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精神病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的综合干预和药物治疗”的论文材料

&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综合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析
本站编辑:admin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1
  【摘要】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是继心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之后的易致人死亡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 并且患者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治疗,所以,提高依从性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所以本文对综合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综合干预 糖尿病患者 应用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 0 0例患者中男 1 2 6例,女7 4例, 年龄2 3 - 7 8岁,糖尿病病程3个月至 2 0年,1型糖尿病1 3例, 2型糖尿病 1 8 7例。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3 2例,中学103例,大专及以上65例。随机将社区2 0 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病情程度和糖尿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 0.0 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病例诊断和纳入标准:诊断标准:①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O m mo L / L或餐后 血糖 ≥111 m m o L/L ;②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I >7.0 m mo L/L 或餐后血糖≥11.1 mm o 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③没有典型症状, 仅空腹血糖I >7.O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 o L/L,糖耐量实验2 h,血糖 ≥1 1.1 m m o 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 ≤80 岁, 糖尿病病程≤2 0年;③积极接受社区综合干预护理措施,配合调查者;④无严重合并症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②不能积极配合护理和调查者;③理解能力差,或有痴呆、 脑血管病肢体残疾者;④空腹血糖超过 16 .7 mmoL/L者;⑤存在严重心肌缺血、严重高血压等。
   1.3 方法:观察组实施为期6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在住院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两组患者在人组时和入组后6个月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调查问卷根据相关文献设计,包括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和预防等内容,总分为100分,均为客观题;患者如果文化程度低, 调查人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当场收回。
   每个月测量1次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水平。 并观察记录患者的服药和锻炼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
  2 社区综合干预护理措施
   2.1 建立档案:患者入组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病情以及用药等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和干预。
   2.2 定期随访:每周电话回访1次,每月家庭随访1 次,了解患者饮食、运动、用药情况、病情的变化等情况,测量患者的体重、尿糖、血糖、血脂、血压及心肺功能等。
   2.3 心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等, 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易产生烦躁、焦虑、悲观、抑郁和绝望等心理。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性的给予疏导,减轻精神压力,树立治疗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如听舒缓柔和的音乐、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微笑地面对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2.4 药物干预:遵医嘱应用降糖药物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所以,责任护士要向患者讲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及药物的机理、适应证和禁忌症等。如需要使用胰岛素,教会家属和患者其注射的方法、部位、时间以及储存等, 注意观察和预防注射后低血糖等。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入组时和观察结束时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入组时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分别为 52.3±3.3分、 53.1± 3.2 分, 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 ) ;观察结束时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 85.5±4.1分,高于对照组的7 2.8±3.9分, 差异存在显著性( P < 0.05 ) 。 3.2 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见表 2
  3.3 两组患者观察期间, 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3 。
  4 讨 论
   上述指标明显下降;由于患者在干预过程中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加深,患者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体育锻炼、按时服药、自我监测和合理膳食的依从性。社区综合干预强化了糖尿病随访教育的功能,使患者自觉进行自我管理,做好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定期监测,是治疗、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彩福. 中、韩、美护理本科社区护理学课程比较研究[D]. 延边大学, 2007 .
  [2] 杨华. 上海市城市全科服务团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 复旦大学, 2008 .
  [3] 高玉霞. 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研究[D]. 吉林大学, 2008 .
  作者单位:223800 宿迁市宿城区河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yufangyixue/11612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预防医学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主营:、&|&服务热线:400-080-8380&|&企业QQ:&|&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本论文范文是一篇关于疼痛的护理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您的位置:----浏览文章|添加时间:日
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的效果观察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的效果观察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疼痛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预极易产生依赖性,且副作用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笔者通过心理护理、物理治疗、分散注意力、饮食护理、健康宣教以及药物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1&2&下一页【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的效果。策略: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5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综合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结果:5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患者干预后,WHO的疼痛分级为0、1、3级发生率分别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心理护理、物理治疗、分散注意力、饮食护理、健康宣教以及药物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程度,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理性神经疼痛   B 文章编号 (5-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0%左右的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电击样疼痛、针刺样疼痛或烧灼样疼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且疼痛具有自发性和诱发性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1月-2012年11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普内科收治的5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患者,经实验室、神经系统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的诊断标准[1],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建全、临床资料不完整、无法评价疗效以及与糖尿病神经性疼痛无关的其他疼痛患者,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44~76岁,平均(54.6±5.5)岁,糖尿病病程3~19年,平均(10.7±3.8)年;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48例;疼痛部位在双下肢19例,双足10例,背部9例,腹部8例,胸部5例,双手2例。所有患者神志清楚,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症状典型。  1.2 护理策略  1.2.1 心理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电击样疼痛、针刺样疼痛或烧灼样疼痛等症状,在消极心理、反复发作和焦虑情绪等因素影响下,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存在一定的负向情绪,影响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耐心讲解神经变性疼痛的发生理由、临床症状、治疗策略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提高整体认识,降低恐惧情绪,提高疼痛阈值。  1.2.2 物理治疗 通过疼痛部位按摩刺激局部皮肤,从心理和生理上安慰患者;热敷容易烫伤皮肤,冷敷容易加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因此,温水浴措施能够推动全身血液循环,改善末梢循环障碍和感觉障碍;运用祖国医学针灸等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缓解疼痛症状。  1.2.3 分散注意力 疼痛时,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视、唱歌或与家属交流等措施分散注意力,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或腹式呼吸等松弛运动缓解疼痛时的知觉,从而降低疼痛敏感度,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1.2.4 饮食护理 降低容易导致血糖升高食物的摄入量,适量饮食可降糖的五谷杂粮,如燕麦可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玉米可降糖减肥;黄豆可降低血糖和尿糖;芦荟可降低血糖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少吃过甜、过咸或过油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  1.2.5 健康宣教 在心理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镇痛措施,如意志制约法提高抗痛反应;转移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的效果观察由专注与职称论文的提供,转载请保留网址.注意力缓解疼痛程度;稳定情绪法延缓疼痛神经传导;自我鼓励法以提高治疗信心;家属配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1.2.6 药物干预 以有效缓解疼痛、最小侵入性和最大安全性为原则给予药物护理,具体措施包括胰岛素强化治疗、适量运动和科学膳食以制约高血糖;维生素E、维生素C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抗氧化剂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纠正神经病变;服用维生素B1或甲基维生素B12等神经营养素推动神经生长因子修复[2];适量配合改善微循环和活血化瘀类药物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障碍;适量使用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等止痛类药物环境疼痛程度;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减轻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必要情况下配合阿片类或神经阻滞药物减轻疼痛程度。  1.3 疼痛评估  参考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将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分为4级,其中0级为无疼痛;1级即轻度疼痛,不影响正常的睡眠;2级即中度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3级即重度疼痛,必须使用药物干预以镇痛[3]。  1.4 统计学策略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病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神经痛表现症状剧烈,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质量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后。目前医学界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机体多元醇途径和糖基化终末产物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损伤、神经营养因子匮乏和微血管病变等因素关系密切,常规药物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但长期药物干预极易产生依赖性,且副作用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笔者通过心理护理、物理治疗、分散注意力、饮食护理、健康宣教以及药物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
关于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的效果观察论文范文下载简介:整理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的效果观察论文WORD版下载地址:
相关护理论文范文
护理论文相关栏目
郑重声明: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唯一网址: 未经授权禁止对本站论文进行摘编、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部分论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具有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的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提供各类参考,包括经济学论文、会计学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文献综述范文、毕业论文提纲、论文格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论文格式范文、论文答辩PPT、毕业论文封面、毕业论文致谢及参考文献等论文写作相关资料,此篇论文由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栏目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