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上段骨折钢板螺钉内固20个月现X线拍片对位芳纶妤骨折线模糊.能取出内固定吗?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后的f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年龄55~89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DHS手术治疗,并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和功能锻炼。结果60例患者,随访4―14个月,平均8个月DHS内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对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积极的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疗效良好。 中国论文网 /6/view-2736234.htm  【关键词】股骨粗隆骨折;分型;内固定器;老年人;围手术期医护   【中图分类号】R68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018-02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与老年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随着内固定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更多的骨科医务工作者主张手术治疗。我院自年间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无手术禁忌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结合术后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55-89岁,平均76岁。发病部位:左侧38例,右侧22例。按AO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方法:A1型(骨折线从大粗隆到远端内侧皮质,内侧皮质只在一处断开)26例,A2型(骨折线方向相同,内侧皮质至少两处以上断开)24例,A3型(外侧皮质骨的骨折,粗隆问或大粗隆下的横形及反斜形骨折)lO例。合并糖尿病2l例、高血压32例,同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者16例,有脑血管疾病者6例,心血管疾病者5例,呼吸系统疾病者2例。   1.2 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肺、肝、心、。肾、内分泌、脑等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有合并症者请内科、麻醉科会诊,决定能否耐受急诊手术,如果有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先行下肢牵引治疗,待内科疾病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并充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术后治疗及预后。术前30min静脉给予抗生素。   1.3 手术治疗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于手术牵引床上固定,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取患侧大粗隆上2.0cm开始至大粗隆下10.0cm侧方直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阔筋膜及股外侧肌膜,术中充分止血,暴露大粗隆及其下方的10.0cm长股骨的外侧,肩部对抗,伤肢中立外展位牵引,Ⅳ型者适当外旋,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确认骨折复位完好及股骨颈位置水平后。在大粗隆顶点下方约2-2.5cm水平,采用135°股骨颈干角定位器,选外侧皮质前后的中点,水平旋入一直径为2.5mm的导针,导针尖端直到股骨头软骨面下约0.5cm,C-臂机定位观察,正位沿股骨颈长轴平行于股骨矩、侧位于股骨颈长轴的正中为最合适位置。预测在股骨颈内螺钉的长度,选取合适的螺钉。用特制的扩孔器顺导针扩孔到正确的深度后再用攻丝器攻丝,先不拔导针,沿导针将螺钉旋入到合适的长度,同时注意螺钉上沟槽的位置,再次探查或C-臂机透视骨折的对位对线情况,确认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根据骨折的类型决定放置股骨外侧的金属板长度及是否附加金属板。将金属板置于股骨干正外侧,根据股骨干横径,分别在金属板的钉孔内打孔、攻丝并旋入合适长度的螺钉,对于A3型骨折采用的重叠钢板还要植入松质骨螺钉或用钢丝捆绑加固。用DHS特制螺钉加压器加压股骨颈内螺钉,使骨折线紧密结合或有少许嵌顿,最后将加压螺钉牢固安装。冰盐水及甲硝唑注射液依次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于伤口内,逐层缝合。手术时间60~9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100~150ml。   1.4 围手术期治疗及功能锻炼术后前3天嘱患者进行患肢肌肉功能锻炼,术后第4天开始使用下肢被动功能训练器(CPM)行肢体肌肉处于无收缩状态下的被动活动。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积极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对于A1型的稳定型骨折,且无严重骨质疏松者,术后第2周行床边坐、站及借助拐杖行走练习,对于A3型及A2型骨折复杂且有严重骨质疏松者,肌肉锻炼及关节被动活动时间要延迟1周,4周后才开始床边活动和离床扶拐站立。一般手术后第8周摄片复查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有骨痂且内侧骨折线模糊者扶拐杖行走练习。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随访4~14个月,平均8个月。出院时,CPM被动活动达髋60°膝90°者36例,占60%。2个月复诊时,无痛站立39例,占65%,无痛平地行走35例,58.33%,其中独立行走29例,靠支具行走11例。x线平片所见,36例内固定及骨折位置与手术复位时相同,骨折断端无移位,螺钉与钢板间无滑动;6例骨质疏松较重的患者,骨折断端有轻度嵌插,1例A3型骨折患者术后40天时,在家中过早下地负重站立行走,造成骨折端移位嵌插,但患者无明显疼痛,断端相对稳定。      3 讨论      3.1 DHS手术的适应证粗隆间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以往的保守疗法,2~3个月的卧床牵引治疗虽然在部分病例中能达到愈合的目的,但卧床时间长,所需护理工作较多,较易出现各种卧床并发症而引起不良后果,故近来多数作者认为非手术治疗死亡率高,而倾向于手术治疗。从这个意义上考虑,粗隆间骨折在无严重的心脑疾病的情况下,均应积极手术治疗,尽早使患者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DHS可以用于骨折及粗隆下骨折,对于Al型粗隆间骨折是最佳治疗方案。这些病例中,26例A1型的患者均解剖复位,术后2周内均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术后2个月内恢复髋关节生理活动。对于A2、A3型骨折,根据需要加用钢丝及螺钉行辅助固定。   3.2 手术指征的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大多是老年人,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应以手术内固定为妥,可以简化老年病的治疗,使护理更加方便,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手术首先要考虑手术的安全陛,其次才是患者功能的恢复,所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要经充分地术前准备后严格掌握适应证。(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生命指征稳定,重要脏器无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手术;(2)患者意识清晰,伤前能正常行走和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3)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手术的目的并积极配合手术者。   3.3 手术体会手术的质量直接决定术后恢复的效果,手术应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术中复位是手术的关键。复位以后将患髋粗隆下垫起,使股骨颈位于水平位,这样在打入定位钉时可不顾及股骨颈前倾角而保持水平位进钉,进针点在粗隆下2~3cm处,股骨外侧中轴线上。一般此点正是大粗隆与股骨干的移行区。本组病例的统一进钉原则为,C-臂机透视下,定位钉位置满意后再置入螺钉,固定螺钉在侧位位于股骨颈的中轴线上。由于DHS器械为配套装置,使其成为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的手术。尾钉的加入是手术最后一步,也是必需的一步。一种观点认为不加尾钉可以使螺孔在钉板内滑动,起到自动加压的作用。考虑到粗隆问骨折多为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应将加入尾钉作为必需的操作。DHS在设计上,符合股骨上段的生物力学特点,性能坚固,可以有效地控制弯曲和旋转,在骨端吸收、压缩的同时仍能起到加压及牢固的内固定作用,应为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的内固定方法。   3.4 术后康复术后功能训练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必要手段,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目的在于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坚强的内固定的基础上,下肢的肌肉训练和髋膝、踝的关节锻炼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关于术后训练开展的时间及采用的方法报告不一。AO技术指出:术后治疗和病人康复训练,必须避免骨折病,特别是骨斑片状的脱矿物质化,而制定依靠运动和部分负重。针对此种骨折的特点,本研究制定了完整的围手术期康复训练计划,前期以消除下肢水肿为主,应用下肢循环泵治疗,继之使用CPM训练,使患者早期在无痛、不负重的条件下达到髋膝踝的生理活动度,然后再根据骨折类型决定下地后负重时间。本组病例的随访结果证明,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是有效的,疗效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1 荣国威崔桂华等译,骨科内固定(AO组织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5   2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2―153   3 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二版),45   4 赵炬才张铁良,髋关节外科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3   5 荣国威崔桂华等译,骨科内固定(AO组织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3   (责任审校:王斌)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修订版本间差异)
6.[[干骺端]]粉碎性骨折或缺损,为保护[[移植]]骨及碎[[骨片]],以防压缩,用支柱钢板固定,可起到架桥作用,保症植[[骨愈合]]。   6.[[干骺端]]粉碎性骨折或缺损,为保护[[移植]]骨及碎[[骨片]],以防压缩,用支柱钢板固定,可起到架桥作用,保症植[[骨愈合]]。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
-1.钢板要求 钢板的横断面应呈弧形,与圆形骨面可密切贴合,钢板孔应有倾斜的凹陷部,使半沉头式的[[螺钉]]头可以相应嵌入,增加固定效果,并可减少螺钉头突出而引起疼痛图2。+1.钢板要求 钢板的横断面应呈弧形,与圆形骨面可密切贴合,钢板孔应有倾斜的凹陷部,使半沉头式的螺钉头可以相应嵌入,增加固定效果,并可减少螺钉头突出而引起疼痛图2。
2.钢板的选择 钢板种类甚多图3,应根据骨折部位、形态及骨的直径选用固定效果好的品种。钢板按其性能分为[[普通钢板]]和加压钢板两种,后者有圆孔(静力加压)和自身加压钢板(动力加压)及多种特制规格钢板。现举几种常用的钢板种类如下: 2.钢板的选择 钢板种类甚多图3,应根据骨折部位、形态及骨的直径选用固定效果好的品种。钢板按其性能分为[[普通钢板]]和加压钢板两种,后者有圆孔(静力加压)和自身加压钢板(动力加压)及多种特制规格钢板。现举几种常用的钢板种类如下:
在日 (六) 11:47的最新修订版本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这种术多用于长管骨,比较牢靠,临床应用较多。但缺点是切口长,软组织分离和剥离较广泛,骨折端的血运受损较重,愈合较慢。  
1.四肢长管骨骨干横折或短斜折,手法复位、失败或其它原因不能行手法复位、外固定者。
2.全身或一骨多处骨折,全部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处理有困难者,可考虑对1~2处手法复位困难或外固定不易维持对位的骨折,施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3.或不愈合需施行手术治疗时(如切骨矫形、等),多需同时应用钢板作内固定,以恢复骨支架。
4.骨切骨矫正术(如转子下切骨术或股、上切骨术)后,可用预制的成角钢板或加压成角钢板(如髁钢板等)固定。
5.某些长斜形、螺旋形、蝶形粉碎性骨折亦可用及平衡钢板固定,可有效地抵消扭转、剪刀和弯曲应力。
6.粉碎性骨折或缺损,为保护骨及碎,以防压缩,用支柱钢板固定,可起到架桥作用,保症植。  
1.钢板要求 钢板的横断面应呈弧形,与圆形骨面可密切贴合,钢板孔应有倾斜的凹陷部,使半沉头式的螺钉头可以相应嵌入,增加固定效果,并可减少螺钉头突出而引起疼痛图2。
2.钢板的选择 钢板种类甚多图3,应根据骨折部位、形态及骨的直径选用固定效果好的品种。钢板按其性能分为和加压钢板两种,后者有圆孔(静力加压)和自身加压钢板(动力加压)及多种特制规格钢板。现举几种常用的钢板种类如下:
直形长钢板:多用于干骨折。选择钢板的长度应是断骨直径的4~5倍。一般股骨用8孔,用6孔,用4孔钢板。
成角尖形钢板:多用于或股骨转子间切骨术。
成角钢板:用于长骨切骨矫形术。
转子钢板:用于后内固定。
三叉形钢板:用于髁部Y或T形骨折。
加压钢板:较普通钢板宽厚,使用时配以加压,利用加压器或利用特殊设计之钢板(自动加压钢板),对骨折端产生加压作用及坚强固定作用。
3.螺钉选择 同。
4.加压器 由加压器孔、钩及加压螺丝组成,配以活动板手和钻头(导钻)使用图4。  
(一)普通钢板螺钉内固定
1.安置钢板 骨折复位后,根据钢板大小,剥离局部骨膜,用骨折固定器套入骨折后方,将钢板安置在骨面上,并将骨折端加压靠拢,然后拧紧骨折固定器的滑动部分,骨折部与钢板即可暂时被固定在一起,但应注意露出全部钢板孔以便钻孔。
2.钻孔、拧入螺钉 先在钢板两端各钻一个骨孔。钻头需在钢板孔的中心垂直进钻。钻透两侧骨后,用骨孔测量骨的直径,加上钢板的厚度,按此长度选择与之等长的螺钉(除钉尖外),顺钻孔方向拧入。再按钢板各孔孔,拧入螺钉,并顺次拧紧。钻孔及安置螺钉方法同“螺钉内固定术”。
(二)加压器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
在骨折复位,放好加压钢板并用持骨器固定后,在折段折线约1.0cm的钢板孔上,钻一个直径为3.2mm的孔洞,要钻透两侧皮质骨。用测深器测定孔洞的深度,以便选择长度合适的螺钉。用丝锥攻出骨孔的纹路,拧入第1枚皮质骨螺钉。再次复位和固定骨折端与钢板后,置放加压器的钻头导向器,并钻3.2mm的骨孔。调整加压器,使其钩钩住加压钢板的,并使加压器的孔对准骨孔,拧入1枚普通螺钉,以固定加压器。维持解剖复位下,用套管扳手轻轻拧紧加压器,使两折端初步纵向加压。然后,用40mm长3.2mm直径的钻头经导向器钻孔,用丝锥攻出骨孔纹路,将第2、3枚皮质骨螺钉拧入加压钢板剩余的2个孔洞内。注意钻孔时一定要对准钢板孔的中心,攻纹时一定要用丝锥套保护,以免丝锥被卡或周围软组织卷入而损伤。用扳手进一步拧紧加压器,使骨折端,压力可达40~50kg。加压后复查骨折端有无移位,如无移位,用相同方法,在有加压器侧的钢板上拧入第4、5枚皮质骨螺钉。最后,松开、取下加压器拧入第6枚短皮质骨螺钉固定一侧皮质骨,以减少应力启遮挡。对短斜面骨折,须辅以加压螺钉经过钢板孔斜穿骨折线,以加强固定效果图7。
(三)自动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
应用自动加压钢板时,则勿需使用加压器。由于钢板孔是按两个半圆柱图案设计制造的。其原理是利用球形滑动原则,即当螺钉由倾斜圆柱端拧入后,其螺钉头沿钢板孔之倾斜承重平面向水平滑动平面移动,骨折端即产生向心性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产生加压作用图。
安置钢板后,于近折段的骨折端,在中立导钻引导下钻孔,旋攻螺纹道,拧入第一枚皮质骨螺钉,但不拧紧,准确复位骨折,并用钩子插入钢板孔向远端牵拉钢板,这样,使第一枚螺钉处于钢板孔的偏心位上。然后于远折段骨折端用偏心导钻(承重导钻)引导,钻偏心位孔,钻孔位置宜尽量靠近该钢板孔远端,同法拧入第二枚皮质骨螺钉并拧紧,接着再拧紧第一枚螺钉,即可使骨折端靠拢,产生加压作用。然后,于钢板孔的中心或略偏心位拧入其余螺钉。
(四)植骨
伤后超过3周以上的骨折,特别在不易愈合的部位(如下段、上段、胫骨下段),内固定术的同时应施行骨移植,促进愈合。  
1.软组织的分离和骨膜的剥离应尽量减少,显露以能供钢板的安置即可,以减少对骨折端血运的损害。
2.钢板宜放在骨干较平的一面,必须与骨面紧贴,才能保症骨折端的密切靠拢;如桡骨不应放在后面。尽量不将直钢板变形去适应骨的弯度,以免降低其强度。
加压钢板的安放,要根据张力带原则,即钢板置于骨折的张力侧,钢板即承受张力,经钢板施行加压后,使骨折张力侧的张力转变为压力。在负重条件下,张力侧在人体重的对侧,例如,其张力侧在对侧,即外侧略偏后;在不负重条件下,则根据肌群作用、骨折特点以判断其张力侧。如误将钢板置于张力侧的对侧,必将增加张力侧的张力,使骨折端分离,既容易造成钢板折断,也影响。
3.钢板要安置在有覆盖的骨面,不致使钢板与直接接触产生疼痛。
4.钻头必须在钢板孔中心垂直进钻,应用加压钢板时需用导钻见,如有偏斜,螺钉头就不能紧密拧入钢板孔的凹陷部,固定效能必将减弱。  
术后应即外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应用加压钢板则勿需外固定,后开始扶双拐负重练习,X线显示骨愈合阴影时改用单拐1~2月后再弃拐行走。骨折愈合后取出钢板,通常加压钢板于术后1 1/2 ~2年取出。  
1.钢板弯曲、断裂 发生的原因多由于不用外固定或外固定时间过短,过分依赖钢板有限的固定力量去负重或活动,以致造成钢板弯曲或断裂。一旦发生应重新手术,取出钢板并另行内固定。
2.钢板取不出 有时取出钢板会遇到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螺头凹槽损坏,旋凿不能发挥作用。应将一端螺钉周围的凿除少许厚度,用钢丝钳下压钢板,露出少许螺钉,就可用钢丝钳夹住螺钉旋出,然后将钢板掀起,依次同法取出其它螺钉。
3.用加压钢板行坚强内固定后,由于钢板与骨的弹性系数相差悬殊,肢体负重应力大部分通过钢板而不通过其下的,造成钢板固定部位的骨,在钢板末端正常骨质与萎缩骨质交界处容易折断或在去钢板后发生。故钢板出出后,仍需适当保护3~6个月,以免折断。再骨折多发生于钢板最远端钉孔部位,为预防其发生,钢板最远端螺钉可只穿过一侧皮质骨。这样,可避免肢体负重应力集中于钢板端而是由骨逐渐向钢板过渡,以缓冲钢板固定下的骨质与正常骨质间弹性系数的突然转变。
出自A+医学百科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比较.pdf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4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 15 卷 第 17 期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pril 23, 2011 Vol.15, No.17
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
刘春杰,张伟曾,褚鹏程
Curative effect of dynamic hip screw versus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on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senile patients
Liu Chun-jie, Zhang Wei-zeng, Chu Peng-cheng
Department of
BACKGROUND: Dynamic hip screw
DHS , Gamma nail, and femoral proximal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have been used in
Orthopedics,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hich one is better is still controversial.
Sixth People’s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HS and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 treating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Hospital of Linfen
City, Linfen 041000,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Shanxi Province,
METHODS: From June 2007 to March 2010, 96 cases of seni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treated with DHS
were selected. The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hip function scores were record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DHS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was shorter and the
Liu Chun-jie,
Attending physician, volume of blood loss was fewer in the LCP group
0.01 . The joint function was better in the LCP group than the DHS group
Department of
94.6%, 87.9%, P
0.01 .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LCP is a simple, microinvasive, 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Orthopedics, the
with reasonable biomecha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apid fracture healing,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我脊柱受外伤折断用钢板螺钉内固..
健康咨询描述:
我脊柱受外伤折断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已5个多月.伤口处总觉得长度不够,弯曲有困难.请问这是否是正常反应?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活动自如?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09:27:43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8378称赞:1792
你好,骨折术后五个月了,腰部有点僵硬是因为长期的活动减少造成的,建议拍片或CT复查一下骨折的愈合情况,如果愈合良好,可以适当的加强功能的锻炼,并配合理疗,热敷,按摩,中药薰蒸等康复治疗手段,应该会有所恢复的.
帮助网友:286称赞:51
首先请问下您受伤的是腰椎还是颈椎?1.这是正常的反应.因为经过钢板螺钉内固定后椎体的活动会明显受限,就好比松散的串珠活动灵活,把两个珠子固定在一起再串成链子就没那么好的灵活度了.您会觉得长度不够是因为在弯曲时被固定的椎体失去了可以牵拉的空间.正常的椎体之间是有空隙的,椎体被钢板固定后这个空隙也消失了.2.如果您受伤的是颈椎,那么要经过1年才能恢复到比较好的状态.如果是腰椎,那么至少要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在康复期间还要坚持适当的锻炼,例如联系倒走,可以增强腰肌的力量,逐渐恢复腰椎的活动度.避免重体力劳动,例如弯腰搬重物等.避免久坐,因为人体在坐位的时候对腰椎的压力是最大的.也不要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等,这些动作都会容易导致脊椎的疲劳.
帮助网友:94称赞:4
您好!关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比较牢靠,但是因为切口长,愈合慢,所以五个月还有这种症状,您去拍片或CT复查一下吧.这种内固定术多用于长管骨骨折,比较牢靠,临床应用较多.但缺点是切口长,软组织分离和骨膜剥离较广泛,骨折端的血运受损较重,愈合较慢.   [适应证]  1.四肢长管骨骨干横折或短斜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或其它原因不能行手法复位,外固定者.  2.全身多发性骨折或一骨多处骨折,全部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处理有困难者,可考虑对1~2处手法复位困难或外固定不易维持对位的骨折,施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3.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需施行手术治疗时(如切骨矫形,骨移植等),多需同时应用钢板作内固定,以恢复骨支架.  4.骨畸形切骨矫正术(如股骨转子下切骨术或股,肱骨髁上切骨术)后,可用预制的成角钢板或加压成角钢板(如髁钢板等)固定.  5.某些长斜形,螺旋形,蝶形粉碎性骨折亦可用加压螺钉及平衡钢板固定,可有效地抵消扭转,剪刀和弯曲应力.  6.干骺端粉碎性骨折或缺损,为保护移植骨及碎骨片,以防压缩,用支柱钢板固定,可起到架桥作用,保证植骨愈合  [术前准备]  1.钢板要求 钢板的横断面应呈弧形,与圆形骨面可密切贴合,钢板孔应有倾斜的凹陷部,使半沉头式的螺钉头可以相应嵌入,增加固定效果,并可减少螺钉头突出而引起疼痛&  2.钢板的选择 钢板种类甚多[图3],应根据骨折部位,形态及骨的直径选用固定效果好的品种.钢板按其性能分为普通钢板和加压钢板两种,后者有圆孔(静力加压)和自身加压钢板(动力加压)及多种特制规格钢板.现举几种常用的钢板种类如下:&⑴直形长钢板 &⑵成角钢板 &⑶成角尖形钢板 &⑷转子钢板 &⑸三叉形钢板 &⑹圆孔加压钢板 &⑺自动加压钢板和相应的螺钉头示意图 图3 钢板的种类   直形长钢板:多用于长骨干骨折.选择钢板的长度应是断骨直径的4~5倍.一般股骨用8孔,胫骨用6孔,肱骨用4孔钢板.  成角尖形钢板:多用于股骨髁上骨折或股骨转子间切骨术.  成角钢板:用于长骨切骨矫形术.  转子钢板:用于股骨颈骨折转子间切骨术后内固定.  三叉形钢板:用于髁部Y或T形骨折.  加压钢板:较普通钢板宽厚,使用时配以加压皮质骨螺钉,利用加压器或利用特殊设计之钢板(自动加压钢板),对骨折端产生加压作用及坚强固定作用.  3.螺钉选择 同螺钉内固定术.  4.加压器 由加压器孔,钩及加压螺丝组成,配以活动板手和钻头导向器(导钻)使用[图4].&⑴加压器 &⑵钻头导向器 &⑶活动板手 图4 加压器械   [手术步骤]  (一)普通钢板螺钉内固定  1.安置钢板 骨折复位后,根据钢板大小,剥离局部骨膜,用骨折固定器套入骨折后方,将钢板安置在骨面上,并将骨折端加压靠拢,然后拧紧骨折固定器的滑动部分,骨折部与钢板即可暂时被固定在一起,但应注意露出全部钢板孔以便钻孔[图5⑴].&⑴用骨折固定器暂时保持骨折复位和钢板位置 &⑵测量骨外径,选择螺钉 图5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2.钻孔,拧入螺钉 先在钢板两端各钻一个骨孔.钻头需在钢板孔的中心垂直进钻.钻透两侧皮质骨后,用骨孔测深器测量骨的直径,加上钢板的厚度[图5⑵],按此长度选择与之等长的螺钉(除钉尖外),顺钻孔方向拧入.再按钢板各孔钻骨孔,拧入螺钉,并顺次拧紧.钻孔及安置螺钉方法同“螺钉内固定术”.  (二)加压器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⑴解剖复位,拧入第一枚加压螺钉,置放钻头导向器钻孔 &⑵安装加压器,用扳手轻轻旋进,使折端纵向加压 &⑶利用导钻在钢板孔中心钻孔,在丝锥套引导下,用丝锥攻纹 &⑷拧入第2,3枚螺钉后,用扳手进一步加压 &⑸用同法拧入第4,5枚皮质骨螺钉 &⑹撤除加压器,拧入最后1枚螺钉 图6 用加压器行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在骨折复位,放好加压钢板并用持骨器固定后,在短骨折段距骨折线约1.0cm的钢板孔上,钻一个直径为3.2mm的孔洞,要钻透两侧皮质骨.用测深器测定孔洞的深度,以便选择长度合适的螺钉.用丝锥攻出骨孔的纹路,拧入第1枚皮质骨螺钉.再次复位和固定骨折端与钢板后,置放加压器的钻头导向器,并钻3.2mm的骨孔[图6 ⑴].调整加压器,使其钩钩住加压钢板的端孔,并使加压器的孔对准骨孔,拧入1枚普通螺钉,以固定加压器.维持解剖复位下,用套管扳手轻轻拧紧加压器,使两折端初步纵向加压[图6 ⑵].然后,用40mm长3.2mm直径的钻头经导向器钻孔,用丝锥攻出骨孔纹路,将第2,3枚皮质骨螺钉拧入加压钢板剩余的2个孔洞内[图6 ⑶].注意钻孔时一定要对准钢板孔的中心,攻纹时一定要用丝锥套保护,以免丝锥被卡或周围软组织卷入而损伤.用扳手进一步拧紧加压器,使骨折端紧密连接,压力可达40~50kg[图6 ⑷].加压后复查骨折端有无移位,如无移位,用相同方法,在有加压器侧的钢板上拧入第4,5枚皮质骨螺钉[图6 ⑸].最后,松开,取下加压器拧入第6枚短皮质骨螺钉固定一侧皮质骨,以减少应力启遮挡[图6 ⑹].对短斜面骨折,须辅以加压螺钉经过钢板孔斜穿骨折线,以加强固定效果[图7].&图7 短斜面骨折辅以折块间加压   (三)自动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  应用自动加压钢板时,则勿需使用加压器.由于钢板孔是按两个半圆柱图案设计制造的[图8⑴].其原理是利用球形滑动原则,即当螺钉由倾斜圆柱端拧入后,其螺钉头沿钢板孔之倾斜承重平面向水平滑动平面移动,骨折端即产生向心性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产生加压作用[图8⑵].&⑴钢板孔设计成两个半圆柱形 &⑵拧入螺钉头将顺孔的倾斜面滑移而产生加压   安置钢板后,于近折段的骨折端,在中立导钻引导下钻孔[图8 ⑶],旋攻螺纹道,拧入第一枚皮质骨螺钉,但不拧紧,准确复位骨折,并用钩子插入钢板孔向远端牵拉钢板,这样,使第一枚螺钉处于钢板孔的偏心位上.然后于远折段骨折端用偏心导钻(承重导钻)引导[图8 ⑶],钻偏心位孔,钻孔位置宜尽量靠近该钢板孔远端,同法拧入第二枚皮质骨螺钉并拧紧,接着再拧紧第一枚螺钉,即可使骨折端靠拢,产生加压作用.然后,于钢板孔的中心或略偏心位拧入其余螺钉[图8 ⑷].&⑶中立导钻与偏心导钻 &⑷第1枚螺钉(A)随钢板移动而处于偏心位,偏心导钻拧入第2枚螺钉(C),拧紧螺钉加压 图8 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四)植骨  伤后超过3周以上的骨折,特别在不易愈合的部位(如桡骨下段,尺骨上段,胫骨下段),内固定术的同时应施行骨移植,促进愈合.  [术中注意事项]  1.软组织的分离和骨膜的剥离应尽量减少,显露以能供钢板的安置即可,以减少对骨折端血运的损害.  2.钢板宜放在骨干较平的一面,必须与骨面紧贴,才能保证骨折端的密切靠拢;如桡骨不应放在后面.尽量不将直钢板变形去适应骨的弯度,以免降低其强度.  加压钢板的安放,要根据张力带原则,即钢板置于骨折的张力侧,钢板即承受张力,经钢板施行加压后,使骨折张力侧的张力转变为压力.在负重条件下,张力侧在人体重心线的对侧,例如股骨干骨折,其张力侧在股骨颈对侧,即外侧略偏后;在不负重条件下,则根据肌群作用,骨折特点以判断其张力侧.如误将钢板置于张力侧的对侧,必将增加张力侧的张力,使骨折端分离,既容易造成钢板折断,也影响骨折愈合[图9].& ⑴偏心位承重 ⑵外侧为张力侧 & ⑶钢板承受张力 ⑷张力侧折端分离 图9 股骨骨折根据张力带原则安放钢板   3.钢板要安置在有肌肉覆盖的骨面,不致使钢板与皮肤直接接触产生疼痛.&图12 螺丝锥   4.钻头必须在钢板孔中心垂直进钻,应用加压钢板时需用导钻[见图12],如有偏斜,螺钉头就不能紧密拧入钢板孔的凹陷部,固定效能必将减弱[图10].&图10 钻孔不在中心,螺钉不能紧密拧入   [术后处理]  术后应即外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应用加压钢板则勿需外固定,拆线后开始扶双拐负重练习,X线显示骨愈合阴影时改用单拐1~2月后再弃拐行走.骨折愈合后取出钢板,通常加压钢板于术后1½~2年取出.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钢板弯曲,断裂 发生的原因多由于不用外固定或外固定时间过短,过分依赖钢板有限的固定力量去负重或活动,以致造成钢板弯曲或断裂.一旦发生应重新手术,取出钢板并另行内固定.  2.钢板取不出 有时取出钢板会遇到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螺头凹槽损坏,旋凿不能发挥作用.应将一端螺钉周围的骨皮质凿除少许厚度,用钢丝钳下压钢板,露出少许螺钉,就可用钢丝钳夹住螺钉旋出,然后将钢板掀起,依次同法取出其它螺钉  3.用加压钢板行坚强内固定后,由于钢板与骨的弹性系数相差悬殊,肢体负重应力大部分通过钢板而不通过其下的骨质,造成钢板固定部位的骨萎缩,在钢板末端正常骨质与萎缩骨质交界处容易折断或在去钢板后发生再骨折.故钢板出出后,仍需适当保护3~6个月,以免折断.再骨折多发生于钢板最远端钉孔部位,为预防其发生,钢板最远端螺钉可只穿过一侧皮质骨.这样,可避免肢体负重应力集中于钢板端而是由骨逐渐向钢板过渡,以缓冲钢板固定下的骨质与正常骨质间弹性系数的突然转变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骨科
常见症状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骨擦感
检查项目X线、
并发疾病坠积性、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1034·
浏览:10501·
浏览:10433·
浏览:4278·
参考价:40
参考价:13
参考价:33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本品用于跌打损伤,...
参考价格:¥40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位芳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