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球蛋白孕妇怀孕期间要注射乙肝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吗?

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乙肝孕妇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吗
24日上午,在稳定省城住房价格新闻发布会上,太原市房管局告诫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经纪机构要遵守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提醒广大市民在认购商品房时,要选择手续齐全、合法的商品房项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乙肝孕妇在怀孕期间不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只需在生下宝宝后,给宝宝注射就可以阻断母婴传播。
市民王女士:我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听人说乙肝携带者怀孕期间必须注射免疫球蛋白。现在我怀孕23周了,也向周边的准妈妈和产科医生打听过,但大家的说法都不一样,有的说需要注射,有的说不用。你们能不能帮忙问一下,乙肝孕妇是否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记者:就王女士的问题,记者分别联系了太原市疾病预防中心计划免疫科和山西省传染病医院产科。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现在,乙肝孕妇在怀孕期间不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只需要在生下宝宝后,给宝宝注射就可以阻断母婴传播,具体情况,在生产时,医院会告知的。
山西省传染病医院产科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乙肝孕妇现在已经不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了。乙肝孕妇应该在怀孕28周后去医院作检查,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定量。如果这两项检查结果正常,那么正常怀孕就可以了;如果不正常,只需要吃一些保肝、抗病毒的药就可以。本报记者 徐麦丽 实习生 梁红红
( 责任编辑:郝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怀孕期间乙肝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有作用吗?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由健康人群的血液制成,是一种外源性抗体,可以使机体快速获得免疫力,并有清除乙肝病毒的作用。但是孕晚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只能达到半数以上,远远低于出生以后接受联合免疫接种的成功率,而且新生儿体内并没有内源性抗体产生,有研究指出这个方法并不能减少母婴传播,所以,乙肝病毒感染孕妇不必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应等分娩后让新生儿直接接受免疫接种。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朱刚剑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给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用吗
全网发布: 16:27
母婴传播是怎样发生的?
  母亲传播给孩子有三种方式:
  1、宫内传播。
  2、期间传播,主要指新生儿在产程中。
  3、出生后母儿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中的传播,如果小儿免疫接种后已经产生表面抗体,就不会感染了。
宫内传播能阻断吗?
&& 国内早年在流产胚胎中的研究,宫内传播的发生率不低,但可能少量病毒感染能够被清除,在出生后能成为慢毒携带的约有5%。
&& 宫内传播是怎样发生的还不完全清楚,其中有一种可能性是子宫和胎盘间发生很小的错位性损伤。
&& 原来胎儿在子宫里由一条脐带血管连着胎盘,胎盘紧贴着妈妈的子宫内面。胎盘和子宫壁都有丰富的血管,但是并不相通。妈妈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能够从妈妈的血管里弥散到胎盘,再吸收到脐带血液中供给胎儿。病毒是不溶解的颗粒性物质,分子大,是不能弥散的,就不能从妈妈的血管里传播到胎儿的血管里去。
&&& 如果非常偶然,妈妈摔了一跤,或者受到某种剧烈的颠簸,子宫和胎盘有很小的错位,微细血管有很小的破裂。只要妈妈有很少一点血液进入胎盘,乙毒的子宫内传播就发生了。
&& 怀孕期间只要不是剧烈的运动,一般的活动(包括性生活),应该是不会传播的。
病毒水平很高的孕妇怎样阻断新生儿传播?
&& 新生儿在产程中与妈妈带血的液体接触而引起感染,许多研究表明:母婴传播率与分娩时产妇血清中的病毒水平相关。
&&& 孕妇慢性病毒携带如果HBV DNA≥7次方,即使规范而充分的新生儿免疫,仍有20%以上免疫失败。
& 近年来逐渐发展了一种预防方法:母亲在怀孕32周开始服2个月的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血清病毒水平一般可以降低1~2次方,目的是阻断病毒水平很高孕妇在分娩期中的母婴传播,降低这些新生儿的感染率,这是可能做到的。
&& 这样服药能阻断宫内传播吗?这是不能够的,因为:①宫内传播可以发生在整个孕期,而服药只是最后2个月;②服药后只是病毒水平降低了,假如降到5次方了,如果胎盘有很小的错位,还是可以传播的。
&& 对高病毒水平的母亲又有什么影响呢?母亲的肝功能正常,不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并不能把“”清除,病毒水平也很难降到5次方之下,停药后很快会回到原来水平,所以只是为了暂时降低孕妇分娩时的血清病毒水平,并不能治疗孕妇的慢性乙肝携带,大家都知道:当前还没有办法治疗慢性乙肝携带。
& 那么,对妈妈有没有害处呢?病毒能反弹而发生吗?怀孕32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只有2个月,时间很短,一般而言,停药后病毒反弹发生肝炎的几率应该很低。
&&& 然而,有一点要补充说明。慢性乙肝携带孕妇在孕期中发病与非孕妇携带者发生肝炎的几率相近,但分娩后因劳累和腹内压改变而发病的倒是不少,满月后需要去检查肝功能。
所有核苷类药都能用吗?
& 病毒水平很高的慢性乙肝携带孕妇,在孕期32周服用拉米夫定作为阻断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国内外都有过报道,国内多家以及我们科室也已经应用多年,认为安全有效。
&& 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对胎儿的致畸性,都被美国FDA认证为B类药物,即比C类(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安全,但不是A类,不能认为绝对安全。替比夫定作用比拉米夫定强,如果预期可能,孕妇服药不够8周以用替比夫定较好;拉米夫定对32周孕妇已经有较多临床应用,比较放心。
给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用吗?
&& 过去国内不少医院给母婴阻断的措施,在7、8、9三个月给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国内曾有报告,其中一篇发表在中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但说服力不强。
拿来说明大家就明白了。接受肝移植患者的血清病毒水平都较低,一般在10的5次方,在病肝取出的当时,规范的需要输注乙肝免疫球蛋白1万单位,以后每2周要输注2千单位。再看“大三阳”携带母亲,血清病毒水平千百倍于接受肝移植的患者,而且感染的肝脏还在不断大量复制病毒,注射200单位的球蛋白3次,连给病毒“抓痒痒”都不够,怎么会有用呢?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乙肝”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2:26
朱刚剑大夫的信息
朱刚剑大夫电话咨询
朱刚剑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朱刚剑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朱刚剑大夫提问
朱刚剑的咨询范围:
乙肝、丙肝等各种类型的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酒精肝、脂肪肝、免疫性肝炎、肝血管瘤等各种类型的肝病,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破伤风、出血热、狂犬病、HIV、结核等各种类型的传染病,发热待查,腹泻待查,昏迷待查。  
朱刚剑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肝病内科好评科室
肝病内科分类问答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HBV宫内传播的阻断作用
目的:探讨HBsAg、HBeAg双阳性的产妇在孕后期及哺乳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V宫内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按照是否在孕后期及哺乳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将足月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产妇分为HBIG注射组和对照组,其中HBIG注射组121例在孕后期及哺乳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照组201例,为以往的研究对象,未接受HBIG注射,只接种乙肝疫苗正常免疫的HBsAg、HBeAg双阳性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所生新生儿的HBV感染率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结果:注射组新生儿点有3例HBsAg阳性,宫内感染率为2.47% (3/121),对照组新生儿中有15例HBsAg阳性,宫内感染率为7.47% (15/201),两组宫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7,P>0.05).HBIG注射组的婴儿在出生后1周岁均未检测出HBsAg、HBeAg、抗-HBe、抗-HBc阳性及慢性感染;对照组中有12例在出生后1周岁检测出HBsAg、HBeAg、抗-HBe、抗-HBc均阳性,慢性感染率为5.97%(12/201).结论:孕期及哺乳期注射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明显降低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单位: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卫生执法监督所 066100
北戴河区医院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球蛋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