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参炖什么比较好瘦肉可以放盐吗

股票/基金&
红参黄芪猪瘦肉汤
  刚刚过去的1月6日为廿四节气的“小寒”,它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是每年的1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86°时开始的。小寒正值“三九”天前后,而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黄帝内经》有养生格言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而小寒养生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民间俗语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人们在经历春湿、夏暑、秋燥的消耗后,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衰减,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病,身体更强壮,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现特推荐红参黄芪猪瘦肉汤。  [材料]红参、当归各5克,杞子、牛膝各10克,黄芪25克,甘草2片,猪瘦肉300克。  人参是中药中的第一滋补品,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列为上品,出产上有野山参、林下参、园参之分,按药材加工后的品种分有高丽参、红参、生晒参、白糖参之分。红参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通经活血、安神生津之功效,常用于体虚欲脱、腹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崩漏暴脱和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在冬日时常用它入养生的汤饮,有温肾回阳、补养气血、补肾壮阳之功,尤宜中老年人调理之用,配以补中益气的黄芪、补肾养肝的杞子、养血活血的当归和补肝肾、强筋骨的牛膝等中药煲猪瘦肉为汤,有益气补血、养肝健肾的功效,为隆冬时的养生靓汤,且尤宜中老年人之用。如感受红参较温热时,可换为生晒参。  [烹制]各药料洗净,稍浸泡,然后与猪瘦肉一同放进瓦煲肉,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佘自强(省中医院药师)
(责任编辑:HN66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红参须_百度百科
红参须即人参的细支根和须根。参须性平、味甘而苦,功效同人参相同但效力稍逊,因其价格低廉,所以临床上非危急病重者,不需用人参常以参须代替。
红参须主要功效
人参在我国应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22─250年间,我国最早的《》上,已有人参的记载。将其列为上品,认为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正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
收获的人参须
身延年&。后汉张仲景《》收方113个,其中配伍有人参者占21方,并论述人参具有&温补、滋润、强壮、强精、保温、增强视力,安定精神&等作用。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参能治男女一切虚症,自汗眩晕、头痛反胃,阂症、滑泻久痢、、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痹瘘、、、、、、胎前产后诸病&。近代中医常用人参补气救脱,益血复脉、养心安神、生津止渴、补肺定喘健脾止泻、托毒合疮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不仅含有人参皂甙,而且还含有脂肪、糖类、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强壮、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劳,提高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人参除主根作药用外,其它部分也有很高的药效。人参果、主补元气、返人魂魄、龙能健脾、发痘行浆。人参叶、主治补目,浸水洗头、令发光黑不落,醉后食之解醒。人参花、清香,善于生津又不耗气,可代茶用。人参芦,功能上行,又能治泻利浓、血崩、精滑等症,尤对泄泻日久,阳气下陷者颇为有效。参籽、有催生作用。
红参须服用方法
红参即人参(栽培品称&圆参&)通过蒸制加工而成.我国食用人参的历史悠久,对它的神奇功效也是推崇备至,据史书记载:人参对人体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功效。
它的食用方法很有讲究:
(一)炖服。将人参切成2cm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4~5小时即可服用。
(二)。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是最简单服用方法。
(三)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1.5克。
(四)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
(五)。将整根人参可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斟情服用。
(六)食品。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瘦肉、小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另外,无论是红参或是生晒参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
1..红参熟地汤:主治老年人阳痿。红参l0g,熟地30g,黄芪25g,白术15g,巴戟15g,山茱萸l0g,l0g,五味子5g,远志5g,肉桂5g,枸杞15g,乌药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一周为一疗程。
2.枸杞红参酒:(《临床验方集》)。身体虚弱、阳病、耳鸣、目花等症。枸杞子80克,熟地黄60克,红参15克,首乌50克,茯苓20克,白酒1000毫升。将前5味共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振摇1次,浸泡14天后,即可取用。酒尽添酒,味薄即止。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
3.红参须炖乌鸡
主料:乌鸡1只,当归
20克,红参须20克,生姜30克,清水2升
配料:盐5克,胡椒粉3克
1. 鸡洗净,当归、红参须洗净,姜切块。
2. 将2升清水放入锅中。
3. 将全部材料放入。
4. 大火煮开转小火。
5. 水开煮1小时后,放盐。
6. 又煮了15分钟后,放入胡椒粉即成。
红参须参须分类
因加工方法不同有红直须、红混须、、、白混须五种。按照参须品种又可分为红参须、、西洋参须三种。
红参须红直须
棕红色,体表有纵皱纹、断面平整、似圆形,边缘弯曲成波状,质地坚脆,气香,味苦。根须呈长条形,粗壮均匀。棕红色或橙红色,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断面角质。气香、味苦。长13.3cm以上。无干浆、毛须、无杂质、、。
红参须红混须
棕红色,长短粗细不等。质脆,味苦。根须呈长条形或弯曲状。棕红色或橙红色,有光泽,半透明。断面角质。须条长短不分,其中直须50%以上。无碎末、杂质、、。
红参须红弯须
根须呈条形弯曲状,粗细不匀。橙红色或棕黄色,有光泽,呈半透明壮。气香、味苦。无碎末、杂质、、。
红参须白直须
性状同红直须,表面黄白色,无外皮,断面呈类白色。根须呈长条壮,有光泽,表面、断面均黄白色。气香、味苦。长13.3cm以上。枝条大小均匀。无水锈、破皮、杂质、、。
红参须白混须
多为须根,常团成饼状。黄白色,性状同红混须。根须有光泽,表面、断面均黄白色。气香、味苦。长度8.3cm以下,枝条大小不匀。无水锈、杂质、、。
红参须口服宜忌
红参为偏热性,具有振阳之力,特别适用于气弱阳虚的人士服用,如常感头晕眼花、气喘无力、年老力衰、病后体弱者,或妇女失血过多,手术后,特别适于服用。秋、冬季节适宜服用。
但阴虚火旺、高血压未受控制者、则不宜服用。心脏病患者在服用前,也最好咨询医师的意见。阴虚火旺、补气养阴、在夏季更适宜服用西洋参。
红参须红参保存
红参含有较多的糖类和淀粉,容易受潮,久放生霉变和虫蛀,从而影响其药用价值,给服食者带来诸多的麻烦。因此,科学地贮藏人参十分重要。
(1).用冰箱保存
寻找吸水性和透气性好的纸把人参包好,然后装进塑料口袋,扎紧袋口,放置在干燥的地方。每支人参装一小包,每次服用时,取出一包即可。随取随用。
(2).用小缸石灰保存
找一只小缸或罐等密封性能好的容器,底下辅撤上生石灰,再将人参用纸袋包好放入,盖严,置阴凉凉干燥处。需要注意,不要将红参与生石灰直接接触。
(3).炒米保存
采用方法与小缸石灰保存方法相同,只是将其中的生石灰改为新爆的米花代替,也可用干燥的稻糠等。采用此方法可以起到较长时间保存的作用,但防虫蛀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采用此法要注意经常检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炖红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