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小儿病毒性腹泻泻是否有药预防和根治

防控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饲料营养是关键
- 猪病防治 - 中国养殖网
防控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饲料营养是关键
  该病对哺乳仔猪致死率相当高,几乎100%,给户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如何防控哺乳仔猪的病毒性腹泻,是摆在户面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猪e网网友现将成功的防控经验,进行详细分析介绍,供参考。&
  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的具体情况
  1.母猪一边腹泻,一边产仔,引致的哺乳仔猪腹泻。这类仔猪,一般l天~2天内,因腹泻脱水衰竭死亡,死亡率可达100%(特别是初产母猪)。
  2.母猪腹泻1天~3天后再产仔,所引致的哺乳仔猪腹泻。这类仔猪,由于母猪已腹泻,其腹泻病毒有所减弱(母猪一般腹泻5天~7天会自然康复),但母猪还未正常吃料,导致奶水不足或无奶,该哺乳仔猪腹泻死亡率为90%左右。
  3.母猪腹泻完后再产仔,所引致的哺乳仔猪腹泻。这类仔猪,因母猪腹泻康复后能正常吃科,奶水较为充足,哺乳仔猪虽感染了病毒性腹泻,亦较为容易治疗(因母猪有了抗体),死亡率为10%左右。
  4.母猪产后3天~7天或14天左右,母猪感染了病毒性腹泻,所引致的哺乳仔猪腹泻。这类仔猪,因吃足了母猪的初乳,并且有了一定母源抗体及仔猪由于日龄增长强壮了许多,该哺乳仔猪死亡率在5%~10%(若护理治疗得当,死亡率更低或无死亡)。
  5.母猪不腹泻,其哺乳仔猪感染了病毒性腹泻。猪e网网友认为,这类仔猪,主要是其母猪抗体水平较差,死亡率达5%~100%(将其仔猪转为抗体水平好、母乳充足的母猪代哺,可有效降低死亡)。
  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
  抓好母猪的管理
  1.提高母猪的饲料营养水平。根据母猪各阶段的情况,选用优质的饲料、原材料及配置日粮,确保母猪的饲料营养均衡,无霉菌感染,提高母猪的自身抗病能力。&
  2.实施全进全进的模式。每批猪只调出后,必须严格清洗和栏舍,空置1周后,再进入新的待产母猪,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分胎次饲养,对预防本病更有好处。&
  3.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产房必须与其他岗位有较好的隔离措施,严禁产房员工与其他岗位员工串岗,并定期做好猪场灭鼠、灭蚊、杀虫和猪群的卫生消毒工作。
  4.母猪的免疫接种。母猪应在产前45天和15天左右,分别在母猪的后海穴注射猪病毒性腹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取灭活苗)4毫升/头/次,可使哺乳仔猪通过吃母乳获得抗体保护,从而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5.母猪的药物保健。母猪产前、产后l周,每吨饲料添加干扰素1000克+50%黄芪多糖500克+普利健(补液盐)2000克进行混饲,对预防母猪及其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效果非常显着。
  重视哺乳仔猪的护理
  对初生仔猪必须加强保温工作,尽早让其吃足初乳,对于没奶或奶水不足的仔猪,及时寄养到泌乳力强、护仔性好的母猪代哺,是减少哺乳仔猪患病毒性腹泻的最好办法。仔猪5天~7天时,进行调教采食饲料,让其尽早增强胃肠消化功能,为哺乳仔猪提早断奶创造有利条件。
  注意栏舍的环境
  产房的栏舍必须干燥、温暖舒适。当栏舍无法干燥时,要喷撒干燥消毒粉,可选用丹麦产斛盛1号(主要成分:磷酸盐化合物、硫酸盐化合物、硅酸铝等)进行喷撒,连喷3天,以后1周喷1次,对预防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及改善产房环境有很大帮助。
  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控制
  1.当猪场出现病毒性腹泻,哺乳仔猪还未感染时,要果断做好相关工作。
  2.禁止疫区员工串岗,并做好有效的隔离工作,用彩条布封锁疫区,防止疫情扩散。
  3.紧急接种疫苗。母猪产前30天接种猪病毒性腹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弱毒苗)4毫升/头,哺乳仔猪0.5毫升/头,注射部位为后海穴,可更有效地控制该病。
  当哺乳母猪出现病毒性腹泻时,为预防哺乳仔猪腹泻,提高其成活率,应做如下工作。
  采用饮水加药法,效果优于饲料加药(因为腹泻的病猪,一般都不吃料或厌食,但喜欢喝水)。在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的饮用水中,添加干扰素1000克+50%黄芪多糖500克+普利健2000克/2000升水,连续饮用5天~7天或视病情而定。
  哺乳仔猪注射药物。初生仔猪,连续3天肌注干扰肽0.75毫升+排疫肽0.75毫升/头/天,第1天同时肌注1针头孢晶体注射液0.2毫升/头。
  人工灌喂代母奶。若母猪腹泻无奶时,必须人工灌喂代母奶给仔猪,1天7次~8次,夜晚还要派人值班灌喂代母奶给仔猪4次~5次,直到母猪腹泻停止后,能正常吃料并分泌足够奶水,方可不灌喂仔猪,以保证哺乳仔猪的成活。
  提早断奶。仔猪已有14日龄左右,又能采食一定饲料,将腹泻母猪断奶隔离,并对仔猪加强看管,该病很快就会痊愈。
  4.做好彻底的消毒措施。选用消毒粉,每天带猪群喷撒2次(上午下班前1次,下午下班前1次),连喷3天,以后1周喷1次,对防控本病效果非常好。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责任编辑:ChinaBreed
【】【】【】【】【】【】【】 【】
上一篇:下一篇:
评论技术行情新闻手把手教材:仔猪腹泻的鉴别与防治--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活力99生酵剂,活力发酵床,99复合通用饲料发酵剂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875-0800&&&&&&&&&&&&&&&&&
网 站 申 明&&&本网站所有原创文章,未经本站或全国总代理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转作他用,否则本站保留相应的法律追究权力,非盈利性科普宣传或使用本站产品的养殖户除外。&&&经本站允许需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出处。&&&&&&&&&&&&&&&&&&&日 && 每篇文章下面的网友评论只显示5条,要想看全部评论,请点击网友评论框右上角的“更多”
养殖知识文章点击排行
&您的位置: 》
》手把手教材:仔猪腹泻的鉴别与防治
&&热门搜索:
&&&&&&&&&&
手把手教材:仔猪腹泻的鉴别与防治
双击鼠标自动滚屏
13:51:12&&&文章来源:原创&&&作者:钟启平&&&浏览次数:15513
【字号:  】
&&&& 仔猪腹泻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疾病,已经成为仔猪因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耐过的仔猪因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且抗病力差,而使养殖成本大大提高,从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该病病因复杂,病原多种多样,临床症状相似,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很大难度,多年来始终是养猪业和兽医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 小猪拉稀的情况非常复杂,有病理性的(病毒或病菌感染引起的),有饲料抗原(如豆粕中的抗原物质)引起的,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非淀粉多糖、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引起的,有营养不平衡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有缺少钾锌等引起的,有缺少维生素E和硒等引起的,有环境应激(气温突变、运输、转栏、断奶)引起的,有因为母猪乳脂过多引起的,有饲料蛋白质过高引起的,有寄生虫(球虫、鞭虫、蛔虫)引起的,有饲料发霉引起的;其原因很难分清楚,需要用户仔细观察和判断。
&&&& 本文就该病的发病原因、致病机理、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作以综述,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1.发病原因
&&&& 仔猪出生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身保护力:
&&&& ① 正常菌群在肠道内定居以抑制各种病原;所以,在仔猪出生后,及时对初生仔猪的嘴巴喷雾几下保健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有益细菌早早占据肠道优势。
&&&& ② 肠道局部黏膜免疫水平不断提高,分泌I-gA;
&&&& ③ 肠蠕动将病原自十二指肠和空肠排至回肠和结肠;
&&&& ④ 肠部炎症反应分泌大量液体可稀释病原菌或毒素,因而腹泻也是机体自身的保护性反应。
&&&& 现实的情况却是:然而仔猪刚出生时,正常菌群尚未在肠道定居,肠道局部黏膜免疫水平极低,同时仔猪生长旺盛而消化机能较差,胃蛋白酶分泌不足,胃内盐酸缺乏,pH值较高,所有这些均利于病原的侵入和增殖。所以,在仔猪饲养时,应用酶制剂帮助其消化饲料、采用优质教槽料刺激仔猪肠绒毛发育和消化系统发育,应用酸化剂提高肠道酸度,都是有益的手段,使用活力99保健液可以明显增进仔猪健康,因为保健液中就含有益生细菌和酸化剂物质。
&&&&& 因而仔猪腹泻是仔猪机体、病原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传染性病原,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该病的发生。
1.1.传染性病原
1.1.1.细菌
1.1.1.1 。ETEC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
&&&& 是致仔猪腹泻的最重要病原之一,其致病因子主要是粘附素(K88、K99、987P、F41等)和肠毒素(ST和LT)。
&&&& ETEC感染仔猪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0~4日龄感染表现为仔猪黄痢;10~30日龄感染表现为仔猪白痢;断奶后1~2周内感染表现为仔猪水肿病。
&&&& 特别是仔猪黄痢,仔猪刚出生抵抗力差,发病后迅速脱水而衰竭,死亡率较高。
&&&& 敏感抗生素常用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菌必治、恩诺沙星胶囊灌服仔猪、氧氟沙星等。还可使用林可霉素、头孢噻呋、水肿配合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仔猪出生几天补硒补铁,对防治有好处。
&&&& 遇到小猪拉稀不止的情况,首先需要注意加强管理,如温度管理,环境消毒、隔离管理,检查饲料是否发霉,检查饲料配方是否合理,特别是断奶仔猪,需要适当增强营养性消化好的饲料(如青饲料、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氨基酸等),适当添加抗病毒药如黄芪多糖、干扰素、板蓝根粉、病毒灵等,添加少量抗菌药成分如溶菌酶、丁胺卡那霉素等,先进行试喂,看是否是一般的拉稀(如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等)。如果腹泻严重,脱水严重的,需要进行补液,如灌服补液盐,使用每天2~3次强制灌服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温水1&000&mL),并让其自由饮用,病情严重的仔猪以氯化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腹腔补液。
&&&&&再来仔细判断病理,如观察粪便颜色,PH值是否是酸的,臭味如何,不要急着打退热针,最好能请当地的兽医来看一下是最好的,可以进行微生物检查,和当场判断。
&&&&&如果使用普通抗生素对治疗效果没有促进作用,说明可能是病毒原因,再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肽、硫酸码啉胍、中成药注射药等。
&&&& 仔猪白痢:
&&&& 仔猪水肿病:
&&&& 仔猪黄痢:
1.1.1.2.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病)
&&&& 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的梭菌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通常感染7日龄以内的仔猪,腹泻呈水样带血,多散发,即一窝仔猪内常有几只发病而其余是健康的,但死亡率较高;同时引起大猪特别是种猪的猝死症。
&&&& 主要特征是产气,腹部鼓胀等,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多发于秋末初冬,一般可用对厌氧型革兰氏阳性菌有强烈作用的抗生素治疗,如甲硝唑、恩拉霉素等,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预防。
&&&& 相关防治资料:
1.1.1.3.猪痢疾密螺旋体
&&&& 本病原主要感染断奶后的育肥猪,仔猪偶尔发生,该病引起的腹泻主要是由于结肠黏膜吸收功能失调所致,腹泻呈血性黏液,发病率较低。
&&&& 敏感抗生素有:痢菌净、红霉素、二甲硝咪唑、林可霉素、氟苯尼考
&&&& 相关防治资料:
1.1.1.4.沙门氏菌
&&&& 由沙门氏菌所致的仔猪副伤寒通常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腹泻程度不一,呈黏液出血性或纤维素性。
&&&& 敏感抗生素有:氟苯尼考、氯霉素类、嗯喏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呋等。
1.1.1.5.其他细菌
&&&& 据报道被毛螺旋短杆菌(Brachyspira pilosicoli)和散沫花属胞内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是管理较差猪场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
1.1.2.病毒
1.1.2.1. TGE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 &(TGEV)是仔猪发生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病毒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但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症状最严重,发病迅速,常在猪场内暴发流行,仔猪以水样腹泻和呕吐为特征,迅速因脱水衰竭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 该病发生呈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和早春多发。粪便PH值呈酸性,有酸臭味为特征,当然,呕吐和水样腹泻也是特征之一,同时,使用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都能说明是病毒病。
&&&&& 治疗传染性胃肠炎,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往往同时发生大肠杆菌病)同时使用,参考如下:
& &&&&母猪:腹泻母猪用白细胞干扰素3万IU/头,每天1次;15%盐酸吗啉胍(病毒灵)注射液25 mg/kg体重,每天2次;硫酸丁胺卡那霉素,15 mg/kg体重,每天2次;10%维生素C注射液6 g/头,每天2次。以上药物均为肌注,连用3 d。
&&&&&& 并口服补液盐,自由饮水,病情特别严重的母猪配合葡萄糖静脉输液。
&&&&& 仔猪: 发病仔猪用白细胞干扰素1万IU/头,每天1次;15%盐酸吗啉胍(病毒灵)注射液,25 mg/kg体重,每天2次;硫酸丁胺卡那霉素,15 mg/kg体重,每天2次;10%维生素C注射液,3 g/头,每天2次。以上药物均为肌注,连用3 d。
&&&&&& 同时每天2~3次强制灌服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温水1 000 mL),并让其自由饮用,病情严重的仔猪以氯化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腹腔补液。产房所有新生小猪出生后立即注射一次干扰素。治疗同时要注意产房保暖。
&&&&& 注:腹腔补液的方法:腹腔注射:当仔猪腹泻严重时,为了防止脱水死亡,可将抗菌素及5%葡萄糖生理盐水直接注入腹腔,具体的方法是,倒提后腿,肚皮朝外,在倒数第2对乳头,距离腹中线左边或右边2~4厘米处,垂直刺入腹腔进行注射。
&&&& 预防接种
&&&&& 全场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 天,在交巢穴(也叫后海穴)接种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 猪的病毒性腹泻见:
1.1.2.2 。PED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 (PEDV)与TGEV同属冠状病毒科的成员,仔猪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与TGEV非常相似,只是相对比较温和,极少暴发流行,死亡率也较TGEV低。
&&&&& PEDV与TGEV血清型明显不同,没有交叉保护。
1.1.2.3.轮状病毒
&&&& 轮状病毒感染在猪群中非常普遍,成年猪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病毒主要感染2~6周龄的仔猪,腹泻症状温和,常排出黄色或灰白色稀粪,发病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
1.1.3.寄生虫
1.1.3.1.猪等孢球虫
&&&& 在仔猪腹泻样品中,猪等孢子球虫检出率可达到30%~50%,说明感染非常普遍。
&&&& 该病原主要感染5~15日龄的仔猪,尤以7~10日龄最常见,粪便呈黄色至灰白色。该病常发生于阴雨潮湿季节。常常叫“10日龄腹泻”
&&&& 具体防治措施:
1.1.3.2.猪隐孢子虫
&&&& 该病原常感染3日龄至断奶的仔猪,发病后腹泻症状温和,表现为中度的腹泻。
&&&&& 甲硝唑、复方新诺明、土霉素有一定作用。
1.2.非传染性因素
&&& 除上述传染性病原外,非传染性因素在仔猪腹泻发生中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仔猪腹泻见这里:
&&& 其实大多数临床案例多是由于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仔猪腹泻的发生常由于非传染性因素使仔猪抗病力降低,引起传染性病原的入侵感染造成的。
&&& 由此可见,平时多注意仔猪的饲养管理,有时候比用药更为重要。
1.2.1.仔猪自身因素
&&&&& 仔猪断奶后胃肠道内消化酶的分泌量和活性大大降低,同时盐酸分泌不足,若摄取饲料蛋白质过量,不能完全被消化,成为病原微生物寄居的沃土,同时大量蛋白质在大肠内腐败变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损坏结肠,而结肠又是吸收水分的重要部位,导致腹泻的发生。
&&&& 仔猪营养物质缺乏,如低血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均可导致腹泻。
1.2.2.饲粮抗原过敏
&&&& 饲料中某些植物蛋白质可引起仔猪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使仔猪肠道组织损伤,消化酶分泌不足,进而造成肠道吸收障碍而发生仔猪腹泻,而且肠道组织的损伤还可造成病原的感染,进一步加剧腹泻的发生。
1.2.3.应激因素
&&&&& 各种应激因素如环境温度的改变、突然断奶、饲料变换以及转舍等均可造成仔猪消化机能的紊乱,成为腹泻发生的诱因。
1.2.4. 其他
&&&&& 如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电解质不平衡;有毒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引起;日粮PH过高;饲料由液状变成固体状态;饮水,通风,卫生条件;母乳因素等;
2.致病机理
&&&& 仔猪腹泻是肠组织炎症反应或肠道分泌系统功能障碍造成的,是机体、病原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具体到不同的病原引起仔猪腹泻的机理是各不相同的。
2.1.小肠上皮分泌过度
&&&& ETEC菌株通过其粘附素吸附于肠上皮细胞上产生肠毒素与肠上皮细胞的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细胞内大量的cAMP导致水和电解质过度分泌入肠腔内最终导致腹泻发生。另外,其实肠腔充水,也是稀释细菌毒素的一种机体保护性反应。
2.2.小肠上皮吸收障碍
&&&&& 在病毒性腹泻中,病毒感染后首先在肠上皮细胞内增殖,破坏肠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吸收功能丧失;同时双糖酶的分泌减少和活性降低使乳糖在肠腔内聚集,渗透压升高,水和电解质分泌入肠腔内,导致腹泻发生。
2.3.小肠上皮通透性增强
&&&&& 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产生外毒素,其中含有破坏肠黏膜组织的各种酶类,可破坏黏膜、黏膜下层和肌膜,导致肠组织坏死,肠上皮通透性增强,排出血性黏液。
2.4.结肠功能障碍
&&&& 结肠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以及进行微生物发酵的重要部位,仔猪结肠内正常菌群尚没有建立完善,微生物不能对代谢产物进行充分的降解,氨类等代谢产物对结肠产生毒性,造成结肠炎症,特别是蛋白质饲喂过量时,病原微生物大量增生,加剧结肠炎症和腹泻的发生。
3.鉴别诊断表
表一:引起仔猪腹泻不同病原的鉴别诊断表
病原体类别
实验室诊断
ETEC大肠杆菌
0~4日龄/10~30日龄/断奶后1~2周。初产母猪产仔多发
黄痢,白痢,精神沉郁,脱水衰竭,粪便pH呈碱性
乳糜管内充满乳糜,肠壁水肿
分离培养鉴定,血清学鉴定,PCR,核酸杂交
C型产气荚膜梭菌
1~7日龄,散发,死亡率较高,种猪大猪猝死症等。
黄色水泻至血性黏液,粪便pH呈中性
黏膜坏死脱落,出血
黏膜涂片镜检,分离培养,毒素检测
猪痢疾密螺旋体
断奶后育肥猪,死亡率较低
排出血液、黏液和纤维性碎片,粪便pH呈酸性至中性
大肠黏膜病变明显,黏膜表面有血性黏液
黏膜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鉴定
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低,但爆发时死亡率高
黄色水泻,纤维性或黏液性出血,肢体末端发绀
败血症,小肠结肠炎,副伤寒结节
分离培养鉴定
TGEV传染性胃肠炎
3~7日龄,急性暴发,死亡率达100%,冬季早春多发
水泻,呕吐,迅速脱水衰竭而死亡,粪便pH呈酸性
胃内充满凝乳,小肠菲薄透明,肠壁绒毛萎缩
IF、ELISA、PCR检测病毒抗原,病毒分离,血清学测定
PEDV流行性腹泻
多发于10日龄内,寒冷季节,死亡率30%~80%
水泻,呕吐,症状较TGE温和,粪便pH呈酸性
小肠内充满大量黄色液体,肠壁变薄,绒毛变短
IF、ELISA、PCR检测病毒抗原,病毒分离,血清学测定
2~6周龄,感染率高,死亡率低
水样糊状,逐渐恢复,粪便pH呈中性至偏酸性
肠壁变薄,内充满大量液体,绒毛萎缩
IF、ELISA、免疫电镜、PCR或核酸杂交检测病毒抗原
猪等孢子球虫
白色至黄色糊状,粪便pH呈酸性至中性
小肠黏膜上附着黄色纤维素性假膜
小肠黏膜涂片检查虫体
&&&& 虽然不同病原均可引起仔猪腹泻,但每种病原感染都有其特征,因而在临床上可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作出诊断,然后结合实验室诊断,可对导致腹泻的病原进行确诊(见表1)。
4.防治措施
&&&&& 鉴于仔猪腹泻是仔猪自身、病原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防止该病发生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遵循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利用疫苗预防常见病原,切断传播途径,同时提高仔猪自身的抵抗力,对养猪场最终消灭该病将具有重要意义。
4.1.针对传染性病原的防治措施
4.1.1.主动免疫
&&&& 目前针对仔猪腹泻病原ETEC、TGEV、PEDV、轮状病毒、C型产气荚膜梭菌、猪痢疾密螺旋体和沙门氏菌等均已开发出商品化疫苗,如仔猪大肠杆菌K88-ST1-LTB三价基因工程苗、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等。
&&&& 通常应用这些疫苗免疫怀孕母猪,仔猪通过吸食初乳获得免疫力。
&&&& 然而由于某些病原血清型众多等因素,尚不能给仔猪提供完全保护。对经常发生某种病原感染的猪群,最好采用自家苗进行预防,通常具有明显效果。但自家苗的制作必须是有条件的猪场才能做的。
4.1.2.被动免疫
&&&& 仔猪除吸食初乳获得免疫外,利用高免血清、猪血浆蛋白粉或卵黄抗体同样可以产生被动免疫保护。
&&&& 目前针对ETEC、PEDV和轮状病毒的卵黄抗体国内外均有报道,临床试验证实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4.1.3.治疗
&&&&&& 目前利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细菌性腹泻仍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但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因而最好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最佳药物。
&&&&&& 对病毒性腹泻尚没有特效药物,但使用抗生素和口服补液盐等对防止继发感染、缓解症状、促进恢复具有明显效果;同时可以肌注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肽等细胞免疫因子加强抗病毒能力;同时适当使用抗病毒药如盐酸吗啉胍等。
4.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仔猪自身抵抗力
4.2.1.加强仔猪管理
&&&& 仔猪出生后应尽快吃到初乳,因为初乳对防止各种病原侵袭至关重要;7日龄左右开始补充乳猪料,使仔猪胃肠道尽早适应饲料刺激;仔猪断奶前后是管理的关键,此时应选择逐步断奶和逐步换料的方法,断奶应采用去母留仔法,以减少应激反应。
4.2.2.加强饲料管理
&&&&& 仔猪腹泻发生与否与饲料成分密切相关,在乳猪料中应尽量降低粗蛋白的含量,因粗蛋白不但造成日粮抗原过敏,又增加仔猪消化负担,极易发生腹泻;
&&&&& 饲料中适当增加粗纤维的含量有助于防止仔猪腹泻,因为粗纤维可刺激肠道分泌消化液,同时有助于正常菌群在结肠的增殖。
4.2.3.适当使用添加剂
&&&&&& 目前增强仔猪抗病力,防止腹泻的添加剂有多种,不同养猪场应结合本场实际情况适当选用和添加。
4.2.3.1.维生素
&&&&& 适当添加维生素A、C、D、E等可增强仔猪的抗病力。
4.2.3.2.微量元素
&&&&& 添加铁、硒可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添加锌、砷制剂可增强仔猪消化力,抑制病原菌的增殖。钾钠等电解质可以平衡电解质。
4.2.3.3.微生态制剂
&&&&& 适当补充外源性益生菌,使仔猪肠道正常菌群尽早建立,如添加保健液,对抑制病原菌的定居和增殖具有重要作用。
4.2.3.4.有机酸
&&&&& 鉴于仔猪胃内盐酸分泌不足,pH值较高,严重影响胃肠道消化力和抑菌的能力,适当添加乳酸、延胡索酸、柠檬酸等降低胃肠道内pH值,有助于增强消化力和抗应激能力。
4.2.3.5.低聚糖
&&&&& 低聚糖可促进结肠内正常菌群的增殖,抑制病原菌,并且不为胃肠道所消化;据报道添加β-甘露聚糖酶或β-半乳糖苷酶可降解结肠内的未消化纤维素为低聚糖,同样有助于防止腹泻。这些酶可以通过添加粗饲料降解剂(一吨添加3包左右)加以解决。
4.2.3.6.谷氨酸盐
&&&&& 谷氨酸盐是内脏和免疫系统在代谢过程中的主要能量参与者,谷氨酸盐类似物可提高肠腔损伤的修复和功能,即使高浓度也无副作用,谷氨酸盐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但可用四肽类似物替代,可增强肠腔内水和盐的吸收。
&&&&& 实践证明可以发酵一部分豆粕来获得小肽物质,对缓解仔猪腹泻有重要作用。如仔猪饲料中添加用降解剂发酵的豆粕5%左右。
4.3.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
&&&&& 在消灭病原菌和提高仔猪自身抵抗力的同时,应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首先应严格控制饲养温度,实践证明腹泻通常发生于冬季和早春的寒冷季节,环境温度成为腹泻发生的首要诱因,出生仔猪饲养温度应控制在30~35℃;
&&&&& 其次加强环境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实行全进全出制。
&&&&& 综上所述,仔猪腹泻虽然症状明显,但其病因复杂,在临床上应首先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作出初步诊断,以尽早采取措施来减少损失,同时应尽快进行实验室诊断,明确致病原,然后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病原在养猪场长期存在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发 表 评 论
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敬告网友
1、本文章评论均系网友自行发布,其内容未经证实,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因其言论而引发任何纠纷,由发布者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严禁利用本文章评论诽谤、攻击他人,或发表煽动性言论,否则本站将限制放行,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强微旗下网站:强微99系列和乳酸菌高端产品:&&
活力99系列:&&
网管邮箱:&&技术业务咨询邮箱:
电话:&&3546882&&传真:&&邮编:336000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875-0800你现在的位置: &&&&&&&&&正文
哺乳仔猪腹泻的防治办法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2219&&&&更新时间:
哺乳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性疾病,防治不及时,可造成仔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严重的还可导致死亡。主要防治措办法:  
1、管理好母猪。加强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注意产房保温,搞好产房卫生,做到全进全出;妊娠期间调控好母猪的膘情,产后及时加料,保证泌乳母猪充足的营养,使其乳汁充足,营养完全,仔猪发育才良好,抗病力才强;妊娠母猪预防接种于产前40天和15 天各肌注1次大肠杆菌三价灭活菌苗,每头每次5 mL,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仔猪黄痢和白痢等;妊娠母猪于产前12天驱虫l次,每头按0.3mg/kg体重颈部皮下注射伊维菌素;预防母猪乳房炎从分娩当天开始,按常规剂量肌注青霉素和链霉素,每天2次,连用3 天,以防产后感染,保证乳汁的质量。  
2、严格消毒。产舍使用之前冲洗干净并熏蒸消;母猪转入产舍前进行猪体消毒,母猪乳房及乳头要用0.1%高锰酸钾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分娩后再对乳头和会阴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才能固定乳头让仔猪吃初乳;坚持消毒、保温和猪舍通风,每7 天消毒l次,保温箱也要定期消毒。   
3、控制好环境。猪舍一定要保持干燥清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每天要彻底清扫干净,清除粪尿及污物,无论冬夏都要设置保温箱,保温箱的底部铺电热板,上面用红外线灯取暖并防止有贼风侵袭。可准备250 w、150 w、100 W三种型号的红外线灯,以备不同阶段使用;冬季猪舍要保温,最好保持在l6~l 8 ℃ ;保温箱温度:l~3日龄34~ 32℃ ,3―7日龄30~ 28℃ ,7―25日龄 25 ℃ ;禁止与其它动物的混养,否则会增加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4、管理好哺乳仔猪。仔猪产出后,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将仔猪口鼻及全身黏液擦干净,然后将脐带内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距离腹部 4 cm 处断脐,断面用2%碘酊消毒,随即放到母猪身边让其尽快吃到初乳,并采取自选为主,人工辅助为辅的方式在2~3日龄内固定乳头;初乳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乳糖,对于提高胃内酸性环境,刺激肠道蠕动,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大有帮助,及时吃到初乳,吃足初乳可大大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率;仔猪出生后3日龄及时补铁,补硒,否则也可诱发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7 日龄开始使用颗粒料诱食,诱食料中每吨料拌入 120 g 痢菌净粉,连喂7 天,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给料,锻炼仔猪胃肠消化功能,减少腹泻发生;建议28日龄仔猪断奶断,注意防止断奶应激与营养应激等;仔猪3日龄,每头肌注牲血素2ml/头,可增强仔猪抵抗力;注意饲料卫生,严禁饲喂腐败、发霉、变质、污染的饲料。  
5、及时有效地治疗。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预防继发细菌感染,2.5%恩诺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每l0 kg体重肌注lmL,每天1次,连用3 天,同时肌注猪用干扰素,每天1次,连用3 天,如果仔猪能自行饮水,可给予电解质多维或口服补液盐,配合上述疗法效果更明显;细菌性腹泻的治疗用痢菌净、氧氟沙星、肠炎灵注射液均有很好疗效,同时注意补液防脱水和酸中毒;非传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应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坚持消毒制度,搞好猪舍与环境的卫生,查清除病因,对症下药,通常情况下,只要除去发病的各种诱因,多数仔猪可自愈。
所有频道&&&
技术指导员
科技示范户
技术明白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毒性腹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