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炎的症状状是怎样的?

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
的症状就主要表现为关节甚至关节周围疼痛!简单治疗吃药,芬尼康一颗 配合野木瓜片4颗,一日3次,饭后吃!连吃3天看效果!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答: 这种情况要注意颈椎病等原因造成的可能,以及末梢神经炎等疾病造成的可能,以及患处的压迫等原因造成的可能,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措施,确定原因最关键
大家还关注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这一名词由Aho等于1974年首次提出。此后,人们对本病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其名称逐渐被认可。目前,反应性关节炎是指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急性非化脓性。或泌尿生殖道感染后的反应性关节炎最为常见。近年来,对于及后反应性关节炎已有不少报道,并被认为是反应性关节炎的两种不同类型。
(一)发病原因
引起反应性关节炎的常见包括、泌尿生殖道、咽部及菌群,甚至、及等(表2)。
这些微生物大多数为阴性,具有表面侵入的特性。
研究发现,许多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和滑膜内可检测到的和,以及志贺的成分。而衣原体(HSP)、耶尔森菌HSP60及其片段均可诱导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这些发现提示,患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可能受到上述的抗原成分的诱导。最近,有研究认为,上的附着点可能是反应性关节炎最初的及反应发生的部位之一,并且是发生的病理基础。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乙型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密切相关。除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而致的反应性关节炎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另一个常见原因。目前,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区别后反应性关节炎(PSReA)和风。Birdi等在2001年对加拿大16所大学附属的儿童、及专科医师的调查发现,这些医师对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的应用各不相同。有些诊断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患儿在几个月后出现炎,而且,不少诊断不典型者实为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
最近,Kocak等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但不符合修订的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者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PSReA)。临床上,除外,这些患者尚可出现、肌腱端炎、等。有研究提示,约6%的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可在病程中出现心脏炎。一般认为,对这些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仍应给予,以避免链球菌感染的进一步损害或者心脏炎的出现。
(二)发病机制
已经证明,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多与易感HLA-B27有关,而、病毒、导致的反应性关节炎一般无HLA-B27因素参与。但是,是否与其他基因有关尚无定论。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HLA-B27阳性率达65%~96%。HLA-B27发生反应性关节炎的机会增加50倍。但是,HLA-B27基因既不是反应性关节炎的惟一致病原因,也不是其必需的条件,该基因阴性者同样罹患反应性关节炎。家系研究发现,感染的HLA-B27阳性家族成员中并未全部发生反应性关节炎,而出现反应性关节炎者也并非均为HLA-B27阳性。但HLA-B27阳性患者的临床明显重于该基因阴性者。而且,HLA-B27阳性者容易发展成慢性反应性关节炎。研究提示,HLA-B27阳性者的反应性关节炎与的种类有关。如在引起者的HLA-B27阳性率为20%~33%,在引起者为40%~50%,耶尔森菌引起者为70%~80%,而在志贺菌引起者则达80%~97%。
对HLA-B27在反应性关节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发现,该基因阳性患者的活性增强,并可能由此增强对致病细菌的。同时,HLA-B27可延长细胞内的存活时间,从而增加T细胞对该病原菌及其抗原肽的反应性。
近几年来,HLA-B27通过模拟致病的假说受到质疑。因为,尽管克雷白杆菌与HLA-B27具有共同序列,但是,这种序列并不仅限于致病菌。而且,利用特异性细菌抗原肽并未诱导出特异性T细胞或。因此,难以证实这些细菌是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在反应性关节炎的致病中发挥作用。
除HLA-B27之外,其他基因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关系已有不少研究。已经证明,HLA-B51、B60、B39及B7均可能增加反应性关节炎的易感性。HLA-B60和HLA-B27在反应性关节炎致病中有协同作用,而HLA-B39和HLA-B7则可见于HLA-B27阴性的患者,可能直接参与反应性关节炎的致病过程。另有研究发现,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携带HLA-DRB1*01基因的频率增加,而相比之下,链球菌感染后发生典型的患者多为HLA-DRB1*16阳性。这些发现均为近几年试验研究的结果。但是,进一步的结论尚需更多的研究证实。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一般发病较急,轻重不一,可为一过性受累,也可出现严重的多关节炎,甚至伴有明显的或及受累等外表现(图1)。
在多数病例,之前几天至数周有、泌尿生殖道或史,以及这些的细菌学证据。但是少数患者并无明确的病史。临床上,反应性关节炎可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表3)。
1.一般 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及。少数患者可有中度。
2.关节症状 反应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关节受累,其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仅感,重者则出现明显的多关节炎,甚至活动受限。典型的表现为渐进性加重的非对称性单关节或少关节炎,以下肢关节受累最为常见,如膝、踝和。肩、肘、腕及手足小关节也可受累。出现关节局部、、皮温增高,或伴有。足小关节的比较常见。在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腰背及。
3. 肌腱端炎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在附着点局部的疼痛及。以、足底肌腱、髌腱附着点及旁最易受累。重症患者可因局部疼痛使活动受限或出现。
4. 皮肤黏膜病变在反应性关节炎比较常见。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为及足底的皮肤性。这种皮肤损害以及在部分患者出现的粗糙、增厚等可类似于的皮肤表现。主要见于等后反应性关节炎,其他类型的反应性关节炎则很少出现,其原因尚不清楚。
部分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可出现漩涡状、及,表现为、、及等相应症状和。在女性患者尚可有及。
仅见于部分患者,以耶尔森菌感染者为主。临床研究发现,HLA-B27的表达可能与结节性红斑的发生无关。
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另一常见表现,多为浅表无痛性小,可发生于腭部、、及颊。
5.肠道病变 肠道为反应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之一。患者于发病前数天至数周可有史,部分病例在出现关节炎时仍有肠道症状。检查可见肠、或类似及样外观。此期患者的便培养多无细菌生长。
6.泌尿道表现 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的症状,且多发生于关节炎之前。但是,许多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
7.眼损害 眼损害在反应性关节炎常见。而且,可以是本病的首状。患者可出现、、,甚至。此外,可有内眼炎如及。因此,可表现有、、、内眼受累则可下降。出现眼损害的患者应常规行检查,并予以相应的局部治疗,如点眼、散瞳等,以免出现永久性眼损害。
8.受累 反应性关节炎偶可引起,关闭不全,受累及。曾有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出现心脏传导阻滞,并的个案报道。个别患者可在病程中出现及镜下血尿。但一般无严重。
1.典型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及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异常,对诊断有参考意义,但不具特异性。对于起病较急的非对称性关节炎应首先考虑反应性关节炎的可能,若结合患者前驱感染史,并排除其他关节炎,一般可确定诊断。临床上,除关节炎的特点外,需注意患者有无黏膜皮肤损害、指甲病变、眼炎及内脏受累。Kingsley和Sieper在1996年提出的反应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表4)。
HLA-B27阳性、关节外表现(如结膜炎、虹膜炎、皮肤、心脏炎与NS病变等)或典型脊柱的临床表现(、肌腱端炎等)不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必备条件。
1999年,Sieper和Braun发表了他们在第三次国际反应性关节炎研讨会上建议的诊断标准,并提议进行多中心协作研究。该标准强调了前驱感染的(表5)。
2.不典型反应性关节炎 典型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对不典型的病例则需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一过性或轻症患者的肠道及史或不洁性接触史往往对诊断很有帮助,需仔细询问。笔者发现不少患者无明显,但体检却有。说明仔细对发现体征及提示诊断很有意义。
3.后反应性关节炎 乙型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PSReA)已逐渐被多数人认可,它不等同于。本病的特点包括: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②非游走性关节炎/;③结节性红斑或;④部分患者有一过性;⑤无心脏炎表现;⑥“O”及抗B增高;⑦培养阳性;⑧HLA-DRB1*01阳性率增加。表6列举了30例PSReA的常见临床表现。
此外,曾有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心脏炎的个案报道。
4.实验室检查 尿、便、咽拭子及道分泌物培养对诊断及鉴定类型有重要意义。、C-、及检查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无特异性,但是,有助于对病情估计及与其他关节病的鉴别诊断。典型病例的诊断无需HLA-B27测定,在不典型患者,HLA-B27阳性提示反应性关节炎的可能性,但其阴性并不能除外本病的诊断。
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并无特异性。但是,对判断其病情程度,估计预后及指导用药有一定意义。主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
1.血液学 和C-在性可明显增高,在进入慢性期者则可降至正常。可见、增高或出现轻度。在部分患者可见尿中白细胞增高或镜下,很少出现。
2.细菌学检查 中段尿、便及培养有助于发现反应性关节炎相关。但是,由于培养方法、特性及取材时机的不同,常出现阴性培养结果。因此,测定中抗细菌及菌体对鉴定细菌类型十分重要。目前,反应性关节炎诊断中,可进行常规抗体检测的包括、耶尔森菌、、、、、乙型。此外,以PCR检测衣原体及的方法在反应性关节炎诊断中亦很有意义。
3.HLA-B27测定 HLA-B27阳性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病情判断乃至预后估计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HLA-B27测定阴性不能除外反应性关节炎。最近,有几项研究对HLA-B27亚型与病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尚无一致性结论。
4.及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周因子及均阴性,而球蛋白、、可增高。这些指标测定有助于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检查:关节液检查对反应性关节炎诊断及与其他类型关节炎的鉴别具重要意义。反应性关节炎的中可有白细胞及增高,黏阴性。关节液培养阴性。利用PCR、间接免疫荧光及电镜技术可在部分患者的及滑液中检测到菌体蛋白成分。
依据病史及临床特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多无困难,但对不典型及慢性经过的病例,需注意与其他的鉴别。
1. 本病多为缓慢起病,以下腰背部为主,可呈上行性。患者可伴有非对称性疼痛或,以髋、膝、踝常见,亦可累及。强直性脊柱炎的腰背疼痛及程缓慢,与反应性关节炎的急性过程不同。此外,强直性脊柱炎的多呈对称性,受累为上行性。尽管本病亦可出现、损害及HLA-B27阳性等,但根据病程、及骶髂关节炎的特点不难与反应性关节炎鉴别。
2.分类未定的脊柱关节病 分类未定的脊柱关节病具有脊柱关节病的临床或实验室特征,但不符合某一种的诊断。本病可能为某种脊柱关节病的早期或其顿挫型,也可能是独立的疾病。患者可有腰背部疼痛,或有髋、膝、踝等个别关节的。检查可示轻度改变。患者的HLA-B27测定可呈阳性。但根据病史、临床特点不符合反应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对此类患者应注意随访,观察其病情演变过程,以给予及时的治疗。
3. 化脓性关节炎为本身的所致。一般发病较急,往往为受累,表现为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可类似反应性关节炎。但是,本病多有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如)的表现。关节穿刺为脓性,示明显、等。无眼炎、皮肤黏膜损害及骶髂关节炎等。抗感染治疗有效。若注意病史及特点,并结合关节穿刺等辅助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4. 为本病的基础。发病与、泌尿生殖道前驱感染无关。患者可有午后、、等。、抗结体测定可呈阳性。膝、踝、肩、肘等全身关节均可受累,且常伴有。本病经有效。
5.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可类似反应性关节炎。但是,前者的发作常与饮食及劳累等有关,受累剧烈,呈暗红色,数月内可自行缓解。本病与肠道或无关,无眼炎、骶髂关节炎、HLA-B27阳性等特点。酸水平增高见于大多数患者。降治疗有效。根据病史、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不难与反应性关节炎鉴别。
1.部分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可出现漩涡状、及,在女性患者尚可有及。
2.可出现、、,甚至。此外,可有内如及。
3.反应性关节炎偶可引起,关闭不全,受累及。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诱因、病情程度及复发倾向因人而异。因此,治疗上应强调个体化及规范化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受累的活动,但又不应当完全制动,以避免失用性。外用及溶液等对缓解有一定作用。
2.抗炎药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为反应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根据的程度不同,可选择性给予25~50mg,3次/d,或()1.0g,1次/d,或25mg,1次/d,或()100mg,2次/d。其他NSAIDs如()、()、()等也可选用。但是,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及肝,避免药物引起的。
3. 一般不主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国外应用激素的适应证相对较松,但是,国内掌握较严的倾向可能更为恰当。关节炎本身不是应用激素的指征。对应用NSAIDs无明显效果,而且严重的关节炎患者,可给予小剂量10~20mg/d,短期应用,症状缓解后尽快减量。在泼尼松减量过程中加用NSAIDs,有利于症状的控制。
抽取后,腔内注射()或,对缓解关节肿痛十分有效。但注射间隔不应少于3个月。
在合并或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及时口服泼尼松30~50mg/d,并给予(悉)、眼液滴眼。必要时或倍他米松等。同时,应进行检查,以得到及时的专科治疗。
4.慢作用药及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对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3g/d,分三次服用,对慢性关节炎或伴有症状者均有较好的疗效。、()等对本病的治疗尚无成熟经验。
对于柳氮磺吡啶治疗无明显疗效及慢性期的患者,可给予7.5~10mg,每周1次。有研究发现,甲氨蝶呤对尤为有效,但应避免使用于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
有报道提示,对于慢性反应性关节炎的患者,及有效,但均为小样本的观察。对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评价尚需进一步研究。可否将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用于重症或慢性反应性关节炎仍无定论。
5. 对于从尿、便及道分离或培养出的患者,应给予对敏感的抗生素或根据进行治疗。最近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诱导的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则采用或治疗。但是,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是否应长期应用抗生素尚无定论。
研究证明,一旦出现反应性关节炎,抗生素并不能阻止关节内过程。因此,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抗生素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感染,而不是治疗关节炎本身。
大多数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较好。病程多在数周至数月。经及时治疗,患者一般可完全恢复正常。但是,本病有复发的倾向。肠道、泌尿生殖道及是复发的直接诱因。部分患者可在病情缓解后仍间断性或长达数月,甚至更久。及较严重者可引起局部的或。但本病很少导致破坏性变。有人对100例志贺氏后反应性关节炎随访20年,无1例继发。而另一项,对60例反应性关节炎的随访观察,却发现最后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1例。目前,对于反应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少。此外,临床研究发现,个别反应性关节炎可演变为。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改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消耗,戒烟戒酒。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的信心,坚持治疗。
出自A+医学百科 “反应性关节炎”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反应性关节炎”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  骶髂关节炎主要表现为髂骨耳状面结构不清,骨质呈均匀性密度增高,其内缘以骶髂关节为界,并不侵犯关节面,其外缘构成清晰的直线或弧线,将骶髂关节炎病变部骨质硬化区构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大体上可分为三角形、新月形、梨形三种。骶髂关节炎病变范围大部侵及耳状面的全部或上、下2/3部。大多为双侧病变,病变大小、形状可不对称,少数为单侧性。若骶髂关节炎病变在腰椎,可见腰椎椎体前上角骨质密度增高,椎间隙清晰无变化。
  【症状】
  1、在立位屈曲时产生严重腰痛,或造成一侧骶髂关节向前或向后的半脱位,所以临床有跛行足及足后根痛。
  2、挤压患侧髂骨缘或双侧髂骨缘均可能出现压痛,但有时需与腰骶椎结核相鉴别,X线摄片有助诊断。
  【临床表现】
  1.发热常达 40℃以上;
  2.疼痛,主要是髋部及大腿,有时向下肢放射,剧烈,不能负重,负重时疼痛加重;
  3.炎症三反应,即白细胞高,血沉快, C-反应蛋白阳性明显;
  4.托马氏征及& 4 &字试验(+ );
  5.关节后部红、肿、压痛及瘘道形成;
  6.直肠刺激征(脓液向小盆腔波及);
  7.关节穿刺:从后方可刺出脓液;
  8.X 线早期无明显改变,晚期示关节面硬化显示虫蚀样改变,关节面增厚,有时有死骨;
  9.CT.MRI 对诊断有决定指导意义 CT 可清楚显示骶髂关节面的骨破坏。磁共振成像T1 像为黑色,T2像为白色,且可以清楚的显示病灶的范围。
  【并发症】
  很多人都会把骶髂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混为一谈,有些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也很可能将骶髂关节炎当做是AS。专家解释到,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关节病的一种,约有90%患者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伸直抬腿试验阴性。但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所以不象坐骨神经痛。有些病人无骶髂关节炎症状,仅X线检查发现有异常改变。约3%强直性脊柱炎颈椎最早受累,以后下行发展至腰骶部,7%强直性脊柱炎为多个脊柱段同时受累。
  专家介绍说,强直性脊柱炎最先侵犯的是骶髂关节,然后沿脊柱逐渐向上发展,而累及腰椎、胸椎、甚至颈椎。受累脊柱不仅出现腰背疼痛,而且可同时出现进行性关节及脊柱活动功能受限,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使椎间盘、关节突及椎间各韧带都会发生骨化。因此,在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后一定要尽早进行治疗。
最少可输入2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6.52MB v2.1.2
4.27MB v1.3
18.6MB v1.0
8.24MB v2.1.6
6.9MB v1.0
10.78MB v2.0
骨关节病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骶髂关节炎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