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深红色房间,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首诗的相关知识_百度知道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首诗的相关知识
全一点,全诗,鉴赏,译文都要有。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出自《鹧鸪天·桂花》。一、全文: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二、译文: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三、赏析: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议论的第三层。“骚人”,指屈原。屈原在 《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而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国诗歌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作者:佚名&& 日&#32;17:00&& && <span id="hitcount8 &&
鹧鸪天·桂花宋代: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红一作:轻)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注释:⑴鹧鸪天:词牌名。⑵“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⑶“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骚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犹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建中靖国(1101年)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乡里约一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纷扰,在归来堂上悉心研玩金石书画,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赏析: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作者介绍:& & & 李清照(日~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栏目主编:谢海衡
责任编辑:谢海衡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网友:{AddUser}
注册 &|&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北京市 . 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_高一语文题在线解答_101答疑网
邮箱/用户名/手机号
下次自动登录
您的位置: >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如果您无法查看,请先】
学生困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什么意思?
17-06-15 13:15提问
语文老师语文姚老师的解答
难&&易&&度:难
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
免费注册查看更多答案,注册即可免费提问&&
解答评分:10分
解答质量:
5分—完全理解,思路引导清晰解答详细
服务态度:
5分—追问回复很及时,回复内容完全解决问题
已有个问题
已有个问题
省骨干教师,省阅卷教师,省优秀辅导教师,市名师,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
市优质课教师,市优秀辅导教师。
查看完整简介&&
热门精选问题
加入问题辑
该问题已加入"二次函数问题辑"更改所选问题辑,此问题将从原问题辑中消失
没有合适的,
加入问题辑
该问题已加入"二次函数问题辑更改所选问题辑,此问题将从原问题辑中消失
二次函数及其单调性问题
没有合适的,
创建问题辑
请填写问题辑标题
适合年级: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初一初二
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至少选择一个年级
请选择类型
注:请在确认讨论完毕后再评分,评分后将无法添加讨论了
教师解答质量:
不理解,答案有错误
教师服务态度:
不理解,答案有错误
我想对老师说:
请对老师评价
我要纠错的原因:
内容不能为空!
请输入内容!
你是否取消收藏该问题?
还可以输入300字
100人关注Ta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0%专业教师服务
80%的问题10分钟解答
7x24小时客户服务
移动应用下载
Copyright (C) 2016 答疑网 prcedu.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信息 京ICP证041171号
京公网安备编号:64
400万学生都爱用的随身家教李清照: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古文故事戌时凉月
文/戌时凉月她是名相岐国公王&#29674;的外孙女。她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的千金。她是宰相赵挺之的儿媳。她是金石考据家赵明诚的妻子。她是婉约词宗,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才女。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她是其中一位。是的,她是李清照。是生于大明湖畔的婉丽佳人,是千载词苑里绽放的一枝秀美女儿花。-1-李清照(资料图 图源网络)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8212;&#8212;《如梦令》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8212;&#8212;《怨王孙》十六岁那年,她的两阙新词轰动整个京师。彼时,北宋的终结者赵佶即宋徽宗尚未继位。奸臣蔡京和宦官童贯也还没出来兴风作浪。二八年华的她,才力华赡,尚不知那“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销魂蚀骨之痛。童年及少女时代,她随祖父母在老家山东章丘的明水镇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祖父是前朝官员,藏书颇丰。尚在老家勤学苦读的伯父亦给予了她良好的启蒙教育。某年春游溪亭时,她作《如梦令》,秋游莲湖时,她又写下《怨王孙》。十六岁时,她赴汴京随父亲继母生活,带来的两首新词因景象开阔情辞酣畅在京城被竞相抄录和吟唱。那些字字珠玑的长短句折服了朝堂的文武百官,也深深打动了十九岁的太学生赵明诚。-2-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资料图 图源网络)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21036;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8212;&#8212;《点绛唇》如此惊慌失措的春日清晨,如此娇俏可人的回避场景,初见那一眼,少女心中该有怎样情怯的心动?而途经花园拜见她父亲的,正是风度翩翩、举止不凡的赵明诚。彼时,她是礼部员外郎的千金,他是吏部侍郎的公子。她早已是他心中无可替代的女神,而他,亦让她萌动最初的爱恋。他们情投意合,亦算得上门当户对。如果他们之间还有些不够完美,那就是两位在朝为官的父亲政见或者说立场并不一致。据《宋史》记载:王安石变法集团是典型的改革派,属于新党;苏轼等人则是反对王安石新政的一派,被称为旧党。赵父拥护王安石,李父受教于苏轼,而赵父历来与苏轼不和。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唯一的不合谐,即李格非的朋友是赵挺之的政敌。当然,这些障碍并不能阻止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喜结连理这一年,她18岁,他21。-3-李清照(资料图 图源网络)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8212;&#8212;《减字木兰花》新婚燕尔,琴瑟和谐。此首俏皮的小词生动描绘出夫妻二人的恩爱日常,满溢着闺房之乐。有人说此词露骨不似李清照的风格。然而,这世间再端丽的才女,在爱情的甘饴里亦会忘乎所以地沉醉。李清照在靖康之难时能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铿锵豪言,自然也可以在新婚蜜月吐露“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的闺房娇俏。就像旷世才女张爱玲,她在胡兰成面前变得低低的,“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再奇绝的才女,她在爱情面前总有娇羞。每天清晨,她都要将他送到大门口,在长巷里目送他去太学。夜晚,二人在灯下或读书或整理金石,这既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亦是他们日常研修的功课。那是一段欢愉且氤氲着相思的新婚岁月,却如此匆匆。崇宁元年(1102年),宋徽宗听信蔡京等人谗言,将元&#31056;朝臣即旧党定罪“元&#31056;奸党”,生者贬逐,死者削官。司马光、苏氏兄弟在列,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亦在列。李父先是被贬为京东路(在河南商丘)提刑,后又被免职押送原籍,最终在家乡被诏为监庙差遣,潜心治学。期间,李清照以回原籍看望父亲为由,去百脉泉老家住了数年岁月。与此同时,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在与蔡京的几番博弈中取得阶段性胜利,赵挺之位居人臣,使得赵家的地位一时达到鼎盛。赵明诚任掌管朝廷礼宾的副职&#8212;&#8212;鸿胪少卿。此间元&#31056;党人碑被拆。李清照被夫家接回。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8212;&#8212;《行香子》在老家的百脉泉边,她写下了这首《行香子》。字里行间尽是寂凉与对他的思念。后来,随着蔡京复职赵挺之辞官五日便猝然离世,赵家的处境一落千丈。李清照跟随被罢官的赵明诚搬离汴京,前往山东青州。这一年,她24岁,他27。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儒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儒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儒学”,获取更多儒学资讯。
[责任编辑:weiwei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年月日&&星期
当前位置: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a9e06c339f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5ea711732a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dd220bf43a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http://img.wngaj.gov.cn/HIWCMlw/.jpg
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指挥中心&&&&
地址:渭南市临渭区乐天大街西段&&&&电话: (&&&&网站标识码:
网站备案:陕ICP备号-2&&&&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网站访问: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红色房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