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最好的药怎么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月刊上报告说,他们对近年出生的人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跟踪调查,主要考察了这些人7岁到11岁之间是否受到过他人欺凌,以及他们成年后直到中年的精神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及生活质量等。在被调查者中,有约四分之一曾在童年受到欺凌,约15%“经常受欺负”。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童年被欺负影响未来精神健康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欺负,可对人的精神健康造成长达约40年的持续影响,这种负面影响甚至与成年后的就业状况、生活质量有一定关联。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月刊上报告说,他们对近年出生的人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跟踪调查,主要考察了这些人7岁到11岁之间是否受到过他人欺凌,以及他们成年后直到中年的精神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及生活质量等。在被调查者中,有约四分之一曾在童年受到欺凌,约15%“经常受欺负”。研究人员发现,童年时有过受欺负经历的人出现精神健康及认知能力问题的风险更高,而经常受欺负的孩子将来更容易出现抑郁甚至自杀倾向。此外,这种遭遇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持续影响,比如影响“受害者”的受教育程度、就业与收入、朋友关系等等。此前英国的另一项涉及1400名调查对象的研究曾发现,童年受欺凌对人的影响可至少持续到26岁,表现为健康状况、就业前景和社会关系不佳等。而最新研究显示,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到中年。《柳叶刀》PET可预测植物人苏醒几率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网站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正电子放射断层成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来扫描大脑,可以帮助判断重度脑损伤患者恢复意识的几率,有望用来预测“植物人”苏醒的可能性。据介绍,针对重度脑损伤造成的“植物人”状态,目前并没有十分可靠的临床手段来预判患者恢复意识的可能,现有技术存在的误诊率约为40%。在为期4年的研究中,比利时、加拿大和丹麦等国的研究人员尝试用两种技术来判断这种可能,分别是“正电子放射断层成像”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人员定期用这两种技术来扫描126名重度脑损伤患者的大脑,其中有41名患者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81人处于“微意识状态”,另有4人属于“闭锁综合征”,即意识清醒但不具备语言和行动能力。结果显示,从12个月内患者恢复意识或有明显康复迹象的预判准确率来看,根据正电子放射断层成像所作判断的准确率可达74%,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则为56%。《科学—转化医学》接触麻疹病毒者没接种也有药保护一个国际科研小组16日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口服药物,可以保护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接触麻疹病毒后不会感染发病,并同时防止接触者把病毒进一步传染给他人。麻疹通过呼吸,咳嗽或打喷嚏等经空气传播。从接触麻疹病毒到出现皮疹、流鼻涕及发烧等麻疹症状,通常有一个为期两周的时间窗口,在这段时间内接种疫苗并不能保护人体不得麻疹。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和德国保罗·埃尔利希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口服药,专门设计成在这两周时间内能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说,这种药物被命名为ERDRP-0519,是一种小分子药物,可以抑制麻疹病毒的RNA(核糖核酸)多聚酶,从而防止病毒复制。这种药物具有生产成本低且易于储存等优点。研究人员利用感染犬瘟热病毒的雪貂试验这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发现,所有被感染的雪貂用该药治疗后全都存活,没有表现出任何染病临床症状,并产生了对病毒的免疫力。《风湿性疾病年报》雷公藤治类风湿关节炎近日,一项新研究证实传统中国草药雷公藤与氨甲喋呤一样,可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氨甲喋呤是控制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标准治疗药物,相关研究结论发表在《风湿性疾病年报》杂志上。此外,雷公藤与氨甲喋呤联用,比单用甲氨蝶呤治疗更有效。该研究小组随机分配207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三个治疗组:其中一组给予甲氨蝶呤12.5毫克,每星期一次;一组给予一天3次雷公藤20毫克,还有一组给予两者的组合,共持续24个星期。研究人员希望找出哪一给药方案将充分缓解症状,达到ACR50反应。大多数(174例患者,总人数的84%)参与者完成了试验的全部24周。结果发现,单用甲氨蝶呤治疗患者达到ACR50的比例几乎是46.5%,单用雷公藤治疗患者达到ACR50的比例几乎是55%,合用组治疗患者达到ACR50的比例为77%。并且不同治疗组类型之间副作用频率或类型差别不大。但研究人员警告说,24个星期的治疗时间太短,不足以评估疾病进展。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雷公藤提取物(简称TWH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了CENTRAL、PUBMED、EMBASE、CBM(均截止至2010.11)电子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方法检索雷公藤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语种不限。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0软件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ACR20/50/70,次要结局指标为肿胀和压痛关节数、急性相反应物(ESR和CRP)、关节X线评分等。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相关退出率和总体退出率。
结果:共纳入10个RCTs(n=632例),TWHF剂量为30-360mg/d不等,治疗疗程至少12周。其中3个RCTs为TWHF与安慰剂比较,2个为与柳氮磺吡啶(SSZ)比较,3个与甲氨蝶呤(MTX)比较,2个为TWHF+MTX(7.5mg/qw)与MTX(15mg/qw)比较。3个与安慰剂比较、1个与SSZ比较和1个与MTX比较的试验为高质量试验,其余质量差,且样本量少。在TWHF与安慰剂比较的试验,仅一个试验报告主要结局指标。高剂量(360mg/d)组与安慰剂比较,ACR20和ACR50的OR值分别为21.47(95% CI 4.00–115.20)和12.88(1.85–89.61)。低剂量(180mg/d)组的ACR20高于安慰剂组(OR 9.97,1.22–81.60),但ACR50与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OR 7.39,95% CI 0.15–372.38)。次要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显示,TWHF在减少肿胀和压痛关节数、降低ESR和CRP、改善晨僵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TWH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相关退出率高于安慰剂组。在TWHF与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比较的RCTs,仅1个试验报告主要结局指标显示TWHF组ACR20/50/70均显著优于SSZ组,RR分别为1.98 (1.32, 2.97)、6.78 (2.12, 21.62)、10.17 (1.34, 76.99)。在次要结局指标,1个试验报告Sharp–vander Heijde积分(0-440),显示TWHF组积分变化值优于SSZ(MD -4.05,-4.74至-3.36)。另1个试验比较TWHF组与MTX组,显示sharp score积分终点值在TWHF组较高,MD 2.00(1.30,2.70)。所有报告主要结局指标的试验样本量少,效应值95%CI范围大,结果精确度差。
结论:与安慰剂或SSZ比较,TWHF可能增加RA患者ACR且在其他次要指标受益,不良反应相关退出率多于安慰剂,少于SSZ。TWHF治疗RA的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高质量和大样本RCT证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R259【目录】:
英语缩略语词表4-6
中文摘要6-8
Abstract8-10
目标与方法11-17
参考文献43-46
参考文献53-5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轶;吴强;魏佳熙;沈海丽;王丽萍;朱琴;;[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涂胜豪;胡永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王轶;吴强;魏佳熙;沈海丽;王丽萍;朱琴;;[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5年04期
李娜;汲泓;;[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孙玮;刘秀梅;;[J];山西医药杂志;2010年01期
吴青;李世军;;[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8年04期
杨晓砚;张磊;;[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年02期
刘健;李华;谌曦;;[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年04期
Miyakis S;Lockshin M D;Atsumi T;曾志勇;陈君敏;;[J];血栓与止血学;2008年01期
李坦;吴竞生;;[J];血栓与止血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小红,张伟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陈瑞莲;;[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9期
曹云祥;刘健;朱艳;张皖东;王桂珍;葛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5期
曹云祥;刘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5期
刘健;徐桂琴;;[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6期
夏伦祝;徐先祥;张睿;;[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谌曦;刘健;黄传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陈鹏;朱琳;邹荥;杜红莲;周云;顾向浩;;[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李建秋;朱彩凤;俞东容;;[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王坤;[J];北京中医;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镫尹;李瑞;;[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陈丽华;冯怡;徐德生;;[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刘清泉;;[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惠乃玲;赵可心;;[A];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王萍;张玉环;;[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吕爱平;刘孟宇;张弛;宇文亚;吕诚;;[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姜泉;曹炜;唐晓颇;焦娟;;[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8年
纪伟;宋亚楠;;[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李鹏;方剑乔;;[A];浙江省针灸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高源;刘佳;钟赣生;;[A];'2012第五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伟;[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杨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杨学文;[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凌志兰;[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关爽;[D];吉林大学;2011年
肖诚;[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何秀玲;[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要庆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林秋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老膺荣;[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血明;[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孙欣光;[D];石河子大学;2010年
贾雪阳;[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赵秀云;[D];吉林大学;2011年
刘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郭燕芬;[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熊志强;[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马晓莉;[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张程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张瑞冬;[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健;[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刘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刘健,刘晓晖,韩明向;[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陈觉明,钟建平,黄国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付嘉;方艳秋;徐立;李明辉;刘桂英;姜艳芳;段秀梅;刘力华;许淑芬;谭岩;;[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蓝丰华;汪一波;马立军;;[J];临床医学;2007年04期
施桂英,袁国华;[J];风湿病学杂志;1997年03期
袁国华,施桂英,王轶;[J];风湿病学杂志;1997年04期
鲍春德,黄文群,陈顺乐,顾越英;[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唐福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兴锐;陈茂红;王和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姜泉;曹炜;唐晓颇;焦娟;;[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20期
刘淑清;陈湘君;;[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周艳丽;张磊;刘维;;[J];天津中医药;2006年01期
郭雪松;陈肖依;顾永军;;[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20期
陈汉玉;翁庚民;;[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7期
何东仪;姜婷;冯伟;朱雅萍;张凤华;周琦;;[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年06期
刘淑清;陈湘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年05期
汤淑彧;赵玉山;赵丽霞;陈斯;郭亦媛;;[J];山东医药;2010年51期
刘健;徐桂琴;;[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春凤;;[A];第12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戴金华;马建波;廖于峰;余秋云;陈建伟;;[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王和鸣;;[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李满意;;[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王玲;李莉霞;;[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杨梅;袁丽;付秋蓉;;[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谢燕;叶志中;尹志华;;[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陈勇;薛妍;何新豪;陈晗;林星;;[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王胜男;陈君敏;;[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李艳芬;;[A];玉溪市第十三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卫生部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 马喻;[N];健康时报;2003年
李主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上海岳阳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韩璐 吴刚;[N];健康报;2010年
张国清;[N];科技日报;2011年
本报记者 杨锐;[N];健康时报;2004年
俞忠良;[N];健康时报;2004年
;[N];人民日报;2000年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邓艳琳;[N];健康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莉萍;[D];山东大学;2011年
杨学文;[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韩尽斌;[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邝丽仪;[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柴智;[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付敏;[D];山东大学;2011年
高丽;[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曹俊岩;[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静;[D];中南大学;2011年
闫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胜男;[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李野囡;[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梅玉;[D];首都医科大学;2008年
杨波;[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林涛;[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黄鹤卿;[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韩瑞;[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梁树芬;[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李广科;[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高泽涵;[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雷公藤缓释片与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新药与临床》1995年03期
雷公藤缓释片与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126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性18例,女性46例;年龄46±s13a)采用雷公藤缓释片(TW-SR)2片,po,bid×4wk。对照组62例(男性18例,女性44例;年龄46±15a)采用普通雷公藤片(TW)2片,po,tid×4wk。结果:总有效率TW-SR组和TW组分别为94%和9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和56%(P<0.01),表明TW-SR优于TW。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85.6【正文快照】:
雷公藤缓释片与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李瑞琳(湖北省洪湖市中医医院,洪湖433200)吴旭初(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汉430061)摘要类风湿关节炎126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性18例,女性46例;年龄46±s13a)采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卫华,谢红;[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12期
姚万仓,年宏芳;[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孔云,李闽春;[J];西北药学杂志;1997年02期
马建民,李宏,王东风;[J];中成药;2003年07期
季春莲,柴可夫;[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尉越亮;[J];海南医学;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庆秋;黄真;;[A];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首届上海药物流行病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建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付超美;[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修毅;[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于慧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钟玲;[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舒达夫,宋跃进,李瑞林;[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航行,耿会玲,杨维霞;[J];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06期
李守栋,顾一煌,徐恒泽;[J];福建中医药;2001年06期
杨芳;[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年02期
,刘沛霖;[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徐斌;邓樱花;;[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黄祥坤,王德才,谢楚芳,胡世兴;[J];国际眼科杂志;2003年02期
夏金华,吴厚生,秦万章;[J];赣南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夏金华,吴厚生,秦万章;[J];赣南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李守栋;;[J];甘肃中医;2007年01期
辛宁;[J];广西中医药;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瑞林;;[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钟明;;[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周祖山;袁作武;钟明;;[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都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冯璞;[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陈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炎;[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吴华慧;[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张晓燕;[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陈丽容;[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袁国强;[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陈立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张蕊;[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黄晓春;[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王元伟;[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晓燕,沈卫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张国华,李绍平,万建波,夏泉,王一涛;[J];安徽医药;2005年09期
胡秀慧;[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李军;[J];北京中医;1988年06期
王淑兰,李淑莲,王宜,肖雪媛,郝利铭,马秀俐, 孙嵘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顾艳丽,王东凯,陈修毅,葛翠明,刘莱,徐飒;[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9期
黄迪君,王再谟,周志昆,金荣疆,高虹,张安仁,何延智,万大凤;[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钱亚琴,刘汉清,庄炜,孙玉雯;[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范新华,屠永锐;[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2年04期
刘旭,杨雪梅,徐江平,李琳,朱柏华;[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钱亚琴,刘汉清,庄炜,孙玉雯;[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朱建炯;[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年05期
李俊松;冯怡;徐德生;;[J];中成药;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超美;[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老膺荣;[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亦群;[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李爱民;[D];青岛大学;2002年
赵铁;[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石蕾;[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周昕欣;[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姜伟洲;[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志铭;[J];新中医;1980年05期
邓福孝;黄寿卿;王振登;;[J];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02期
邓福孝;周炳南;宋国强;胡昌奇;;[J];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04期
秦万章;;[J];中医杂志;1980年09期
吴大刚,柳林,陈昆昌;[J];云南植物研究;1981年04期
湖北省雷公藤研究协作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04期
周善根,方镕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04期
黎磊石;[J];新医学;1981年06期
郭英祥;张恩霖;;[J];福建医药杂志;1981年03期
;[J];广西中医药;198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怡;王腾云;;[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张侬;张祖雄;;[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陈一飞;李汉堡;;[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雷万军;刘长富;申阎秋;;[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王歧山;李梅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王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乔金庚;高益昌;卢后承;张国平;;[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徐艳娟;黄光照;;[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刘良;王战勇;黄光照;刘艳;;[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李瑞林;魏肇兰;;[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东聊城市交通医院皮肤科
牛富立;[N];中国妇女报;2000年
周启垠;[N];健康报;2000年
李水银;[N];医药经济报;2000年
新;[N];医药经济报;2000年
罗学宏;[N];医药经济报;2000年
申健;[N];中国商报;2000年
胡国光;[N];健康报;2001年
杜桂香;[N];中国医药报;2001年
贾欣珠;[N];中国医药报;2001年
陶春祥;[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都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何靖康;[D];苏州大学;2002年
邓宏伟;[D];暨南大学;2002年
白俊平;[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年
于艳秋;[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孙晓枫;[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宋秀荣;[D];河北大学;2002年
宁黎丽;[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娄引军;[D];浙江大学;2004年
燕树勋;[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祁爱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孟莹;[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郭华;[D];浙江大学;2001年
张声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徐端宏;[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雷晓明;[D];湖南中医学院;2001年
陈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朱立;[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彭剑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刘红姣;[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困境突围
发布时间: 17:12&&&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yangzhen
  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最为突出的中药首推雷公藤。最早记载雷公藤功效的是明朝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书中称其&味辛,性温,有毒,入肝脾十二经,行十二经络&,具有&治筋骨疼痛,,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湿气流痰&等功效。雷公藤的独特疗效得到国内外众多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则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自此以后,雷公藤在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逐渐推广运用,并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迎来了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来,人们对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注少了许多,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明显萎缩。而且,由于国内外学术界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对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负面报道不断增多,有人甚至一提雷公藤便谈虎色变,彻底否定其在治疗风湿病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经验,冷静地分析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雷公藤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合理地位。
  一般而言,患者连续服用雷公藤 3 个月左右,其疗效即达到顶峰,此后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即进入平台期;若连续服用 4 个月以上,疗效反有减退趋势,但停药
l~2 个月后重新再服用,则又能恢复其治疗作用。
  因此,为了避免机体对雷公藤耐药,有必要联合用药、间断用药。实践证明,小剂量雷公藤与其他抗风湿药物联用,既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又能提高疗效。同时,还可以借鉴细菌对抗生素耐药、肿瘤耐药的研究思路,寻找其他对抗药物耐受的方法和措施。
  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不仅要关注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或阻止骨关节破坏的进程,这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终极目标。西药甲氨喋呤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典一线药,国外已经有人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长达
10 余年的系统、多中心的观察,以确定甲氨喋呤对骨关节侵蚀是否有保护作用。这对于研究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其他风湿性疾病具有启发作用。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显示,雷公藤能够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沉、C
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和类风湿因子滴度,但是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指标&&骨关节破坏是否改善,则报道不多,尤其缺乏长期的,如 5 年以上乃至 10
年以上的前瞻性研究。因此,长期服用雷公藤制剂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是今后临床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患者服用雷公藤制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严格掌握适应证。有的人将雷公藤视为特效药,不分男女老幼,单独、长期使用一味雷公藤,在用药过程中不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这样不分病情、不看对象、不按规律盲目滥用雷公藤,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极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严格掌握雷公藤适应证,避免滥用是其安全用药的基础。实践表明,只要有针对性而不是无选择地使用,有限制性而不是盲目地使用,既依靠它又不完全依赖它,雷公藤的不良反应是完全可控可防的。另外采用中药复方以增效减毒,进行剂型改革,将小剂量雷公藤与其他中西药联合运用,也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重要方法,值得尝试、摸索。
  总之,雷公藤的使用应该长期规划,远近结合,既要改善目前症状,又要控制病变的发展。多种药物合理搭配、联合使用及分阶段交替使用,以增强协同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根据不同个体,不同病情发展阶段及活动程度,有的放矢,动态地制定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合理、科学、持久应用雷公藤,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关节炎的类型是人们一直在研究的对象,因为关节炎的类型多样,而很多人都无法分辨关节炎的类型,那么,关节炎的类型具体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专家来...
关节炎患者们都想知道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大家要多重视关节炎的治疗。接下来,就让专家们来为大家分析介绍下,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到底有哪些?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
生活中,关节炎的护理措施主要就是为了帮助大家缓解病情。那么,具体的关节炎的护理方法主要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具体的关节炎的护理。一般关节炎的护理:...
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前期认为不严重,表现很轻,为了省钱就不去医院进行医治。到晚期严重的时候,关节已经变形,到医院就诊时,因为医治费用过高,便不想医治...
类风湿关节炎已经成了骨病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类风湿最好的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