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想询问些有益于五脏六腑的位置进补的食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杏林医话汇编
五脏六腑该怎么补
最近,对中医的一些争论我也听到了。我认为中医的问题很简单,看治病是否有效就行了。看什么?看疗效啊。中医纵横数千年,治病万万千,到了今天,如果还有人问:“中医能治病吗?”这个问题相当于:“米饭能充饥吗?”
如果稻田里出现害虫,中医的解决思路是:保持生态平衡,让青蛙吃掉虫子。批判中医的人说,你那种方法太原始、太落后,没有实验数据,不科学!要科学杀虫,必用杀虫剂,一瓶下去,保证一扫而光!用过之后,果真如此。不但害虫灭绝,而且稻田里的龟、蛇、鳝鱼、麻雀、青蛙也都统统绝迹,稻田里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掉了。在我看来,用天然的方法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
人体有着强大的、完善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人类历经漫长的进化之后所凝聚的精髓,是任何药物都代替不了的。不去破坏人体这种本能的、天然的、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维护健康的最高法则!如果用所谓科学的方法去破坏人体的生态平衡及自我调节能力,那么,手段越先进,后果就越严重!曾经有过人定胜天的日子,将荒山、湿地都改造为农田,结果水土流失,山洪泛滥,沙尘四起,于是,如今又忙着退耕还林。
现在的科学,能解释的宇宙、自然,只是整体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宇宙万物,相生相克,相依共存,遵循着天然而完美的规律和法则。人类在多大程度上改造自然,就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的惩罚。中医顺应天道,法于自然,从不强行改变什么。所追求的就是恢复人体原有的平衡状态,是一门合乎“道”的大学问。
中医治病,以人为主,以整体为主,先找出人的身体处于什么状态,治疗的时候就能调整人体的机能,然后让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来驱除疾病。找出人的身体处于什么状态,这叫辨证。中医是怎么辨证的呢?
望诊时要看病人的气色,还要知道整体情况。中医有个有名的“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这些寒热、大小便、饮食、睡眠、月经等问题,方方面面都跟整体有关。问清楚了,对病人的全身情况、以往的体质基本了解,辨证确切以后,才能提纲挈领,针对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下手,次要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医有个八大纲,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以阴、阳作为纲领,把疾病的部位(表、里),病象的性质(寒、热),正邪的消长(虚、实)概括在一起,以判定病证。阳虚的就补阳,阴虚的就补阴,阴阳都虚的就要阴阳双补。单是某一方面不足的,几帖药下去疗效极其明显。有些人阴阳严重不平衡,阴虚阳亢的,那就既要补阴,又要潜阳。
“阴虚阳亢”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病,比较难治。有一次我碰到一个病人,她是虚实无间啊,冷来怕冷,热来怕热,脚上冷得要棉被包牢、塞紧,脸上热得汗直淌,一个人身上截然是两个人的表现,像乞力马扎罗山一样,山下是温带,山上是寒带。中医上讲,这就是上盛下虚。她告诉我,到处求治,其他医生也吃不准,家里寿衣都给她做好了,西医根本没有办法治疗,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像这样的病人,就要用中药给她调理清爽,上亢的部分去掉,下虚的给她补进去。所谓“补其不足,去其有余”。等到两个月以后,虚实无间的症状消除了,就给她开膏方,巩固一下。
平常我们吃的药,10多味药就算多了,算复方了。跟膏方相比,汤药有时会显得势单力薄,力量不够。冬令时节吃膏方,就是给病人适当地进行调理。膏方能够抓住人的体质要害,最关键的是,重点进补!
膏方为啥要放到冬令吃呢?因为冬天更补得进。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与大自然都要经过“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夏天出汗时间比较长,补品吃下去,汗一出,都跑光了。到了冬季毛孔收缩,人体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这时候调理,是虚证多的,就可以虚则补之,补充人体的不足。阳亢的可以适当地潜阳,什么叫潜阳?让“火”潜进“水”里去,那火仍在,只是让水制约着,不让它上亢,从而达到阳阳平衡,阴平阳秘。中医非常重视阴平阳秘这四个字,自始至终围绕这四个字的原则。只要阴阳平衡,身体就好,五阳开泰。
具体说到五脏六腑要怎么补?先要分清阴虚阳虚,再看具体脏器,心、肝、脾、肺、肾,哪个脏器虚,就对证进补。不管是补肺、补肾、补脾、补肝、补胃,每一个脏腑都是一样的,都要重视阴平阳秘。比如补肺,到底是肺阴虚,还是肺阳虚?补肺阴和补肺阳截然不同,是对立面啦。或者有更复杂的情况,怎么办?医生用药高明不高明,就在这种地方。
“老慢支”到了后期,肺病及肾,必定发展为肾不纳气。为什么肺会波及到肾呢?中医认为肺与肾互为母子关系,肺为气主,肾为气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气虚,母病传子,就会伤肾。所以,肺不好的人肾往往都有问题。肾不纳气啊,讲话要气喘,走路要气喘,一活动就要气喘,这就是肾虚。肾虚多数是肾阳虚,就要补肾阳。
“老慢支”同时还有肺虚,而虚证呢,也会变为一定的实证。“老慢支”后来痰吐不出来了,大量的痰积聚在肺里,是一种实证。
所以给“老慢支”开膏方,要注意上面泄,有痰,要咳痰、涤痰、化痰。肾不纳气,就要补肾。这个膏方,既有清肺的,又有化痰的,又有补肾气的,补泄兼施,互相制约,互相扶助,全面地考虑到了。这样看来,跟膏方相比,单味药是不是有点势单力薄?再者,在补肺气的同时,能够平衡一下,补一补肺阴,那么药性就可以起到制压作用。膏方在给脏腑进补的同时,一定要有适当的制压。
一个人的休息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必要条件。
来开膏方的人当中,有一些人的体质是亚健康的,平时说有什么病也很难讲,但是感觉自己年纪不大,就容易产生疲劳,工作疲劳以后难以恢复。实际上这是亚健康,工作压力比较大,操劳过度,太紧张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工作压力大是没有办法的,大家都在拼命竞争,松口气,这笔生意可能就不归你了,或者这个位子上坐的就是别人了。那么我就奉劝亚健康的朋友,到了冬天,可以吃膏方调理一下。亚健康的人很适合吃膏方。还有就是病情变化比较小,或者病情已经缓解了,处于巩固阶段的,这三种情况用膏方效果比较好。
反过来,病情变化比较大、比较快的阶段,就不适宜用膏方。病情变化很大时,医生好比是“官兵捉强盗”。一会儿捉到东,一会儿捉到西,用药要时时调整。而膏方是一只固定方,显然就不适宜了。再一个,中医强调“中病即止”,比如一个病人,原来大便不通畅,通过治疗大便已经弄通畅了,如果再弄下去,就要腹泻了。而膏方服用期比较长,一吃就是一个季节,显然也不适合。
还有一些“富贵病”,往往是没有遵循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怎么讲呢?比如说有的人在饮食方面天天大鱼大肉,喝起烈性酒来有好几瓶好喝。实际上造成了身体酸碱不平衡。所以,、高血脂、,就会接踵而至。
还有一些人经济条件比较好了,就酒吧、舞厅整天熬夜,灯红酒绿,只愁天亮不愁夜,这是不合乎科学生活方式的,必定使得人体的生物钟紊乱,造成一些生物性的不平衡,不平衡就要闹病。凡是睡眠不好的,失眠的,很容易发生肿瘤,这类病人占了肿瘤发病率中很大的一个比例。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就很容易生这些病。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纠正这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同时适当地通过冬季进补,调整这种由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生理上的不足,防止产生更严重的疾病。
刚才讲到的一些过食膏粱厚味,就可以通过一些膏方,去除多余的部分。因为中医有两大原则,补其不足,去其有余。体内过剩的部分,通过膏方,可以去除这些过食所引起的病变。比如说高血脂、血黏度高,还有饮食过多引起的糖尿病,都可以通过膏方来调理。
有些过度的人,通过一个冬季的调理,体重也会下降的。这是为什么呢?肥胖,有的是代谢功能不好引起的,中医说起来是体内有痰湿了,那就通过药物来运化脂肪,用膏方去把痰湿运化掉。所以,有些膏方是可以减肥的,而且这种减肥的效果比较巩固。一日三餐照常吃,不用管牢嘴巴。靠节食来减肥,这种东西是不可靠的,多吃又会反弹。
(口述:阮少南 采写:李华)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0:24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热点问题推荐
推拿科好评科室推荐五脏六腑是什么?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2012 习题养生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照片版权归创作人所有,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五谷养五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五谷养五脏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养​生​知​识​ ​如​何​调​理​五​脏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冬至到来 进补一定要补对
腾讯道学御谷堂国医养身馆
为何选在冬至时分进补?由于以往农业社会,劳力支出较多,但营养补给往往不足,历经春、夏、秋三季后,体力往往已透支过多,故须趁冬藏时,将全身精气伏藏起来,用来修复五脏六腑的功能。古人观察地球磁场与气温变化,到冬至之时,应开始依循自然规律,将阴液保存、阳气长养出来,如此身体的阴、阳气才能够周全,阴、阳气顺后,就不致有阴气内伤、肾气内乱之问题产生。冬至进补冬至补对了才有调养功效正因为冬至为整个阴、阳气转变最重要的时间点,在这一天当中所做的努力,来年皆可收其效,换句话说,如果冬至的调养是正确的,将有助于未来一年内的身体调养成效。举例来说,罹患慢性肝炎、自体免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患者,若能趁冬至到来时,开始正确的调养,不管是通、清、补、养,来年将可明显感受到身体的复原与改变。冬至进补“虚”不一定是能量不足谈到“补”,相信大家都会满喜欢的,尤其在冷冷的冬天,若能从空气中闻到温暖、清香的当归、肉桂等补味,温暖、幸福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但因现代人生活步调跟以往农业社会已有很大不同,所以是不是什么都要“补”,需要分辨。曾有位外表看来很黑又干、瘦的小朋友来看诊,主诉是太瘦、吃不胖,家长表示他不管怎么吃都吃不胖,甚至胃口很差,同时身体虚弱,有明显过敏症状。若从此病例表象看来,很多人会认为这位小朋友身体呈现很虚的现象,似乎需趁冬天到来好好进补一下。但经过实际望、闻、问、切四诊后,我们却发现这位小朋友体内有很重的热,潜伏在肠胃道内,可能因为过往不当的饮食、或是在肠胃型感冒发烧时用过强的退烧药解除症状,导致整个邪热被闭锁在肠胃道内,反而外显的是假象的虚寒之症,如手脚冰冷、胃口差、四肢无力、体力差等虚象。冬至进补确认病因后,我们给予小病人清肠胃湿热的药物,并请他每晚将黄莲粉末调成泥状后,外贴敷于肚脐上,隔早洗掉,经过“以通为补”、内服外用清热中药调养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不但胃口改善,气色变得较清亮,人也开始慢慢长肉,经过去年冬季的调养,今年再见到他就与去年有很大差别。所以,虚证不一定完全是能量不足,有可能是因为能量被阻塞。因此,进补前我们应分辨清楚身体呈现的虚象是来自本身原来的不足?还是因为有不均、阻塞的现象?是患寡,还是患不均?一定要先去分辨它是虚、实、寒、热,是外感还是内伤,弄清楚后,再去做适当的调补。冬至进补,掌握4原则中医理论中关于调补有4大原则:通、清、养、补。所谓的通、清,就是不管原有是寒症或热症的阻塞,一定要先把这些障碍物清理掉;所谓的养与补,是很确定非因障碍物阻塞,实属真的能量不足,才施以调补。到底冬至该如何进补,才不会补错了更伤身?所谓的通、清、养、补,又该如何做?1.通首先,若你发现你每天排便并不顺畅,舌苔厚腻,且精神常常萎靡不振,尤其中午过后到下午三、四点时,体力下降速度更快,但夜晚却显得人烦躁、极度疲劳且不易入眠,这是因为有痰湿热代谢废物,甚至有瘀代谢废物阻塞在体内,而导致呈现出的假性虚象,这时你需要的就是“通”。其实,对实证病人而言,冬季进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大便,若能在冬至这天,做些适当且有效的通便,尤其若从饮食方面来通便,效果会更佳。(较不建议采用软便剂如氧化镁来通便)。当然,通便前同样必须分辨是虚证或实证,有些人会因为肠子蠕动无力而致大便不通,就需在通的同时加上一些补养之剂,如中药上常用的新加黄龙汤、大黄附子汤,透过一边补、一边通的方式,来让体内代谢废物有效的排除掉。2.清对于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髓炎等属自体免疫疾病的患者来说,在冬至这天,需要的就不是补,因为反而容易造成自体免疫系统过度亢奋,患者需要的是“清”(以清为补)。何谓清?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髓炎等自体免疫疾病患者,绝大部份在血液中潜藏有过多的热量无法排除,若适当地在冬至这天做些调理,可收清除潜藏热量之效。建议可将藕粉熬煮成莲藕茶温服(勿采冷服方式),甚至于莲藕茶内加入些黑糖姜,让整个莲藕的特性由原有的寒气中带入一些温性,顺应整个冬至气温的转变,以达清除之效。姜糖莲藕茶在冬至这天对自体免疫疾病患者来说是帖绝佳的补品,效果远好过当归、麻油,主因是它可让自体免疫系统在这个时候获得一定程度的稳定,当免疫系统被稳定后,来年春天整个地球温度回升,人体阳气往外发展、放射出来之际,便不会因此而变得过度亢奋。慢性肝炎、C型肝炎带原者,或有病毒潜伏体内的感染者,若想在来年春天,让指数不致变得更难看,欲减缓病毒滋生速度,同样可用藕节煮成茶饮,或用金银花茶来替代其他补品温饮。在金银花茶中加入些许黑糖姜,好喝亦具补性,但千万不要加入桂圆红枣,这反倒会让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自体免疫系统变得更混乱。如果真的需要“补”,或晚上睡眠时间比较不够,建议可用金银花3钱、枸杞子5钱、北沙参3钱之比例熬煮成茶饮,再加入些许黑糖姜,饮用后全身会感到温润,肝脏带原指数情形也会变得稳定,来年春天才不致变得太过于严重。因为每到春天,春温伏透发,从冬天过后到春天时分,尤其在惊蛰之后,很多人的指数会动得非常厉害,明明没有特别做什么事,指数却悄悄地一天比一天来得高,像病毒指数或GOT、GPT都会慢慢地升高,这是受到整个节气影响的关系,所以若能在冬至就先做好处理,那么来年春天就不会因此而伤神。3.养养与补有何不同?以树为例,养像是喷雾式的滋润,补则像是倒水式的灌溉,关键在于程度轻重,同时也是技巧问题。而养最好的方式不一定是服用中药,随着现代医药进步,市面上有众多种类的营养食品,就中医时间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来看,若能适当地选择自冬至这天起开始服用营养食品,将会有加乘的效果。4.补趁冬至煮一锅热热香香的东西来补,这方式固然不错,但若从这天起开始用一些调理方法来补养,将更有益于身体。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药酒来调理,其中最简单的药酒就是红葡萄酒。在冬至早上饮用约10~15cc红葡萄酒(饮酒后请勿开车),并安静坐上3~5分钟后,会发现在这天早上喝下的葡萄酒对全身血液循环与心血管状况的改善有极大帮助,这是最简单且方便的冬至进补法。睡前喝也可达到上述同样效果。依个人体质选择4种药酒方除红葡萄酒外,建议大家可从现在起至中药房抓以下药方来泡酒,到冬至那天时取出药酒饮用、调养,将可达很不错的补身效果。桂枝茯苓丸1. 茯苓丸泡酒方《黄帝内经》中有特别强调在冬天适当的补养后,整个身体尤其是肾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情绪问题、生殖系统都可获得改善,此方便来自内经中补肾之古方:将茯苓5钱、山药5钱、肉桂5钱、山茱萸5钱、巴戟5钱、白朮5钱、淮牛膝5钱、菟丝子5钱、干姜1钱、细辛1钱、防风3钱、柏子仁5钱、泽泻5钱、牡丹皮5钱、黑附子3钱组成一帖,再加入2罐米酒头,浸泡14~45天,在冬至那天取出饮用(饮酒后请勿开车)。但此药酒方不建议有严重便秘、大便硬结、舌苔厚腻等属肠胃道湿热症者饮用。2. 丹参泡酒方若本身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易心肌梗塞、胆固醇过高而导致冠状动脉容易阻塞的人,则建议用丹参5钱泡1瓶米酒头,浸泡7天左右,同样在冬至时分喝上少许。古书上有云:丹参酒,通九窍,神五脏,令人不病。适量饮用丹参酒有助改善心脏、冠状动脉、心血管系统,并可让脑部循环变好,五脏六腑更神清气爽。3. 松叶酒方古书上记载,松叶浸酒,可除一切风,疼痛,手不上头(如五十肩),腰背强直,全身酸痛,不能久立。将松针1两、独活1钱、麻黄1钱,泡酒2周,于冬至日起开始服用少许,可让身处亚热带的我们筋骨松软、祛除体内风湿,关节较不易退化,更由于松叶酒有助体内新陈代谢,对习惯熬夜的现代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调理药酒方。4. 全真一气汤将洋参3钱、麦冬5钱、五味子2钱、白朮5钱、茯苓5钱、淮牛膝3钱、熟地5钱、黑附子3钱、车前子3钱等药材1帖浸泡2瓶米酒头,约需浸泡14~45天,对因过劳、睡眠不足、压力过大而造成全身器官慢性退化的患者是很好的补养方,冬至饮用效果更增。尔后可每日饮用10cc左右,无肝病的人每周服用2~3次,即可达温化补养之效。(注:茯苓丸与全真一气汤皆可在冬至做为补汤汤底用。)在此特别提醒,冬至进补在农历年后、元宵之前,就必须停止,千万不要补超过元宵,因为元宵后春温开始出现,身体负面物质随之蠢蠢欲动。同时,不管你选择何种补养方法,一定要顺应你的体质状态,所以该通、以通为补;该清、以清为补;真正虚证的人才需要去养、去补,以达到自身身体动态阴阳的平衡,千万别跟着大家一窝蜂地猛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道学”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道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道学”,获取更多道学资讯。
[责任编辑:blancaguo]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最滋补五脏的食物,为了家人请收藏_滋补与养身-爱微帮
&& &&& 最滋补五脏的食物,为了家人请收藏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在稳定了生活质量之后,大家更加开始注重养生,学会了享受生活,我们说“药补不如食补”,因为在生活中,有些食物不仅可以用来食用,还具有治病的效果,而想要滋补你的五脏,你可以吃以下的食物。滋补五脏的食物▼「糙米Input Title」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相对于精白米而言,脱壳后仍保留着一些外层组织,如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叫做糙米。「薏米Input Title」健脾止泻,清热解毒.中医认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解毒之功,对平衡血压和血脂也有好处。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绿豆Input Title」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绿豆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为豆科草本植物绿豆的种子,又称青小豆,在秋季荚果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荚壳及杂质,种子备用。「黑芝麻Input Title」补肝肾,润五脏,根据中医五行理论,黑色入肾。而黑芝麻归肝、肾、大肠经,能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可以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症。被视为滋补圣品。「大蒜Input Title」杀菌抗癌,促消化「小白菜Input Title」清热解烦,利尿解毒,小白菜又称青菜,长梗菜,鸡毛菜,油白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青菜的幼株茎叶。小白菜性味甘平,微寒,具有清热解烦,利尿解毒等功效,可用以治疗便秘,消化道溃疡出血等疾病。「花生Input Title」健脾和胃,滋养调,花生又名长生果,万寿果,落花生,千岁子。为蝶形花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花生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等功效,可用于燥咳,反胃,脚气等疾病。滋补五脏的方法▼五脏六腑的健康一直使我们养生的重点,而想要滋补五脏六腑除了通过饮食进补之外,你还可以这样做。01一、养心身体保健要养心1、养心主要是养神,在平时遇事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以保持心神的虚静状态。2、在食物补养方面,常用西洋参泡水喝,常吃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2二、调肝身体保健要调肝1、过度疲劳会损害肝,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2、人卧则血归于肝。定时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3、饮食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3三、养肺身体保健要养肺1、晨起后经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4秒。此法可养肺。2、运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3、多吃养肺的水果,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等。4四、健脾身体保健要健脾在饮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饱。平时尽量多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天可常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5五、补肾身体保健要补肾1、常吃核桃、枸杞、黑豆、芝麻可以保肾。2、排小便时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有助保养肾气。很多人平时不注重生活细节,比如说有的人会有偶尔性的胃痛,阵痛很快过去,于是很多人都没放在心上,其实这或许是胃病的先兆,如果不多加注重,很有可能会依法更加严重的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护五脏六腑的健康哦。传播滋补和养身知识提供最高性价比药膳食材电话: &微信: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中医在几千年的医疗保健的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并有凡膳皆药,寓医于食的理论。做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也指出:“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滋补与养身】传递懂得养生,才能养身的观念,力求帮助大家开始养生。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脏六腑的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