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流感用激素退烧好吗 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好了自身能产生免疫吗

一天用好几回激素退烧好吗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一天用好几回激素退烧好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科室:其他
山东省邹平县长山中心卫生院
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解热镇痛药的,如果没有效果的话用激素治疗就可以,短时间内应用不要紧的。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您好,欢迎来到医健通健康网!
>为什么可以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再障?
为什么可以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再障?
摘要:当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即简称再障)的发病机理尚在探讨阶段,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某些再障的发病可能存在免疫机制。抗干细胞的免疫抗体或淋巴细胞毒作用。
当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即简称再障)的发病机理尚在探讨阶段,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某些再障的发病可能存在免疫机制。抗干细胞的免疫抗体或淋巴细胞毒作用。对再障病例进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时,虽然供体干细胞未能植入,由于应用了大量免疫抑制剂,自身造血功能却获得恢复;应用环磷酰胺(一种免疫抑制剂)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可使某些病例获得缓解。故当可以确诊患者的发病与免疫机制参与有关时,可选用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有抗胸腺球蛋白(A1、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和环磷酰胺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造血干细胞并无刺激作用,因此仅适用于有免疫因素或有明显出血倾向的病人。据报告,个别病人因应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获得缓解。
请您填写用户名:
热文排行榜专家支招:流感高峰季节,中医有效防治
16:01 &&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中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 中国乡村之声《乡村保健站》专稿:家住北京延庆的张大爷最近有点紧张,因为他听说最近是流感高发期,而他的邻居好像就得了流感,高烧不退、全身没劲儿,还肌肉酸疼。他特别想知道怎么预防流感。今年冬天,确实特别冷。全国很多地方都创下了多年来的低温记录。天气偏冷,会造成流感高发,为此,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组织专家,依据今冬气温偏低以及目前感冒病例的临床表现,制定了冬季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预防指导意见,公布了两种可以居家使用的简易药物预防方法。我们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的主任医师王玉光,讲讲怎么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
  王玉光: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是跟普通感冒不同的。流感主要是有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这两类病毒导致的呼吸道传染性,普通感冒大约是有100种病毒,比如说鼻病毒、冠状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叫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的主要区别,就是流行性感冒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情况下是在冬季发生,尤其是在气侯突变变的情况下,发生的比较多一些。另外一点就是,流行性感冒全身症状比较重,并发症也比较重,它的损害危害要比普通感冒要大得多。既然流感的这种危害这么大,怎么预防呢?最主要的预防方法就是疫苗注射,流感疫苗,这个流感疫苗是国际WHO卫生组织,每年根据可能要流行的病毒株,进行流感疫苗的病毒株的筛选,对于高危人群要注射疫苗,普通人群也可以注射,可以有效防止流感的发生。
  高危人群得流感死亡率较高
  王玉光:一般讲,人们多认为是感冒是小病,流感也是小病,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如说在美国,大概每年有4千到5千万人得流感,其中大概50%约2千万人需要到医院看病。其中又有将近10%的病人需要住院,大家可以推测推测这个病的危害多大。什么样是高危人群?第一点就是年龄,儿童和老人。第二个是特殊人群――孕妇。第三类人群就是慢性基础疾病的人。什么叫慢性基础疾病呢?比如说哮喘,慢性肺病,还有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引起的瘫瘸,肝炎、肝硬化、肾病、肿瘤患者等,就是我们所谓流感的高危人群。
  这些人群在流感季节的时候,他一方面是容易感染流感,一方面感染流感之后,其病症要要比正常人大的多。比如说,哮喘病人,得流感之后,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00倍。
  冠心病人得流感之后,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80倍。如果这个人既有冠心病心衰,又有慢支哮喘,合在一起的话,如果患流感之后,其死亡率是健康人的800倍。
  普通人患流感之后,他最主要损失是什么呢?是劳动力的损失,因为流感大爆发的话,那么上班的人就会急剧减少,损害劳动力。第二个就是就是孩子,孩子如果得病之后他损害的不是他的学习时间,而是父母的劳动力。在美国这种劳动力的损失大概每年损失30亿到50亿美元,这是直接损失劳动力的,间接损失达300亿到500亿美元。
  流感的并发症状
  王玉光:流感可以导致几个并发症,第一个并发症是流感肺炎,就是流感病毒直接导致的流感病毒肺炎。第二、心肌炎,就是病毒性心肌炎。第三类就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这个病毒是全身感染,是它最重要的合并症,这是导致死亡的三大主要因素。
  在农村,特别是老年人和孩子患流感以后,容易陷入两个误区。第一个、他认为流感是小病,不重要,在门诊对付一下把烧退下去就完了。第二、认为一发烧就需要用抗生素,就需要乱打一通抗生素。另外农村还有一个不好的退烧习惯就是用激素,激素的效果非常快,而且很多乡医也习惯。但是激素对于流感来讲,会抑制人体免疫。所以我们遇到农村的来北京大医院就诊,一般情况下是耽误病情了。对于这些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如果得流感之后,有一些喘憋的症状,有气促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看病,千万不能耽搁。这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为什么流感会这么严重?
  王玉光:流感病毒有一个特点,就是发病的季节性,一般情况下是在低温、气候干燥的情况下,流感容易发生。所以在中国,北方冬季流感发病率比较高,相应来讲,南方的发病率是很低的,南方的流感季节,一般比北方往后拖两三个月。现在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流感高峰季,,大概是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1月,时间可以稍微提前一点,也可以错后一点。今年是北京地区36年来的最低温冬季,这种情况导致流感是在今年的第51周达到高峰,比往年有点提前。怎么区别你是不是得到了流感呢?第一、看一看周围的人,尤其是学校人群聚居的地方,感冒的人是不是突然增多了,医学上有一个术语叫聚居性发病,包括学校聚居,家族聚居,一个村子,是不是突然病人多了。第二是症状,流感有几大主要症状,主要是发烧、咳嗽、咽疼,这三个症状比较剧烈一些,另外全身酸疼,乏力,还有流鼻涕,它比我们普通的感冒症状要重的多。没有得流感的病人,在流感季节不要往人堆里扎。
  流感的传播途径
  王玉光:流感主要是飞沫传播,它大概传播的范围是3米左右,1.5米左右是传播机率最高。另外一个传播途径就是接触,比如去商店,或者是去赶集,摸东西,也能传播。
  有一个概念要纠正一下,流感的感染分隐性感染者和显型感染者。隐性感染者是指流感到了身上,但没发病,这种情况占80%,其实这个人群是最多的,这叫隐性感染者。对于正常人来说,尤其是高危人群,不要往人堆里扎。如果必须去,戴口罩。但这个口罩是有讲究的,要用医用口罩,就是我们普通的外科口罩,四层的,那个能够过滤流感病毒。第三、如果得流感了,讲点公德,就不要再出去了,把自己隔离起来,少传染别人。
  中医如何防治流感
  王玉光:流感每年都有变换,因病毒的流行株不一样,另一个由于气侯变化,临床表现会有一些细微变化。比如说今年我们气侯比较寒冷,那我们北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室内取暖、暖气、空调啊,我们室内的温度比较高,还有一个问题,冬天吃的高热量的食物也比较多,我们中医把这种情况叫外寒内热,今年这种外寒内热的情况就比较重。
  外寒,就是说浑身怕冷,肌肉酸痛,没有寒,头疼,然后鼻留清鼻涕。什么是内热呢?比如说嗓子疼,口渴,口燥。另外大便比较干。另外,痰刚开始是有点白的,然后逐渐很黏,然后又很黄,鼻涕原来是清的,逐渐变黏变黄,这个情况叫内热。其实东北华北地区,还有一个情况叫内燥,什么燥呢?就是室内太干燥,所以说就形成了特殊的中医症候。中医治病讲辨证论治,因人、因地、因时,我们叫“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根据今年的特点,另外还根据今年流行病毒株,主要是H1N1为主,从临床的观察来看,有几种药比较适合。第一个就是莲花清温胶囊,第二个药就是金花清胆颗粒也可以。对于咽疼为主的患者,舒风解毒胶囊也不错。如果以咳嗽为主的话,清肺易火丸、清肺消炎丸也可以,这些是以内热和外寒都有的。如果外寒比较重的话,你可以用一点感冒清热冲剂,也可以用点通宣理肺胶囊。如果病人体质热、燥、容易上火,那么他的预防流感的方子就要以清热为主,可以用金莲花、薄荷和甘草这三个药,各3克,用法很简单,把三种药各3克,用容量为二三百毫升的杯子,热水一冲就行了。
  如果患者怕冷,体质比较虚弱,他需要用另外一个方子。你可以用生姜和大枣,生姜用10克,大枣用5克,可以熬汤,熬点姜枣汤也挺好喝,它能散外寒。这是今年的预防方法,同时我们还协定了两个中药的处方,就是治疗方,大家可以上北京中医药信息网,这个信息网上有方子,每副药里面有12、13味药吧。
  饮食上注意哪些问题?
  王玉光:内热生外寒,首先我们要减少内热的产生,要注意饮食相对清淡一点,得流感之后,一般流感病人,他的胃肠都比较重,就会影响到食欲,这个时候,一定要清淡,清淡不是说不富有营养,营养一定要足。另外一个流感的预防,尤其是东北这个房子,包括华北,门窗都不通风,这不行,在流感季节最好你的门窗至少要通风半小时,否则空气不流通,房间如果不通风多长时间,大概多长小时多少小时之后,流感发生率就会成倍发生,一般情况下是8小时,8小时左右房间一定要通风,一定要让空气流动起来,这样室内空气中,病毒的量就会减少。如果遇到雾霾天气,通风就要小心了。我们一般雾霾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尤其是原来经常做运动人,尽量也不要外出。
  除此之外,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非流感病人必须要经常洗手。对于流感病人,鼻涕、痰这些分泌物一定要注意,最好出门要带东西,把这些分泌物处理好,也是一个关键。
  孕妇患上流感怎么办?
  王玉光:孕妇流感在世界上都是个难题,一般情况下我们讲孕妇可以吃达菲,这个达菲就是抗病毒药。一般情况,在流感初发的时候,就是发烧、高热,你可以在发病的24小时之内吃达菲,是必须的。但是如果24小时之外,尤其是48小时之外,这个达菲已经是不起作用了,目前而言,所有治疗流感和治疗咳嗽的药物都是孕妇禁忌的。中医从古到今,治疗孕妇的感冒和孕妇流感和孕妇咳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比如说,很多名老中医通过实践,把一些影响胎儿的、影响滞气的、或者是导致流产药的,都进行一个筛选。我们有一些方子,但是治疗还必须要因人而异,也要分寒热温凉,根据具体情况要斟酌用药。
责编:夏恩博钟南山:应慎用激素治疗甲流重症病人
核心提示:钟南山在周三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指出,国内一些医院在应用激素治疗甲流感重症病例中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
  钟南山在周三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指出,国内一些医院在应用激素治疗感重症病例中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
  北京佑安医院医院院长李宁向记者透露,不当或过度使用激素,会加速重症病人病情的恶化,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作为北京卫生局指定甲流重症治疗医院,佑安医院截至目前已收治了近50名甲流危重病例,大部分为其他综合医院的转诊病人,其中15例死亡。
  “在转诊的危重病例中,90%接受过名为糖皮质素的激素的治疗。而在这些病例中,死亡率为百分之七十,是正常危重症病人死亡率的2倍,”李宁说。
  李宁了解到有些地方医院在激素治疗甲流危重症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使用的时机不当,第二使用的剂量过大。这会导致病人自身免疫力的受损,进而削弱后续治疗的作用,加快病毒复制,导致不必要的死亡。
  李宁认为应该在甲流治疗中禁止使用激素。
  但钟南山认为仅从佑安医院的病例中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他认为不当使用激素会导致问题,但以合适的剂量、在合适的时间和疗程使用激素治疗危重甲流和病人是有效的。
  他指出甲流临床医生在治疗中应该慎用激素。“并非所有重症病人都应该使用激素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表示,若不使用激素治疗,一些甲流危重病人可能会死亡。
  但他同时也指出如何合理的使用激素治疗以及使用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如的有效控制,仍然是全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也不推荐激素治疗甲流感,世卫驻华代表处新闻官陈蔚云介绍说。她表示是否使用激素应该针对不同病例个案,经由临床医生分析而做出判断。
  卫生部早先发布的《监测方案(第一版)》中指出,对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感染中毒性合并),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而在目前最新的第三版中,激素治疗的建议已被取消。
  在2003,为了挽救生命,激素类药物曾被用于非典紧急治疗。由于激素的副作用,导致部分患者股骨头坏死而致残。
(责任编辑:郑柏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阿里、京东和1号店均已取得网上药品销售第三方平台资质…… []
科学用药指南
中外医药新闻
医药政策解读
安全用药知识
知名药企动态
连锁药店资讯
4月13日,由长沙高新区管委会、长沙市侨联共同主办的…… []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来自重庆市疾控中心的数据显…… []
恋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人骚客中也自古有着恋足…… []
老年人只要掌握好的睡眠方法,定能健康又长寿…… []
4月27日,由白云山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协助举办的“肿瘤…… []
只需要用手一量,就能知道每天吃多少可以减肥了。…… []
钟南山在周三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指出,国内一些医院在应用激素治疗甲流感重症病例中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抗菌药和激素使用都应慎重――2011版流感诊疗指南解读|抑制剂|流感病毒 - 分析行业新闻
抗菌药和激素使用都应慎重――2011版流感诊疗指南解读
  卫生部组织我国流感防治研究领域的专家,在总结我国既往流感诊疗方案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制定出适合临床使用的《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指南(2011年版)》(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的出台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在甲型H1N1流感的诊治方面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对于重症流感病例的治疗,临床取得了哪些新经验?对此,记者采访了参与制订《指南》的有关专家。  药防治内容是一大特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又宁教授告诉记者,《指南》的出台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季节性流感,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的概念很广,既包括传统的季节性流感,也包括了甲型H1N1流感和禽流感。之所以要制定《指南》,是因为2009年出现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以下简称“新甲流”),其病毒较之前已有的甲型H1N1发生了变异,导致疾病的临床表现、致病性等也发生了改变。  “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新甲流可以引起一部分患者在早期发生急性肺损伤。”刘又宁对普通季节性流感与新甲流对比分析说,季节性流感引发死亡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后期合并了细菌性肺炎,易感人群是、体弱者;而新甲流的特点是在病毒感染阶段进展迅速,由病毒性肺炎引起急性肺损伤、呼吸衰竭,这些特点是原来的季节性流感所不具备的。虽然新甲流疫情的爆发是在2009年,但在之后的2010年仍然在我国和其他国家都出现了一些死亡病例。因此,新甲流一直对社会影响比较大,需要临床加强关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高占成教授也认为,该《指南》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临床、儿科、中医、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结合了国内具体情况并参考了国际上的医学文献,对新甲流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做了全面的更新、调整和增补,较之前的指导性文件都要规范。《指南》尤其对2009年新甲流大流行后出现的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和临床管理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其中增加的中医药防治内容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在缺少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这是别的国家所不具备的。”高占成强调说。  使用要严格适应证  对于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抗菌药使用,《指南》提出:“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菌药的指征。”刘又宁对此表示了肯定。他认为,对于流感诊断已经很明确的病例,抗菌药应用原则应该是很明确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流感病例是没有必要使用抗菌药的。对于流感诊断并不明确的门诊患者,尚未明确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的情况下,刘又宁认为可以试验性应用抗菌药;对于合并有细菌感染,特别是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插管的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很难避免,一般也需要使用抗菌药。  高占成认为,对流感患者要不要用抗菌药,这种判断往往是基于经验的,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即便是面对相同的病例,每一位临床医生所处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条件不同,其得到的化验检查结果也往往不一样。例如与大的省级医院或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相比,基层的县级医院进行细菌培养的手段、条件会相差很多。对于无法确定病原的肺炎患者如何判断,此时临床医生不仅要结合病例的具体情况,还要根据临床现有的医疗资源来决定。患者要不要用抗菌药、用哪类抗菌药、用多大的剂量、用多长时间,这些都只能是临床医生依据现有的检测结果和自身的经验进行综合判断。  “即便是在大型的综合医院,实验室细菌培养的检出率也不是100%,最好的检出率也就在30%~50%,一般情况是低于30%的。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60%~70%的细菌感染的病例培养不出病原体,因此即便是培养阴性的病例也不能完全排除细菌感染的可能。所以,即便理论上是应当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但如何判断一名医生面对具体病例时的选择是否恰当,就需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高占成如是说。  此外,高占成还指出,虽然西方国家并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但在我国基层医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病毒性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并不少见。如医疗环境和条件较差,各类感染患者住在同一个房间里,交叉感染的几率很高。此时,可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应首选广谱,但级别相对较低的抗菌药。  不要盲目用激素  《指南》提出,“治疗重症流感患者,目前尚无循证医学依据。”对此,刘又宁呼吁:“这句话很重要,也就是说目前,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还不能肯定,临床医生对流感病例要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  刘又宁介绍说,原来临床对SARS进行治疗时,激素的使用在全国都非常普遍,结果造成了大量股骨头坏死的病例。经过循证医学证明,最后确认对于普通的SARS使用激素并没有好处;而对于出现肺损伤、呼吸衰竭的重症病例激素才有用,能够减少病死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在SARS治疗中应用激素的经验照搬到新甲流的治疗中。因为,这两种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是不同的,包括与SARS有很多相似症状的禽流感在内,目前,重症流感都没有得到激素治疗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特别是新甲流,由于临床病例较多,激素无效已经得到了证实;特别是对于还未出现肺损伤、呼吸衰竭的普通高烧病例,使用激素就更不合适了。  抗病毒药早用效果好  刘又宁强调,以往用于治疗季节性流感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现在出现耐药的情况较多,而新近出现的神经氨酸酶则成为比较理想的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虽然目前有较好疗效,但需要注意应及早使用,并且用药剂量要充分。在发病48小时之内开始使用效果最好,越晚使用效果越差。并且,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还可以作为预防性药物。  重视危重患者的呼吸支持  刘又宁指出,甲流患者一旦发病容易在病毒性肺炎阶段就很快发生肺损伤和呼吸衰竭,这是以往在治疗季节性流感中很少遇到的问题,临床对这些危重症病例没有太多的经验,应该提高警惕性。一旦出现危重症情况,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抢救。因此,《指南》中对重症病例的治疗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甲流患者的死亡率。  “事实上,我们对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已经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因为其临床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因此呼吸支持的手段就变得很重要,包括氧疗、机械通气(又分为无创和有创)等。如果有创的机械通气也无效,那么就应用体外膜肺(ECMO)――即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通过人工肺进行气体交换。“我们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期间,就有使用ECMO成功救治严重氧和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的病例。”  当然,《指南》中还有部分内容还未经循证医学的验证。高占成介绍说,比如新甲流病毒的发病机制、重症流感病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包括开始时间、剂量、疗程)等,目前还处于探索的阶段,还需要经过长期临床的观察,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本文来源:
中国医药报&&&&
分段浏览: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news/134487.html
其他网友还关注过
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Copyright (C)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