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保健,例假不正常来了两次,围绝经期保健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怎样预防?未雨绸缪总比我也不良强的多

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
基本信息:女&&53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婆婆今年五十三岁了,这个年纪了应该是进入更年期的原因吧,婆婆这段时间衰老的很快,头发也白了,还有点脱发,月经也好几个月没有正常了,就来了一点点。而且婆婆说外阴变成白色的不知道怎么回事。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丹东市长虹医院&&&全科
建议:你好,外阴皮炎主要发生在大阴唇及小阴唇,有时波及肛门周围,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外阴炎、包括皮炎、毛囊炎、荨麻疹以及由于精神因素与过度疲劳等引起的非特异性皮炎,因不断搔抓或烫洗,外阴皮肤逐渐变厚粗糙,皮革化,慢性期色素消失,出现坚韧的白色苔藓样变,外阴皮炎病程长,可反复发作,无论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外阴不变形,小阴唇亦不粘连。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金华市康华医院&&&全科
建议:你好,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各种刺激可引起皮肤损伤,若真皮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变性和破坏,造成皮肤萎缩,角化、甚至发生癌变。.系统疾病的影响某些老年人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可引起皮肤病,例如糖尿病人的皮肤瘙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糖尿病人还可引起皮肤大疱化脓性细菌和真菌感染,动脉硬化引起的皮肤营养不良,下肢溃疡,坏死等。
有关的更多问题,
疾病百科  围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卵巢功能停止,产生雌激素功能逐渐丧失致使外生殖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萎缩性改变。通常40岁左...  围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卵巢功能停止,产生雌激素功能逐渐丧失致使外生殖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萎缩性改变。通常40岁左右皮肤出现老化特征,绝经后5~10年改变明显。外阴白色病变,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以外阴奇痒,破溃,剧痛,皮肤变化为特征,治疗困难,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此病为慢性病变过程,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十年。由于病因尚不明确,有关命名和治疗方法也未统一。  以往将女阴皮肤和黏膜发白,变粗或萎缩的外阴病统称为外阴白斑,甚至认为它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因而当时主张早期予以切除,后来有人认为必须在病理切片中有不典型增生细胞者才诊断为外阴白斑,由于诊断标准不一,疾病性质和预后不同,就造成对本病的认识和处理的混乱,为了统一认识,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女阴白色病变的命名和分类作了进一步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和探讨。1877年Schwimmer首先将口腔颊黏膜发白,角化过度取名为白斑,继后Breisky于1985年报道了外阴部类似病变取名为外阴白斑病,后来Taussig()对外阴白斑具体分类命名为外阴白斑早期(肥厚期)和晚期(萎缩期),这一观点一直为后人所沿用,1961年Oberqield复习有关文献和根据自己材料的观察,提示Taussig外阴白斑萎缩期事实上即是硬化性萎缩性苔藓,但Clark和Woodruqq应用核素方法,通过3H(氚)标记胸腺嘧啶测定证实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变薄的表皮具有旺盛的代谢功能,并未萎缩,从而有人认为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的命名不够妥当,应去掉萎缩两字而应改名为硬化性苔藓。更有人认为此病的起始病变和固有病变是表皮下结缔组织纤维及基质的损害,表皮的变薄是继发性的,这与Oberqield和Stelguler等的意见一致,所以从形成发生机制而言,认为硬化性苔藓命名较为确切。  长期以来,临床上把外阴发白习惯上称为外阴白斑,近20年来、病理上将白斑概念限制于黏膜表皮下不典型增生者,同一用语,涵义不一,为了避免混淆,多数学者主张废弃外阴白斑这一病名。1987年第9届国际外阴疾病会议提出新的分类命名如下:①非赘生性的皮肤,黏膜上皮病变包括硬化性苔藓,鳞状上皮增生,其他皮肤病;②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包括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国内目前尚无统一命名,各学者按自己的观点命名和分类,有作者认为临床初诊未能判断有无不典型增生,故在病检前,一般可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或外阴白皮病包括增生性外阴皮肤病变及硬化性苔藓,外阴不典型增生,外阴白癜风等。就诊科室:妇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40岁以上女性多发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卵巢 皮肤常用药品: 疾病自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一、西医治疗
  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多已无生育要求,故治疗的原则是迅速止血,预防出血过频、过多,纠正贫血,改善一般情况,遏制子宫内膜因持续无排卵造成的增生过长,诱导绝经,防止癌变。
  1.一般治疗 在明确功血的诊断后,应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了解出血的时间和贫血的程度。对轻度贫血者(血红蛋白80~100g/L),可给予口服铁剂,常用的制剂有硫酸亚铁,0.3g,3次/d;琥珀酸亚铁(速力菲),0.1~0.2g,3次/d;辅以维生素C,0.1g,3次/d。伴有胃肠道疾病时,可采用铁剂注射,如右旋糖酐铁,50~100mg,肌内注射,1次/d。对重度贫血者(血红蛋白&60g/L),应卧床休息,除应补充铁剂外,还应少量多次输血,可给予浓集红细胞,1~2U,1~2次/周,同时注意营养,补充维生素。出血时间长者,为防止感染,可适当选用抗生素。
  2.止血 对围绝经期功血所适用的止血方法有刮宫,孕激素内膜脱落法,止血剂,合成孕激素内膜萎缩法。宫缩剂被认为无明显止血效果。
  (1)刮宫:据统计,有一定数量的功血患者,在刮宫后自然痊愈。Mock仅用刮宫术,即获得83%的治愈率,因为退化变性的内膜被刮除后,流血会自然停止。刮宫是最迅速而有效的止血方法,特别是在出血严重,出血时间长,威胁患者的健康时,能迅速止血。围绝经期功血者应常规给予刮宫术,可采用分段刮宫,刮宫应彻底,既起止血作用,又可通过对刮出物的病理检查,了解内膜增生情况,除外内膜恶变。但如出血量不多,近期刮宫病检阴性者则不必反复进行。
  (2)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孕激素止血适用于患者体内尚有一定的雌激素水平时,此时加上孕激素的作用,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而能完全剥脱,然后在自身的雌激素影响下修复而出血停止。这种止血的方法亦称为&药物性刮宫&。此法的缺点是撤退开始第2~3天出血较多,尤其是在子宫内膜积累较厚及在第一次使用时,有时血红蛋白可下降20~30g/L。为弥补出血多的缺点,可加用丙酸睾酮减少撤退出血量。睾酮能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减少充血,从而减少出血量。故此法适用于子宫出血量不多,贫血不明显者,若患者因子宫出血而血红蛋白已降至60g/L时,不宜用撤退法止血,避免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造成严重贫血。
  孕激素可选用黄体酮或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黄体酮20mg/d,3天。停药后一般1~3天即有撤退性出血。若用孕激素偶尔引起排卵,则停药后可能10余天才有撤退性出血。合成孕激素可选用炔诺酮(妇康片)5~10mg/d,或醋酸甲地孕酮(甲地孕酮,妇宁片)8~12mg/d,或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10~16mg/d,或醋酸甲羟孕酮(甲孕酮,普维拉)50~100mg/d,共5天,停药后亦同样有撤退性出血。注射法用药时间短,作用可靠。为减少出血量可同时配伍丙酸睾酮25~50mg/d,5天。撤退出血应在7~10天内停止,否则应怀疑功血诊断之正确性。
  (3)合成孕激素内膜萎缩法:此法止血适用于伴有重度贫血且已除外宫腔恶性病变的更年期患者。所用合成孕激素量应大,连用20天,若有突破性出血可配伍小量雌激素。原理是通过大量孕激素作用,使内膜同步性分泌化而止血,孕激素继续持续作用则可使内膜由分泌向萎缩转变,停药后出现集中性撤退出血。常用的方法有:炔诺酮5~7.5mg,或醋酸甲地孕酮(甲地孕酮)、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8~10mg,每4~6小时1次。经3~4次口服后(24~36h)流血停止,改每8小时1次口服。然后每3天递减1/3剂量直至维持量,炔诺酮2.5~5mg,或醋酸甲地孕酮(甲地孕酮)、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4~6mg/天,于止血后20天停药。也可肌注己酸羟孕酮(复方己酸孕酮)1支:己酸羟孕酮(己酸孕酮)250mg+戊酸雌二醇5mg,1~2天血止。于7~10天再肌注1支即为1个周期。
  (4)止血剂:出血量多时还可加用一般止血剂,包括止血药、抗纤溶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凝血因子等。止血药根据出血量多少,选择口服或注射。出血量少时可口服维生素C、K,卡巴克络(安络血),云南白药等。出血量多时,可采用酚磺乙胺(止血敏)3~5g置入5%葡萄糖水500~1000ml内静滴。纤溶活性增强被认为是子宫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故临床也常用抗纤溶药来减少子宫出血。据研究抗纤溶药可减少出血约50%。常用的药物及给药方式为:氨基己酸4~6g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快速滴注(15~30min),后改为1g/h速率维持,每天总量6~12g;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3~0.5g加入10%葡萄糖液100~200ml滴注,每天总量0.6~1g;氨甲环酸(止血环酸)0.25~0.5g/d于5%~10%葡萄糖液中滴注。此类药物有颅内血栓形成的报告,故慎用于有血栓疾患既往史及危险因素的妇女。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又称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降低子宫局部前列腺素水平,以及改变前列腺素E2 (PGE2)、前列腺素F2&(PGF2&)和前列腺环素(PGl2)、血栓素(TXA2)之间的比例而减少子宫出血。研究表明,1/3的妇女用NSAIDs后可减少出血量20%~30%。常用的药物有: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3次/d;甲芬那酸(甲灭酸)250mg,3次/d;氯芬那酸(氯灭酸)200mg,3次/d。通常用3~5天。常见的副作用有头痛及胃肠功能紊乱。
  出血严重时还可补充凝血因子,如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新鲜冻干血浆和新鲜血的输入。
  3.巩固治疗及诱导绝经 围绝经期功血 患者的出血被止住后,需要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以防复发。目前减少出血、诱导绝经的方法有多种,需视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出血量多少,更年期早期抑或更年期晚期而选择性地应用。过快过早的诱导患者进入绝经将出现较多的绝经症状以及加重骨质疏松,过慢的进入绝经,出血阶段延长,对患者亦不利。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孕激素:只要有足够剂量和足够时间,所有孕激素都可使雌激素样内膜转为萎缩样内膜。孕激素因疗效确切,价钱便宜,副作用小而成为临床最常用的疗法。对更年期无排卵功血患者,在血止后7~10天,应取阴道涂片了解雌激素水平。若阴道涂片水平为轻至中度影响者,有可能再次出血。应于黄体期(周期19~26天)给予孕激素补充治疗。肌注黄体酮20mg/d,或口服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8~10mg/d,或炔诺酮5~10mg/d,使内膜定期撤退。此方法可使月经血量减少15%。如欲进一步减少撤退性出血,还可加用丙酸睾酮25~50mg肌注,1次/d。但需注意,丙酸睾酮有抑制卵巢功能、加速绝经的作用,故应用时应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决定使用的剂量及时间。
  围绝经功血的出血量与子宫内膜的增生程度密切相关。若在单独雌激素影响下达3个月,内膜将生长较厚,则撤退出血势必较多,因此每停经1~2个月即应撤退1次。若用撤退法而无撤退出血,即说明卵巢分泌雌激素量甚少,不足以准备子宫内膜,因而无撤退出血,标志着已进入绝经,可停用撤退法,临床观察。一般用药约3~6次,短者1~2次,长者约10余次后即进入绝经。对于近绝经期患者,孕激素既可使月经量减少,还有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癌变的作用。Barrington最近报道,采用控制式释放左旋炔诺孕酮(18甲基炔诺酮)的宫内节育器3个月,可使月经血量明显减少。当然,放入此节育器前首先要除外内膜恶性病变。他认为,如40岁的妇女放置此节育器,到绝经前仅需更换1~2次即可,同时还有避孕作用。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近来许多学者利用GnRH-A的性腺抑制作用,即药物阉割作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GnRH-A能与垂体中特异受体结合,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从而使雌、孕激素下降至绝经期水平,进而导致子宫内膜萎缩。GnRH-A的抑制作用大致需要3周时间,所以急性出血时需先用常规治疗方法。待血止后按病人具体情况选用GnRH-A。现一般多用其长效制剂,3.75mg一支,1个月注射1次,根据病情使用2~3个周期。大多数病人在用药4~6周后出现闭经。部分更年期晚期病人可能就此进入绝经期。
  GnRH-A的主要副作用为短期内形成的低雌激素水平导致的更年期症状和骨质丢失,故不宜较长期使用。一般最长不应超过6个月。由于GnRH&A对性腺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一旦停药,以上副作用均可消失。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也有人尝试在用药期间加用小剂量的雌激素,即所谓的&垫背&疗法。此疗法是否适用于功血的治疗,有待进一步的研究。Vercellini的研究认为,GnRH-A同其他激素药一样能缓解出血症状,有选择的短期应用可以避免输血和急诊手术,可作为治疗的首要步骤。治疗后血红蛋白升高,随之可行周期性孕激素治疗。
  (3)达那唑:是一种稍具雄激素性质的17&-乙炔睾酮异嗯唑衍生物,通过直接酶抑制甾体性激素的合成以及竞争性抑制甾体性激素与雄激素、孕酮受体的结合而起作用。较大剂量还可改变脉冲式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并抑制排卵。其减少子宫出血的机制是造成内膜萎缩,故适用于更年期功血的治疗。研究表明,达那唑200mg/d连用3个周期,可减少出血58.9%,而且其减少出血的作用在停药4个月内仍起效应。如将其剂量减到100~50mg,则其疗效相应降低,并可导致月经紊乱。如增加剂量至400mg/d可致闭经。经过随机分组实验表明,达那唑减少出血的作用优于甲芬那酸(甲灭酸)和炔诺酮。后两者在500mg,3次/d和5mg,3次/d(周期第19~26天)的剂量下,分别减少出血量为22.2%和10%~15%。达那唑的副作用有头痛或周期性偏头痛、腹胀、肌肉痉挛、体重增加、痤疮及抑郁等。每天200mg之剂量时,副作用小,多数患者可耐受。有学者将达那唑推荐为需要药物治疗的功血患者的一线选择。
  4.手术治疗 尽管已有多种药物可用来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但仍有部分患者最后需求助手术才得以根治。对发病年龄早,反复治疗多年,或因生活工作条件不能长期治疗及观察者,超过40岁,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此类患者常在40岁时发生子宫肌瘤,更是手术指征。近绝经妇女,多次诊刮提示内膜复杂性和非典型增生,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严重贫血者亦为子宫切除术的指征。若年龄达54~55岁,卵巢功能仍不衰退,阴道涂片雌激素水平仍高而不断出血者,为避免子宫内膜恶变,应考虑切除子宫及卵巢。
  至于手术方法,除传统的经腹、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外,还有腹腔镜下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腹腔镜辅助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等。对于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应尽可能选择创伤小的手术途径及手术方法。对以往无盆、腹腔手术史,无盆腔炎史,无附件肿瘤者应选择经阴道子宫切除,其创伤要明显小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疼痛亦轻,恢复亦快。对有相对阴道手术禁忌证者,则可术前加用腹腔镜辅助,在腹腔镜下评价盆腔情况,去除影响阴道手术的因素,再经阴道切除子宫。此术式即使加用了腹腔镜,仍比开腹手术创伤要小。至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虽然它具备创伤小的优点,但需复杂的仪器和受过特殊训练、有经验的医生,且费时较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普及。
  近年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因其损伤小,可保留子宫,有较高的成功率而逐渐得到公认,并成为除全子宫切除术外又一治疗月经过多的有效方法。其手术指征为:①保守治疗无效又不愿切除子宫,或因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子宫切除术者;②诊刮或宫腔镜检查排除了内膜恶性病变者;③已无生育要求;④子宫&10周妊娠大小;⑤宫腔深度&12cm。手术禁忌证为:①患急性盆腔炎;②子宫内膜呈恶性病变或癌前病变;③仍有生育要求。国外与国内的经验均表明,子宫内膜切除术后月经改善的成功率可达95%。35岁以上者效果尤其好。接近绝经年龄的病人中,术后即使有少量月经,但之后过渡到无月经的比例明显高于较年轻者。此方法不失为一种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理想方法,尽管手术本身的安全性、远期疗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将逐渐得到克服。
  总之,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决定,使患者尽快摆脱贫血状态,安全、平稳地过渡到绝经期。
  二、中医治疗
  1.血热
  (1)虚热
  治法:滋阴清热,止血调经。
  方药:保阴煎加味。生地2Og,熟地15g,白芍2Og,山药15g,续断15g,黄芩15g,黄柏15g,甘草10g。流血淋漓不断者加侧柏炭15g,大蓟炭15g;颧红、手足心热者加麦冬15g,沙参15g,青蒿 15g。
  (2)实热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味。生地20g,地骨皮15g,黄芩15g,焦栀子15g,炙龟版15g,阿胶15g(烊化),牡蛎粉20g,地榆20g,藕节15g,棕炭25g,甘草10g。流血量多者加贯众炭20g,芥穗炭15g;血中有块者加蒲黄炭 15g;面赤口渴、心烦少寐者加青蒿 15g。
  2.肾虚
  (1)肾阳虚
  治法:补肾滋阴,止血调经。
  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20g,山药20g,枸杞15g,山茱萸15g,菟丝子15g,鹿角胶15g,杜仲 20g,龟版胶 15g,女贞子15g,旱莲草20g。流血淋漓不止者加茜草 15g,侧柏炭15g,荷叶炭15g,地榆炭25g;五心烦热、夜寐不安者加麦冬15g,银柴胡15g。
  (2)肾阳虚
  治法: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方药:右归丸加减。制附子10g,熟地20g,山药20g,山茱萸15g,枸杞15g,菟丝子15g,鹿角胶15g,杜仲20g,黄芪30g,覆盆子15g,赤石脂10g。流血淋漓不净者加茜草15g,海蛸15g,棕炭25g;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者加续断20g,益智仁15g。
  3.脾虚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血。
  方药:固冲汤加减。白术20g,黄芪30g,龙骨20g,牡蛎20g,白芍25g,茜草15g,海蛸15g,棕炭25g,地榆炭25g。神疲懒言、动则气促、头晕心悸者加党参25g,山药20g;纳呆便溏者加莲子15g,神曲15g。
  4. 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方药:四物汤加味。熟地2O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25g,炒蒲黄15g,桃仁15g,丹皮15g。血色暗有块者加红鸡冠40g,腹痛者加元胡15g,益母草30g。
  专方验方
  l.地榆苦酒煎:生地榆250g,苦酒(即米醋)1000ml,浸泡7天,去渣留液待用,每次30ml, 1日3~4次口服。适用于久漏不止患者。
  2.止血灵;补骨脂3g,赤石脂2g,共为细面,1次服用,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肾阳虚久漏不止者。
  3.复方四炭汤:棕炭25g,贯众炭25g,艾炭15g,蒲黄炭15g,当归15g,白芍15g,生地25g,阿胶15g(烊化)。加水2000ml,煎至600ml,每次200ml,日3次口服。适用于各型功血患者。
  其他疗法
  物理疗法:用平流电刺激乳房、背部疗法,或红外线照射乳房部,通过神经反射至中枢,调整内分泌功能,改善月经周期。每日治疗 1次,每次 15~ 20分钟,停止流血后,再做2~ 3次。
  1.宫血宁胶囊:每次1~2粒,1日3次口服;出血严重者,1次3~4粒,每日4次口服,宜饭后服用。
  2.人参归脾丸:每次 1丸( 9g),每日3次口服。
  3.云南白药:每次 0.5~1g,每日 2~3次口服。
  1.患者双手取半握拳位,于双手第2、3掌指关节之间凹陷处取穴。针法:直刺1~1.5寸,捻转至有酸胀麻或电击感,每日1次。
  2.取关元、三阴交、隐白为主穴。虚热者加内关、太溪穴;实热者加血海、水泉穴;脾虚者加膨俞、足三里穴。每日针1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围绝经期,例假不正常来了两次,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怎样预防_百度知道
围绝经期,例假不正常来了两次,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怎样预防
提问者采纳
快速的滋养,心血管系g统变化围绝经期是正常g、激活gh功能,专门针对围绝经期女,有的ft出现瘙痒.。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大多数妇女没有任何不适,皮肤皱纹逐渐增多h.、子宫具有可靠、毛发开始变白脱落.活巢素对卵巢,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内源性激活卵巢自主分泌雌激素cg的高科技物质,骨质疏松等等...性研发的激素补充的产品,芝苑更舒胺独含的强效生物,泌尿生殖道改变..的生理变化:月经改变.,也有些人有某些不适.
其他类似问题
围绝经期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瑞珠大夫本人发表
子宫肌瘤6.2绝经期出血,肌瘤变性, 子宫肌瘤,围绝经期子...
状态:就诊前
&副主任医师
建议手术。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谢谢大夫,我最近一次的B超
日在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B超 子宫大小5.7×5.8×4.8CM,肌瘤子宫左后壁4.5×4.3×3.3中低回声团。
内膜厚度 1.0cm ,右卵巢 2.5×1.6CM. 左卵巢2.5×1.8CM
这样还需要作手术吗?现在来月经量很小,怎么可以使月经量大使内膜变薄。 我不想手术了。目前肌瘤在减小。
2.作手术对 HPV58阳性会有影响吗?
&副主任医师
如果子宫全切就不怕子宫颈有病毒了。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副主任医师
李瑞珠大夫通知停诊:李瑞珠大夫因参加会议,暂停18日、23专家门诊。对因此引起的不便,深感抱歉!暂停网上咨询1周。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李瑞珠大夫的信息
中西医结合诊治不孕症、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流产、宫颈疾病、妇科肿瘤、妇科炎...
李瑞珠,女,副主任医师,200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曾获怀柔区...
中医妇产科可通话专家
杭州市中医院
安徽省中医院
苏州中医院
福建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中医院
广安门中医院
江西省中医院
东直门医院
红房子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绝经期保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