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中药 西药 一起里也加了西药成分

  揭穿中成药骗局---请看中药添加西药乱象【转】

  • 香港卫生署近日公告称,在中成药“白云山牌”感冒清胶囊检测出西药成分“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要求进口及批发商从市面回收该批次药品。由于香港药品管理法规不允许在中药中添加西药成分,2011年以来添加了西药的中药(材)被禁止销售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多次,包括消脂心康宝、追风透骨丸、健胰康、木香中药粉、金鸥牌龙の丸、桂枝药粉等,这些中药(材)都是内地生产的。

    中药添加西药是中国特色的药品,只在中国大陆地区是合法的并大量使用。

    最早的中西药联用源于19世纪中期,中医张锡纯曾用石膏阿司匹林汤治疗温病周身壮热证。20 世纪60 ~ 70 年代,为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倡导了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由于当时没有全国性的药品管理法规,各地方部门独立审批了大量的中药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由此中药添加西药的奇特产物开始大范围应用于临床治疗。

    中西药复方制剂没有现代医学、药物学的理论依据,也不能用传统中医药理论解释。甚至没有确切的研究资料证明其与单用化学药品疗效的差异,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更是空白,也不符合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中西药复方制剂既不符合中药的标准,也不符合化学药品的标准。但是,这样违反基 本医学原则的奇怪药品还有近400个存留于中国的药品标准中,无论是医生开的处方药还是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含有西药成分的中药无处不在,令人防不胜防。

    某研究抽检中,24种感冒药有19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19种含有扑尔敏;25种止咳化痰药中,含盐酸*****的11种,含氯化铵的10种。在这些药品的说明书中,只有少数注明且往往只注明其中一种西药成分,几乎没有药品提到所含西药成分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甚至有的药品在广告宣传时,声称是纯中药制剂。

    消渴丸等降糖类中药:消渴丸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组成。很多患者认为其降糖效果明显,而且是中成药多服无害。但却不知其中含有格列本脲,实际上消渴丸中的中药成分没有降糖作用,降糖效果完全是格列本脲的作用。因不知情导致服用格列本脲过量造成低血糖休克甚至死亡的病例已有报道。

    维C 银翘片等治疗感冒类中药:是由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等13 味药制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起到缓解感冒症状作用主要是的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曾有报道一10岁女孩因轻微感冒按说明书剂量服用维C 银翘片、感康三天后惊恐不安并产生幻觉,女孩在服用这两种中药时对乙酰氨基酚的用量高达到710 mg/次,1.6 g/天。感冒目前还没有特效药,任何感冒药可能的作用几乎都是缓解症状而不是抑制感冒病毒,感冒实际上都是自愈的。然而,仍然有很多人感冒时同时服用多种 药物,尤其是暗藏西药成分的中药,重复用药、过量用药的问题非常普遍,很容易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罗己降压片、舒络片、降压避风片、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等降压类中药均含有优降宁和或氢氯噻嗪等化学药品 。


我家小孩子咳嗽右一个星期了,一直吃的西药都没有好,别人说可以吃点中药来试试,所以我带她去配了点中药,现在稍微有一点好转,可是见效不大,请问我可以把中药和西药同时吃吗?... 我家小孩子咳嗽右一个星期了,一直吃的西药都没有好,别人说可以吃点中药来试试,所以我带她去配了点中药,现在稍微有一点好转,可是见效不大,请问我可以把中药和西药同时吃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中药和西药相互配合服用,往往能收到较好疗效。

那么,是否任何中西药都能同时服用呢?也不尽然,其原因很复杂,既有化学、物理的反应,又有药理、毒理的作用,故不容忽视。

如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像山楂丸、保和丸、五味子丸及冰霜苏丸等,不宜与胃舒平、氨茶碱等同服,否则酸碱中和,会使药物失效。

含有碱性成分的中成药,如行军散、红灵散、痧气散、通窍散等,若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合同,对听觉神经的毒性会大大增强,可引起耳鸣、耳聋。另外,这些中成药也不宜与呋喃妥因合用,因为会减少机体对该药的吸收,以致降低疗效。

含有鞣质的中成药感冒片、七厘散,舒痔丸等,不宜与乳酶生、四环素、红毒素、氯霉素及利福平等同服,因为鞣质会使这些西药产生沉淀,不易被机体吸收发挥作用。含有钙、镁、铁离子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等,不宜与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使用,否则会形成一种既难溶解又难吸收的化合物,使药效降低。

含有酒精的中成药,如国公酒,风湿骨痛酒等,不宜与苯巴比妥钠,安乃近、华法林和苯妥英钠等同用。因为药酒中的酒精能增强肝脏中药酶的活力,使这些西药的代谢速度加快,降低疗效。

同时患有心脏病与胃病的病人,若将地高辛与中成药胃病散同用,由于胃肠蠕动减慢,会使人体对地高辛的吸收增加,引起中毒。

另外,胃溃疡病人感冒时,不能将阿司匹林与甘草、鹿草、人参同时服用。因为阿司匹林本身对胃粘膜就有刺激作用,而甘草、鹿茸、人参中均含有皮质样激素,能促进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多,同时使胃液分泌减少,以致加剧病情

可以同时服用,中西药间隔半小时以上服用就可以,中西药结合效果会好一些的

要看是什么药啊 有配伍禁忌的 建议咨询医生 孩子的不可马虎 ~~

《中国乡村医药》

中西药复方制剂是经过注册的既含

成分、又含西药成分的一类特殊制剂,将中西药作用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这类制剂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或患者由于忽视这类药物中化学成分

而增加用药风险,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维C银翘片事件中许多药品不良反应(ADR)就是忽视了药物中的化学成分所导致。

中西药复方制剂 , 药品不良反应 , 临床使用过程 , 用药风险 , 信息通报 , 化学成分含量 , 类药品 , 感冒颗粒 , 中药成分 , 复方感冒胶囊

  • 中西药复方制剂中部分药品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类制剂成分复杂,除中药外尚含有一种或多种化药成分,临床使用中易忽略其化药成分的安全性问题,包括化药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或与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易造成组方成分超剂量使用或...

    《中国药物警戒》

  •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第6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用药风险。本期通报的是中西药复方制剂感冒清片(胶囊)及脑络通胶囊的不良反应。

  • 目的:研究4种常用中西药复方制剂(消渴丸、维C银翘片、珍菊降压片和重感灵)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收集年国内文献报道的81例中西药复方制剂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种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发生年龄〈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 西药 一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