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突然心率过速降低

血压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血压[xuè yā]
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内血液对于单位面 积的侧压力,即。由于血管分、和,所以,也就有、毛细血管压和。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 压 。当 血 管扩张 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 血压(blood pressure,BP)。血压是血液在内流动时,作用于的压力,它 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收缩,血液从心 室流入动 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心室舒张,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 的压力称为(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英文名称angiocardiopathy所属科室内科 - 血液内科发病部位心脏主要病因吸烟,喝酒,饮食不当,心情压力多发群体中年以上人群传染性无传染性
人体的循环器官包括、血管和,它们之间相 互连接,构成一个基本上封闭的“管道系统”。正常的心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肌肉器官,就像一个水泵,它日夜不 停地、有节律地搏动着。心脏一张一缩,使血液在内川流不息。血液 在血管内流动时,无论心脏收缩或舒张,都对血管壁产生 一定的压 力。当心 脏收缩时里的压力最高,这时的血液称为“高压”;舒 张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低,故称为“低压” 。平时我们所说的“”实际上是指上臂,即胳膊窝血管的血压测定,是大动脉血压的间 接测定。通常我们测血压右侧与左侧的血压不一样,最高可相差10毫米汞柱,最低相差不到5毫米汞柱。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 足够的血量,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过低过高(、)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都说明血压有极其重 要的生物学意义。内血压的形成因素有:
由心脏的射血力产生。心搏周期心室肌收缩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成为推动血液迅速流动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位能,表现为动脉 血压,它使骤行扩张,存储部分输出血量成为心室舒张时继续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这使动脉系统无论 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都能保持稳定的血压来推动血液循环。如果用T形动脉插管接动脉再连以测 压计,则由T 形管 侧管测得的血压是该部的侧压,关闭侧管,将与直管相连所测的血压为终端压,终端压即侧压与血液流动动 能之和的 压力,等于1/2(为血液密度,为血流速度)。人在静息时心输出量每分钟约5升,主动脉血流速度约每秒20厘米,主动脉侧压与终压之差仅0.3毫米汞柱。大小流速逐步减慢,二者之差更小,侧压的位 能比流动能量大得更多,因此血液的动能因素可以略而不计。通常所说的血压即所测部位血管内的侧压。在静息状态下是适用的,但在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大增,此时心脏收缩产生的动能便成为血流总能量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收缩压:心室收 缩时 ,主动脉压急剧 升 高 ,在收缩 期 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 下 降,在心舒 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注意:高血压, 低血压跟 “高 压”、“低压”不是 同样的概念。)
:收缩压减舒张压的 差值。
:一个中每一瞬间动脉血 压的平均值,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KPa:千帕,通常用于 表示 血压数值。
mmHg:毫米汞柱,用水银血 压计来测量血压 时用水银柱的高 度“毫米汞柱”来表示血压的水平。
1mmHg(毫米汞柱)= 0.133k Pa(千)
7.5mmHg(毫米汞柱)= 1kPa(千 帕斯卡)
理想血压:收缩压& 120 mmHg、舒张 压&80mmHg。
正常血压:90mmHg&收缩压 &140mmHg、 60mmHg&舒张压&90mmHg。
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 压 前期: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
高血压:动脉血压超过正 常值 的异 常升高。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动脉血压低于正 常值 的 异常 降低。
收缩压≤90mmHg 或舒张 压≤60 mmHg。
(临床观测经验):收缩 压在140~160mmHg(18.6~21.3kPa),舒张压在90~95mmHg(12.0~12.6kPa)。1.血压升高:血压测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若在安静、清醒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 血压值达到或 超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认为有高血压,如果仅收缩压达到标准则 称 为单纯 收 缩 期 高 血压。高血压绝大多数是,约5%继发于其他疾病,称为继发性或,如慢性肾炎等。高血压是和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的重要原因。
2.血压降低:凡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低血压。持续的低血压状态多见于严重病症,如休克、、急性心脏压塞等。低血压也可 有 体 质 的原因,患者自诉一贯血压偏低,患者口唇黏膜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则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 规 律 地红、白交替改变即为。1.父母、 兄弟、姐 妹等家 属 有高血压病史者
2.肥胖 者
3.过 分 摄 取 盐分者
4.过度饮 酒者
5.神经质 易 焦 躁者1.青年女 性
2.长期 卧床休 息者
3.病 后 初 愈者
4.体 质 瘦 弱者
5.更 年 期 妇女
6.老年人群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常常见于老年男性,这种疾病给老年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对于高血压要引起重视, 那么老 年人高 血 压 吃 什 么 好?面对高血压,可以从饮食进行入手,通过饮食来调节一下高血压,那么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好呢?下面 的这些食物对于高血压都是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的,是对高血压患者的营养指导。
1、蚕豆可以治疗高血压,可以去蚕豆花30g,然后用泡水进行茶饮。
2、鲜葵花叶去治 疗高血压,采用 鲜 葵花叶50g,然后加上水进行服用,早上和晚上各十次。
3、鲜萝卜也可以治疗高血 压 的, 就 是用鲜萝卜适量,将其鲜萝卜绞汁饮服,1日2次,每次1小酒杯。
4、海带丝可以治疗高血压,具体的方法就是海带丝1小碗,草决明15g。将两味同煎,吃海带,喝汤,每日1次。
6、如果你存在高血压,那 么可以 吃芹菜 粥,采用芹菜50g,大米50g。将芹菜洗净去叶梗与大米煮成粥,叶子洗净煎汁,待粥煮沸后加入即可。
7、菊花也是可以治疗 高 血 压的,就是 取菊花植物嫩芽(15~20g)冲洗干净后,放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及食盐少许,煮成汤,饮汤即可。
老年人如果有高血 压,那么就 一定要 注意自 己的饮食了,常常的吃一些这些食物,对于高血压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的,并且也可以补充 身体 内所需要的其他营养。[1]饮 食治疗要适量控制 能量 及食盐量,降 低和胆固醇的摄入水平,控制体重,防止或纠正肥胖,利尿排钠,调节血容量,保护 心 、 脑、肾血 管系统功能。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钠、高维生素、适量和能量饮食。
1.能量:因为体重每增加12.5kg,血压就会 增加7~10mmHg,所以应该将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的范围内,体重减轻应该为每周1.0~1.5kg 为宜。
2.蛋白质:应该选 用高生物 价的优 质蛋白,植物蛋白 最好是占一半,动物蛋白选用鱼、鸡、牛肉、鸡蛋白、牛奶等。
3.脂类:多食 用植 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限制高食物,如动物、蛋黄、乌贼鱼、脑髓等。
4.碳水化合物:应该食用 多糖 ,如 淀 粉、玉米、小米 等,同时还有高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的排出。、果糖和应该少吃。
5.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限制钠盐摄入:实验证实,吃 盐越多,高血压病患病率越高。
(2)补钾:限制钠盐的时候要 注意 补钾。多吃用含钾高的食物:豌豆苗、莴笋、芹菜、丝瓜等。
(3):钙对高血压的治疗 有一定的疗效,每天供给1000mg 左右。多食用含钙多的食物:黄豆、牛奶、花生、鱼虾、红枣、芹菜等。
6.维生素:大剂量的维 生 素C可 使 胆 固醇转化为排出体外,改善心功能和血液循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当血压一直居高 下 时,很多高 血压 患者都采取 各种方法把血压降下去,以免血压高带来的一系列不适。专家提醒,在降 压过程中,也 要注意 一些 问题,以免降压不当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1.不要盲目降压。首先弄清 是否因肾脏疾病、、、、大动脉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须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2.用药剂量和种类不能雷同。应按病情轻重分级治疗,并注意个体差异,药量因人而异。
3.除轻 型或刚出 现 的高 血 压外,用药尽量不要单一,应联合用药,复方治疗。膏老庄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 量及其副作用。
4.坚持长期合理服药,勤测血压,及时 调整剂量,巩固疗效。
5.宜逐渐降压。对 无的患者,要求使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左右。过度降压可使脑、心、肾供血不足导致进一步缺 血,轻者头 晕,重者 导致和。
6.合理服用 降压药,不宜骤然停药,以免引 起血压升高。
7.防止情绪激动,保证睡 眠充足,。生活有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气功等。
8.戒烟、避免过 量饮酒。防止 饮食 过 腻过饱,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少进食盐和胆固醇过多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 年提 出高血压病的药物“阶梯治疗”方案。这方案具有治疗简化、副作用减少,对患者因病施治,针对性强的特 点 。用药 先从 单 一或简单的给药方式开始,疗效不大或无效时,再逐步增加其它药物。
第一步:利尿剂(如双氢克 尿塞)从排钠和减低着手,或用p—受体阻滞剂(如)以减低、减慢心率、减低心搏出量,以达到降压目的,若无效,则进行第二步治疗。
第二步:可同时用两种药物治疗,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或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另加其它一种降压药如利血平等。利尿剂加利血 平,或利 尿剂加甲基多巴,或利尿剂加可乐宁,或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或美多心安)加肼苯哒嗪。如仍无效,则 进 行第三步治疗。
第三步:同时应用3种药 物,如利尿 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血管扩张剂(如阱苯哒嗪),若再无效,可改为第四步治疗。
第四步:同时应用4种药 物,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血管扩张剂,再加其他降压药如长压定。
在治疗中,血压得到 适当 控制,经一段时间巩固后,可试行减药,即逐步“下阶梯”的方法,直减至最少的药物及最小的剂量,且仍使 血压 稳 定,得到适用于每个病人的药物量,同时亦减少了,疗效可达个体最佳水准。本阶梯疗法适 用于无的病人。[2]高血压实际上是以血 压升高为首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目前我国1/3的成年人血脂偏高,现有高 血压患者 1.3 亿,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并不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分别为28.2%和2.9%。 通过多种方式 综合预防和控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55%的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0%血压病的并发症。国内 外 经验表 明, 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治,对健康人群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提高整个人群的 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所有高血压患者必须改良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食盐、多食绿叶蔬果和、减轻体重、减少酒精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量和脂肪总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应走出不愿意 服药、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的误区,积极进行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服药“三不”特 点主要表现为:
一是不愿意服 药或使用产品;
二是不规律服药,不遵医嘱,一味地根据广告和别人的用药经验服药;
三是不管血压升高程度,自己凭感觉服 药,感觉不难受不吃药。
他建议高血压患者一定到 医院查找病因,检查有无糖尿病、心肾损害或相关疾病,并按规律服药和使用正规医疗器械,平稳降压 。特别重要 的是,高血压“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必须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 地 降 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因此,必须最大程度地对高血压本 身和相关的、能够改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治疗。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而言,降低血压是“硬道理”。
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均应降 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对于以及“高危和很高危”的其他患者,包括脑卒中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 能 不全、蛋白尿等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是从不离手的,但是也应不 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并使用它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 而 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饮食、等都对高血压的病情具 有很大 的影响。当然医疗器械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是尤为重要的。最早用急性 实验法在测量动脉血压的是生理学家S.黑尔斯,他1733年在马的股动脉中接以铜插管﹑再连以长玻璃,当 打开股动脉结 扎时,马的动脉血冲入玻璃管的血柱高达2.5米,并随的搏动而上下波动。这种测定血压的方法叫做直 接测定法。
由于操作不便,以后生 理学 和J.-L.-M. 泊肃叶在1823年改用水银测压计接上充满抗凝血剂的动脉插管与实验动物的动脉相接而进 行动脉血管的测定。德国生理学家C.F.W.路德维希在1847年进一步用U形管水银测压计,一端与实验动物的动脉 相连,另一端水银柱上加以浮标,上载描记笔尖在转动的记纹鼓上持续记录动脉压的波动变化,是实 验生理 学 方法学上的一大进展。此法在一般急性动物实验中仍广泛使用,但因对身体有严重伤害,故不能用于人体。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要用间接测定法,通常使用俄国医师N.科罗特科夫发明的测定法,装置包括能充气的袖袋和与之相连的测压计,将袖袋绑在受试者的上臂,然后打气到阻断肱动脉血流为止,缓缓放出袖袋内的空气,利用放在肱动脉上的听诊器可以听到当 袖袋压刚小于肱动脉血压血流冲过被压扁动脉时产生的湍流引起的振动声(科罗特科夫氏声 , 简称科氏声)来 测定心脏收缩期的最高压力,叫做收缩压。继续放气,科氏声加大,当此声变得低沉而长时 所测得的血压读 数 ,相当于心脏舒张时的最低血压,叫做舒张压,当放气到袖袋内压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平稳地流过无阻碍的 血管,科氏声消失。
由于汞的比重太大,水银 测压计难以精确迅速地反映心搏各期血压的瞬间变化,所以后来改用各种灵敏的薄膜测压计可以较准确 地测得收 缩和 舒张压。近年来常使用各种换能器与结合可以更灵敏地测定记录血压。国家 权威机构发布 正 常血压:
收缩压 &130 mmHg,舒张 压&85 mmHg;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 mm Hg,舒张压&80 mmHg。
中国 人平均正常 血压参 考值 (mmHg)[2]
收缩压(男)
舒张压(男)
收缩压(女)
舒张压(女)
由于血压的特点有 明显 波动 性,需 要 于非 同日的多次反复测量才可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目前使用以下三种方法评价血压水平。
诊所是目前临床诊断 高 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具体的要求如下:
1.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 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2.被测者 一般采取坐位,测 右 上臂,全身肌肉 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3.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 带 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处肱动脉上(不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里 ),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4.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 到使手腕 桡动脉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水银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恒定的速度下降(2—5mmHg/秒)。以听到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儿 童、、严重贫血或等情况下,听诊声音不消失,此时改定为以变音为舒张压。取得 舒 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0)水平。
5.应重复测2次,每次相 隔2分 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读数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5mmHg,应再隔2分钟,测第3次,然 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2、自我测量血压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 家中或其 他环 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有以下6大意义:
1.区别持续性和 “白大衣”高血压。在 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
2.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3.改善病人对治疗的。
4.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5.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 灵活性。例 如,部 分高血 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6.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 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的具体 方法 与诊所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不推荐使用半自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3次 读 数的平均值记 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目前尚无统 一 的自测血压正常值,推荐135/85mmHg为正常上限参考值。
动态血压监测应使用符合 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监测仪。受测者处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测压间隔时间15~31分钟,白昼与夜间 的测压 间隔时间 尽量相同。一般监测24小时,如果仅作诊断评价,可以只监测白昼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提供24小时、白昼 与夜 间各时间 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和血压昼夜节律,与损害以及预后比诊所有更密切的关系。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1.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以保持其准确性,并 应放置平稳,切勿倒置或震荡。
2.打气不可过高、 过 猛,用 后驱尽袖 带内的空气,卷好。橡胶球须放于盒内固定位置,以防玻璃压断,凡水银柱下有开关者,用毕应将开关 关闭。如水银柱里 出现气泡,应调节或检修,不可带着气泡测量。
3.如发现血压计听不清或异 常时,应重测。使汞柱降至“0”点再测,必要时测双上臂进行对照。
4.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5.对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
6.防止血压计本 身造成的误差:水银不足,则测 得血压偏低。水银柱上端通气小孔被阻塞,空气进出有困难,可造成收缩压偏低、 舒 张压力偏高现象。
7.为了避免血液流动作用 的影响,在测量血压时,血压计“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和腋中线平。如果肢体过高,测出的血压常偏低,位置过低,则测得的血压偏高。血压的量度单位是毫米水银,根据于1999 年的指引,120/80以下是理想的收缩压/舒张压,139/89以下是正常血压,140/90至160/95是偏高 血压,161/96以上便属 于高血压。血压令血液于动脉里正常输送至全身,若血压过低,便 无 法 将血液 供应全身,相反,血压过大,有可能令血管受损,亦反映血液或心脏可能出现异常。血压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身高: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遍全身。
2.年龄:年纪越轻,新陈 代谢率越高,血流量较大,心脏需要较大压力泵血,随着年龄增长。
3.血黏度(血液密度) :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
4.姿势:站立时血压高于坐姿血压,而坐姿时的血压又高于平躺时之血压。因受重力原理影响。
5.血管质素:血管如果变窄,血液较 难通 过,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泵出血液。
6.其他:、生活节奏 、个人 差异、饮 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等等。
:被测者在没有任 何准 备的情况下测得的血压。
动态血压:使用动态血压记 录仪测 定 一个人昼夜24 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动态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它们 的最 高值和最低值等项目。凡能影响心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 影响动脉血压。
每搏输出量的多少直接影 响动脉血压,心输出量多,血压升高,输出量少,血压下降。输出量的多少决定于和每分钟的,如每 搏输出量不变而心搏频率增加,则动脉血压明显上升,一般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心输出量增加使舒 张期缩短,舒 张压也上升,脉搏压减小。如心搏率不变只是每搏输出量加多,则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稍有增加, 因而脉搏压加大,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血管外周阻力的改变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但对舒张压的影响更为明显。外周阻力减小使舒张压降低,脉搏压加大。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流速减慢,舒张期末动脉存血加多,使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减小。可见舒张压的高低可以反映外周阻力的 大小。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硬化会使外周过高,从而导致动脉血压特别是舒张压的显著升高。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有缓冲动脉血 压升高的作用,可以降低脉搏压,在健康成年人正常动脉血压的保持中起一定作用。老年人很多血管弹性纤维和平滑肌逐渐被所取代,血管壁的弹性大减,缓冲血压升高的作用相应减弱从而导致血压上升。
循环血量的影响,正常封闭型循环的动物,循环血量与心血管容积基本适应,能使之充盈,可维持约7毫米汞柱的循环平均压。这一数值正常 生理情况下变 动不大,不是动脉血压显著升降的重要因素。但在严重失血时,如失血量超过30%,循环血量不能维 持心血管系统的充盈状态,体循环平均压将下降到不能推动足够的血量回心。由于回心血量不足,会使 心输出量 减少,严重时可减少到零毫米汞柱。可见循环血量是决定动脉血压的重要因素。
以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是一些分 析性实验得到的结果,在整体情况下常存在几种因素相继出现,互相影响的复杂情况。如:心搏 率的显著 变 化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充盈度和心输出量的相应改变。而心输出量的改变也会引起动脉血流速度和血管外 周阻 力的 改变。在调节下,凡能引起改变的因素也常引起血管的改变,呈现血压的相应升降。在整体情况下,影响血压的主要因 素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下进行活动的,另外还有涉及﹑垂体等激素分泌和状态和体液平 衡等 因素的影 响。动物在多种刺激下出现血压的变动,但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机制总能保持动脉血压的稳定。按照 调节恢复 的速度,血压调节机制可分为快速调节机制和缓慢的调节机制。作用迅速,在血压突然 改变数秒钟后就开始作用。包括动脉反射,即;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升压反射(通过交感缩血 管神经的作用);引起的反射(血中氧分压降低或升高时刺激和主动脉脉 体的化 学感受器所引起的加压反射)。
血压变动数分钟后其它 调节 机制开始 活动,包括:──血管收缩调节机制;血管应力性舒张反应(血压改变后血管口径 也相应改变 以适 应可以利用的血量);从组织间隙进入毛细血管或从毛细血管逸出的体液转移以保证必要的血量和适当的血压。血压快速调节机制一般在数小时或数月内由于动物适应而失效。在血压长期调节中要依靠─体液─压力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包括通过调节血量所产生的 血压调节作用以及由─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对肾功能的调节作用。其中也有负反馈作用。当血压 下降 时,肾的 泌减少,体液得到保存,部分进入循环系统,血量因之增加,使静脉回心血 量和输出 量 都 增加,从而导致血压的回升。在血压过高时肾的泌尿量增加,使一般体液和血液都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输出也随之减少,结果引起血压的下降。这种调节机制在血压未恢复正常以前,可以长期起有效调节血量和血压的作用。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降血压吃什么绞股蓝
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一部分患者朋友对药物的耐受性逐渐降低,因此患上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为了尽量减少心律失常的危害,首先我们要非常了解它。
  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有哪些?
  1、早搏:早搏患儿心跳不规则,在两次较近距离的心搏之后有较长的间歇,是由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激动而引起的心脏搏动。
心律失常疾病的相关介绍
  2、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患儿心率一般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为明显,呼气末期心率减慢,在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或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消失。
  3、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患儿轻者一般无症状,仅表现P-R间期延长,严重者由于心率过慢,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4、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新生儿心率超过200次/分,1岁以下超过160次/分,1~2岁超过140次/分,2~6岁超过130次/分,7~12岁超过120次/分。
  细数心律不齐的病因和判断方法
  5、病窦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患儿可出现持久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随运动、哭闹、发热而增加,也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4个月以下婴儿,常突然发作,症状可突然停止,血压低,心率快而规则。
&|&&|&&|&&|&
&|&&|&&|&&|&
&|&&|&&|&&|&
&|&&|&&|&&|&
廊坊市委宣传部主办,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廊坊新闻网 制作维护
   &&&&&&新闻发布许可证号:冀新闻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然心率过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