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华诵医药2010年我的健康姜中来

【中华医药】细腻膏滋强壮骨骼
我的图书馆
【中华医药】细腻膏滋强壮骨骼
【导视】骨质疏松让她苦不堪言:连躺在床上都疼,疼得你就起不来床。汤药虽好却难以接受:汤药不但煮,还得倒出来滗渣,喝的时候捏鼻子瞪眼的。传统方法让她苦尽甘来:腿有力了,人觉得精神还好,这个就是吃膏方的好处。洪涛信箱《细腻膏滋强壮骨骼》马上播出。
【解说】北京的王女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疼痛的困扰之中度过。【王女士】就是人啊应该说也不能坐,连躺在床上都疼,疼得你就起不来床,因为一条腿都疼,你也没法走路。【解说】那些年,王女士身上疼痛的地方远不止一处。【王女士】一个是膝盖疼,一个是腰疼,这条腿从腰里到大腿一直沿着这个小腿下来,左腿,就是左大腿,然后一直疼到脚面上,都疼。【解说】为了止痛,她找了不少办法,但似乎都不太管用。【王女士】也没办法,就这么疼也只好忍着,我也不爱吃止痛片,因为我是肝不好。【解说】到后来,她的生活也被打乱了。【王女士】卧床休息,因为一方面疼得你也没法走,而且最开始疼得厉害,都疼得晚上都睡不着觉。【解说】2007年,王女士找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李跃华医生,从检查的片子上,李医生一眼就看出她的问题所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她的腰椎,这是第三腰椎明显的有压缩骨折,就是这个椎体被压缩了,椎体被压了之后呢,她的椎间隙就发生了变化,然后椎间盘就造成了松动和移位,她为什么腿就是痛呢?然后那个整个坐骨神经痛,是因为她那个椎间盘移位了,压迫了这个坐骨神经,所以她走不了路,痛。【解说】原来王女士身上的疼痛就是这节腰椎骨折惹的祸,说到这一点,王女士也好奇,近些年来自己好像动不动就会骨折。【王女士的老伴】一般人来讲,你比如说像正常人,自我调整的能力强,他摔不了他跳起来,调整了呢,一摔就是死的,摔完了以后,比如就是说手骨骨折。【王女士】坐公共汽车,推一下,我的肋骨就会骨裂,然后我在床上,我从这边歪到那边,到老头的床头柜上我想去关一个灯,这样歪过去的时候,这个地方也可能会有骨折。【解说】听起来都觉得有点夸张,那么容易骨折,王女士的骨头怎么会那么“酥”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她的BMD值(骨密度)都比正常人低许多,腰1到腰4的平均值达到了-5.4,正常人应该最低不能低于-1,因此-5.4是一个重度骨质疏松。【解说】其实,看起来十分密实的骨头,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这些横横竖竖起支撑作用的小柱叫做骨小梁。【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正常人的骨骼是靠骨小梁来支撑,骨小梁是很致密的,她的骨小梁呢变得稀疏了,越来越少了,因此她承重就不行了,一压就断了。【解说】而骨质疏松会让骨骼内部的支柱----骨小梁越变越细,稍一受力,骨骼内部都会坍塌,这就是所谓的压缩性骨折。【王女士】怎么治嘛,没法治,也不能给你包起来也不能给你什么,你就慢慢地长吧,多躺躺,就这样,也没药吃。【王女士的老伴】伤了就是好长一段时间,伤骨动筋都是100天嘛,一般人来讲,年岁大的人100天都不止。【解说】骨质疏松让大多数人会想到缺钙,但说到钙,王女士觉得自己还是挺重视的。【王女士】平时一直吃着钙片然后再加上维生素D3,对吧,就是罗钙全这叫个什么我都记不清楚这个名字。【解说】显然吃钙片并没有起多少作用,怀着无奈的心情王女士找到了李跃华医生,在一番诊察之后,李医生给她开了一个药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组方的原则就是补肾健脾活血止痛,补肾的药像骨碎补,川怀牛膝,补骨脂,杜仲,健脾呢用茯苓,白术,活血用了川芎,止痛用了细辛。【解说】王女士按照李医生的要求,喝了两三个月的中药,人就明显有了变化。【王女士的老伴】首先一个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王女士】慢慢的慢慢的,就体力也恢复了,我也能出去走走了.【解说】没想到李医生开的中药还真管用了,但接着再喝下去,问题又来了。【王女士】这个汤药你喝了两三个月是极限了,再长时间我就受不了了,知道吧,就是胃口也不行了,然后每天汤药做起来也挺麻烦的,尽管是大人,一碗一碗汤药喝下去也挺难受的。【王女士的老伴】汤药不但煮,还得要倒出来滗渣,喝的时候捏鼻子瞪眼的。【解说】但是李医生说,像王女士这样的情况,即使疼痛症状消失了,治疗也不能马上结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骨质疏松这个疾病是一个老年的退化性的疾病,不是说经过一段时间就治愈了,急性期的时候赶紧把她的疼痛止住了,希望把她骨量的丢失呢得到一个抑制,之后的治疗呢任务还很艰巨,时间会比较长。【解说】治疗短时间不能停,王女士不得不面对,但她也向医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她的要求也就高了,希望(药的)口感好,容易吸收,然后又便于携带,又可以长期吃,然后我不反感。【主持人4】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之后的第四大慢性病,对它的治疗可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多都要求长期用药,可是看中医吧,少不了要喝汤药,大家都知道,良药苦口,汤药肯定是没有那么好喝的,王女士却希望能口感好,易吸收,又便于携带,长期吃也不反胃,您说,去哪儿找那么好的药呢?【解说】您还别说,王女士提出要求之后,李医生还真就给她换了一种药。【王女士的老伴】也就是10克,10克到20克吧,我不知道,我没有认真看过,就一个小袋,一次吃一袋,很好接受的。【王女士】就随着温水就喝下去,一袋一袋的,我觉得很好吃,而且我都吃得干干净净的。早上一袋,晚上一袋,又方便,而且它的量也比较少。【解说】后来换的这个药是膏状的,显然不是中药汤,不用煎也不用煮,打开之后直接就可以吃,很方便,而且量也很少,两三口就可以吃完。 【王女士】口感挺好喝了啊,我倒觉得比汤药好吃多了,不酸也不太苦,有点中药味,但是也不是很甜,但是不苦,很好吃的。【王女士的老伴】相当于吃一袋那个饮料,就是酸奶饮料一个样。【解说】这看来在方便程度和口味上王女士对这个药都比较满意,但是毕竟它也是中药啊,王女士吃进去之后,胃的感觉怎么样呢?【王女士】它不影响食欲,也没有一个厌恶感呀什么啊,没有这些感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当她吃了一个月之后她就自己主动来还要继续吃。【解说】也不跟您卖关子了,王女士吃的这种药其实就是膏方,但不知道这个膏方,跟李医生之前开的那个汤药有什么区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开那个膏方和她当时吃汤药的治疗原则是没变的,这个膏方的治疗原则也是一个补肾、健脾胃、活血、止痛。【解说】这个膏方和之前用汤药的治疗原则是一样的,其实主要不一样的地方是在制作工艺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汤药是所有的药物放到煎药机一并煎出来,这个呢是把药物分门别类该进行用水提有效成分的用水提,用酒提的用酒提,然后该过筛子的过筛子,该做细末的做细末,使药源呢又不浪费,做出来呢更细致,胃肠的吸收更容易更便利。【解说】膏方在制作工艺上更讲究了,大量的药物经过精工细作,再加入蜂蜜冰糖等等调味,最后浓缩之后成这么一小袋,所以它在服用方式上和药力上,都和汤药有了一些不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从口感上讲肯定是要比汤药的口感要好,从方便的角度上呢,也很方便,随时带在身上,但更主要的是呢,它比较缓了,膏者滋也,缓也,不像那个汤药那么峻猛了。【解说】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需要长期的调理,李医生说膏方的这个“缓”的特点就显得特别合适王女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老年人呢往往是多种疾病于一身,很多药都是离不开的,必须要吃的,那么这个做成膏方之后呢,因为它体积小了,就可以减轻老年人胃肠道的负担.【解说】从2009年冬天到现在,每年王女士都要喝上一两个疗程的膏方,她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膏方给她带来的好处。【王女士的老伴】不向下滑,在原来的状态下维持而且稍微好转,这是了不起的。【王女士】我可以说我最近三四年我的关节基本上是不疼,腿有力了所以我能经常出去玩去,我是怕爬山,但是没有太爬山的地方我都什么了,走平地我不怕,腿有力了,人觉得精神还好,这个就是吃膏方的好处。【主持人5】既然膏方那么好,用药原则也和之前的汤药相同,那为什么李医生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王女士开膏方呢?这就涉及到汤药跟膏方的区别了。中药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大家最熟悉的是汤剂,汤者荡也,它的特点是峻猛,起效迅速,急性期是最合适的,可以针对患者的情况随症加减,但是当过了急性期,病情比较稳定之后,需要长期服药,而且也不用经常调方的时候,膏方就显示出它的优势来了,膏方的药味数量超过汤剂很多,患者的五脏六腑都能够兼顾到,用药的量也很大,力量比较强,药效时间长,但是它的劲儿并不猛,这就是它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柔缓,膏方经过长时间熬制之后药性比较缓和,能够持续性地调理身体,所以说膏方对于像王女士这种骨质疏松,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好了,咱们再来说这个骨质疏松,很多年轻人觉得那是老年病,人人都会得,只能听天由命,但是李医生说,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解说】很多人都以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病,其实不然,有些人感觉腰背酸痛,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我们的骨量就像一个银行,30岁之后,骨质开始逐渐流失,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40%以上的骨量,如果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再想办法,大多就相对困难了。我们没有办法让骨量不流失,但却有办法让它把脚步放慢。比如多做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解说】李医生说,她还有一道能强壮骨骼的药膳。这道药膳需要的东西不少,有黑豆,黑芝麻,干山药,茯苓,薏米,核桃,还有芡实,红枣,和一瓶牛奶,别看东西多,按功能分,大体就分为两部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薏米,茯苓,山药和红枣是健脾胃的,薏米山药和茯苓呢,能够起到健脾胃,改善胃肠道,改善腹泻,增加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解说】不是说强壮骨骼吗?怎么又说上健脾了,这跟脾有什么关系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脾胃功能低下这样的话呢我们身体里骨骼尤其是骨骼营养所需要的钙呀,是吧,骨矿物质呢,它的吸收就不行,尽管说我吃了钙片,我也喝着牛奶,但依然是没有吸收进去。是吧,然后都通过胃肠道又排泄出来了。【解说】中医说脾是主吸收运化的,脾的功能不好,即使吃了东西也吸收不了,这就是王女士一直吃着钙片,却没有效果的原因了。所以要经常吃一些像薏米,茯苓,山药和红枣这一类健脾的食物。除此之外,其他的几种东西也是很重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黑豆,黑芝麻,核桃,芡实,这四种食品呢从中医中药的角度是有补肾的作用,比如说黑豆,黑色是入肾的,是补肾的,大豆里头含有大豆的这个蛋白质,芝麻呢是补肾,益智,还能够润肠通便,芡实是具有补肾和利小便的功效,核桃既可以补肾,还能够健脑。【解说】中医说,肾主骨,补肾可以强壮骨骼,所以常吃一些像黑豆,黑芝麻,核桃,芡实这一类补肾的食物对骨骼是有帮助的。这道药膳在做之前,需要把这八种东西都打成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这就是我把这八种东西研成粉之后的样子,闻闻很香的。【解说】接下来,先把牛奶倒入锅中。牛奶富含钙质这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喝了会不舒服,不过李医生说,这次不必有这个担心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加入了这四种食物就是山药,茯苓,薏米和红枣,不但可以改善胃肠道的症状,使腹泻的发生减轻,也能够缓解牛奶当中的蛋白质不容易被吸收.【解说】然后把打好的粉倒进牛奶里,喜欢稠一点就可以多放一点,喜欢稀一点就少放一点,接着把它搅匀,煮开就可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 李跃华主任医生】这款食物又好做也好吃,适合所有人,它具有补肾健脾补益气血的功效。尤其是对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和脾胃功能虚弱的人,更为适合。【字幕】功效:补肾健脾 预防骨质疏松【主持人6】李医生开的汤药,膏方以及推荐的药膳,主要的原则都是健脾补肾,肾是先天之本,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和功能,而脾是后天之本,主精微营养物质的运化,李医生在临床当中发现,脾虚的人会提前5到10年发生骨质疏松,刚才这道药膳,先天后天都照顾到了,您要是感兴趣的话不妨也可以试一下。好了,观众朋友,本期节目到这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别忘了《中华医药》牵挂您的健康,下周见!
远离骨质疏松的“五个三”口诀&
&& 骨质疏松与心肌梗塞和中风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三大疾病,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一起来学习一下“五个三”口诀吧!
  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10—20﹪。
  防治骨质疏松,首先需要了解它的病因,以及易患骨质疏松的人群:
  1.妇女过早绝经。
  2.遗传因素。
  3.体形瘦小。
  4.钙质不足,蛋白质和维生素C缺乏等。
  5.缺乏运动,老年人活动少,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减少,骨量减少。所以运动是防止骨丢失的一个重要措施。
  6.吸烟、酗酒,影响血钙吸收或加速体内钙排泄。
  7.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及碳酸饮料等,会影响血钙吸收或加速体内钙排泄。
  8.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例如类固醇、过量的甲状腺素等。
  9.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10.甲亢、干燥综合征、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肾性骨营养不良以及胃肠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器官移植等都会引起骨质疏松。&
&&& 为了便于掌握,专家总结出远离老年骨质疏松疼痛“五个三”口诀
&& 口诀之一:骨质疏松表现“三大症状”:
  1.疼痛:腰背酸痛是骨质疏松患者的最常见症状;
  2.身材缩短、驼背:是继腰背酸痛后的又一重要临床表现;
&&& 3.骨折:是骨质疏松症主要后果,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最大,并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口诀之二:人体骨量变化“三个阶段”:
&&& 按骨量变化的一般规律,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1.骨量上升期,自出生到30多岁;
  2.骨代谢平衡期,一般女性30至50岁,男性30至70岁;
&&& 3.骨量减少期。
  口诀之三:预防骨质疏松“三个侧重”:
&&&&骨质疏松的防治应当是一个需要终生重视的问题。
  1.以补充钙质、营养和体育锻炼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获得最佳峰值骨量。饮食最好富含钙、低盐、含适量蛋白质;每天喝400毫升牛奶。服用适量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骨骼中丢失的钙质。
  2.以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为主,进行适当户外活动,尤其是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晒10分钟太阳、走20分钟路。
&&& 3.防止各种引起骨量大量丢失的疾病和因素。远离烟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口诀之四:预防骨质疏松“三个环节”:
  1.补原料。也就是增加和补充饮食物中的钙。关于这一点,可以多用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高蛋白饮食、海产品等。饮食上不能满足的话,还可以用吃钙片的方法,进行补钙。
 & 2.促吸收。就是保障胃肠能很好地完成对饮食物中的钙的吸收。由于维生素D在这一环节中作用突出,因此可以用适当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促进钙的吸收。此外,有胃肠疾病、长期腹泻的患者,应当进行胃肠疾病的治疗,以保证良好的胃肠功能,以满足对钙的吸收任务。
3.抑破骨。可用降钙素抑制机体破骨细胞的作用,减少骨吸收,促进成骨细胞的功能,增加骨形成,加速钙朝骨骼上沉积。
  口诀之五:预防骨质疏松“三餐补钙”:
&&& 预防骨质疏松三餐都要注意进食含钙质丰富的食物。
中华医药 2010年 第50期 撞出来的“福相貌”
中华医药& 连水德& 撞背
&&&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健康故事:撞出来到“福相貌”: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江都村,每天清晨村民连水德家里就会传来一种特殊的声响。连水德每天在自己的墙跟前撞几百下。每一次他的背撞在墙上都会发出很大的声响。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定时定量。专家了分析其中的养生奥秘。
<img style="WIDTH: 678 HEIGHT: 539px" title="中华医药&2010年&第50期&撞出来的鈥湼O嗝测" name="image_operate_58171" alt="中华医药&2010年&第50期&撞出来的鈥湼O嗝测" src="/DownloadImg/2/" width="680" height="539" real_src="/DownloadImg/2/">中华医药 2010年第50期撞出来的“福相貌”。
&&视频网址:
<img style="WIDTH: 678 HEIGHT: 533px" title="中华医药&2010年&第50期&撞出来的鈥湼O嗝测" name="image_operate_24906" alt="中华医药&2010年&第50期&撞出来的鈥湼O嗝测" src="/DownloadImg/2/" width="680" height="533" real_src="/DownloadImg/2/"><img style="WIDTH: 678 HEIGHT: 529px" title="中华医药&2010年&第50期&撞出来的鈥湼O嗝测" name="image_operate_36609" alt="中华医药&2010年&第50期&撞出来的鈥湼O嗝测" src="/DownloadImg/2/" real_src="/DownloadImg/2/">
《中华医药》我的健康我做主
&&&视频网址:
&&& 本期介绍的几位主人公,他们各有自己擅长的锻炼项目:
&&& 1、67岁的寇广生体力与年轻人不相上下,这是他18年前没想到的事,当年退休的他精神萎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一篇大众医学杂志的标题让他找到了一线希望,从此开始练习爬行,强健了身体。
&&& 2、安徽省亳州很多人都会一套健身操,这套健身操动作滑稽,就像是在游戏一样,让人忍俊不禁并怀疑这套健身操是否能达到健身的目的。但是这套操的教练修海燕却说这套操是神医华佗发明的。修海燕患有支气管炎,从小身体虚弱,但是这种病又不容易在医院看好,于是她的一个朋友给她推荐了这种健身方法--“五禽戏”。
&&& 3、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江都村,村民连水德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做拉、拍耳朵的动作,专家分析了这种两种动作能够预防、改善耳聋、耳鸣的原理。(中华医药 2012年 第8期)
&《中华医药》我的健康我做主
&&& 视频网址:
&&& 本期节目认识几位运动健身人物:
&&& 1、吴佳色在2003年光着脚跑完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不仅如此,他因为赤脚锻炼,还在2008年当选为奥运火炬手,成为全国两万多名火炬手中唯一的赤脚火炬手。从此他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赤脚大仙”。吴佳色从1995年开始,已经这样赤脚锻炼15年了。本期节目讲述吴佳色的健康故事。
&&& 2、70岁祝美凤老人在北京天坛公园里带领着一支用手杖锻炼的队伍,他的养生之道就是每天拿着手杖来回的走,这种运动叫步行持仗运动。
&&& 3、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江都村,每天清晨村民连水德家里就会传来一种特殊的声响。连水德每天在自己的墙跟前撞几百下。每一次他的背撞在墙上都会发出很大的声响。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定时定量。专家了分析其中的养生奥秘。(中华医药 2011年 第42期)
的博客中:找到与“中华医药”相关的博文共38篇
2011-01-02 17:17
中华医药90岁老人分享蜂蜜陈醋治便秘自有妙法保“畅通”日,央视中华医药栏目制作了一期关于“解决便秘难题”的健康节目。(健康故事:自有妙法保“畅通”)节目中受访的老人,您一定不陌生,就是之前介绍阿胶补血的90岁老人-黑发曾奶奶...
中华医药:国医大师路志正 我的健康姜中来国师大师路志正90岁的人40岁的心脏片中的这位老人,就是本期故事中的主人公-国医大师路志正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央视《中华医药》:南京市中医院,用小承气汤(大黄、后朴、枳实)洗胃治疗肠梗阻腹...
《中华医药》 我的聪耳秘籍视频视频网址: tv.cn/life/health/zhonghuayiyao/classpage/video/176.shtml
《中华医药》“美猴王”的养胃法宝:吃芋头()视频网址:tv.cn/jiankang/zhonghuayiyao/classpage/video/020.shtml芋头,软糯细腻,香甜适口而享有盛名。芋头的维生素和矿物含量较高,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止痛...
中华医药:洪涛信箱--理筋通络还轻松视频2011年6月,央视中华医药栏目组制作了一期“理筋通络还轻松”的健康故事。片中的刘女士50多岁经常锻炼,但是她的腿突然疼痛不已,经检查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刘女士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北京中医药...
那如今82岁了,他和妻子已经没有疾病的困扰了,依然在坚持艾灸,为什么呢?是为了向120岁奋斗,他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这份热爱真的是让人感动。视频网址:http://space./video/VIDE8953 [中华医药]洪涛信箱:灸去你的痛(...
中华医药·洪涛信箱:疏肝巧止泻洪涛信箱:疏肝巧止泻:李女士腹泻十年,肠胃不好,最后只能吃粥。最后通过针灸使她的病得到了明显好转。视频网址(中国网络电视台):tv.cn/jiankang/zhonghuayiyao/classpage/video/638...
央视《中华医药》《头顶上的痛》七年头痛顷刻消央视《中华医药》《头顶上的痛》视频地址:http://space./video/VIDE年10月15日央视四台中华医药栏目播放了《头顶上的痛》这个故事,讲的是50多岁的陈青霞女士患头痛病七年...
央视中华医药健脾巧治3岁女孩哮喘【】2011年6月,央视中华医药节目制作了一期题为:“补脾巧止喘”的健康节目。节目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家住北京海淀的五岁小女孩(李欣格),在她三岁时,突患较为频繁的哮喘,西医的治疗方法一直也没有让她减轻...
央视中华医药:静耳润目有银针银针治疗耳鸣北京的彭先生,被一个问题折磨得非常痛苦,问题的根源就在他的左耳朵里,耳朵里像有只无形的知了,响个没完。北京的另一位姓杜的女士,也有类似的经历,不过,她的麻烦不在耳朵,而是在眼睛,她总感觉眼睛干涩...
中华医药·洪涛信箱:蒸发疼痛洪涛信箱,蒸发疼痛:2009年春天刚过,北京的程女士就感觉身体出现奇怪地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从腿开始蔓延到全身。吃了一些药也没有管用。后来,经过了解,她开始尝试用药酒擦拭疼痛的地方。她这种外治方法也就是中药熏蒸...
[中华医药]洪涛信箱:平肝熄风调血压() 视频网址: http://space./video/VIDE8171
[中华医药]健康故事:贺普仁我的养眼小动作视频贺普仁我的养眼小动作视频视频网址: http://space./video/VIDE7888转睛:眼微闭,转晶顺时针36次,逆时针36次。按承泣穴。承泣穴是胃经靠近眼睛最近的一个穴位。每天按摩多次。
中华医药胡万荣:耳聪目明“艾”中求视频视频网址: http://space./video/VIDE3882艾草加龙脑香(冰片)、没药、乳香艾灸养老穴、外关穴、太溪穴。
中华医药洪涛信箱:灸壮元气巧升白视频网址:tv.cn/jiankang/zhonghuayiyao/classpage/video/981.shtml《中华医药》好腿脚蹲出来视频网址:tv.cn/jiankang/zhonghuayiyao/classpage/video/2...
《中华医药》国医奇术——“灸”法 视频网址: tv.cn/lm/zhonghuayiyao/index.shtml
中华医药之当心颈椎病视频当心颈椎病日,央视4套的中华医药栏目录制了一期题目为<当心颈椎病>的节目,节目主要是通过几个病例来向观众讲述颈椎病的种类、生成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该节目时长约为44分钟,敬请关注!
[中华医药]如何不生病之如何应对亚健康()简介:口苦、疲乏、爱过敏、胸闷、怕冷、怕热,时不时嗓子就不舒服,你说这是病吗?说是病吧,又没具体病名,若说不是病,可这些现象又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其实这些现象说明,有此情况的人正处于亚健康...
发表评论:
馆藏&1266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首播时间:日22:00
首播频道:
所属栏目:
所属分类:健康
关&&键&&字:
国医大师路志正,是当今中国中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如今已经九十岁高龄的他却有着四十岁的心脏。路志正以善用脾胃调理之法而闻名,每天依旧工作在第一线。路志正已经吃了40多年的姜,姜能够保持脾胃功能正常,因此心脏会直接受益。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吃姜: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健康有约》访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董梅谈黑痣也能变成癌?
您可能还感兴趣
视频挂号处
疾病分类查询
||||||||||||||
人群分类查询
资讯排行榜
博客劲爆点CCTV《中华医药》报道——路志正,我的健康姜中来
作者:路老膏方 微信公众号
日,央视中华医药曾制作了一期节目《我的健康姜中来》,介绍了国医大师路志正养生的事例。当时90岁高龄的老人,仍然正常出诊。而今,路老已经96岁了,目前仍然坚持出诊,是目前在北京出诊中医大师。如此高龄,经过体检,他的心脏和血管弹性却像40-50岁人一般,那他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就是他坚持吃姜40年。下面是《我的健康姜中来》的节目视频截图。(主持人:洪涛)(国医大师路志正)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姜的吃法)(用醋泡过的姜)讲到药食同源,有一样东西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姜。姜真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宝贝。中国的老百姓谁家的厨房少得了姜呢?而中医的药方中以姜为君臣佐使之药的也比比皆是。孔子说“不撤姜食”,至理名言。居家过日子,是不可一日无姜的。家里不论老小,谁要是着凉受风,马上一碗姜汤伺候。出点汗,散掉表寒就没事了。胃寒,胃口不开,喝两天生姜红枣茶,暖暖胃就好了。姜的好处大家知道得很多,不多讲了。只强调一点,如果是日常保健吃姜,一定要在早饭时吃,所谓 “早吃姜,赛参汤”是也。瘦身养颜又延寿,路氏三杯茶的秘密大文豪苏轼对吃是非常有研究的。现在一些经典的名菜小吃的命名都是引用他写的诗。比如这两句:“何须魏帝一丸药,且进卢仝七碗茶”。它的意思就是,想要身体健健康康,不需要像魏文帝吃一些什么灵丹妙药,只需学卢仝那样经常喝茶就好了。路老经常喝茶,把喝茶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一般人口渴了去喝冰水,但路老只喝茶;听音乐的时候喝茶,工作的时候喝茶,饭后也会来上一杯。家里来客人了,更是端上上好的茶叶。路氏三杯茶,在圈内很有名的。很多的企业家、实业家、白领女性都非常推崇路老的三杯茶经验。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三杯茶,到底是哪三杯茶。第一杯是绿茶。在很多茶叶中,绿茶相对是最朴素的。而且茶味保持的最好,这是因为绿叶能把茶叶中的叶绿素保持的很完整,维生素等其他营养价值都不会因为炮制和水泡而流失。绿茶适合在早晨饮。早晨的时候喝上一杯绿茶,精气提升,清气上扬,提高肠胃的阳气,促进肠胃功能。不但能促进身体的代谢,而且茶香能让人精神愉悦,浑身舒服。泡茶的水温最好不超过100°,太高的话会把茶叶烫坏。第二杯是乌龙茶。乌龙茶适合在中午喝。之所以在中午喝比较好,这种是科学的说法的。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在上午是一天中最忙碌的。不管是上班族和老人,上午是人类普遍忙碌的时段。快到中午的时候,上午的精神会慢慢的消耗完,也就是我们说得阳气渐渐耗损,阴气提升,因此才会会感到疲乏和困倦。其次,因为上午的忙碌,中午的时候饥饿感就会增强,因此中午的时候人们普遍吃的比较多,而且午饭吃的比较讲究,多有大鱼大肉以此来补充能量。这个时候,喝一杯乌龙茶最好不过,因为乌龙茶不但能健脾消食,还能温和肥甘厚味带来的油腻之感。唐朝有一个医学家叫陈藏器,他的著作《本草拾遗》里就有提到乌龙茶去脂,因此乌龙茶还有减肥的作用,此款是众多女性朋友最喜欢的一种茶。第三杯是普洱茶。普洱茶在晚上临睡前喝对睡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普洱茶几乎人人都知道,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普洱茶的特点比绿茶还好,它的味道浓厚,且最实在。有的茶泡一两次就没什么味道了。而普洱茶很香很浓烈。反复泡几十次都还有很香的味道。除此之外,普洱茶还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同时对安神补脑也有不错的反应。但是不能多喝,喝多了刺激胃,并且因为其太浓厚,晚上喝太多反而会影响睡眠。
相关微信文章: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邮箱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0中华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