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症状癌

子宫内膜癌_什么是子宫内膜癌_好大夫在线
子宫内膜癌知识目录
子宫内膜癌 治疗方法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科室:妇科
子宫内膜增生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其癌变率高达30%。多见于雌激素增多的患者。雌激素的来源分为,内源性既患者自身分泌的雌激素;外源性既来自外界的雌激素。内源性雌激素增多的疾病有多囊卵巢,肥胖,长期不排卵,及卵巢分泌雌激素的肿瘤等。外源性雌激素可以来源于污染的食物、化妆品以及绝经后雌激素应用等。多数患者表现为长期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目前临床诊断需要诊断性刮宫或者宫腔镜下活检,才...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科室:妇科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目前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争议。首先是诊断问题,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仅仅适用于病理报告为I型子宫内膜癌,细胞高分化,影像学报告ⅠA期(无肌层浸润或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无卵巢肿瘤)。但是保守治疗前患者的诊断和病情的评估主要依赖于临床和超声、MRI 等影像学检查,但因临床检查和这些检测手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比如MRI 检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仅50%,诊断技术的限制可...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科室:妇科
&患者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后,医生根据患者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类型、侵犯和转移的程度、患者的年龄、身体的状态、有无内外科合并症、是否要求生育来制定的治疗方案。治疗前首先需要行CT、MRI等影像学判断和评估肿瘤的范围,大致可分肿瘤局限于子宫体;肿瘤侵犯宫颈;肿瘤超出子宫外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具体如下:1、肿瘤局限于子宫体:应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如果患者年龄大,心肝...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科室:妇科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老年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占75%。但近年来,年轻患者所占比例也不断增加,近期的研究显示年龄&40& span=&&&岁的女性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所占比例已达15%,其中70%未生育。生育是人类繁衍的基本需求,也是维系家庭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虽然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方法并可取得良好的治...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科室:妇科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5%的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下的生育年龄妇女。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然而,随着全球妇女准备受孕的时间越来越晚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年轻内膜癌患者的治疗不仅要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而且还应在保证预后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生存质量,保留生理功能,甚或保留生育功能。尽管有关...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科室:病理科
患者: 女。55岁 子宫内膜癌1B期 已手术近20天 还未进一步治疗 在手术医院的病理回报:子宫内膜腺癌 中分化 局灶低分化,浅基层浸润,脉管见癌栓,淋巴附件卵巢均未见癌转移 手术分期为1BG3 随后我们又去肿瘤医院进行院际专家病理会诊,大部分会诊结果与手术医院均一致,唯独“脉管见癌栓”他们会诊的结果为“脉管疑见癌栓” 钟大夫:我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是会诊医院对手术医院病理报告的质疑,还是真的...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
科室:妇产科
今年3月2号做宫腔镜当地医病理结果:初步考虑为复杂性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殖伴广泛鳞化,另可见散落的化生的鳞状细胞具异型性,建议进一步会诊排除恶变。后同一玻片拿到广州中山附属一院诊结果为:恶变为子宫内膜息肉恶变为分化好子宫内膜腺癌(部分呈腺棘皮癌)。后又拿同一玻片到中山肿瘤医院会诊结果为:子宫内膜复杂性不典型性增生,高度疑为局灶癌变。MR结果;子宫前...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江汉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科室:肿瘤科
&三药化疗是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标准疗法,但一项3期试验的最新结果表明,2药联合与3药联合同样有效,而且毒性更小。该研究结果在本周的妇科肿瘤学会年会上进行了报告。&&&&&& 该研究纳入了1381名妇女(尽管有69人不合格),被随机分配到接受标准三药联合方案——阿霉素、顺铂和紫杉醇,或者接受顺铂和紫杉醇的两药联合方案。&&&&&& 三药联合是基于证据的标准方案,两药联合已经在肿瘤学领域广泛使用,但是很少有...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科室:肿瘤微创科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妇女所患癌症的6%。由于患者在较早期时即出现了症状,所以多数可以通过内膜的活检得以诊断,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子宫内膜癌是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尽管有些研究报道了宫颈的细胞学检查可以用来筛查子宫内膜癌,但是目前认为这种方法很难成为有效、可靠的检查手段。&&& 研究发现长期、不适宜的雌激素应用常常伴有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上升,与之相反,在应用雌激...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
科室:妇科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为辅,既往化疗主要用于晚期及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近年来化疗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 1、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化疗,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病变是指I期(病变局限在子宫体)和II期(病变累及宫颈),5年生存率可达80-90%,这样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有以下高...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科室:妇科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1,9月8号在嵊州中医出诊断为疑是子宫内膜癌。 2现在由上海红方子医院会诊,确定为子宫内膜癌一级 现在都在红房子,做检查,说我血糖太高,要先将血糖,在做宫腔镜,然后在决定是保留子宫,或切除,(因为我结婚4年,一直没生育,今年35岁。) 从检查出来到现在都2个月了,心里真的很担心。保留治疗的话,这样病情会不会加重,或转移,保留子宫,要是等...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科室:妇产科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女,33岁,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后一直良好。此次病情:日,左肾门水平,腹膜后融合,肿大的淋巴结,放射性浓聚,SUV最大值10.5。上海肿瘤医院建议考虑几种方案。 子宫内膜癌综合放疗后,一直很好。 现在应该做怎么样治疗?是手术,还是放疗,还是化疗等
患者:附上一份检查报告单。
上海长征医院妇产科刘海防:
初次诊断的病理学类...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科室:妇科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资料美国2005年新发病例为40,880例,同时将有7,310例患者将死于本病[1、2]。在中国虽然没有较详尽的统计数字,但是至少本病的发生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所以有必要明确一些和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的问题,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本文所涉及的这些问题也许对于本病的预防有些帮助。我们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阐述子宫内膜癌与外源性激素、三苯...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妇产医院
科室:妇瘤科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
&&& 表1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FIGO 1971)
Ⅰ期&&&&&&&&&&&& 病变限于宫体
&&&&& Ⅰa 期&&& 宫腔深度&8cm
&&&&& Ⅰb期&&&& 宫腔深度>8cm
Ⅱ期&&&&&&&&&&&&& 病变累及宫体及宫颈,但未超出子宫
Ⅲ期&&&&&&&&&&&&& 病变超出子宫,但未超出真骨盆
Ⅳ期&&&&&&&&&&&&& 病变扩散至真骨盆外或有明显膀胱、直肠
&&&&&&&&&&&& &&&&&&&&&粘膜受累
&&&&&& Ⅳa期&&&&& 病变扩散至邻近器官如膀...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妇产医院
科室:妇瘤科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
&&& 表1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FIGO 1971)
Ⅰ期&&&&&&&&&&&& 病变限于宫体
&&&&& Ⅰa 期&&& 宫腔深度&8cm
&&&&& Ⅰb期&&&& 宫腔深度>8cm
Ⅱ期&&&&&&&&&&&&& 病变累及宫体及宫颈,但未超出子宫
Ⅲ期&&&&&&&&&&&&& 病变超出子宫,但未超出真骨盆
Ⅳ期&&&&&&&&&&&&& 病变扩散至真骨盆外或有明显膀胱、直肠
&&&&&&&&&&&& &&&&&&&&&粘膜受累
&&&&&& Ⅳa期&&&&& 病变扩散至邻近器官如膀...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攀枝花中西医结合医院
科室:妇产科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高发年龄为58~61岁。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与子宫颈癌收治率比较,已趋接近甚至超过。由于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相关因素、病理类型与分级、转移途径、预后相关因素等认识的深入,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问世,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也趋于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为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治水平和5年存活率,提出以...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科室:妇科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l0~2O年的发病率持续维持在20世纪7O年代早期发病率的2倍,美国癌症协会(NCI)的定期报告及国内几家大医院的病例总结均反映出这种变化倾向,其中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总数呈增加的趋势,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由2% ~3%增至5%,占子宫内膜癌患者总数的1% ~8%。国内有报道45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数占全部同类病人的13.3%。且多数资料结果显示45岁以下子...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
科室:妇科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40岁以下者相对少见,只占所有病例的2.1~14.4%[1,2]。其标准治疗是全宫双附件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及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此种手术治疗尽管对早期疾病的治愈率高,但患者却丧失了生育能力。一般情况下,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具有不孕史的未孕妇女,子宫内膜癌多分化好且局限,渴望保留生育功能。现已有早期内膜癌采用反复内膜诊刮及激素治疗成功(通常为孕酮)从而保...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妇产科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 原则上讲,只要患者身体情况能够耐受,就应该尽快接受手术治疗,除非患者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已经到了晚期,估计手术切除难以实施者。
  第一,手术能够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已经发生转移的病灶,包括紧密相邻的卵巢、输卵管,以及周围的淋巴结等。通过手术,可以直接根除肿瘤达到治愈目的,或缩小肿瘤体积,以利于患者的预后。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妇产科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 原则上讲,只要患者身体情况能够耐受,就应该尽快接受手术治疗,除非患者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已经到了晚期,估计手术切除难以实施者。
  第一,手术能够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已经发生转移的病灶,包括紧密相邻的卵巢、输卵管,以及周围的淋巴结等。通过手术,可以直接根除肿瘤达到治愈目的,或缩小肿瘤体积,以利于患者的预后。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科室:妇产科
一、&既往特殊病史
1.&月经紊乱病史,特别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史、不孕史、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史、卵巢肿瘤史等。
2.&合并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及不孕不育史。
二、临床表现
1.&阴道出血:绝经后阴道流血,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40岁以下妇女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异常排液:呈浆液性或血水样。
3.&下腹或腰骶部因肿瘤浸润或压迫神经所致疼痛。
4.&查体:早期可无特殊发现,较晚期...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科室:妇科
子宫内膜癌常见于绝经后妇女,而20%~25%的病例发生在绝经前的妇女,约5%的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下的生育年龄妇女。子宫内膜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对于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多数年轻患者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分化好,对激素治疗有效,因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症
只有对强烈具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江汉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科室:肿瘤科
一、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绝经者:绝经后阴道流血;未绝经者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限延长或经间期出血)、阴道排液(浆液性或浆液血性)、疼痛。
(二)体征&&
早期:无明显异常;进展期 :子宫增大;
晚期:子宫明显增大,偶见癌组织从宫口脱出,质脆,触之易出血。
(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CEA、CA125。
(四)细胞学检查
包括常规宫颈涂片、宫腔...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
科室:肿瘤、血液病科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
&&& 表1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FIGO 1971)
Ⅰ期&&&&&&&&&&&& 病变限于宫体
&&&&& Ⅰa 期&&& 宫腔深度≤8cm
&&&&& Ⅰb期&&&& 宫腔深度&8cm
Ⅱ期&&&&&&&&&&&&& 病变累及宫体及宫颈,但未超出子宫
Ⅲ期&&&&&&&&&&&&& 病变超出子宫,但未超出真骨盆
Ⅳ期&&&&&&&&&&&&& 病变扩散至真骨盆外或有明显膀胱、直肠
&&&&&&&&&&&& &&&&&&&&&粘膜受累
&&&&&& Ⅳa期&&&&& 病变扩散至邻近器官...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科室:妇科
关于子宫内膜癌是否一定要切除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这个问题争论已久。有观点认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如果是中高分化,侵肌<1/2,淋巴结转移很少。并且发现淋巴结切除并不能改善五年生存率,因此,认为期子宫内膜癌没有必要切除淋巴结。但是还有观点认为盆腔淋巴结切除以后,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盆腔的复发,并且淋巴结切除可以明确分期,可以制定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可以改善预后,因此主张...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科室:妇科
&&& 一般来讲,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会逐渐侵及肌层,那时可能转移即将开始了!所以,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保留生育功能的!
&&& 保留子宫的前提是子宫内膜癌病理检查一定是高分化,并且没有任何肌层浸润的证据,同时一定是年轻的未生育并且愿意密切随访进行观察的患者。
通常对于这些打算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通常采用下面的策略:子宫内膜癌_英文_拼音_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_医学百科
子宫内膜癌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zǐ gōng nèi mó ái2 英文参考carcinoma of endometriumendometrial carcinoma3 英文翻译
carcinoma of endometrium
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endometrium)又称,是指的癌,绝大多数为。为女性道常见叁大之一,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己趋于接近甚至超过。
5 【病因】
确切仍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5.1 1.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
与无血、、性、绝经后长期服用而无拮抗有关。
5.2 2.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
国际妇科协会(ISGP'1987)将过长分为单纯型、复杂型与不典型增生过长。单纯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1%;复杂型增生过长约为3%;而不典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30%。
5.3 3.体质因素
内膜癌易发生在、、、未婚、少产的妇女。这些因素是内膜癌高危因素。
5.4 4.绝经后延
绝经后延妇女发生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4倍。内膜癌绝经年龄比一般妇女平均晚6年。
5.5 5.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内膜癌患者近亲有家族史者比宫颈癌患者高2倍。
6 【病理】
6.1 1.巨检
病变多见于宫底部内膜,以两角附近居多。依病态和范围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
(1)弥漫型:子宫内膜大部或全部为癌侵犯,癌灶常呈样物从内膜表层长出并突向官腔内,充满宫腔甚至脱出于宫口外。癌组织灰白或淡黄色,表面有、,有时形成。虽广泛累及内膜,但较少浸润肌层,晚期侵犯肌壁全层并扩展颈管,一旦癌灶阻塞宫颈管则可导致。
(2)局限型:癌灶局限于宫腔,多见于宫底部或宫角部,呈或小菜花状,表面有溃疡,易出血。极早期病变很小,诊刮可能将其刮净。局限型癌灶易侵犯肌层,有时病变虽小,但却已浸润深肌层。
6.2 2.镜检
有多种组织类型。
(1)内膜样腺癌:占80~90%。内膜高度异常增生,上皮复层,并形成筛孔状。异型明显,核大、不规则、深染,核分裂活跃,分化差的腺癌腺体少,腺结构消失,成实性癌块。
国际妇联盟(FIGO,1988)提出内膜样癌组织3级法。Ⅰ级(分化好腺癌):非鳞状或状实性区域≤5%; Ⅱ级(中度分化腺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占6%-50%; Ⅲ级(低分化腺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50%。&
(2)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腺癌组织中含有鳞状上皮成分。按鳞状上皮的良恶性,良性为腺角化癌,恶性为鳞腺癌,介于两者之间称腺癌伴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3)透明癌:癌细胞呈实性片状;腺管状或状排列,癌细胞丰富、透亮,核异型居中,或由鞋钉状细胞组成。恶性程度较高,易早期。
(4)浆液癌:复杂的乳头样结构,样腺体,明显的细胞复层和芽状结构形成,核异型性较大,约1/3患者伴砂粒体。恶性程度很高,易广泛累及肌层、;无明显肌层浸润时,也可能发生播散。
7 【转移途径】
内膜癌生长缓慢,局限在内膜时间较长。也有极少数发展较快。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转移,晚期有血行转移。
7.1 1.直接蔓延
癌灶初期沿子宫内膜蔓延生长,向上经宫角至,向下至宫颈管,并继续蔓延道。也可经肌层浸润至子宫面而延至输卵管、。并可广泛种植在腹膜、子宫陷凹及。
7.2 2.淋巴转移
为内膜癌的主要转移途径。当癌肿浸润至深肌层,或扩散到宫颈管,或癌不良时,易发生淋巴转移。其转移途径与癌灶生长部位有关。宫底部癌灶沿阔上部网,经漏斗韧带至卵巢。向上至腹主旁。宫角部癌灶沿圆韧带至腹股沟淋巴结。子宫下段及宫颈管癌灶与宫颈癌淋巴转移途径相同,可至宫旁、髂内、髂外、髂总淋巴结。子宫后壁癌灶可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直肠淋巴结。内膜癌也可向子宫前方扩散到,通过逆行引流到前壁。
7.3 3.血行转移
少见。晚期行转移至肺、肝、骨等处。
8 【临床表现】
8.1 1.症状
极早期无明显,仅在普查或因其他原因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绝经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大量出血者少见,或为持续性或间歇性流血;尚未绝经者则诉增多、或经间期出血。
(2)阴道排液:少数患者诉排液增多,早期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排液,晚期合并则有脓血性排液,并有恶臭。
(3):通常不引起疼痛。晚期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癌灶侵犯宫颈,堵塞宫颈管导致宫腔积脓时,出现下痛及痉挛样疼痛。
(4)全身症状:晚期患者常伴全身症状,如、、恶病质、及全身衰竭等。
8.2 2.体征
早期时无明显异常,子宫正常大、,双侧附件软、无块物。当病情逐渐发展,子宫增大、稍软;晚期时偶见癌组织自宫口脱出,质脆触之易出血。若合并宫腔积脓,子宫明显增大,极软。癌灶向周围浸润,子宫固定或在宫旁或盆腔内扪及不规则状块物。
9 【诊断】
除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外,最后确诊据病理检查结果。
9.1 1.病史
本病的高危因素如老年、肥胖、绝经延迟、少育或等病史,并需询问家族肿瘤史。
9.2 2.临床表现
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即可疑为子宫内膜癌。围妇女紊乱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均应先除外内膜癌后,再按良性疾病处理。
9.3 3.分段刮宫
是确诊内膜癌最常用最可靠的。先用小刮匙环刮宫颈管,再进宫腔搔刮内膜,取得的刮出物分瓶标记送病理检查。分段刮宫操作要,以免,尤其当刮出多量样组织疑为内膜癌时。只要刮出物己足够送病理检查,即应停止操作。
9.4 4.其他辅助诊断方法
(1)检查:仅从阴道后穹隆或宫颈管,吸取分泌物作涂片寻找癌细胞,阳性率不高;若用特制的宫腔吸管或宫腔刷放入宫腔,吸取分泌物找癌细胞,阳性率达90%。此法作为筛选,最后确诊仍须根据病理检查结果。
(2):极早期时见子宫正常大,仅见宫腔线紊乱、中断。典型内膜癌声像图为子宫增大或绝经后子宫相对增大,宫腔内见实质不均回声区,不规则,宫腔线消失,有时见肌层内不规则回声紊乱区,边界不清,可作出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
(3):可直视宫腔,若有癌灶生长,能直接观察病灶、生长部位、形态,并可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
(4)、、淋巴造影等检查 有条件者可选用MRI、CT和淋巴造影检查及CAl25。
10 【鉴别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0.1 1.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绝经过渡期功血)
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或不规则流血等。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与内膜癌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难以鉴别。应先行分段刮宫,确诊后再对症处理。
10.2 2.老年性阴道炎
主要表现为血性,需与内膜癌相鉴别。前者见阴道壁或粘膜下散在出血点,后者见阴道壁正常,排液来自宫颈管内。老年妇女还须注意两种情况并存的可能。
10.3 3.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
多表现为及经期延长,需与内膜癌相鉴别。及分段刮宫、子宫镜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等,确诊并不困难。
10.4 4.原发性输卵管癌
主要表现为阴道排液、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分段刮宫阴性,宫旁扪及块物,而内膜癌刮宫阳性,宫旁无块物扪及。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10.5 5.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宫腔积脓
常表现阴道排液增多,浆液性、脓性或脓血性。子宫正常大或增大变软,扩张宫颈管及诊刮即可明确诊断。扩张宫颈管后即见流出,刮出物见炎性细胞,无癌细胞。内膜癌合并宫腔积脓时,除有脓液流出外,还应刮出癌组织,病理检查即能证实。但要注意两者并存的可能。
10.6 6.宫颈管癌、子宫肉瘤
均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宫颈管癌病灶位于宫颈管内,宫颈管扩大形成桶状宫颈。一般多在宫腔内以至子宫增大。分段刮宫及即能鉴别。
11 【预防】
预防及早期发现内膜癌的措施有:
①普及防癌如识,定期行防癌检查。
②正确掌握使用雌激素的指征。
③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或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应先除外内膜癌。
④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流血警惕内膜癌可能。
⑤注意高危因素,重视高危患者。
12 【治疗】
治疗应根据子宫大小、肌层是否被癌浸润、宫颈管是否累及、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等而定。主要的治疗为手术、放疗及治疗,可单用或应用。
12.1 1.手术治疗
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对早期病例。Ⅰ期患者应行及双侧,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或)清扫术:①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浆液性癌、鳞形细胞癌或G3的内膜样癌。②侵犯肌层深度≥1/2。③肿瘤直径&2cm。Ⅱ期应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当进入腹腔后应立即取,若无腹水则注人200ml冲洗腹腔,取腹水或腹腔冲离心沉淀后找癌细胞。
12.2 2.手术加放射治疗
Ⅰ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细胞或深肌层已有癌浸润,淋巴结可疑或已有转移,手术后均需加用放射治疗,60Co或直线加速器外照射。Ⅲ、Ⅳ期患者根据病灶大小,可在术前加用腔内照射或体外照射。腔内放疗结束后1~2周内进行手术。体外照射结束4周后进行手术。
12.3 3.放射治疗
腺癌虽对放射线不,但在老年或有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与Ⅲ、Ⅳ期病例不宜手术者均可考虑放射治疗,仍有一定效果。放疗应包括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腔内照射多用137Cs、60Co等,体外照射多用60Co及直线加速器。Ra已废弃。
12.4 4.孕激素治疗
对晚期或复发癌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年羟、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均可考虑治疗。各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制剂如、等均可应用。用药要大,甲羟孕酮200~400mg/d; 己酸孕酮500mg,每周2次,至少用10~12周才能评价有无效果。其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延缓 和RNA的,从而癌细胞的生长。对分化好、生长缓慢、雌孕激素含量高的内膜癌,孕酮治疗效果较好。较轻,可引起水钠潴留、、药物性肝炎等,停药后逐渐好转。
12.5 5.抗雌激素制剂治疗
他莫西芬,为一种非甾体类药物,并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也可用以治疗内膜癌。其证与孕激素治疗相同。一般剂量为10~2Omg,每日口服2次,长期或分疗程应用。他莫西芬有促使孕激素受体水平升高的作用,受体水平低的患者可先服他莫西芬使孕激素受体含量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疗或两者同时应用可望提高疗效。副反应有、、急躁等类似的表现;抑制表现为、下降;其他副反应可有、、、不规则阴道少量流血、等。
12.6 6.化疗
晚期不能手术或治疗后复发者可考虑使用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5-FU)、(CTX)、(MMC)等;可以单独应用,也可几种药物联合应用,也可与孕激素合并应用。
13 【随访】
完成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及时确定有无复发。随访时间:术后2年内,每3~6个月1次;术后3~5年,每6个月至1年1次。随访检查内容包括:①盆腔检查(叁合诊);②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③胸片(6个月至1年);④期别晚者,可进行血清检查。根据不况,亦可选用CT、MRI等。 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子宫内膜癌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三 2:30:48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