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治疗原发性震颤方法效果如何,是合法的么?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08期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二组,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180例患者为毁损组,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的36例患者为DBS组;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观察二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UPDRS运动评分。结果:二组治疗后运动评分症状改善情况显示,毁损组在开状态下,症状改善70例,占38.89%;关状态下,症状改善96例,占63.33%;DBS组在开状态下,症状改善10例,占27.78%;关状态下,症状改善19例,占52.78%;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DBS组中23例在1月后症状改善,未调整参数,13例因治疗后症状未完全控制,经再次调整参数后症状完全控制,总有效率100%;毁损组随访6~12个月,显效101例,占56.11%;有效65例,占36.11%;无效14例,占7.78%,总有效率为92.22%,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毁损组中共发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为3.89%;DBS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深部电刺激(DBS)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技术,术前根据患者的症状合理设置参数,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调节,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51.1【正文快照】: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1-3],因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人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因此而命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患者年龄多在60岁以上,据相关文献报道,1%的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病;在中年人群中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晓平,胡小吾,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侯炯,刘建民,王文仲;[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张鑫,金爱国,龚建国,曾浩;[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曹依群,金爱国,曾浩;[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林恒州;张猛;纪涛;;[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8期
曾凡俊;夏勋;邢学民;匡永勤;陈林;贺伟琪;杨涛;林龙;;[J];西南军医;2009年03期
陶振玉;杨天明;;[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李景辉;毕莉莉;马文彪;曲延明;;[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24期
简国庆;;[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7期
刘伟杰;;[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7期
周晓平,胡小吾,王来兴,姜秀峰,曹依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曹依群,金爱国,曾浩;[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周晓平,胡小吾,姜秀峰,王来兴,曹依群,郝斌;[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于鹏辉;李振强;谭立文;吴毅;李颖;张绍祥;;[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24期
林恒州;张猛;纪涛;;[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8期
刘伟;严洁;;[J];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02期
钱佳栋;刘凤强;江国华;卢奕;万默各;芮奕峰;方骏;;[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8期
周晓平,胡小吾,姜秀峰,王来兴,曹依群,郝斌;[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周晓平,姜秀峰,胡小吾,王来兴,徐波涛,曹依群;[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赵旭东;刘汉华;王建军;胡小吾;周晓平;;[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06期
陶振玉;杨天明;;[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秀峰;[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虎斌;[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赵旭东;[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兰颖;[D];天津大学;2007年
白冰;[D];天津大学;2009年
焦淑军;[D];辽宁医学院;2011年
肖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世忠;;[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12期
周晓平,胡小吾,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侯炯,刘建民,王文仲;[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张鑫,金爱国,龚建国,曾浩;[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曹依群,金爱国,曾浩;[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陈鸿耀,田磊,沈文珍;[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郭效东,高国栋,李立宏,李维新,王学廉,张华,梁秦川;[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周晓平,姜秀峰,胡小吾,王来兴,徐波涛,曹依群;[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张宇清,李勇杰;[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凌士营;傅先明;汪业汉;;[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04期
陶振玉;杨天明;;[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伯民;;[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2期
孙成彦,孙伯民,潘力,郎黎琴,李殿友,占士坤,沈健康,周良辅,赵永波;[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年06期
洪全龙;黄华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10期
曹依群;周晓平;张致峰;胡小吾;姜秀峰;;[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年03期
杨岸超;马羽;刘焕光;陈宁;张凯;孟凡刚;葛明;张建国;;[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2期
李殿友,孙伯民,孙成彦,赵永波,左传涛,管一辉,赵军,陈生弟,沈健康;[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年06期
倪伟刚;周晓平;;[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02期
张建国,张凯,吴胜田,李少武,王忠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徐纪文,王桂松,周洪语,田鑫,王祥瑞,应隽,朱玫娟,张新凯,虞一萍,江基尧,罗其中;[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L;[J];中国处方药;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岸超;马羽;刘焕光;陈宁;张凯;孟凡刚;葛明;张建国;;[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何江弘;;[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秀峰;[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刘汉华;[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细胞刀治疗帕金森效果怎么样?
细胞刀治疗帕金森效果怎么样?
健康咨询描述:
我同事的父亲,今年56岁,在两年前出现了身体僵硬,难以入睡等症状,医院诊断是帕金森是综合症。想知道帕金森病用细胞刀治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啊?最终会恢复到什么程度!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好不好,最终能达到什么程度?感谢医生!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细胞刀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对于患病时间没要求,但是该技术有它的适应症,原发性帕金森病:静止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高,姿势平衡障碍,四个主要症状中必须具备2个,但静止震颤和运动迟缓是必居其一。经过全面的药物治疗,曾经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但目前治疗明显减退,并出现波动或运动障碍等副作用。能独立生活,中或重度帕金森病。无明显痴呆和精神症状,无脑委缩。
疾病百科| 帕金森病(别名:震颤麻痹,特发性帕金森病)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须密切监护随访,定期体检,并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自我防护。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显示,患病率为15~328/10万人口,&65岁人群约1%;发病率为10~21/10万人口/年。P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
好发人群:老年人群
是否医保:--
常见症状:震颤、 精神障碍 、震颤性肌强直、运动徐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64
参考价格:95
参考价格:21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也可用于药物引起...
参考价格:¥4
本品适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
参考价格:¥840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建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关于帕金森病您知道多少?(转载)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多在50岁至60岁以后发病。在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约有1%的人患有此病。一般隐匿起病并不断加重,震颤在静止最明显,肢体僵直引起运动减少,逐渐丧失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面部表情改变,面具样脸,讲话慢、音调低、音色单调,流涎,躯体呈俯曲姿势,油脂溢出皮肤。帕金森病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主要是中脑黑质神经细胞变性所致。黑质神经细胞又叫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合成多巴胺并且以它实现其神经调节功能。当黑质神经细胞变性死亡至60%以上时,脑内多巴胺神经递质便明显下降到只有正常人的20-30%,造成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亢进,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而产生症状。帕金森病如何诊断?  (1)静止性震颤(节律性、4-7次/秒)、齿轮样或铅管样肌强直、运动缓慢或减少,姿势性反射障碍。前三项必有两项;(2)排除了其它帕金森氏综合征;(3)起病为逐渐缓慢发生,并呈进行性加重;(4)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有效;(5)必要时辅助PET、SPECT检查。帕金森病能治愈吗?  帕金森病目前还没有办法治愈,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多数病人至少在起病的最初几年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甚至几十年都能生活自理。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药物治疗与外科治疗。药物治疗有抗胆碱能药如安坦、抗组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金刚烷胺、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儿茶酚胺氧化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及神经营养剂。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神经核团毁损术如细胞刀、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DBS)、脑移植术(还在实验阶段)。帕金森病治疗目的是什么?  目前帕金森病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即药物治疗与外科治疗相结合,其治疗目的不应单单是控制某一个症状,而是要通过有效地治疗使病人能够过着较高质量的生活。如何关心和支持帕金森病患者康复?  帕金森病患者如果因疾病不运动,关节就会象生锈的螺丝一样被固定,不但身体素质很快会变得很差不得不需要他人帮助,而且很容易造成精神障碍如忧郁症。所以不但要.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早期如太极拳,随着病情的加重可选择其他康复锻炼。另外要关心和同情,在精神上鼓励和支持,及时耐心沟通思想,鼓励多说话。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是基础治疗,需要终身服药,其剂量可根据病人症状和治疗方案而调整。.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是:(1)长期用药;(2)左旋多巴是一种改善症状的替代性治疗,应采用低剂量和剂量滴定原则;(3)协同用药;(4)重视神经保护剂的应用;(5)用药个体性原则。哪些病人适合外科手术治疗?  (1)患典型帕金森病,曾对左旋多巴制剂有效;(2)经完整的药物治疗后症状再无法控制或出现运动障碍合并症,调整药物也无法改善;(3)没有严重的认知和精神障碍以及脑萎缩。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原理是什么?  帕金森病患者的中脑内能够合成多巴胺的神经元减少,导致了受多巴胺神经元控制的下级神经核团丘脑底核STN到苍白球内侧核GPI的极度活跃,继而又影响到大脑的其他部位功能,出现帕金森病的许多症状。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抑制这些本来正常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如通过射频毁损苍白球或丘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等,就可以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什么是“脑起搏器”?  “脑起搏器”就是脑深部电刺激装置,是一套精制小巧的微电子装置包括一个脉冲发生器、一根电极及一根延伸导线,这些部件均植入体内。该技术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术在脑内某一个特殊的位置植入电极,通过高频电刺激可抑制异常电活动的神经元,从而起到治病的目的如可以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癫痫、扭转痉挛等。“脑起搏器”与毁损术有何不同?  毁损术治疗时毁损的神经核团功能永久性损失,远期疗效差,改善症状特别是生活质量有限,有时使左旋多巴无效,双侧手术可导致严重的球麻痹。“脑起搏器”刺激靶点不损伤正常脑组织,无永久性副作用,手术风险小,疗效持久,作用可逆,远期效果好,可同时双侧手术,体外调节,另有神经保护作用,同时保留未来有接受新治疗的可能。应提倡药物治疗和非损毁性手术治疗?  在目前对帕金森病的认知和治疗水平下,不宜大量实施帕金森病的损毁手术,而应提倡尽可能使用药物治疗和非损毁性手术治疗如DBS治疗。因为损毁性手术造成丘脑、苍白球的不可逆性损害,且不可调节,虽暂时缓解了症状,但在将来病程出现新的变化时疗效逐渐下降,同时也失去了可能出现的新的特效治疗方法的应用余地。它的远期疗效差,改善症状特别是生活质量有限,而且双侧损毁性手术可导致严重的球麻痹。何为“细胞刀”  它是一根普通的用来记录细胞电生理信号的金属微电极,其尖端直径为1~2 μm,从理论上可以记录。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其作用是根据CT或核磁共振确定的脑内手术靶点先将它插入脑内指定部位,在插入过程中记录并放大观察该部位的电生理信号。如果其引导出来电信号符合特征,就可以放心地换另外一根毁损电极,毁损电极进入预定位置后还有一系列的电刺激程序,确保毁损电极的安全位置后通过射频加热毁损靶点。可以选择γ刀治疗帕金森病吗?  曾经有人用γ刀治疗帕金森病,但由于γ刀治疗没有术中记录观察神经核团细胞水平电信号,γ射线损伤脑组织又要在半年后才能看到效果,而且术后复查核磁共振时常常会看到一个比原来预期的病灶大得多的发射性损害,所以往往在半年后出现眼睛视物偏盲和肢体偏瘫,同时这种反应不可预测,出现的机率较大。因此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已基本淘汰γ刀治疗。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8:53
李建宇大夫的信息
李建宇大夫电话咨询
李建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李建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建宇大夫提问
李建宇的咨询范围:
帕金森病、腰椎间盘突出、震颤、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扭转痉挛、癫痫、脑瘫、头痛等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百度医学微信公众账号,医界大数据你比别人先知道相关热词相关学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发性震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