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闭经吃什么药可以闭经好啊 ,有没有有效点的食疗方子啊 ,麻烦和我说说啊啊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您要找的内容已被删除治疗神经衰弱小偏方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有哪些呀?快说说,急用呀!
全部答案(共11个回答)
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小偏方
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小偏方——喝牛奶 睡前喝1杯热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催人入睡作用。
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小偏方——喝醋 将1匙食醋对入冷开水中饮用能助睡。
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小偏方——喝糖水 睡前喝1杯热糖水,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会很快入睡。
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小偏方——喝莴笋汤 莴笋中有一种乳白色浆液,具有安神作用。使用时,把莴笋带皮切片煮熟,睡前喝汤,有改善神经衰弱性失眠的功效。
保证好晚上的睡眠质量才能在第二天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更好的发挥自己。
神经衰弱食疗方(仅供参考):
  芹菜枣仁汤:鲜芹菜90克,酸枣仁8克,加适量水共煮为汤,弃去芹菜和酸枣仁渣饮汤。此为一日量,分中午饭后和晚上临睡前两次分服。这...
神经衰弱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入睡困难、失眠、多梦、精...
病情分析:
您好,你这种情况有点神经衰弱,它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一般情况下白昼困倦欲睡,夜间则不易入睡、...
你好!神经衰弱多因患者长期受有精神创伤或突然受到某种精神刺激而造成的一种神经官能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失眠、心悸、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痛、易烦躁、食欲不振...
你好!神经症属于心因性疾病,应以精神治疗为主,辅以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患者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地对症治疗,消除病因,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中医治疗:可...
这不是什么病,用不着用药白花钱,只要抽时间天天锻炼锻炼身体(如慢跑等有氧运动),加强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充血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本人年青时也是不怎么健康,象是贫...
焦虑症是一种神经症类型,在诊治过程中必须重视心理治疗,作好心理转化工作,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治焦虑症,简单的对症服药治疗效果不好,这一点务必注意。到药店买...
  据统计,因病而死亡的患者中有15~20%合并有肥胖症。肥胖症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作原因。许多高血压的病人同时又是肥胖症患者。肥胖症患者血浆甘油三脂...
主料:红枣.花生
辅料:老姜.红糖.水
1)老姜洗净,切成厚片,花生和红枣用清水洗净,先将花生和老姜加水一起下锅大火煲15分钟,再放入红枣和花生中火煲2...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神经衰弱是所说的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在中医上多是考虑是属于典型的气血亏虚引起的气血虚的表现,可以考虑使用滋补气血的药物进行治疗一下
主要是因为自然界的温度降低,阳气不足,而人体自身的阳气也会不足,身体出现阳虚的表现。另外,因为天气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
衰弱又分为生理上的体质衰弱和神经衰弱。体质衰弱,此类人生活能力差,防卫疾病的能力低,比别人容易生病,是属于亚健康。神经衰弱是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不同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衰弱又分为生理上的体质衰弱和神经衰弱。体质衰弱,此类人生活能力差,防卫疾病的能力低,比别人容易生病,是属于亚健康。神经衰弱是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不同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衰弱又分为生理上的体质衰弱和神经衰弱。体质衰弱,此类人生活能力差,防卫疾病的能力低,比别人容易生病,是属于亚健康。神经衰弱是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不同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衰弱又分为生理上的体质衰弱和神经衰弱。体质衰弱,此类人生活能力差,防卫疾病的能力低,比别人容易生病,是属于亚健康。神经衰弱是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不同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闭经吃什么好 4款食疗可常吃
  闭经是一种妇科疾病,很多女性都有这个问题。过早的闭经会给女性身体带来很多伤害,如果不及时治疗调理的话,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那么闭经吃什么好呢?一起来看看属于闭经的食疗方吧。
  闭经吃什么食物好?
  1、食用菌类
  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都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身体抵抗力,有较比强的防癌作用。
  2、鱼类
  黄鱼、甲鱼、泥鳅、带鱼、章鱼、鱿鱼、海参、牡蛎以及海带、海蒿子等,因为它们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保护乳腺、能抑制癌症生长的作用。
  3、水果类
  葡萄、猕猴桃、柠檬、草莓、柑橘、无花果等,它们不仅含有多重维生素,而且含有抗癌以及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合成的物质。
  4、蔬菜
  与主食合理的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比如番茄、胡萝卜、菜花、南瓜、大蒜、元葱、芦笋、黄瓜、丝瓜、萝卜以及一些绿叶蔬菜等。
  治疗闭经的饮食方法:
  1、猪蹄葵秆煎
  猪蹄250克,向日葵秆10克。先将猪蹄洗净,刮去污垢放入沙锅内,用文火炖至烂熟,加入向日葵秆,煮沸熬成浓汁,去渣饮汁。每日服2~3次,每次20~30毫升。具有活血行气化瘀功效。适用于瘀血型闭经。
  2、墨鱼香菇冬笋粥
  干墨鱼1只,水发香菇、冬笋各50克,猪瘦肉、粳米各100克,胡椒粉、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干墨鱼去骨,用温水浸泡发涨,洗净,切丝;猪肉、香菇、冬笋分别切丝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下锅,加入肉丝、墨鱼、香菇、冬笋、料酒熬至熟烂,最后调入盐、味精及胡椒粉即可。有补益精气、通调月经、收敛止血、美肤驻颜功效。适用于闭经、白带增多、面色无华等症。
  3、薏苡煎
  薏苡仁、薏苡根(切段)各30克。二味水煎,去渣饮汁。早晚空腹饮,连用10余剂。具有利浊去湿、引血下行功效。适用于痰浊水饮阻滞胞经之闭经。
  4、姜丝炒墨鱼
  生姜50克,去骨墨鱼250克。生姜切丝,墨鱼洗净切片,加油同炒,佐膳。具用补血通经及美容功效。对血虚闭经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治疗闭经吃什么粥?
  1、养颜补血燕麦粥
  核桃、红枣、龙眼干、燕麦、红糖。先泡好核桃、红枣、龙眼干,把燕麦清洗干净,放入电饭锅,加适量水煮熟即可。
  2、香附桃仁粥
  桃仁5克,香附30克,粳米50克,红糖30克。将香附水煎取液;桃仁捣烂加水浸泡,研汁去渣,与粳米、香附煎液,红糖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成稀薄粥。温热食用,每日2次,连服数日。行气、活血、通经。
  3、黑糯米补血粥
  黑糯米、红枣、桂圆、山药、红糖。将黑糯米、红枣、桂圆、山药、红糖熬汤,每天适当食用。黑糯米、桂圆和红枣有补血功效,山药的营养价值很高,有益气养血的作用,适当吃桂圆可以补血气、促进血液循环。
  4、黄豆雪梨猪脚汤
  雪梨1个,大豆50g、猪脚半只,姜片3片,盐。将猪脚用水除去异味,切成块,加入去核切块的雪梨、大豆和姜,加清水煮到滚开后维持旺火继续沸煮15分钟,再煲1个小时即可食用。
  5、鸽肉葱姜粥
  鸽肉150克,葱姜末20克,猪肉末50克,粳米100克,胡椒末1克,料酒10克,麻油、食盐、味精各适量。将鸽肉切块,放入碗内,加猪肉、葱姜末、料酒及盐,拌匀备用。粳米淘净,下锅加水1000毫升,水烧开后放进鸽肉等,共煮成粥时调入麻油、味精及胡椒粉即可。滋肾补气,祛风解毒,和血悦色,适用于原发性闭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治疗甲癣的方子膏
治疗甲癣的方子膏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经常混迹天涯,只是默默潜水,偶尔冒个泡。前段时间看到天涯上一篇关于中医的帖子,作者是位得道高人,从自然和哲学的角度解释阐述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理,启迪人们对中医的思考和对疾病的认识,传播中医文化,让人受益匪浅。帖子中也有很多人求医问药,很多人求医无门,由此可知人们受疾病痛苦的折磨,和对现代医疗体系的失望。再加上魏则西事件的爆发,更让人们感到心寒,部分医院不再是救死扶伤的地方,而变成屠宰你的温床。很多时间你满怀希望去求医,希望能够治愈,却又多少次失望而归,只是口袋荷包越来越少,疾病并没有好转,只能一次次的走在求医路上,多么希望上天能够赐予给你名医,可以使你药到病除,迅速康复。现实生活中名老中医确实存在,只是好中医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一代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主要是面对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根本无力静下以来去研究中医精典,院校里培养的中医学生也是缺少临床经验,毕业出师后不会看病,自然很难传承,中医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可喜的是民间有很大一部分中医爱好者,也有一批中青年医师在为中医事业的传播和发展不断努力着,有句话说中医在民间,也在世界各地不断的传播着发展着,惠及着更多的人们。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热爱中医,传承中医,为人们的健康奉献一份力量。  说起自身的中医学习经历,应该是从2008年开始,当时市场上流行养生热,当然现在也一直很热,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是比较关注身体健康了。无意中在路边看到卖书籍的,有些中医养生方面的书,像《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温度决定生死病死》《人体经络使用手册》等,当时我对这些方面根本没有一点意识,毕竟还算年轻,很少去医院,平时也不怎么关注。但是看了下里面的内容,讲的却比较通俗易懂,很多都是通过一些按摩穴位,吃些日常生活的谷类肉类来告诉你如何保健,增强免疫力等。以前一直以为中医比较深奥难懂,离我们普通人比较远,看下才发现原来中医一直是在我们身边,从日常饮食,到基本保健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些书籍是我的启蒙老师,引领我进入了中医之门。  在这些书中,经常会看到书里一些方药会注明是来自《伤寒论》,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当时就好奇伤寒论是一本什么样的医书,抱着好奇的心态从网上找到了伤寒论的原文开始阅读,刚看了几句就蒙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何为太阳,何为阳明,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如同天书一般,再看下后面的越来越复杂了,就像一个没有武功根基的小子得到一本无字天书,根本无从下手。看来直接读伤寒论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来个曲线救国吧,网络上继续查关于讲解伤寒论的资料和视频,还好找到当时的视频资料是郝万山讲伤寒论,也就硬着头皮学了起来,知道了六经辩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桂枝汤麻黄汤等。记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里面讲的医案故事,这些不需要太多的背诵和理解,里面讲到的宋孝志栀子豉汤的案例,定时汗出的桂枝汤,腹满虚中夹实的厚姜半甘参汤,口渴小便多的五苓散证,条方记得比较熟悉的是桂枝汤和麻黄汤,后面的条文慢慢难了,也没有记多少,后面到三阴证,基本上没有概念了。直到几年之后我重新再看伤寒论时,也发现自己对这本经典研究的太少了,很多都没有记住,更不要说应用了。没有办法只能重新学习,背诵条文,读医案。只能说正式学中医从伤寒论入手,却没有坚持下来,毕竟没有老师指导,又断断续续不时中断,只是把中医学习当作业余爱好来看待,整体上提升不大。  学习一段时间后,总想找机会试下学习的成果,大体上前几年都是在以身试药阶段。因为没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伤寒论又太古老深奥,虽然知道桂枝汤麻黄汤,其它的方剂却知道甚少,生活中很少能直接对应上去。印象中应该是10年左右老爸头痛发作,平时有胃病,在医院检查挂水近月余都没有好转,又找些老中医开了7副药近千元,还没有处方,当时老妈告诉我就医经历时,我第一感觉是被骗了,吃了之后反而加重了,无奈自己只好重新找书本开药给老爸试药,当时听老爸描述说胃病不舒服,不能吃凉的,吃了有叮着疼的感觉,辩证为脾胃虚寒,根据这些症状找到一篇黄芪建中汤治胃病的文章,又加了吴茱萸汤治头痛,还有四君子汤一起开了3副寄给回去。刚开始听老妈说老爸根本没有服药,认为医院都没有看好,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也不太可能有好的办法。后来痛的严重了,又有老妈的催促,终于同意喝药了,第一副喝下去没有太多感觉,第二副喝完说好像有点轻松了,三副喝完说至少缓解了一半,老爸紧锁的眉头终于慢慢舒展开来。后面又陆续喝了10副,基本上没有疼痛的感觉了。这也算是我初试牛刀,初战告捷,也有点小欣慰。  说下自己感冒咳嗽的治验经历:2010年春节前夕,天气比较干燥,刚开始只是感觉有点受风寒流鼻涕,吃些感冒药有些减轻,慢慢又引起了咳嗽,咳嗽严重时感觉要把肺都要咳出来,胸部有憋闷感,咳起来要几阵才能停下来。古人云:名医不治喘,治咳丢了脸。自己从心里有些害怕咳嗽,每次都要拖好久都治不好,西药经常吃了很多都没有效果,记得07年有次在东北感冒咳嗽,吃药挂水都无效,最好找个中医诊所开了3副中药,煎一份就好了一半,当时觉得很神奇的,只是不知道处方,更不知道自己后面会接触中医,还有一次最后用了家里老人给一个偏方,用甘蔗煮水来吃,竟然神奇的好了。这次咳嗽自己开始试药,找到中医内科学冶风寒咳嗽的杏苏散药方,对着拿了3副,喝了后感觉出了些汗,鼻塞通了,咳嗽反而加剧了,3副喝完基本上咳嗽反而越来越严重,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刚好放假回家,无奈下找了个老中医看了下,并讲述了自己试药的经历。老中医笑着告诉我说,你这次咳嗽是温病,不是风寒咳嗽,所以效果不好,开了桑菊饮加减,喝后心里有一种凉爽感,3副喝完基本就好了。听了老医的讲述后,我又有些迷茫,什么是温病,以前只知道伤寒,根本不知道温病为何物,看来后面也是学习下关于温病的资料。春节过后便开始找关于温病的资料。《温病条辩》《温热经纬》及温病大师赵绍琴的讲座资料,了解到了温热病、湿温病与伤寒的治法是完全不同的,特别的透热转气在卫气营血过程中的运用,每每看到用温病方法治好了很多高热晕迷的病人,更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习中医不应该偏颇,更应该兼容并包,博览群书,融汇贯通。
楼主发言:45次 发图:0张 | 更多
  支持楼主!  
  感谢小白兔朋友坐沙发,继续写。说说这些看陆续读过的中医书籍和中医派别。提到中医的四本大经典,正常《黄帝内经》是排在首位的,这部巨著是先秦人民群众的经验总结,古老而朴素,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我最早接触也是从养生书籍开始,从曲黎敏讲黄帝内经,到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再到各家注解如熊继柏讲内经,王洪图讲内经。个人喜欢徐文兵讲的,特别是前几篇,记得当时还学着背诵《上古天真论》《四季调神大论》等,深奥的古老知识被徐老师讲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熊继柏教授讲的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有些地方见解独到。当时梁冬与徐文兵在国医堂上的对话形式讲述黄帝内经,深受大众好评。还有同一时间郭生白讲伤寒论,倪海厦讲天纪人纪等,对当时还是小白的我有深深的吸引力。同时期还有罗大伦的《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讲述了古代名医的学医经历和成长历程,让我慢慢对中医有了更多兴趣的信心。曾经有段时间一部《思考中医》的火热,加上作者又推崇火神派,深受其信,随即购买的火神派鼻祖郑清安的《医法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开始阅读,里面把中医辩证主要认阴阳来判断症候,很多时候起手就是附子干姜等,宣称效果非常好,甚是崇拜,以为找到了学习中医的捷径。直到后面看到一篇批判火神派的文章,毛以林的《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才慢慢有所思考。如同黄煌教授谈到徐灵胎《医贯贬》批判赵献可的学说,批判什么?他说《医贯》这本书其实不用写那么多卷数的,只要两句话就行了:阴虚,六味地黄丸;阳虚,八味丸。人身不外乎阴阳,阴阳也不外乎就是虚损,那么就“阴虚,六味地黄丸;阳虚,八味丸”,何必要写那么多的文字呢?他说,“天下庸医一见此书,无不狂喜,做名医原来有如此之捷径,独此二丸矣。”何必要去读那么多的经典著作呢?那就不需要了,只要有“六味”、“八味”,那就足够了。他说从此之后我们千古流传的良方将无人继承,医道将就此中断。中医治病还是从一个病、一张方、一味药、一个穴位开始,这个就离不开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是我们学医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你去讲一些空头的理论都是没用的。中医治病是没有捷径可循的,好好的学理论,读经典,辨证论治,掌握因地、因时、因人施治原则,好好的做临床,多实践。我们该做的,就是善待病人,善待自己。
  我也是从那个贴子里过来的,感觉人太多了,大家都把楼主当神看,也许楼主忙不过来,贴子更得也慢,询问什么的也不答复。在楼里看见过你的回复,觉得有点思想,请问楼主你是医生吗?  
  附一篇姬领会写的:不要被“火神派”误导文章。  东施效颦要不得  ——读毛以林《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有感  两年前,看到“火神派”开始“流行”,我就想写点东西,但因工作之余还得赶写书稿,故而就搁置了下来,最近,看到更多的人在滥用附子、干姜,出现毒副作用后还美其名曰“排病反应”,很是痛心,于是,提笔欲写,恰在此时,看到了毛以林先生写的《步入中医之门——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一书,甚觉高兴。  在这本书里,毛先生寻根求源,对比论证,应用大量的论据说明现在所谓的“火神派”已经走火入魔,已非郑寿全本义,为还想或正想万人一法的应用附子等药治病的人敲响了警钟,所以,这本书有勒马于悬崖之功。  中医治病,本来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但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追捧火神派并加入到火神派当中?原因很简单,系统的学习中医知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很难,而且,大学五年之后,还是不能有效的临床治病,这时,更多的人就想寻找治病的捷径。  君不见,学院派里面也有好多教授专家逢人就用小柴胡汤加减,逢人就用升降散加减,或者,遇见男性病人,二陈汤加减,女性病人,四物汤加减。也美其名曰谓之自己水平很高,能把一个方子用活而治百病。这也说明学院派里面很多人在找治病的捷径。想想看,有丰富中医理论知识的学院派中都有人找治病的捷径,那么,民间的、中医理论知识不多的人能不找治病的捷径吗?  看一些民间的中医大夫,一个药方子可以吃一辈子,于是,也想给自己找一个治病效果很好的方子,但没有人给;书上的药方子虽然很多,但自己又不知道哪个方子很有效,故而,这个捷径是行不通的。怎么办?正在困惑之际,有人给了自己一个治法,这就是扶阳法。求“鱼”不成反得“渔”,自然欣喜若狂:逢人就用扶阳法治疗,每个处方都用附子、干姜等药物。瞎猫碰老鼠,对于治好的病,就大肆宣扬扶阳法怎么怎么好,对于没有治好的更多病,却说自己的功力不到家,没有学好扶阳法。唉,听到这样的话,就如看到了被洗脑的传销人。  要让这些人明白扶阳法不是万能的,不是任何病都能治疗的,就必须要让他们知道闹出“火神派”的《扶阳讲记》是怎么忽悠人的。  中国人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媒体的偏向,有点像以前农村里的媒婆:说谁好,谁就好,因为只谈优点;说谁坏,谁就坏,因为只谈缺点。对老百姓而言,只能从媒体上谈到的“点”来评价一个人。《扶阳讲记》只是谈到了适用于附子、干姜等药物治疗的病症,通过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联病症的罗列,给很多不太懂或根本不懂中医的人形成一种假象,这就是附子等药物能治百病,任何病都可用,于是,不明中医之理的人也东施效颦,自以为得“渔”而滥用附子。岂不知,异病同治是中医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  就如柯云路写的《发现黄帝内经》,里面只是详细的介绍了胡万林的优点,但没有说他的缺点,故而,被人捧为“神医”。人们只知道他治好了多少人,却不知道他治坏了多少人,故而,蜂拥而至,让其诊治,结果,死伤无数。其实,他的治病很简单,就是熬一大锅药汤,任何人来了都是用勺子舀一碗,再抓一把芒硝放在里面让其喝。千人一法,万人一方,用此“捷径”治病,结果怎么样?胡万林只能过狱中生活。更为可气的是,胡万林都在监狱里了,还嘴硬死犟,说是自己的治病水平多么高,治好了多少人。这一点,和搞传销的人差不多,思想已经僵化固定。这类人根本就不明白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看的病人多了,终究会碰上药物适应症的病人。就如对任何病人都用逍遥丸,当你治疗1000个不同病人的时候,也许有50个适合逍遥丸治疗的患有痛经、闭经、腹泻、附件炎、胸胁胀痛、乳腺增生、咽喉炎、左边头疼、颈椎病导致的左手发麻等病人。这时,如果只谈用逍遥丸这种药治好的这50个病例,而不谈950个没有治好的病例,结果怎么样?一定会给更多的人造成假象,即逍遥丸可治百病。《扶阳讲记》中的病案就是这样的。  所以,扶阳法虽好,但不能滥用,这个治法只适用于阳虚证,即气虚加寒象之人,却不能适用于其他病证。如果这个人是阴虚之证,而你还在用附子、干姜等药物治疗,结果会如毛先生书中所说的水本来就少了还用火烤的严重后果;而且,中药治病,更多时候讲究的是配伍,即阴阳结合、气血结合、动静结合、补泻结合,当用补阳药治病的时候,少佐一点滋阴药,则“阳更得补”。  生活当中的东施效颦,只是让人贻笑,但中医中的东施效颦,却有可能要了病人的命。滥用附子,对任何病人都千篇一律的用扶阳法治疗而不加辨证,也许,胡万林生活的监狱就是这些滥用附子的人以后该去的地方。因为现在的病人其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只要出现了医疗事故,你就要承担责任,轻者赔钱,重者入狱。更为严重的是,对病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清代名医陈士铎说过: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故而,我们一定要正确的看待火神派,一定要明白四川的中医大夫为什么敢大剂量的应用附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之人的体质不一样,四川人,常年饮用从长江上游由青海西康雪山中急流入川的寒水,故而,体内寒气重,需食辛辣食物以温热之。附子,大热之品,川人应用,自然对症,好多四川人“啖附子如芋栗”,都把附子当食品来吃,所以,四川的中医大夫在治病的时候大剂量应用附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就如山东的百姓常把本地产的山药当做食物,一旦病人出现要用山药治疗的病症,这时,应用本地产的山药,剂量也必然加大。  云南、贵州两省,气候特点和四川差不多,所以,这两省的中医大夫擅用附子治病,也能理解。  然而,其他地方,比如新疆,夏季的吐鲁番,气候炎热,如果不加辨证的用附子,岂不是“火上浇油”?  也许有人会说:北方寒冷、南方潮湿,附子能逐寒燥湿,故而,不管北方还是南方,应该人人可用。唉,“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中药治病,只是纠病症之所偏,北方虽寒,南方虽湿,但久居其地的人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其所发之病,因气候引起的毕竟为数不多。  附子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脉,凡寒结于脏腑、筋骨、经络、血脉者,皆能开、通、温、散,确实是一味好药,但是,临床应用时一定要辨证,绝不可滥用。就如红烧肉是好东西吧,但你不能见人就给吃红烧肉,更不能大量或长期的给人吃红烧肉。如果这样,不用闭眼睛就能想到结果。  故而,我建议更多的人好好看看毛先生的这本《步入中医之门——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看看火神派的用药弊端。不要再滥用附子等药物了,中医治病是没有捷径可循的,好好的学理论,读经典,辨证论治,掌握因地、因时、因人施治原则,好好的做临床,多实践。
  谈谈对《伤寒论》学习经历,前面提到最早开始学中医是从郝万山的伤寒论讲座视频开始的,里面谈到他的老师伤寒大家刘渡舟和胡希恕的案例,便开始阅读老位伤寒大家的著作,都受益匪浅。刘渡舟老师特别提到伤寒的对应阅读,有水湿证对应火郁证,眩晕的肝风证对应痰饮证,以经络内经来解释伤寒。胡希恕老师主要是以八纲解释六经,以方证相对为主,提出方证是辩证的尖端,相对来说比较清晰明了,不掺杂太多的内经因素。特别是他的弟子冯世纶先生近几年推广胡希恕经方理论,让更多的人知道胡老的经方思想。虽然两位对伤寒论的解释来源不一样,临床中都是治病高手,每每看到他们运用经方,效如桴鼓,覆杯而愈,不得不赞叹经方的神奇。还有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推广的经方医学论坛,以体质辩证运用经方,把伤寒论更广的传播应用于民间生活,还有广东黄士沛的《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陈瑞春读伤寒论》,娄绍昆先生的《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王三虎的《我的经方我的梦》。每读到这些伤寒大家的医案著作,都收获很多,慢慢也养成了经方思维,当面对一个疾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对应哪个条文,要用哪个方剂。在学习伤寒论的同时,也旁涉了许多老中医和民间中医的著作,如以前华夏中医论坛几位老师郭永来的《杏林集叶》,王幸福的《杏林薪传》,樊正阳的《医门凿眼》,汪庆安的《用药杂谈》。四川乐川名医余国俊的《中医师承实录》,刘方柏的《刘方柏重急奇顽证治实录》,湖北草医周正祎 的《传世碎金方》,舒鸿飞《杏林40年临证手记》等,还有很多名老中医的著作《名老中医之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前辈的这些经验和著作都给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学习资料,只要认真研读,一定会有收获。关于古代的医书,目前读的不多,前几天看到清魏之琇的《续名医医案》,里面总结了前人的治病经验,也是很好,后面会用心读下去。还有《医宗金鉴》,陈修园,张景岳,傅青主,四大医家的著作有时间还是要认真研读,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有更多知识和收益。
  支持楼主!
  楼主是好学之人。  
  中医之发展与道教的兴衰密不可分,所谓天地分阴阳,一为二,二为三,三三不可算也,阴阳虚实辡证,分气候风寒暑温燥火,结合五行相生相克,将人身看成整个宇宙,以求天人合一,进行辩证施冶!  
  马克  
  大事,我的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一旦生冷辛辣酒精刺激就会发展为胃痛,痛起来没完没了,很难缓解,吃什么中药调理好?  
  不错??
  楼楼快更  
  @花季半蕾
10:21:48  我也是从那个贴子里过来的,感觉人太多了,大家都把楼主当神看,也许楼主忙不过来,贴子更得也慢,询问什么的也不答复。在楼里看见过你的回复,觉得有点思想,请问楼主你是医生吗?  -----------------------------  多谢支持。目前还不是医生,算是中医爱好者吧,一直努力在成为执业医师的路上。正如标题所写,因不是正轨医学专业,中途因兴趣爱好走上了自学中医的道路,中间有迷惘,有彷徨,有激动,有收获,一直坚持到现在,不为谋生的手段,只为内心的召唤和喜爱。因无法直接考取执业医师证书,只有师承另外一条路可选,目前还在积极努力中,也许几年后会成为真正的中医医师。后面会发些关于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方和治疗经验,都是平时整理的所学书籍上面的老中医或者民间的经验方,对一些常见疾病会有一些效果。就如同民间很多人有祖传秘方一样,有时候自己并不懂治病的道理,但是针对某一个疾病用上去就有效,也有单方气死名医之说,很多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某种治方,某种绝技,对某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只是有些慢慢失传了,得不到传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实中医治病不只是中药,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法,也是中医药的范畴,如黄帝内经里面提到的导引按跷,针,灸,砭术,民间的刮痧,拔罐,火疗,气功,拍打等,用对了一样可以治疗疾病。
  中医一直以来有“学院派”与“民间派”之争,前者来源于系统的学院教育,后者主要依靠传统的师承方式。学院派认为民间派不懂理论,民间派认为学院派看不了病。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看不了病,但学院派里也有一些很好的医生,同样民间派也不乏吹嘘之辈和江湖骗子,许多中医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中医技术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研讨,或者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授。中医的“秘方”、“验方”之类让西方人看不懂,很多中医的成就没有传承,宁愿失传也不公开,一个好的学术成果就是要公开或留存下来才能体现价值。在国内很多中医药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这就说明中医的教育有问题,很多中医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有的去药房抓药,有的就考西医研究生,有的转行当编辑。而民间的中医传承因为种种问题也将面临断代,民间中医的传承,只有部分很关心中医、热爱中医,并且有医术传承的人才能够得到继续发展,但规模太小。现在真正掌握中医的人还有一部分,再过些年这些人没有了,那么下一代的人有几个能真正掌握中医?即使有人得到了医术传承,如果他不在正规的院校里面取得一个学位,社会也不会承认他。《执业医师法》颁布后,很多民间中医因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而成为非法行医,而且对“师承或确有专长”的民间医生考取“执业医师证”的门槛较高。  学院派的教育是比较正规的,其中也学习了西医的一部分内容。这样在诊查一些疾病的时候,心中能够比较清楚了然。但是学院的中医教育也存在很多的弊端,第一就是不重视经典的教学,学校教育阶段《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都不是特别重视的,老师也没有讲出来里面的道理。只是学些基本的方剂学,诊断学,内科学,如果伤寒论是树根的话,这些只能说是树叶,况且本科教育阶段有太多的西医课程,还有英文政治等,真正学习中医知识方面的时间也就2-3年,很多也只是混个毕业证。至于《神农本草经》和《难经》根本都不在学习之列。另外在临床教学上,也是以西医思维为主导,以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指导,老专家很多情况都是根据中药的药理作用来加减药物,比如这个病人血糖高,他就会加入一些在药理研究中能降血糖的中药,其实这完全违背了中医的知识体系。只能成为不伦不类的中医,临床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学院派的缺点是丢弃了传统的看病的方法,把精力都用来搞中医中药现代化了。比如《黄帝内经》中的诊断精髓“五运六气”,恐怕没有几个教授会用的,即使现在有些教授发表了些文章,也多是从预防学角度来看,真正用在临床个体上的很少。“民间派”许多也是有真才实学,他们大多数人都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这是比较正确的思路,但是也有很多民间医生也有一些爱吹捧的习惯,往往会夸大自己的水平。也有一些用祖传的噱头来宣传自己,这些都是不好方面。现在很多人会说“大医在民间”。确实在民间有很多水平很高的医生,也是按照古人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和运用中医。
  @林杏布衣
12:01:52  谈谈对《伤寒论》学习经历,前面提到最早开始学中医是从郝万山的伤寒论讲座视频开始的,里面谈到他的老师伤寒大家刘渡舟和胡希恕的案例,便开始阅读老位伤寒大家的著作,都受益匪浅。刘渡舟老师特别提到伤寒的对应阅读,有水湿证对应火郁证,眩晕的肝风证对应痰饮证,以经络内经来解释伤寒。胡希恕老师主要是以八纲解释六经,以方证相对为主,提出方证是辩证的尖端,相对来说比较清晰明了,不掺杂太多的内经因素。特别是他的......  -----------------------------  同时中医爱好者,向你学习。
  科学吗?  
  中医挺好的  
  再读《问中医几度秋凉》,前几天无意中又在网上看到别人推荐的这本书,作者娓娓道来她母亲学习中医的故事,深有感触。记得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刚开始学中医的时候,当时对中医的理解不是很深,只是泛泛的浏览下。再次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可以想像到作者母亲对中医的热爱和信心,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笞。摘录部分她学中医的经历,供大家参考分享。  (01)母亲是个中医  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地坐在母亲面前,把手一伸,母亲便诊脉。摸了左手脉,又摸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  这像一场考试。估计全世界只有中医看病是病人掌握着看病的主动权。虽说是病人来求助于医生,却由病人先对医生进行能力测试,这个病人可以完全不懂医学,但却是权威的考官,因为他手里掌握着试题的正确答案。  中医的诊室从来都是病人团团围坐在医生周围。医生给一人诊脉,大家全看着。于是,这考官就不是一个人而是全屋的病人,每个人的病都成为大家的趣味考题。  诊完脉,轮到母亲答题了。她一样样说清病人的病症、感觉、起因、病理……病人像主考官一样绷着脸听着,渐渐地露出笑容,最后伸出大拇指赞道:“好脉条,好脉条啊!就你给治了,下药吧!”这时,一屋人也都展露出舒心的笑容。   千百年来,中医就是在这样的检测下生存和发展的,这也是自然生成的法则。  中医的拿手本事是说出病来,说不出来,说的不准,那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西医的看家本领是拿出病来,拿不出来病,让人看不到,那么西医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于是,中医要说出病在哪,病症和感觉,病的前因和后果等等。医生说的必须要与病人的感觉和症状吻合,得到病人的认可。比如我听母亲说病人出汗,应明白出汗有很多种,母亲会明确指出病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什么样的汗。于是我明白了盗汗之所以叫盗汗就是人一醒汗就停。如果中医说不明白病,说的与病人的感觉和症状这一答案对不上,那么这个中医就被病人判错,也就无法将医生再当下去了。这就决定了中医注意整体,层层深入,注重事物间关系,抓住主要问题的特点。
  (02)母亲就讲“拎着三根手指走天下”  虽然来找母亲看病的人很多,好多人对母亲甚至推崇到迷信的程度,但我小时对此不以为然。说中医怎么原始都不过分。中医没什么设备,一些老中医甚至就在三尺蓬屋里给人看病,设备就是三根手指头。母亲就讲“拎着三根手指走天下”。母亲的诊室就是在家里。后来她病了,躺在床上也给人摸脉。  中医的这种简便性使母亲常在深更半夜被人用车接走,潜入医院,给脑炎的病人敷药,给中风的病人扎针,给要死的人诊脉……  中医的治疗手段不过是针灸针、刮痧板、火罐之类。更多的医生连这些也不用,仅用廉价的草药。一位中医曾告诉我,每一地所生长的草药就足以治疗当地的绝大多数疾病了。  母亲虽然没什么设备,但看的病却不少,除了不正骨,不开刀,她什么病都治,不分科,不分男女,什么样人都有,什么病都有。经常有刚出生几天的婴儿被抱到母亲这来,或抽、或烧、或将死。母亲拿一根细细的针灸针,扎扎手,扎扎脚,扎扎肚子,往嘴里抹点药,头上敷点药,孩子就好了。母亲看婴儿不摸脉,是看手,看手指上的血管和掌纹等。有时她看过婴儿的掌纹后会轻轻叹口气,我就知道这孩子是智障。
  (04)可母亲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把本事带进棺材,也不传给我  母亲的医术的确让人找不到攻击她的口实,就连在她身边的我和我父亲也不得不佩服她常能把被西医宣判死刑的病人救过来。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想法。我想,西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了就能会,中医有点不好学,如果母亲能把她的“绝活”传给我,我不就可以在医学上走捷径了吗?  我把这想法跟母亲说了,我想她会抓住我想学中医这一机会,把她的毕生所学传给我。可母亲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把本事带进棺材,也不传给我。  母亲拿出一沓书,都是《伤寒论》一类的中医经典,差不多与我等身高,说让我先将这些书都背下来,然后才教我本事。  母亲太不讲究教学方法了,怎么也得循循善诱才是呀。她也不想想当时我正身处科学高速发展时期,科学把世界改变得日新月异,令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何接受得了古老的阴阳五行呢?我想,阴阳五行是古人在没有探测手段时所做的无奈的比拟方法,朴素就是简单的尊称,现代科学一定能提供出比阴阳五行更好的理论。那时代虽然还没有“发展就是硬道理”之说,但我坚信,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中医占据的地盘最终会完全让位给西医,如果我用背下一沓古书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科学的话,将会有更大收获。再说,我绝无在不研究透科学之前去搞阴阳五行之理,我应该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这叠书我也背了几本,药性、汤头和辨证,我认为这就足够了。可母亲却说我仅仅知道这些比什么都不知道更糟糕。母亲说,学中医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就是背经典,而一知半解就会成为害人的庸医。  我之所以没学中医可能与我过于理性有关,因为我看不到从医途径。  “文革”前,有个年轻人病得要死,是母亲救活了他,他觉得中医很神奇,就跟着我母亲学中医。他是真听话,把那一沓子书全背下来了。他聪明、能干、要强,可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从医之路。他后来做到一个大型国营厂的厂长。晚上回家,家中就坐满等他诊病的人。可他不是医生,没有处方权,我曾听他倾诉这一痛苦。我可不想做有医生的本事,却没有医生权利的人,不想与那个厂长同一个下场。
  (05)从母亲的行医方式上,我不仅看到了她师傅的影子,还隐约看到了那条千百年来中医人走过的道路  母亲学医时,每天早晨三点钟起床,做师傅全家十一口人的饭,烧火时还背着书,她把师傅指定的书全背下来了。那时她接触不到科学技术,也没有别的哲学思想分心。一对一的师承教育为她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基础。这样的学医条件是后来的我和我女儿所不具备的。  母亲背了医古文书,得了师傅的言传身教,形成了坚定的中医信念,此后她的一生就是她师傅精神财富的传承者。虽然我不认识她的师傅,不善言谈的母亲也不会过多地向我描述她的师傅,可从母亲的行医方式上,我不仅看到了她师傅的影子,还隐约看到了那条千百年来中医人走过的道路。  母亲受师傅的影响是不自觉的,内在的。我曾觉得母亲不太了解她的师傅,因为我提出的关于她师傅的许多个为什么,她都回答不出。她的师傅不贪财,凭他的医术,想要发财不是难事。他全家十一口人,生活俭朴,粗茶淡饭。他的大儿子也跟他学医。他死时,把他的医书、药柜等物均分成两份,给他大儿子一份,给我母亲一份。母亲把她师傅这些东西一直保存着,我小时候就是用她师傅留下来的药碾子压药。我觉得母亲的师傅很了不起,在旧社会,能收女孩儿做徒弟,还与儿子一视同仁,让我十分佩服。  母亲受她师傅这一影响很深,她说,医生因给人看病而发了财就是缺德了。所以,母亲挣了钱就用于备药,然后再舍药给穷人,这正是她师傅的做法。
  继续啊!楼主,我支持,学中医就需恒心、信心!
刚看到你在这里发的帖子 真的很感谢你
我也是读二哥的帖子才知道中医的 可惜我只是个菜鸟 只是看
上次你给我开的方子我有点对不住您
一开始是因为要去上海所以耽搁了
熬了一副喝了之后就觉得肚子咕咕碌碌的 也没什么不适
结果第二天就来大姨妈了
出于心里作祟 没再吃你给开的那个方子 后来来完了想继续吃 又怕不该吃
现在还有一副还在那放着呢
您说我是该吃还是不该吃啊
我自己都想笑
不过真的很感激你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 面对我们的健康 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很无力
真心希望你会越来越好!上次去那里要去看你的 结果您一直忙没给机会啊
  继续,学习了好多。发现中医有很多大家的注释,多听多看多思考  
  @林杏布衣 :本土豪赏10朵鲜花(1000赏金)聊表敬意,恩恩 上次没来得及感谢您呢【】
  再分享下彭坚教授的《我是铁杆中医》中提到的学《伤寒论》的历程,可以看出历代医学大师对伤寒论的重视,也对我们学习好伤寒论有更深刻的认识。  2入门之阶  最初跨进这个神秘王国,远没有听故事那么开心浪漫。我开始为徒学医,已过弱冠之年,靠背书记诵的“童子功”,自然是荡然无存了,对中医的了解,也近乎一张白纸。作为老师的二伯父,递给我一本张仲景的《伤寒论》,嘱咐不许看注解,以免受干扰,要把原文反复读熟,仔细体会,直至倒背如流,全部印进脑子里,溶进血液中。二伯是有名的伤寒大家,平日里给学生讲述起《伤寒论》来,听说是口若悬河,纵横千古,这时节却来了个“沉默是金”,把我打入冷宫,令我独学无友。莫可奈何,我整日在《伤寒论》中遨游爬梳,苦思遐想,围绕着这本小册子,搬来一大堆中基、方剂、中药、内科著作,象无头苍蝇一样,瞎冲乱撞。王国维讲的读书三境界中的:“独上高楼,望尽天边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我当年啃这三百九十七条简牍的真实写照。大约半年后,当我还在这两层境界中熬煎度日时,二伯把我带上了临床,一经点化,全盘皆活,我逐渐明白了《伤寒论》的价值,享受到中医思维的乐趣。当然,到蓦然回首,见灯火阑珊、佳人俏立时,己经在很多年以后了。至今为止,没有哪本书读得象这本书这么苦,也没有哪本书象这本书那样使我获益终生。  3 最后一课  就这样,白天抄方看病,晚上读书讲经,我在伯父身边度过了五年典型的中医师徒相授的学习生涯。二伯最后一次教我,是临终前的一刻。那是日,春寒料峭,二伯病危,等我赶到他身边时,经过他的学生们的抢救,能坐起来了,面色潮红,精神尚好,大家松了一口气。二伯一会儿招呼伯母,给参加抢救的学生煮荷包蛋下面,一会儿喊我接尿,当我刚把尿壶凑上去,二伯突然抓住我的手,叫我摸他背上的汗,连声问:“摸到没有?摸到没有?这就是绝汗,‘绝汗如油’啊!”话音刚落,便气绝而亡。二伯用他生命迸发的最后一闪火花,为我上了最后一堂课。这是怎样的一堂课啊,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的这些话: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我就让你苦读《伤寒论》?清末陆九芝说过:‘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总是最初接触的东西印象最深,这叫先入为主。《伤寒论》是中医的临床圣典,言简意赅,朴实无华,不奢谈理论,紧扣临床实践,把一个疾病从开始到完结的全部过程,有序地展示出来,以错综复杂的文字归纳了疾病千变万化的各个方面,完美地、灵动地、全方位地表达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中医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著作,是中医临床思维科学的典范。中医的生命,在于能看病,看病的本领,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方子,而在于会辩证,‘认证无差’,是遣方用药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先让《伤寒论》占据了你的思维空间,让辨证论治在你脑海中深深扎下根来,就牢牢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妨甩开他们,直面张仲景,感受原文,直接领会和吸取他的原始思想,自己去思索、去体会,你将会受益终身。”“培养中医临床医生,可以从《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启蒙书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也可以从《伤寒论》入手,先难后易,高屋建瓴。循序渐进,是培养一般人才的方法,高屋建瓴,才是造就临床高手的途径。对你,我取其后者。至于《黄帝内经》,可以先读《内经知要》,掌握其精髓,因为全书涉及的知识过于庞杂,又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看病,不可读得太早,以免陷了进去,分散精力,迷失方向。到四十岁以后,有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生阅历,才能真正读懂。”
  学医要从一家之言,取百家之长。例如,清初的三大国医:叶天士,张石顽,吴谦,皆有鸿篇巨制,都是临床高手。《临证指南医案》、《张氏医通》、《医宗金鉴》,任选一种,‘执一书可治天下病’。叶天士的术难读,因为全是医案,要一个个揣摩研习,但叶氏临床经验之丰,古今无人企及;张石顽的书深邃,病无巨细,都能找到治法,并且规矩井然,可备案头参考;吴谦的书通俗,一病一方,疗效可靠,平易稳妥,最适合作家传师授的教材。此外,妇科有《傅青主女科》,儿科有《医宗金鉴R26;幼科心法要诀》,外科有《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眼科有《审阅瑶函》,针灸有《针灸大成》,都是本学科的杰出著作,可师可法。其它如张景岳、徐灵胎、陈修园、陈士铎、吴鞠通、王清任、程钟龄、唐容川、张锡纯等医家,都对临床作出了突出贡献,其著作不可不流览,然而,要从中选择一、两家,读细、读精、用熟,以作为自己临床的‘安身立命’之本,再旁采诸家,以弥补一家之偏。切切不可博览群书而终无依托,泛舟学海而流散无穷。”  “学医要善于‘夺人之长’。夺谁的长?古人、今人的优点,即古今名医已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中医有个特点,就是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有时更重要。一名医生个人的智慧、阅历、生命毕竟有限,治病完全靠自己在临床中摸索总结,几十年也熬不出头,要学会把别人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最终变成自己的经验。中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今名医写下了大量总结临床经验的文献,这是学西医的人所没有的优势,学中医的人有书读,要读书,还要有一双‘慧眼’,识得真货,更要有一份胆识,看准了就用。古今名医著作中介绍的效方,大部分是可靠的,但有时也难免掺杂水份,或有夸大不实之辞,拿来用过,有效,成我囊中宝物,无效,弃之亦不可惜,久而久之,就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经验。总之,只要怀着谦虚之心,好学之志,偷学的本事,实施的勇气,多读书,勤实践,善于将别人的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直接经验,就能打破常规,很快成才。”  “学医要抓住方剂这个核心。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方是中央,是灵魂。一首好的方剂,往往组方严密,层次井然,布满了辨证法,充满了结构美。象阳和汤的刚柔相济,六味地黄汤的动静得宜,使你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构方的技巧。张仲景的二百余首经方,至今效如桴鼓,古今几十万首方剂,无不凝结着创方者的心血。学方要潜心领会其风骨精神,用方要尽量使用原方,决不能自以为聪明,画蛇添足,随意加减,否则,必将破坏原方的疗效。打个比喻,一首古代名方,如同一首柔美的古诗,一幅千古名画,更象一座古代建筑,假如你不能领略其中的情趣,信手涂鸦,还自鸣自得,固属浅薄;倘若随意拆梁换柱,增损加减,则原有建筑的风格与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你能怪古方没有疗效吗?经方、时方、当代名医之方固然要学,单方、验方,甚至江湖医生用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掌握一些。俗话说:‘单方气死好郎中’,有时辨证论治走到山穷水尽,改用个单方却起死回生,古今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决不要以为学会了辨证论治,背诵了几百首汤头,就掌握了一切,须知在民间还蕴藏养着丰富的中医学成就,象《验方新编》、《串雅》、《理瀹骈文》等总结民间经验与江湖医生经验的书,其价值,不下于其它名著,应常备案头,随时参阅。”“治病要抓主证,解决主要矛盾,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古方为什么讲究君臣佐使?就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而设。用药要单纯,处方宜精当,切不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一面也顾不到,喜开大方的医生,古人挖苦为‘广络原野,希冀一、二’,其实是心无定见,靠碰运气。”  “初次诊治的病人,如果病情复杂,宜先投石问路,从一点切入,静观病情的变化。倘若病势有所好转,则可得寸进尺,步步跟进,争取一环一环解开;倘若病势有所加重,也不必惊慌失措,但须改弦更张,转换思路,而从其反面论治,往往有效,因为疾病的性质是:非阴即阳、非表即里、非寒即热、非虚即实,懂得这个辩证关系,就能沉着应战;倘若病势不进不退,则应调整角度,重新选点,也可能是药力未到,须守方不变。而要做到心中有数,其前提是必须用药单纯,紧扣主要矛盾,才能把握好全局。”  “当医生是一门高尚而艰辛的职业,而中医更是一种可以寄托终生的事业。守着这个事业,一辈子不一定会轰轰烈烈,但可以过得很充实,很丰富,也很平静。一旦咬定从事中医事业这个目标,就不要容易舍弃,还要预备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和才华。这是值得的,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济世救民的梦想而屡屡受挫,抱憾终生,唯独当医生,特殊是当中医,不必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不怕横遭厄运,无须借助于任何物质条件,三个指头、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仅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低标准则可赖以糊口谋生,高标准则可藉以实施‘仁者爱人’的远大志向。惟其高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不应当把谋财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惟其艰辛,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应当淡化作官发财这些世俗的观念,倾注全力于自己的事业中,精力的投入越多,对病人、对自己就越有好处。”
  学习着呢,一边看一边学  
  楼主你好,二哥帖子里,你提到的一个治疗腰腿疼痛的方子,怎么煎服法?本人母亲62岁,类风湿有20年了,腰椎间盘推出,膝盖上有骨刺,最近膝盖特别疼,一些治风湿关节炎的药吃了不少,也用了很多的擦剂,现在还有萎缩性胃炎,胆囊炎,肝上有个良性瘤,真的是全身的病。啰嗦这么多,就是想按那个方子给她抓几幅吃吃看
  @makabaka123
18:27:28  楼主你好,二哥帖子里,你提到的一个治疗腰腿疼痛的方子,怎么煎服法?本人母亲62岁,类风湿有20年了,腰椎间盘推出,膝盖上有骨刺,最近膝盖特别疼,一些治风湿关节炎的药吃了不少,也用了很多的擦剂,现在还有萎缩性胃炎,胆囊炎,肝上有个良性瘤,真的是全身的病。啰嗦这么多,就是想按那个方子给她抓几幅吃吃看  -----------------------------  你好,印象中是在帖子里分享了一个老中医的经验方,应该是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肾虚腰腿痛的,里面补肾的成分较多,稍加祛风除湿药物。老年人体虚骨弱,肝肾亏损较多,如果只是单纯的腰腿痛应该可以试下,如果夹杂风湿类疾病,效果可能就不太理想,更何况还有其他疾病的。中医讲究的是辩证综合分析,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进行治疗,效果才会好,建议找当地的中医综合分析下,谢谢。
  读娄绍昆先生《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的想法,娄老师把几十年前的故事用平实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如同一个个电影画面呈现我们面前,如身临其境。含蓄地向我们传递经方学说和大医家的观点,婉转地告诉我们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应该读的书籍,真是大开眼界,对经方的激情与渴望被激发了。推荐喜欢的朋友可以读下。  娄先生从1962年写到1979年。这17年,中国社会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到另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时代影响,甚至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娄先生也从一个高中毕业生,待业青年,四处打工者,乡村教师,最终成为通过浙江省中医药人员考核选拔的执业中医师。娄先生是幸运的,他的身边不乏良师益友,何先生善于把握复杂事物的规律,如把针灸取穴归纳为五方面内容,即:八总穴、八会穴、局部取穴、背部督脉寻找阿是穴、病位交叉对应取穴。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使青年娄绍昆历四十多年而难以忘怀那如沐春风的一个夜晚,他深深体味到什么叫做“大道至简”,什么叫做“真理朴素”。又如汪阿姨,是作者1971年新房的邻居。她谈吐不凡,不过几句话就让青年娄绍昆娄绍昆目瞪口呆,自叹不如。汪阿姨的中医知识来源于父亲,也源于名医张简斋的传授。她熟练掌握了16首方剂及其对应的病证,执简御繁,竟颇能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
  娄绍昆《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  “汪阿姨,你诊治疾病一般是从哪里入手?”  “我这一种是家庭简易治疗,上不了台面的,你不要当真。”汪阿姨客气地说。  “汪阿姨,中医就是从单方与简易疗法发展起来的,只要有效,就是宝贝,请不要客气了。”  “我父亲叫我先掌握住十六个方剂与相对应的病症,”汪阿姨说,“然后了解常用的六十来种中药的适应症,其实十六个方剂的中药组成就差不多就有六十多味了。在这样的方、药、病、症的基础上,就可以加减变化了。”  想不到医理深奥,几万首方剂,几千种药物的中医药学也可以以如此简易的形式去面对千变万化的疾病。  “汪阿姨,你常用的是哪几个方剂?”  “我掌握的十六个方剂是:桂枝汤、小柴胡汤、香苏饮、三仁汤、五苓散、平胃散、当归芍药散、二陈汤、小建中汤、甘草泻心汤、四逆汤、香连丸、左金丸、藿香正气丸、甘露消毒丹、金匮肾气丸。”  “汪阿姨,你是如何使用桂枝汤的?”  “我用桂枝汤(1)治疗伤风感冒效果很好,”汪阿姨说,“普通人的伤风感冒一般加葛根;身体结实的人要加麻黄;咽喉痛加生石膏、桔梗;咳嗽气喘加杏仁;对于平时形寒肢冷,体弱多病的人要加附子。”  “汪阿姨,病人伤风感冒有发热,体温升高的时候,你也是这样使用吗?”  “一般感冒发热,”汪阿姨说,“体温升高的时候,只要有恶风恶寒就可以用。如果病人口苦得厉害,就要加柴胡、黄芩;如果口干得厉害,就要加生石膏。真的超过40℃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医院里去,以防万一。但是给我治过的人当中,还没有人因为感冒发热而去医院的。”  “汪阿姨,你是如何去学会与掌握这些方剂的?”  “这几个方子药物组成很简单,”汪阿姨说,“如香连丸、左金丸只有两味药,最多的藿香正气丸也只有十四味药,记住它们不难,做成卡片五、六天就记住了。使用时最初只要记住每个方子的辨证要点,慢慢地就能熟能生巧了。”  “汪阿姨,请你举例说几个方子的辨证要点好吗?”  “好的,”汪阿姨说,“我这个是土办法,给自己使用的,不过效果很好。譬如我使用五苓散(2)就是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病症:一个是用于突然水泻不止,另一个用于口渴不止,水入立即呕吐;当归芍药散(3)就是抓住病人有贫血与浮肿倾向,脸色不华,或黄或白;香苏饮(4)的辨证目标是:饭后胃脘胀而不痛,口淡胃冷加高良姜,瘦弱的人加党参、大枣;左金丸(5)就是抓住口苦、头痛、吐酸,只要三个症状里有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就可以使用了;香连丸(6)抓住突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三个症状,并且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有关,就是说,病症一出现就马上服药效果最好,等到第二天服药效果就差多了,所以我家里这几种中成药是终年必备的。”  后来我才慢慢地体会到,汪阿姨使用香连丸与左金丸的经验真的是非常宝贵。在我从医的生涯中,有不知多少口苦的偏头痛病人,头痛发作时用这个成药得以有效地治疗。特别是香连丸的三个目标症状——突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概括得准确极了,用法也极为重要。  “汪阿姨,请说说平胃散的辨证要点好吗?”  “好的,我使用平胃散(7)只注意三点,”汪阿姨说,“一是舌苔白厚而腻;二是头身困重;三是腹部胀满。”  “汪阿姨,听父亲说,舌苔白厚而腻和许多疾病有关,都可以使用平胃散吗?”  “使用平胃散的时候,”汪阿姨说,“一般病人没有发热。如果外感发热的时候,病人出现平胃散的舌苔,我就分别使用下面三个方剂。一般用三仁汤;有口臭,咽喉肿痛,我就使用甘露消毒丹(8);有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我就用藿香正气丸(9)料煎煮成汤剂;如果病人只是舌苔白厚而腻,有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没有发热,可以直接使用藿香正气丸。”  “对于藿香正气丸,我父亲还有一个诊治的目标,就是治疗‘暑天消化道型流感’。” 汪阿姨意犹未尽,继续补充。  汪阿姨讲的内容很具体,很实用,又很好懂,我把它仔仔细细地记录了下来。她戴着眼镜弯着腰在我的身边看我一笔一划地写。  “汪阿姨,如果临床上除了有平胃散的舌苔以外,还有口苦、恶心、胃胀等症状,你如何加减化裁呢?”  “我一般是在平胃散的基础上加黄芩、苏梗与香附。”汪阿姨说,“去年古历三月末,我觉得自己浑身不自在,头昏脑胀,四肢困重,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口苦口臭,便溏尿黄,舌苔黄腻而厚,我就给自己开了两贴平胃散的加味方子,就是平胃散加黄连、黄芩、苏梗、香附与砂仁。服了两天以后这些症状明显地减轻了,胃口也好了起来。”
  我听了以后佩服地不得了,想不到中医也可以如此处方投药。  我在读《伤寒论》的时候对于甘草泻心汤的证治比较模糊,汪阿姨把它列为常用方剂其中必有奥妙。  “汪阿姨,你是如何使用甘草泻心汤(10)的?”  “这是张简斋先生治疗疑难疾病的常用方。”  “汪阿姨,张简斋先生是如何使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疑难疾病的?”  “张简斋先生对于慢性腹泻,或者经常大便溏薄不成形的病人只要出现口苦、尿黄,一般都使用甘草泻心汤。”汪阿姨回答道:“许多疑难病病证的病人,只要出现上述的胃肠症状,都有较好的效果。”  “汪阿姨,张简斋先生的甘草泻心汤常用于什么病?”  “甘草泻心汤使用于较多的疾病,”汪阿姨说,“如肝炎、胃炎、肠炎、口腔溃疡;如失眠、癫痫、癔病、嗜睡、梦游病;如虹膜睫状体炎、结膜炎、巩膜炎、泪囊炎;如关节炎、风湿病、神经痛;子宫内膜炎、盘腔炎、阴道炎等。”  她一口气讲出了诸多病名,好几个病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汪阿姨,虹膜睫状体炎是什么病?”  “是眼科的疾病,”汪阿姨说,“这个病预后不好,如果使用甘草泻心汤的话,要用生甘草一两,还要加赤小豆一两与一些活血祛瘀的中药。赤小豆要浸湿,使它萌发出一点小芽,然后晒干。张简斋先生说:‘病人眼睛发红,但是红的地方不在结膜与角膜,在瞳仁的中间,与赤眼的斑鸠相似,所以仲景有目赤如鸠眼一语’。”  我随便一问,引出了汪阿姨的诸多话语。对于她的回答,当时我基本上没有理解,也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如实摘录不误。等到后来阅读《金匮》时,才发现汪阿姨讲的都是符合经旨的。特别是甘草泻心汤治疗有慢性腹泻的疑难病患者,这一个张简斋先生的心传之秘法,更使我在临床上左右逢源。  “汪阿姨,你开方子有没有按脉啊?”  “我父亲教我脉学的基本知识以后就去世了,”汪阿姨说,“我不想当中医师,所以也就没有去学脉象。”  “为什么不学?”  “如果要想以中医为业,诊治疾病时一定要脉诊,”汪阿姨说,“即使对脉象一窍不通也要装装样子,不然的话,就不成样子,就像演员上台要化妆一样。”  汪阿姨的话,使我知道天下有一些滥竽充数,假戏真做的中医师,对于脉象只能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汪阿姨,你在没有脉诊的条件下诊治疾病,有没有觉得不方便呢?”  “我反正在几个方子里面翻来覆去,”汪阿姨说,“治疗自己家中的小毛病,有没有脉诊也无所谓。我看一些中医师临床上虽然也在按脉,其实都是摆摆花样子,看病认证一点也没有谱,真的还不如我。”  “你有没有遇见脉诊过硬的医师?”  “假如把民间的流言蜚语当真的话,我父亲也是以脉理高明饮誉乡里的。”汪阿姨说,“大家都传说,他能凭着脉象就能一五一十地把病人的病症说得活灵活现,头头是道。对这些神化了街谈巷议,我父亲也不明确地表示承认或者否定。”  “你父亲的脉诊水平到底怎么样?”  “我父亲在教我脉诊的时候告诉我,”汪阿姨说,“他学了一辈子中医,在脉诊方面的进步最慢,甚至可以说一直保持在初学时的水平,没有大的突破。”  “你父亲初学时的脉诊水平是怎么样子的?”  “我父亲如实地和我交了底,”汪阿姨说,“脉诊分两种,一种是不分寸、关、尺的脉诊法,父亲把它称之为‘全脉’ 诊法,主要是在外感病的时候使用。这一方面。父亲说自己除了学会脉律不齐的‘结、代、促’脉之外,只学会八种‘全脉’的脉象。那就是诊察病位的‘浮、沉’脉;诊察病性的‘迟、数’脉;诊察体能的‘虚、实’脉;以及反映病情紧张度的‘弦、紧、缓’脉。”  “对不起”说了这句话,汪阿姨起身到后屋去了。过了一会儿,她手里拿着一包香烟步履缓慢地出来。  “另一种诊脉法是怎么样子的?”我继续问。  “另一种诊脉法就是寸、关、尺的‘分部’脉诊法,”汪阿姨说,“父亲说自己的体会是:先确定生理状态下的‘分部’脉。”  汪阿姨抽出一支香烟,点燃上以后就抽了起来,她的抽烟动作极为优雅。  他看我有点少见多怪的样子,就笑了一笑。  “你父亲所理解的生理状态下的‘分部’脉是怎么样子的呢?”  “两寸的脉应该是浮取即得,”汪阿姨说,“两关的脉应该是中取而得,两尺的脉应该是沉取才得。反之,就是病脉。”  “为什么是这样?”  “两寸的脉是上焦心肺功能的体现,”汪阿姨小口地抽着香烟,慢慢地吐出来以后说:“浮取即得,反映心肺功能正常运转,若浮取不得,就是上焦心肺功能失常。寸脉要分别左右,如果左寸浮取不得,可能就有头晕、心悸、失眠、多梦;如果右寸浮取不得,可能就有胸闷、咳嗽、气喘、咯痰。两关的脉是中焦肝脾功能的体现,中取不得,反映肝脾功能失常。关脉也要分别左右,如果左关中取不得,可能就有胸胁苦满、烦躁不安;如果右关中取不得,可能就有脘腹胀满、胃肠症状。”  我觉得‘胃肠症状’所指不是很明确,就插话:“汪阿姨,什么叫‘胃肠症状’?”  “恶心、呕吐、纳呆、肠鸣、便秘、便溏、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我父亲称为‘胃肠症状’。” 汪阿姨耐心地解释。  “汪阿姨,如果两尺的脉沉取不得,临床会有什么症状?”  “尺脉不分左右,”汪阿姨说,“如果沉取不得,可能就有腰酸背痛,耳鸣耳聋,小便不利,遗精遗尿,不育不孕等症状。”  “汪阿姨,你的记性真好,表达得也层次分明,你父亲在临床上都是这样地去使用的吗?”  “我父亲说,病人一进来,虽然没有开口,其实把什么信息都带进来了。”汪阿姨说,“再结合以上的脉诊所得,病人不开口,我们把他的症状综合分析,连猜带推地说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汪阿姨,你觉得这一套脉诊方法对临床诊治的意义大不大?”  “对于临床中医师,这一套脉诊方法是有用的。”汪阿姨说:“因此你不妨也学学,起码可以引起病人对你的信任与尊敬。然而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基本症状没有遗漏的话,脉象也应该包涵在其中了。再说要花上好多时间去旁敲侧击地试探病人,以求一问就知的症状。这一个作法,有点儿‘医卜星相’ 的江湖术士的遗风,所以我不刻意去做。但是,我父亲晚年对脉诊的价值有他自己的心得。”  “汪阿姨,他的心得是什么?”  “他认为在正常的状态下,每一个人的脉象都是不一样,”汪阿姨说:“特别表现在寸、关、尺的‘分部’脉象上,这种区别是与生俱来的,中医师本来应该记录在案。医师知道了病人不生病时候的脉象,才能够对比与区别生病时候脉象的异常。我父亲认为《新唐书》记载许胤宗一番‘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可解,口莫能宣。且古人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的议论,其实是影射脉象因人而异和临床上以病定脉的无奈。他认为许胤宗的一番议论表面上听去是矛盾的,其实是别有新意。许胤宗深层的意思可能强调医师当时感觉到的病人的脉象,要和病人平时正常状态下的脉象相比较。”  汪阿姨父亲的话,很有道理。几十年以后读到黄煌先生的文章中提到了脉象与病人的体质有关,使我想起了汪阿姨父亲对脉象的心得,两者似乎在某一方面有共同之处
  分享一位老中医行医十四年的感想心得,供参考:  行医十四年的感想,心得,欢迎批评指正  1。天下没有不“偏”的中医,“偏”说明有特长,是优点,是长期临症的结果,观古今历代名医大家那个不“偏”,就是仲景亦对桂枝很感兴趣。但是不能“偏激”,真理多走一步就错误,说“阳”多“阴”少,或阴”多“阳少等等,那是经常找他看病的那堆病人。没有普遍性,这跟到饭馆吃饭是一样道理。  2。没有十全之医,不要相信书上说的“百发百中”做到十之六七已经是高高手了,那位大侠不信自己做做统计,就做你善长的那个病,疗效底的让你吃惊。  3。要团结,不要斗争,要善于学他人优点,再日脓的医生亦有绝招。  4。中医有“理论派”与“实战派”之分,理论型医生容易以点带面,治好一个病以为天下的病都是这样,还把他发挥成几大本书,靠看病吃饭的实践型医生常用药不拘章法,以有效为准,曲点是说的道理听不懂或说不明白。如果你是教书先生就多看“理论派”医生著作,靠看病吃饭就多读医案,看那些薄的书,看实战型医生的书,《伤寒论》就很薄吗。  5。开始看“医案”要看有头有尾的,最好是用成方取效的那种,而且要一二剂就见效,临床时好摹仿。可以有点间接经验。在我行医这个地方一二剂药不效病人就跟你拜拜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找你看病,既使是你后来成名了。到你有一定临床经验,对中医理论理解深时再广读各种案例,如“叶天士”指南,不然你无法借鉴。由此可见“传师”很重要,有老师带的学生真是辛福,要珍惜,象我这种无师之徒只有从“描红”开始了。  6。经常到药房看看,尝一尝药味,认一认中药长什么样,有条件的可在家里搞个小药房,有的中药性味并不跟书说的一样。我曾经欲把“蛤蚧”研粉,发现怎么可能,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做的。  7。有空时把自己常用的方剂尝一尝,不是治病,剂量小点,就是尝这个汤药是什么味,有助你对方证的理解,套用陈修圆的话说“别有神悟”。虽然看病不是做饭,窃以为中医复方的雏形可能来至蹰房,《伤寒论》中的处方,不管酸甜苦辣味道都很正,不象后世有的方子,看是平和,那口汤药闻作都想吐。这种方子少开为妙。  8。“麻黄汤”没有书上说的那中利害,临床上以不限治疗伤寒表实证,普通风寒感冒咳嗽都可用,以不一定真要无汗,笔者同事一家老小,一年四季感冒都是一剂麻黄汤搞定,十多年来都是这样。  9。用熟附子不须用到100g200g,30g足也,笔者乃虚寒体质,每次感冒必用附子方愈,曾亲尝附子剂量与疗效关系,10g不行,20g有效,30g与100g差别不大,生附子10g抵50g熟附子。附子中毒不一定与大剂量有关,笔者所在当地附子是当菜吃每次一两斤墩猪脚吃,我抢救多例,都是吃的最少的,可能对乌头减敏感吧。  要用白附片,就是清水附片,口感好,安全,盐附子卤水太重。  10。几百个方子是要记得的,虽然有的方子你一辈子都不会用到,但是有提升功力的作用,中医只有达到由博返约时临床疗效才能稳定,治病才会有把握,一个病若你感到治法纷纭,可以说出几十种证型方药,那么你还没有完全掌握,真理都是简单的那有那么复杂,但是你已经有了灵活加减变通的基础。我近年来喜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肠疾病,疗效可靠,有时把它当主药,有时把它当佐使,有时用它治表,有时用它治本,奥妙无穷啊。目的就是一个:恢复胃肠虚实交替正常节奏。  11。大多数疾病都会自己好的,前提是你不要去干扰它,脏俯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药物是帮助而不是代替,越诅代刨就错了。西医是要学点的,中西是可以结合的,就看你如何用,要会扬长避短,你用中药“抗菌素”与西医的抗菌素比当然是一败涂地了。有一些治表的中药如西药更好就不要用了,例如:瓦楞子与奥美拉坐。  12。就到这里吧。下次再说。  13。每一个“方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人的秉性是一个道理,伤寒方尤其明显,后世时方亦一样,学方时不要只看治则功效,还要看它治的那些症侯或病,要学会找特征,好好体会,有些方子用药,主治,功效差不多但是临床疗效大相径庭。这可能就是某些医生强调“方证”的意义吧。桂枝汤若你只知道“调和营卫”而桂枝汤症状一无所知,那你肯定想不到用它,用了效果亦不会好。这就是伤寒方难用的原因。  14。看病时要经常作记录,就是写医案,感受“方”与“证”的关键所在,不要开的方子这次有效,下次同样的“证”又不知道用那个方了。同一患者同一个病,上次此方有效这次可不一定,辨证论治原则不能忘。  15。自己生病时尽量自己开药吃,当你多数情况下可以搞定时,你的临床疗效肯定提高了很多。以药试病不是坏事,西医都还有诊断性治疗怕什么,当是你开的方一定要能说复自己。尽量用成方加减,不要乱堆砌药物,书上说的方子验案一定要自己理解了再用于临床(当然有可能理解错误),要做有责任的医生。中医辨证准确,方证合拍是有难度的,症状体征有时与“证”并不一致,不是有A就有B的关系,有时我都想变成患者肚里回虫看看是咋会事。  16。对脉诊至今仍不明了,我的体会是摸脉主要是感觉“气”的变化,机体与病邪斗争时首先是“气”动。而手太阴肺脉主周身之气,百病生于气,故摸挠动脉为准。例如:脉浮时“气”升,可能是正气出表驱邪,或邪火内发,再根据兼脉,有力无力,症侯体征定病位,病机,病性,病因等,另外正气出表是堂正之师,热邪内发是贼寇虽是浮脉但指下感觉不一样,自己体会吧,分清楚了你就不会把药用反了。  17。中医治病归根到底就是两招:“发扬”与“抑制”,气平则脉平,脉平则病愈。  18。不会每个人都成为名医的,但是不要做庸医,少打麻将多看书,人生要做的事很多,不要做只会看病的呆鸟。 回答:"同感!请指点应从那些医案入手.谢谢"  1.蒲辅周(高高手啊,我曾经把他两本的书抄写了一遍).  2.张羹梅(我认为比黄文东强)  3.赵守真(摹仿过治尿频的甘草干姜案,一摸一样很有效)  4.范文虎(治疗温病药简效强,不象吴鞠通书与案不配套).  5.曹颖甫(有点固板)  6.赵绍琴(温病大师,不错)  7.刘渡舟(什么叫辨证,看看吧)  8.任应秋的几个案亦不错,真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驱寇饮"很好,但我不用全方.  10.胡希恕(以药试病时可以有点根据)  11.陈瑞春(他的书开始我不重视,后来用了很好,平淡中取效)  12.朱进忠(老头有意思,开方的顺序都按汤头歌来.可惜死了)  13.临证指南.  14.日本汉医案(有借鉴作用,有时很复杂病一个小方搞定)  15.施今墨(药味很多,靠卖药吃饭的好好学学吧)  就这些吧,我认为若你背熟一千个不同类型的案例,就可以成位一个小小名医了.到时照猫画虎就行了,哈哈!我是实用主义者,此种观点可能被某些人耻笑了.
  太厉害了!!!!谢谢你分享了这么多 真好!!!!!我应该推荐他们来看看
你要好好学哦 加油
  现在很好学习了。  
  摘录彭坚教授《我是铁杆中医》提到如何学好中医和如何读书。  学好中医的几点诀窍:  这是我给学生作的一次讲座,显而易见,这一部分内容所针对的对象,是中医大学生和初学中医者。我这里提到的“学好中医”,标准是将来如何做一个好的中医临床医生,而不是谈怎么考研究生,怎么搞科研,怎么做中医的学问,我要谈的是学好中医“临床”的诀窍。目前中医队伍中不乏研究生,不乏学问家,不乏教授、博导,最缺乏的是真正能够用中医药治病的临床医生。朱良春先生说得好:“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高低在于疗效。故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最近几年来,在中医校园里有关《周易》、《运气学说》的著作很畅销,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集之类的著作,反而问津者少,起因于有人对中医深奥的理论进行了文化的解析,通俗的说明,令人耳目一新,显示了作者非同寻常的学术根底;有人用《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学说对2003年发生的SARS病的走向,进行了准确的预测,证实了中医理论的强大生命力。这些著作和文章激发了学生们钻研中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研究“易理”、“五运六气”,甚至在某些中医大学校园里蔚然成风,这既是好事,也令人担忧。因为把中医当作“学问”来做,而且用研究“国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只能是极少数学者的事情,在学生中间,不宜提倡,不应当成为一种风气。况且《周易》在古代位居“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历史上研究易经道理的儒生有如过江之鲫,至今为止,也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再说,“五运六气”是研究气候变化与每年疾病发生的对应关系,以六十年作为一个周期。这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问,自古以来,能够弄懂的可谓万无一人,对这门学说,我始终有些怀疑:还很少发现有人能够活上两个甲子,古人究竟是怎么观察总结出来的?何况近两百年来,大气受到严重污染,气候变化必然发生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紊乱,还可不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呈现规律性的对应关系?当然,对于人类历史上存在着的大量未解之谜,特别是出自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现代人可以“存疑待考”,不宜随意否定。更不能象某些自命为正统的“科学家”那样,凡是现有科学原理解释不了的现象,明明是亲眼自己看到的事实,也一概否定,认作是迷信。然而,作为一个学中医的人,特别是初学中医的人,只要知道《周易》是中医理论的源头之一,它的哲学原理可以指导中医临床;只要知道把握气候变化是中医治病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临床时切不可忘记。这就够了!在校读书期间不必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去钻研其中艰深的学问。套用钱锺书先生的一个著名比喻说:“你吃鸡蛋,觉得味道鲜美就行了,何必要认识生蛋的那只鸡呢?”当然,更无须去研究或解剖那只鸡。中医有大量的临床经验需要去继承,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学生应当多读贴近临床的著作,不必把时间花在彻底弄懂中医理论上,而且,我可以断言:脱离了中医临床实践,越想弄透中医理论,越会陷入“不可知论”的玄学的迷宫。古代许多“读书郎中”都是走进了这个迷宫,一辈子转不出来,千万小心啊!  西方有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绿。”意思人人都懂,实践高于理论,实践比理论更重要,这句话无论对哪个学科来说,都是真理,对中医来说,不但切中肯綮,而且还有一层新的含义。  西医的理论是黑白分明的,是就是,非就非,弄明白了就肯定,弄不明白就宣布“病因不明”、“无法治愈”,简单明了,符合人们惯常的“科学”思维。中医的理论是灰色的,混混沌沌,模模糊糊,理论所指的大方向是对的,细节上却不能精确定量,在原则上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在运用时要灵活处理。但是,在这种“模糊”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疗效却是杰出的,中医就是凭借其卓越疗效,而不是至今为止现代人仍然无法搞懂的易理、五运六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社会仍然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中医的“生命之树常绿”,因为它有卓越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取决于它的“理论是灰色的”,因为这种灰色的“混沌”理论,恰恰是研究“复杂科学”的有效方法。西方的这句名言,是对为什么中医的理论总是用“科学”道理讲不清,而“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所作的最好注解。
  中医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独到的方法论,二是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要读懂它的方法论的语言,这虽然难,但不是很难,不要花太多的功夫往里钻,钻牛角尖,尤其不要脱离临床空想,要集中精力把经验继承下来,而经验流传最主要的载体是方剂,古今至少几十万首,要学、要记、要用,很不容易,这就需要长期下扎实的功夫,而且是一辈子的功夫。  全世界只有中医留下了几千年积累的医学遗产,遗产太多太沉重,就产生了两面性:既可能成为你前进的基石,站在上面,能够比别人更高,也可能变成你肩上的包袱,被它压着,就会比别人矮。如果你打算继承下来,就有好多书要读,要去运用,要去鉴别。要一辈子读书,一辈子临床,坚持不懈。因此,学中医,并无捷径可走,但是也有诀窍可寻。  既然走上了从事中医事业这条路,就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临床。树立三个信心:对中医、对前人、对自己要有信心。  对中医有信心:中医几千年来治病有卓越的疗效,至今仍然如此,并非有些无知的人说的是心理安慰。但是,近百年来中医受到压制,认为它不科学,实际上是不符合西医的科学标准,现在,经过几十年的折腾,国家已经认识到中医是“世界文化遗产”,科学界认识到西医赖以生存的还原论开始走进死胡同,中医的整体论是处理复杂科学的最好方法,最近很多非中医的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等人,撰写了许多文章,阐明中医是一种复杂科学,对现代科学有很大的启示。中医开始走出低谷,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因此学习中医的人,对中医的前途要有信心。有信心,热爱它,才肯苦下功夫,将其作为终生的追求。  对前人有信心:前人包括古人和当代老前辈,他们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留下了大量医案、医话、医学著述,越是个性化的记载,往往可能越有参考价值,要好好继承,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有利于中青年中医成才。磨刀不误砍柴功,不要把时间完全花在临床看病上,完全靠自己去摸索、去积累;要花时间读书,把前人的间接经验化作直接经验,用别人成熟的经验取代自己不成熟的经验。  对自己要有信心:学好中医主要靠自学,靠自己,不要完全依赖学校,依赖老师,学校只能提供学习环境,老师只能引路,成才靠自己把命运掌握在手中。中国的教育制度出了一些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例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轻视动手能力等,这对于学中医来说,更是不利于人才培养。自己要有主见,不要完全按照经院式的教学方向走,自己可以来设计学生生涯,注意积累经验,只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好中医,是完全做得到的。  我所说的诀窍,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成才的诀窍,读书的诀窍,临床的诀窍,核心是围绕着临床。大部分学中医的人,最终的归宿应该是在临床,为患者解除痛苦,能看好病才能立足于社会。
  经常混迹天涯,只是默默潜水,偶尔冒个泡。
  读书的诀窍:  中医的书籍浩如烟海,一辈子读不完。作为一个立志成为中医临床家的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治病经验的获得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经验,靠自己在临床摸索积累;另一个是间接经验,靠从书本中获得。古人把著书立说看得很神圣,大部分流传下来的书是比较可靠的,经验总结也很实在;尤其是当代许多著名老中医写了很多经验总结的著作和医案医话,这些都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宝贵源泉。  我历来认为:对中医而言,有时候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还重要,比如,在年轻时,因为参加临床的时间短,见识少,必然有很多病从未见过,完全靠自己从头摸索,会耽误病情,走许多弯路。如果读的书多,发现古今名医有类似的治疗经验,拿来运用,则可以用之弥补自己直接经验的不足。即使到老了,临床经验丰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见识过,旁人的经验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就需要读书,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他人的经验。我认为,一辈子埋头临床,只重视自己的经验,或家传的经验,而不肯花时间多读书,多吸取他人经验的人,只能是一个平庸的医生,是决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临床家的。  当然,读书是有诀窍的,要有计划地读,有选择地读,分阶段读。  第一,要熟读几本书。  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经典对于民族精神的构建,作用是巨大的。而在东西方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的中医体系,产生了早期的所谓“四大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经过历史淘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成为新的“四大经典”。这几本书是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读书阶段,就要背诵,至少《伤寒论》、《温病条辨》要背熟,其他要熟读。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为什么一定要熟读、背诵呢?因为这几本书解决了中医临床方法论的问题,体现的是活的辨证论治思想,表达的是一个体系,不是一方一法,何况《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提供了四百余首久经临床考验的、内在联系紧密的、疗效卓著的系列方。只有烂熟于胸,在一辈子的临床中实践、体会、印证,才能使自己的临床水平得到升华。
  我学中医是从读《伤寒论》入手的,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其中的思维技巧,临床方法论,这是中医临床的灵魂。条文要记得熟,临床才用得活。才能掌握到中医临床的精髓。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我治疗一个中年糖尿病人,用了各种西药,血糖始终降不下来。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肠不适,胃脘饱胀,咕噜作响,大便时干时稀,舌苔薄黄。我用半夏泻心汤、调中益气汤、乌梅丸等,先后几个月,不见大效,血糖仍然踞高不下,但始终不敢贸然去芩连,因为考虑到黄连有降血糖的作用。几乎黔驴技穷了,却偶然一次切脉时,发现虽然时值夏天,但患者整条手肘都是冷的,这不正是《伤寒论》中的“四逆”证吗?腹中咕噜作响,即肠鸣音亢进,不正是《金匮要略》中的“水饮”证:“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吗?舌苔薄黄只是有热的假象。改用大剂量四逆汤合己椒苈黄丸,取效了,血糖也开始降了。我出了一身冷汗,觉得惭愧,对不起病人,还是《伤寒论》条文不熟,自己辨证论治的功夫没有到家,受到了干扰。  《温病条辨》不失为《伤寒论》之后最好的体现辨证论治水平的著作。作者很聪明,会学习总结别人的长处,这就是我反复提到的“善夺人之长”。他写书的方法是学了《伤寒论》的,以条文加注解的方式,把温病的全过程,从头到尾地展示开来,把治疗的方药穿插进去,使得一书在手,全局在胸,理法方药俱备。他使用的一百八十多首方剂中,有几十首方剂,为自叶天士所创制,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十为自己所拟定。叶天士是医学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临床大家,但他治疗的温病都是个案,散见于《临证指南医案》中,开出的方药既无方名,又无剂量,经吴鞠通拟定方名、确定剂量之后,纳入到《温病条辨》中,如今都成为温病名方。《温病条辨》中的许多条文,也是直接从《临证指南医案》中引用的,但吴鞠通没有刻意说明这些,引起清代后来一些医家的非议。在今天看来,吴鞠通确有侵犯叶天士“知识产权”之嫌,但我们后人仍然要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辨治外感病的新的模式。何况当时出书,是没有稿费的,还要找人资助,或者自己掏腰包,并无经济效益可图,完全是为了实现济世救人的目的。  然而,《温病条辨》有缺陷,缺陷在哪里呢?在于作者本身是个业余医生,青年时期主要职业是应聘在京城抄写《四库全书》以谋生,一干就是十多年,撰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本人虽然也经历过“京师大疫”,治疗过一些温病患者,在他晚年成书的《吴鞠通医案》中回忆起二、三例,但他并没有成熟的、成体系的温病治疗经验。因此《温病条辨》的条文及其内容,远不及《伤寒论》的灵动和内涵的丰富。温病用三焦辨证的模式,后人以为是吴鞠通的首创,其实也是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提出的,更早则有喻昌等人。吴鞠通将其发展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与卫气营血一纵一横,交相辉映,成为一种立体的辨证方法,原本不错,但他却提出温病的发展是“始上焦,终下焦”,这就未免失之偏颇,忽略了伏气温病一开始就表现为下焦内热的另一种传变规律。又如,吴鞠通总结叶天士治疗温病的经验,并不全面,遗漏很多,有的在形成固定方剂时,概括的尚不完整,如“三仁汤”一类方,叶案中用得非常多,是他的一大特色,但宜叫做“二仁汤”,因为几乎不用苡仁,多用石菖蒲,而吴鞠通则加苡仁,去石菖蒲,命名为“三仁汤”,这样一改,容易误导,以为湿温初起,当三焦同治,王绵之先生对这点很有看法,认为湿温初起的重点,应当放在上焦,这是对的。叶霖、王孟英对吴氏的失误,均有所批评。这些失误,大概都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什么药可以闭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