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按压疼痛增生会疼痛吗

疾病概述/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囊肿肿块呈,直径多在2~5厘米之间。光滑,一般不疼或轻微疼痛,随着吞咽上下移动。多数是单发结节,少见于多发结节。甲状腺囊内压不高时,质地较为柔软,如果液体较多,质地就会比较坚韧。 患者没有明显感觉,通常是无意中发现颈前部肿物。检查上通常采用超声波检查,确诊是囊性还是结节,区分是薄壁还是厚壁囊肿。囊肿多为良性,甲状腺癌伴囊肿者少见。 超声波检查可见肿块内有液性暗区,可与实质性结节。放射性核素显像多为“冷结节”。甲状腺功能检查多在范围。甲状腺囊肿多为良性。甲状腺癌伴囊肿者少见,约1%-2%,癌性囊肿囊液细胞学检查通常能发现癌细胞。
病理/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囊肿患者无任何不适,往往是在无意中发现前部肿物,也有的有结节。只靠触诊难以做出诊断,此时超声波检查,可准确判定肿块为囊性还是实质性结节,并可区分薄壁还是肿。超声波检查可见肿块内有液性暗区,可与实质性别。放射性核素显像多为"冷结节"。甲状腺功能检查多在正常范围。甲状腺囊肿多为良性。甲状腺癌伴囊肿者少见,约1%-2%,癌性囊肿囊液细胞学检查通常能发现癌细胞。&
甲状腺囊肿的病因/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囊肿一、由于身体吸取的碘减少,血中甲状腺素浓度因之降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使垂体前叶分泌多量的促甲状腺素,促使甲状腺肿大诱发甲状腺囊肿的病因碘减少。二、因肝郁火伏,以致激动肝火,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而引发。其发病机理与经、孕、产、乳等生理功能失调及体质因素等一定关系,体内阴阳乘戾,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功尽弃基本病变,若迁延日久,引起血脉瘀阻则由气、痰、瘀三者合而交结为患。由此病因引起的甲状腺囊肿初起多实,病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诱发甲状腺囊肿的病因因肝郁火伏。
诊断标准/甲状腺囊肿
(1)甲状腺呈一侧或双侧肿大、确诊为软体结节,压之有囊性感,局部肤色正常,无明显压痛。 (2)基础代谢、碘131测定及血液甲状腺素测定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 (3)经A型超声波或B型超声波检查,除见甲状腺体积增大外,并出现液平波。
症状/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囊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仅颈前区出现硬性无痛性肿块,肿块呈圆形,直径多在2~5厘米之间。光滑,一般不疼或轻微疼痛,随着吞咽上下移动。多数是单发结节,少见于多发结节。甲状腺囊内压不高时,质地较为柔软,如果液体较多,质地就会比较坚韧。早期患者没有明显感觉。若囊肿很大或囊肿内有出血时,颈前肿块可向前突出下坠或向后压迫引起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和交感神经受压引起Horner综合征(又称颈,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若甲状腺囊肿为癌性的话,尚可有侵犯周围组织、淋巴结转移及晚期血行转移等表现。不过甲状腺囊肿多为良性,甲状腺癌伴囊肿者少见,约1%-2%。鉴别两者可穿刺抽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则为恶性。所以在发现甲状腺囊肿后,可常规穿刺囊液送检细胞学检查以排除癌性病变。
治疗/甲状腺囊肿
采用手术治疗甲状腺囊肿,从临床上可以发现,手术治疗以后极易复发,复发率非常的高,难以根治,因为手术只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方法,甲状腺囊肿虽然生长在颈部,但是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对于大多数甲状腺囊肿患者来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甲状腺囊肿的保守治疗,体积较小的囊肿可以选择保守的治疗方法,也就是中药治疗,百结消汤药就是目前治疗这类疾病集见效快、疗程短、抗复发等诸多优点的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方法;瘤体较大或者是有恶变趋势的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手术以后再采用中药来巩固治疗的效果,可以避免复发。中医论证治疗中医学对甲状腺疾病归于“瘿瘤”范畴,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古代药典《九卷、针经》---《灵枢》归于“瘿瘤”范畴,《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气结所生”。《吕氏春秋·尽数篇》“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晋代葛洪的《肘后方》首先谈及海藻及昆布治疗瘿病。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分别论述过瘿瘤等病的针灸取穴治疗,书中记载了许多特效方药,如海藻、昆布、羊靥治疗瘿瘤。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瘿瘤论》里提出瘿病主要病理是气、痰、瘀雍结而成:“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说明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
自疗/甲状腺囊肿
1)自疗注意事项1.多食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海蜇、淡菜等。2.保持情绪的舒畅、平静,尽量控制急躁易怒的情绪。3.妊娠期甲状腺肿,可在妊娠后自行消退,一般无需治疗。2)自治疗法1.成药自疗法:①10%碘化钾溶液,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②甲状腺素片,每次服60毫克,每日3次,连服1个月为1疗程。③,每次服10克,每日3次。2.验方自疗法:①取海带、海藻各3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②用野苋菜根60克、红糖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③取牛蒡子根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3.饮食自疗法:①取海带50克、豆腐250克,煮汤服用,每日1次。②同紫菜25克、虾米10克,煮汤,加调料食之。③取海蜇皮(头)250克,醋适量,加佐料拌而食之。4.:①取五倍子适量,置砂锅内炒黄、研末,每晚睡前用醋调后敷患处,次晨洗去,连用7日。②用鲜铁脚威灵仙(全棵)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③取樱桃核适量,用醋研磨,取汁搽患处。④用生首乌60克,捣成泥状,用醋炒热外敷患处。3)食疗膳方:1.:取干紫菜15克,猪肉末50克,精盐5克,味精1克,葱花5克,胡椒粉2克,麻油15克,粳米100克。先将紫菜洗净,再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上火,煮熟后再加入猪肉末、紫菜和精盐、味精、葱花、麻油等,稍煮片刻,撤上胡椒粉,日服1剂,分次食用。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软坚散结,降低血压的功效,适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颈淋巴结核、水肿、淋病、脚气、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凡脾胃虚寒而有湿滞者不宜食用。2.汤:用海带50克,排骨200克,黄酒、精盐、味精、白糖、葱段、姜片适量。先将海带用水泡发好,洗净切丝;排骨洗净斩块。锅烧热,下排骨煸炒一段时间。加入黄酒、精盐、白糖、葱段、姜片和清水适量,烧至排骨熟透,加入海带烧至入味,加味精调味,佐餐食用。本方具有软坚化痰,清热利尿的功效,适用于皮肤瘙痒,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等症。3.猪胰:取猪胰1个,淡菜60克。先将猪胰洗净切成条块;淡菜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放入锅中,加水煨汤等煮开后10分钟再加入猪胰;煨煮后稍加味精,不拘时食用。具有益肺补脾,润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甲状腺肿大,毛发枯少,产后虚弱消瘦等症。4.汤:用水发海带250克,猪瘦肉50克,胡萝卜150克,精盐、味精、酱油、花椒水、葱丝、蒜片、猪肉汤适量。先将猪肉洗净切成细丝,胡萝卜洗净切成细丝。锅烧热,放入肉丝煸炒至白色时加入酱油、花椒水、葱、姜、蒜继续煸炒至肉丝熟透,加入肉汤、精盐、海带丝、胡萝卜丝烧煮,撇去浮沫,加入味精,佐餐食用。
预防保健与护理/甲状腺囊肿
预防保健甲状腺囊肿,尽量避免应用碘剂或减少其用量进行密切观察与随访。对孕妇用碘也应注意,避免新生儿患,甚至窒息死亡。对地方性高碘性甲状腺肿应对水源及食物进行过滤吸附,降低碘量。缺乏的散在性甲状腺肿,应以食盐加碘,即食盐中加碘化钠或碘化钾,多采用1∶%)。每天摄碘150~200μg已达预防所需。世界各国所用碘盐含量不一,应视具体需要条件而定,多采用1∶10万~1∶1万(0.001%~0.01%)范围。近年来国内还应用碘油肌注法来预防和治疗,一般成人一次性注射碘油2.5ml(含碘1000mg),可维持疗效5年,甲状腺可明显缩小。儿童需要量比成人要大(按公斤体重计算),1岁左右为125mg含碘量,2~4岁为250mg含碘量,5~9岁为750mg含碘量10岁以上可用成人量达900~1000mg含碘量,因碘油在体内吸收极慢。用后应每年随访,观察疗效。我国幅员辽阔,地势不一,内陆中有如山西省孝义县,可与内陆缺碘并存。沿海高碘区如山东省日照市,可与山区缺碘并存。故多有相互为邻的现象,因而不能统一都用碘剂防治,因为对高碘甲状腺肿患者不利,易导致甲亢的发生,应引起注意。防治甲状腺肿必须各省市进行分别调查,取得基本资料后进行分析,分别对待才能有效防治散发性单纯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甲状腺肿。护理囊肿怎么护理?患者千万不可以抽烟,在吃的方面油腻的不可以吃比如公鸡肉、猪肉、牛羊肉、鲤鱼、虾等;像辣椒、生姜、生蒜等辛辣的食物也是不可以吃的、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应该适当延长吃流质,以便利于消化。而对于一些身强力壮的人,在病情稳定好转的时候,吃一些普通食物就可以了。消化道手术后的饮食应该是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容易消化。甲状腺囊肿饮食上注意什么,对于卧床的病人,为了使病人可以胃肠活动保持大便通畅,所以饮食上要吃一定量的蔬菜,最好是吃一些绿叶蔬菜;在饮食上不能偏食,甜点食品不宜吃过多,最好是和一些新鲜的鱼汤,这样既有又能增进食欲,可以使病人加快恢复。&
四点危害/甲状腺囊肿
1、颈部增粗(甲状腺肿大所致),质地一般较软,肿大明显时,颈前肿块可向前突出下坠或向后压迫引起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或还引起吞咽阻噎感。2、甲状腺囊肿会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并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不畅、吞咽阻噎、声音嘶哑,以及Horner征(病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同侧头面部无汗等)。3、若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则会形成坏死性囊肿。周围组织坏死,血管失去组织支持而破裂,则会形成出血性囊肿。如果出现浆液性、出血性和坏死性囊肿,囊壁多为纤维结缔组织,上皮细胞较少。4、结节退行性变形成的囊肿可能是整个结节都发生囊变,亦可部分发生囊变,因而形成部分实性、部分囊性的肿块;甲状腺癌肿可因坏死、出血、液化而形成囊肿,甲状腺囊肿也可发生癌变。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江苏中医药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7次
参与编辑人数:1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04:27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否会痛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否会痛
09-09-28 &匿名提问
严重了就会痛,早期不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您好!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疾病,主要由于缺碘,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退行性病变.严重地区儿童呈现地方性克汀病.此外还有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晚期亦可呈结节性.临床可见压迫症状,以气管受压较多,病人喉头有紧缩感,慢性咳嗽,劳动后气急,甚可引起喘鸣.食管受压, 可致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压可引起发音嘶哑;胸骨后骨状腺肿,可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由于缺碘或甲状腺激素分泌相对不足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肥大,除甲状腺肿大外,一般无其他全身症状,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本病起病缓慢,早期甲状腺质软而光滑,晚期质硬,常伴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可压迫气管与食管等.中医称本病为“瘿病”. 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是在甲状腺这个部位长了肿瘤,有恶性良性之分,一般为良性的俗称“大脖子病”,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状腺功能正常,无甲亢表现;另一种是甲状腺功能不正常,发生甲亢。甲亢往往是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生之后出现的。发生甲亢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称为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这种甲亢多见于老年人,亦以女性居多。甲亢症状一般比较轻,有的病人只有部分甲亢症状,而其它症状缺乏或不明显,如只表现为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只表现为消瘦,体重下降明显;只表现为全身肌肉无力,以肢体肌肉无力较为明显;只表现为精神激动、抑郁明显等。查体可以发现甲状腺肿大,多为两侧对称性肿大,并可触到数个结节。结节大小不尽一样,一般没有震颤和血管杂音。眼球突出一般不出现。血清T3、T4水平增高,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可以只有血清T3水平增高,而无血清T4水平增高。甲状腺扫描可以发现多个热结节,有的病人既有热结节亦有冷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后果可大可小,具体做怎样的保健治疗还要看一下结节有多大、有什么具体的表现等等,才能决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建议听取您主治医生的意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甲状腺瘤的临床表现及病因 甲状腺瘤其临床表现为颈部弥漫性肿大或结块,不痛不痒、不溃、皮色不变,难以消失。常伴有性情急燥、容易出汗、胸闷、心悸、脉数、月经不调等,部分还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喉咙有压迫感。其形似核桃,质地较硬,可随吞而上下移动。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情志内伤及饮食不调所致,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此外,水土失宜、体质因素在发病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其病机主要有气血瘀滞和痰湿凝聚两个方面。 因素有:与长期的愤怒或抑郁悲伤有关,因为长期忧郁使肝气气滞,进而气血津液瘀结凝滞、气滞痰凝、痰气受阻,聚集于颈前而成。其次与水土失宜、饮食、先天遗和自身免疫体质有关,还以女性在经期、孕产、哺乳、更年期等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故女性患者居多。 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危害及弊端 大多数甲状腺瘤患者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感觉,往往在洗澡、洗脸等生活活动中偶然触摸到喉结下方有肿块,或者被别人首先发现。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时被医生发现。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是以手术切除或切开处理为主。 但手术治疗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且有以下弊端: 1、局部遗留瘢痕影响美容,并且容易损伤周围神经而引发各种后遗症,如喉返神经麻痹、声音嘶哑、失音、吞咽困难、永久性缺碘等。 2、手术治疗带来最大的问题是极易复发,单发的甲状腺瘤复发率达70%,特别是多发的几乎达100%,许多患者只能割了长,长了再割。有的动了三、四次手术还是不见好,给患者精神和肉体带来极大痛苦。 甲状腺瘤不治疗的危害 部分患者认为甲状腺瘤无大碍不治疗,反正不痛不痒,不影响生活,任其发展,有些西医大夫也告知可以不治疗。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此病起初虽影响不大,但病程一长,气阴两伤,最终阴阳互损,成为难治之病,部分转成甲亢(转发率达20%),成为难治的慢性病;如果长期不治疗,局部增生组织细胞久而久之易形成癌变,危及自生生命,据调查表明,甲状腺瘤的癌变率达10%以上。所以,我们应警惕披着“善良”外衣的甲状腺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什么病都带有点痛楚的!结节性甲状腺肿  疾病名称:结节性甲状腺肿  疾病别名:腺瘤样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肿,adenomatoid goiter,diffuse goiter  疾病代码:ICD:E04.2  疾病分类:内分泌科  疾病概述  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实际上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发病率很高,发病年龄一般大于30 岁。女性多于男性。甲状腺肿大程度不一,多不对称。  疾病描述  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实际上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发病率很高,有报道可达人群的4%。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缺碘或相对缺碘以及致甲状腺肿物质的环境中,引起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病程较长后,滤泡上皮由普遍性增生转变为局灶性增生,部分区域则出现退行性变,最后由于长期的增生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腺体内出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结节。实际上是单纯性甲状腺肿自然演变的一种晚期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部分结节可出现功能自主性,称为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称Plummer 病。有些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可以形成胚胎性腺瘤或乳头状腺瘤,也可形成甲状腺癌。  症状体征  1.患者有长期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史。发病年龄一般大于30 岁。女性多于男性。甲状腺肿大程度不一,多不对称。结节数目及大小不等,一般为多发性结节,早期也可能只有一个结节。结节质软或稍硬,光滑,无触痛。有时结节境界不清,触摸甲状腺表面仅有不规则或分叶状感觉。病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无症状。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结节内急性出血可致肿块突然增大及疼痛,症状可于几天内消退,增大的肿块可在几周或更长时间内减小。   2.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Plummer 病)时,患者有乏力、体重下降、心悸、心律失常、怕热多汗、易激动等症状,但甲状腺局部无血管杂音及震颤,突眼少见,手指震颤亦少见。老年患者症状常不典型。   3.患者有无接受放射线史,口服药物史及家族史,患者来自地区是否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等。一般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较长,无压迫症状,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患者多不在意,无意中发现甲状腺结节而来就诊检查。   4.如为热结节又称毒性结节时,患者年龄多在40~50 岁以上,结节性质为中等硬度,有甲亢症状,甚至发生心房纤维性颤动及其他心律失常表现,如有出血时可有痛感,甚至发热。结节较大时可发生压迫症状,如发音障碍,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及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5.如来自碘缺乏地区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可有低下表现,临床上也可发生心率减慢,水肿与皮肤粗糙及贫血表现等。少数患者也可癌变。结节性质为温结节者比较多见,可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肿大的腺体可呈缩小。冷结节比较少见,有临床甲减者可用甲状腺制剂治疗,但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疾病病因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机制与病因目前仍不明了,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遗传、放射、免疫、地理环境因素、致甲状腺肿因素、碘缺乏、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刺激所致。   致甲状腺肿物质包括某些食物、药物、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环境污染等;碘缺乏地区有甲状腺肿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放射性损伤可以致癌,但应用131Ⅰ治疗后数十年经验与统计证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不是致癌,而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尤其是远期功能低下。在某些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GA及TMA 检测中发现有54.7%的阳性率,单结节阳性率为16.9%。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有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导致甲状腺肿代偿性增生过度。环境中缺少硒、氟、钙、氯及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等。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病理生理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机制与病因目前仍不明了,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遗传、放射、免疫、地理环境因素、致甲状腺肿因素、碘缺乏、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刺激所致。近年来涉及甲状腺组织新生物肿瘤基因突变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触发因子-促进因子”理论,系由于甲状腺本身在致甲状腺肿物质与放射性损伤或致癌物质促进下,引起患者甲状腺组织细胞内DNA 性质变化,促使TSH 或其他免疫球蛋白物质基因突变,不断发展变化,可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甚至癌变。早期未发生自主性功能变化以前,经过治疗可获良效,增生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消退,晚期由于自主性功能结节形成或发生其他变化,则用药物治疗难以取效,必须手术切除结节为宜。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且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诊断检查  诊断: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有内分泌功能,临床上称结节性甲亢,有的无内分泌功能即为一般结节性甲肿,有的功能减退,应考虑为甲状腺肿瘤的可能。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诊断不难,病史较长,多无压迫症状,一般临床表现正常,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时其甲状腺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最后诊断应依靠病理检查才能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仅依靠一般病史、体检、化验或放射性核素检查都不能100%对恶性结节作出判断与诊断。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激素测定:一般的实验室检查对确定结节性甲状腺肿并无多大帮助,因为甲状腺激素水平通常是正常的,所以不能作为标志。但都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如T3、T4、FT3、FT4、TSH、PBI 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等。某些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可有改变,晚期多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某些良性病变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可以升高,如Graves 病、非毒性甲状腺肿、桥本病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对于甲状腺结节来说,测定甲状腺球蛋白也无多大评价。但是如果是自主性功能性的毒性腺瘤,其甲状腺功能水平可以升高,出现甲亢症状。TRH 兴奋试验,其TSH 水平对TRH 无反应。   其他辅助检查:   1.甲状腺B 超 临床上检查甲状腺B 超可以明确甲状腺结节为实质性或囊肿性,诊断率达95%。伴有囊肿的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结节,可用抽吸治愈或缩小结节。实质性结节者还应进行甲状腺扫描或穿刺病理检查等。具有高分辨力的超声图像检查可以分析结节至1mm 病灶,临床上认为单结节者,常可发现为多结节,接近于尸检所见,大多数囊肿病变并非真正囊性,而是具有实性组织的病变,并能显示混合性回声波群。   2.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 常用的甲状腺扫描有核素131Ⅰ和99mTc 即131碘扫描99 锝扫描。甲状腺结节对碘的摄取能力不同,图像不同而分类,99mTc 可象碘一样被甲状腺所摄取,但不能转化。恶性结节不能摄取碘,恶变区将出现放射稀疏区,根据其摄碘能力,可分为无功能的冷结节,正常功能的温结节和高功能的热结节。放射性核素或99mTc 扫描的缺点是不能完全区分良性或恶性结节,而仅是一初步判断分析。有报告22 例应用放射性核素扫描患者,不论其甲状腺功能如何,全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有冷结节占84%,温结节10.5%,热结节5.5%,其中16%的冷结节,9%的温结节及4%的热结节为恶性结节,因此,冷结节的恶性度最大,但其中多数仍为良性结节病变,热结节的恶性度虽小,但其中也有恶性结节病变。近年来,还开展了应用75 硒-硒蛋氨酸作为示踪剂的甲状腺正相扫描法,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其恶性结节病变区内有更多的细胞分裂,更高的细胞密度,病灶处出现正相图象。经131Ⅰ或99mTc 扫描为冷结节者,又经75 硒-硒蛋氨酸扫描呈正相显影,其恶性结节病变可能性多为50%以上。应用Americium-241 荧光扫描技术,可通过间接测量碘容量来鉴别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它比131Ⅰ和99mTc 扫描更为敏感有效,但也出现假阳性。此外,目前还有用核磁共振,干板X 线照相术,电子放射照片及温度记录器等检查法,均有待进一步应用。   3.甲状腺穿刺组织病理检查 应用细针针吸活检术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比较安全。穿刺结果有助于手术治疗指征,其细胞学准确度达50%~97%。但也可取样有误,特别是有囊性变患者及结节较小者,如小于1cm 的病变,穿刺准确度可有困难。细针活检不能确定,还可用粗针再穿刺活检,其结果可能更加准确。但穿刺针进入恶性结节癌肿以后,可将癌细胞扩散为其害处,应特别注意。为了术前明确结节性质,也可采用开放性甲状腺组织活检,以利全面分析。   鉴别诊断  1.甲状腺腺瘤 尤其是与多发性腺瘤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甲状腺肿大呈分叶状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界不清,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呈对称性缩小。多发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大不对称,可触及多个孤立性结节,如合并单纯性甲状腺肿,腺瘤结节边界亦较清楚,质地较周围组织略坚韧,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组织缩小,结节更加突出。   2.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Graves 病鉴别 前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多见,年龄一般较大,多在40 岁以上,常在出现结节多年后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较轻而不典型。Graves 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 岁,两侧甲状腺弥漫肿大,眼球突出,手指震颤,甲状腺局部可触及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甲状腺扫描发现一个或数个“热结节”。   3.其他   (1)甲状腺囊肿: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B 超检查为囊性结节。细针穿刺明确诊断。   (2)甲状腺腺瘤:多数为单发,生长缓慢,无症状。甲状腺扫描为“温结节”。若为毒性腺瘤表现为“热结节”。腺瘤也可发生出血、坏死液化呈“冷结节”。   (3)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早期除甲状腺结节外可无任何症状,此时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困难。可做针刺活组织检查,尤其粗针穿刺诊断意义很大。   (4)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老年人多见,无突眼,心脏异常多见。甲状腺扫描可见多个摄碘功能增强的结节,夹杂不规则的浅淡显影区。   (5)甲状腺肿瘤:滤泡性甲状腺癌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局部可扪及肿块,核素扫描、超声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协助诊断。   治疗方案  一般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无论是单结节及多发性结节,如果是温结节或冷结节都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给甲状腺粉(片)40~80mg,每天分为1~2次口服。或用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每次50~75μg,每天1~2 次即可。治疗后肿大结节缩小者可继续使用至完全消失,治疗后结节不消失者,应采用切除甲状腺结节治疗,治疗期间应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对热结节有功能自主性者也应采取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也要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临床上有切除甲状腺腺瘤10 余年者,仍然复发,可再次手术治疗。冷结节中少数为甲状腺发育不全,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4~6 个月,如结节缩小,可免于手术治疗,如结节不缩小,反而增长迅速,累及周围组织,应考虑为恶性癌肿,争取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往往彻底清扫,术后经常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必须以甲状腺激素终身替代治疗。并有防止复发的可能性。预后:有人主张不论结节性质如何,年龄与性别如何,甲状腺结节均有恶性结节的可能,发病率为5%~20%,所以主张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是冷结节患者应尽早手术,避免他处转移。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  预后及预防  预防:   1.尽量避免多次接受颈部放射性检查及照射。   2.每年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及结节性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有过甲状腺结节手术史者,也应定期复查,避免复发。   4.甲状腺结节服用甲状腺激素治疗者,如疗效不佳,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防止恶化。   5.不论甲状腺单结节、多结节、热结节、温结节或冷结节一律采取手术治疗更为积极与稳妥,以防止恶性结节漏诊。  流行病学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很常见。流行情况依筛选方法和入选人群的不同而变化。物理检查法,简单、易行、花费少。但结节发现率的高低受检查者本身条件的影响。成人患病率为0.4%~5.1%。儿童为0.2%~1.4%。平均3%~5%,随年龄增加,20 岁为2%,70 岁达5%。年发生率0.09%,女性多于男性,其中女性0.11%,男性0.06%。超声检查敏感性高。结节患病率平均30%~40%,其中女性20.6%~72%,男性7.9%~19.5%。尸检为金标准,结节发现率为8.2%~65%,平均40%~50%。如年轻时头颈部有放射暴露史,结节平均发生率进一步增高。至于结节单发多于多发,还是多发多于单发,资料报道上甚有差异。   在30 例甲状腺结节中发现12 例为癌(40%),3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3例桥本病(10%),2 例囊肿(6.7%),1 例脓肿(3.3%),另2 例正常(6.7%)。另有报告对5179 例在头颈部受过131Ⅰ照射的儿童随访,结果发现93 例(1.8%)发生甲状腺结节,另有2 例为乳头状腺癌。经手术证实单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约有80%为良性结节,其余20%为恶性肿瘤性结节。由尸检中发现约有12%左右为甲状腺腺瘤,且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女性与男性发病之比为4∶1~5∶1。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甲状腺结节 概述: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结节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结节,结节的大小、位置、质地、功能及其临床意义各有不同。 症状/可能的病症 ·甲状腺体上发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不粘连,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质地较正常腺体略硬,无粘连无压痛的肿块,可长期维持原状或缓慢长大(30岁以上女性较多见)/应去医院诊治,可能是甲状腺腺瘤 ·早期甲状腺轻度肿大,质软,无自觉症状,随着腺体增大,出现结节,肿大严重时可出现压迫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正常,发病年龄一般在40~50岁或以上,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史长,常合并有心脏病变/应去医院诊治,可能是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体内的结节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直径一般3~4cm,结节较硬,硬度可超过实质性肿瘤,小囊肿一般无症状,巨大囊肿可产生压迫症状/应去医院诊治,可能是甲状腺囊肿 ·起病急,有发热、咽痛及一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大而较硬,甲状腺腺体内的结节大小不一,可为单个或多个,质地较硬局部疼痛,并常向耳后,后头顶部放射,伴有甲状腺体部位显著疼痛和压痛/应去医院检查确诊,警惕可能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起病缓慢,多见于中年妇女,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而无结节,或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不对称、表面呈分叶状(酷似结节),质地如橡皮样坚韧,无压痛/应去医院诊治,可能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起病与发展过程缓慢,甲状腺肿大可不对称,结节坚硬且与腺体外邻近组织广泛粘连、固定,局部有隐痛和压痛,伴有明显的压迫症状,但局部淋巴结不肿大,多见于中年妇女/应去医院诊治,可能是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仅甲状腺腺体内出现硬性无痛性肿块,表面不平,生长速度较快,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差,后期可迅速生长而出现声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或出现远处转移/应去医院检查确诊,警惕可能是甲状腺癌,甲状腺转移癌 甲状腺结节大致可分为恶性病变、良性结节及囊性病变三种。毫无疑问,对甲状腺恶性病变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对可疑病例可直接手术或短期随访观察。良性结节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随访 增大者重新穿刺或直接手术 (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短期治疗无效,至少应在半年以上。绝经前妇女及男性可用较大剂量(将TSH抑制在0.1mU/L以下)抑制治疗一年以上。若结节缩小,可将甲状腺素减量长期服用,将 TSH维持在正常低限。结节增大者停止治疗,可直接手术或重新穿刺评估;结节无变化者也停止治疗,仅随访观察。 对绝经后妇女应注意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的不利影响。应先短期(6~12月)随访,若结节无变化或缩小,仅予随访不必采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经随访后结节增大者再行抑制治疗,一般初始剂量宜偏小,将TSH抑制在低于正常但又可测得的范围(o.1一 o.5mU/L)。治疗一年后停药观察。停药后结节增大者重新甲状腺激素治疗将TSH抑制在正常低限,可长期服用。结节无变化或缩小者仅定期随访。在抑制治疗中结节增大者直接手术或重新穿刺评估。 (三)硬化治疗 对诊断确定的良性结节。尤其如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或腺瘤,甲状旁腺腺瘤等可采用本方法治疗,在超声引导下向结节中央注入无水乙醇1~4mi,可重复注射,直至结节消失。 (四)放射治疗 自主性功能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或腺瘤因有浓聚碘的功能,可采用”’I治疗。 (五)手术切除 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也可手术切除,术前也应适当准备,以防发生甲亢危象。其他良性结节若病人顾虑较大或不能定期随访也可择期手术治疗。 甲状腺囊性病变多为良性病变,故可保守治疗,一般先单纯穿刺抽吸治疗,每月1—2次。经反复抽吸无效者可使用盐酸四环素或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穿刺出囊液应行常规病理检查,若囊液中有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或对遗留结节的穿刺提示为恶性者均应手术治疗。 预后 1.恶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后可进行中医中药调理,预防复发。 2.良性甲状腺结节若能坚持中医中药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调养 1.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 2.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腻之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按压疼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