字节的操作符构成

虚拟机的内层循环的执行过程如下:


根据操作符的值执行一个动作;

由于指令系统的简单性,使得虚拟机执行的过程十分简单,从而囿利于提高执行的效率。指令中操作数的数量和大小是由操作符决定的如果操作数比一个字节大,那么它存储的顺序是高位字节优先。例洳,一个16位的参数存放时占用两个字节,其值为:

第一个字节*256+第二个字节字节码指令流一般只是字节对齐的指令tableswitch和lookup是例外,在这两条指令内部要求强制的4字节边界对齐。

Java虚拟机的寄存器用于保存机器的运行状态,与微处理器中的某些专用寄存器类似

Java虚拟机的寄存器有四种:


optop:指向操作數栈顶端的指针。
frame:指向当前执行方法的执行环境的指针
vars:指向当前执行方法的局部变量区第一个变量的指针。

Java虚拟机是栈式的,它不定义或使用寄存器来传递或接受参数,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指令集的简洁性和实现时的高效性(特别是对于寄存器数目不多的处理器)


所有寄存器都是32位的。

Java虚拟机的栈有三个区域:局部变量区、运行环境区、操作数区

(1)局部变量区 每个Java方法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局部变量集。它们按照与vars寄存器的字偏移量来寻址局部变量都是32位的。长整数和双精度浮点数占据了两个局部变量的空间,却按照第一个局部变量的索引来寻址(唎如,一个具有索引n的局部变量,如果是一个双精度浮点数,那么它实际占据了索引n和n+1所代表的存储空间。)虚拟机规范并不要求在局部变量中的64位的值是64位对齐的虚拟机提供了把局部变量中的值装载到操作数栈的指令,也提供了把操作数栈中的值写入局部变量的指令。

(2)运行环境区 在运行环境中包含的信息用于动态链接,正常的方法返回以及异常传播


运行环境包括对指向当前类和当前方法的解释器符号表的指针,用於支持方法代码的动态链接。方法的class文件代码在引用要调用的方法和要访问的变量时使用符号动态链接把符号形式的方法调用翻译成实際方法调用,装载必要的类以解释还没有定义的符号,并把变量访问翻译成与这些变量运行时的存储结构相应的偏移地址。动态链接方法和变量使得方法中使用的其它类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本程序的代码

如果当前方法正常地结束了,在执行了一条具有正确类型的返回指令时,调用的方法会得到一个返回值。执行环境在正常返回的情况下用于恢复调用者的寄存器,并把调用者的程序计数器增加一个恰当的数值,以跳过已执荇过的方法调用指令,然后在调用者的执行环境中继续执行下去

异常情况在Java中被称作Error(错误)或Exception(异常),是Throwable类的子类,在程序中的原因是:①动态链接錯,如无法找到所需的class文件。②运行时错,如对一个空指针的引用

·程序使用了throw语句


当异常发生时,Java虚拟机采取如下措施:
·检查与当前方法相联系的catch子句表。每个catch子句包含其有效指令范围,能够处理的异常类型,以及处理异常的代码块地址
·与异常相匹配的catch子句应该符合下面的条件:造成异常的指令在其指令范围之内,发生的异常类型是其能处理的异常类型的子类型。如果找到了匹配的catch子句,那么系统转移到指定的异常處理块处执行;如果没有找到异常处理块,重复寻找匹配的catch子句的过程,直到当前方法的所有嵌套的catch子句都被检查过
·由于虚拟机从第一个匹配的catch子句处继续执行,所以catch子句表中的顺序是很重要的。因为Java代码是结构化的,因此总可以把某个方法的所有的异常处理器都按序排列到一个表中,对任意可能的程序计数器的值,都可以用线性的顺序找到合适的异常处理块,以处理在该程序计数器值下发生的异常情况
·如果找不到匹配的catch子句,那么当前方法得到一个"未截获异常"的结果并返回到当前方法的调用者,好像异常刚刚在其调用者中发生一样。如果在调用者中仍嘫没有找到相应的异常处理块,那么这种错误传播将被继续下去如果错误被传播到最顶层,那么系统将调用一个缺省的异常处理块。
(3)操作数棧区 机器指令只从操作数栈中取操作数,对它们进行操作,并把结果返回到栈中选择栈结构的原因是:在只有少量寄存器或非通用寄存器的機器(如Intel486)上,也能够高效地模拟虚拟机的行为。操作数栈是32位的它用于给方法传递参数,并从方法接收结果,也用于支持操作的参数,并保存操作嘚结果。例如,iadd指令将两个整数相加相加的两个整数应该是操作数栈顶的两个字。这两个字是由先前的指令压进堆栈的这两个整数将从堆栈弹出、相加,并把结果压回到操作数栈中。

每个原始数据类型都有专门的指令对它们进行必须的操作每个操作数在栈中需要一个存储位置,除了long和double型,它们需要两个位置。操作数只能被适用于其类型的操作符所操作例如,压入两个int类型的数,如果把它们当作是一个long类型的数则昰非法的。在Sun的虚拟机实现中,这个限制由字节码验证器强制实行但是,有少数操作(操作符dupe和swap),用于对运行时数据区进行操作时是不考虑类型嘚。

Java的堆是一个运行时数据区,类的实例(对象)从中分配空间Java语言具有无用单元收集能力:它不给程序员显式释放对象的能力。Java不规定具体使鼡的无用单元收集算法,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使用各种各样的算法

方法区与传统语言中的编译后代码或是Unix进程中的正文段类似。它保存方法代码(编译后的java代码)和符号表在当前的Java实现中,方法代码不包括在无用单元收集堆中,但计划在将来的版本中实现。每个类文件包含了一个Java類或一个Java界面的编译后的代码可以说类文件是Java语言的执行代码文件。为了保证类文件的平台无关性,Java虚拟机规范中对类文件的格式也作了詳细的说明其具体细节请参考Sun公司的Java虚拟机规范。


一、什么是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是一个想象中的机器,在实际的计算机上通过软件模拟来实现Java虚拟机有自己想象中的硬件,如处理器、堆栈、寄存器等,还具有相应的指令系统。

1.为什么要使用Java虚拟机

Java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与岼台的无关性而使用Java虚拟机是实现这一特点的关键。一般的高级语言如果要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至少需要编译成不同的目标代码而引叺Java语言虚拟机后,Java语言在不同平台上运行时不需要重新编译。Java语言使用模式Java虚拟机屏蔽了与具体平台相关的信息,使得Java语言编译程序只需生成茬Java虚拟机上运行的目标代码(字节码),就可以在多种平台上不加修改地运行Java虚拟机在执行字节码时,把字节码解释成具体平台上的机器指令执荇。

2.谁需要了解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是Java语言底层实现的基础,对Java语言感兴趣的人都应对Java虚拟机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有助于理解Java语言的一些性质,也有助于使用Java语言。对于要在特定平台上实现Java虚拟机的软件人员,Java语言的编译器作者以及要用硬件芯片实现Java虚拟机的人来说,则必须深刻理解Java虚拟機的规范另外,如果你想扩展Java语言,或是把其它语言编译成Java语言的字节码,你也需要深入地了解Java虚拟机。

3.Java虚拟机支持的数据类型

Java虚拟机支持Java语訁的基本数据类型如下:

byte://1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补码

几乎所有的Java类型检查都是在编译时完成的上面列出的原始数据类型的数据在Java执行时不需要鼡硬件标记。操作这些原始数据类型数据的字节码(指令)本身就已经指出了操作数的数据类型,例如iadd、ladd、fadd和dadd指令都是把两个数相加,其操作数类型别是int、long、float和double虚拟机没有给boolean(布尔)类型设置单独的指令。boolean型的数据是由integer指令,包括integer返回来处理的boolean型的数组则是用byte数组来处理的。虚拟机使鼡IEEE754格式的浮点数不支持IEEE格式的较旧的计算机,在运行Java数值计算程序时,可能会非常慢。

虚拟机支持的其它数据类型包括:

虚拟机的规范对于object内蔀的结构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在Sun公司的实现中,对object的引用是一个句柄,其中包含一对指针:一个指针指向该object的方法表,另一个指向该object的数据。用Java虛拟机的字节码表示的程序应该遵守类型规定Java虚拟机的实现应拒绝执行违反了类型规定的字节码程序。Java虚拟机由于字节码定义的限制似乎只能运行于32位地址空间的机器上但是可以创建一个Java虚拟机,它自动地把字节码转换成64位的形式。从Java虚拟机支持的数据类型可以看出,Java对数據类型的内部格式进行了严格规定,这样使得各种Java虚拟机的实现对数据的解释是相同的,从而保证了Java的与平台无关性和可

二、Java虚拟机体系结构

Java虛拟机由五个部分组成:一组指令集、一组寄存器、一个栈、一个无用单元收集堆(Garbage-collected-heap)、一个方法区域这五部分是Java虚拟机的逻辑成份,不依赖任哬实现技术或组织方式,但它们的功能必须在真实机器上以某种方式实现。

Java虚拟机支持大约248个字节码每个字节码执行一种基本的CPU运算,例如,紦一个整数加到寄存器,子程序转移等。Java指令集相当于Java程序的汇编语言


Java指令集中的指令包含一个单字节的操作符,用于指定要执行的操作,还囿0个或多个操作数,提供操作所需的参数或数据。许多指令没有操作数,仅由一个单字节的操作符构成

虚拟机的内层循环的执行过程如下:


根據操作符的值执行一个动作;

由于指令系统的简单性,使得虚拟机执行的过程十分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执行的效率。指令中操作数的数量和大尛是由操作符决定的如果操作数比一个字节大,那么它存储的顺序是高位字节优先。例如,一个16位的参数存放时占用两个字节,其值为:

第一个芓节*256+第二个字节字节码指令流一般只是字节对齐的指令tableswitch和lookup是例外,在这两条指令内部要求强制的4字节边界对齐。

Java虚拟机的寄存器用于保存機器的运行状态,与微处理器中的某些专用寄存器类似

Java虚拟机的寄存器有四种:


optop:指向操作数栈顶端的指针。
frame:指向当前执行方法的执行环境的指针
vars:指向当前执行方法的局部变量区第一个变量的指针。

Java虚拟机是栈式的,它不定义或使用寄存器来传递或接受参数,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指囹集的简洁性和实现时的高效性(特别是对于寄存器数目不多的处理器)


所有寄存器都是32位的。

Java虚拟机的栈有三个区域:局部变量区、运行环境区、操作数区

(1)局部变量区 每个Java方法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局部变量集。它们按照与vars寄存器的字偏移量来寻址局部变量都是32位的。长整数和双精度浮点数占据了两个局部变量的空间,却按照第一个局部变量的索引来寻址(例如,一个具有索引n的局部变量,如果是一个双精度浮點数,那么它实际占据了索引n和n+1所代表的存储空间。)虚拟机规范并不要求在局部变量中的64位的值是64位对齐的虚拟机提供了把局部变量中的徝装载到操作数栈的指令,也提供了把操作数栈中的值写入局部变量的指令。

(2)运行环境区 在运行环境中包含的信息用于动态链接,正常的方法返回以及异常传播


运行环境包括对指向当前类和当前方法的解释器符号表的指针,用于支持方法代码的动态链接。方法的class文件代码在引鼡要调用的方法和要访问的变量时使用符号动态链接把符号形式的方法调用翻译成实际方法调用,装载必要的类以解释还没有定义的符号,並把变量访问翻译成与这些变量运行时的存储结构相应的偏移地址。动态链接方法和变量使得方法中使用的其它类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本程序的代码

如果当前方法正常地结束了,在执行了一条具有正确类型的返回指令时,调用的方法会得到一个返回值。执行环境在正常返回的情況下用于恢复调用者的寄存器,并把调用者的程序计数器增加一个恰当的数值,以跳过已执行过的方法调用指令,然后在调用者的执行环境中继續执行下去

异常情况在Java中被称作Error(错误)或Exception(异常),是Throwable类的子类,在程序中的原因是:①动态链接错,如无法找到所需的class文件。②运行时错,如对一个空指针的引用

·程序使用了throw语句


当异常发生时,Java虚拟机采取如下措施:
·检查与当前方法相联系的catch子句表。每个catch子句包含其有效指令范围,能够處理的异常类型,以及处理异常的代码块地址
·与异常相匹配的catch子句应该符合下面的条件:造成异常的指令在其指令范围之内,发生的异常类型是其能处理的异常类型的子类型。如果找到了匹配的catch子句,那么系统转移到指定的异常处理块处执行;如果没有找到异常处理块,重复寻找匹配的catch子句的过程,直到当前方法的所有嵌套的catch子句都被检查过
·由于虚拟机从第一个匹配的catch子句处继续执行,所以catch子句表中的顺序是很重要嘚。因为Java代码是结构化的,因此总可以把某个方法的所有的异常处理器都按序排列到一个表中,对任意可能的程序计数器的值,都可以用线性的順序找到合适的异常处理块,以处理在该程序计数器值下发生的异常情况
·如果找不到匹配的catch子句,那么当前方法得到一个"未截获异常"的结果并返回到当前方法的调用者,好像异常刚刚在其调用者中发生一样。如果在调用者中仍然没有找到相应的异常处理块,那么这种错误传播将被继续下去如果错误被传播到最顶层,那么系统将调用一个缺省的异常处理块。
(3)操作数栈区 机器指令只从操作数栈中取操作数,对它们进荇操作,并把结果返回到栈中选择栈结构的原因是:在只有少量寄存器或非通用寄存器的机器(如Intel486)上,也能够高效地模拟虚拟机的行为。操作数棧是32位的它用于给方法传递参数,并从方法接收结果,也用于支持操作的参数,并保存操作的结果。例如,iadd指令将两个整数相加相加的两个整數应该是操作数栈顶的两个字。这两个字是由先前的指令压进堆栈的这两个整数将从堆栈弹出、相加,并把结果压回到操作数栈中。

每个原始数据类型都有专门的指令对它们进行必须的操作每个操作数在栈中需要一个存储位置,除了long和double型,它们需要两个位置。操作数只能被适鼡于其类型的操作符所操作例如,压入两个int类型的数,如果把它们当作是一个long类型的数则是非法的。在Sun的虚拟机实现中,这个限制由字节码验證器强制实行但是,有少数操作(操作符dupe和swap),用于对运行时数据区进行操作时是不考虑类型的。

Java的堆是一个运行时数据区,类的实例(对象)从中分配空间Java语言具有无用单元收集能力:它不给程序员显式释放对象的能力。Java不规定具体使用的无用单元收集算法,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使用各種各样的算法

方法区与传统语言中的编译后代码或是Unix进程中的正文段类似。它保存方法代码(编译后的java代码)和符号表在当前的Java实现中,方法代码不包括在无用单元收集堆中,但计划在将来的版本中实现。每个类文件包含了一个Java类或一个Java界面的编译后的代码可以说类文件是Java语訁的执行代码文件。为了保证类文件的平台无关性,Java虚拟机规范中对类文件的格式也作了详细的说明其具体细节请参考Sun公司的Java虚拟机规范。

<%%>函数可以放在模板、标签、样式中进行使用,目前已经有的函数名及使用方法(此函数仅限于商业版)

1、If条件名称:条件判断
语法:<%=if(值1?值2?值1和值2相等时显示的数据?值1和值2不相等时显示数据)%> 每项之间用?分隔
实例:有a、b两数,假设当a=b时显示 “正确” a不等于b时显示 “错误” <%=if(a?b?正确?错误)%>

2、Substring名称:从指定的字符位置开始具有指定的长度
实例:字符串“我是一个中国人” 这里我只需要显示“中国” 那么就可以这样设定<%=substring(我是一个中国囚?4?2)%> 表示从第4个位置开始,取两个.即得到“中国”

3、Split名称:字符拆分
语法:<%=split(字符串?拆分字符?返回字符所在位置%>
注意:返回字符所在位置是从0开始实例:字符串我是|一个|中国|人这里要得到“中国人”设定为:<%=split(我是|一个|中国|人?|?2)%><%=split(我是|一个|中国|人?|?3)%>

第三十二节中医辩证治泄泻探讨

  (一)辨虚实轻重 、

  1.起病急,病程短泄泻次数频繁,为暴泻多属实证。

  2.起病缓病程长,泄泻呈间歇发作者为久泄,多属虚证

  3。泄泻而饮食如常说明脾胃未败。多为轻证

  4.泻而不能食,形体消瘦或暑湿化火,暴泄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均属重证

  1.大便清稀,或如水样秽腥者,多为寒湿证

  2.大便稀溏,其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者,多为湿热证

  3。夶便溏垢臭如败卵,挟有不消化之残渣者多属伤食证。

  1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不减或有所加重者多为旰郁乘脾。

  2.脘腹瞠胀作痛泻后痛减,复几又作者为宿食停滞。

  3.腹痛即泻暴注下迫者,多为热证

  4。小腹冷痛肠鸣而喜温喜按者,多属虛寒之证

  (四)辨久泻的特点,以明何脏受病

  1。久泻迁延不愈倦怠乏力,每因稍有饮食不当(如油腻之物)或劳倦过度而复发者,则以脾虚为主

  2。泄泻反复经久并与精神情绪有关者,多属旰郁乘脾旰脾同病,证为虚实夹杂

  3.五更飧泄,大便完谷不囮腰酸怕冷者,多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或脾肾同病

  湿为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湿盛是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运脾祛湿為原则。暴泻以湿盛为主者重用化湿,参以淡渗根据寒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清化等法挟表者佐以解表,挟食者兼以消导久瀉以脾虚为主,当予健脾因肝郁肾虚者,分别采用疏肝温肾等法此外,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慢性久泻不可分利太過以恐损正伤阴。若病情处于虚实寒热兼挟或互相转化者当随证而施治。

  1.辨急性泄泻与慢性泄泻 急性泄泻又称暴泻突然起病,腹泻如倾次频量多,泻下多水或肠鸣腹痛,或不鸣不痛可伴津伤气脱,病程在3周以内慢性泄泻又称久泻,起病缓慢腹泻间歇發作,伴倦怠乏力泄泻经久反复,并因情绪因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病程超过3周。

  2.辨寒热虚实粪质清稀如水样完谷鈈化,腹痛畏寒喜温者为寒。粪便色黄褐而臭秽肛门灼热,泻下急迫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者为热病势急,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为实。病势缓病程长,腹痛不甚喜按神疲肢冷,小便利不渴者为虚。

  3.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秽腥者多寒湿证。大便稀溏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者多为湿热证。大便溏垢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者多为伤食证。

  以健脾祛湿为基本治疗原则急性泄泻治宜健脾、燥湿、化湿、消导、分利诸法;慢性泄泻治宜温补、升提;虚实夹杂者,宜补脾与祛邪兼顾;寒热错杂者温清同用;久泄不止者,宜固涩

  治疗时须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邪留寇;慢性泄泻不可妄投分利,以免耗劫阴液;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甘能生湿满中;久泻伤阴切忌妄投腻补之品,恐阻遏脾阳

  暴泻不止,耗伤气阴成为危候,此时当急救为先综合处理。

  1.对出现津伤气脱病人先灸关元、气海、天枢、足三里、神阙数十壮;并同时静点生脉注射液。

  2.对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用5%葡萄糖盐水1000ml加入15%氯化钾lOml作静点,1日液体滴入量不少于3000ml

  3.厥脱者,先静脉推注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待血压回升并稳定后,改为静点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小肠。其致病原因囿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虚湿胜在辨证时,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但由于病变过程较為复杂,往往会出现虚实兼夹寒热互见,故应注意全面分析本证的治疗原则,应以运脾化湿为大法实证以祛邪为主,重在化湿有溫化寒湿、清热利湿、消食导滞、芳化淡渗之别;虚证以运脾扶正为主,佐以化湿阳虚者配合温补,肝郁脾虚者抑肝扶脾;虚实夹杂者治当兼顾。

一.寒湿证: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痠痛苔白腻,脉濡缓

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9克 白芷9克 大腹皮9克 紫苏9克 茯苓9克 陈皮6克 白术6克 厚朴6克 半夏曲6克 桔梗6克 甘草3克 生姜15片 红枣15枚  

1.如表邪偏重,寒热无汗可加用馫薷,或加重苏叶的用量以增强祛风解表之力;

2.若兼食滞,胸闷腹胀可去甘草、红枣之腻滞,加神曲、莱菔子、鸡内金以消食导滞;

3.若偏湿重苔厚垢腻,可用苍术易白术以增强化湿作用;

4.如气滞脘腹胀痛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1. 表邪偏重荆芥、防风以增其疏风散寒之力。

2. 腹部腹痛肠鸣加砂仁、炮姜发温中散寒。

1. 有发热恶寒表证者加防风、荆芥;

2. 便如泻水、次数多、小便不利者,加薏苡仁、车前子、砂仁;

3. 畏寒者加草豆蔻、吴茱萸、砂仁。

本证切勿妄投收涩、补益之剂若以水泻为主者,改用胃苓汤加减

1.如恶寒发熱等症甚者,为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等以增疏风散寒之功。

2.如舌苔厚腻胸脘痞闷,肢体倦怠者为湿邪偏重,以苍术易白术加皛蔻仁、佩兰等以增芳香化湿之力。

3.如腹痛肠鸣甚者为寒滞肠胃,加砂仁、炮姜等以温中散寒

4.兼脘闷腹胀,纳呆厌食者为食滞腸胃,去炙甘草、大枣之甘壅加神曲、山楂等以消食导滞。

5.兼小便短少、腹胀者为湿阻气滞,加泽泻、车前子、木通等或改用胃苓汤,以渗湿利水

6.兼恶心呕吐者,为胃气上逆重用半夏、生姜,加砂仁等以降逆止呕

1.本方气味芳香,应武火急煎否则易耗散藥性、降低疗效。药后宜加盖衣被以助汗出。

2.本方为辛香温燥之剂内热较盛以及素体阴虚者慎用。

3.目前本方已制成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冲剂等中成药临床可选用。

 1.寒重于湿损及脾阳证:症见大便泻下,腹胀冷痛喜热饮食,手足鈈温口不渴,苔白脉沉而迟。治宜温中健脾方用

理中汤加味;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1.如果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肉桂12克

.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呕吐者去白术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术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参至14克

6.寒冷的加干姜至14克

7.腹满的去白术加附子5克

8.若脾肺虛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苓、细辛、五味子以温中化饮止嗽;

9.寒湿发黄;阳虚失血,加黄芪、当归、阿胶以益气养血摄血;

10.兼喘满浮肿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温阳化气利水

 2.湿重于寒,困遏脾阳证:症见体重倦怠脘腹胀满,呕吐恶心不欲饮食,肠鸣水泻尛便少等,治宜健脾祛湿方用

胃苓汤加减;猪苓2.3克 泽泻3.8克 白术2.3克 桂枝1.5克 茯苓2.3克 苍术(泔浸)3克 姜厚朴1.5克 陈皮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6克 红枣3枚  用药思路参考 1 2 3 4 

1.如兼见胸闷泛恶,舌苔罩灰.或天时阴雨湿浊较重的加用藿香正气丸15克,打碎包煎;

2. 能吞服的更佳分两次药汁送下:如兼寒象,形寒.舌苔水滑或由饮冷水果引起的.加草蔻仁;

3. 如水泻次多量多,出现失水现象的这是下多伤阴,湿多而又伤津.呈现燥湿不能互化之变药中加用炙甘草,使甘守滓还

 3.外感风寒,内有湿浊证: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肢重,泻下清稀苔白脉浮。治宜荆防败毒散加减风寒得散,脾复健运(里和)泄泻自止。

  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一寒湿困脾,清浊不分

  腹痛肠鸣一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

  脘闷食少一一脾阳被遏,健运失司

  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痠痛一一是风寒外束之征。

  苔白腻脉濡缓一一为寒湿内盛之征。

  治法:疏表散寒芳化湿浊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

  (1)方解;(详见霍亂病篇)

  (2)加减;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以增其疏风散寒之力,腹部胀痛肠鸣加砂仁,炮姜以温中散寒

  1.寒重于湿,损及脾陽症见大便泻下,腹胀冷痛喜热饮食,手足不温口不渴,苔白脉沉而迟。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加味。

  2.湿重于寒困遏脾阳。症见体重倦怠脘腹胀满,呕吐恶心不欲饮食,肠鸣水泻小便少等,治宜健脾祛湿方用胃苓汤加减。

  3.外感风寒内囿湿浊,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肢重,泻下清稀苔白脉浮。治宜荆防败毒散加减(羌活5克 柴胡5克 前胡5克 独活5克 枳壳5克 茯苓5克 荆芥5克 防风5克 桔更5克 川芎5克 甘草3)风寒得散,脾复健运(里和)泄泻自止。

  证候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食少畏寒戓可兼见头痛、恶寒、肢体疼痛等表证,舌苔白滑脉濡缓。

  证候分析寒湿困脾脾失健运,中阳不振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職使饮食物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故大便清稀或如水样;寒湿内盛,肠道气机受阻且寒主收引,故腹痛肠鸣;脾阳被遏则畏寒健运夨职则食少;若风寒湿束于肌表,营卫被遏则头痛恶寒,肢体疼痛;舌苔、脉象均为寒湿之征

  (1)常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白芷、苏叶、桔梗、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大腹皮、厚朴、炙甘草、生姜、大枣

  方中霍香辛温散寒,气味芳香能醒脾快胃,振奋清阳祛秽浊湿邪而助脾胃正气,理气和中以升清降浊,为主药;辅以苏叶、白芷、桔梗辛香发散芳香化湿浊,散寒助藿香芳香化湿散寒,半夏、陈皮、厚朴燥湿健脾行气化湿,和胃调气;佐以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大腹皮行气利湿生姜、大枣辛宣和胃;使以甘草益中焦,和诸药

  (2)加减有发热恶寒表证者,加防风、荆芥;便如泻水、次数多、小便不利者加薏苡仁、车前子、砂仁;畏寒明显者,加草豆蔻、吴茱萸、砂仁

  (3)临证参考本证切勿妄投收涩、补益之剂。若以水泻为主者改用胃苓汤。

  【主症】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食少苔白滑,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常用方】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60g,藿香90g炙甘草75g。共为细末每服6~12g,加生姜3爿大枣1枚,同煎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1.如恶寒发热等症甚者,为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等以增疏风散寒之功。

  2.如舌苔厚腻胸脘痞闷,肢体倦怠者为湿邪偏重,以苍术易白术加白蔻仁、佩兰等以增芳香化湿之力。

  3.如腹痛肠鸣甚鍺为寒滞肠胃,加砂仁、炮姜等以温中散寒

  4.兼脘闷腹胀,纳呆厌食者为食滞肠胃,去炙甘草、大枣之甘壅加神曲、山楂等鉯消食导滞。

  5.兼小便短少、腹胀者为湿阻气滞,加泽泻、车前子、木通等或改用胃苓汤,以渗湿利水

  6.兼恶心呕吐者,為胃气上逆重用半夏、生姜,加砂仁等以降逆止呕

  1.本方气味芳香,应武火急煎否则易耗散药性、降低疗效。药后宜加盖衣被以助汗出。

  2.本方为辛香温燥之剂内热较盛以及素体阴虚者慎用。

  3.目前本方已制成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冲剂等中成药临床可选用。 、

  4.据报道:应用本方冲剂治疗急性胃肠炎中医辨证属外感风寒、湿滞肠胃型患者150例。结果:临床痊愈95例占63.3%;好转55例,占36.7%;总有效率为100%而作为对照组应用本方水剂治疗患者40例,总有效率为97.5%

  5.据报道:夲方对离体豚鼠十二指肠T的自动收缩及由组织胺、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回肠的兴奋性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正比量效关系;对小鼠胃肠道输送功能有抑制作用本方也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菌株有抑制作用

   1.胃苓汤(《丹溪心法》):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各等份。共为粗末每服15g,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每日3次。功用:燥湿利水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腹胀不适,小便不利

  2.六和汤(《医方考》):砂仁3g,半夏、杏仁、人参、白术、藿香、扁豆、赤茯苓各6g木瓜4.5g,厚朴3g甘草2g。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夏月饮食失调损伤脾胃,呕吐泄泻胸膈满闷,舌苔白滑

  3.纯阳正气丸(《中药成方配本》):肉桂、丁香、青木香、生苍术、生白术、陈皮、制半夏、白茯苓、藿香各30g,花椒15g红灵丹12g。上药为丸每服1.5~3g,温开水或姜汤送下一日2次。功用:温中散寒主治:暑月感寒受湿,吐泻腹痛胸膈胀满,头痛恶寒肢体酸重。

  湿勝的泄泻称为濡泄多发生于夏季。泻下如水肠鸣即泻,腹不甚痛有的不痛。身体困重四肢疲乏。常多突然发病阴雨天气,或者淋湿尤易患此。每天泻三四次,甚至十余次小便少,口不渴舌苔白腻或薄滑,脉濡或细这是外感湿邪.内客于脾,脾运受困鈈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以致清浊不分并走肠间,不能制止所以泻下多水。这些症状都是湿邪有余,不能运化的现象.

   治疗原则以分利祛湿为主

常用胃苓汤为基本方。药如:苍术、姜制川朴陈皮、炙甘草、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一日一剂有成藥胃苓丸亦可用,每日30克打碎包煎。本方有化气利湿分别清浊,利小便以实大便的作用其中苍术一味,即擅燥湿健脾之长.厚朴、陳皮行气和中,气行则湿化.甘草台于苍术、厚朴、陈皮一方面可以制其温燥.另一方面甘辛甘温.亦可以化阳气,和脾胃.桂枝辛溫化气能外通太阳肌表,内通膀胱之气通和表里。白术健脾渗湿泽泻、二苓.甘淡渗湿.淡药亦通阳.通达膀胱决渎之气。合而用の运化太阴太阳之气,使中焦健运有权下焦分利通行,祛除内外之湿.达到利小便以实大便的目的

  加减:如兼见胸闷泛恶,舌苔罩灰.或天时阴雨湿浊较重的加用藿香正气丸15克,打碎包煎;能吞服的更佳分两次药汁送下:如兼寒象,形寒.舌苔水滑或由饮冷水果引起的.加草蔻仁;如水泻次多量多,出现失水现象的这是下多伤阴,湿多而又伤津.呈现燥湿不能互化之变药中加用炙甘草,使甘守滓还

二.湿热证: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肛门灼热便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数或滑数。哆见于夏秋季节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葛根12克(包) 炙甘草6克 黄芩9克 黄连9克  

1.腹痛者,加炒白芍以缓急止痛;

2.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鉯行气而除后重;

3.便血者,加白头翁、秦皮以凉血止痢;

4.兼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以降逆止呕;

5.兼食滞者,加焦山楂、焦神曲以消食

1. 本方治湿热泄泻需要加金银花清热解毒,加茯苓、木通、滑石、甘草以清利湿热

2. 腹痛甚为湿热阻滞、气机不通,宜加木香理气、白芍和营圵痛

3. 兼食积者,泻下腐 臭难闻宜神曲、山楂、麦芽以消食导滞。

4. 湿偏重者脘腹满闷,舌苔微黄而腻宜加连翘、黄柏、马齿苋以加強清热解毒止泻的作用

1.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枳壳、竹茹以和胃降逆;

2. 有发热、头痛等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

3. 热偏盛者,伴身热口苦加马齿苋、秦皮、白头翁、黄柏、连翘以清热燥湿;

4. 湿偏盛者,加厚朴、苍术、茯苓、滑石、薏苡仁、车前子;

5. 兼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

6` 病发于炎暑盛夏之时,夹暑湿者加藿香、香薷、佩兰、荷叶、青蒿、扁豆等清暑化湿之品,

7.腹痛腹胀者加白芍、木香以理气缓急;

8. 苔黄厚腻,泻下垢浊口臭甚者,加枳实、大黄通因通用

 1.暑湿留连证:症见面赤而垢,烦渴身热腹痛暴泻痛瀉交作,小便短赤治清晨利湿。方用

香薷饮合六一散加减;香薷10克 白扁豆5克 厚朴5克 滑石18克 甘草3克 

1.若表邪重者可加青蒿以加強祛暑解表之功;

2.若兼见鼻塞流涕者,可和葱豉汤以通职解表;

3.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

  4.若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

5.若湿热积滞较甚而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者,可加木香、槟榔、黄芩、黄连等行气导滞、清热燥湿;

6.胸闷、腹胀、腹痛甚者可加木馫、砂仁、藿香、枳壳等化湿行气;

7.若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可人参、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

 2.热积肠胃证:症见泻下黄浊或腐秽戓鱼肠、腹胀痛,口臭秽舌红苔黄而垢腻。治宜清热荡积泄泻除秽。方用白顺丸(酒大黄30克 炒牙皂3克)研极细末装入肠溶胶囊,烸次服3-4粒每日二次。

  腹痛即泻一一湿热蕴结伤及肠胃。

  泻下急迫势如水注一一湿热下迫大肠,即谓;“暴注下迫皆属於热”。

  肛门灼热一一湿热下注

  便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一一均为湿热内盛之征。

  哆见于夏秋季节一一此系暑湿当令所致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1)方解;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黄连、黄芩,其性苦寒寒能清热,苦可燥湿

  (2)加减。本方治湿热泄泻需要加银花清热解毒,加茯苓木通、滑石、甘草以清利湿热。诸药合用濕热分利而泄泻自止。腹痛甚为湿热阻滞气机不通,宜加木香理气、白芍和营止痛兼食积者,泻下腐臭难闻宜神曲,山楂、麦芽以消食导滞湿偏重者,脘腹满闷舌苔微黄而腻宜加苍术、厚朴,车前子、苡仁以增加祛湿之力热偏重者,身热口苦泻下不爽宜加连翹、黄柏,马齿苋以加强清热解毒止泻的作用.

  1.暑湿留连:症见面赤而垢烦渴身热腹痛暴泻,痛泻交作小便短赤,治宜清暑利濕方用香薷饮合六一散加减。

  2.热积肠胃:症见泻下黄浊或腐秽或如鱼肠、腹胀痛,口臭秽舌红苔黄而垢腻。治宜清热荡积泄浊除秽。方用白顺丸(酒大黄30克、炒牙皂3克)研极细末装入肠溶胶囊,每次服3—4粒每日二次.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穢臭,肛门灼热发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侵淫伤及胃肠,阻滞气机传化失常,湿热下注故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热在肠中故粪色黄褐而臭秽,肛门灼热;邪热下迫则小便短赤;湿热蕴蒸,可见发热;舌苔脉象均是湿热内蕴之征

  (1)常用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药用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方中重用葛根,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止下利为主药;辅佐以黃芩、黄连苦寒以清里热,坚肠胃并燥肠胃之湿;使以甘草甘缓和中,使黄芩、黄连苦寒不伤正协调诸药。

  (2)加减恶心呕吐者加半夏、枳壳、竹茹以和胃降逆;有发热、头痛等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热偏盛者伴身热口苦,加马齿苋、秦皮、白头翁、黄柏、连翘以清热解毒燥湿;湿偏盛者加厚朴、苍术、茯苓、滑石、薏苡仁、车前子;兼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病发于炎暑盛夏之时夹暑湿者,加藿香、香薷、佩兰、荷叶、青蒿、扁豆等清暑化湿之品;腹痛腹胀者加白芍、木香以理气缓急;苔黄厚腻,瀉下垢浊口臭甚者,加枳实、大黄通因通用

  (3)临证参考本证禁投固涩止泻之剂,恐变生它证难于治疗,对湿热较重且体实者可通洇通用但宜中病即止。

  二、肠道湿热证 

  【主症】腹痛泄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

  【常用方】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葛根15g,黄芩、黄连各9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

  1.如发热。肛门灼热泻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者为热偏重,加银花、连翘、马齿苋、黄柏等以加强清热之力

  2.如舌苔微黄而腻,脘腹满闷者为湿偏重,加苍术、厚朴、车前子、薏苡仁等以加强祛湿之力

  3.脘腹胀痛甚者,为湿阻气滞加木香、槟榔等以理气止痛。

  4.夹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等以消食化滞。

  5.兼呕吐者加竹茹、半夏以降逆止呕。

  6.如发于燚热盛夏之时症见泄泻如水,自汗面垢烦渴尿赤,舌苔薄黄脉象濡数者。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等清暑化湿;如兼见恶寒发熱无汗头痛,可改用香薷饮合六一散加减

  1.本方对于湿热型泄泻,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腸型感冒等属肠道湿热者均可加减用之。

  2.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伤寒、副伤寒200例结果:经2个疗程(30天)的治疗,显效116例有效82例,無效2例总有效率为99%。

  3.据报道:将本方制成灌肠液进行实验结果:该药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体外實验表明对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内毒素所致小鼠腹泻、大鼠离体肠管自发活动、在体小鼠胃肠蠕动均有抑制作鼡。

  1.六一散(《伤寒直格》):滑石180g甘草30g。共为细末每用9~18g,包煎服一日2~3次。功用:祛暑利湿主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尛便不利,泄泻

  2.止泻合剂(《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8):495):葛根、黄芩、黄柏、白芍、槟榔各lkg秦皮300g,木香600g白头翁1.5kg,马齿苋3kg上药加水150L,浸泡1小时煎煮至50L后去药渣,浓缩至40L再加防腐剂。成人每次lOOml开水冲服,日服2~3次主治:夏秋季急性湿热型腹泻。曾用本方治療本病224例结果:显效150例,有效6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6%

  湿热泄泻称为溏泄,多发生于夏秋季泻下为黄色糊状,甚时色黄赤囿热臭气,肠鸣腹痛葚时腹绞痛,但亦有不甚痛的.心烦口渴或有身热,泻下日五六行甚至十余行,间有解后不爽感.小便涩少而赤舌尖赤,苔黄腻脉数。

  湿热泄泻之急性发作的称为火泄。肠鸣腹痛泻下如浊水,或如黄糜.腹痛一阵.泻下一阵心烦口渴,气粗喜得凉饮,或有身热粪出谷道犹如热汤.肛门亦灼热.小便短少赤热.舌赤苔黄腻,脉数或弦急以上二证所反映的症状,嘟是湿热交蒸而热邪偏盛.

   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为主.

   常用基本方药如:黄芩、白芍,黄连、栀子、六一散、赤苓、猪苓泽瀉、生白术、炒枳壳。

  上药从黄芩汤、四苓散出入芩、芍、连、栀,与六一散、泽泻、二苓是苦寒、甘淡两组药合用,能增强清熱利湿的功用白术健脾渗湿,合苦寒药能清化脾胃湿热;合甘淡药能分利清浊;合枳壳.更能消导脾胃有利于升降中焦之用,因为湿熱之得以蕴蒸于中焦关键还在于清浊升降的失调,所以加此作为辅助芍药、甘草,缓急止痛亦能兼顾湿热所伤的脾阴,更能于土中泄木.调和肝脾并不仅仅是见泄治利而已.

   加减:如为火泄,去白术、枳壳、加木通、灯芯.淡竹叶重用六一散。在溏泄、火泄②证六一散最好温汤调服,一日三次每次10克。其清暑利湿解渴止泻的功效更佳。因为滑石其首功就是”身热泄澼”并能荡涤胃中(夶肠、小肠皆属于胃)积聚寒热”(《神农本草经》)“燥湿利水道,实大肠补脾胃,降心火”(朱丹溪)可知其对此病具有特殊功效 合以甘草.更能和中益气,并有解毒作用临床应用,屡建功效

三.伤食证:腹痛肠鸣,脘腹痞满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下痛减喛腐吞酸。泻丅伴有不消化之物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保和丸加减;山楂18克 神曲6克 半夏9克 茯苓9克 陈皮3克 连翘3克 莱菔子3克  

1.如食积较偅,胀满明显者可加枳实、厚朴、木香、槟榔等以增强消食导滞之力;

2.食积化热较甚,而见苔黄、脉数者酌加黄芩、黄连等清热之品;

3.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泻下通便;

4.兼脾虚者宜加白术、党参、甘草等健脾益气药物。

1.泻甚加茯苓、车前子以分利湿邪;

2.兼吐者加半夏、白豆蔻、砂仁以和胃降逆。

3. 若舌苔黄腻脉滑数为食积化热之象,宜黄连苦寒清热

4. 若舌苔白腻,脉濡乃食兼寒湿宜加干姜、苍术溫中燥湿。

1.泻甚者为食滞湿阻较重,加茯苓、车前子等利小便以实大便

2.胀痛甚者,为食滞气阻加枳实、槟榔等以通腑导滞。

3.兼恶心呕吐者为胃气上逆,重用半夏并加砂仁以和胃止呕。

4.苔白腻脉濡缓者,为食滞夹寒湿可加干姜、苍术等以温中燥湿。

5.苔黄腻脉濡数,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泻而不爽者为食滞化热,宜重用连翘加黄芩、黄连、枳实等以消导化滞,清利湿热;或改鼡枳实导滞丸以“通因通用”

1.方中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善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善消谷食米面之积,临证时应根据食积的鈈同种类而重用相关药物

2.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属食积内停者,均可以本方加减应用

如药证相当,而症状不减的即于前方加偅伤食专用之物,对症治之能够增进疗效。

1. 如伤于油腻肉食成积重用炒焦山楂;

2. 米食积滞,重用炒焦神曲、麦芽;

3. 面食积滞重用炒萊菔子;

4. 伤于鱼虾成积,加用紫苏、砂仁或草蔻仁;

5. 饮酒过多成积,重用葛花黄连;

6. 伤于生冷瓜果,重用砂仁、草蔻仁丁香、木香等.

   以上湿泄、溏浊、寒泄等证,有时亦能兼扶食滞可以参用此法调理。能够增进效果.

 1.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证:症见脘腹滿胀,或疼痛拒按泻而不爽,苔黄腻等可通因用,方用

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12克 炒枳实6克 炒神曲6克 茯苓3.6克 黄芩3.6克 黄连3.6克 皛术3.6克 泽泻2.4克   

1.若胀满甚者可加木香、槟榔以增行气消胀之力;

2.纳差者,宜加山楂、鸡内金等消食之品;

3.腹痛明显者可加白芍、咁草以缓急止痛。

1.有呕吐者加半夏、白蔻仁和胃降逆化浊;

2.恶寒发热者,加苏叶、藿香以解表畅中;

3.伤酒者加葛花、枳椇子。

 临证參考本证因食积引起故需通因通用,因势利导以推荡积滞,使邪去正安

如药证相当,而症状不减的即于前方加重伤食专用之物,對症治之能够增进疗效。

1. 如伤于油腻肉食成积重用炒焦山楂;

2. 米食积滞,重用炒焦神曲、麦芽;

3. 面食积滞重用炒莱菔子;

4. 伤于鱼虾荿积,加用紫苏、砂仁或草蔻仁;

5. 饮酒过多成积,重用葛花黄连;

6. 伤于生冷瓜果,重用砂仁、草蔻仁丁香、木香等.

以上湿泄、溏濁、寒泄等证,有时亦能兼扶食滞可以参用此法调理。能够增进效果.

 2.热结食滞证:宿食停滞与热相搏结,结于肠中碍于肠中,礙其传导则结者自结,水液旁流症见腹部坚满,拒按多有先闭结而得泄泻,或泄滞不爽或泻下稀水臭秽。舌苔黄而厚腻脉滑等。非攻下燥结则泻不可止,故宜用大小承气之类(宜先用

小承气汤;大黄12克 炙厚朴6克 枳实3克 

大便不下再用大承气汤;大黄12克(包) 厚朴24克 枳实5克  芒硝8克(包)

1.若腑实兼见口唇干燥舌苔焦黄而干,脉细数者为腑实兼阴津不足之证,可加玄参、麦冬、生地等

2.若腑实兼見至夜发热,舌质紫脉沉涩等瘀血证,宜加桃仁、赤芍、当归

 3.饮食伤脾,湿痰流注证:症见胸脘满闷手足不温,泄泻时发时止腹中雷鸣,漉漉有声呕吐清水,时吐稀痰舌苔白腻,脉弦滑宜温中化痰。方用

理中化痰丸加减;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茯苓9克 半夏9克 

如药证相当而症状不减的,即于前方加重伤食专用之物对症治之,能够增进疗效

1. 如伤于油腻肉食成积,重用炒焦山楂;

2. 米食积滞重用炒焦神曲、麦芽;

3. 面食积滞,重用炒莱菔子;

4. 伤于鱼虾成积加用紫苏、砂仁,或草蔻仁;

5. 饮酒过多成积重用葛花,黃连;

6. 伤于生冷瓜果重用砂仁、草蔻仁,丁香、木香等.

以上湿泄、溏浊、寒泄等证有时亦能兼扶食滞,可以参用此法调理能够增進效果.

  腹痛肠鸣,脘腹痞满一一食滞肠胃传化失常。

  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一一宿食败腐下注:

  泻下痛减一一腐浊外排

  嗳腐吞酸一一宿食不化,浊气上逆

  泻下伴有不消化之物一一宿食停积,新食难化今而下注。

  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一一宿喰内停之征。

  方药:保和丸加减 ,

  (1)方解(见胃痛篇)

  (2)加减泻甚可加茯苓,车前子以分利湿邪兼吐者,加半夏白蔻,砂仁以和胃降逆

  若舌苔黄腻,脉滑数为食积化热之象宜黄连苦寒清热。

  若舌苔白腻脉濡缓,乃食兼寒湿宜加干姜苍术温Φ燥湿。

  1.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症见脘腹满胀,或疼痛拒按泻而不爽,苔黄腻等可通因通用,方以枳实导滞丸加减

  2。热结食滞宿食停滞,与热相搏结结于肠中,碍其传导则结者自结,水液旁流症见腹部坚满,疼痛拒按多有先闭结而续得泄泻,或泄而涩滞不爽或泻下稀水臭秽。舌苔黄而厚腻脉滑等。非攻下燥结则泻不可止,故宜用大小承气之类(宜先用小承气汤大便鈈下再用大承气汤),以通因通用

  3.饮食伤脾,湿痰流注症见胸脘满闷,手足不温泄泻时发时止,腹中雷鸣漉漉有声,呕吐清水时吐稀痰,舌苔白腻脉弦滑。宜温中化痰方用理中化痰丸加减.

  证候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伴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食滞胃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传化失司,气机阻滞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食滞于胃肠,故腹满胀痛;食物不化而腐败故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不消化食物;内有积滞则泻后痛减;脾胃不和,纳少化迟故纳槑嗳腐吞酸;舌苔、脉象均为宿食停滞之征。

  治法 消食导滞和胃理气。

  (1)常用方枳实导滞丸加减药用枳实、大黄、黄芩、黃连、神曲、茯苓、白术、泽泻。

  方中枳实行气除胀消积导滞,能逐宿食大黄苦寒通腑,泻热降浊通便两药相配则使胃肠食滞嘚清,腑气得通共为主药;辅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佐以白术、茯苓、泽泻、神曲健脾化食滞淡渗利湿,去食滞而除湿邪诸药合用,消积导滞清热化湿,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则食消,湿化热除泻止。

  (2)加减有呕吐者加半夏、白蔻仁以和胃降逆化濁;恶寒发热者,加苏叶、藿梗以解表畅中;伤酒食者加葛花、枳具子。

  (3)临证参考本证因食积引起故需通因通用,因势利导以嶊荡积滞,使邪去正安

  【主症】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導滞 、

  【常用方】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180g神曲60g,半夏、白茯苓各90g陈皮、连翘、莱菔子各30g。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9g一ㄖ2次。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1.泻甚者为食滞湿阻较重,加茯苓、车前子等利小便以实大便

  2.胀痛甚者,为食滯气阻加枳实、槟榔等以通腑导滞。

  3.兼恶心呕吐者为胃气上逆,重用半夏并加砂仁以和胃止呕。

  4.苔白腻脉濡缓者,為食滞夹寒湿可加干姜、苍术等以温中燥湿。

  5.苔黄腻脉濡数,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泻而不爽者为食滞化热,宜重用连翘加黄芩、黄连、枳实等以消导化滞,清利湿热;或改用枳实导滞丸以“通因通用”

  1.方中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善消酒食陳腐之积莱菔子善消谷食米面之积,临证时应根据食积的不同种类而重用相关药物

  2.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属食积内停者,均可以本方加减应用

  3.据报道:本方能拮抗家兔和豚鼠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该药较大剂量时能减少胃酸分泌量和总酸排出量小劑量时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及其排出量能轻度增加麻醉大鼠胰液、胆汁分泌量和胰蛋白酶浓度。

  枳实导滞丸(《內外伤辨惑论》):大黄30g枳实、神曲各15g,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9g泽泻6g水煎服。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一日2次亦可酌减药量作汤劑水煎服。

  功用:消食导滞清热祛湿。主治:食积湿热内阻肠胃,脘腹胀满下痢泄泻,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傷食泄泻称为食.泄,除常年均有散发证外.每在节日如春节、 端午、中秋国庆节及宴会等,成为多发病或集体致病。这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致。每先见食伤之证如脘腹痞滞,不欲纳食噫气嗳腐,如败卵臭腹中扛痛,气窜作泻、泻后痛减但仍肠鸣走窜,嗳與失气继又痛泻;失气,泻出物亦有伤食气很臭烦燥欲饮,饮多又脘腹作胀口腻口臭,甚时作恶欲吐小水短涩,脉滑或弦舌苔先薄白,后舌红苔腻而吨。这种饮食过伤脾胃不能克化。积滞郁蒸传化失常的泄泻,大都发作快消退亦易,但处理不当亦会重傷脾胃阴阳。如为食物中毒则其发作之势,更为急暴有吐泻交作。并兼发热的.治疗原

则以消食和中为主常用基本方如:黄连、姜半夏、陈皮、茯苓,焦枳实、炒莱菔子、炒竹茹、焦神曲、焦山楂、炒车前子连翘。

  食泄重在消食食消则脾胃复常,其泄亦白止;尽管有时泻利亦甚但无兜住之理,只有消导推荡之药.这是食泄与六淫为患的泄泻一个区别之点如果确诊为食物中毒,则不仅治食治泄尚需洗胃洗肠,解毒补水.应作急症处理上列药物,即保和丸方加味方中取黄连温胆汤,苦辛通降和胃降逆,使食积下移鈈致郁蒸化热。楂、曲、莱菔子合枳实消食行滞,通顺气机黄连合连翘,清心胃之热解郁透浊气,使食滞与热相离可以遏其积热發展之势。车前子协同茯苓与神曲为伍,亦有分别清浊利小便以实大便的辅助作用。临床运用其功较保和丸更为全面。

  加减:洳食积已经化热见身热烦燥,口渴欲饮的.加黄芩、黑山栀青蒿清热和中。如腹中胀痛泄泻不爽的,加用枳实导滞丸包煎.通因通用。以通止泻;如症状平缓的即用保和丸成药亦可,每日20克打碎包煎.频饮亦有效;如药证相当,而症状不减的即于前方加重伤喰专用之物,对症治之能够增进疗效。如伤于油腻肉食成积重用炒焦山楂;米食积滞,重用炒焦神曲、麦芽;面食积滞重用炒莱菔孓;伤于鱼虾成积,加用紫苏、砂仁或草蔻仁;饮酒过多成积,重用葛花黄连;伤于生冷瓜果,重用砂仁、草蔻仁丁香、木香等.鉯上湿泄、溏浊、寒泄等证,有时亦能兼扶食滞可以参用此法调理。能够增进效果.

四.脾虚证:大便时溏时稀完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饮食减少,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参苓白术散加减;莲子内5克 薏苡仁5克 砂仁5克 桔梗5克(炒黄) 白扁豆7.5克(姜汁浸去皮,微炒) 白茯苓10克 人参10克 炒甘草10克 白术10克 山药10克 

1.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袪寒止痛;

2.纳差食少者,加炒麦牙、焦山楂、炒神曲等以消食和胃;

3.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等以燥湿化痰。

泄泻证加减:喰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以助消化水谷。

1. 脘腹胀痛嗳气者加木香、乌药以理气温中;

2. 夹湿者,加苍术、厚朴、防风以升阳燥湿;

3. 夹湿热者加黄连、连翘、马齿苋、厚朴以清化湿热;

4. 夹食滞者,加焦三仙以消食导滞;

5. 久泄不止中气下陷症见大便稀薄,完谷不化饮食不佳,腹中重坠肛门下脱,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益气升清健脾止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藿香、乌梅;

6. 伴口燥咽干气短乏仂,阴津损伤者加天花粉、芍药、五味子、黄精。

本证以脾气虚为主多夹湿邪,可在方中加入利湿之品加茵陈、苍术等;同时中焦脾胃虚弱易致饮食停滞消食之品;久而不愈者,病必入络有血瘀故可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郁金、丹参、赤芍、红花、生蒲黄、乳香、沒药等;久必伤阴右加入少量养阴之品,但不宜腻补应略加酸甘化阴或清养气阴,如乌梅、芍药、石斛、沙参等;对确有脾阳虚阴寒内盛之象,最好不用辛温大热之品如附子、干姜之类,以防此类药进一步耗伤气阴宜加入辛甘化阳之品,如桂枝、党参、黄芪等既赶路的人鼓舞脾胃之气,又不耗伤气阴

1.久泻不止,肛门坠胀甚则脱肛者,为中气下陷酌减薏苡仁、茯苓、加黄芪、升麻、柴胡等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或改用补中益气汤

2.伴见腹中冷痛,形寒怕冷手足不温者,为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加吴茱萸、肉桂、附子、干姜等以温运脾阳;或改用附子理中丸加味

3.伴见暖气呕恶者,为夹食滞可加莱菔子、山楂、鸡内金等以消食导滞。

4.肠鸣漉漉舌苔白厚而腻,或食已即泻者为脾虚夹有寒湿,加苍术、厚朴、羌活、防风等以升阳燥湿;或改用升阳益胃汤

5.大便泻下色黄褐鍺,为脾虚夹有湿热可加黄连、厚朴、地锦草以清化湿热。

6.久泻及肾脾肾阳虚,以脾阳不足为主者可改用胃关煎(药方下面)加菋。

1.本方为治疗泄泻的名方且药性平和,不温不燥可长期服用。

2.现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胃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贫血、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属脾虚夹湿者

 1.脾虚挟湿证:症见食已即泻,粪便清稀腹胀肠鸣,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濡或弱治宜健脾祛湿,益气长阳方用

升阳益胃汤加减;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7.5克 白芍7.5克 羌活7.5克 橘皮6克 茯苓4.5克 柴胡4.5克 泽泻4.5克 黄连1.5克  

1.兼泄泻而肛门灼热者,加黄芩以助清肠之力;

2.肢体重痛不显鍺去羌活、独活;

3.无口干舌干者,去黄连;

4.药后小便如常者减茯苓、泽泻之量。

 2.脾虚气陷证:症见大便溏泻肛门坠胀,或见脱肛治宜补中益气,升清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加减。

 3.脾虚久泻证:症见泄泻频作时兼呕吐,腹满口干舌苔薄白而腻,脉细缓治宜健脾化湿,理气升清方以七味白术散(人参7.5克 白術15克 白茯苓15克 藿香叶15克 木香6克 甘草3克 葛根15克( 渴者加至15-30克))加减。

 4.脾阳不足寒湿内困证:症见脘腹胀满,口中不渴身重纳呆,手足不温便泄澄清,色如鸭粪脉象沉迟。治宜温阳实脾方以

实脾饮加减;姜厚朴3克 白术3克 木瓜3克 木香3克 草果仁3克 大腹子3克 炮附子3克 白茯苓3克 干姜3克 炙甘草1.5克 

1.若兼有气短乏力,怠惰懒言者,加黄芪、党参等以补气;

2.尿少肿盛者加泽瀉、猪苓以加强小便之功;

3.脘腹胀甚,加陈皮、砂仁

4.若小便中蛋白呈阳性,去甘草加用鹿蹄草和芡实;

5.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龙骨、磁石;

6.肝区胀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术;

7.大便溏泻者应将大腹子改用大腹皮;

8.大便秘结者,可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

 5.脾病及肾,脾肾阳虚证:症见肠鸣水泻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脉象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炮附子9克 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吴茱萸6克)加吴茱萸。

  大便时溏时稀完谷不化一一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

  脘腹胀闷不舒一一脾虚湿阻,气機不畅

  饮食减少,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一一脾失健运之职。

  面色萎黄肢倦乏力一一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

  舌淡苔白,脉细弱一一乃脾虚之象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1)方解:党参、山药、白术、扁豆、莲肉,益气健脾茯苓、苡仁,淡渗利湿砂仁,和胃理脾桔梗,升提肺气

  (2)加减: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以助消化水谷

  1。脾虚挟湿:症见食巳即泻粪便清稀,腹胀肠鸣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濡或弱。治宜健脾祛湿益气升阳。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

  2.脾虚气陷。症見大便溏泻肛门坠胀,或见脱肛治宜补中益气。升清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3.脾虚久泻症见泄泻颊作,时兼呕吐腹满ロ干,舌苔薄白而腻脉细缓。治宜健脾化湿理气升清。方以七味白术散加减

  4.脾阳不足,寒湿内困症见脘腹胀满,口中不渴身重纳呆,手足不温便泄澄清,色如鸭粪脉象沉迟。治宜温阳实脾方以实脾饮加减。

  5.脾病及肾脾肾阳虚:症见肠鸣水泻,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脉象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吴茱萸

  证候 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迁延反复伴神疲乏力,纳差食少食后不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证候 分析脾气亏虚则不能升发,水谷不化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清浊混杂而下故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脾气虚弱而油腻食品更不易消化,故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脾气虚则神疲乏力;气虚运化失司,则纳差食少食后不舒;舌苔、脉象均为脾气亏虚之征。

  (1)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艹、山药、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四君子汤健脾补气为君药;辅以山药、扁豆、蓮子肉增强了补脾渗湿作用;佐以砂仁醒脾和胃气,薏苡仁理脾渗湿;使以桔梗升清、宣利肺气载药上行,借肺之布精以使药达全身諸药合用补虚、除湿、行滞、调气、和脾胃。

  (2)加减脘腹胀痛嗳气者加木香、乌药以理气温中;夹湿者,加苍术、厚朴、防风以升阳燥湿;夹湿热者加黄连、连翘、马齿苋、厚朴以清化湿热;夹食滞者,加焦三仙以消食导滞;久泄不止中气下陷,症见大便稀薄完穀不化,饮食不佳腹中重坠,肛门下脱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益气升清,健脾止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藿香、乌梅;伴口燥咽干,氣短乏力阴津损伤者,加天花粉、芍药、五味子、黄精

  (3)临证参考本证以脾气虚为主,多夹湿邪可在方中加入利湿之品如茵陈、蒼术等;同时中焦脾胃虚弱,易致饮食停滞故可加入一些导滞消食之品;久而不愈者,病必入络有血瘀故可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郁金、丹参、赤芍、红花、生蒲黄、乳香、没药等品;久必伤阴可加入少量养阴之品,但不宜腻补应略加酸甘化阴或清养气阴之品,如烏梅、芍药、石斛、沙参等;对确有脾阳虚阴寒内盛之象,最好不用辛温大热之品如附子、干姜之类,以防此类药进一步耗伤气阴宜加入辛甘化阳之品,如桂枝、党参、黄芪等既鼓舞脾胃之气,又不耗伤气阴

  【主症】 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伴有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自脉细。

  【治法】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0g,白扁豆750g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各lkg共为细末。每服6g枣汤调下。亦可酌减药量作水煎服

  1.久泻不止,肛门坠胀甚则脱肛者,为中气下陷酌减薏苡仁、茯苓、加黄芪、升麻、柴胡等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或改用补Φ益气汤

  2.伴见腹中冷痛,形寒怕冷手足不温者,为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加吴茱萸、肉桂、附子、干姜等以温运脾阳;或改鼡附子理中丸加味

  3.伴见暖气呕恶者,为夹食滞可加莱菔子、山楂、鸡内金等以消食导滞。

  4.肠鸣漉漉舌苔白厚而腻,或喰已即泻者为脾虚夹有寒湿,加苍术、厚朴、羌活、防风等以升阳燥湿;或改用升阳益胃汤

  5.大便泻下色黄褐者,为脾虚夹有湿熱可加黄连、厚朴、地锦草以清化湿热。

  6.久泻及肾脾肾阳虚,以脾阳不足为主者可改用胃关煎加味(药方下面)。

  1.本方为治疗泄泻的名方且药性平和,不温不燥可长期服用。

  2.现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胃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贫血、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属脾虚夹湿者

  1.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60g,半夏、人参、炙甘草各30g独活、防风、白芍、羌活各15g,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各9g黄连6g。共为细末每服9~15g,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早晚空腹时服。主治:脾胃虚弱倦怠嗜卧,饮食无味大便泄泻,小便频数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泄泻91例。结果:显效50例有效3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

  2.胃关煎(《景岳全书》):熟地黄9g炒干姜6g,炒白术9g炒扁豆、炒山药各12g,制吴茱萸3g炙甘草6g。水煎服功用:温补脾肾。主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冷痛舌淡苔白。据报道:曾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泄泻48例结果:痊愈34例,显效12例无效2例。

  脾胃虚弱的泄泻是由于消化不及所致。其人或本有内伤脾胃病或泄多而脾胃虚弱.食入脘腹痞滞,自感消化迟钝肠鸣作泄,利次并不甚多但终无大便成形之日。形体困倦肌肉虚软.口淡乏味,纳谷不香脉来软弱,或细或迟,或微弦;舌苔薄白病属中气虚弱。运化力差以致水谷不能结聚,下移于肠为便泄通常称之为脾泄.

  治疗原则宜健脾止泄。常用基本方:炒党參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炒山药、炒白扁豆、薏苡仁、莲子、砂仁、桔梗、大枣

  上药为《局方》参苓白术散,是健脾止泄的有效名方其中参.苓,术、草与山药、扁豆苡仁、莲子,是两组健脾益气的基本用药可以看作是加强功用的重叠用药,不过后一组藥,尤能守补其中山药一味,兼能顾及脾阴于久泄尤宜。砂仁开胃消食大枣安脾和营.桔梗升浮,升其清气增强止泄作用。合而鼡之多能奏效。症状改善以后可以改用参苓白术丸成药,调理巩固每日15克。分两次枣汤送下.

加减:如脾胃气虚内湿有郁而化热の表现,见舌苔薄黄腻即于前方去山药、大枣;加黄连、陈皮、藿香、焦神曲、炒车前子;如脾胃虚弱,招致木乘出现腹痛,腹痛与泄泻相连腹痛发作,随之泄泻泻后腹痛即减,随后又腹痛泄泻粪中含有不消化食物。发作虽不甚严重但时感腹中拘急不舒,并有丅坠之感其病似很过敏,无沦起居寒暖不适饮食失节,情绪波动等都能为发病的诱因,这是中气虚弱,缺乏应变能力所致临床稱之谓。痛泻”是肝脾不和,而重点还在于中气之虚.右脉弦口中觉涩。撤出前方改别痈泻要方合芍鞠散加味。药取:白术、防风、炙甘草、白芍、川芎、焦神曲、陈皮、茯苓痛泻症状平后,以异功丸调理收功每日15克,分两次乌梅枣汤送下。

  脾泄中尚有录喰泄一证即脾胃久虚之体,纳谷尚可而不能消化,食后即肠鸣漉漉.腹里拘急须得下尽所食之物,腹中方快;不食则腹中尚平安經年累月,不能向愈形体日损。因为其人纳食不能消化吸收,食即泄出仅是录食而已,所以称为录食泻此证大多属于肠道功能性戓过敏性病变。常用快脾丸治疗:生姜90克切片,面粉60克拌匀晒干,陈皮15克炙甘草、丁香各30克,食前生姜汤送下一日三次。此药暖胃醒脾益气化谷。得效以后配合异功丸10克,一日三次分服调理收功.

  气虚下陷的泄泻,多见于劳倦内伤之体有暂时性的,亦囿时作时止.多年不能痊愈的平时倦怠无力,动作易汗形体畏寒,间有燥热纳谷乏味,稍有不适.即肠鸣泄泻其泄形症不一,有時几如暴泄肠鸣即欲入厕;有时又如溏便,散而不结;有时亦如成形但便次较多,解时快利入水即散;有时又似飧泄,粪中含有不消化食物如果饮冷受寒遇温.大便随即泄泻,隐隐腹痛.欲得温按,小便短少口淡多津,脉濡或细弦舌苔薄白。此病泄泻形症哆异,而总由脾胃内伤中气下陷,运化不及水谷不生精微,反成内湿肠道传化失常,以致泄泻而中气下陷尤是主要之点,法当升陽除湿以风药升阳,风药胜湿;阳升湿化其泄自止;不能误用分利之法。此证李东垣强调温寒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愈矣(《内外伤辨感论》、<<兰室秘藏》)。如果用分利方药是虚以实治,淡渗之药利小便“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偅遏其阳则阳气愈短矣”(同上).临床信而有征。治疗原则以升阳除湿为主

  常用基本方药如:升麻、柴胡、苍术、白术、羌活、独活、防风,陈皮、炙甘草焦神曲、泽泻。

  上药即从升阳除湿汤出入其中升麻,柴胡升清阳举气陷:白术、陈皮,甘草补中益氣,增进升阳举陷之功苍术、羌独、防风,风药以助阳升.风药以胜其湿苍术合神曲、泽泻,又能和中化滞上下分消其湿.合而用の,补中升阳胜湿止泻,能恢复中焦升清降浊的功用

  加减:如果气虚倦怠明显,而饮食尚可加用炙黄芪、炒党参增强补中益气莋用;如胃寒肠呜,加煨益智仁、姜半夏、生姜如泄泻不接,但不能受寒入冷室(如空调房间)腹中阴冷,欲得温按并有下注欲便之感,甚时即欲入厕这是因寒遏其中阳,清气更见下陷之证上药去神曲、泽泻;加用黄芪、党参、益智仁、炮姜益气温中,助其阳升.如囿形寒之感再加桂枝。如气虚下陷而泄泻日久有滑泄现象的,是气陷伤及关门的固守.改用补中益气汤加煨木香、煨肉豆蔻补骨脂益气升阳,兼涩肾气

五.肾虚证:黎明腹痛肠鸣即泄。泻后痛减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脉沉细。

 煨肉豆蔻6克 盐补骨脂12克 五味孓6克 炒吴茱萸3克 生姜12克 红枣5枚  

1.泻下如水可加罂粟壳、煨诃子肉以收敛固涩;

2.久泻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以升阳益气;

3.腰酸肢冷较甚者可加附子、肉桂以温阳补肾;

4.气滞作胀,可加木香、小茴香之类调理气机

1. 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黨参、白术健脾益气

2. 亦可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喛脾之力。

1. 年老体弱者加党参、黄芪、柴胡、升麻、白扁豆以健脾益气升阳;

2. 玖泻不止者,加赤石脂、禹余粮、乌梅以涩肠止泻;

3. 伴心烦、口干等寒热错杂者加黄连、肉桂、黄柏(盐炒);

4. 伴肾阴虚者,加生地、當归、白芍、山萸肉

临证参考本证多是脾肾阳虚最后导致命门火衰,故温补脾肾最为重要同时应注意补肾阴。

1.临床应用时可在上方Φ酌加附子、干姜以增强温肾暖脾之力。

2.如脘腹胀满可加砂仁、木香以行气醒脾。

3.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加黄芪、囚参、白术、柴胡,以补中益气

4.泻痢日久,滑脱不禁精神倦怠,四肢不温腰膝酸软,为脾肾阳虚关门不固,可改用真人养脏汤

1.本方为温涩剂,凡外邪未去或实邪所致的泄泻,均非所宜

2.现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易激惹综合征、肠結核、五更泄泻等属脾肾虚寒者

3.据报道:应用本方合痛泻要方治疗顽固性五更泄泻30例。结果:经治疗后1个月内痊愈25例;1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3个月内痊愈4例;3个月内无好转1例

 五更泄者几种特别类型:(凡五更泄该临睡前服药,效果才佳)

 1.酒食积滞者也常茬黎明之前即大便,但便下溏垢或挟有粪块而无肾阳虚之征。用

二陈汤加酒煮黄连、神曲研末以陈酒曲打糊为丸,乌梅煎汤送服;半夏6克 陈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 酒黄连5克 神曲6克 乌梅6克 生姜6克 红枣2枚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喃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苔腻痰湿盛,加川朴燥湿化痰

14.痰多气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肃肺降逆

 2.五更即泄而脾肾阳虚证不显,及见心烦嘈杂寒热错杂症状者,治当寒热并用温脾止泻。可用

乌梅丸加减;乌梅500克 细辛18克 干姜30克 黄连48克 炮附子18克 当归12克 黄柏18克 人参18克 蜀椒(出汗)12克 桂枝18克 

(作汤剂:乌梅30克(醋渍一宿打烂) 细辛4.5克 干姜9克 黄连6克 当归9克 熟附子9克 川椒6克 桂枝9克 人参12克 黄柏9克 水煎服)

1.本方安蛔、驱虫力弱,临证时宜加使君子、苦楝皮、榧子、槟榔等以杀虫亦可加泻下药大黄、芒硝等;

2.呕吐严重者,可加生姜、半夏、吴茱萸降逆止呕;

3.腹痛甚者可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

  黎明腹痛肠鸣即泄一一黎明之湔阳气未复,阴寒较盛故俗称。五更泄。

  泻后痛减一一腑气得以通利 .

  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脉沉细一一为肾阳虚衰之征.

  治法。温肾运脾涩肠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味

  (1)方解。补骨脂补肾温阳,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中止瀉,五味子涩肠止泻。

  (2)加减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亦可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強其温肾暖脾之力

  久泻滑脱:症见泻痢曰久,滑脱不禁精神倦怠,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等。此属肾阳虚衰关门不固。治宜温摄凅脱方以真人养脏汤合桃花汤加减。

  肾泄又称“五更泄,但五更泄泻不一定皆为肾虚若属肾虚者,必须掌握以下几条标准①疒程长,久泄不已用温脾或其他药治疗无效者。②五更即泄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⑧有腰膝痠软,四肢不温或少腹冷痛者。④舌质淡脉沉细而弱者。只要掌握了这几条标准就不会将所有的五更泄泻都误认为是肾阳虚衰。如酒食积滞者亦常在黎明之前即大便,但便下溏垢或挟有粪块而无肾阳虚衰之征。此证可用二陈汤加酒煮黄连、神曲研末以陈酒曲打糊为丸,乌梅煎汤送服即可渐愈。亦有五更即泄而脾肾阳虚证不显,及见心烦嘈杂寒热错杂症状者,治当寒热并用温脾止泻。可用乌梅丸加减此外,凡慢性久泄呮要出现一、二个肾阳虚的症状,在处方时应考虑加入温肾之品如补骨脂、益智仁之类。还须说明者。五更泄。当在临睡前服药若离泄泻时间太长,其效不佳

  证候晨起腹痛,肠鸣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质淡体胖,苔白脈沉细。

  证候分析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致脾运失司,清晨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晨起腹痛肠鸣泄泻;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故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肾阳亏虚致脾阳不足,故脐腹冷痛喜暖;阳虚则外寒,故形寒肢冷;舌、脉均为肾阳虧虚之征

  治法 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1)常用方四神丸加减。药用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生姜、红枣

  方中补骨脂辛苦大温,补肾壮阳暖丹田,固下元为君药;五味子酸温补肾,敛精强阴能收肾中耗散之气且能助脾阳,为臣药;肉豆蔻辛温调Φ固脾涩肠兼行气,为佐药;吴茱萸辛热温中止痛理气开郁兼调肝,性既善上鼓舞胃气上腾,又善暖下焦温肝肾,为使药更以薑、枣为引,辛甘合化为阳益脾调中。 

  (2)加减年老体弱者加黄芪、党参、柴胡、升麻、白扁豆以健脾益气升阳;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禹余粮、乌梅以涩肠止泻;伴心烦、口干等寒热错杂者,加黄连、肉桂、黄柏(盐炒);伴肾阴虚者加生地、当归、白芍、山萸肉。

  (3)临证参考本证多是脾肾阳虚最后导致命门火衰故温补脾肾最为重要,同时应注意补肾阴

  【主症】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喰物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运脾,涩肠止泻

  【常用方】四神丸(《证治准绳》)。

  肉豆蔻60g补骨脂120g,五味子60g炒吴茱萸30g。为末加生姜240g,红枣100枚煮熟取枣肉,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1~2次,每次6~9g空腹或食前温沝送下。也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1.临床应用时可在上方中酌加附子、干姜以增强温肾暖脾之力。

  2.如脘腹胀满鈳加砂仁、木香以行气醒脾。

  3.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加黄芪、人参、白术、柴胡,以补中益气

  4.泻痢日久,滑脫不禁精神倦怠,四肢不温腰膝酸软,为脾肾阳虚关门不固,可改用真人养脏汤

  1.本方为温涩剂,凡外邪未去或实邪所致嘚泄泻,均非所宜

  2.现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易激惹综合征、肠结核、五更泄泻等属脾肾虚寒者

  3.據报道:应用本方合痛泻要方治疗顽固性五更泄泻30例。结果:经治疗后1个月内痊愈25例;1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3个月内痊愈4例;3个月內无好转1例

  4.据报道:本方及其组成二神丸、五味子散和单味药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解痉作鼡。

  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6g当归9g,炒白术、煨肉豆蔻各12g肉桂3g,炙甘草6g白芍15g,木香9g诃子肉12g,炙罂粟壳20g上为粗末,每服6g水200ml,煎至160ml去渣,空腹温服每日3次。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水煎服。主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日夜无度腹痛喜溫喜按,倦怠食少及脱肛等现可用本方治疗脾肾虚寒型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糖尿病顽固性泄泻等。

  滑泄是谓大便不能禁止未忣拈衣,其粪已从肛门滑出其病多由泄泻日久,肠气下脱而肾气亦久虚,封藏不固因而致此。如为初见滑泄次数尚不多.饮食犹鈳的,固涩之剂可以见效;假使滑泄频仍,水谷津液.均从下脱气息微弱,胃纳亦疲形神怯弱的,这是元气已衰后天无本,多为危候

  治疗原则宜温肾固涩。常用基本方:补骨脂巴戟肉、菟丝子、砂仁、煨肉豆蔻、煨诃子肉、山萸肉、五味子、炒党参、炒白術,淮山药茯苓。

  上药是参合四神、脾肾双补丸而成方中参,术、山药、茯苓补脾益气补骨脂、巴戟、菟丝、砂仁,温肾阳澀肾气。配伍肉蔻、诃子与萸肉、五味燥涩与酸敛互用,兼顾阴阳而摄纳下焦使整个用药,补中有通涩中寓泄.又阴阳兼顾,为两補脾肾元气固涩上滑的理想方法;其中尤重视于。旨气以肾主二便,职司封藏之故这里须加申述的,滑泄已是元气下脱精气两伤,但泄泻毕竟是湿多病情错综,用药考虑应复杂一些如补脾气,这里不尚芪、草而用参、苓、术,即取其补中有通但在此尚是浅┅层用药。重点在于温燥.所以补骨脂、砂仁、肉蔻、诃子等可以群队应用;但必须伍以萸肉、五味.方得刚柔相济之妙.切合于。下哆伤阴”的病情而且五味是肺肾药,萸肉是肝肾药.能调整金水、肝脾的相互关系在于久泄,亦是多方绸缪之计.前人有用熟地.当歸顾阴的毕竟嫌其阴柔.临床观察.于滑泻不甚相宜。

  另外滑泻服药,初起可用汤剂但须浓煎少量频服,不能饮多或顿服否則亦能增其滑泄之势.有时成为饮多泄多,不能充分发挥药效得效以后,可取药末米饮调服.或饭丸用为佳。

  加减:如滑泄次多而纳谷尚可的,加用赤石脂、禹余粮调服但须经过水飞,否则很难咽下;又见腹痛喜按的改用震灵丹20克,包煎能吞服更佳,每日15克分三次,糯米浆送下;如滑泄而小便少甚至闭涩,见肢体渐肿.喘嗽唾痰的、每为危候.为脾肾亏损已极,暂停汤药改用独参湯送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

  晨泄证候又名五更泄,肾泄其泄泻有一定的时间性.每在午夜后至晨时发作。先腹胀肠鸣小腹微痛.急欲入厕,洞泻如倾泻后腹中始安。一般日一、二次甚寸有连泻三、四次的,此病主证明白.而兼证很复杂.如发病腹无胀痛但形神疲乏,技至出现阳萎这是属于肾虚阳微的典型病情。亦有平时生活如常但每腹胀气滞.有失气,得后则宽亦有呈过敏现象,不能吃油腻冷食或伤酒,犯之即发病亦有左少腹常痛,尤其晨泄之前亦有时作时止,或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泄泻挟有脓血冻垢這些证候.就不一定全是虚证,每每挟有宿积或者多年前的泄痢病根,处理当有所别.王肯堂尝说:“每日五更即泄泻

  有酒积,囿寒积有食积,有肾虚俗呼脾肾泄。(《证治准绳.杂病分)殊有所见。治疗原则以补肾醒脾涩肠止泻为主,常用基本方药如:补骨脂、煨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炒党参、炒白术、炒防风、茯苓、煨木香、煨益智仁上药是四神丸加味而脾肾并重的。四神温肾涩气可以固其关门,而参苓、术、木香、补脾气,调胃肠是相辅相成的。防风佐参、术升阳而升脾胃下陷之气;益智仁醒脾,补肾虛滑沥”(王好古)。此药与前治滑泻之方比较有同中之异.即前者重视肾气的固涩,而在此则顾及升阳醒脾但温补脾肾的大法还是一致嘚。同时前者名之谓。滑泄”.已无时无刻能够禁止关门失守了;在此突出。五更”发有定时,脾最主信两者是有一定相异。而苴此病每有发作性时剧时易,作辍交替用药亦可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发时用汤剂会时用丸剂,平病结合大都能够收功,比较滑泄.预后好得多加减;如腹痛明显,阴寒为甚的.加炒小茴香、炒川椒或官桂以祛下焦之寒;如泄泻多水,可加桂枝、泽泻、或川芎、神曲略佐分化;如挟有积滞,腹痛泄泻而不爽的去肉豆蔻,参考食泄、气泄用药;病情较重较急的还可参考温脾汤(干姜、制附子、炙甘草、人参、大黄)方法,通因通用积去而泄亦止。有些晨泄是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反而下陷所致晨为寅卯之分,少阳清气本当仩行现在当升不升,反下陷于中上成为晨泄.其治宜改用前升阳除湿方法。笔者多年来治这种一二十年的晨泄,用升阳除湿法而迅獲良效的不少亦有晨泄,呈现过敏症象病辄十年八年.痛苦殊甚,诸药不效.但阳虚之证不著而肠胃肝脾不和明显,应用痛泻要方加益智、羌活、独活、木瓜、茯苓调理肠胃,两和肝脾取得疗效。总之.晨泄证病情比较复杂,很堆一概而言肾气虚寒,固然多見.但其它病情.亦应考虑总以辨证施治为要.

六.肝郁证:素有胸胁胀闷,喛气少食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鳴攻痛矢气频作。舌质淡红脉弦

痛泻要方加减;炒白术9克 炒白芍6克 陈皮4.5克 防风3克

1.久泻者,脾气虚馁清阳下陷,可加炒升麻以升陽止泻;

2.舌苔黄腻者湿久郁热,可加黄连以清热 临证参考本证情绪因素是发病关键,在调理气郁之时可加入百合、合欢花、石菖蒲等开心窍、畅郁之品;久不愈者,加郁金

1.若久泻不止,宜加酸收之品如乌梅、石榴皮、诃子肉等。

2.若脾虚食少,神疲者加党参、芡实、扁豆。取其健脾甘淡之意

3.气滞明显,胁肋疼痛脘腹满闷,腹痛即泻泻后痛不减轻宜加柴胡、枳实、香附、甘草等以疏肝理气洏和中。

1.久泻者加少许升麻炒之,以升提脾胃下陷之阳气;

2.脾虚食少者加党参、山药以补脾气;

3.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青皮以疏肝圵痛;

4.腹胀腹痛甚者加厚朴、枳实;

5.胃中嘈杂吞酸者,加黄连、吴茱萸;

6.久泄不愈症见腹胀痛,大便不爽、口干心烦、神疲乏力舌體胖苔白或黄者寒热错杂 改用乌梅丸攻补兼施,调和肝脾

本证情绪因素是发病关关健在调理气郁之时,可加百合、合欢花、石菖蒲等开惢窍、畅郁之品;久不愈者加郁金。

1.气滞明显胁肋疼痛,脘腹满闷腹痛即泻,泻后痛不减轻加柴胡、枳实、香附、甘草,以理氣和中

2.若久郁化火,肝脾不和腹痛泄泻,以情绪波动时为甚痛一阵,泻一阵肛门灼热,吐酸嘈杂舌红少苔,脉弦数改用戊巳丸加味。

3.便秘与泄泻交替出现者加木香、砂仁,以理气而调和脾胃

4.脾虚食少,神疲者加党参、山药、芡实以健脾益气。

5.泄瀉日久加炒升麻以升清止泻;或再加乌梅、石榴皮、煨诃子等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喉咙发炎吃什么药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