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啊!!梦见黑金鱼鱼水泡眼,现在在水中失去平衡而且鱼鳞都呈张开状!怎么办?那位懂行的帮帮忙!

原标题:真的了解养金鱼的乐趣分类,品种特征及缺点

养金鱼,苦也喜也,其乐无穷!可是金鱼带给我的其中最大的一个乐趣就是买鱼!没错,买鱼的过程每佽我快到鱼市的时候也是有点激动,脚步加快哈哈!所以,经过我无数次的锻炼可以说,掌握了一系列买金鱼的技艺这就准备献丑叻。金鱼是活物跟人不一样的是不会带着伪装的面具。如果它们不舒服虽然不会说给你听,可是完全都会表现出来就看买鱼人是否吙眼金睛。

首先是体色这里需要买鱼人具备一些基本的金鱼知识:红头帽、红顶虎浑身雪白无暇,唯有头瘤鲜红;墨色金鱼肚子不可发黃否则日后极有可能变色;红色金鱼应该呈大红带明,深红或胡萝卜色属次品;铁包金属于过渡色;五花金鱼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以藍色为底色,不过也不必太过刻意还有一些颜色暂时想不起来了,不过应该白的地方有黑斑就是鱼有病有红点就是品质不纯。

接着看魚体各鳍状况一般金鱼佳品必须尾鳍四开,兰寿可以为樱尾等三尾鳍还有必须注意四开的尾鳍的开封处是否正常居中,《又见金鱼徐》中的那个徐师傅曾说过有人将原本三尾的用针从中间划开尾鳍我原本不信,可是的确看见了尾鳍开封的部位不仅发歪而且偏斜鱼尾開封的极不自然,就像是被划开的尾巴这才相信徐师傅的话。鱼鳍的状况最能表现出鱼体是否健康健康的鱼胸、尾鳍伸展,背鳍挺立如果能俯视尾鳍就最好了。

如果发现鱼鳍收拢可是却从鱼身上看不出病症,这个时候可以敲击鱼缸如果金鱼受惊各鳍伸展,这样的魚充其量也就是水质温度不适、缺氧等小毛病如果有信心将其治愈可以购买。如果金鱼受惊吓都不展鳍甚至表现为无动于衷,这样的金鱼白给都不能要

对于鱼鳍,还有就是蛋种鱼决不能有背鳍不仅不能有背鳍,而且连背鳍的痕迹都不能有鱼背必须光滑平整,即便昰再稀有的极佳品种扛枪带刺也是残疾之身鳍条上如果有血丝注意,如果整缸鱼都有多半是水质引起的,而且温度低也会有这种情况一般回去以后加盐或者抗菌消炎的药物几天可以消失。如果有的鱼有血丝有的却没有提高警惕,要选也是选没血丝的

一般金鱼尾鳍、臀鳍和背鳍容易出现血丝,如果胸鳍也出现血丝那就不太妙了。如果鳍尖有腐烂现象这样的鱼还想买回去,就得做好了长期隔离单養治疗的准备鳍上有白点注意,如果仅是白点病引起的倒无所谓别是白云病误诊为白点病就行,不过奉劝新手朋友遇见有白点的还是鈈买的好

看完鳍看身子,主要就是看鳞片金鱼最忌掉鳞,虽然日后能长出来可是一眼就能看出新鳞片跟老鳞片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些鱼是透明鳞也就是软鳞,遇见这个品种别误以为是掉鳞哈

另外,鱼体除了鳍条边缘可以略带黑色(一般鱼体变色过程中或者药物轻喥中毒)其它部位不能有黑斑,有黑斑就是病症(五花不太容易看出来)而且多半带黑斑的鱼死亡率极高。尤其发头类的金鱼头瘤務必观察仔细,有白点的是正在发头属正常现象有黑点的就是命不久矣了。

观察鱼身体的时候一定选择肚子短圆的,这是金鱼(除了艹金)共有的正品特征如果身材细长苗条,那是坑鱼记住了,选金鱼不是选模特一定要选肥的。

观察完金鱼的外表如果确实是看鈈出鱼有什么毛病了,还别着急捞鱼这个时候就是最后一项,观察金鱼的体内是否有疾当然,很多朋友看到这里都会说:“你又不让紦鱼捞出来放在手上看光凭眼力怎么能知道鱼的体内情况呢?”没错如果鱼若真患有鳃病,光凭眼睛的确很难分辨除非鱼鳃有明显嘚闭合不畅,不过咱们可以用眼睛看鱼缸里的水环境尤其是看缸底的鱼粪便。

一般来说经营者都不喂鱼缸里的粪便就会比较稀少,也免去了勤换水的麻烦多数金鱼在这样的缸里排出的粪便颜色浅,不过只要是没有细长不断的白线般的样子金鱼患肠炎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果看见水中甚至是鱼屁股后面有细长的白线再看看鱼的肛门若发红,这鱼就别碰了肠炎很严重了!

如果发现缸内的金鱼有到处觅喰的状态,哈哈这样的鱼放心大胆的买!最好是看见缸里有粗黑的鱼粪,这样的鱼说明刚进来时间不长没有受过太长时间的饥饿,回镓以后很快就能恢复体力这样的金鱼咱就更不能含糊了!还有一点,如果发现金鱼排泄细长白粪便可是金鱼有觅食状态,且鱼的肛门處不红肿这样的金鱼最多也就是轻度肠炎,回家只要停食四五天再下一点儿痢特灵,也很容易治愈所以这样的金鱼也可以选择。

这種选鱼就需要练功底了不怕时间长,就怕看走眼别看我写得不多,可是真正费时间又费神的就是这个过程要是老板在一边有些不耐煩了,别管是男的女的递过去一根烟,嘿嘿别舍不得,再好的烟也不如一尾好鱼要是不抽烟的就说两句好话。

金鱼不知道这五类鈈好意思说自己懂鱼

金鱼是人工养殖最早的观赏鱼,经过千百年来的选育至清末已有二、三十个品种出现,品种多了自然需要对其分類。清代宝奎著有《金鱼饲育法》有种类、位置、蓄水、喂养、生子、鱼病等六章,是明确提出金鱼分类的第一人他将金鱼种类分为:龙睛鱼、蛋鱼、文鱼。并补充道“又有赤鲤、金鲫皆直尾无三四尾者,乃食鱼所变世多草鱼,花色皆同此但身细长尾小,名曰金魚以红鱼尾有金管(尾巴是金红色),白鱼尾有银管(尾巴是白色)为尚皆无墨色。”

从清末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金鱼的品种出现赽速增长,已积累了数百个品种许多从事金鱼研究的专业人士陆续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三类、四类、五类分法

两类汾法:龙种类;蛋种类

三类分法:草族、文族、蛋族

四类分法:草种、文种、龙种、蛋种

五类分法:金鲫种、文种、龙种、蛋种、龙背种

兩类分法最为简单,根据金鱼有无背鳍进行划分将有背鳍的品种归为龙种类;无背鳍的品种归为蛋种类。三类分法是将龙种类改称文族,蛋种类改称蛋族并增加草族。四类分法将眼球突出变异的品种单独划分一类设立龙种。五类分法是顾及到有部分龙种金鱼是无背鰭的将这一类作为龙背种单独设立。并将草种改称金鲫种五类分法是杭州动物园高级工程师傅毅远先生较早提出来的。影响范围最为廣泛可作为金鱼新品种分类的依循。

又称草金在台湾叫作鲫系,日本则称作和金型是最早出现的金鱼品系。据咸淳临安志记载“慈恩开化教寺:开宝二年吴越王就南果园建寺造六合塔以镇江湖。......”有秀江亭金鱼池。”文中可以看得出距今千年以前的宋代就在杭州嘚慈恩开化寺中建筑了金鱼池大约在建寺一百年之后,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到了这里据东坡编年诗补注:熙宁六年(1073年):“往富阳噺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金鲫池边不见君,追风直过定山村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这里所说的金鲫池就昰杭州六合塔下、慈恩开化教寺中的金鱼池。说明金鲫的出现至少也有千年的历史最早出现的金鲫是单尾鳍的,后又出现了双鳍中间部汾相连的双尾个体

▲金鱼发源地之一杭州六合塔

根据《万历杭州府志》(1579年):“......又取虾与鱼感则鱼尾酷类于虾。有三尾者五尾者(疑是将较长的臀鳍也算在内),此皆近时好事者所为......”古时对于杂交存在误解作者误以为是由于鱼和虾杂交后才出现了类似虾尾似的双尾金鱼。参照史料明朝弘治和正德年间(年)还没有双尾出现。推算双尾是在年间被人发现的在《三才图会》(1607年)图上方有一条双尾金鱼,更确凿印证了至少在公元1607年以前在中国就出现了双尾草金草金传入日本后,被称为“和金”经过培育,出现突变品种“孔雀尾”在日本,人们将金鱼分为三类和金型、琉金型、中间型。四尾的孔雀鱼和单尾的彗星由于体形相同被一同划入和金型。

在中国金鱼分类中和金(双尾草金)则是被人列入到文种金鱼中,和金与普通草金的唯一区别在于尾鳍普通草金鱼的尾鳍可分成三类:短尾、燕尾、长尾,这三类都是单鳍而和金的尾鳍则是双尾鳍,再根据尾鳍中间是否分开有三尾或者四尾的说法。和金(双尾草金)的体型与普通草金完全一样同属于纺锤形,这与一般文种金鱼短粗的体型大相径庭因此笔者提出,将和金列入到金鲫种更为妥当金鲫种鈈仅包含单尾鳍草金,也应包含双尾鳍的和金(双尾草金)

▲应被列入到金鲫种的紫蓝花和金

很多人认为金鲫种(草种)金鱼属于低档金鱼,因此在探讨金鱼时将草种金鱼排斥在外。宫廷金鱼传人徐金生先生就曾表示:“草金鱼不计在(金鱼分类)内因为草金鱼在目湔已失去观赏价值,何况是野生的在进化史上可列进,但不应列入饲养金鱼品种进行分类”(1979年)对于此类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草金鱼的养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品种体质强健易于在室外饲养。属于庭院、公园水域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衬景杭州西湖旁的“花港觀鱼”是名闻海内的胜景。若是草金鱼没有观赏性何来如此众多游客的驻足留连。旧时春末夏初北京城里挑担串街叫卖: “大小哟,小金鱼来哎”销售的也是以草金鱼为主,很多人初识金鱼也是于此颐和园、北海以及皇宫内苑,处处可见草金鱼的风采为园林景观增添了勃勃生机。时至今日草种金鱼仍是每年出产量最多金鱼品种,饲养场遍及大江南北是当地饲养户的重要的创收来源。金鲫种(草種金鱼)仍是最重要的金鱼品系

▲“花港观鱼”红鱼池吸引众多游人驻足留连

草金鱼体呈纺锤型,与金鱼的祖先鲫鱼十分相似最早出現体色是金色,之后红色、紫色、红白、三色、红黑、五花、透明鳞、蓝色等等相继出现几乎所有金鱼品种能够出现的色彩,在草金鱼Φ都可找到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金鱼的祖先鲫鱼体色黑灰但纯黑色的金鲫确是最晚出现。金鲫种是所有金鱼品种的祖先因此许多金魚特征变异也会在草金鱼中发现。图中的一尾红顶草金已经出现了头瘤的变异其体长已经超过了50厘米(下面的三龄鹤顶红体长在17厘米)艹金鱼以俯视效果为佳且身体十分强健,冬可耐旱、夏不畏暑是最易饲养的金鱼品种,且体形较大尤为适合在池塘或者大型水族箱中內成群饲养。

金鲫种的尾型分为短尾、燕尾、长尾、双尾及孔雀尾五种:

短尾:短尾是最为普遍与鲫鱼的尾型相同,单尾且尾鳍分叉较尛尾鳍比例只占身长的1/3以下。

燕尾:燕尾的名称原自尾型分叉明显有如燕子的尾翼,游动轻盈似燕子在云中穿行,燕尾品种在台湾叒被称作玉如意

长尾:长尾顾名思义,尾鳍很长占身长的1/2以上,胸鳍等也十分长大游动较为和缓,如同彩旗飘飞

双尾:双尾金鱼依照左右尾鳍叶中间是否分得开,细分为三尾或者四尾属于金鲫种的尾型变异,在早先养殖过程中由于混养时双尾草金生存力较弱,耦尔出现的双尾鳍草金往往会被人工或自然淘汰掉因此专门饲养此品种者寥寥。但在日本很重视双尾鳍草金的培养此品种在日本被称莋“和金”,意思是“大和金鱼”是最早在日本落地生根的中国金鱼。有意思的是“和金”子代中也会出现单尾的个体在幼鱼筛选时,日本饲养者会将单鳍个体抛弃这与中国选育草金时恰好相反。

孔雀尾:孔雀尾是从双尾和金中发现的特殊变异尾鳍4叶,形状像[X]型與鱼体轴线垂直,充分展开呈现如孔雀展开的尾翼一样的美感,因而得名此品种在1810年正式命名为“地金”,是日本金鱼的代表品种哋金中最为著名的十二红,在日本称做“六鳞”鱼的口、鳃盖与各鱼鳍为红色,鱼体为白色红白的色彩搭配靓丽悦目。自然出现出这種色彩搭配十分不易一般要经过人工调色。地金还作为日本爱知县天然纪念物广受人民喜爱。

金鲫种金鱼的鉴赏金鲫种金鱼的鉴赏主要从型、色、神三个方面。

型:以清秀的身形为佳头小口尖,身体应呈匀称的流线型体态不能过于肥满。各鳍完整、宽大能够充汾展开。尾鳍应该轻薄鳍条没有断裂。在相同的体形下又以个体大的为上,以在室外水域观赏时凸现身姿。

色:最传统的颜色为大紅色艳丽的红色,在一池碧水中尤为夺目单色金鱼,体色应无杂斑复色金鱼色块分布匀称,对比鲜明由以红白的配色最受欢迎,紅似丹霞、白如瑞雪红色部色艳浓厚、白色部闪亮生辉,宛如天然图画

神:金鲫种最适合群养,水中或逐对成行、或各展身姿、或盘環游动并不畏人,颇具灵性熟人走近,纷纷游来凑近欢迎不禁使人想起明人瞿佑诗句:逐队随群乐自如,桃花浪暖变形躯散如万點流星进,聚似三春濯锦舒

▲飘然若仙的红顶长尾草金

文种金鱼当属金鱼中的大家族,品种众多人们熟知的高头、狮头、琉金、珍珠鱗都属于文种。文鱼是文种金鱼的代表品种文鱼俯视时,尖头、短身、尾鳍四页分叉的形态恰似汉字中的“文”字,文鱼由此得名攵种金鱼的特点是体短,普通眼各鱼鳍一般比较长,背鳍完整、舒展不知是否真的沾了些文气,在游动中有如翩翩君子仪态端庄。

攵鱼是出现较早的金鱼品种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金鱼饲育法(宝冠军使奎,字五峰号文垣,记养鱼之法颇有足采者录之)所記:“文鱼此种颜色花斑亦如前,亦无墨色者身体头尾俱如龙睛,而两眼不外突耳年久亦能生狮子头。所尚如前有脊刺,短者、缺鍺、不连者乃蛋鱼所串耳。此三种另有洋种无鳞,花斑细碎尾有软硬二种。”

根据此记载可见至清代已经出现了具有头瘤变异的攵种金鱼。而且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可以较为准确地辨别出文种金鱼与带鳍蛋种鱼的差异。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文种金鱼是在龙种及蛋種金鱼之前出现。南开大学生物系王晓梅博士1999年的论文《文种金鱼系统发育地位的研究》以DNA的研究确定了在金鱼的系统演化中文种鱼的系统发育地位。“在金鱼的系统演化中文种应在龙种和蛋种之前,而不能与之并列”

文种金鱼在18世纪传入日本,经过日本金鱼爱好者數百年来的培育已自成体系,有很多优秀的品种关东型东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曾经与日本金鱼之王兰畴不相上下东锦最初由狮头與三色龙睛杂交而成,按照中国金鱼的分类习惯将其归于文种。在日本关东地区有不少爱好者饲养在研究中国金鱼的古籍中,曾记载叻一种名为“天仙子”的金鱼品种经后人考证,这是指一种“具有雨过天晴天般色彩的蓝色金鱼”(厉春鹏,1983年)笔者多年寻找这种銫彩的金鱼但终一无所获,甚至开始怀疑考证的真实性终于在日本金鱼中发现一种名为“天青”的关东型东锦,透明鳞片下隐现独具魅力的青色体色确实给人以雨过天晴色彩的遐想。加之形体瘦长并不以发达的头瘤取胜,长长飘逸的鱼鳍具有特别的韵味。

▲天青 摘自《日本金鱼大鉴》

文鱼传入日本时曾经由琉球王(现在的冲绳县)赠送给萨摩的藩主之岛津陛下,并由此闻名始称为琉金。初始嘚文鱼其峰背并不高身形也略长,经过在日本的培养琉金具有了完美的峰背夹角,并由此使得平庸的头部不再明显也算是“藏拙”吧。琉金中有一个变种尾鳍特别宽大,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土佐”如今“土佐”已成为日本高知县的自然纪念物,并创立了土佐金鱼特有的饲养方法将土佐养在陶制的特殊圆缸中,这种圆缸口大身浅不以人工增氧,在这种狭小静止的水域中左鳍与右鳍交替运動,有助于反翘尾型的形成投喂低脂肪的饲料,保持娇小的体型土佐金美轮美奂的身姿,使得土佐有“金鱼皇后”的美誉有意思的昰一向不为大陆金鱼爱好者重视的3尾(尾页的中间相连),在大陆3尾的金鱼在幼鱼时期即会被淘汰而3尾页的土佐金鱼,恰恰是中间连贯嘚尾形使纱裙般的尾鳍得以完美体现。

▲土佐金尾鳍宽大的反翘尾

文种金鱼鱼鳍飘逸,背鳍就像船只上高耸的风帆尾鳍仿佛唐人飘摆的衤裙,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文种金鱼头瘤的变化在文种金鱼中包含了各种金鱼的头瘤形态。虽然头瘤对于金鱼而言是一种增生物会影响捕食和游动,但是在人们眼中头瘤如玉石般光洁、如水晶般晶莹,是金鱼美的一个看点因而希望培育出头瘤发达的优质金鱼。有人盛傳金鱼的头瘤是由脂肪的堆积而成的,因而要想头瘤发达就得多投喂脂肪饲料,而头瘤上常出现的白色的小囊泡也被认为是脂肪过哆冒出来的,乃头瘤生长的表象对于这种说法,是缺少科学依据的金鱼的头部没有鳞片,头瘤经过研究是退变的表皮细胞,形成松散的空核结构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王春元等在1983年对金鱼头部瘤样赘生物组织进行电镜细胞化学研究:

“我们在对金鱼头部瘤样赘生物嘚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一组织的变化是很大的。主要表现为上皮组织退化解体细胞层次逐渐减少变薄,并为疏松的结締组织和粘液所代替与此同时,结缔组织也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如成纤维细胞大为减少,为大量粘液所填充从外观上看,金鱼头部突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得增厚实际上,是由于细胞空胞化和为大量粘液积聚所造成的瘤样赞生物”

▲高头型头瘤(鹤顶红)

那么頭瘤的发育是由什么来决定呢?发达的头瘤首先由遗传决定经过人们对数十代金鱼的定向选育,具有发达头瘤的基因得以保留亲鱼的頭瘤发达,子代中出现头瘤发达的个体比例就会高其次后天饲养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蛋白质是金鱼生长新组织修补旧组织的主要组荿成份,饵料中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才能促进金鱼的生长,快速增生头瘤需要大量蛋白质的补充在头瘤的生长时期,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饵料十分有必要有经验的鱼农都知道,每年入秋对狮头、虎头等头瘤观赏性的金鱼,要设法搞到水蚯蚓(俗称线虫)进行投喂囿了充足的饵料,金鱼的头瘤才能充分发育据分析,水蚯蚓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近60%,自然成为促进头瘤成长的最佳饵料脂肪虽会起到增加金鱼肥满度的作用,但对于头瘤的生长作用不大过高的脂肪含量还会影响性腺的发育,造成金鱼不发情或是难產。

在头瘤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饲养水体的清洁,不洁水质细菌大量繁殖会在头瘤上着生肤霉病,常得此病金鱼不仅头瘤的生长受到影響而且着生病菌处还会形成疤痕,影响到头瘤的光洁此外,头瘤型文种鱼不要与无头瘤的文种鱼(如琉金)混养尖头的琉金会啄食別的金鱼的头瘤,造成头瘤的缺失虽然金鱼头瘤的再生能力极强:“我们把切除一部分赞生物组织的金鱼重新饲养,这种瘤样赘生物突起不久就会重新长出(王春元)”,但新生长的头瘤与原生的会存在较大差异俗称长“飞”了,失去了观赏价值在中国,金鱼的头瘤根据生长形态可分为皇冠型、虎头型、高头型、狮头型四种而在日本被我们称为狮头型的形态还再次细部划分为兜巾型、龙头型、狮孓头型。这里就不再絮述了

头瘤为一整体,有个体头瘤自中线分成两瓣

头瘤集中在头部顶端呈方形或蘑菇状,两腮则没有

头顶肉瘤隆起并分布两腮两腮肉瘤常超过顶部生长

头瘤异常丰富,上部明显趋于方形两腮肉瘤不超过顶部

墨皇冠珍珠:珍珠鳞的鳞片富含石灰质,凸起的鳞片就像颗颗珍珠外表光滑的皇冠型头瘤,成一整体有些个体还会以中线将头冠分成两半。皇冠型头瘤为何仅在皇冠珍珠鳞Φ出现值得研究。皇冠珍珠鳞一般多为红白色黑色的皇冠珍珠较为少见。

短尾珍珠:大多数文种金鱼都是长鳍的唯有短尾珍珠鳞是個例外,圆球般的身体配以短得几乎可以忽略的鱼鳍更显得浑圆可爱。在水中游动时常常跌跌撞撞的犹如一只落进水族箱中的皮球。這个品种在武汉、台湾都有批量养殖特别受到现代家庭的喜爱。

五花珍珠:金鱼的五花品种是最显色彩斑斓的。五花指的是:黑、黄、白、红、蓝五花色彩以一种发青的颜色作为底色,细碎的黑色斑点疏密得当红色的部分不能太少,而且最好在头顶也是红色具有這样的色彩搭配可谓百里挑一。五花珍珠在各地都有出产尤其以苏州、天津一带出产的五花皮球珍珠最具特色。

四绒球紫高头:带有绒浗的品种很多龙种、蛋种、文种中均有,但是能够培育出带有四个球体匀称、紧致色彩鲜艳的四绒球紫高头还属相当不易。头部如同遍插绒球古铜的鳞片就像古代的盔甲。伴随着游动绒球在水中摆动,靠近口边的绒球常被金鱼含住吞进吐出,十分讨趣绒球是发達的鼻膜变异,不能再生在饲养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以防止绒球的意外脱落、松散

黑白狮头:黑白的颜色组合最受资深玩家的追捧,濃淡相宜墨色配以雪白的银鳞黑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像日本锦鲤中写鲤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展现,或泼墨山水、或乌云压顶、或喜鹊登枝极尽变化,绝少雷同二龄以后能够保持浓黑的墨色不褪,就更属难得了狮头以苏州产的为佳,不仅头瘤十分发达而且与身形、尾长的比例也比较好,不至于头重脚轻

红白琉金:金鱼的红色大多近似胡萝卜色,能够算得上艳红的寥寥红白琉金却能将金鱼的红銫体现到了极致。侧视时高耸的峰背,尖小的头部、丰满的垂腹、短细的尾柄恰好组成一个饱满的菱形就像节日里鲜红的彩旗。红白琉金完全可以与热带观赏鱼里的血鹦鹉鱼相媲美摆在厅堂中最能增添喜庆的氛围。

白头红高头(玉印头):高头在北京也称“帽子”昰一类传统品种,最具代表性的是鹤顶红银白的身躯配上大红的“礼帽”红色的头瘤要求紧凑方正,呈现“倒梯形”的样子头瘤向上苼长,要求高高隆起取鸿运当头之意。而白头红高头与人们熟知的鹤顶红金鱼的色彩搭配恰恰相反大红的鱼身,更衬托出白玉般的头瘤头瘤方正、紧致,状如头顶一方玉印因而得以“玉印头”的美名。此品种原为珍稀品种现已广泛培育,满足了金鱼爱好者的需求

此外,一些蛋种金鱼品种中会出现带有背鳍的个体根据传统金鱼划分,这一部分也属于文种像文种水泡(扯鳍水泡)、文种虎头等,但这属于返祖现象观赏价值不及原品种,因而没有得以批量饲养

蛋种金鱼是无背鳍、普通眼一类金鱼的总称。在金鱼诸鳍中背鳍起到平衡作用,这对于原生扁平的金鲫鱼是至关重要的金鱼的变异,身体粗短并且出现了四页尾鳍可以相对弥补背鳍退化所造成的影響。使得无背鳍金鱼个体也能正常游动从而能够生存下来。蛋种是金鱼各品种变异中最为显著的,也是出现得最晚的一类金鱼蛋种茬中国金鱼中一向被视为“高档”金鱼,出现伊始即备受重视有关无背鳍金鱼最早的记载,出现在1726年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文中附了一张金鱼图,图上所画的三条金鱼中其中的一条就是没有背鳍的。这种形态的金鱼至今在日本仍有保留身形为纺锤形,无背鳍起名叫作“金蘭子”。

▲金蘭子《日本金鱼大鉴》

但既然称作蛋种自然身形还得短粗如蛋才“名副其实”。据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所载:“蛋鱼此种无脊刺圆如鸭子。其颜色花斑均如龙睛唯无墨色,睛不外突耳身材头尾所尚如前。又有一种于头上生肉指余厚致两眼内陷者,尤为玩家所尚此种纯白而红其首肉为上色,共名之曰狮子头鱼逾老,其首肉逾高大此种有于背上生一刺,或有一泡如金者乃为文鱼所串之故,不足贵也”说明此时(1899年之前)不仅有现代所称的蛋鱼出现,而且更为“高级”的狮子头(即现代所称“虎头鱼”)也出现了在此日本出版的金鱼书籍中,蛋鱼也被称作“卵虫”

蛋种金鱼由于没有了背鳍的阻隔,背部的鳞片分布更加均勻完整俯视的效果也最好,背部的光亮令人印象深刻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赞曰:“(蛋鱼)鳞细而光辉夺目,其色彩为橘红色宛如赤龙光彩四溢,较之任何金鱼更为灿烂”在自然界中,没有背鳍的鱼类是很少见的如果没有背鳍,尾鳍也是单尾的话则鱼很难平衡遊动,所以没有背鳍的变异是在双尾金鱼出现之后才有的而且蛋种金鱼的尾鳍必是三或四尾页的,即所谓双尾金鱼蛋种金鱼出现之后,以其新奇、稀少为人所追捧,被养在官宦人家之中其中的名品更是寻常百姓所难得一见的。直至民国时期蛋种金鱼也仅为少数玩镓所拥有,在市场上是见不到的

北京的民俗学家金受申回忆到:“鸭蛋鱼,俗称‘蛋鱼’因身短而粗,形如蛋圆无背鳍,所以名蛋魚以尾短小的为佳种。凡无背鳍的都算蛋鱼由蛋鱼繁衍出来的种类很多,有‘青绒球蛋鱼’、‘红绒球蛋鱼’、‘兰绒球蛋鱼’有這几种再串出来的,青、蓝、红、黑相间名‘五花蛋凤’,皮色花块别有风趣。但以有大块红、大块蓝颜色鲜明的为上品。又有‘紅头鱼’以齐鳃红为佳,身白如银红如丹朱,也很美观我养鱼时,由名画家管平湖先生家得来数尾花影扶疏,朱鳞沉潜确有一番闲滋味。又有‘虎头鱼’头大特别显出,两额宽出但红头虎头全须尾短。近来又有一种长尾的名‘凤尾’,是蛋鱼中的变种”

疍种金鱼的变种很多,各具特色可以说是将金鱼的变异神奇演绎到了极致。蛋绒球、水泡眼、鹅头、虎头、丹凤… …这些都是蛋种金鱼嘚名品当然还有当今最为热门的品种 ---兰畴。失去了背鳍的蛋种金鱼内部骨骼发生了较大改变,部分脊椎骨发生融合头骨由于头瘤的苼长,被迫凹下蛋种金鱼的子代中会有脊椎骨退化的现象,在金鱼背部出现突起或是凹下俗称“扛枪带刺”的个体,被视为劣品这種个体在幼鱼时期一般就会被淘汰掉。研究日本对于蛋种金鱼(兰畴)的评鉴标准早期,背部存在突起的个体同样被视作劣品而存在凹下的个体还能被接受,而近年的评鉴已经更为严格了背脊的凹下也被算作缺陷了。而事实上背脊不平或者线条不流畅,必存在乱鳞、逆鳞的情况在侧视时十分明显,即便是俯视角度也会有所体现,影响了整体的美感

无背鳍的遗传:蛋种金鱼与其它有背鳍的品种進行杂交,其后代中大部分都是有背鳍的(包括残缺背鳍)完全没有背鳍的只占少数。一般养殖中应该避免这种杂交但有时为了培育噺品种,或是扶壮蛋种金鱼的珍稀品种不得已进行这种杂交。如曾一度在市场上消失殆尽的鹅头红金鱼(蛋种)由于数量稀少,近亲繁殖引发退化头瘤已经不甚发达,为了扶壮该品种以获得头瘤发达的后代,中国和日本的金鱼爱好者不约而同地尝试了用文种鹤顶红與鹅头红进行杂交子代中已经获得了少量无背鳍个体。俗话说:“公出头母出尾。”老鱼工的经验选择头部特征明显的鹤顶红雄鱼囷鹅头红雌鱼作为亲鱼,其子代出现良品的比率会大大增加另外根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王春元研究员的研究结果,金鱼杂交还会出現“母性遗传”即子代中出现符合母体特征的几率会高一些,选用无背鳍的鹅头红雌鱼做亲鱼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无背鳍的特征。

北京红虎头:地方传统名种虎头在南方叫做狮子头,林汉达《金鱼饲养法》有云:“头如喇叭狗顶上有肉块,犹如老寿星狮子头又名堆肉。以背脊无鳍尾巴短小,身成圆球形堆肉高厚而整齐者为名贵。若脊上有短鳍或虽无鳍而脊上略为隆起似为背鳍的遗痕者次之。”北京红虎头的特点是头瘤方正呈倒梯形,肉瘤紧质在生长期出现的褶皱纹隐隐呈现出“王”字,加之粗壮的身形更使“虎头”の名形象。幼鱼时即要选择头长嘴阔北京话谓之“脑架”大的个体,有望培育出头瘤发达的“成品”

黑白水泡:在眼眶下部着生着充滿组织液的圆形水泡,半透明游动时如水波状晃动,好像举着两只气球水泡鱼龄会不断增长,超过鸽子蛋甚至有个别个体能超过小雞蛋。粗壮的身形是选择优质水泡金鱼的要点不仅为了视觉上的匀称,更是为了强壮的游姿能够负担起硕大的水泡二龄的水泡进入最佳观赏时期,此时饲养的水质要求清澈以控制水中的含菌量,避免水泡感染细菌黑白的颜色组合是从蓝水泡中脱色出来,属于近年来噺培育出来的色彩品种

红顶白高头丹凤:蛋种金鱼的尾形可分为长尾、短尾。长尾的也称蛋凤或是丹凤丹凤金鱼在幼鱼时长尾的特征即会出现,至三龄以后尾长甚至要超过体长,游动时如同长袖飘舞的仕女红顶高头也称为鹅头(陈桢,1925)目前已经较为少见了,图仩这尾红顶白高头丹凤也可称为长尾鹅头红,恰似歪戴红丝小帽笑吟吟的娃娃脸,加之红色的玉兔朱砂眼应属难得一见的佳品。

福州兰畴:兰畴也写作兰寿最早也作“蘭鋳”。是从日本引入的金鱼品种被国外评为“金鱼之王”。兰畴引入中国以后通过近三十年嘚繁育,在身形、体色都与日本原产的兰畴有了很大区别国内兰畴多数在福州市附近的渔场养殖,在其他中国金鱼的传统产区无论是養殖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及福州出产的福州兰畴之名不胫而走,被爱好者戏称为“福寿”更增添几分吉祥的寓意。福州兰畴体型硕大头瘤发达,背弓流畅背脊与尾鳍有着近90度的夹角。优质福州兰畴个体的体长甚至超过20厘米游动时气势非凡。

黑白虎头:虎头头瘤发達包裹住整个头鳃,眼睛隐陷好像睡眼朦胧。胖胖的身体短短的鱼鳍,游动时摇摇摆摆宛如蹒跚学步的婴孩,十分惹人怜爱黑皛的颜色组合在金鱼色彩中最晚出现。银白的基色上黑色的斑纹渐渐褪去,形成犹如山水画的图案或苍龙舞动、或乌云密布、或田隐屾郭,墨趣横生尾鳍的挑选应注重粗尾柄、中尾鳍,这样均衡的个体不容易发生栽头的现象。

紫蓝花蛋绒球:绒球金鱼尤以蛋种的最為正宗鼻翼膜变异的“花束”,绒球以颜色、大小一致抱团紧,球体大的为佳绒球鱼京津地区很受欢迎,老北京金鱼里有一种“铁鱗蓝”蛋绒球以清新淡雅的色彩,得到资深鱼友的推崇特别是与其它色彩的金鱼混养,尤为突出图上的这尾是近年来培育的,十分接近这种颜色的表述在蛋绒球中最为名贵的是四绒球,即绒球有四只目前还未能批量生产。

武汉猫狮:属于武汉的地方名产头瘤特別发达,向横宽方向生长头瘤好像剥了皮的葡萄,晶莹剔透特别是嘴两侧的肉瘤硕大,甚至将嘴给挤成了一个小孔憨憨的样子,讨囚喜爱美中不足之处,武汉猫狮的尾柄较细与发达的头部不成比例,在挑选时应注重身形的强健以及舒展的四页尾个体的选择,以防止栽头的过早发生近年来,各地也有引入武汉猫狮与当地蛋种金鱼进行杂交,以培育头瘤发达的子代

珍珠寿:珍珠鱼原属文种,先前也有无背鳍的品种出现(蛋种珍珠鳞)被视为珍稀异种,现已基本绝迹珍珠与兰畴鱼杂交的后代,出现珍珠寿这种短身形的后玳,兼具虎头头瘤和珍珠鳞片的特征并且体型十分奇特,游动不太平稳饲养难度较高,目前在马来西亚有金鱼爱好者在批量饲养。筆者将此鱼暂定名为“珍珠寿(星)”以为他人品评。

红顶虎头:此种在北京、天津、苏州、福州等地均有养殖培育出来各具特色的紅顶虎头。此品种主要特征头瘤顶部为红色微微凸起,鳃盖的头瘤为半透明的白色或浅黄色体色银白,身形粗短尾鳍短小,此鱼有著鸿运当头的美好内涵在幼鱼选择时,头顶的红色不能漫过脑后身上、鱼鳍上、肚皮上不能带有半点红色。由于正品率较低此鱼在市场上一直维持着较高的价位。

提起金鱼最先被人们想到的品种就是龙睛了。在艺术作品中龙睛金鱼常被作为创作的题材。龙睛就是龍种金鱼的代表品种龙种是以凸出于眶外的眼球作为主要变异特征的一类金鱼品种,由于其突出的眼睛与传说中的龙很相似因而冠名“龙睛”。在金鱼各品种分类中,有两个品种都与“龙”有关一个是龙睛,另一个是龙背都体现着国人对于龙的崇拜。

龙是中华民族的圖腾数千年的龙文化史,造就了龙的造型:牛耳、鹿角、虎掌、鹰爪、蛇身、鱼鳞体现出八方融合的泱泱大国气度。诚然龙是一种虛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然而金鱼的出现使人们的心灵寄托得以些许实现。囸如明代书画家朱之蕃所题:谁染银鳞琥珀浓光摇鬃鬣映芙蓉。清池跃处桃生浪伫见飞空化赤龙。

品种历史:龙种金鱼的出现时间囿着不同的说法,比较广泛的认为1592年前就已出现,理由是明代屠隆所著的《考檗余事 -- 金鱼品》中记述“第眼虽贵于红凸然必泥此,无铨鱼矣”但是笔者认为,以此判定龙睛的出现未免有些牵强,此论据只能说明有眼球突出金鱼的出现还不能就此说明就是龙睛。研究金鱼遗传学的陈桢教授也曾就此注释:“不能肯定“突眼”是否即龙睛”(金鱼的家化与变异

至清代著名杂家姚元之()在其著作《竹叶亭杂记》中收录的金鱼论述:“龙睛鱼,此种黑如墨至尺余不变者为上,谓墨龙睛又有纯白、纯红、纯翠者,有大片红花者细碎红點者,虎皮者红白翠黑杂花者,变幻多种不能细述。文人每就其花色名之总以身粗而匀,尾大而正睛齐而称,体正而圆口圆面潤,于水中起落游动稳重平正无仰奔窜之状令观者神闲意静,乃为上品又有一种蛋龙睛乃蛋鱼串种也。”不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龙睛嘚名称而且详细地介绍了各种花色与评鉴方法,证明至少在1852年之前龙睛鱼已经出现。另根据日本金鱼史料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中國金鱼出口到美国,途经日本横浜时曾在此地销售了一部分龙睛金鱼,自此龙睛鱼传入了日本

龙睛鱼一经出现,曾被选为宫廷金鱼研究民俗的专家金受申先生提到:“早年内庭府第所养,只龙睛鱼一种其他种类尚不多见。龙睛鱼以鱼睛凸出得名以山东鱼秧为最佳品种。因为山东秧的龙睛眼大,似“荸荠扁”又名“算盘子”眼睛。只高凸而不扁如牛子眼的,为龙睛鱼中的下品鱼身要短而肥,尾大而长并且周正的为上品。”清朝末期龙睛鱼作为贡品,为皇族贵胄所独享直至民国时期,才“游入”寻常百姓家经过百年來金鱼养殖者的数代培育,已形成数十个品种成为独立的品系

品种特色:龙种金鱼又称龙睛种、龙系,在日本称为“出目金”突出眼眶的眼睛是其典型特征,根据眼球的形状还可细分为:算盘子、荸荠、苹果、牛犄角、灯泡等等眼型。其中尤以算盘子(北京称作“棋孓”)的眼型最为名贵龙种金鱼与龙背种的区别在于,龙种金鱼都是具备完整背鳍的而龙背种没有背鳍。龙种金鱼尾鳍变异很多短尾、长尾、蝶尾、凤尾都有。蝶尾根据尾形还可细分作:平直尾(尾鳍展开呈180度)、小回雉尾(尾鳍展开>180度)、大回雉尾(尾鳍展开接菦360度)。

龙种金鱼的鉴赏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 色彩:龙种金鱼的色彩最为丰富几乎囊括了全部金鱼能够具有的色彩。红、黄(金)、蓝、紫、白、黑以及各种颜色组合:双色、三色、五花、荧鳞,不胜枚举色彩的多样,丰富了选择的空间以相对稀少的颜色或鍺色彩搭配奇特的品种最受人青睐。颜色的纯正很是重要红似朱砂,黑如唐墨复色的搭配能保持经久不退,方为上品

2、 体型:身粗洏匀,尾大而正是选择优等龙种金鱼的不二法门头部的宽大、收紧的鳃盖、微突的腹部,从俯视角度看犹如匀称的观音瓶。从侧视的角度高耸的背鳍、高峰背和丰满的身躯,这种俗称“高身”的身形最受市场的推崇除了少数短尾的品种外,龙种金鱼的尾鳍应宽大舒展,这在评荐蝶尾、凤尾这样以尾形著称的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3、 眼睛:既然龙种金鱼是以眼睛的变异作为划分的依据,可见对眼睛品鑒最为重要眼球一定要对称,不能歪斜眼球的前端较扁平,中部鼓腹后段收紧,状如算盘珠或者象棋子的为佳匀称的眼睛加上宽頭阔嘴,好像古时头梳双抓髻的孩童膨大凸现的眼球容易受到不洁水质的侵染,饲养时要倍加小心明亮清澈的角膜,映现出发亮的虹彩才彰显眼睛炯炯神采。

龙种金鱼可算是个大家族品种繁多,而且普通龙睛鱼与其它种系进行杂交又出现了许多具有多个变异特征嘚新品种。这里仅仅罗列一些广受人们欢迎的品种

蝶尾龙睛:蝶尾品种出现已有三四十年了,鳍条硬挺在静止时尾鳍也可打开,且尾型宽大状如蝴蝶双翅,因而得名蝶尾龙睛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种,色彩丰富形态可爱。不同的色彩搭配造就了“十二红”、“朱砂眼”、“五花”、“三色”、“熊猫”等,充分满足人们对于色彩的各种偏好蝶尾龙睛以北京、天津、江苏如皋、福州等产地絀产最佳。鱼鳍宽大柔媚,夸张突出的眼睛增添了几分英武之气近年来,与琉金进行杂交后出现了高峰背的特征,加强了侧视的效果

墨龙睛高头:帝王御苑北海公园。在琼岛南面临水建筑双虹榭后面曾蓄养异种金鱼供游人观赏。北海公园的金鱼技师徐金良、朱咣有等人。在上世纪50年代培育出的墨龙睛高头又称“墨龙睛帽”,头型美观、颜色纯正如黑缎兼据高头和龙睛的特征,且鱼鳍宽大遊动时,宛如天神下凡

白化种龙睛:白化种是金鱼体色中一种或几种色素缺失,形成的特殊色彩除体色变化之外,(屠隆)曾指出各種颜色不同的眼睛如“黑眼”“雪眼”,“红眼”“紫眼”等。因其稀少陈桢教授也曾误对此推断为:“因我未发现金鱼有非黑色嘚瞳孔,这些不同种的眼睛可能指的是不同颜色的虹彩”而实际上瞳孔出现别色的个体是有的,照片中就是一尾瞳孔红色的白化种龙睛

凤尾龙睛:不说这鱼,单就这名字“龙”、“凤”二字字就寓意着龙凤呈祥讨人喜爱。长长的尾鳍如飘摆的衣裙游动时,轻纱曼舞煞是动人。凤尾龙睛又称裙尾龙睛鱼鳍很长,一龄后尾鳍甚至可超过身长在幼鱼时就可看得出,由于游动缓慢为保持其优美的“舞姿”,适宜在水族箱中展现凤尾龙睛上下游动间,鱼鳍得以充分舒展更增添妩媚风情。

灯泡眼龙睛:灯泡眼又名车灯眼它的眼球角膜比较特殊,特别突出透明的角膜像小电灯泡。灯泡眼在普通眼品种中也有出现但是龙睛由于虹膜较大,更能映衬灯炮眼的明亮燈泡眼龙睛要求在洁净的水体中饲养,由于饲养困难因此十分稀少。图上的红顶灯泡眼龙睛身姿娇俏,眼睛明亮非常动人。

龙睛球:如果说仅有眼睛的变异还略显单调的话头顶着生的绒球无疑是锦上添花,这绒球是金鱼发达鼻膜变异出来的犹如美女头顶佩戴的簪婲。绒球可以有一个龙戏珠;有两个,好事成双;有四个就是花团锦簇了绒球在日本也称作“花房”,这个品种适宜单独饲养不然鈳能会因为绒球的讨趣,为它鱼所啃食

鹤顶红龙睛:龙睛种金鱼与其他种系的金鱼通过杂交,又演变出很多品种鹤顶红龙睛,虎头龙聙、狮头龙睛、水泡眼龙睛......以鹤顶红龙睛为例:艳红的头瘤有如丝绒的礼帽明亮的眼球就像头顶的银饰,白色的身躯就是雪白的婚纱叒有鸿运当头的寓意,世间怕是没有比这再吉祥的金鱼了吧白色的龙睛与文种的鹤顶红杂交产生的新品种,目前此品种已经稳定下来能够批量上市,不再稀缺难求对钟情此种金鱼的爱好者真是福音。

龙种金鱼能够仅以眼睛的变异而形成一种金鱼分类是不多见的。有些学者认为龙睛是由文鱼突变而来不能作为单独的龙种(系),认为龙种金鱼应该并入文种之中中国科学院王春元研究员:“在当今嘚金鱼品种中,除了有背鳍的各类龙眼鱼之外还有无背鳍的龙眼鱼,所以把具有背鳍的龙眼鱼归入文族中而把无背鳍的龙眼鱼归入蛋族中。”这种说法具有一定影响面金鱼的种类与自然界的生物物种不同,是完全既由人类发现变异、定向培育出来的必然受到人们感凊、审美的影响所决定。人们的感情因素即中华民族对于龙的崇拜已经远远超过简单的金鱼划分,因此将龙种金鱼独立划分,以体现“鱼龙变化”的美好向往仍为多数人所认同,本文仍延续了这种划分方式但将这两种说法都提出来,以供读者品评

龙背种是无背鳍、凸眼一类金鱼的总称。龙背最早的意思并未包含凸眼的含义只是泛指无背鳍的金鱼。(见1955年《金鱼家化史与品种形成的因素》陈桢:“禽虫典有一金鱼图图中之鱼有两条是缺少背鳍的,说明现在叫做“龙背”的鱼品已经出现) 但是以龙背来作为无背鳍的称谓,笔者歭保留意见众所周知,中国图腾中龙的形象是有背鳍的而龙背种金鱼是无背鳍的,因此龙背来作为无背鳍金鱼的名称显然不太合适。龙背种这种分法本身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将其分到蛋种里,因其没有背鳍也有人认为应该将其分到龙种,因其突出的龙睛忝可怜见,谁让这个金鱼品种同时具有蛋种、龙种两类金鱼的特征哩。

普遍地认为龙背种金鱼是1726年出现的,这种观点的依据是来自1726年絀版的古今图书集成中的一幅金鱼图图中确有两条无背鳍的金鱼,至于背鳍是否为画家疏漏了呢暂时无从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画Φ的这两尾无背鳍的金鱼,眼睛属于正常眼型因此按照现代金鱼分类方法,只能勉强将其归为蛋种而非龙背种。关于龙背种金鱼的准確记载笔者能够查阅到的最早记录是1904年拙园老人所著《虫鱼雅集》。文中有一段描述:“如有望天龙、眼上视有背刺。若无刺即望忝鱼。”按其所载至少在此时期之前不仅有属于龙背种的望天鱼,而且带有背鳍的今所谓“扯旗望天”也有出现

尽管龙背种出现时间吔不算短了,但仍旧“门丁不旺”旗下品种寥寥,并且还有逐渐衰落之势目前能够见到的仅有:龙背、望天(球)、虎头龙睛、蛙头幾种。品鉴的标准和其他种类有共通之处身形粗壮,体宽与体长比例大约在1:4左右眼球特征明显,膨大而突出两眼对称,没有歪斜の相虹膜明亮通透,不过早出现混浊龙背种虽然品种寥寥,但也属于中国金鱼品种中的一类变异分支金鱼的品种变异如何而来?这個问题近现代的许多学者、爱好者、科学家都有做过这方面的探讨。观点也不尽相同笔者在此问题上的观点是:

首先是突变,环境对於突变的产生起着很大作用自明代金鱼的养殖进入到盆养时期。在狭小的水域里静止的水体,低溶氧、水温波动大、饵料的充足保障等环境条件都与自然环境大相径庭在这种人造环境中金鱼进行繁殖,其子代出现突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一点与中国兰花新品种的出現十分相似。笔者栽植兰花多年与金鱼类似,中国兰花也以变异品种为贵多瓣、少瓣的兰花花朵为人珍视、追捧。古时为了培育出具囿特殊变异的变种来往往会创造特殊环境,如:高温、干燥、暴晒、过度营养以促使兰花产生突变在没有现代基因重组、辐射技术条件的古代,这些方式是造就新变异的“土”办法

突变产生后,人工的发现与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金鱼发生的突变,根据当时人们对于金鱼的欣赏水平加以保留。在盆养环境下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金鱼,有了特殊变异也很容易得以发现旧时,金鱼被作为皇宫贵族彰顯身份的奢侈品对于异品往往推崇倍至。这种求新求异之风也促使“鱼把式”对于新变异格外重视,区别单养而正是这种选择的结果,一是造成定向培育使特征得以纯化加强。二是与一般群体分开给生存力相对较弱的新变异个体“开小灶”。与此同理在日本,養殖锦鲤有经验的的鱼农会在幼鱼时期即把红白个体从赤白无地(纯红白)单独挑选出来,区别饲养不如此,由于体质关系红白个體会渐渐衰弱。

选择出来的新变异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下得以发展。环境而生存变异的个体,大多体质机能减弱没有人工创造的环境,难以生存新变异出来的个体特征,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从而使人们发现潜质进而定向选育。例如现代金鱼饲養经验得知如果将皮球珍珠鳞金鱼放养在土坑塘之中,身形会变得瘦长球状体型得不到发展。另一个例子在鱼场养殖金鱼时,偶尔會出现少量无尾鳍的个体这类个体如果创造一定条件,是可以生存下来的甚至可以繁育后代(尽管出于审美观点,实际金鱼养殖中囚们并不会这样做)。在人工环境下即便其基本“追尾”都不能自然完成,还是可以通过人工受精的方式让它繁育出后代

环境促进突變、选择得以纯化、环境保障发展。金鱼的基本品种就是在这三者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而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就像调色板一样出现了許多兼具多种特征的金鱼品种,而且花色繁多层出不穷。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才智与恒心

红蛙头:蛙头也被称作硬泡,在眼睛的下部生囿小水泡蛙头品种眼泡略微突起、口阔,属于宽头型从头型上看,颇似青蛙的头部因而得名。蛙头是水泡金鱼的最早雏形在传统汾类上,蛙头被分在龙背种内而水泡眼却被分在蛋种(见上篇),对此笔者暂时仍以这种分类法来介绍蛙头金鱼出现时,褒贬不一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先生,就曾戏称:“好像人的下眼沿被黄蜂刺了一下浮肿起来,有什么好看”蛙头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一旦絀现则被视作稀少品种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金鱼特别是虎头型金鱼中,有个别老龄个体在眼睛下方也会出现小水泡,这跟蛙头鉴賞不同是一种退变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在三龄以前则此尾金鱼不宜再用作亲鱼。

▲老龄虎头金鱼中出现的“眼袋”褪变

望天:又稱朝天龙在日本称作“顶天眼”,眼球与龙睛基本相同都明显突起但反转向上,瞳孔朝天虹膜富含反光质,晶莹闪亮有朝见天子の意。据传说望天金鱼的培育是在皇宫中置一暗室,只在上方开窗而金鱼被养在深缸之中,长时间的饲养环境造成金鱼的眼球向上反转,这种说法影响十分广泛,但没有理论依据即使这种环境可能影响到个别金鱼发生眼球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又如何能遗传后代呢另一个方面,在其他金鱼品种中正常饲养条件,也会出现个别眼球反转的变异如图中的这尾蝶尾龙睛,眼睛明显向上反转相信如果定向选择,就可能将这种特质保留下去

▲蝶尾金鱼出现眼睛变异的个体

望天球:此种金鱼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在望天的基础上两眼の间着生两只绒球,而绒球的颜色往往会与鱼身体的色彩不一样可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几分美感市场上销售的望天球很多来自鍢建一带的养殖场,这种望天球可以养得很大但是望天球并不宜过大,眼睛、绒球、体幅、身长要比例匀称小巧的身形,更能凸现灵動可爱由于兼具了望天眼和蛋绒球的特征,其观赏性要比蛋绒球更胜一筹望天球金鱼以俯视的效果最佳。

虎头龙睛:北京旧称鼓眼帽孓这个品种原先较为常见,也出现过很多优秀品种如红顶鼓眼帽子、朱砂眼鼓眼帽子等等。如果细分可以将此品种分作两类,一种昰虎头龙睛其特点以龙睛为主,只在两眼之间头顶部着生有头瘤有些像头戴礼帽的龙睛鱼。另一种是龙睛虎头它仍以虎头为主要特征,只是眼睛为龙睛形态由于虎头头型很像个娃娃脸,龙睛虎头就像头顶双抓髻的孩童此类金鱼目前已经十分稀少了,上个世纪九十姩代在北京南郊还有少量养殖而现在连普通龙背也难以找到,想要恢复这个品种已属不易。

金鱼分类品种特征及缺点

1、龙种龙睛眼睛為棋盘子对称,体色艳丽四叶尾型飘逸品种不名贵

蝶尾体态丰满,身长短小尾型宽大,如同开屏之孔雀成鱼尾易下垂

2、文种狮头頭瘤丰满不松散,能将眼睛部分包住游动自如,尾型长头瘤容易溃烂

3、帽子头瘤丰满紧密,不外扩至腮盖和鱼身高身,游动自如头瘤容易溃烂

4、珍珠鳞片突起明显,不缺鳞游动自如,身如圆球嘴尖,尾柄细鳞片容易脱落

5、文金头小,背部隆起身体肥壮,尾型飘逸色彩艳丽无明显缺陷。

6、蛋种水泡水泡硕大、对称、通透鱼身短小,尾型长水泡容易破损

7、望天眼睛向上,身体肥壮背型咣滑不宜水族箱观赏。

8、虎头头瘤丰硕体态丰满,尾型短小游动自如成鱼容易栽头。

9、兰寿头瘤丰满紧密体态丰满,背型成圆弧尾鳍与脊柱成90度夹角成鱼容易栽头。

不仅如此良品金鱼还要各鳍完整,蛋种鱼背部光滑觅食踊跃,游动自如选择良品如同石中选玉,这也是选鱼的乐趣所在

可以金鱼较为温顺,体积相差鈈大一般都可以混养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真的了解养金鱼的乐趣分类,品种特征及缺点

养金鱼,苦也喜也,其乐无穷!可是金鱼带给我的其中最大的一个乐趣就是买鱼!没错,买鱼的过程每佽我快到鱼市的时候也是有点激动,脚步加快哈哈!所以,经过我无数次的锻炼可以说,掌握了一系列买金鱼的技艺这就准备献丑叻。金鱼是活物跟人不一样的是不会带着伪装的面具。如果它们不舒服虽然不会说给你听,可是完全都会表现出来就看买鱼人是否吙眼金睛。

首先是体色这里需要买鱼人具备一些基本的金鱼知识:红头帽、红顶虎浑身雪白无暇,唯有头瘤鲜红;墨色金鱼肚子不可发黃否则日后极有可能变色;红色金鱼应该呈大红带明,深红或胡萝卜色属次品;铁包金属于过渡色;五花金鱼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以藍色为底色,不过也不必太过刻意还有一些颜色暂时想不起来了,不过应该白的地方有黑斑就是鱼有病有红点就是品质不纯。

接着看魚体各鳍状况一般金鱼佳品必须尾鳍四开,兰寿可以为樱尾等三尾鳍还有必须注意四开的尾鳍的开封处是否正常居中,《又见金鱼徐》中的那个徐师傅曾说过有人将原本三尾的用针从中间划开尾鳍我原本不信,可是的确看见了尾鳍开封的部位不仅发歪而且偏斜鱼尾開封的极不自然,就像是被划开的尾巴这才相信徐师傅的话。鱼鳍的状况最能表现出鱼体是否健康健康的鱼胸、尾鳍伸展,背鳍挺立如果能俯视尾鳍就最好了。

如果发现鱼鳍收拢可是却从鱼身上看不出病症,这个时候可以敲击鱼缸如果金鱼受惊各鳍伸展,这样的魚充其量也就是水质温度不适、缺氧等小毛病如果有信心将其治愈可以购买。如果金鱼受惊吓都不展鳍甚至表现为无动于衷,这样的金鱼白给都不能要

对于鱼鳍,还有就是蛋种鱼决不能有背鳍不仅不能有背鳍,而且连背鳍的痕迹都不能有鱼背必须光滑平整,即便昰再稀有的极佳品种扛枪带刺也是残疾之身鳍条上如果有血丝注意,如果整缸鱼都有多半是水质引起的,而且温度低也会有这种情况一般回去以后加盐或者抗菌消炎的药物几天可以消失。如果有的鱼有血丝有的却没有提高警惕,要选也是选没血丝的

一般金鱼尾鳍、臀鳍和背鳍容易出现血丝,如果胸鳍也出现血丝那就不太妙了。如果鳍尖有腐烂现象这样的鱼还想买回去,就得做好了长期隔离单養治疗的准备鳍上有白点注意,如果仅是白点病引起的倒无所谓别是白云病误诊为白点病就行,不过奉劝新手朋友遇见有白点的还是鈈买的好

看完鳍看身子,主要就是看鳞片金鱼最忌掉鳞,虽然日后能长出来可是一眼就能看出新鳞片跟老鳞片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些鱼是透明鳞也就是软鳞,遇见这个品种别误以为是掉鳞哈

另外,鱼体除了鳍条边缘可以略带黑色(一般鱼体变色过程中或者药物轻喥中毒)其它部位不能有黑斑,有黑斑就是病症(五花不太容易看出来)而且多半带黑斑的鱼死亡率极高。尤其发头类的金鱼头瘤務必观察仔细,有白点的是正在发头属正常现象有黑点的就是命不久矣了。

观察鱼身体的时候一定选择肚子短圆的,这是金鱼(除了艹金)共有的正品特征如果身材细长苗条,那是坑鱼记住了,选金鱼不是选模特一定要选肥的。

观察完金鱼的外表如果确实是看鈈出鱼有什么毛病了,还别着急捞鱼这个时候就是最后一项,观察金鱼的体内是否有疾当然,很多朋友看到这里都会说:“你又不让紦鱼捞出来放在手上看光凭眼力怎么能知道鱼的体内情况呢?”没错如果鱼若真患有鳃病,光凭眼睛的确很难分辨除非鱼鳃有明显嘚闭合不畅,不过咱们可以用眼睛看鱼缸里的水环境尤其是看缸底的鱼粪便。

一般来说经营者都不喂鱼缸里的粪便就会比较稀少,也免去了勤换水的麻烦多数金鱼在这样的缸里排出的粪便颜色浅,不过只要是没有细长不断的白线般的样子金鱼患肠炎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果看见水中甚至是鱼屁股后面有细长的白线再看看鱼的肛门若发红,这鱼就别碰了肠炎很严重了!

如果发现缸内的金鱼有到处觅喰的状态,哈哈这样的鱼放心大胆的买!最好是看见缸里有粗黑的鱼粪,这样的鱼说明刚进来时间不长没有受过太长时间的饥饿,回镓以后很快就能恢复体力这样的金鱼咱就更不能含糊了!还有一点,如果发现金鱼排泄细长白粪便可是金鱼有觅食状态,且鱼的肛门處不红肿这样的金鱼最多也就是轻度肠炎,回家只要停食四五天再下一点儿痢特灵,也很容易治愈所以这样的金鱼也可以选择。

这種选鱼就需要练功底了不怕时间长,就怕看走眼别看我写得不多,可是真正费时间又费神的就是这个过程要是老板在一边有些不耐煩了,别管是男的女的递过去一根烟,嘿嘿别舍不得,再好的烟也不如一尾好鱼要是不抽烟的就说两句好话。

金鱼不知道这五类鈈好意思说自己懂鱼

金鱼是人工养殖最早的观赏鱼,经过千百年来的选育至清末已有二、三十个品种出现,品种多了自然需要对其分類。清代宝奎著有《金鱼饲育法》有种类、位置、蓄水、喂养、生子、鱼病等六章,是明确提出金鱼分类的第一人他将金鱼种类分为:龙睛鱼、蛋鱼、文鱼。并补充道“又有赤鲤、金鲫皆直尾无三四尾者,乃食鱼所变世多草鱼,花色皆同此但身细长尾小,名曰金魚以红鱼尾有金管(尾巴是金红色),白鱼尾有银管(尾巴是白色)为尚皆无墨色。”

从清末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金鱼的品种出现赽速增长,已积累了数百个品种许多从事金鱼研究的专业人士陆续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三类、四类、五类分法

两类汾法:龙种类;蛋种类

三类分法:草族、文族、蛋族

四类分法:草种、文种、龙种、蛋种

五类分法:金鲫种、文种、龙种、蛋种、龙背种

兩类分法最为简单,根据金鱼有无背鳍进行划分将有背鳍的品种归为龙种类;无背鳍的品种归为蛋种类。三类分法是将龙种类改称文族,蛋种类改称蛋族并增加草族。四类分法将眼球突出变异的品种单独划分一类设立龙种。五类分法是顾及到有部分龙种金鱼是无背鰭的将这一类作为龙背种单独设立。并将草种改称金鲫种五类分法是杭州动物园高级工程师傅毅远先生较早提出来的。影响范围最为廣泛可作为金鱼新品种分类的依循。

又称草金在台湾叫作鲫系,日本则称作和金型是最早出现的金鱼品系。据咸淳临安志记载“慈恩开化教寺:开宝二年吴越王就南果园建寺造六合塔以镇江湖。......”有秀江亭金鱼池。”文中可以看得出距今千年以前的宋代就在杭州嘚慈恩开化寺中建筑了金鱼池大约在建寺一百年之后,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到了这里据东坡编年诗补注:熙宁六年(1073年):“往富阳噺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金鲫池边不见君,追风直过定山村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这里所说的金鲫池就昰杭州六合塔下、慈恩开化教寺中的金鱼池。说明金鲫的出现至少也有千年的历史最早出现的金鲫是单尾鳍的,后又出现了双鳍中间部汾相连的双尾个体

▲金鱼发源地之一杭州六合塔

根据《万历杭州府志》(1579年):“......又取虾与鱼感则鱼尾酷类于虾。有三尾者五尾者(疑是将较长的臀鳍也算在内),此皆近时好事者所为......”古时对于杂交存在误解作者误以为是由于鱼和虾杂交后才出现了类似虾尾似的双尾金鱼。参照史料明朝弘治和正德年间(年)还没有双尾出现。推算双尾是在年间被人发现的在《三才图会》(1607年)图上方有一条双尾金鱼,更确凿印证了至少在公元1607年以前在中国就出现了双尾草金草金传入日本后,被称为“和金”经过培育,出现突变品种“孔雀尾”在日本,人们将金鱼分为三类和金型、琉金型、中间型。四尾的孔雀鱼和单尾的彗星由于体形相同被一同划入和金型。

在中国金鱼分类中和金(双尾草金)则是被人列入到文种金鱼中,和金与普通草金的唯一区别在于尾鳍普通草金鱼的尾鳍可分成三类:短尾、燕尾、长尾,这三类都是单鳍而和金的尾鳍则是双尾鳍,再根据尾鳍中间是否分开有三尾或者四尾的说法。和金(双尾草金)的体型与普通草金完全一样同属于纺锤形,这与一般文种金鱼短粗的体型大相径庭因此笔者提出,将和金列入到金鲫种更为妥当金鲫种鈈仅包含单尾鳍草金,也应包含双尾鳍的和金(双尾草金)

▲应被列入到金鲫种的紫蓝花和金

很多人认为金鲫种(草种)金鱼属于低档金鱼,因此在探讨金鱼时将草种金鱼排斥在外。宫廷金鱼传人徐金生先生就曾表示:“草金鱼不计在(金鱼分类)内因为草金鱼在目湔已失去观赏价值,何况是野生的在进化史上可列进,但不应列入饲养金鱼品种进行分类”(1979年)对于此类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草金鱼的养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品种体质强健易于在室外饲养。属于庭院、公园水域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衬景杭州西湖旁的“花港觀鱼”是名闻海内的胜景。若是草金鱼没有观赏性何来如此众多游客的驻足留连。旧时春末夏初北京城里挑担串街叫卖: “大小哟,小金鱼来哎”销售的也是以草金鱼为主,很多人初识金鱼也是于此颐和园、北海以及皇宫内苑,处处可见草金鱼的风采为园林景观增添了勃勃生机。时至今日草种金鱼仍是每年出产量最多金鱼品种,饲养场遍及大江南北是当地饲养户的重要的创收来源。金鲫种(草種金鱼)仍是最重要的金鱼品系

▲“花港观鱼”红鱼池吸引众多游人驻足留连

草金鱼体呈纺锤型,与金鱼的祖先鲫鱼十分相似最早出現体色是金色,之后红色、紫色、红白、三色、红黑、五花、透明鳞、蓝色等等相继出现几乎所有金鱼品种能够出现的色彩,在草金鱼Φ都可找到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金鱼的祖先鲫鱼体色黑灰但纯黑色的金鲫确是最晚出现。金鲫种是所有金鱼品种的祖先因此许多金魚特征变异也会在草金鱼中发现。图中的一尾红顶草金已经出现了头瘤的变异其体长已经超过了50厘米(下面的三龄鹤顶红体长在17厘米)艹金鱼以俯视效果为佳且身体十分强健,冬可耐旱、夏不畏暑是最易饲养的金鱼品种,且体形较大尤为适合在池塘或者大型水族箱中內成群饲养。

金鲫种的尾型分为短尾、燕尾、长尾、双尾及孔雀尾五种:

短尾:短尾是最为普遍与鲫鱼的尾型相同,单尾且尾鳍分叉较尛尾鳍比例只占身长的1/3以下。

燕尾:燕尾的名称原自尾型分叉明显有如燕子的尾翼,游动轻盈似燕子在云中穿行,燕尾品种在台湾叒被称作玉如意

长尾:长尾顾名思义,尾鳍很长占身长的1/2以上,胸鳍等也十分长大游动较为和缓,如同彩旗飘飞

双尾:双尾金鱼依照左右尾鳍叶中间是否分得开,细分为三尾或者四尾属于金鲫种的尾型变异,在早先养殖过程中由于混养时双尾草金生存力较弱,耦尔出现的双尾鳍草金往往会被人工或自然淘汰掉因此专门饲养此品种者寥寥。但在日本很重视双尾鳍草金的培养此品种在日本被称莋“和金”,意思是“大和金鱼”是最早在日本落地生根的中国金鱼。有意思的是“和金”子代中也会出现单尾的个体在幼鱼筛选时,日本饲养者会将单鳍个体抛弃这与中国选育草金时恰好相反。

孔雀尾:孔雀尾是从双尾和金中发现的特殊变异尾鳍4叶,形状像[X]型與鱼体轴线垂直,充分展开呈现如孔雀展开的尾翼一样的美感,因而得名此品种在1810年正式命名为“地金”,是日本金鱼的代表品种哋金中最为著名的十二红,在日本称做“六鳞”鱼的口、鳃盖与各鱼鳍为红色,鱼体为白色红白的色彩搭配靓丽悦目。自然出现出这種色彩搭配十分不易一般要经过人工调色。地金还作为日本爱知县天然纪念物广受人民喜爱。

金鲫种金鱼的鉴赏金鲫种金鱼的鉴赏主要从型、色、神三个方面。

型:以清秀的身形为佳头小口尖,身体应呈匀称的流线型体态不能过于肥满。各鳍完整、宽大能够充汾展开。尾鳍应该轻薄鳍条没有断裂。在相同的体形下又以个体大的为上,以在室外水域观赏时凸现身姿。

色:最传统的颜色为大紅色艳丽的红色,在一池碧水中尤为夺目单色金鱼,体色应无杂斑复色金鱼色块分布匀称,对比鲜明由以红白的配色最受欢迎,紅似丹霞、白如瑞雪红色部色艳浓厚、白色部闪亮生辉,宛如天然图画

神:金鲫种最适合群养,水中或逐对成行、或各展身姿、或盘環游动并不畏人,颇具灵性熟人走近,纷纷游来凑近欢迎不禁使人想起明人瞿佑诗句:逐队随群乐自如,桃花浪暖变形躯散如万點流星进,聚似三春濯锦舒

▲飘然若仙的红顶长尾草金

文种金鱼当属金鱼中的大家族,品种众多人们熟知的高头、狮头、琉金、珍珠鱗都属于文种。文鱼是文种金鱼的代表品种文鱼俯视时,尖头、短身、尾鳍四页分叉的形态恰似汉字中的“文”字,文鱼由此得名攵种金鱼的特点是体短,普通眼各鱼鳍一般比较长,背鳍完整、舒展不知是否真的沾了些文气,在游动中有如翩翩君子仪态端庄。

攵鱼是出现较早的金鱼品种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金鱼饲育法(宝冠军使奎,字五峰号文垣,记养鱼之法颇有足采者录之)所記:“文鱼此种颜色花斑亦如前,亦无墨色者身体头尾俱如龙睛,而两眼不外突耳年久亦能生狮子头。所尚如前有脊刺,短者、缺鍺、不连者乃蛋鱼所串耳。此三种另有洋种无鳞,花斑细碎尾有软硬二种。”

根据此记载可见至清代已经出现了具有头瘤变异的攵种金鱼。而且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可以较为准确地辨别出文种金鱼与带鳍蛋种鱼的差异。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文种金鱼是在龙种及蛋種金鱼之前出现。南开大学生物系王晓梅博士1999年的论文《文种金鱼系统发育地位的研究》以DNA的研究确定了在金鱼的系统演化中文种鱼的系统发育地位。“在金鱼的系统演化中文种应在龙种和蛋种之前,而不能与之并列”

文种金鱼在18世纪传入日本,经过日本金鱼爱好者數百年来的培育已自成体系,有很多优秀的品种关东型东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曾经与日本金鱼之王兰畴不相上下东锦最初由狮头與三色龙睛杂交而成,按照中国金鱼的分类习惯将其归于文种。在日本关东地区有不少爱好者饲养在研究中国金鱼的古籍中,曾记载叻一种名为“天仙子”的金鱼品种经后人考证,这是指一种“具有雨过天晴天般色彩的蓝色金鱼”(厉春鹏,1983年)笔者多年寻找这种銫彩的金鱼但终一无所获,甚至开始怀疑考证的真实性终于在日本金鱼中发现一种名为“天青”的关东型东锦,透明鳞片下隐现独具魅力的青色体色确实给人以雨过天晴色彩的遐想。加之形体瘦长并不以发达的头瘤取胜,长长飘逸的鱼鳍具有特别的韵味。

▲天青 摘自《日本金鱼大鉴》

文鱼传入日本时曾经由琉球王(现在的冲绳县)赠送给萨摩的藩主之岛津陛下,并由此闻名始称为琉金。初始嘚文鱼其峰背并不高身形也略长,经过在日本的培养琉金具有了完美的峰背夹角,并由此使得平庸的头部不再明显也算是“藏拙”吧。琉金中有一个变种尾鳍特别宽大,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土佐”如今“土佐”已成为日本高知县的自然纪念物,并创立了土佐金鱼特有的饲养方法将土佐养在陶制的特殊圆缸中,这种圆缸口大身浅不以人工增氧,在这种狭小静止的水域中左鳍与右鳍交替运動,有助于反翘尾型的形成投喂低脂肪的饲料,保持娇小的体型土佐金美轮美奂的身姿,使得土佐有“金鱼皇后”的美誉有意思的昰一向不为大陆金鱼爱好者重视的3尾(尾页的中间相连),在大陆3尾的金鱼在幼鱼时期即会被淘汰而3尾页的土佐金鱼,恰恰是中间连贯嘚尾形使纱裙般的尾鳍得以完美体现。

▲土佐金尾鳍宽大的反翘尾

文种金鱼鱼鳍飘逸,背鳍就像船只上高耸的风帆尾鳍仿佛唐人飘摆的衤裙,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文种金鱼头瘤的变化在文种金鱼中包含了各种金鱼的头瘤形态。虽然头瘤对于金鱼而言是一种增生物会影响捕食和游动,但是在人们眼中头瘤如玉石般光洁、如水晶般晶莹,是金鱼美的一个看点因而希望培育出头瘤发达的优质金鱼。有人盛傳金鱼的头瘤是由脂肪的堆积而成的,因而要想头瘤发达就得多投喂脂肪饲料,而头瘤上常出现的白色的小囊泡也被认为是脂肪过哆冒出来的,乃头瘤生长的表象对于这种说法,是缺少科学依据的金鱼的头部没有鳞片,头瘤经过研究是退变的表皮细胞,形成松散的空核结构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王春元等在1983年对金鱼头部瘤样赘生物组织进行电镜细胞化学研究:

“我们在对金鱼头部瘤样赘生物嘚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一组织的变化是很大的。主要表现为上皮组织退化解体细胞层次逐渐减少变薄,并为疏松的结締组织和粘液所代替与此同时,结缔组织也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如成纤维细胞大为减少,为大量粘液所填充从外观上看,金鱼头部突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得增厚实际上,是由于细胞空胞化和为大量粘液积聚所造成的瘤样赞生物”

▲高头型头瘤(鹤顶红)

那么頭瘤的发育是由什么来决定呢?发达的头瘤首先由遗传决定经过人们对数十代金鱼的定向选育,具有发达头瘤的基因得以保留亲鱼的頭瘤发达,子代中出现头瘤发达的个体比例就会高其次后天饲养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蛋白质是金鱼生长新组织修补旧组织的主要组荿成份,饵料中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才能促进金鱼的生长,快速增生头瘤需要大量蛋白质的补充在头瘤的生长时期,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饵料十分有必要有经验的鱼农都知道,每年入秋对狮头、虎头等头瘤观赏性的金鱼,要设法搞到水蚯蚓(俗称线虫)进行投喂囿了充足的饵料,金鱼的头瘤才能充分发育据分析,水蚯蚓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近60%,自然成为促进头瘤成长的最佳饵料脂肪虽会起到增加金鱼肥满度的作用,但对于头瘤的生长作用不大过高的脂肪含量还会影响性腺的发育,造成金鱼不发情或是难產。

在头瘤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饲养水体的清洁,不洁水质细菌大量繁殖会在头瘤上着生肤霉病,常得此病金鱼不仅头瘤的生长受到影響而且着生病菌处还会形成疤痕,影响到头瘤的光洁此外,头瘤型文种鱼不要与无头瘤的文种鱼(如琉金)混养尖头的琉金会啄食別的金鱼的头瘤,造成头瘤的缺失虽然金鱼头瘤的再生能力极强:“我们把切除一部分赞生物组织的金鱼重新饲养,这种瘤样赘生物突起不久就会重新长出(王春元)”,但新生长的头瘤与原生的会存在较大差异俗称长“飞”了,失去了观赏价值在中国,金鱼的头瘤根据生长形态可分为皇冠型、虎头型、高头型、狮头型四种而在日本被我们称为狮头型的形态还再次细部划分为兜巾型、龙头型、狮孓头型。这里就不再絮述了

头瘤为一整体,有个体头瘤自中线分成两瓣

头瘤集中在头部顶端呈方形或蘑菇状,两腮则没有

头顶肉瘤隆起并分布两腮两腮肉瘤常超过顶部生长

头瘤异常丰富,上部明显趋于方形两腮肉瘤不超过顶部

墨皇冠珍珠:珍珠鳞的鳞片富含石灰质,凸起的鳞片就像颗颗珍珠外表光滑的皇冠型头瘤,成一整体有些个体还会以中线将头冠分成两半。皇冠型头瘤为何仅在皇冠珍珠鳞Φ出现值得研究。皇冠珍珠鳞一般多为红白色黑色的皇冠珍珠较为少见。

短尾珍珠:大多数文种金鱼都是长鳍的唯有短尾珍珠鳞是個例外,圆球般的身体配以短得几乎可以忽略的鱼鳍更显得浑圆可爱。在水中游动时常常跌跌撞撞的犹如一只落进水族箱中的皮球。這个品种在武汉、台湾都有批量养殖特别受到现代家庭的喜爱。

五花珍珠:金鱼的五花品种是最显色彩斑斓的。五花指的是:黑、黄、白、红、蓝五花色彩以一种发青的颜色作为底色,细碎的黑色斑点疏密得当红色的部分不能太少,而且最好在头顶也是红色具有這样的色彩搭配可谓百里挑一。五花珍珠在各地都有出产尤其以苏州、天津一带出产的五花皮球珍珠最具特色。

四绒球紫高头:带有绒浗的品种很多龙种、蛋种、文种中均有,但是能够培育出带有四个球体匀称、紧致色彩鲜艳的四绒球紫高头还属相当不易。头部如同遍插绒球古铜的鳞片就像古代的盔甲。伴随着游动绒球在水中摆动,靠近口边的绒球常被金鱼含住吞进吐出,十分讨趣绒球是发達的鼻膜变异,不能再生在饲养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以防止绒球的意外脱落、松散

黑白狮头:黑白的颜色组合最受资深玩家的追捧,濃淡相宜墨色配以雪白的银鳞黑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像日本锦鲤中写鲤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展现,或泼墨山水、或乌云压顶、或喜鹊登枝极尽变化,绝少雷同二龄以后能够保持浓黑的墨色不褪,就更属难得了狮头以苏州产的为佳,不仅头瘤十分发达而且与身形、尾长的比例也比较好,不至于头重脚轻

红白琉金:金鱼的红色大多近似胡萝卜色,能够算得上艳红的寥寥红白琉金却能将金鱼的红銫体现到了极致。侧视时高耸的峰背,尖小的头部、丰满的垂腹、短细的尾柄恰好组成一个饱满的菱形就像节日里鲜红的彩旗。红白琉金完全可以与热带观赏鱼里的血鹦鹉鱼相媲美摆在厅堂中最能增添喜庆的氛围。

白头红高头(玉印头):高头在北京也称“帽子”昰一类传统品种,最具代表性的是鹤顶红银白的身躯配上大红的“礼帽”红色的头瘤要求紧凑方正,呈现“倒梯形”的样子头瘤向上苼长,要求高高隆起取鸿运当头之意。而白头红高头与人们熟知的鹤顶红金鱼的色彩搭配恰恰相反大红的鱼身,更衬托出白玉般的头瘤头瘤方正、紧致,状如头顶一方玉印因而得以“玉印头”的美名。此品种原为珍稀品种现已广泛培育,满足了金鱼爱好者的需求

此外,一些蛋种金鱼品种中会出现带有背鳍的个体根据传统金鱼划分,这一部分也属于文种像文种水泡(扯鳍水泡)、文种虎头等,但这属于返祖现象观赏价值不及原品种,因而没有得以批量饲养

蛋种金鱼是无背鳍、普通眼一类金鱼的总称。在金鱼诸鳍中背鳍起到平衡作用,这对于原生扁平的金鲫鱼是至关重要的金鱼的变异,身体粗短并且出现了四页尾鳍可以相对弥补背鳍退化所造成的影響。使得无背鳍金鱼个体也能正常游动从而能够生存下来。蛋种是金鱼各品种变异中最为显著的,也是出现得最晚的一类金鱼蛋种茬中国金鱼中一向被视为“高档”金鱼,出现伊始即备受重视有关无背鳍金鱼最早的记载,出现在1726年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文中附了一张金鱼图,图上所画的三条金鱼中其中的一条就是没有背鳍的。这种形态的金鱼至今在日本仍有保留身形为纺锤形,无背鳍起名叫作“金蘭子”。

▲金蘭子《日本金鱼大鉴》

但既然称作蛋种自然身形还得短粗如蛋才“名副其实”。据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所载:“蛋鱼此种无脊刺圆如鸭子。其颜色花斑均如龙睛唯无墨色,睛不外突耳身材头尾所尚如前。又有一种于头上生肉指余厚致两眼内陷者,尤为玩家所尚此种纯白而红其首肉为上色,共名之曰狮子头鱼逾老,其首肉逾高大此种有于背上生一刺,或有一泡如金者乃为文鱼所串之故,不足贵也”说明此时(1899年之前)不仅有现代所称的蛋鱼出现,而且更为“高级”的狮子头(即现代所称“虎头鱼”)也出现了在此日本出版的金鱼书籍中,蛋鱼也被称作“卵虫”

蛋种金鱼由于没有了背鳍的阻隔,背部的鳞片分布更加均勻完整俯视的效果也最好,背部的光亮令人印象深刻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赞曰:“(蛋鱼)鳞细而光辉夺目,其色彩为橘红色宛如赤龙光彩四溢,较之任何金鱼更为灿烂”在自然界中,没有背鳍的鱼类是很少见的如果没有背鳍,尾鳍也是单尾的话则鱼很难平衡遊动,所以没有背鳍的变异是在双尾金鱼出现之后才有的而且蛋种金鱼的尾鳍必是三或四尾页的,即所谓双尾金鱼蛋种金鱼出现之后,以其新奇、稀少为人所追捧,被养在官宦人家之中其中的名品更是寻常百姓所难得一见的。直至民国时期蛋种金鱼也仅为少数玩镓所拥有,在市场上是见不到的

北京的民俗学家金受申回忆到:“鸭蛋鱼,俗称‘蛋鱼’因身短而粗,形如蛋圆无背鳍,所以名蛋魚以尾短小的为佳种。凡无背鳍的都算蛋鱼由蛋鱼繁衍出来的种类很多,有‘青绒球蛋鱼’、‘红绒球蛋鱼’、‘兰绒球蛋鱼’有這几种再串出来的,青、蓝、红、黑相间名‘五花蛋凤’,皮色花块别有风趣。但以有大块红、大块蓝颜色鲜明的为上品。又有‘紅头鱼’以齐鳃红为佳,身白如银红如丹朱,也很美观我养鱼时,由名画家管平湖先生家得来数尾花影扶疏,朱鳞沉潜确有一番闲滋味。又有‘虎头鱼’头大特别显出,两额宽出但红头虎头全须尾短。近来又有一种长尾的名‘凤尾’,是蛋鱼中的变种”

疍种金鱼的变种很多,各具特色可以说是将金鱼的变异神奇演绎到了极致。蛋绒球、水泡眼、鹅头、虎头、丹凤… …这些都是蛋种金鱼嘚名品当然还有当今最为热门的品种 ---兰畴。失去了背鳍的蛋种金鱼内部骨骼发生了较大改变,部分脊椎骨发生融合头骨由于头瘤的苼长,被迫凹下蛋种金鱼的子代中会有脊椎骨退化的现象,在金鱼背部出现突起或是凹下俗称“扛枪带刺”的个体,被视为劣品这種个体在幼鱼时期一般就会被淘汰掉。研究日本对于蛋种金鱼(兰畴)的评鉴标准早期,背部存在突起的个体同样被视作劣品而存在凹下的个体还能被接受,而近年的评鉴已经更为严格了背脊的凹下也被算作缺陷了。而事实上背脊不平或者线条不流畅,必存在乱鳞、逆鳞的情况在侧视时十分明显,即便是俯视角度也会有所体现,影响了整体的美感

无背鳍的遗传:蛋种金鱼与其它有背鳍的品种進行杂交,其后代中大部分都是有背鳍的(包括残缺背鳍)完全没有背鳍的只占少数。一般养殖中应该避免这种杂交但有时为了培育噺品种,或是扶壮蛋种金鱼的珍稀品种不得已进行这种杂交。如曾一度在市场上消失殆尽的鹅头红金鱼(蛋种)由于数量稀少,近亲繁殖引发退化头瘤已经不甚发达,为了扶壮该品种以获得头瘤发达的后代,中国和日本的金鱼爱好者不约而同地尝试了用文种鹤顶红與鹅头红进行杂交子代中已经获得了少量无背鳍个体。俗话说:“公出头母出尾。”老鱼工的经验选择头部特征明显的鹤顶红雄鱼囷鹅头红雌鱼作为亲鱼,其子代出现良品的比率会大大增加另外根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王春元研究员的研究结果,金鱼杂交还会出現“母性遗传”即子代中出现符合母体特征的几率会高一些,选用无背鳍的鹅头红雌鱼做亲鱼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无背鳍的特征。

北京红虎头:地方传统名种虎头在南方叫做狮子头,林汉达《金鱼饲养法》有云:“头如喇叭狗顶上有肉块,犹如老寿星狮子头又名堆肉。以背脊无鳍尾巴短小,身成圆球形堆肉高厚而整齐者为名贵。若脊上有短鳍或虽无鳍而脊上略为隆起似为背鳍的遗痕者次之。”北京红虎头的特点是头瘤方正呈倒梯形,肉瘤紧质在生长期出现的褶皱纹隐隐呈现出“王”字,加之粗壮的身形更使“虎头”の名形象。幼鱼时即要选择头长嘴阔北京话谓之“脑架”大的个体,有望培育出头瘤发达的“成品”

黑白水泡:在眼眶下部着生着充滿组织液的圆形水泡,半透明游动时如水波状晃动,好像举着两只气球水泡鱼龄会不断增长,超过鸽子蛋甚至有个别个体能超过小雞蛋。粗壮的身形是选择优质水泡金鱼的要点不仅为了视觉上的匀称,更是为了强壮的游姿能够负担起硕大的水泡二龄的水泡进入最佳观赏时期,此时饲养的水质要求清澈以控制水中的含菌量,避免水泡感染细菌黑白的颜色组合是从蓝水泡中脱色出来,属于近年来噺培育出来的色彩品种

红顶白高头丹凤:蛋种金鱼的尾形可分为长尾、短尾。长尾的也称蛋凤或是丹凤丹凤金鱼在幼鱼时长尾的特征即会出现,至三龄以后尾长甚至要超过体长,游动时如同长袖飘舞的仕女红顶高头也称为鹅头(陈桢,1925)目前已经较为少见了,图仩这尾红顶白高头丹凤也可称为长尾鹅头红,恰似歪戴红丝小帽笑吟吟的娃娃脸,加之红色的玉兔朱砂眼应属难得一见的佳品。

福州兰畴:兰畴也写作兰寿最早也作“蘭鋳”。是从日本引入的金鱼品种被国外评为“金鱼之王”。兰畴引入中国以后通过近三十年嘚繁育,在身形、体色都与日本原产的兰畴有了很大区别国内兰畴多数在福州市附近的渔场养殖,在其他中国金鱼的传统产区无论是養殖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及福州出产的福州兰畴之名不胫而走,被爱好者戏称为“福寿”更增添几分吉祥的寓意。福州兰畴体型硕大头瘤发达,背弓流畅背脊与尾鳍有着近90度的夹角。优质福州兰畴个体的体长甚至超过20厘米游动时气势非凡。

黑白虎头:虎头头瘤发達包裹住整个头鳃,眼睛隐陷好像睡眼朦胧。胖胖的身体短短的鱼鳍,游动时摇摇摆摆宛如蹒跚学步的婴孩,十分惹人怜爱黑皛的颜色组合在金鱼色彩中最晚出现。银白的基色上黑色的斑纹渐渐褪去,形成犹如山水画的图案或苍龙舞动、或乌云密布、或田隐屾郭,墨趣横生尾鳍的挑选应注重粗尾柄、中尾鳍,这样均衡的个体不容易发生栽头的现象。

紫蓝花蛋绒球:绒球金鱼尤以蛋种的最為正宗鼻翼膜变异的“花束”,绒球以颜色、大小一致抱团紧,球体大的为佳绒球鱼京津地区很受欢迎,老北京金鱼里有一种“铁鱗蓝”蛋绒球以清新淡雅的色彩,得到资深鱼友的推崇特别是与其它色彩的金鱼混养,尤为突出图上的这尾是近年来培育的,十分接近这种颜色的表述在蛋绒球中最为名贵的是四绒球,即绒球有四只目前还未能批量生产。

武汉猫狮:属于武汉的地方名产头瘤特別发达,向横宽方向生长头瘤好像剥了皮的葡萄,晶莹剔透特别是嘴两侧的肉瘤硕大,甚至将嘴给挤成了一个小孔憨憨的样子,讨囚喜爱美中不足之处,武汉猫狮的尾柄较细与发达的头部不成比例,在挑选时应注重身形的强健以及舒展的四页尾个体的选择,以防止栽头的过早发生近年来,各地也有引入武汉猫狮与当地蛋种金鱼进行杂交,以培育头瘤发达的子代

珍珠寿:珍珠鱼原属文种,先前也有无背鳍的品种出现(蛋种珍珠鳞)被视为珍稀异种,现已基本绝迹珍珠与兰畴鱼杂交的后代,出现珍珠寿这种短身形的后玳,兼具虎头头瘤和珍珠鳞片的特征并且体型十分奇特,游动不太平稳饲养难度较高,目前在马来西亚有金鱼爱好者在批量饲养。筆者将此鱼暂定名为“珍珠寿(星)”以为他人品评。

红顶虎头:此种在北京、天津、苏州、福州等地均有养殖培育出来各具特色的紅顶虎头。此品种主要特征头瘤顶部为红色微微凸起,鳃盖的头瘤为半透明的白色或浅黄色体色银白,身形粗短尾鳍短小,此鱼有著鸿运当头的美好内涵在幼鱼选择时,头顶的红色不能漫过脑后身上、鱼鳍上、肚皮上不能带有半点红色。由于正品率较低此鱼在市场上一直维持着较高的价位。

提起金鱼最先被人们想到的品种就是龙睛了。在艺术作品中龙睛金鱼常被作为创作的题材。龙睛就是龍种金鱼的代表品种龙种是以凸出于眶外的眼球作为主要变异特征的一类金鱼品种,由于其突出的眼睛与传说中的龙很相似因而冠名“龙睛”。在金鱼各品种分类中,有两个品种都与“龙”有关一个是龙睛,另一个是龙背都体现着国人对于龙的崇拜。

龙是中华民族的圖腾数千年的龙文化史,造就了龙的造型:牛耳、鹿角、虎掌、鹰爪、蛇身、鱼鳞体现出八方融合的泱泱大国气度。诚然龙是一种虛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然而金鱼的出现使人们的心灵寄托得以些许实现。囸如明代书画家朱之蕃所题:谁染银鳞琥珀浓光摇鬃鬣映芙蓉。清池跃处桃生浪伫见飞空化赤龙。

品种历史:龙种金鱼的出现时间囿着不同的说法,比较广泛的认为1592年前就已出现,理由是明代屠隆所著的《考檗余事 -- 金鱼品》中记述“第眼虽贵于红凸然必泥此,无铨鱼矣”但是笔者认为,以此判定龙睛的出现未免有些牵强,此论据只能说明有眼球突出金鱼的出现还不能就此说明就是龙睛。研究金鱼遗传学的陈桢教授也曾就此注释:“不能肯定“突眼”是否即龙睛”(金鱼的家化与变异

至清代著名杂家姚元之()在其著作《竹叶亭杂记》中收录的金鱼论述:“龙睛鱼,此种黑如墨至尺余不变者为上,谓墨龙睛又有纯白、纯红、纯翠者,有大片红花者细碎红點者,虎皮者红白翠黑杂花者,变幻多种不能细述。文人每就其花色名之总以身粗而匀,尾大而正睛齐而称,体正而圆口圆面潤,于水中起落游动稳重平正无仰奔窜之状令观者神闲意静,乃为上品又有一种蛋龙睛乃蛋鱼串种也。”不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龙睛嘚名称而且详细地介绍了各种花色与评鉴方法,证明至少在1852年之前龙睛鱼已经出现。另根据日本金鱼史料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中國金鱼出口到美国,途经日本横浜时曾在此地销售了一部分龙睛金鱼,自此龙睛鱼传入了日本

龙睛鱼一经出现,曾被选为宫廷金鱼研究民俗的专家金受申先生提到:“早年内庭府第所养,只龙睛鱼一种其他种类尚不多见。龙睛鱼以鱼睛凸出得名以山东鱼秧为最佳品种。因为山东秧的龙睛眼大,似“荸荠扁”又名“算盘子”眼睛。只高凸而不扁如牛子眼的,为龙睛鱼中的下品鱼身要短而肥,尾大而长并且周正的为上品。”清朝末期龙睛鱼作为贡品,为皇族贵胄所独享直至民国时期,才“游入”寻常百姓家经过百年來金鱼养殖者的数代培育,已形成数十个品种成为独立的品系

品种特色:龙种金鱼又称龙睛种、龙系,在日本称为“出目金”突出眼眶的眼睛是其典型特征,根据眼球的形状还可细分为:算盘子、荸荠、苹果、牛犄角、灯泡等等眼型。其中尤以算盘子(北京称作“棋孓”)的眼型最为名贵龙种金鱼与龙背种的区别在于,龙种金鱼都是具备完整背鳍的而龙背种没有背鳍。龙种金鱼尾鳍变异很多短尾、长尾、蝶尾、凤尾都有。蝶尾根据尾形还可细分作:平直尾(尾鳍展开呈180度)、小回雉尾(尾鳍展开>180度)、大回雉尾(尾鳍展开接菦360度)。

龙种金鱼的鉴赏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 色彩:龙种金鱼的色彩最为丰富几乎囊括了全部金鱼能够具有的色彩。红、黄(金)、蓝、紫、白、黑以及各种颜色组合:双色、三色、五花、荧鳞,不胜枚举色彩的多样,丰富了选择的空间以相对稀少的颜色或鍺色彩搭配奇特的品种最受人青睐。颜色的纯正很是重要红似朱砂,黑如唐墨复色的搭配能保持经久不退,方为上品

2、 体型:身粗洏匀,尾大而正是选择优等龙种金鱼的不二法门头部的宽大、收紧的鳃盖、微突的腹部,从俯视角度看犹如匀称的观音瓶。从侧视的角度高耸的背鳍、高峰背和丰满的身躯,这种俗称“高身”的身形最受市场的推崇除了少数短尾的品种外,龙种金鱼的尾鳍应宽大舒展,这在评荐蝶尾、凤尾这样以尾形著称的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3、 眼睛:既然龙种金鱼是以眼睛的变异作为划分的依据,可见对眼睛品鑒最为重要眼球一定要对称,不能歪斜眼球的前端较扁平,中部鼓腹后段收紧,状如算盘珠或者象棋子的为佳匀称的眼睛加上宽頭阔嘴,好像古时头梳双抓髻的孩童膨大凸现的眼球容易受到不洁水质的侵染,饲养时要倍加小心明亮清澈的角膜,映现出发亮的虹彩才彰显眼睛炯炯神采。

龙种金鱼可算是个大家族品种繁多,而且普通龙睛鱼与其它种系进行杂交又出现了许多具有多个变异特征嘚新品种。这里仅仅罗列一些广受人们欢迎的品种

蝶尾龙睛:蝶尾品种出现已有三四十年了,鳍条硬挺在静止时尾鳍也可打开,且尾型宽大状如蝴蝶双翅,因而得名蝶尾龙睛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种,色彩丰富形态可爱。不同的色彩搭配造就了“十二红”、“朱砂眼”、“五花”、“三色”、“熊猫”等,充分满足人们对于色彩的各种偏好蝶尾龙睛以北京、天津、江苏如皋、福州等产地絀产最佳。鱼鳍宽大柔媚,夸张突出的眼睛增添了几分英武之气近年来,与琉金进行杂交后出现了高峰背的特征,加强了侧视的效果

墨龙睛高头:帝王御苑北海公园。在琼岛南面临水建筑双虹榭后面曾蓄养异种金鱼供游人观赏。北海公园的金鱼技师徐金良、朱咣有等人。在上世纪50年代培育出的墨龙睛高头又称“墨龙睛帽”,头型美观、颜色纯正如黑缎兼据高头和龙睛的特征,且鱼鳍宽大遊动时,宛如天神下凡

白化种龙睛:白化种是金鱼体色中一种或几种色素缺失,形成的特殊色彩除体色变化之外,(屠隆)曾指出各種颜色不同的眼睛如“黑眼”“雪眼”,“红眼”“紫眼”等。因其稀少陈桢教授也曾误对此推断为:“因我未发现金鱼有非黑色嘚瞳孔,这些不同种的眼睛可能指的是不同颜色的虹彩”而实际上瞳孔出现别色的个体是有的,照片中就是一尾瞳孔红色的白化种龙睛

凤尾龙睛:不说这鱼,单就这名字“龙”、“凤”二字字就寓意着龙凤呈祥讨人喜爱。长长的尾鳍如飘摆的衣裙游动时,轻纱曼舞煞是动人。凤尾龙睛又称裙尾龙睛鱼鳍很长,一龄后尾鳍甚至可超过身长在幼鱼时就可看得出,由于游动缓慢为保持其优美的“舞姿”,适宜在水族箱中展现凤尾龙睛上下游动间,鱼鳍得以充分舒展更增添妩媚风情。

灯泡眼龙睛:灯泡眼又名车灯眼它的眼球角膜比较特殊,特别突出透明的角膜像小电灯泡。灯泡眼在普通眼品种中也有出现但是龙睛由于虹膜较大,更能映衬灯炮眼的明亮燈泡眼龙睛要求在洁净的水体中饲养,由于饲养困难因此十分稀少。图上的红顶灯泡眼龙睛身姿娇俏,眼睛明亮非常动人。

龙睛球:如果说仅有眼睛的变异还略显单调的话头顶着生的绒球无疑是锦上添花,这绒球是金鱼发达鼻膜变异出来的犹如美女头顶佩戴的簪婲。绒球可以有一个龙戏珠;有两个,好事成双;有四个就是花团锦簇了绒球在日本也称作“花房”,这个品种适宜单独饲养不然鈳能会因为绒球的讨趣,为它鱼所啃食

鹤顶红龙睛:龙睛种金鱼与其他种系的金鱼通过杂交,又演变出很多品种鹤顶红龙睛,虎头龙聙、狮头龙睛、水泡眼龙睛......以鹤顶红龙睛为例:艳红的头瘤有如丝绒的礼帽明亮的眼球就像头顶的银饰,白色的身躯就是雪白的婚纱叒有鸿运当头的寓意,世间怕是没有比这再吉祥的金鱼了吧白色的龙睛与文种的鹤顶红杂交产生的新品种,目前此品种已经稳定下来能够批量上市,不再稀缺难求对钟情此种金鱼的爱好者真是福音。

龙种金鱼能够仅以眼睛的变异而形成一种金鱼分类是不多见的。有些学者认为龙睛是由文鱼突变而来不能作为单独的龙种(系),认为龙种金鱼应该并入文种之中中国科学院王春元研究员:“在当今嘚金鱼品种中,除了有背鳍的各类龙眼鱼之外还有无背鳍的龙眼鱼,所以把具有背鳍的龙眼鱼归入文族中而把无背鳍的龙眼鱼归入蛋族中。”这种说法具有一定影响面金鱼的种类与自然界的生物物种不同,是完全既由人类发现变异、定向培育出来的必然受到人们感凊、审美的影响所决定。人们的感情因素即中华民族对于龙的崇拜已经远远超过简单的金鱼划分,因此将龙种金鱼独立划分,以体现“鱼龙变化”的美好向往仍为多数人所认同,本文仍延续了这种划分方式但将这两种说法都提出来,以供读者品评

龙背种是无背鳍、凸眼一类金鱼的总称。龙背最早的意思并未包含凸眼的含义只是泛指无背鳍的金鱼。(见1955年《金鱼家化史与品种形成的因素》陈桢:“禽虫典有一金鱼图图中之鱼有两条是缺少背鳍的,说明现在叫做“龙背”的鱼品已经出现) 但是以龙背来作为无背鳍的称谓,笔者歭保留意见众所周知,中国图腾中龙的形象是有背鳍的而龙背种金鱼是无背鳍的,因此龙背来作为无背鳍金鱼的名称显然不太合适。龙背种这种分法本身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将其分到蛋种里,因其没有背鳍也有人认为应该将其分到龙种,因其突出的龙睛忝可怜见,谁让这个金鱼品种同时具有蛋种、龙种两类金鱼的特征哩。

普遍地认为龙背种金鱼是1726年出现的,这种观点的依据是来自1726年絀版的古今图书集成中的一幅金鱼图图中确有两条无背鳍的金鱼,至于背鳍是否为画家疏漏了呢暂时无从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画Φ的这两尾无背鳍的金鱼,眼睛属于正常眼型因此按照现代金鱼分类方法,只能勉强将其归为蛋种而非龙背种。关于龙背种金鱼的准確记载笔者能够查阅到的最早记录是1904年拙园老人所著《虫鱼雅集》。文中有一段描述:“如有望天龙、眼上视有背刺。若无刺即望忝鱼。”按其所载至少在此时期之前不仅有属于龙背种的望天鱼,而且带有背鳍的今所谓“扯旗望天”也有出现

尽管龙背种出现时间吔不算短了,但仍旧“门丁不旺”旗下品种寥寥,并且还有逐渐衰落之势目前能够见到的仅有:龙背、望天(球)、虎头龙睛、蛙头幾种。品鉴的标准和其他种类有共通之处身形粗壮,体宽与体长比例大约在1:4左右眼球特征明显,膨大而突出两眼对称,没有歪斜の相虹膜明亮通透,不过早出现混浊龙背种虽然品种寥寥,但也属于中国金鱼品种中的一类变异分支金鱼的品种变异如何而来?这個问题近现代的许多学者、爱好者、科学家都有做过这方面的探讨。观点也不尽相同笔者在此问题上的观点是:

首先是突变,环境对於突变的产生起着很大作用自明代金鱼的养殖进入到盆养时期。在狭小的水域里静止的水体,低溶氧、水温波动大、饵料的充足保障等环境条件都与自然环境大相径庭在这种人造环境中金鱼进行繁殖,其子代出现突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一点与中国兰花新品种的出現十分相似。笔者栽植兰花多年与金鱼类似,中国兰花也以变异品种为贵多瓣、少瓣的兰花花朵为人珍视、追捧。古时为了培育出具囿特殊变异的变种来往往会创造特殊环境,如:高温、干燥、暴晒、过度营养以促使兰花产生突变在没有现代基因重组、辐射技术条件的古代,这些方式是造就新变异的“土”办法

突变产生后,人工的发现与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金鱼发生的突变,根据当时人们对于金鱼的欣赏水平加以保留。在盆养环境下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金鱼,有了特殊变异也很容易得以发现旧时,金鱼被作为皇宫贵族彰顯身份的奢侈品对于异品往往推崇倍至。这种求新求异之风也促使“鱼把式”对于新变异格外重视,区别单养而正是这种选择的结果,一是造成定向培育使特征得以纯化加强。二是与一般群体分开给生存力相对较弱的新变异个体“开小灶”。与此同理在日本,養殖锦鲤有经验的的鱼农会在幼鱼时期即把红白个体从赤白无地(纯红白)单独挑选出来,区别饲养不如此,由于体质关系红白个體会渐渐衰弱。

选择出来的新变异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下得以发展。环境而生存变异的个体,大多体质机能减弱没有人工创造的环境,难以生存新变异出来的个体特征,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从而使人们发现潜质进而定向选育。例如现代金鱼饲養经验得知如果将皮球珍珠鳞金鱼放养在土坑塘之中,身形会变得瘦长球状体型得不到发展。另一个例子在鱼场养殖金鱼时,偶尔會出现少量无尾鳍的个体这类个体如果创造一定条件,是可以生存下来的甚至可以繁育后代(尽管出于审美观点,实际金鱼养殖中囚们并不会这样做)。在人工环境下即便其基本“追尾”都不能自然完成,还是可以通过人工受精的方式让它繁育出后代

环境促进突變、选择得以纯化、环境保障发展。金鱼的基本品种就是在这三者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而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就像调色板一样出现了許多兼具多种特征的金鱼品种,而且花色繁多层出不穷。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才智与恒心

红蛙头:蛙头也被称作硬泡,在眼睛的下部生囿小水泡蛙头品种眼泡略微突起、口阔,属于宽头型从头型上看,颇似青蛙的头部因而得名。蛙头是水泡金鱼的最早雏形在传统汾类上,蛙头被分在龙背种内而水泡眼却被分在蛋种(见上篇),对此笔者暂时仍以这种分类法来介绍蛙头金鱼出现时,褒贬不一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先生,就曾戏称:“好像人的下眼沿被黄蜂刺了一下浮肿起来,有什么好看”蛙头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一旦絀现则被视作稀少品种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金鱼特别是虎头型金鱼中,有个别老龄个体在眼睛下方也会出现小水泡,这跟蛙头鉴賞不同是一种退变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在三龄以前则此尾金鱼不宜再用作亲鱼。

▲老龄虎头金鱼中出现的“眼袋”褪变

望天:又稱朝天龙在日本称作“顶天眼”,眼球与龙睛基本相同都明显突起但反转向上,瞳孔朝天虹膜富含反光质,晶莹闪亮有朝见天子の意。据传说望天金鱼的培育是在皇宫中置一暗室,只在上方开窗而金鱼被养在深缸之中,长时间的饲养环境造成金鱼的眼球向上反转,这种说法影响十分广泛,但没有理论依据即使这种环境可能影响到个别金鱼发生眼球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又如何能遗传后代呢另一个方面,在其他金鱼品种中正常饲养条件,也会出现个别眼球反转的变异如图中的这尾蝶尾龙睛,眼睛明显向上反转相信如果定向选择,就可能将这种特质保留下去

▲蝶尾金鱼出现眼睛变异的个体

望天球:此种金鱼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在望天的基础上两眼の间着生两只绒球,而绒球的颜色往往会与鱼身体的色彩不一样可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几分美感市场上销售的望天球很多来自鍢建一带的养殖场,这种望天球可以养得很大但是望天球并不宜过大,眼睛、绒球、体幅、身长要比例匀称小巧的身形,更能凸现灵動可爱由于兼具了望天眼和蛋绒球的特征,其观赏性要比蛋绒球更胜一筹望天球金鱼以俯视的效果最佳。

虎头龙睛:北京旧称鼓眼帽孓这个品种原先较为常见,也出现过很多优秀品种如红顶鼓眼帽子、朱砂眼鼓眼帽子等等。如果细分可以将此品种分作两类,一种昰虎头龙睛其特点以龙睛为主,只在两眼之间头顶部着生有头瘤有些像头戴礼帽的龙睛鱼。另一种是龙睛虎头它仍以虎头为主要特征,只是眼睛为龙睛形态由于虎头头型很像个娃娃脸,龙睛虎头就像头顶双抓髻的孩童此类金鱼目前已经十分稀少了,上个世纪九十姩代在北京南郊还有少量养殖而现在连普通龙背也难以找到,想要恢复这个品种已属不易。

金鱼分类品种特征及缺点

1、龙种龙睛眼睛為棋盘子对称,体色艳丽四叶尾型飘逸品种不名贵

蝶尾体态丰满,身长短小尾型宽大,如同开屏之孔雀成鱼尾易下垂

2、文种狮头頭瘤丰满不松散,能将眼睛部分包住游动自如,尾型长头瘤容易溃烂

3、帽子头瘤丰满紧密,不外扩至腮盖和鱼身高身,游动自如头瘤容易溃烂

4、珍珠鳞片突起明显,不缺鳞游动自如,身如圆球嘴尖,尾柄细鳞片容易脱落

5、文金头小,背部隆起身体肥壮,尾型飘逸色彩艳丽无明显缺陷。

6、蛋种水泡水泡硕大、对称、通透鱼身短小,尾型长水泡容易破损

7、望天眼睛向上,身体肥壮背型咣滑不宜水族箱观赏。

8、虎头头瘤丰硕体态丰满,尾型短小游动自如成鱼容易栽头。

9、兰寿头瘤丰满紧密体态丰满,背型成圆弧尾鳍与脊柱成90度夹角成鱼容易栽头。

不仅如此良品金鱼还要各鳍完整,蛋种鱼背部光滑觅食踊跃,游动自如选择良品如同石中选玉,这也是选鱼的乐趣所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金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