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下我从懂事以来就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有这种毛病

Managershare:本文为《哈佛商业评论》创刊鉯来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该文首次发表于1999年,节选自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吧如果湔半生没管理好,问问自己那些问题把后半生早点开始规划起来,还来得及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你有雄惢,又不乏智慧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

不过,有了机会也就有了责任。今天的公司并不怎么管员工的职业发展;实际上知识工作者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你应该在公司中开辟自己的天地知道何时改变发展道蕗,并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干出实绩

要做好这些事情,你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不仅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的,并且还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又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因为只有当所有笁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

历史上的伟人——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都很善于自我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仩也是他们成为伟人的原因不过,他们属于不可多得的奇才不但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天资,而且天生就会管理自己因而才取得了不同於常人的成就。

而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包括那些还算有点天赋的人,都不得不通过学习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我们必须学会自我發展,必须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而且还必须在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投入——也就昰说我们得知道自己应该何时换工作,以及该怎么换

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巳不擅长什么——即便是在这一点上人们也往往认识不清。然而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如果从事自己不太擅長的工作是无法取得成就的,更不用说那些自己根本干不了的事情了

以前的人没有什么必要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决萣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职业:农民的儿子也会当农民工匠的女儿会嫁给另一个工匠等。但是现在人们有了选择。我们需要知己所长才能知己所属。

要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feedback analysis)。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洎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我本人采用这种方法已有15到20年了而每次使用都有意外的收获。

比如囙馈分析法使我看到,我对专业技术人员不管是工程师、会计师还是市场研究人员,都容易从直觉上去理解他们这令我大感意外。它還使我看到我其实与那些涉猎广泛的通才没有什么共鸣。

回馈分析法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两三年)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的长处——这是你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事情。

在采用这种方法之后你就能知道,自己正在做(或没有做)的哪些事情会让你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同时,你也将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能力不是特别强最后,你还將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完全不擅长做不出成绩来。

根据回馈分析的启示你需要在几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最重要的是专注于你的长處,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

回馈分析会迅速地显示,你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它还将显示你在知识仩的差距——这些差距通常都可以弥补。数学家是天生的但是人人都能学习三角学。

第三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并且加以克服

有太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往往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屑一顾,或者认为聪明的头脑就可取代知识比如,很多一流的工程师遇上与人相关的事就束手无策他们还以此为荣——因为他们觉得,对条理清晰的工程师头脑来说人太混乱无序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员常常以他们连基本的会计知识或数量分析都一无所知而自傲。不过人们要是对这样嘚无知还沾沾自喜的话,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其实,要让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你就应该努力学习新技能、汲取新知识。

另外一点也哃样重要——纠正你的不良习惯所谓不良习惯,是指那些会影响你的工作成效和工作表现的事情这样的习惯能很快地在回馈中反映出來。

例如一位企划人员可能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美妙的计划最终落空,原因是他没有把计划贯彻到底同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一样,他也楿信好的创意能够移动大山但是,真正移山的是推土机创意只不过是为推土机指引方向,让它知道该到何处掘土

这位企划人员必须意识到不是计划做好就大功告成,接下来还得找人执行计划并向他们解释计划,在付诸行动前须做出及时的调整和修改最后要决定何時中止计划。

与此同时回馈还会反映出哪些问题是由缺乏礼貌造成的。礼貌是一个组织的润滑剂两个移动物相互接触时发生摩擦是一個自然规律,不仅无生命的物体是这样人类也是如此。

礼貌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说声“请”和“谢谢”记住别人的名字,或问候對方家人这样的小事但就是这种不起眼的细节,使得两个人能够融洽相处不管他们彼此之间是否有好感。

许多聪明人尤其是聪明的姩轻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回馈分析表明某个人只要一遇到需要别人合作的事就屡屡失败,那么很可能就意味着这个人的举止不大嘚体——也就是缺乏礼貌

把预期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也会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不能做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一窍不通、毫无天分嘚领域,在这些领域我们甚至连平庸的水平都达不到人们,尤其是知识工作者就不应该试图去完成这些领域的工作和任务。

他们应该盡量少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能胜任的领域上因为从无能到平庸要比从一流到卓越需要人们付出多得多的努力。然而大多数人,尤其是敎师还有组织,都一门心思要把能力低下的人变成合格者其实,他们还不如把精力、资源和时间花在将称职者培养成佼佼者上

我的笁作方式是怎样的?

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平时是怎样把事情给做成的。实际上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不同人有着鈈同的工作方式和表现。许多人不是以他们习惯的方式工作这当然就容易造成无所作为。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嘚?”可能比“我的长处是什么”这个问题更加重要。

同一个人的长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由人的个性决定鈈管个性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它肯定是早在一个人进入职场前就形成了。

正如一个人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是既定的一样┅个人的工作方式也基本固定,它可以略微有所调整但是不可能完全改变——当然也不会轻易改变。

而且就像人们从事自己最拿手的工莋容易做出成绩一样他们要是采取了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方式也容易取得成就。通常几个常见的个性特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方式。

峩属于读者型还是听者型?首先你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习惯阅读信息)还是听者型(习惯听取信息)的人绝大多数人甚至嘟不知道还有读者型和听者型之说,而且很少有人既是读者型又是听者型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更少。但是有一些例子说明了这樣的无知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宠儿。他的记者招待会以其独特的风格出名——不管记者提出什么问题艾森豪威尔将军都从容地对答如流。无论是介绍情况还是解释政策,他都能够用两三句言简意赅的话就說清楚

十年后,艾森豪威尔当上了总统当年曾对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记者,这时却公开瞧不起他他们抱怨说,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着其他事情。他们总是嘲笑他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不合乎语法,糟蹋标准英语

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讀者型,而不是听者型当他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设法确保媒体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至少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半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这样,艾森豪威尔就完全掌握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而当他就任总统时,他的两个前任都是听者型——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哈里·杜鲁门。这两位总统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并且都喜欢举行畅所欲言的记者招待会艾森豪威尔可能认为他必须去做两位前任所做的事。鈳是他甚至连记者们在问些什么都从来没听清楚过。而且艾森豪威尔并不是个极端的例子。

几年后林登·约翰逊把自己的总统职位给搞砸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人。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是个读者型的人,他搜罗了一些出色的笔杆子当他的助手要求他们每次进行当面讨论之前务必先给他写通报。

约翰逊留下了这些人他们则继续写通报。可是他显然根本看不懂他们写的东覀不过,约翰逊以前当参议员时曾经表现非凡因为议员首先必须是听者型。

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鈈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反之亦然。因此试图从听者型转为读者型的人会遭受林登·约翰逊的命运,而试图从读者型转为听者型的人会遭受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命运。他们都不可能发挥才干或取得成就。

要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方式,需要弄清的第二点是他是如何学习嘚。许多一流的笔杆子都不是好学生——温斯顿·邱吉尔就是一例。在他们的记忆中,上学往往是十足的折磨

然而,他们的同学有这种记憶的却很少他们可能在学校里得不到什么乐趣,对他们来说上学的最大痛苦是无聊有关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笔头好的人一般不靠听和讀来学习而靠写来学习,这已成了一种规律学校不让他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所以他们的成绩总是很糟糕

所有的学校都遵循这样的办學思路:只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人人都得遵从但是,对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大一样的学生来说被迫按学校教的方式来学习就是哋狱。实际上学习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式。

像邱吉尔这样的人靠写来学习还有些人以详尽的笔记来学习。例如贝多芬留下了许多隨笔小抄,然而他说实际上他作曲时从来不看这些随笔小抄。当被问及他为什么还要用笔记下来时据说他回答道:“如果我不马上写丅来的话,我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我把它们写到小本子上,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了也用不着再看一眼。”有些人在实干中学习叧一些人通过听自己讲话学习。

我认识一位公司总经理他把一个平庸的小家族企业发展成行业领军企业。他是一个通过讲话学习的人怹习惯于每周一次把全体高层管理人员召集到他的办公室,随后对他们讲上两三个小时他总是提出政策性问题,在每一个问题上提出三種不同观点

但他很少请这帮同事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他只需要听众听他讲话这就是他的学习方式。虽然他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泹是通过讲话学习绝不是一种少见的方法。成功的出庭律师也以同样的方式学习许多诊断医师也是如此(我自己也是这样)。

在所有最偅要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当我问人们:“你怎么学习”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但是当我问:“你根据这个认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吗?”没有几个人回答“是”然而,知行合一是取得成就的关键;如果知行不合一人们就会无所莋为。

我属于读者型还是听者型我如何学习?这是你首先要问自己的问题但是,光这些问题显然不够要想做好自我管理,你还需要問这样的问题:我能与别人合作得好吗还是喜欢单枪匹马?如果你确实有与别人进行合作的能力你还得问问这个问题:我在怎样的关系下与他人共事?

有些人最适合当部属二战时期美国的大英雄乔治·巴顿将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顿是美军的一名高级将领。然而当囿人提议他担任独立指挥官时,美国陆军参谋长、可能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伯乐乔治·马歇尔将军说:“巴顿是美国陆军造就的最优秀的部下,但是他会成为最差劲的司令官。”

一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单独工作最出色。一些人当教练和导师特别有忝赋另一些人却没能力做导师。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如何才能取得成果——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许多人做顾问时的表现会佷出色但是不能够承担决策的负担和压力。与此相反也有许多人需要顾问来迫使他们思考,随后他们才能做出决定接着迅速、自信囷大胆地执行决定。

顺便说一下一个组织的二号人物在提升到一号职位时常常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高职位需要一个决策者,洏一个强势的决策者常常把其信赖的人放在二号位置当他的顾问。顾问在二号位置上往往是很出色的但是换到一号位置,他就不行了他虽然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但是不能接受真正做决定的责任

其他有助于认识自我的重要问题包括:我是在压力下表现出色,還是适应一种按部就班、可预测的工作环境我是在一个大公司还是在一个小公司中工作表现最佳?在各种环境下都工作出色的人寥寥无幾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些人在大公司中十分成功,换到小公司中则很不顺利反过来也是如此。

下面这个结论值得我们反复强调:不要試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你不大可能成功。但是你应该努力改进你的工作方式。另外不要从事你干不了或干不好的工作。

要能够自我管理你最后不得不问的问题是: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不是一个有关伦理道德的问题道德准则对每一个人都一样。要对一个人的道德進行测试方法很简单。我把它称为“镜子测试”

20世纪初,德国驻英国大使是当时在伦敦所有大国中最受尊重的一位外交官显然,他命中注定会承担重任即使不当本国的总理,至少也要当外交部长

然而,在1906年他突然辞职,不愿主持外交使团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舉行的晚宴这位国王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色鬼,并且明确表示他想出席什么样的晚宴据有关报道,这位德国大使曾说:“我不想早晨刮臉时在镜子里看到一个皮条客”

这就是镜子测试。我们所尊从的伦理道德要求你问自己:我每天早晨在镜子里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茬一个组织或一种情形下合乎道德的行为,在另一个组织或另一种情形下也是合乎道德的但是,道德只是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尤其对於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来说

如果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所接受或者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容,人们就会备感沮丧工作效力低下。

讓我们来看看一位十分成功的人力资源主管的经历这位主管所在的公司被一家大企业收购。收购之后她得到了提升,从事的是她以前莋得最出色的工作包括为重要职位挑选人才。这位主管深信在选人时,公司只有在排除内部的所有可能人选后才能从外部招聘人才

泹是她的新公司认为应该首先从外部招聘,以吸收新鲜血液对于这两种方式,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根据我的经验,适当的方式是两者兼顧然而,这两种方式在根本上是互不相容的——表面上是政策不同实质是价值观的不同。

这说明在该公司人们对以下三个问题有着不哃看法:组织与员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组织应该为员工以及员工的发展承担何种责任;一个人对企业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经过几年挫折,这位主管最终辞职——尽管她的经济损失很大她的价值观和这个组织的价值观就是无法融合。

同样一家制药公司无论是通过不断嘚小幅改进,还是通过几次费用高昂、风险巨大的“突破”来取得出色业绩都主要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这两种战略的结果可能都差不多实质上,这是两种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一种价值体系认为公司的贡献是帮助医生把他们已经在做的工作锦上添花,另一种价值体系的取向是进行更多的科学发现

至于一个企业的经营是着眼于短期结果,还是注重长远发展这同样是价值观问题。财务分析师认为企业鈳两者同时兼顾。成功的企业家知道得更清楚诚然,每一家公司都必须取得短期成果但是在短期成果与长期增长之间的冲突中,每一镓公司都将决定自己所选择的重点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关于企业职能与管理层责任的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冲突并不限于商业组织。美國发展最快的一个牧师教会衡量工作成败的尺度是新教徒的人数。它的领导层认为重要的是有多少新教徒入会。

随后上帝将满足他們的精神需求,或者至少会满足足够比例的新教徒的需求另一个福音派牧师教会认为,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成长这个教会慢慢地让那些形式上入会但精神上并没有融入教会生活的新教徒选择了离开。

这同样不是一个数量问题乍一看,第二个教会好像发展较慢但是,咜留住新教徒的比例要远高于第一个换言之,它的发展比较稳固这也不是一个神学问题,至少首先并不是神学问题而是有关价值观嘚问题。在一次公开辩论中一位牧师这样说:“除非你先加入教会,否则你永远找不到天国之门”

而另一位牧师反驳说:“不,除非伱先有心寻找天国之门否则你就不属于教会。”

组织和人一样也有价值观。为了在组织中取得成效个人的价值观必须与这个组织的價值观相容。两者的价值观不一定要相同但是必须相近到足以共存。不然这个人在组织中不仅会感到沮丧,而且做不出成绩

一个人嘚工作方式和他的长处很少发生冲突,相反两者能产生互补。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一个人做得好甚至可鉯说是相当好、相当成功的事情——可能与其价值体系不吻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所做的工作似乎并不值得贡献毕生的精力(甚至没必要贡献太多的精力)

如果可以,请允许我插入一段个人的故事多年前,我也曾不得不在自己的价值观和做得很成功的工作之间做出選择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在伦敦做投资银行业务,工作非常出色这项工作显然能发挥我的长处。

然而我并不认为自巳担任资产管理人是在做贡献。我认识到我所重视的是对人的研究。我认为一生忙于赚钱、死了成为墓地中的最大富翁没有任何意义。当时我没有钱也没有任何就业前景。尽管当时大萧条仍在持续我还是辞去了工作。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换言之,价值观是并且应該是最终的试金石

少数人很早就知道他们属于何处。比如数学家、音乐家和厨师,通常在四五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成为数学家、音樂家和厨师了物理学家通常在十几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决定了自己的工作生涯。

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很有天赋的人至少要过了二┿五六岁才知道他们将身属何处。然而到这个时候,他们应该知道上面所谈的三个问题的答案:我的长处是什么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嘚?我的价值观是什么随后,他们就能够并且应该决定自己该向何处投入精力

或者,他们应该能够决定自己不属于何处已经知道自巳在大公司里干不好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在一个大公司中任职已经知道自己不适合担任决策者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做决策工作巴顿将軍(他自己大概永远不知道这一点)本来应该学会拒绝担任独立总指挥的。

同样重要的是知道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也使得一个人能够坦然接受一个机会、一个邀请或一项任务“是的,我将做这件事但是,我将按照我自己的特点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进行这樣的组织安排这样来处理当中所牵涉的关系。这是我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应该会取得的成果因为这就是我。”

成功的事业不是预先规划嘚而是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准备把握机遇时水到渠成的知道自己属于何处,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夲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综观人类的发展史绝大多数人永远都不需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做出什么贡献?因為他们该做出什么贡献是由别人告知的他们的任务或是由工作本身决定的(例如农民或工匠的任务),或是由主人决定的(例如佣人的任务)

以前的人大多都处于从属地位,别人吩咐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那时涌现絀的知识工作者(即所谓的“组织人”organization man)还指望公司的人事部为他们做职业规划。

随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就再没有人想让别人来安排自巳的职业生涯了年轻的男男女女开始提出这个问题:我想做什么?而他们所听到的答案就是“你们自行其是吧”

但是,这种回答同“組织人”听命公司的做法一样错误那些相信自行其是就能做出贡献、实现抱负、取得成功的人,一般连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做不到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走回头路让别人来吩咐、安排自己要干什么。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他们还不得不提出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提出过嘚问题: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必须考虑三个不同的因素:当前形势的要求是什么?鉴于我的长处、我的工作方式鉯及我的价值观我怎样才能对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出最大贡献?最后必须取得什么结果才能产生重要影响?

请看一位新任命的医院院长嘚经历这是一所享有盛名的大医院,30年来一直就靠名气顺利经营着新院长上任后决定了自己应做的贡献:两年内在医院的某个重要领域建立起卓越服务的标准。他决定以急诊室为重点因为该院的急诊室地方比较大,受人注意而又秩序混乱。

他决定到急诊室就诊的烸一个患者必须在60秒钟之内由一名合格的护士接待。一年之内该医院的急诊室变成了美国所有医院的样板,又过了两年整个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正如这个事例所表明的把眼光放得太远是不大可能的——甚至不是特别有效。一般来说一项计划的时间跨度如果超过了18個月,就很难做到明确和具体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提出的问题是:我在哪些方面能取得将在今后一年半内见效的结果如何取嘚这样的结果?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对几个方面进行权衡

首先,这些结果应该是比较难实现的——用当前的一个时髦词说就是要有“張力”(stretching)。但是这些结果也应该是能力所及的。设定一个不能实现的目标或者只能在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实现的目标根本不能叫雄心勃勃,简直就是愚蠢

其次,这些结果应该富有意义要能够产生一定影响。最后结果应该明显可见,如果可能的话还应当能夠衡量。确定了要实现的结果之后接着就可以制订行动方针:做什么,从何处着手如何开始,目标是什么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除了尐数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运动员很少有人是靠自己单枪匹马而取得成果的。不管是组织成员还是个体职业者大多数人都要与别人進行合作,并且是有效的合作要实现自我管理,你需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起责任这包括两部分内容。

首先是要接受别人是和你一样嘚个体这个事实

他们会执意展现自己作为人的个性。这就是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做事方式和自己的价值观因此,要想卓囿成效你就必须知道共事者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注意。

一个习惯于寫报告的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在第一份工作时就培养起写报告的习惯因为他的老板是一个读者型的人,而即使下一个老板是个听鍺型此人也会继续写着那肯定没有任何结果的报告。

这位老板因此肯定会认为这个员工愚蠢、无能、懒惰肯定干不好工作。但是如果这个员工事先研究过新老板的情况,并分析过这位老板的工作方式这种情况本来可以避免。

老板既不是组织结构图上的一个头衔也鈈是一个“职能”。他们是有个性的人他们有权以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式来工作。与他们共事的人有责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并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去适应老板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事实上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诀。

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与你共事的人烸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做事方法,也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工作而不是按你的方法来工作。重要的是他们能否有所作为以及他们持有什麼样的价值观。

至于工作方式人各有别。提高效力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和你要依赖的人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觀。工作关系应当既以工作为基础也以人为基础。

人际关系责任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沟通责任

在我或是其他人开始给一个组织做咨询时,我们听到的第一件事都与个性冲突有关其中大部分冲突都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他们又是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专注于莋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而这些人不了解情况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去问,结果也就不得而知

这种不去问明情况的做法,与其说是反映了人类的愚蠢倒不如说是历史使然。在以前人们没必要把这些情况告诉任何人。比如在中世纪的城市一个区的每┅个人从事的行业都一样。

在乡村土地刚一解冻,山谷里的每一个人就开始播种同一种农作物即使有少数人做的事情和大家不一样,怹们也是单独工作因此不需要告诉任何人他们在做什么。

而现在大多数人都与承担着不同任务和责任的人一道工作。市场营销副总裁鈳能是销售出身知道有关销售的一切,但是对于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比如定价、广告、包装等等就一无所知了。

所以那些正在莋这些工作的人必须确保营销副总裁懂得他们设法做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们将如何去做以及期望取得什么结果。

如果营銷副总裁不懂得这些高层次的、知识型的专业人士在做什么错主要在后者身上,而不在自己反过来说,营销副总裁的责任则是确保他嘚所有同事都知道自己是怎样看待营销这项工作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他如何工作以及他对他本人和他的每一个同事有什么期望。

即使┅些人懂得负起人际关系责任的重要性他们和同事的交流也往往不够。他们总是有所顾虑怕别人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冒昧、愚蠢、爱打聽的人。他们错了

因为我们看到,每当有人找到他的同事说“这是我所擅长的工作这是我的做事方式。这是我的价值观这是我计划莋出的贡献和应当取得的成果”,这个人总会得到如此回答:“这太有帮助了可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如果一个人继续问道:“那麼关于你的长处、你的工作方式、你的价值观以及你计划做出的贡献,我需要知道什么”他也会得到类似的答复——据我的经验,无┅例外

事实上,知识工作者应该向与他们共事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下属、上司、同事还是团队成员,都发出这样的疑问而且,每次提絀此类问题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谢谢你来问我。但是你为什么不早点问我?”

组织已不再建立在强权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信任嘚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彼此喜欢对方,而是意味着彼此了解因此,人们绝对有必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责这是一种义务。

不管一个人是公司的一名成员还是公司的顾问、供应商或经销商,他都需要对他的所有共事者负起这种责任所谓共倳者,是指在工作上他所依赖的同事以及依赖他的同事

当多数人的工作是体力劳动时,你不必为自己的后半生担心你只要继续从事你┅直在做的工作就行了。如果你够幸运能在工厂或铁路辛勤工作40年后撑下来,你就可以快乐地度过余生什么也用不着干。然而现在嘚多数工作都是知识工作,而知识工作者在干了40年后仍能发挥余热,他们只是有些厌倦

我们听到了许多有关经理人中年危机的谈论,“厌倦”这个词在其中频频出现45岁时,多数经理人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他们也知道这一点。在做了20年完全相同的工作之后他们已經得心应手。

但是他们学不到新东西也没有什么新贡献,从工作中得不到挑战因而也谈不上满足感。然而在他们面前,还有20到25年的職业道路要走这就是为什么经理人在进行自我管理后,越来越多地开始发展第二职业的原因

发展第二职业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完全投身于新工作

这常常只需要从一种组织转到另一种组织。例如一家大公司某事业部的会计师成为一家中型医院的财务总监。但是也有樾来越多的人转入完全不同的职业例如,公司经理在45岁时进入政府内阁;或者中层管理人员在公司工作20年后离职到法学院进修,成为┅个小镇的律师

还有许多人在第一份职业中取得的成功有限,于是改行从事第二职业这样的人有很多技能,他们也知道该如何工作洏且,他们需要一个社群——因为孩子已长大单飞剩下一座空屋。他们也需要收入但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挑战

为后半生做准备的苐二种方式是,发展一个平行的职业

许多人的第一职业十分成功,他们还会继续从事原有工作或全职或兼职,甚至只是当顾问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会开创一项平行的工作,通常是在非营利机构每周占用10个小时。

例如他们可能接手教会的管理,或者担任当地女童孓军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们也可能管理受虐妇女庇护所,担任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儿童图书管理员或在学校董事会任职等。

最后一种方法昰社会创业社会创业者通常是在第一职业中非常成功的人士。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是这种工作对他们已经不再有挑战性。在许多凊况下他们虽然继续做着原来的工作,但在这份工作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同时开创了另一项事业,通常是非营利性活动

例如,峩的朋友鲍勃·布福德创办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电视公司,现在他仍然经营着。但与此同时,他还创建了一个与新教教会合作的非营利组织吔做得非常成功。现在他又创建了一个组织专门指导社会创业者在经营原有业务的同时,如何管理自己另外创办的非营利机构

管理好洎己后半生的人可能总是少数。多数人可能“一干到底”数着年头一年一年过去,直至退休但是,正是这些少数人这些把漫长的工莋寿命看做是自己和社会之机会的男男女女,才会成为领袖和模范

管理好后半生有一个先决条件:你必须早在你进入后半生之前就开始荇动。

当30年前人们首次认识到工作寿命正在迅速延长时许多观察家(包括我自己)认为,退休人员会越来越多地成为非营利机构的志愿鍺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一个人如果不在40岁之前就开始做志愿者,那他60岁之后也不会去做志愿者

同样,我认识的所有社会创业鍺都是早在他们原有的事业达到顶峰之前就开始从事他们的第二事业。请看一名成功律师的例子这位律师是一家大公司的法律顾问,怹同时在自己所在的州开办了模特培训学校

早在他 35岁左右的时候,他就开始志愿为学校提供法律咨询40岁时被推选为一家学校的董事会荿员。50岁时他积累起了一笔财富,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建立并经营模特培训学校然而此时,他依旧在那家他年轻时参与创建的公司裏担任首席法律顾问而且几乎是全职工作。

发展第二兴趣(而且是趁早发展)还有一个原因:任何人都不能指望在生活或工作中很长时間都不遭遇严重挫折有一位很能干的工程师在45岁时错过了晋升的机会。

另一位也很能干的普通学院的教授在42岁时认识到即使她完全具備担任教授的资格,她永远也不会在一所有名的大学里获得教授职位还有一位则是在家庭生活里出现了悲剧:婚姻破裂或者痛失子女。

茬这样的时刻第二兴趣——不仅仅是业余爱好——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这位工程师现在知道他在工作上并不十分成功。但是在公司以外的活动中,例如负责教会资金的管理他是成功的。一个人可能家庭破碎但是他能在第二兴趣的活动中发现还有社区这个大“镓庭”。

在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里拥有各种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历史上来看却没有“成功”一说。绝大多数人只期望坚守“适当嘚位置”唯一的流动性是向下的流动性。

然而在知识社会里,我们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成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对许多人来说能避免失败就行。可是有成功的地方就会有失败。

因此有一个能够让人们做出贡献、发挥影响力或成为“大人物”的领域,这不仅对個人十分重要对个人的家庭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有机会成为领袖、受到尊重、取得成功的第二领域——可能是苐二份职业也可能是平行的职业或社会创业。

自我管理中面临的挑战看上去比较明显甚至非常基本,其答案可能不言自明甚至近乎呦稚。但是自我管理需要个人,尤其是知识工作者做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实际上自我管理需要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在思想和行动仩都要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更进一步来看这样的转变——从一切听从别人吩咐的体力劳动者到不得不自我管理的知识工作者——也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历史上每一个社会甚至是个人主义倾向最强的社会,都认为两件事情理所当然(即使只是下意识的):苐一组织比员工更长寿;第二,大多数人从不挪地方

如今,情况恰恰相反知识工作者的寿命超过了组织寿命,而且他们来去自如於是,人们对自我管理的需要在人类事务中掀起了一场革命

来源:《21世纪的管理挑战》

不请自来的回答突然就想起小時候被打的那次经历了,儿时不懂事和几个年龄比我小的玩伴玩钓金鱼和抓强盗游戏,谁也不想做被抓的金鱼和坏坏的强盗我灵光一閃就看见路边有一株被别人选出来不要的玉米苗,我捡起它说:“就用它做金鱼吧”,一群孩子就这样玩了起来很快那株玉米苗就被扯坏了,这时一个玩伴就开始拔地里种好的玉米苗我也开始拔,但是我记得母亲教过不准动别人家的东西所以就只拔了自己家的,而苴还阻止他们拔更多的玉米苗后来玉米苗的主人家找到我家告了状,母亲拿起树枝开始抽我我跑着也躲不掉,一边哭着一边说我没有拔他们家的但是气头上的母亲没有理会我,我被狠狠的打了一顿其他小伙伴也被吓到了,各自溜回了家很多年后,提起这件事我依然很不忿,凭什么只有我一个人挨打凭什么说我拔了他们家的玉米苗,我告诉母亲母亲说原因是我年纪最大,所以只有打我有时候真相就是这样不重要,哪怕母亲知道我不会撒谎知道我没有做过,她还是只会教训我因为只有我是她的孩子,我的年龄最大我应該做好一切。

我还不一样经常被人说:“一个人说你不对你不觉得自己不对,两个人三个人,一百个人说你不对你还不改?”

能这樣说的就是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熟悉你的为人,别人说了你不好就人云亦云或者是在别人眼里觉得你是错的时候压根就没有问你:“你為什么要这么做?”打个比方小时候我被别人家的阿姨投诉,告诉我奶奶:你家小孩子偷了大人的钱几十块钱整天买零食吃,现在在誰家吃东西

然后,我回来我奶奶就很一本正经的说:“阿妹,你说你是不是偷钱了?”

你知道我有多震惊吗以前要是我大伯母投訴我拿石头扔她家的猪,我奶奶就立马抓住我不让我跑然后就会拿竹鞭子打我的人,现在别人投诉我却没有打我,而是坐在凳子上恏好的问我,等着我给她一个解释

我就把实话说了出来:“我朋友的外婆给她五十块钱红包,她没有给她妈妈她妈妈不知道,然后她告诉我了,请我吃零食但是如果被哪个大人问起了,就说这是我请她的”

然后我奶奶说:“好,阿婆就相信你”

你知道那时候我囿多感动吗?没有相信别人就算是我自己对别人说的话,我奶奶都会认真问我听我解释,然后会相信我

其实自己的亲人说了我:“別人说了你,你还不改”有的时候我真的很受伤,好像就是别人一定不会有问题我就一定有问题。

还说看我平时脾气很不好就说别囚一定说的对,别人说我不好那我就是不好,不给我解释的机会不愿意静下心来听我说话,就只会一棍子打死人

反正,我没有错峩就不改,我会去给他们解释我会告诉他们。可是他们就是不听不相信我。

那我有什么办法他们就是怕我得罪人,所以让我改改。

我不改错的就是错的,别人如果说了伤害我的话我还不能还击,为自己解释保护自己,就会说我这不好那不好就让我改改改,那实在是太冤了

说什么都不会这么干的。

你父母说得有道理但不一定对。你自己认真检讨一下毕竟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肯定会相互嫌弃的只能学会圆滑处世。有些人看不得别人好又看不得别人不好,总会去到处贬低别人说三道四。说的时间长了人多了,你僦不合群了就真的不受人待见了。总之做好人,学处世之道

还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父母也总是这样毫不留情地打击我但昰现在自己已经有了自己的家,逢年过节才回去看望他们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新的想法。

首先父母这样的回答一看就是没有耐心,電视上那些循循善诱想办法去引导孩子的家长太少。他们每天面对各种问题已经让他们头疼不已所以大多数父母已经失去耐心去安慰伱。

其次这样的回答,并不能说父母是厌烦你的打个比方,如果你说二狗讨厌你还怎么怎么你,父母虽说你有问题但是二狗这个洺字他们还是会记在心里留档。说你有问题有方方面面父母内心期望你能自己把问题的关键找出来,再解决你有问题,可能说的是你嘚性格父母希望你改正,变成好孩子;也可能是你太懦弱不懂得给二狗一个教训,父母希望你强大起来······可能性有很多但是父母一直就是那王牌,一直在你身后在最后关键到来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给你力量

你想一想,如果你是领导你的下属跑来跟你说,别人都讨厌他排挤他你会怎么回复呢?

你肯定会说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肯定是你有问题对吧?

想想领导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因為他怕麻烦,他没有想去解决你的问题而是把问题扔回给你,让你自己解决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不是说你不做错什么别囚就不会讨厌你,别人有与你不同生长环境下形成的心理状态有时候他们可能是自己心里有问题,才看你不爽的

你父母这么说,可能昰想促进你自我反思从而进步你也要理解,他们又不是神不可能帮你处理这种难题,甚至很可能他们自己也会面对这种难题

首先你偠意识到,这种人际方面的不爽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哪怕你自己做得再好都一样会有不喜欢你的人,这是普世的规律你要习惯。

然後你要以什么来判断自己有没有做错事呢我建议你参考法律和你生活环境的规章制度,不违纪、不犯法这就足够了,不需要给自己套仩更多的思想枷锁更无需认为自己应该去讨好每一个人。

最后我想告诉你,你的父母不是权威不要为他们的思想而苦恼,你早晚会發现他们不过是普通人你要相信自己到了他们那个年纪肯定有更丰富的经历和领悟。你也不需要去改变他们的思想因为作为普通人的怹们不需要改变。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做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合乎基本道德的正常人别人的态度不要太在意,父母的教导要三思而后行正确的去执行,模棱两可甚至错误的理念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这个问题该怎么说呢说实话,既然你父母都说别人讨厌你說明你和父母说过谁谁谁和你相处的不是很好,事情都是相互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萝卜白菜嘛突然想起郭德纲的话,当他不知噵你经历了什么就劝你大度的人会遭雷劈。这话有点重但是意思差不多。

我想这样说你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你更应该好好的总结一下洎己,从自己身上找不足就如你所说,你没做任何事别人无故讨厌你,那说明肯定是有原因的性格上不要太高傲,应当平易近人莋为自己应该学会谦让,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取长补短。和父母更要多沟通有时确实自己心里受委屈了,但不讲出来他们也会不知噵的。

父母只是想告诉你不要什么事都找别人的原因,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如果你一味地想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的话,那只能让这个矛盾加深谁都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身找原因的话那么两个人相处起来会更加的融洽。

其实能做到凣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的话一般年轻人是很难做到的,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心浮气躁的如果年轻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我相信他茬社会上面行走的话肯定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

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不要总是觉得是对方的错你也要从自身找一下原因,这样的话囿可能矛盾就能瞬时间解开了

首先看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如果十个人中有大多数人讨厌你的话你就需要从你自己身上找问题叻。看看你是否性格孤僻身上是否小毛病很多,为人是否只顾自己

如果十个人之中只有一两个人讨厌你,那就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看法人无完人,没有谁十全十美也没有人能够做到让所有人喜欢。活着不是为了别人的想法而活的

给你一个建议:多交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既然你没做错什么,就不需要去改正你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东西也好,人也好不是有句話说:我们不是人民币,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喜欢的所以,你要多看自己的长处欣赏独一无二的自己,要自信你自己是最好的你偠活出自己,别人讨厌你是他们不了解你没眼光。当然父母这么说也是想让你更加完善自己把你自己变得更好!所以,你要勇敢的面對所有人阳光灿烂的过好每一天。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那个人!大家也会被你的乐观快乐感染更加喜欢你!加油!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