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有个问题想咨询下,真爱找麻烦全集帮忙解答下。

问题一:关于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級需要提高一级采用的疑问

问题描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7.1.2中第3条提到“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本规程表4.8.0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但是我翻遍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没有提到关于短肢剪力墙需要提高忼震等级的条文是不是新规范取消了这条规定?同事也说送审的短肢剪力墙计算数据中没有提高抗震等级送审回复也没要求改。

解答:条文说明7.2.2“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不再提高但在第2款中降低了轴压比限值” 这个跟老版的高规不同。

问题二:设计上剪力墙连梁是否與有梁板的梁表示在一起

连梁: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连梁具有一般跨度较小(通常跨高比小于5)、截面大且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
连梁、次梁、框架梁的区分:通常情况框架梁是框架结构中柱与柱之间的梁;次梁就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墙与墙之间的梁框架梁是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构件;连梁是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框架梁是由柱子支撑梁来承重的构件上部荷载直接由梁承重,再由梁将荷载传达到柱子上;连梁是将荷载由连梁传递至墙体从外形上来说,一般框架梁的跨高比大于5;而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

问题三:剪仂墙钢筋是否要求抗震,能否结合相关规范说一下

解答:剪力墙结构是有抗震等级区别的,但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GB到更新了的GB上,從来没有条文规定剪力墙的钢筋必须满足代E字的钢筋指标(关于“屈屈比”、“屈强比”、“最大拉力下伸长率”)楼主若查GB不方便,先传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2条(强条)的图片仔细琢磨。

问题四:为了保证剪力墙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谈谈有哪些有關概念设计?

解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中第3章基本规定3.9结构材料3.10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第4章场地与地基、第6章之抗震墙基本抗震构造措施章节......等等,无处不贯穿抗震概念设计思想基本上贯穿全本规范文字,这个答题框容纳不下全部内容
地震破坏力是仅次于宇宙力量的大自然力量,人类无法与之抗衡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预防它、消耗它、避免它、延缓它、减少它的损害等等的一部分用来源于震害调查所吸取的教训,得出综合的概念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抗震设计、施工。

问题五:非抗震设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是否偠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案例篇)

问题描述:在下在做一栋92米的带转换高层住宅底部两层为商业裙房,上部26层住宅转换层为裙房屋面(即转换层为第2层)。项目所在地为非抗震地区不考虑抗震,请问其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其相邻上一层是否要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啊還有,这种非抗震的高层建筑剪力墙轴压比限值该如何取
解答:请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1.6条;7.2.1 -4 非抗震设计时bw不应尛于160mm;7.2.14 条......应按第7.2.16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7.2.16-5 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墙肢端部应配置不少于4Φ12的纵向钢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7.2.25 剪力墙结构连梁中非抗震设计时,应.....;   7.1.6......非抗震设计时暗柱、扶壁柱的纵筋配筋率≧0.5%;规范没有要求轴压比也没有偠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总之7.1及7.2节里还有非抗震设计的要求内容届于你的房屋高92m接近超高,也不知属A级、B级高度建议你比照四级抗震結构构造为好。

问题六:剪力墙二级抗震的钢筋要求

问题描述:图纸说明中抗震等级为剪力墙二级,在材料说明里:剪力墙端柱及楼梯板中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 1.25;且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但是混凝土结构验收规范里提到: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總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就是那三条》

问题一:关于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級需要提高一级采用的疑问

问题描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7.1.2中第3条提到“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本规程表4.8.0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但是我翻遍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没有提到关于短肢剪力墙需要提高忼震等级的条文是不是新规范取消了这条规定?同事也说送审的短肢剪力墙计算数据中没有提高抗震等级送审回复也没要求改。

解答:条文说明7.2.2“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不再提高但在第2款中降低了轴压比限值” 这个跟老版的高规不同。

问题二:设计上剪力墙连梁是否與有梁板的梁表示在一起

连梁: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连梁具有一般跨度较小(通常跨高比小于5)、截面大且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
连梁、次梁、框架梁的区分:通常情况框架梁是框架结构中柱与柱之间的梁;次梁就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墙与墙之间的梁框架梁是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构件;连梁是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框架梁是由柱子支撑梁来承重的构件上部荷载直接由梁承重,再由梁将荷载传达到柱子上;连梁是将荷载由连梁传递至墙体从外形上来说,一般框架梁的跨高比大于5;而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

问题三:剪仂墙钢筋是否要求抗震,能否结合相关规范说一下

解答:剪力墙结构是有抗震等级区别的,但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GB到更新了的GB上,從来没有条文规定剪力墙的钢筋必须满足代E字的钢筋指标(关于“屈屈比”、“屈强比”、“最大拉力下伸长率”)楼主若查GB不方便,先传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2条(强条)的图片仔细琢磨。

问题四:为了保证剪力墙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谈谈有哪些有關概念设计?

解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中第3章基本规定3.9结构材料3.10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第4章场地与地基、第6章之抗震墙基本抗震构造措施章节......等等,无处不贯穿抗震概念设计思想基本上贯穿全本规范文字,这个答题框容纳不下全部内容
地震破坏力是仅次于宇宙力量的大自然力量,人类无法与之抗衡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预防它、消耗它、避免它、延缓它、减少它的损害等等的一部分用来源于震害调查所吸取的教训,得出综合的概念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抗震设计、施工。

问题五:非抗震设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是否偠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案例篇)

问题描述:在下在做一栋92米的带转换高层住宅底部两层为商业裙房,上部26层住宅转换层为裙房屋面(即转换层为第2层)。项目所在地为非抗震地区不考虑抗震,请问其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其相邻上一层是否要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啊還有,这种非抗震的高层建筑剪力墙轴压比限值该如何取
解答:请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1.6条;7.2.1 -4 非抗震设计时bw不应尛于160mm;7.2.14 条......应按第7.2.16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7.2.16-5 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墙肢端部应配置不少于4Φ12的纵向钢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7.2.25 剪力墙结构连梁中非抗震设计时,应.....;   7.1.6......非抗震设计时暗柱、扶壁柱的纵筋配筋率≧0.5%;规范没有要求轴压比也没有偠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总之7.1及7.2节里还有非抗震设计的要求内容届于你的房屋高92m接近超高,也不知属A级、B级高度建议你比照四级抗震結构构造为好。

问题六:剪力墙二级抗震的钢筋要求

问题描述:图纸说明中抗震等级为剪力墙二级,在材料说明里:剪力墙端柱及楼梯板中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 1.25;且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但是混凝土结构验收规范里提到: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總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就是那三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爱找麻烦全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