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什么样的好转的症状是什么样

原标题:警惕手足口病,什么样的症状宝宝该进医院了?家长要知道!

春暖花开的季节,细菌、病毒也蠢蠢欲动。进入四月,让宝爸宝妈们头疼的手足口病,也到了发病的高峰期。充分了解并合理预防才能为宝宝的健康更好的保驾护航。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以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较为严重,常引发重症或死亡,通常发病者以婴幼儿居多。

一般来说。这种疾病经常出现在5岁以下儿童和6月以上的婴儿。发病率最高的年纪是1-2岁的儿童。患病初期常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等症状。随后可能伴随低热而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后形成溃疡,多数患儿还会出现皮疹。通常大部分患病的婴幼儿通常病情较轻,一周左右自愈。

不过也有少数患儿情况会较为严重,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能会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不少患者初期都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流鼻涕、咳嗽、头疼等。

如果孩子经常莫名哭闹,而你在它口腔内发现水疱,且小孩体温过高,那么有可能,孩子患了手足口病。

患儿的身上会出现红色的丘疹,一般来讲,孩子在发热的一两天之内就会出现口腔黏膜、嘴唇、手掌心、脚掌心、臀部等部位出现一些红色的丘疹,慢慢发展就会成为一些小水泡,小水疱内常含有浑浊的液体。

同时,还会有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种疾病的出现,将它扼杀在襁褓中呢?

给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肠道病毒71 型(EV71)灭活疫苗,虽然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但是疫苗接种对于减少重症、死亡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2、 保持个人卫生的干净整洁

比如,给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在进食前、如厕后勤洗手。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多吃熟食,给孩子的食物一定要清洗干净,加热煮熟,不要给小孩吃剩菜剩饭。

另外,还要在室内保持通风,尽量不要出现在密封的环境中,也不要到人口太过密集的地方,当然咯,也一定要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拥抱等密切接触。

    手足口病是哪样的症状?

    你好,请问手足口病是哪样的症状?是会传染吗?如果得了病该如何处理,注意些什么?谢谢!
    手足口病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病年龄可以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虽然不算危重疾病,但其传播快、易流行。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一旦发病,宜及时隔离患儿。另外,本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一般4~5月开始,夏季达高峰,所以春夏之交要谨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流行季节,可用中药板蓝根15克煎汤250毫升频服,每日一剂,连服3~4天即可。 治疗本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口服清热解毒利湿中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经3~7天患儿即可痊愈,预后良好。重症患儿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并发脑炎、心肌炎等病症。护理上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冷热辛辣有刺激的食物,吃一些清淡、质软的饭菜,多喝温开水。同时要保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肤感染 麻烦采纳,谢谢!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你好,手足口病是法定传染病,但也不需要恐慌,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平常预防不要到人多地方去,注意洗手,家里经常开窗通风。
    你好,手足口病有很大的传染性,一般是通过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手足口病之后,宝宝会出现低烧,口腔,手心,脚心,屁股上会长出密密麻麻的红点点,如果发现宝宝感染手足口病,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 一般轻微的就是在宝宝的手足口有小泡疹并且伴随着低烧,有些小朋友可能会出现食欲不好或者是咳嗽鼻涕的症状,如果是严重的就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或者神经系统的问题,这个是比较麻烦的。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护理,所有用品要消毒,同时口腔用0.1%依沙吖啶或银花甘草煎水含漱病损处涂冰硼散1%金霉素甘油等,如果是全身性的就需要开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同时治疗

  近年来,手足口病开始不断引起社会关注,特别是在08年阜阳发生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接着中国内地共报告手足口病十七万六千三百二十一例,死亡四十例之后,可什么是手足口病呢?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有关人士表示手足口病在我国早有流行,而EV71也早在90年代就分离出来,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该病毒的死亡率并不高,不过,肠道病毒感染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

  1. 手指部水疱;:足趾水疱,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2. 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3. 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患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运动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面色苍灰、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4.   肠道病毒感染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但是专家指出,除了婴幼儿,成年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但由于抵抗力强,绝大多数成人不会出现症状。

  5. 并非所有手足口病病人都会出现典型症状,当中很多病人都属于隐性感染,没有任何症状,显性感染和隐形感染两者之间的比例约为1∶100。“没有症状并不代表不会传染,隐性感染者同样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 手足口病的治疗时间对孩子的病情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家长当看见孩子身体不适时没有注意到这可能是手足口病的表现而当成小病不予重视往往耽误病情,所以希望广大家长一定要重视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足口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