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死亡始发于呼吸机临床应用停止,瞳孔散大出现的时间是多少

基础护理学重点简答题07-第7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基础护理学重点简答题07-7
442.洗胃法的目的是什么?;答:解毒、减轻胃粘膜水肿、为手术或某些检查做准备;443.服毒后多少小时内洗胃最有效洗?答;服毒后;444.洗胃的禁忌证有哪些?;答:强腐蚀性毒物中毒、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近期;答:病人理解洗胃的目的,愿意接受并配合;病人身心;答:漏斗胃管灌注洗胃法、注洗器洗胃法、电动吸引器;450.对于乐果中毒的病人,禁用什么洗胃溶液?答;
442.洗胃法的目的是什么?答:解毒、减轻胃粘膜水肿、为手术或某些检查做准备。443. 服毒后多少小时内洗胃最有效洗?
答;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最有效洗。444.洗胃的禁忌证有哪些?答:强腐蚀性毒物中毒、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胃癌等
445.洗胃法的目标是什么?答:病人理解洗胃的目的,愿意接受并配合;病人身心痛苦减轻,康复信心增强。
446.洗胃法的分类有哪些?答:漏斗胃管灌注洗胃法、注洗器洗胃法、电动吸引器洗胃法、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447.对于酸性毒物中毒的病人,应该用什么洗胃溶液?
答:镁乳、蛋清水、牛奶。
448.对于碱性毒物中毒的病人,应该用什么洗胃溶液?
答:5%醋酸、蛋清水、牛奶。
449.对于乐果中毒的病人,应该用什么洗胃溶液?
答:2% ~ 4%碳酸氢钠。450.对于乐果中毒的病人,禁用什么洗胃溶液?
答:高锰酸钾溶液。451. 对于安眠药中毒的病人,应该用什么洗胃溶液?
答:1:15000 ~ 1:20000高锰酸钾安眠药。452.洗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急性中毒患者应迅速采取口服催吐法或洗胃,以减少毒物的吸收(2)当毒物性质不明时,应先送检, 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采用对抗剂洗胃(3)服用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毒物,禁忌洗胃,按医嘱给予药物或迅速物理性对抗剂(牛奶、豆浆、蛋清、米汤等)以保护胃粘膜(4)每次灌入量以300-500ml为宜,避免突然胃扩张使迷走神经兴奋,可反射性引起心跳骤停(5)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每次灌入量和洗出量基本相等,防止胃潴留。(6)吸引器洗胃,负压保持在13.3Kpa(7)为幽门梗阻病人洗胃,应在饭后4 - 6h或空腹时进行,要记录胃内潴留量453.什么是人工呼吸器?答:人工呼吸器是人工通气的一种自动工具,采用人工或机械装Z产生通气,用以代替、控制或改变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减轻呼吸肌做功的目的。
454.人工呼吸器常用于哪些情况?答: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455.使用人工呼吸器的目的是什么?答:维持或增加机体通气量、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456.使用人工呼吸器的护理目标有哪些?答: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患者能维持有效的呼吸,循环得以支持。457.什么么是濒死?答:指患者已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458.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有哪些?答:(1)
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2)
运动、无呼吸(3)
无反射(4)
脑电波平坦 459.濒死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或间断呼吸。460.临床死亡期患者的表现有哪些?答: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461.物学死亡期表现有哪些?答: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462.冷出现在什么时候?答:10小时内速度为每小时1℃;10小时以后每小时为0.5℃;大约24小时与室温相同.测量尸温常以直肠温度为标准.463.尸斑出现在什么时候?
答:死后2~4小时出现.464.什么是尸僵?
答: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465.尸僵出现在什么时候?
答:死后1~3小时出现,4~6小时扩展到全身,12 ~16小时发展到高峰,24小时以后死僵溶解.466.什么是尸体腐败?答: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一般在死后24小时出现。467.什么是安乐死?答: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危重濒死的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停止无望的救治或用人为的方法
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全过程。468.什么是临终关怀?答:临终关怀是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469.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有哪些?答:(1)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2)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3)居家照料
470.临终关怀的理念有哪些?答:(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
(2)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3)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4)注重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471.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和护理的评估内容包括哪些?答:(1)肌肉张力丧失
(2)胃肠道蠕动逐渐减弱(3)循环功能减退
(4)呼吸功能减退(5)感知觉、意识改变
(7)临近死亡的体征472.临终患者的生理方面的护理措施包括哪些?答:(1)减轻疼痛
(2)促进患者舒适(3)增进食欲,加强营养
(4)改善血液循环
(5)改善呼吸功能(6)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响473.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 否认期、 愤怒期、 协议期、 忧郁期、 接受期。474.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哪些?答:(1)否认期护理:真诚、忠实的态度。(2)愤怒期护理:给予宽容、关爱和理解。(3)协议期护理:尊重患者的信仰,积极引导,减轻压力。(4)忧郁期护理:护理人员应多给予同情和照顾,经常陪伴病人,允许病人用不同方式宣泄情感,注意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5)接受期护理:尊重病人,不要强迫与其交谈,给予临终病人一个安静、明亮、独立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475.体护理的目的有哪些?答:(1)维持良好的尸体外观,易于辨认。
(2)安慰家属,减轻哀痛。476.临终患者家属面临的压力有哪些?答:(1)个人需求的推迟或放弃
(2)家庭中角色与职务的调整与再适应。(3)压力增加,社会互动减少477.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答:(1)满足家属照顾患者的需要:
(2)鼓励家属表达感情(3)指导家属对患者的生活照料
(4)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
(5)满足家属本身的生理需求 478.什么是丧亲者?答:主要指失去父母、配偶、子女者。479.丧亲者的心理反应有哪些?答:(1)震惊与不相信
(3)恢复期
(4)释怀480.影响丧亲者调节因素有哪些?答:(1)对死者的依赖程度
(2)病程的长短
(3)死者的年龄与家人的年龄(4)其他的支持系统
(5)失去亲人后的生活改变481.丧亲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答:(1)做好死体护理
(2)鼓励家属宣泄感情
(3)心理疏导(4)尽力提供生活指导、建议
(5)丧亲者随访482.为什么要记录医疗与护理文件?答:记录医疗与护理文件是为了沟通信息、提供教学与科研资料、提供评价依据、提供法律依据。483.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求是及时、准确、完整、简明扼要。
484.如何正确填写体温单?答:(1)用蓝色钢笔填写眉栏各项;用红色钢笔填写:手术(分娩)后日数。用红色钢笔在40~42 ℃间相应时间栏内填写入院时间、分娩时间、死亡时间、手术、专科、出院等时间。(2)体温的绘制:一般口腔温度以蓝点“〃”表示;液下温度以蓝叉“?”表示; 直肠温度以蓝圈“o”表示。用蓝线相连。(3)脉搏的绘制:脉率以红点“〃”表示,相邻的以红线相连。脉搏短绌心率以红圈“o”表示,相邻心率用红线相连,脉搏与心率两曲线间用红笔划直线填满。(4)呼吸的绘制:呼吸以以蓝点“〃”表示,相邻的呼吸用蓝线相连。(5)底栏填写:用蓝色钢笔填写血压、体重、尿量、大便次数、出入水量、及其它内容,数据以阿拉伯数字记录,免写计量单位。485.何谓医嘱?答:医嘱是医生拟定治疗、检查等计划的书面嘱咐,也是护士执行治疗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还是护士完成医嘱前后的查核依据。486.医嘱的种类有哪些?答:医嘱的种类有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两大类。而长期医嘱又分为定期执行的长期医嘱和长期备用医嘱。临时医嘱分为:指定执行时间的医嘱、临时备用医嘱和需一日连续执行多次的医嘱。487.何谓长期医嘱?答:长期医嘱是指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至医生注明停止后医嘱方才失效. 488.何谓临时医嘱?答:临时医嘱是指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一般只执行一次。
489.何谓临时备用医嘱?答:临时备用医嘱(sos): 12小时内有效,只执行1次,过期未执行则失效。
490.医嘱的处理原则是什么?答:医嘱的处理原则是(1)先执行,后转抄;(2)先急后缓;(3)先临时后长期;(4)医嘱执行者签全名。491.在处理医嘱时应该注意什么?答:应该注意:(1)医嘱必须经医生签名后才有效。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基础护理学重点简答题07等内容。 
  基础护理学重点复习笔记 18页 免费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 10页 免费 护理学基础...网络学院《基础护理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护理留置导尿的病人,以下护理...   基础护理学: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题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基础护理学重点复习笔记 18页 免费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10页 免费...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考试必考,本人已过。...医疗文件: 是医院和病人的重要档案资料, 也是医学科研、 医疗教育和有关法律...   基础护理学重点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名词: 1.压疮是局部...简答题: 一.特殊口腔护理目的有哪些? (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   基础护理学重点 9页 5财富值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 4页 2财富值 护理学基础...半 皮肤 D.按摩足跟部 E.酒精擦浴 五、简答题: 简答题: 1.口腔护理适应症...   基础护理学简答和论述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简答和论述 五、 简答题 1、...答: (1)在内容上,除患者的一般情况外,应重点评估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 ...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日期: 科别: 姓名: 分数:选择题[A 型题],每题 2.5 分...护理承担的多重角色中,最重要的角色为:A B、管理的角色 C、教师的角色 B、...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终极版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整理的资料...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11页 免费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4页 免费 基础护理学重点...  二、简答题: 给药的原则: (1)按医嘱准确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八...各项记录,尤其时护理表哥应按要求逐项填写,避免遗漏。 4、简要 记录内容应重点...一般临床表现_一、意识变化_二、瞳孔变化_三、呼吸变化_四、血压、脉搏变化
&&&&参见:
&&&&百拇医药网专业知识-基础护理学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07年专业知识-基础护理学模拟试题,)单项选择:一、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A.各种反射消失B.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C.呼吸停止D.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E.心跳停止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做晨间护理时,对危重病人特别注意A.更换床单B.注意体位C.检查皮肤受压情况D.清理床铺E.协助排便答案:有,单项选择题:()闻女士,腰椎间盘突出伴高血压,术前病人自行沐浴时,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教会病人使用浴室内的呼叫器B.入浴时间太长应予以询问C.告知病人饭后1小时后即可进行沐浴D.病室温度调节在24℃左右,水温调节在40~45℃E.告知病人为避免误闯,浴室门应闩好,浴室外应挂牌提示有人答案:有,
专业知识-基础护理学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专业知识-基础护理学模拟试题热门试卷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新的生命机体从出生开始,不断发育、逐步成熟,各系统器官、尤其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均不成熟、不完善,易受各种不良内外环境的影响,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且易出现急症和危重病。儿童机体在组织解剖、病理生理、营养代谢、免疫抗感染以及心理行为等诸多方面均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儿童疾病在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预后以及预防等方面均有别于成人的基础。儿科临床医生,在面对被疾病折磨的患儿及其紧张焦虑的家长时,必须全面考虑儿童的机体特点和患病特点,才能做到正确诊断、有效救治、准确评价。儿童疾病急症较多,具有起病急&、变化快&、进展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抢救需争分夺秒。若救治及时、处理妥当,可把生命垂危的患儿从死亡边缘上拉过来,因儿童的机体修复能力强,抢救成功率高;若错失抢救的“黄金时间”,则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而遗憾终生。儿科门诊是患儿进入医院的第一道希望之门,在这里,患儿是否得到了恰当、及时的救治非常重要,因此,我国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均把“首诊负责制”作为医疗核心制度中的重中之重。儿科临床医生熟悉掌握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诊断和救治措施,快速地对接诊患儿的病情及救治措施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价,有助于保障儿童的健康、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科门诊常见的急症症状是了解病情的重要线索,症状包括患者感知的痛苦和临床医生发现的体征。儿童常无明确的主诉,症状的表达需由与其密切接触的监护人来完成;因此,儿科医生需要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获得有用的信息,并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查体,发现主要症状和阳性体征,同时还要获取患儿家长对诊断治疗措施的认同及积极配合。儿科门诊常见的急症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瘫痪、&呼吸困难、&紫绀、&呕血、&便血、&哭闹、&头痛、&呕吐、腹痛、&血尿、少尿等,这些症状都是临床医生必须加以重视、需立即给予评价处理的急症。“医者父母心”,这句古话对儿科医生来说不仅仅是称赞,而是实实在在的职业素养和要求。上述的这些急症在儿科门诊均很常见,同样的急症,经过医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发生的病因不同,所需要的治疗措施也不同。例如,“哭闹”这个症状可见于许多患儿,单纯以“哭闹”为主诉就诊于儿科门诊的也很多,有时侯“哭闹”可能是“肠套叠、肠梗阻”等严重疾病的表现,需要立即急救处理,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同时患者需要支付必须的医疗费;有时候,儿科医生问诊、查体劳累的结果是发现孩子衣服上有根小刺,清除掉即解决问题了,患者不需要支付任何医疗费;有时侯“哭闹”仅仅是肠痉挛的表现,孩子喝点温水、肛门排气后即解决问题了,患者也不需要支付任何医疗费;有时侯“哭闹”是“疱疹性咽峡炎”、“溃疡性口腔炎”、“肺炎”、“急性肠炎”等这些感染性疾病的表现,需要口服、甚至静脉应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药物,患者也需要支付一定的医疗费。面对“哭闹”、痛苦不安的患儿,儿科医生和孩子的父母一样也有很多担心和不安;担心治疗不及时延误了孩子的病情,更担心治疗措施过度出现副作用、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对儿科门诊常见的急症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儿科医生抉择治疗措施的前提。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临床医生诊治疾病的基础,任何症状的发生都有其基本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但又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往往包含很多复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必须加以综合分析,而不能机械地对号入座。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辩证思维的过程,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分析所获取的有关信息,结合多年辛苦积累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高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瘫痪等常提示神经系统疾病。呼吸困难、紫绀常提示呼吸或循环系统疾病。腹痛、呕血、便血常提示消化系统疾病。血尿、少尿常提示泌尿系统疾病。当惊厥、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或紫绀等症状的发生比较突然,而且进展迅速者,则要注意是否有中毒的可能。同时,病史采集过程中也不能忽略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以及社会环境中可能与本次患病相关的因素。儿科门诊患儿的病情往往较急,再加上目前拥挤的就医环境,患儿候诊时间过长,许多危重、急症患儿被隐藏在这些焦急候诊的人群中。因此,儿科医生对门诊患儿的病史采集必须快速准确&,而不能慢条斯理地系统进行,应当先有重点地简要问明情况&,然后边询问边检查,发现需急救的情况要立即抢救,以免延误救治。例如,可以根据患儿存在的明显急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退热、止痉、吸氧、止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输液等,尽可能的阻止病情恶化。尽量做到及时恰当的救治患儿,同时避免过度医疗对患儿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此,尽早在病人堆中识别出危重急症患儿非常重要。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价危重急症患儿需要立即给予治疗、优先处理,以免延误救治、影响预后。门诊急症救治的原则是快速判断、立即救治,救治过程中随时评价病情变化和救治效果,遵循救治-评价-再救治-再评价……,如此循环不间断地救治-评价,直至救治成功转入病房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或者抢救了足够的时间患儿仍无生命迹象,按临床诊疗常规要求可宣告“临床死亡”时,可停止抢救。拥挤繁忙的儿科门诊,应首先注意识别和评价以下6种常见的影响生命的急症,以给予积极及时的临床救治。呼吸心跳骤停识别和评价线索凡是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伴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跳呼吸骤停;此时心电图呈等电位线或室颤。心率极度缓慢,年长儿&30次/分、婴幼儿&60次/分、新生儿&100次/分时,引起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与心脏停搏无异;呼吸极度衰竭、过于表浅、缓慢、倒气样呼吸或虽有呼吸动作而胸部听不到呼吸音时,也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与呼吸停止相同;二者均有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险,属心跳呼吸骤停的先兆。救治措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三个阶段、九个步骤(见附表)。附表&心肺脑复苏的阶段和步骤。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首次静脉或骨髓内给药剂量为0.01mg/kg(1:10&000溶液0.1ml/kg)、气管内滴注为0.1mg/kg(1:1000溶液0.1ml/kg),然后每3-5分钟给药1次,各途径剂量均为0.1mg/kg,一般用3-5次。必要时采用静脉滴注,剂量为2.0μg/(kg·min),最大可用至20μg/(kg·min),直至有效心搏出现,而后减慢为0.05-1.0μg/(kg·min)。呼吸困难识别和评价线索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的表现。周围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呼吸频率改变,早期呼吸增快、呼吸费力,而后呼吸变慢、变浅、无力,呈点头、张口、下颌样呼吸,或出现呼气性呻吟,呼吸减至5-6次/分钟时,有呼吸即刻停止的危险。中枢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呼吸节律改变,呼吸的快、慢、深、浅不匀,早期呈潮式呼吸,晚期出现抽泣样、叹息样、下颌样呼吸,呼吸暂停、呼吸减慢乃至停止。呼吸增快是呼吸困难最易识别的体征。不同年龄呼吸增快的标准:&①&&&2个月,&≥60次/②1-12个月,&≥50次/③1-5岁&,&≥40次/min.救治措施保持气道通畅、供氧时注意有无气道梗阻&,目的是改善呼吸功能,使血气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循环障碍识别和评价线索①面色苍白或口唇、指、趾发绀,皮肤发花;②手足发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1秒);③脉搏增快或不能触及;④血压降低或正常,脉压差缩小(&4.0kPa或30mmHg)。救治措施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疏通微循环、纠正酸中毒、增强心肌收缩力、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中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短时间内输入液体及各种药物,尽快恢复内环境平衡、纠正休克。惊厥识别和评价线索是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的不随意收缩和抽动,常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俗称抽风、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婴幼儿多见。是由于各种刺激引起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也与婴幼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多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色苍白或青紫,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呼吸急促或不整,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四肢局部或全身肌群呈阵发性或强直性收缩与抽动。严重者呈角弓反张状,可伴呼吸暂停、大小便失禁等。惊厥发作持续数秒、数分或更长时间。惊厥后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少数患儿(如低钙血症)惊厥时和惊厥后意识清楚。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惊厥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正常者称惊厥持续状态。由于惊厥持续时间长,机体代谢增加,氧及能量供给减少,可引起高热、脑缺氧性损伤,往往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后遗症。救治措施一般治疗与护理:置患儿于平卧位,头后仰偏向一侧,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喉部分泌物,防止吸入、窒息。保持安静,避免呼叫、拍打、搬动等不必要的刺激,减轻发作。控制惊厥的急救措施:①针刺法,针刺或指压强刺激人中、合谷等穴位。②药物止惊,常用药物为地西泮(又称安定)和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和苯妥英钠也可选用。意识障碍识别和评价线索早期表现烦躁不安、狂躁,或淡漠、迟钝、昏睡,晚期进入昏迷。救治措施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维持脑功能。重度脱水识别和评价线索主要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深快、烦躁不安或淡漠、神志不清、惊厥等。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起病急、变化快,不及时救治常危及生命。救治措施需迅速补液、扩充血容量治疗,防治循环衰竭。体格检查在临床救治和评价儿科急症中的作用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环节,面对不能清楚、准确表达痛苦的患儿,儿科医生常常需要快速的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才能准确判断病情。全身各脏器的望、触、叩、听虽然是个复杂的物理查体过程,但有经验的儿科医生可在接触患儿的即刻,通过望诊识别出急症患儿,并可粗略评价其病情危重程度。一般情况首先了解患儿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同时观察其意识状态以及发育、营养状况是否正常。意识障碍是病情危重的征象。此外,患儿的精神状态和体位是否正常也是检查时必须注意的,例如,心力衰竭的患儿往往比较烦躁,不喜欢平卧。皮肤、黏膜、淋巴结是否存在皮疹、瘀点、瘀斑、青紫、水肿、脱水、黄疸或苍白等异常,注意观察这些症状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例如,水肿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脏或心脏疾病;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提示血液系统疾病或急性严重感染以及DIC等;黄疸提示肝脏或血液系统疾病。检查枕后、颈部、耳后、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注意其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等。全身淋巴结异常提示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局部淋巴结异常往往提示附近脏器发生炎症性或肿瘤性病变。有选择的针对各个脏器的望、触、叩、听,以寻找病变部位。实验室检查在临床救治和评价儿科急症中的作用实验室检查在儿科急症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往往可为某些疾病的临床决策提供关键性数据和资料,对于判断病情、明确诊断、给予有效的治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儿科医生在门诊工作时,应当在了解病情的基础上,尽快地选择一些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以指导临床决策。血常规有助于观察贫血、感染等。对于出血患儿要特别注意检查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血气分析有助于了解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此外,可以针对性地检查血糖、血酮、血沉、C-反应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指标。尿常规、尿糖等有助于了解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情况。急诊心电图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也是儿科急症救治中常需进行的检查。儿科医生要学会珍爱生命和面对死亡“急症”是儿童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儿科门诊,时常会遇见医生“首诊”时已经死亡的患儿;“死亡”,此时对许多满怀希望、厉尽千辛万苦、急匆匆赶到医院的父母成了难以接受的现实。考虑到家长的迫切要求,为了安抚家长,医生仍然需要进行常规的心肺复苏,一般持续抢救时间为半个小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告知家长患儿的病情及宣告“临床死亡”的依据,要对患儿家长的感情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帮助他们慢慢接受“死亡”这一现实,充满爱心地和家长一起面对死亡。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公认的医学模式是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要求临床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本身,更要关注疾病给患者的心理及其社会关系造成的影响,要求临床医生要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急症死亡儿童中有部分属于出生缺陷患儿,有一些患儿从目前的医学诊疗水平来说属于不治之症,孩子不可避免地要夭折、不能长大成人,对这些死亡患儿,许多儿科医生自认为属于“自然死亡”,更容易忽略家长的痛苦。既往曾有出生缺陷患儿术后突发死亡,母亲难以承受打击从医院的病房楼跳下身亡,结果引起社会和媒体广泛的关注,要求医院对“母子双亡”负责,医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与患儿的父亲打了很长时间的官司。这种惨痛的教训给我们儿科医生的警示是:学会理解患儿的亲人,学会和患儿的亲人一起面对死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呼吸机临床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