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45岁的男人,这几天早上起来口臭发现

导读:题图王玉琦的油画《一个画家的宿命》年轻的时候,每逢岁末年初,总要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那是“为赋新诗强说愁”,一个45岁的男人,一个为家长提供知识服务的家庭   题图 王玉琦的油画 《一个画家的宿命》   年轻的时候,每逢岁末年初,总要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那是“为赋新诗强说愁”,   一个45岁的男人,一个为家长提供知识服务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写了一年的家庭教育知识科普文章,在元旦前夜,写这么一篇洋洋洒洒的散文,要么他是文学家,要么就是矫情。   大家姑且容他矫情一下,看他说些什么? 一、做工作的朋友   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总是感叹人生苦短。真的是这样吗?我看到的似乎不全是这样。最起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不是这样的。   从被闹钟唤醒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被一种无奈的情绪所挟裹,直到下班的钟声敲响。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从中找不到多少快乐。每天有的只是抱怨:抱怨体制,抱怨领导,抱怨工资太少。偶尔有点兴奋与快乐,也很少是来自工作本身,多半是与工作无关的某个人或某件事。绝大多数幸福,都来自于八小时之外。这那是人生苦短,分明是人生苦长呀。   既然你不喜欢,为什么不离开,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许多励志专家给出这样的忠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真的可以去看看吗?回答这个问题令人更加沮丧——我突然发现,我已经离不开我所抱怨的工作。世界那么大,我却没有勇气迈出去。      “还有X年我就退休了”。我常常掰着指头数着。可是,这是我要的人生吗?&大多数的人在二十或三十岁时就死了,他们变成了自己的影子,往后的生命只是不断的一天天复制自己。罗曼&罗兰的这句话如当头棒喝:如果我就这样终老此生,不再成长,和已经死去有什么两样,活着不过是肉身的僵尸,只是等到八十岁才埋罢了。   既然无法离开,为什么不和他做朋友!于是,我开始阅读、绘画;开始去全国各地学习,交友;开始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开始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迈出这一步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它比呆在原地更难,也更痛苦。   看那些书有什么用?花那么多钱学习有报销吗?学那么多东西又不会给你长工资……这些质疑的声音会来自四面八方,同时也会在内心深处不停地回响。走出自己生命的舒适区需要付出百倍的勇气与毅力,因为你不知道前方是什么。   有一次,我在外地学习后乘飞机回家,那天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当飞机穿越风雨云层的那一刹那,只见舷窗外晴空万里,金灿灿的阳光把雪白的云层照得透亮。原来风雨云层之上,全是晴空朗照,霁月清风。      当我把自己身上的惰性一点点挤掉,开始努力地生长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有太多的事情我可以做,有太多新奇的事物等待我体验和发现。坚持阅读和反思,和书籍里那些从未谋面的大师对话;召开家庭教育工作坊,和家长、孩子们共同交流成长;筹建STEM创客工作室,研发课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探索教育的新天地。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摆脱工作,但可以和它做朋友。 二、做孩子的朋友   “爸,我想元旦回去发展。”前不久,在上海打工的儿子给我发来短信。   我把短信给妻子看,妻子看后朝会心一笑。这一笑,包含了多少酸甜苦辣,其中滋味,只有经历过孩子叛逆期的父母才会真正懂得。   在孩子的生命初期,我们总是带着期待和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孩子。   “快看,他会笑了!”   “快看,他会爬了!”   “你听,他会叫爸爸了!”   “你瞧,他会走路了!”   ……   儿子的每一个微小的成长、变化,都会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惊喜。   然而,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我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掌控”这个小家伙。   “别跑,给我呆在这里别动。”   “你太吵了,能不能安静点。”   “别闹了,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孩子开始读书了,问题越来越多。   “作业呢,还没做完,你干什么去了?”   “都几点了,你还不睡?”   “你是不是又去上网了,你还要不要读书了?”   “我就不信管不了你……”   直到有一天,我们挥拳相向。从此儿子房门紧闭,我们再也走不进他的心扉。   儿子大学毕业那年,坚持要到外地去工作。虽然很想把孩子留在身边,但是我们没有说。在儿子毕业典礼晚会上,我和妻子录制了一段小视频发给他的辅导老师,请他播放。在视频中,我们说:孩子,祝贺你大学毕业,爸爸妈妈相信你会作出对自己最好的决定,爸爸、妈妈无论如何都支持你,相信你!”那一天的深夜,孩子给我们打来电话,他没有提视频的事,但可以感觉得到,孩子似乎很开心。   上天总是喜欢和我们开玩笑。我们越是试图控制孩子,孩子离我们越远,而当我们把孩子当朋友,看着孩子渐行渐远时,孩子的心却和我们越来越近。   “和孩子做朋友?我对他就是太好了,再做朋友他都要骑到我头上了。”很多来咨询的父母这样对我说。   和孩子做朋友并不只是对他好这么简单。真正的朋友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静静地观察,体会对方的感受,不会事事都去帮他,打扰他,更不会试图管教他。但是,在他有困难的时候,向你求助的时候,作为朋友一定会伸出手帮他度过难关。   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变化,不变的恰恰是我们父母。我们自以为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还多,只要他按照我们的话去做,就可以走向成功的人生。真的是这样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纪伯伦的这首诗,或许是如何做父母的最好注脚。 三、做时间的朋友   “你的眼袋越来越深了,皱纹越来越多了,头发也白了。”妻子望着我的脸,心痛地说道。   “时间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看着镜子里的脸,我不由得感叹。   奇怪的是,除了这张脸,生活中,我从来不觉得自己老。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似乎越来越有活力,有太多年轻时候想做没有做的事,现在可以去做,有太多年轻时想不到,也做不到的事,我可以去尝试,去体验。我不再有时间去抱怨,更不会掰着手指头数还有多少年退休了。虽然时间让我开始皮干叶枯,但它也在我的生命深处刻下一圈圈美丽的年轮。或许有一天,当这棵树倒下之后,孩子们把玩着用树枝做成的串珠,会惊讶地发现:“你看,这上面有好多美丽的花纹呢!”   与其感叹时间匆匆,不如就和它做朋友吧!时间每走一步,就用这把刀在生命的年轮上刻写一个故事。   也许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   也许是一次温馨的促膝长谈;   也许是一次豪华的盛宴,   也许是一碗精心的面条;   也许是一个惊奇的发现,   也许是一个闪过的念想;   也许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创业,   也许只是平凡岗位中的一天又一天。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时间流过的那个当下,你把它当朋友。   最后我隆重地宣布:2017年,除了继续为爱知求真的父母提升知识服务之外,我还将为你们的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什么样的体验?请拭目以待。   这,就是一个45岁男人的矫情故事,或许,你的可以更精彩。   世界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是我朋友。   长按指纹扫描和我交朋友就爱阅读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
推荐: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上起来口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