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妄想症 hiv, 精神病医生会怎样疏导病人

对不起,该类目不存在被害妄想症患者_名医养生-123查网特色技术专题
精神病百 科
精神病常 识
精神病人 群
被害妄想症患者
  被害妄想症患者
近来妄想症成了大家生活中的一大健康杀手,相信很多人对于此病都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患上妄想症的患者,时刻都饱受着妄想症带来的危害。那么妄想症该怎么治疗才好呢?接下来听听专家的讲解。被害妄想症患者  1.药物治疗
  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治疗妄想症主要依靠药物,但对不同类型的妄想症,应选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抗精神病药是其中一类首选药物。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疗,可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如果病人情绪波动较大,包括出现精神病后的抑郁,便可使用抗抑郁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分为西药和中药两种,一般来说,要想使妄想症完全康复需要中药和西药配合使用才可以,而且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的配合。中药代表为:银杏叶提取物;西药代表有利培酮、舒必利等。西药的长处在于能够快速见效,而中药的长处在于能够修复受损脑神经使患者从根上痊愈。
  2.心理治疗
  需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透过给予病人支持来改变某些行为。此外,病人要避免过度的压力,在压力情境下常会影响妄想强度,针对个案情形教导适当的适应技巧,或者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减少个案对压力的不当反应。如果病人同意,应鼓励其家人一同参与治疗计划,对治疗进度有帮助。
  3.团体治疗
  配合上述治疗进行。有些病人可即时好转,但有些则较难治理甚至可持续终生。如若不予适当治疗,大部分病人仍可维持相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但也有病人不能自我照顾,情况严重。
  被害妄想症患者对于妄想症这个疾病大家一定要重视它的治疗方法,这些治疗妄想症的方法都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患上妄想症一定要立即去医院积极的进行治疗,以便更好的接受治疗。就可以避免不幸的发生,远离妄想症带来的的伤害。&&当前位置: > >
精神病人拒食怎么办
来源:&&&&&&&&时间:8月前&&&&&&网址:/
精神病人拒食怎么办? 拒食常是处在疾病的急性期,如果无及时进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对药物治疗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各种各样的拒食情况,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精神病人拒食怎么办
受幻觉、被害妄想支配拒食的,存在被害妄想而怕饭中有毒的病人不肯进食,给予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内心的感受,并理解其感受,可请有过类似拒食经历的康复期患者进行现身说法,给予劝食,而我们用解释性和鼓励性言语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让其与其他病友共同进餐。必要时让患者自取餐具,自盛饭菜;也可允许他任选饭菜;有时当着患者的面叫病友先尝几口;也可与病友交换饮食,以减轻或消除其疑虑增加安全感。对有罪恶妄想的患者,将饭和菜搅拌,让他以为是剩饭,往往都能使病人进食,并多鼓励引导。对患者说话时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使疑虑减弱,如可以用语言暗示其疾病已经好转。对于纳差的住开放病房的病人,可让家属根据病人的口味调整饮食的花样和品种,增进食欲。对于受幻听支配的病人,听到有人对他说饭菜有毒不能吃而拒食,针对这种情况,应正确引导,通过转移注意力,告诉他这是一种症状,饭里是无毒的。请病人参加配餐工作,让病人自己分发饮食,集体用餐,消除顾虑。但对沉寂在幻听中的病人,在开饭前先提醒他,将准备好的食物放在病人面前,暗示自食,在进餐时经常性用语言提醒病人,督促、劝导或喂食。
情绪抑郁拒食的,对此类的病人给诱导,选择清淡易消化的软食物,帮助病人进食时的态度和蔼,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病人对食物的兴趣。对坚持不进食应保证其足够的营养及水分的摄入,详细了解病人拒食的原因,进行说服劝导,并协助进食;无效时给予鼻饲,鼻饲液可制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混合液。如肉汤、菜汁、果汁、豆奶等。在起居方面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患者受刺激,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典型的“三低症状”的病人不肯进食,首先要关心同情尊重病人,视病人如亲人,经常与之耐心交谈、疏导,获取病人的信任,尽量改善饮食质量,根据病人喜好选择色、香、味较好的食物刺激病人食欲;其次,食物摄入量严重不足时,除遵医嘱输液外,予以鼻饲流质。
情绪激动及兴奋躁动拒食的,如果处于极度兴奋,情绪不稳,易激惹状态,接触病人时语言要和蔼,不可用言语刺激病人,应与其他病人分开进食,而且不受进餐时间的限制,有时可待其情绪较稳定较合作时再劝说下喂食。这样既可避免外界干扰,又不影响他人。对忙于其它事情而顾不得进食的病人,提醒其进食,并由专人管理,必要时督促或喂食。
木僵、紧张症状群的拒食的,因为其一般意识清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工作人员的态度均能感知。在执行任何治疗与护理都像正常人一样给予病人解释,态度要和蔼,环境要安静。对轻度木僵病人,耐心给予解释和劝说,避免不良的心理刺激,木僵病人往往口中充满唾液,在饭前先清洁口腔再喂食。对重型木僵病人,为了保证水分的供给,给予鼻饲流质食物,给病人鼻饲时,向病人解释这是为了保证他的营养所采取的措施。对于违拗病人,不要勉强劝食,让其独处,将饭菜置于一旁,任其自动进食,或以相反的语言指令,如“不准吃饭”等。
个人卫生自理差不能进食,占的数最多,应加强生活方面护理,专人管理,食物去骨剔刺,温度适宜,尽量劝导细嚼慢咽。谨防食物塞满口腔将造成窒息,特别是吃馒头、面饼、糯米糕和坚硬的食物时尤其注意。
以威胁工作人员而拒食患者,对此类患者分析原因,给予耐心解释劝导,做好健康教育,如可告知其如果不进食,会让你的胃慢慢失去正常的功能,以后会患胃病,经常胃疼,那就得不偿失了。通常病人会听取。如果是新入院的病人,想回家不安心住院,就常以拒食来威胁医护人员,以达到出院的目的。工作人员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谈心时忌说:“你有病,需要治疗”,可以说:“先观察一下,看看是否有病”等,表面上让病人认为你对他的拒食并不在意,也有利于病人消除拒食的念头。对于无理取闹者,应尽量说服教育,但也不能过分迁就。如果是住院已一段时间病人,以拒食来威胁以达到想回家的目的,让其电话与家属联系或电话通知家属来院探视,给予情感支持,使其安心住院,而自觉进食。
因药物副反应引起吞咽困难而不能进食者。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立即给予海俄辛肌注,并做好心理护理,等症状缓解后,再进食。
精神病人拒食怎么办?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专家表示充分了解拒食原因,及时采取护理对策,通过喂食、输液、鼻饲到主动进食,病人都能及时保证足够营养及水分的摄入,保证了治疗顺利实施,而且有效的避免了各种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同时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精神病人拒食怎么办? 拒食常是处在疾病的急性期,如果无及时进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对药物治疗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各种各样的拒食情况,采...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坐落于京城交通便利的西城区德 胜门外大街200号是北京市唯一一家综合性中医院也是一家在中医事业中独树一帜的特色中医院...
德胜门荣获精神文明奖
电话:010-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200号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所在位置:&&&&&& > 正文
精神病人的抗药心理分析与护理
17:08 来源:&    【
】【】【】
  精神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病人会产生许多抗药心理而影响疗效,针对病人产生的各种心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月本病区收治精神病人200例,其中162例有抗药心理,发生率为81%.其中精神分裂症52例,分裂样精神病11例,抑郁症48例,躁狂症1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39例,阿尔采末病2例,以上诊断均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本组中男74例,女8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64.9岁。文化程度:文盲12例,小学25例,初中55例,高中40例,大专及大专以上30例。
  2.心理状态分析
  2.1 认为没有精神病,不需要服药 本组中有首发精神病人30例,再发精神病人14例。由于他们对自身疾病无认识,缺乏精神病知识,认为自已的表现很正常,否认有精神病,病人多数是被强迫或被骗来住院的,对住院反感,而拒绝药物治疗。
  2.2 敌视医务人员 本组中有精神分裂症12例,分裂样精神病6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10例。由于病人思维障碍,认为医务人员要害自己,或受到幻听支配,认为医务人员发的药是毒药,而敌视医务人员,对医务人员态度凶狠,出现抗药行为。
  2.3 对治疗缺乏信心,缺乏耐心,认为无药可治 多见于疾病反复发作,自知力部分存在病人。本组中有抑郁症29例,精神分裂症11例。由于反复发病,病人精神上十分痛苦,认为自己无药可治,表现为意志减弱,生活懒散,不愿与人交往、少语、焦虑、烦躁、躯体不适应诉多,易产生无助感,悲观厌世感。
  2.4 不能承受药物的副反应 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的意志减退,对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反应,皮肤反应不能承受,而不愿再接受精神药物治疗。
  2.4.1 胃肠道反应 13例,病人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稀便的症状,担心药物伤胃,影响胃肠功能,尤其是原有胃肠疾病史的病人,表现更为紧张。医学教育网
  2.4.2 神经系统反应 14例,其中植物神经系统反应9例,病人常有口干、流涎、多汗、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症状,担心精神药物影响视力,而不能读书、看报、看电视。对出现排尿排便困难,病人难以忍受,易发脾气,烦躁不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5例,病人因静坐不能,双手震颤,无力、思睡、吞咽困难,动作刻板,行动迟缓,行走不稳,而担心日常生活无法自理,担心跌倒跌伤。
  2.4.3 心血管反应 11例,病人常有一过性胸闷、心慌感、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低血压、心电图异常,病人担心自己会得心脏病而焦虑不安,原有心血管病的病人,心理负担更重,担心心脏病恶化,因而不敢使用精神药物。
  2.4.4 皮肤反应 4例,其中出现全身散在红色皮疹,并有瘙痒感3例,双手剥脱性皮炎1例。病人看见自己原本完好的皮肤受损,并有不适感,而不愿再接受精神药物治疗。
  2.5 怀疑医疗护理技术 多见于文化水平较高的病人,以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病人为多见,共8例。由于他们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并具有一定的药理知识,通常在用药前会仔细查看,主动提问,担心用错药物。
  3.护理对策
  3.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强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护理人员在接触精神病人时,要主动热情、文明礼貌、仪表大方、举止端庄,给病人一个良好的印象。不要急于与病人争辨是否有精神病,以免引起病人反感。在保证病人安全前提下,尽量满足其生活习惯及合理要求,尊重病人信仰与爱好,让其感到住院如在家般的温暖。对病人因疾病所致的焦虑、纠缠、恐惧、冲动等不流露丝毫厌烦情绪。对敌视医务人员的病人,护理人员尽量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从其 生活方面给予多关照,以真诚感化他们,取得病人的信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欢迎,而乐于接受治疗。
  3.2 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抗药心理,确保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在具有良好的护患关系前提下,护理人员应结合病人的精神症状,与病人共同分析病情,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告诉他们药物治疗能调整睡眠,调节不良情绪,改善不良思维,纠正不良行为,劝其试用看有无效果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治疗。通常病人经药物治疗2周就有一定疗效,感受到疗效的病人,当然决定继续配合治疗。对治疗信心与耐心不够的病人,护理人员要经常主动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心理动态,讲解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宣传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坚信治疗的有效性,发动同种疾病康复期的病人,介绍自己配合治疗的成功经验,创造机会让他们直接交流,尽快摆脱消极心理,增强治疗信心与耐心。出现药物副反应的病人,心理上紧张恐惧,护理人员应耐心听取病人主诉,给予心理安慰与支持,告诉他们药物副反应是可随药量减少而逐渐消失的,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药量,还可加用一些解反应药物或更换药物,切不可中途断药而影响疗效。而对医务人员有被害妄想的病人,心理疏导工作难度大,护理人员采取联系他们所信赖的家人朋友来院探望,说服病人,同时发动症状缓解期病人来开导他们,达到配合药物治疗目的。
  3.3 加强药物副反应观察和护理,避免或减轻药物副反应发生 病人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处理。对有胃肠道反应的病人,告诉病人服精神药物前不要空腹,宜在饭后服药,以减轻对胃肠刺激,必要时按医嘱给胃肠粘膜保护剂。对有神经系统反应的病人,表现震颤,静坐不能,行动迟缓,行走不稳者,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病人行走时给予搀扶,给穿防滑鞋,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防止跌倒跌伤。口干、流涎、多汗者、给予多饮水,及时补充体内丢失水份,防止虚脱。视物模糊、无力、思睡者,给予适当卧床休息,嘱尽量减少用眼时间,可以通过听广播形式来了解新闻时事,保持病人的社会适应力。吞咽困难者,不可催促病人进食,嘱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轻者给软食、半流饮食,重者给鼻饲流汁或静脉营养,以保证机体所需营养。便秘者,嘱多食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品,多运动,清晨空腹饮蜂蜜水、蜂乳,必要时给缓泻剂或灌肠以解除便秘。排尿困难者,给予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热敷腹部膀胱区,以诱导排尿,必要时给导尿。对有心血管反应的病人,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告诉他们出现心血管反应是暂时可逆的,不必过分紧张,保持良好稳定情绪,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在起床站立时不要过快,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率、脉搏、血压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心脏保护剂,做好一切急救准备工作。对有皮肤反应的病人,嘱病人勿抓痒,减少皮肤清洗,需清洗时宜用温水,禁用烫水,防止皮肤破溃,继发皮肤感染,按时给予皮肤外用药与内服抗过敏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协助病人料理日常生活,多安慰多鼓励病人,从而减轻其不适感。
  3.4 加强工作责任心,展现熟练专业技能,保证药物治疗顺利完成 护理人员在发药时,认直执行服药制度,让病人在护理人员视线范围内服药,服药后要认真检查病人口腔、手、水杯,确定已咽下方可让其离开,防止病人藏药。对有藏药行为者,服完药后除对其进行检查外,还让病人在工作人员视线内30min后方可离开。仔细核对每位病人每天的药物,发药时对病人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医嘱,并把核对结果告诉病人,说明药物变动原因,不能推诿或简单粗暴对待。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动作规范、熟练、稳重,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不出差错为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理论知识水平,耐心解答病人的提问,使他们心服口服,无所顾及的配合药物治 疗。对于顽固不化的精神病人,必须经家属医生的同意,采取适当强制措施进行药物治疗。从临床实际看我们以上的做法确实取得了良好效果,162例病人均能安心配合药物治疗,无任何意外发生。由此可见,对精神病人抗药心理的护理是保证药物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分享转发: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护士资格考试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害妄想症 hiv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