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猪口蹄疫疫病情有什么原因造成的

什么原因会引起猪的口蹄疫
什么原因会引起猪的口蹄疫
09-10-07 &匿名提问
口蹄疫是一种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牲畜疾病,侵害牛、羊、猪、骆驼、鹿等偶蹄性牲畜动物(两瓣蹄子的兽类),因此病变发生在口腔、蹄部等处,又呈现在畜间传染流行的疫势,称之为口蹄疫。在畜间发生流行口蹄疫时,也曾偶见传染给人而发病,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口蹄疫的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在病畜的内唇、舌面水疱或糜烂处,在蹄趾间、蹄上皮部水疱或烂斑处以及乳房处水疱排出病毒最多,其次是流涎、乳汁、粪、尿及呼出的气体也排出病毒。这种病毒在外界的存活力很强,在污染的饲料、饲具、毛皮、土壤中可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在污染的冻肉中更能长时间存活,而造成远距离运输销售传播。而阳光曝晒、一般加热都可杀灭口蹄疫病毒。 人曾因接触口蹄疫病畜及其污染的毛皮,或误饮病畜的奶,或误食病畜的肉品等途径而感染。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传染,经过2-18天的潜伏期突然发病,发烧,口腔干热,唇、齿龈、舌边、颊部、咽部潮红,出现水疱。皮肤水疱见于手指尖、手掌、脚趾。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或腹泻。患者数天痊愈,预后良好。有时可并发心肌炎。患者对人基本无传染性,但可把病毒传染给牲畜动物,再度引起畜间口蹄疫流行。1.流行特点: 病原是口蹄疫病毒,本病的传染源很广,病猪的各种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有传染性。传播方式复杂,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流行方式多为蔓延式,间有跳跃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多发,寒冷天气病毒在外界环境长期存活,所以潜藏着天气转暖时大流行的疫原。 2.症状: 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蹄冠、蹄叉、鼻镜、母猪乳头出现水泡,水泡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液体,初期水泡仅米粒至绿豆大,后融合于一起达蚕豆至核桃样大,12天后水泡破裂、溃烂或结痂,有的蹄壳脱落,35天后逐渐康复。病初体温40-41℃,减食、出现跛行。 3.剖检可见病变: 剖检可见病变主要在心脏,心包膜有出血斑点,心包积液,心肌切面可见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此外也可出现胃肠粘膜出血性炎症。 4.防治: 国家规定,对病猪、带毒猪实行坚决扑杀、作无害化处理。猪场一旦发现周边地区有口蹄疫流行,应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一切带入病原的可能性。每年9月下旬到来年4月间对所有猪群进行免疫注射。免疫猪群可采取如下方法 : 方案一:制定合理程序,用口蹄疫灭活苗免疫接种。定期用卫康消毒剂消毒 方案二:口蹄疫抗血清0.5ml/kg体重肌肉或皮下注射,局部消炎患处先以队1% 高锰酸钾冲洗,然后涂碘甘油或1%龙胆紫溶液消毒。 方案三:对发病猪场的所有猪用畜禽康肌注,注意一猪一换针头。如有高温,配合长效退热快克注射,效果更佳。配合菌毒快克拌料。 参考资料:上海顺强技术服务部 == 流行病学: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都敏感,其中牛最易感,人也可患病。 口蹄疫是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易感动物质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都可以是感染门户。动物产品如肉、奶、毛皮可带毒;病畜和带毒牛、猪的分泌物、排泄物、血、内脏,甚至呼出的气体都带毒,故运输车船、工具、水源、牧场、饲料、人员和非敏感动物都是重要的传染媒介。 不同年龄的动物易感程度有差别,以年幼动物发病最严重,死亡率高。一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易流地。另外,易感畜群的口蹄疫有周期暴发流地的趋积向。 症状和病变: 病初发烧41℃,口流涎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丫粘膜上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泡。很快,水光破裂,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面,如继发细菌感染,即发生溃疡。在口腔发生水光的同时,趾间和蹄冠皮肤红、肿,进而色苍白,形成水泡,水泡破溃后留下约色糜烂面,以后结闸。如有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至蹄壳脱落。 乳头也常发生水泡,进而出烂斑。有继发感染时,引起乳房炎,泌乳停止。 犊牛因吮乳,体表症状不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心肌质地松软,心肌变性、坏死,呈现淡黄色斑纹,或见不规则斑点,心内外膜出血,俗称“虎斑心”。 诊 断: 根据流地情况、症状和病变可诊断。确诊应报告和请有关单位化验、处理。 防 治 : 严禁自有病的国家和地区购入种畜及畜产品、饲料等。严格执行牲畜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引进种畜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 疫点及其周围受威胁区的动物,应用A、O单苗或联苗紧急免疫注射。 牛、羊口蹄疫病程只1—2周,随后自愈,矿应加强护理,喂麦麸、稀粥等食物,保暖、铺软垫料,多饮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主要有三型。各型不能互相免疫。病畜水泡中及淋巴液中病毒含量最多。病毒多由于直接接触而传播。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气候寒冷对容易流行。   1.症状   (1)本病以牛最易感。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不喜饮水,闭口呆立,开口时。大量流涎。病畜口腔粘膜,齿龈、唇部、舌部及趾间等发生水泡或糜烂。起初水泡只有婉豆到蚕豆大,继而融合增大或连成片状,1~2天破溃后,形成红色烂斑。很多病例在看上出现条状,高低不平的水泡(波浪式),用手抓取舌时,常能大片地脱落。少数病例在鼻镜、角基及乳房上发生水泡。在发生口腔水泡后或同时,在蹄冠、蹄踵和趾间发生水泡和烂斑,若破溃后被细菌污染,时发跛行严重。幼牛常并发严重的胃肠炎。   (2)羊的感染率低。病羊口腔粘膜上可见到水泡、烂斑和弥漫性炎症变化,山羊比绵羊明显,但主要症状在蹄部,有50%以上病例为蹄型口蹄疫。在蹄冠、蹄踵和趾间发生水泡和烂斑,跛行。哺乳羔羊对口蹄疫特别敏感,常呈现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发病急,死亡快。   2.防治   (1)预防   病畜疑似口蹄疫时,应立即报告兽医机关,病畜就地封锁,所用器具及污染地面用2%苛性钠消毒。确认后,立即进行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及防治等一系列工作。发病畜群扑杀后要无害化处理,工作人员外出要全面消毒,病畜吃剩的草料或饮水,要烧毁或深埋,畜舍及附近,用2%苛性钠、二氯异氰豚酸钠(含有效氯 ≥20%)、k%~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以免散毒。   接种。对疫区周围牛羊,选用与当地流行的口蹄疫毒型相同的疫苗,进行紧急接种,用量、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须严格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2)治疗   病初,即口腔出现水泡前,用血清或耐过的病畜血液治疗。对病畜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每天要用盐水、硼酸溶液等洗涤口腔及蹄部。要喂以软草、软料或麸皮粥等。   口腔有溃疡时,用碘甘油合剂(1:豆)每天涂搽3~4天,用大酱或10%食盐水也可。   蹄部病变,可用消毒液洗净,涂甲紫溶液(紫药水)或碘甘油,并用绷带包裹,不可接触湿地。 回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概述/猪口蹄疫
病猪蹄部有水疱猪口蹄疫是一种。猪口蹄疫的临床特征是在蹄冠、趾间、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部分病猪口腔粘膜和鼻盘也有同样变化。有一种单纯性猪口蹄疫,只引起猪发病,口蹄疫的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分为7个主型,即甲型、乙型、丙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其中以甲型和乙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单纯性猪口蹄疫是由乙型病毒所引起,以各型病毒接种动物,只对本型产生免疫力,没有。&& 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对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在冻结条件眄可以越冬。但对酸和碱十分敏感,易被碱性或酸性消毒药杀死。本病的临床症状较有特征,结合流行情况,一般可以确诊。为了确定口蹄疫的病毒型,与区别,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病原体/猪口蹄疫
病猪局部病变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为无囊膜的,其核苷酸变异频率很高,导致病毒表层蛋白质具有高度变异的特性。目前口蹄疫病毒已有A、O、C、亚洲1型、南非1、2、3型等7个主型与100多种亚型,各主型病毒之间无免疫学交叉反应,同型的不同毒株之间,抗原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我国发生的主要是O、A与亚洲1型。 病毒在低温下(-70℃)十分稳定,可保存几年。37℃下,48小时内可灭活,80~100℃病毒立即死亡。病毒在污染的干草中于室温下可存活20周,猪舍内干燥分泌物中的病毒可存活1个月,冬季可存活2个月。冻肉中的病毒可存活很长时间。但高温和直射阳光对病毒有杀灭作用。病毒对酸和碱十分敏感。
流行特点/猪口蹄疫
病猪乳腺变化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失的粘膜和皮肤而感染。各种野生动物,鸟类、啮齿类、猫、犬、吸血昆虫等也可传播本病。人和空气是本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猪发病主要是由O型口蹄疫所引发的,由于在猪群中长期反复发生流行,致使病毒对猪的毒力增强,对幼仔猪可引起100%的发病,病死率可达80%以上,成年猪病死亡率也很高,母猪发病可引起流产、部分死亡。有的猪群存在O型口蹄疫与亚洲1型口蹄疫混合感染,仅病情复杂化,增大了发病率与病死率。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多见于冬、春寒冷的季节,特别是春节前后,夏、秋季节发病较少。 猪群流动大,饲养集中,密度过大,以及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易诱发本病的流行。
临床特征/猪口蹄疫
病猪鼻镜病变潜伏期1~2天。 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发病初期体温升至40~41℃,不食,精神沉郁,蹄冠、蹄叉、蹄、口鼻部、口腔粘膜及乳头皮肤出现水疱和溃烂。 隐性感染猪突然发病死亡,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剖检可见心脏呈“”病变。 病理变化可见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溃疡,肠粘膜有出血性炎症,仔猪死亡后可见心包膜有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皮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2009年3月检验猪口蹄疫免疫合格率:青海为61.86%、安徽、陕西、四川及广东等省不到80%。2009年1月首次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奶牛中发生A型口蹄疫,随后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东县、上海市奉贤区、江苏常州奶牛、广西临桂县肉牛、贵州省盘县羊场、山东滨州市奶牛、以及甘肃、宁夏、重庆、西藏、湖南等地也先后发生A型口蹄疫,有的还混合感染有亚洲I型口蹄疫。四川、陕西、新疆乌苏市的牛发生亚洲I型口蹄疫。
防控技术/猪口蹄疫
平时的防控技术搞好饲养管理,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坚持消毒制度,防止其他动物进入猪舍和生产区,实行隔离饲养,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 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和疫病监控,按国家颁发的《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法规文件的规定落实各项防控技术措施。 搞好免疫预防 高效灭活苗仔猪:40~45日龄首免,每头每次肌注1毫升; 10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2毫升。 种猪:每3个月免疫1次,每头每次肌注2毫升;妊娠母猪分娩前1个月免疫1次,每头肌注2毫升;引入后备种猪或育肥猪时,应于引入后的1周内补注疫苗1次,每头肌注2毫升。 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 仔猪:20日龄首免,30天后2免,12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每次肌注1毫升。 种猪:每年免疫3次,每头每次肌注1毫升。 猪O型与亚洲1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牛源性)仔猪:30日龄首免,间隔28天2免,120日龄3免,每头每次肌注2毫升。 注射疫苗时可同时肌注免疫增强剂猪用转移因子或倍(介素-4),可有效的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抗体产生快,抗体均匀度好,抗体持续时间长,还能降低免疫抑制,减少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的发生,降低应激反应,增强抗病力。 药物保健预防保健预防要选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应激、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的药物,不要滥用抗生素。下列方案,证实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方案1:奇健(黄芪多糖粉)800克、400克、板蓝根粉1000克、干扰肽800克、转移肽4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2天。 方案2:清开灵粉(中药制剂)1500克、抗菌肽400克、口服排疫肽(5种免疫球蛋白)5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2天。 发病季节,每月保健1次,可有效的预防口蹄疫的发生与流行。 洗心(柴胡、葛根、甘草、羌活等),具有解肌除热,清心生津,开胃抗病毒功能。预防与治疗高热病、口蹄疫、圆环、兰耳、流感等,1吨料中加入洗心清毒散1000克、加干扰肽800克,转移肽800克、溶菌酶400克;或者洗心清毒散1000克,抗菌肽300克,口服排疫肽4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2天,可预防口蹄疫与其它病毒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疫情控制/猪口蹄疫
猪场及猪舍实行封锁、隔离、消毒:每天选用0.3%过氧乙酸、1%强力消毒灵、1:800卫康、1:800消毒威等进行全面消毒,每天1次;带猪消毒可选用1:1000卫康或1:200农福、1:1000百毒杀、0.1%溶液等,每周2次;猪舍外环境与排污沟、通道等可用2%火碱水或0.2%强力消毒灵进行消毒,每周2次。 病猪隔离能治疗的猪立即治疗;无治疗价值的一律无害化处理;死亡猪只及污染物一律深埋或焚烧,并用消毒药彻底消毒处理。 场内的猪只与工作人员不准流动,不准引入新的猪群,停止出售猪只及猪产品,严防带出传染源。 立即紧急接种 猪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仔猪每头肌注3毫升,同时配合肌注猪用转移因子或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每头0.5毫升;种猪肌注疫苗每头4毫升,同时配合肌注转移因子或白细胞介素-4,每头1毫升。 也可用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小猪每次肌注3毫升,中猪4毫升,大猪5毫升,配合转移因子或白细胞介素-4进行紧急接种。 药物控制 方案1:每吨饲料中加喘束治(含有泰乐菌素、、微囊包被的干扰素、排疫肽)600克、黄芪多糖粉1500克、板蓝根粉1500克、甘草粉300克、溶菌酶200克(仔猪)~300克(成年猪),连续饲喂12天。 方案2:每吨饲料中加氟康王(含10%氟苯尼考、微囊包被的干扰素)500克、黄芪多糖粉1500克、粉1500克、排疫肽600克、抗菌肽400克,连续饲喂12天。 发病期间使用,必要时间隔5天,再进行1次。 病猪的治疗为防制急性心肌炎引发死亡,注射用药之前,可先肌注强心剂,如肾上腺素或樟脑黄酸钠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0.15毫升,肌注,每日1次;或用心注射液,用量为0.025~0.05克,肌注,每日1次;也可口服洗心清毒散,小猪每头5克,中猪每头10克,大猪每头20克,用凉开水冲溶后1次灌服,待观察&10分钟后,再进行其他药物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急性心肌炎,然后再实施治疗。 可选用下列方案实施治疗 方案1:(每公斤体重0.1~0.2毫升),加(4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排疫肽(5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次;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同时肌注(1公斤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3次。下午肌注中成败毒注射液(小猪每头5毫升、大猪每头10毫升),每日1次,连用3次。 方案2:灵芝多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0.2毫升),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每75公斤体重1毫升)、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每75公斤体重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次;防止细菌继发,同时肌注长效多西环素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05毫升),每2日1次,连用2次;下午肌注中成败毒注射液(纯中药制剂,治疗心肌炎之用),每日1次,连用3次。 在治疗过程中,给猪只饮用电解多维(200克兑水500升)和粉(200克兑水500公斤)加溶菌酶(400克兑水1吨)或者加口服排疫肽(100克兑水300升),连续饮用7天。 方案3:抗口蹄疫血清,每公斤体重0.5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2次;同时配合肌注抗菌素,每日2次。 方案4:口腔溃烂部先用0.1%溶液冲洗,然后涂擦碘甘油;蹄部的溃烂处先用百毒杀或农福喷洒、冲洗,然后撒布冰硼散粉末(冰片5克、硼砂5克、黄连5克、明矾5克、儿茶5克,混合成粉),每日处理1次。也可涂擦或软膏等。
流行病学/猪口蹄疫
&概述猪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同样离不开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猪三者构成的链条,其流行强度、波及范围与病毒株、宿主抵抗力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传染源处于口蹄疫潜伏期和发病期的动物,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FMD病毒。病毒随同动物的乳汁、唾液、尿液、粪便、精液和呼出的空气等一起排放于外部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形成了该病的传染源。传播方式病毒传播方式分为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又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目前尚未见到FMD垂直传播的报道。(1)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主要发生在同群动物之间,包括圈舍、牧场、集贸市场、展销会和运输车辆中动物的直接接触,通过发病动物和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传播。间接接触主要指媒介物机械性带毒所造成的传播,包括无生命的媒介物和有生命的媒介物。野生动物、鸟类、啮齿类、猫、狗、吸血蝙蝠、昆虫等均可传播此病。通过与病畜接触或者与病毒污染物接触,携带病毒机械地将病毒传给易感动物。(2)空气传播&FMD病毒的气源传播方式,特别是对远距离传播更具流行病学意义。感染畜呼出的FMD病毒形成很小的气溶胶粒子后,可以由风传播数十到百千米,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能引起下风处易感畜发病。影响空气传播的最大因素是相对湿度(RH)。RH高于55%以上,病毒的存活时间较长;低于55%很快失去活性。在70%的相对湿度和较低气温的情况下,病毒可见于100km以外的地区。易感猪感染途径FMD病毒可经吸入、摄入、外伤和人工授精等多种途径侵染易感猪。吸人和摄入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近距离非直接接触时,气源性传染(吸入途径)最易发生。此外,不可忽视其他可能的途径,如皮肤创伤、胚胎移植、人工自然授精等。
临诊症状/猪口蹄疫
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
病原/猪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有7个血清型(O、A、C、&Asia1(亚洲1)、SAT1(南非1)、SAT2(南非2)和SAT3(南非3)),型间无交叉保护。每个血清型内有许多抗原性有差别的病毒株,相互间交叉免疫反应程度不等。口蹄疫病毒呈球形,无囊膜,粒子直径28~30nm,放大150万倍似小米粒大小。完整的病毒由衣壳包裹一个分子的RNA组成,分子量为6.9×106。电镜下可见病毒中心是紧密团集的RNA,外裹一层约5nm薄的衣壳。衣壳呈二十面体结构,由4种结构蛋白各60个分子组成。衣壳上有高度疏水的小洞,它允许小分子如铯离子进入。这一特性决定了FMD病毒粒子有高的浮密度,在小RNA病毒中最高。完整病毒子的氯化铯浮密度为1.43g/mL,沉降系数为146S。在病毒培养物中另有3种组成各异的颗粒。无核酸的空衣壳浮密度为1.31g/mL,沉降系数为75S,分子量为4.7×106。口蹄疫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即是mRNA,又是负链RNA的模板,约有8500个核苷酸(nts)组成。&口蹄疫病毒对酸碱敏感。最稳定的pH范围为pH7.2-7.6。在此pH条件下,4℃时病毒可存活1年,22℃时存活8~10周,37℃时存活10天,56℃时存活30min。当pH低于6或高于9时,病毒很快失活。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干粪中病毒可存活14天,在粪浆中可存活6个月,在尿水中存活39天,在地表面,夏季存活3天,冬季存活28天。口蹄疫病毒在动物组织、脏器和产品中存活时间较长。在冷冻存放中,在脾、肺、肾、肠、舌内至少存活210天。冷藏(4℃)胴体产酸能在3天内杀死病毒,但淋巴结、脊髓和大血管血凝块的酸化程度不够,如肌肉pH5.5时,附近淋巴结仍在&pH6以上。病毒可在淋巴结和骨髓中存活半年以上。口蹄疫病毒对酸、碱、氧化剂和卤族消毒剂敏感,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选用。
病原鉴定/猪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的特点,发病地区必须采取水疱液和水疱皮,迅速送到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才能作出确诊和鉴定出病毒型,才能采取针对性强的控制措施。
鉴别诊断/猪口蹄疫
&概述口蹄疫的临诊症状主要是口、鼻、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发疱初期或之前,猪表现跛行。一般情况下主要靠这些临诊症状可初步诊断,但表现类似症状的还有猪水疱病、猪水疱疹(SVE)、水疱性口炎(VS)。因此,最终确诊要靠实验室诊断。病原学诊断1.病毒分离鉴定&病毒分离鉴定的首选病料是未破裂或刚破裂的水疱皮(液),对新发病死亡的动物可采取脊髓、扁桃体、淋巴结组织等。将病料悬液冻融2次,4℃过夜(至少4h)浸毒。以3000r/min离心15min,除菌后取上清接种细胞。或加1/3体积氯仿混合摇振数分钟,以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装入试管中,加棉塞,4℃过夜,氯仿挥发后,接种单层细胞。每份样品接种2~4瓶细胞,另设对照2~4瓶。37℃静止培养48~72h。每天观察记录,对照细胞形态应基本正常或少有衰老。接种了样品的细胞如出现FMD病毒典型病变(CPE),要及时取出并置-30℃冻存。无CPE的细胞瓶要观察至72h,其后置于-30℃冻存作为第1代细胞/病毒液再盲传,至少盲传3代。凡出现CPE的样品判定为阳性,无CPE的为阴性。为了进一步确定分离病毒的血清型,将出现CPE的细胞/病毒液用间接夹心ELISA等检测方法定型。2.补体结合试验(CFT)&CFT是根据抗原-抗体系统和溶血系统反应时均有补体参与的原理设计的,以溶血系统作为指示剂,限量补体测定病毒抗原。当病毒抗原与血清抗体发生特异反应形成复合物时,加入的补体因结合于该复合物而被消耗,溶血系统中没有游离补体将不发生溶血,试验显示阳性。3.病毒中和试验(VNT)&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划分的依据是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性,VNT是型别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检测结果可靠,缺点是动用活毒,且用时较长,只能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无法推行于普通实验室。4.反向间接血凝试验&FMD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是将口蹄疫病毒抗体以化学方法偶联于醛化的绵羊红细胞上,当贴附于血细胞上的抗体与游离的抗原相遇时,形成抗原抗体凝集网络,绵羊红细胞也随之凝集,出现肉眼可见的红细胞凝集现象。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可作为FMD病毒抗原型别鉴定的初步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适合于田间使用。目前该法仅在前苏联国家和我国使用,西方国家很少应用,也未列入国际推荐方法。5.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具备实验诊断所要求的最重要的3个要素:①敏感,可将原样品放大上百万倍,使原本少得难以探察到的(Pg级)样本扩增到能在紫外灯下肉眼可见;②特异,核酸片段与引物间的序列互补,使反应呈高度特异;③操作简单快速。RT-PCR检测的目标物是FMD病毒的RNA,通常以病毒材料为被检样品,可对各种动物组织和细胞来源的病毒材料进行检测,扩增到的PCR片段测定核苷酸序列后,可以确定所属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进而追踪疫源。6.间接夹心ELISA&国际口蹄疫参考试验室建议,检测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应优先采用间接夹心ELISA,OIE和FAO也一致推荐使用该方法定型诊断。抗体检测通过检测动物体液中(主要是血清)特异性抗体,可对FMD病毒感染与免疫状况做出诊断,通常采用病毒中和试验和ELISA方法,这两种方法也是国际贸易中指定方法。FMD病毒抗体检测可用于以下几个目的:①诊断急性感染,用同一试验检测急性期和康复期猪血清样品,血清抗体阴转阳或抗体滴度急剧上升表示发生了感染,但诊断的前提是猪无疫苗接种史;②证实猪未被感染,用于国际贸易;③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检测感染情况;④支持疫病扑灭计划和后期检测;⑤接种疫苗后效价测定。值得提示的是免疫猪有时抗体滴度很低,甚至检测不到抗体,但攻毒后仍能保护。新诊断技术进展FMD诊断检测技术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已从血清学诊断技术领域扩展到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领域。这些新技术的最大优点体现在简便、快速、精确、灵敏以及高通量化。
防治措施/猪口蹄疫
&前言国内外对口蹄疫防治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下五项措施证明是有效的:扑杀病畜及染毒动物扑杀动物的目的是消除传染源,病毒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隐性感染动物和牛、羊等持续性感染带毒动物。疫情发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扑杀动物的范围,扑杀措施由宽到严的次序可为病畜→病畜的同群畜→疫区所有易感动物。免疫接种目的是保护易感动物,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水平,降低口蹄疫流行的严重程度和流行范围。现行油佐剂灭活疫苗的注射密度达80%以上时,能有效遏制口蹄疫流行。疫苗接种可分为常年计划免疫、疫区周围环状免疫和疫区单边带状免疫。实施免疫接种应根据疫情选择疫苗种类、剂量和次数。常规免疫应保证每年2~3次,每头份疫苗含3PD50以上。紧急预防应将每头份疫苗提高到6&PD50,并增加免疫次数。限制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染毒物品移动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小到一个养猪户,大到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无口蹄疫状态,必须对上述动物和物品的引入和进口保持高度警惕。疫区必须有全局观念,其易感动物及其产品运出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动物卫生措施疫区除对场地严格消毒外,还要关闭与动物及产品相关的交易市场。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疫源追溯和追查易感动物及相关产品外运去向,并对之进行严密监控和处理&治疗措施美国瑞普斯五号神针1、应严格执行检疫、消毒等预防措施,发生口蹄疫时应采取扑灭措施。
2、由于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复杂,尚无一种很好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注射用美国瑞普斯的时每20ml可注射100kg体重,后期应配合头孢消炎,如有发烧,柴胡可与血清同时注射。
3、家畜发生口蹄疫后,可适当采取一些治疗措施:
(l)&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
(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酒精l00ml,溶解后加入甘油100ml)。也可用冰硼散撒布(冰片15g,硼砂15g,芒硝18g,研成细末);
(3)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
(4)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药治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兽医科技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畜牧与饲料科学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农学通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3次
参与编辑人数: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01:55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口蹄疫的预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