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实习护士大学生心理调适压力与自我调适

欢迎访问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您是本站第
您现在的位置: >>
临床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及自我调适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日
&&& 医护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医护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她们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医护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围绕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精神等进行工作,常使护士感到身心疲惫,导致护士身心紧张性反应日渐突出。过度的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士的出勤率,而且还影响到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量,给医护事业带来较大影响。由于护士职业的性质、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给予不公平的待遇等给护士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正确了解和分析影响护士心理的压力因素,探讨调适对策,保持健康、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去面对护理工作,是保证高质量护理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之一。
一、压力与自我调适
&&& 压力(pressure&stress)可以从物理学和心理学两个层面界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压力是心理压力源与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的体验过程。对&压力&的思考和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最先将压力一词引入社会学领域,认为压力是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的紊乱状态,外部因素的持续影响会使机体处于唤醒和失调状态,最终会影响健康。后来加拿大医生汉斯&塞尔耶(Hans Selye)在《各种伤害作用引起的综合症》一书中认为,压力(stress)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映现象,是由有机体的各种&需求&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心理现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拉扎鲁斯认为,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之间失衡引起的一种紧张的主体反映,强调了个体的认知在压力中的作用。
&&& 时至今日,心理学认为压力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
&&& 1.压力是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和环境刺激。如地震、战争、拥挤、噪音等因素。
&&& 2.压力是人体对外部刺激的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反应,表现为一种压力状态。这种反应包括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心理的反应包括:个体的行为、思维及情绪等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包括:心跳加速、口干舌燥、手心出汗、胃部不适等应激性反应。
&&& 3.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匹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主体状态,是一个过程。个体常常表现为从行为、认知和情绪等方面所产生的改变和应激反应。
&&& 压力导致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反应。压力的生理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经常显得不耐烦,暴躁、焦虑、易怒,睡眠品质较差,失眠,经常打哈欠,发困;健康指数明显下滑,经常感觉不舒服,容易生病,感冒,头痛,胃痛,消化不良,溃疡、记忆力下降等。经常体验到神经性抽搐或肌肉痉挛,很难放松,腰酸背痛。过度压力会导致人的很多的系统发生改变,如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压力的心理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情绪容易沮丧,低落,波动大,情感倒错,对现状与未来常感到无能为力;有挫折、空虚的感受;人际关系变得不和谐,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不快。说话冷言冷语,感情迟钝,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谈话都倾向负面的描述等。压力过大,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调适,会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人的自我调适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行之有效的克服压力的方法。
&&& 自我调适也称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是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健康心理学认为,自我调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我调适,指人们给自已制定行为标准,用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或惩罚来加强、维护或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狭义的自我调适,实际上指自我强化,即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用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自我调适包括三个基本过程: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
&&& 1.自我观察。指人们根据不同的活动中存在的不同衡量标准,对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的过程。
&&& 2.自我判断。指人们为自己的行为确立某个目标,以此来判断自己的行为与标准间差距并引起肯定的或否定的自我评价的过程。
&&& 3.自我反应。指个人评价自我行为后产生的自我满足、自豪、自怨和自我批评等内心体验。
&&& 当今时代,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压力都大的时代,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个体在出现心理的压力和心理障碍的时候,能够主动的运用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来调节自我,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心理的健康。
二、医护人员的压力分析
&&& 临床科室作为医院临床一线的医疗单位在整个医疗工作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面对各种病种的患者,护士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临床工作质量。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临床护士面临着特殊的压力。
&&& 1.职业的压力。临床护士执行治疗和护理操作多,随时可能被针具、锐器刺伤。有研究表明,如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或利器刺伤皮肤,有0.3%感染的危险,这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压力源。另外,由于临床护士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和使用各种药物,有些药物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有一定的威胁,使医护人员产生压力。
&&& 2.工作的压力。 由于临床护士直接接触患者时间长,而且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使临床护士遭受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机会相对较多,这些对临床护士的健康直接构成威胁。临床护士除完成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外,还要经常面对突发的抢救事件。长期紧张繁重的工作造成很多护士出现身体的不适,常见的有疲乏感、易生病、头痛、腰背痛、习惯性便秘等。另外,轮班也会导致护士的生理节奏紊乱,容易产生疲劳感。
  3.心理性的压力。心理性的压力源是指任何引起心理压力的因素和刺激,其中挫折和心理冲突是最重要的两种,临床护士经常会面对挫折和心理冲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护工作服务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临床护士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以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繁忙的工作可能造成学习的需求不能满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可造成临床护士的挫折感,会产生多种心理冲突。
  4.社会性的压力。由于临床工作量较大,许多护士下班后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照顾家人的生活,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可能会引发家庭矛盾;在工作中,临床护士要经常协调护-护关系、医-护关系和护-患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协调这些关系,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矛盾和冲突。同时,患者的死亡对护士的心理影响比每天处理危重患者产生的影响要严重,濒死及死亡现象作为一种刺激因素除造成护士的直接心理压力外,还可使护士产生紧张感,在工作中易出现差错事故。
&&& 5.自我发展的压力。医护人员自我发展包括职称晋升、薪级增加、职务升迁等,横向的比较与倾轧常常使她们面临较大的职场压力。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职级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社会认可度的拉大,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
&&&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护士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并日趋复杂。护理工作高风险、高责任、高水准技术要求,家庭期望迫切及复杂人际关系,特殊环境氛围等,导致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要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及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护理队伍的稳定。
三、医护人员的自我调适与减压
&&& 临床医护人员长期高负荷工作,身体、精神常处于高压应激状态,心理处于疲惫、压抑、焦虑之中。时代的发展对于护士的压力源只增不减,作为新时期的护理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就要学会自我减压,自我调节,及时有效地释放、缓解内心的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 1.坦然面对压力
&&& 对可能发生的压力要有心理准备,不要总强调工作压力是如何不合理,自己如何不喜欢。减压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需要了解自己担心的是什么?还要学会发泄、放松、幽默等方法。总之,如果需要缓解压力,就必须学会用正常的心态去面对压力。
&&& 2.冷静应对,保持情绪稳定
&&& 保持情绪稳定,用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角色约束自己的情绪变化。紧张焦虑时,要学会放松,调整心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着想,从心理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缓解精神、体力的疲劳状态,轻松愉快工作。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练就过硬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减少工作场所矛盾的发生。学习心理学知识,培养健康品格,提高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合理宣泄消极情绪,升华积极情绪,才能减轻心理疲劳、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平衡,使自身变得轻松愉快,才能促进健康,缓解护患冲突。积极参加各种新技能、新方法、新理念的学习与培训,除护理专业学习外,增加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紧跟时代发展,使护理工作迈向专业化。
&&& 3.增强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人的健康最重要的是人的适应能力。而人的适应能力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面对不同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表述,面对不同的环境,也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关系的产生。
&&& 4.换位思考
&&& 多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心情,关心患者的病痛。在工作中多沟通、勤交流,尽可能提供到位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如果工作不尽人意时,要主动道歉,取得谅解,多数患者和家属能够在真诚和善意的沟通中理解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治疗。如果发生不理智和无理取闹时的行为时,不应以暴制暴,要以诚相待,忍让在先,同时寻求院方帮助妥善解决纠纷。
&&& 5. 排除负性情绪   
&&& 善于转移,合理宣泄。每个人都有苦闷的时候和不愉快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一个人在屋子里面冥思苦想,一定要转移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改变环境,如出去溜溜弯,听音乐会,找朋友聊聊天,看电影,都能排解人的负性的情绪。当人的情绪不好的时候,要能够去宣泄,长期的积累起来的负性情绪,一定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损害。通过一定的渠道,就能够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
&&& 6.学会宽容。宽容就是允许别人对事物、事件有独立的看法和判断,或者对别人不同的意见看法和行动的容忍。社会对人能力的要求中,合作能力尤为重要。因为每个人的成功与发展的背后一定会有人际关系的支持。因此一个人在合作过程中,能力才能得以增长,每个人所在的组织发展,才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所以这种合作能力就要求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能够宽容。学会宽容,才能容忍别人。(十四病区& 吕明芮)
上一篇:[ 11-21 ]
下一篇:[ 08-02 ]
技术支持:
备案/许可证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肿瘤科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及自我应对措施.pdf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60 &&
肿瘤科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及自我应对措施.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吉林医学2009年 12月第 3O卷第23期
肿瘤科护士存在 的心理压力及 自我应对措施
王丽萍,王继红,陈立新
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二科 ,吉林 长春 130061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心理压力;应对措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护士的技术及各项要求也
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 的医疗锐器刺伤
统称为针刺伤 ,如针
随之提高,特别是对肿瘤科护士的要求更高。每天面对正在
头、缝针、刀片等,约占86%,其他途径为黏膜
眼、口腔 接触
生死边缘挣扎的癌症患者,肿瘤科护士应该具备一流的技术
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手部皮肤 、伤 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 】。
Skil1 ,高度的责任心
Responsibility 和极大的耐心
尤其是肿瘤科,每天避免不了要接触各种化疗药物和放射元
tienee 。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往往让患者从意识
素,也避免不了针刺的危险。在我国,对护士的防护措施还不
上将癌症和死亡等 同起来…。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 的缺乏,
很完善 ,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既有放射性核元素的威胁,还
情绪变化及其复杂,很容易造成护患矛盾、患者之间的矛盾、
有化疗药物的侵蚀和各种病毒的侵害 ,这些都让护士感到不
医患矛盾、医护矛盾等 ,种种矛盾造成了护士极大的心理压
安和惶恐,更进一步加剧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力。而护理工作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感染的危险、针
1.4 社会因素 :一直以来,在患者心 目中医生是 占主导地位 ,
刺的危险、化学毒素的危险、放射元素的危险等,这些因素也
护士只是附属。护士在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等级:书童 |
热门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护士实习自我总结
来源:233网校&&日&&&【233网校: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已有291人加入
   实习生活即将结束,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为期十个月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实习是我们将理论用于实践,用于临床所迈开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心得体会亦不少,下面为我对本次实习的自我总结:
  我XX市中医院实习,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和规定,我分别到了内、外、妇、儿、五官、急诊、骨伤等七个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十个月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较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学习任务,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此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与所在实习医院的党支部取得联系,保证离开了学校,不在培养人的视野仍能继续吸取党的教育,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其间我踊跃参加了实习单位及各科室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各项活动,使自己的实习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我对自己实习期间的表现是较为满意的,同时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充满了信心,也诚挚希望大家能给我提更多宝贵的意见各建议,帮助我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推荐:
  特别推荐:
来源:233网校-责编:drfcy&&&
7月28日 13:27
/read-htm-tid-825488.html
7月28日 13:26
/read-htm-tid-825488.html
6月1日 14:21
6月1日 14:21
5月13日 14:43
  2013年护士资格考试将于5月18日进行,在这里,小编开通了2013年护士资格考试考后...
5月9日 21:53
有那些亲是考过了的,觉得考试的内容怎么样
5月9日 15:46
考试模拟题总是90几分,怎么办啊 & & & 这样下去能过么
状态: 时间120分钟
参考2701人状态: 时间120分钟
参考1611人状态: 时间120分钟
参考921人状态: 时间120分钟
参考673人状态: 时间120分钟
参考1106人状态: 时间150分钟
参考1589人状态: 时间150分钟
讨论人数:31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咨询热线:028-
药品资讯网--新药研发行业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
> 浅谈精神科护士自我心理调适
浅谈精神科护士自我心理调适
发布时间:
【题 名】浅谈精神科护士自我心理调适
【作 者】贺金花
【机 构】内蒙古第三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刊 名】《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年 第10期 932-932页 共1页
【关键词】精神科 护士 自我 心理调适 心理疲劳
【文 摘】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及医学界内部对精神病及精神医学存在一定的偏见及歧视。对于为广大精神病患者服务的护士们,就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尽管精神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不断的发展,但仍然未被社会完全认可,精神科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社会价值得不到体现,付出的辛劳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尊重,认为护士只是看住患者不要发生逃跑、自杀等意外即可,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主观上极易形成不良的心理疲劳。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赞助商链接
推荐专业资料
赞助商链接现代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整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现代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整现代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整(原作者:裴云霞 韩 杰 康艳丽)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护士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并日趋复杂。尤其是儿科护士,护理工作高风险、高责任;又由于护理服务对象特殊,高水准技术要求,家庭期望迫切及复杂人际关系,特殊环境氛围等,导致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要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及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1],甚至影响到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因此,儿科护士的自我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心理压力因素社会因素带来的心理压力: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绝大多数夫妇只生养一个孩子,这样的家庭结构已呈现“四二一”趋势,即四位老人,一对年轻夫妇,整天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的关注可谓是谨小慎微,甚至溺爱有加。一个孩子生病后,全家倾巢出动,面对孩子的打针、采血,全家人如临大敌,个个惶恐不安,有的家长不顾及护士的感受,要求护士必须一针见血,否则更换其她的老护士。这无形之中给护士增加心理压力,如果操作一旦失败,家长则面露不满,甚至遭受不文明的漫骂和羞辱,常常给护士带来更为严重的心灵伤害,精神上的负担。特殊转科导致的心理压力:高标准的技术要求是儿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2]。由于现代肥胖、超重儿越来越多,造成头皮静脉穿刺难度也越来越大。而护士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患儿及家属的理解,甚至在工作场所遭受言语辱骂、身体侵害,并被要求经济赔偿。又因为医院规定和患者发生矛盾时,无论原因在谁,首先处罚护士,所以感到很委屈、憋闷,如果自己不善于排除捆扰和减轻心理压力,这种消极的破坏性的情绪使护士身心都处于应激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身心疾病,还会影响护理质量。护理现状导致的心理压力:儿科历来存在“三多现象”,即病人多、家属多、噪音多,护士的职业风险、心理压力、劳动强度高于成人科室,尤其是在每天高峰时段以及每年的夏、秋高峰季节,整个病区人头攒动,哭声、叫骂声,催促声不绝于耳。护士多为女性,在家中还要承担着家庭主妇的角色,每天在这种嘈杂、烦乱的环境中,很难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处理医嘱、配药、穿刺等事务。护士经常因为家长的催促而分散注意力,但是还不容得半点疏忽,每执行一次护理操作不单要按“三查七对”的原则,更要反复地查对。儿科护士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紧张疲劳的状态,必然会造成职业压力和身心疲惫。知识技能更新的压力:护理学科要发展,就必须开拓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仪器不断更新,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各种新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层出不穷,迫使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结构,造成更新知识的压力[2]。自我调整拥抱压力:很多人都抱怨工作压力,而个人的心理疲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调节能力。首先要学会拥抱压力,对可能发生的压力要有心理准备,不要总强调工作压力是如何不合理,自己如何不喜欢。减压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需要了解自己担心的是什么?还要学会发泄、放松、幽默等方法。总之,如果需要缓解压力,就必须学会用正常的心态去拥抱压力。换位思考:在临床工作中,儿科护士应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应多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心情,关心患儿的病痛。在工作中多沟通、勤交流,尽可能提供到位的服务,满足患儿的需求。如果操作不尽人意时,要主动道歉,取得谅解,多数家长在真诚和善意沟通中一般能够理解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治疗。如果家长发生不理智和无理取闹时的行为时,不应以暴制暴,要以诚相待,忍让在先,同时寻求院方帮助妥善解决纠纷。保持情绪稳定,排除其他思维信息的干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职业的角色来约束自己的情绪变化,克服性格的弱点。当心情忧郁不适时,应及时休假,切勿带病坚持工作。调整身心状态后,全身心投入工作,避免不良情绪干扰自己的心理。紧张焦虑时,要学会放松,调整心态,工作中要一切以患儿为中心,处处为患儿着想,要从心理上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才能缓解精神、体力的疲劳状态,工作起来也会轻松愉快。提高护理质量和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平时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穿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练就过硬技能,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同时,儿科护士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两者相辅相承。儿科护士必须自学心理学知识,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合理宣泄消极情绪,升华积极情绪,才能减轻心理疲劳、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平衡,使自身变得轻松愉快,才能促进健康,缓解护患冲突。增强自信心,树立终身教育思想。自信可增加个体对压力的抵抗力。护理人员应热爱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自觉参加各种新技能、新方法、新理念的学习与培训,增加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及管理学,计算机网络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终身教育思想的树立,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进取心和人文素质。若期望受到尊重,护理工作就得迈向专业化。一个专业应有其哲理、观念及道德规范,为同行所公认的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进步是不断通过科学研究及教育学习而取得的[3]。总之,在快节奏、多元化的今天,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对生存质量的日趋关注,以及维权意识的不断强化,医护人员面临的压力和风险也在与日俱增。医护人员必须学会顺应形势,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和精神压力,树立终身教育思想理念,提高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在困惑时能以宽容为怀、换位思考,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用法律维护尊严。参考文献1 赵光红,刘义兰.护士压力壮况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 :689.2 席朝霞,刘艳,辛芳琴.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16.3 周侠.护理现况与未来趋势.实用全科医学,):84 85.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心理调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