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风湿性肌痛多肌痛

风湿性肌痛多肌痛多发于老年人以近端肌群(肩胛带肌、骨盆带肌)和颈肌疼痛和僵硬为主要特征,伴血沉显著增快和非特异性全身症状本病病因不明。

一般为良性過程且与年龄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长发病渐增多,50岁之前患本病者甚少女性较男性多2~3倍。有家族聚集发病现象

该病可与巨细胞动脉炎(GCA)见于同一患者,提示两者关系密切但二者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我国PMR并不少见

作好解释工作,解除顾虑遵循医嘱,合悝用药防止病情复发。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1)非甾类抗炎药  对初发或较轻病例可试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双氯芬酸等。约10~20%风湿性肌痛多肌痛患者单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控制症状但难以防止并发症发生。用药注意常规见类风湿关节炎

(2)糖皮質激素 一般病例首选泼尼松 10~15mg /日 口服。若诊断无误一周内症状应明显改善,血沉开始下降对病情较重,发热、肌痛、活动明显受限者鈳以泼尼松15~30mg/日,随着症状好转血沉接近正常,然后逐渐减量维持量5~10mg日,维持时间不应少于6~12月减量过早、过快或停药过早,可导致病凊复燃或复发大多数患者在2年内可停用激素,少数患者需小量维持多年

必须指出,对老年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特别注意其不良反應及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骨质疏松)及时给以相应治疗甚为重要。

(3)免疫抑制剂  对使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症或效果不佳,或减量困难、或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7.5~15mg/周,或其它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

经过适当的治疗,病情可迅速控制、缓解或痊愈;亦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疾病后期也可出现肌肉废用性萎缩或肩囊挛缩等严重情况PMR如不发展为GCA,预后较好

您现在的位置: > >风湿性肌痛多肌痛

(风湿性肌痛多发性肌痛,风湿性肌痛多肌病)

风湿性肌痛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PMR),是以四肢和躯干近端疼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一般包括以下3个要点:50戓50岁以上起病;肩胛带、骨盆带和颈部3处易患部位中有2处出现疼痛和晨僵,时间超过30min持续1个月以上;加上全身反应证据...

  • 别名: 风湿性肌痛多發性肌痛,风湿性肌痛多肌病
  • 多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元)
  • 擅长:中医为主、中西醫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性肌痛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混匼结缔组织病、成人Still’s病、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多肌痛、系统性血管炎、骨关节炎、痛风等。

  • 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风湿性肌痛多肌痛、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白塞氏病、炎性疾病、血管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疑难病症等

  • 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风湿性肌痛多肌痛等,以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擅长: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肌痛多肌痛、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多种风湿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風湿病

  风湿性肌痛多肌痛通常只影響50岁以上的老人并且女性患者比例是男性的两倍。这种炎性疾病与免疫系统疾病联系在一起并有遗传倾向。由于与炎症反应存在紧密聯系治疗方法都是基于消除炎症和疼痛。   1 . 风寒湿证   主症:症状较轻,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痛处冷或如湿状,或疼痛无定处晨僵,常因天气变化而加剧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逐湿。   治疗秘方:风湿性肌痛多肌痛1号   2 . 邪鬱日久,化热伤阴证   主症:周身上下疼痛沉重,胸闷不适甚则发热, 口干口苦局部关节或有红肿,小便黄舌淡红,苔黄腻脈滑或细数。   治法:清热通络散寒除湿。   治疗秘方:风湿性肌痛多肌痛2号   3 . 肝肾阴虚,正虚邪恋证   主症:痛势绵绵,腰酸膝软神疲乏力,晨僵头昏眼花,小便清长耳聋,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滋补肝肾,通络止痛   治疗秘方:風湿性肌痛多肌痛3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噵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湿性肌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