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预防冻疮才能防止生冻疮?

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冻疮要怎么才能治好?
~今年不知道为什么手上生了冻疮~我非常的苦恼~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比较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白萝卜放在水里煮透,切成薄片,趁热敷在患处,半小时后取下即可;
茄子柄、辣椒柄煮烂,用汁水洗手,使劲地搓,来刺激血液循环(适合初生冻疮,且皮肤没开裂的患者使用);
熟透的香蕉捣烂,涂在手上,过一个小时洗掉。
鸡蛋一个,煮熟,去掉外皮及蛋清,留下蛋黄,放于铁勺中,文火烤至黄油析出,冷却备用,用时外敷患处即可。
方法五:取辣椒和麦苗按1:2的比例切碎混合,加水适量煮沸3分钟,去渣,趁热用棉花蘸药水洗患处,每日一次。如脚冻疮,可泡脚10分钟,此法用于冻疮未破者。
方法六:夏天取新鲜芝麻叶,在以往生过冻疮的皮肤处反复搓搽20分钟,1小时后用水洗净,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希望有一种能使你的冻疮痊愈.祝你健康!
治疗。其实,厨房里就有很多治疗冻疮的良药,有冻疮的患者不妨一试。
  辣椒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搽于未破的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止痒。
  生姜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易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3天,即可见效。
  萝卜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并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以感觉舒适为宜。几分钟后冻疮处可有发痒的感觉,每日1~2次,直至消肿。
  白菜、茄子根取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烤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糊状涂于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山楂泥变干,洗去山楂泥即可,每日3~5次。
  蜂蜜猪油膏按4∶1的比例将蜂蜜和热猪油调成油膏,治疗冻疮有良效。
  蛋黄油用蛋黄油外敷治疗已溃烂的冻疮效果很好。治疗时先用3%过氧化氢(双氧水)溶
厨房里的冻疮药
冻疮是冬季好发的疾病。得了冻疮,轻者奇痒难忍,重者还会溃烂,给人带来很大痛苦。但一般人都把它当成小毛病,不愿去治疗。其实,厨房里就有很多治疗冻疮的良药,有冻疮的患者不妨一试。
  辣椒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搽于未破的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止痒。
  生姜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易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3天,即可见效。
  萝卜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并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以感觉舒适为宜。几分钟后冻疮处可有发痒的感觉,每日1~2次,直至消肿。
  白菜、茄子根取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烤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糊状涂于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山楂泥变干,洗去山楂泥即可,每日3~5次。
  蜂蜜猪油膏按4∶1的比例将蜂蜜和热猪油调成油膏,治疗冻疮有良效。
  蛋黄油用蛋黄油外敷治疗已溃烂的冻疮效果很好。治疗时先用3%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清洗伤口,再敷上蛋黄油,然后用纱布包扎,一般3~5天伤口即可愈合结痂。蛋黄油的制作方法:将新鲜鸡蛋煮熟,剥去壳和蛋白,留下蛋黄放在铁勺上,置于文火中慢慢烤,即有蛋黄油析出,冷却后装瓶备用。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答: 你好,洛阳地区只有一家肿瘤专科医院,在西工路上,叫【洛阳九洲中医肿瘤医院】
大家还关注新手上路:146
帖子/回复:7/13
在线时:0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护手霜我每年都擦的,没用啊!!我什么办法都用了,什么辣椒汁啊,姜汁啊!各种的防冻油啊、膏的,可是对我就是没效果!!郁闷死了,痛苦啊!! 天一冷,我的手就是没有一点温度,老是冻的发紫,怎么搓也没有热量!这样血液循环不畅通就肯定要长的,怎么样可以让手暖和一点啊!!
【随便看看】------------------------------------------------
论坛精彩推荐
新手上路:460
帖子/回复:19/35
在线时:21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模拟一次夏天的温度.把水温加热10度把手放进去.20在放一次.30在放一次.而后回头在做一骗,让血液循环适应外面的环境.迅速涂上药膏.最好是在晚上做.然后在睡觉.保持温度.这样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觉得很痒,那也是血管在膨胀.
崭露头角:872
帖子/回复:3/263
在线时:105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经常用辣椒藤、茄子藤煎水温洗,对你的手会有好处
初出江湖:19
帖子/回复:0/3
在线时:0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我以前年年都冻手,我现在2年都不冻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上班,我都拿着热水袋(充电的),手不冷就不会冻了这个办法真是太有效了
江苏省盐城市电信的网友
我也有两年没 长冻疮;可是今年又长了;也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就是 没有效果、超痛苦、我觉得最好的 方法就是远离寒冷的 环境。我 在 国外两年没 长冻疮就是因为国外的天气比较温暖、真是怀念啊、、、、、、、、、、、
还没有帐号?
论坛最新话题
论坛最热话题
24小时论坛热贴什么方法可以防止生冻疮?_百度知道
什么方法可以防止生冻疮?
提问者采纳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缉骇光较叱记癸席含芦: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 ,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其他类似问题
4人觉得有用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冻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冬天怎样预防孩子长冻疮
  一到冬天,经常看到一些孩子的手脚等部位长出冻疮。那么,造成儿童冻疮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一、冻疮发生的原因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御寒防护的孩子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一到冬天,经常看到一些孩子的手脚等部位长出冻疮。那么,造成儿童冻疮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一、冻疮发生的原因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御寒防护的孩子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其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提示:冻疮的发生不仅仅只由受寒的时间长及潮湿所致,如果体质弱、患有贫血、内分泌障碍、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疾患、身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均可使身体的耐寒能力差,很容易在寒冷时发生冻伤。  二、冻疮的临床表现  主要发生于肢体远端血液循环不良的部位:手指、手背、脚趾、脚跟、脚边缘、脚背、耳轮、耳垂、面颊。  被动伤的部位一开始充血发红,形成暗红色的斑,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尤其是一遇到热时,又痒又胀十分不舒服;如果未能扩时控制病变,暗红色的斑逐渐变暗紫色,肿胀更为明显,严重者出现水泡。水泡可能会破溃,形成溃疡面,这时,疼痛加重。通常,冻疮会愈合得很慢,一直等到天气暖和时才能好转。  三、冻疮的防护与治疗  冬天,由于户外天气寒冷,儿童大多停留在室内,因此活动量减少,导致四肢的血液循环不畅,热量减少,很容易发生手脚冻疮。因此,在冬天到来之即,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在严寒的天气门窗要关闭,加上棉门帘,造成一个防冻的环境;  防护当宝宝要去户外时,一定要注意给宝宝保暖是否得当,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别是经常暴露的部位,可适当涂抹护肤油以保护皮肤。给孩子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手套或围巾等保暖物品;  衣服要宽松,最好是蓬松的棉服或羽绒服;不要穿太硬太挤的鞋,否则将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而易发生冻伤;袜子要吸汗并及时更换,以免因潮湿冻伤脚。  寒冷的时候勿让宝宝在户外玩耍时间过长,也不要玩久坐不动的游戏。经常按摩手、脚、面部、耳朵、年龄越小及体质虚弱宝宝更要加以注意。不要在冷风里站立不动,要活动手脚;  尽可能不要让浸湿的手脚等部位受冷风的正面吹袭;  衣服弄湿时要及早换上干衣服;  天气好时,应多到户外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多给宝宝进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加耐寒力。  对于在前一个冬天患过冻疮的宝宝,可在冬天到来前夕采取以下措施:  1、夏季里,把大蒜捣烂成泥,晒热后,经常搽患过冻疮的部位,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2、用紫外线照射曾经被冻伤的部位,每隔10天1次,每次半小时。  3、用茄子干煎汤浸泡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经过多次浸洗也可达到防止冻疮发生及复发的作用。  治疗宝宝患了冻疮要及时治疗,没有破溃时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VE软膏,也可请中医开一些草药煎洗。  当有水泡和水泡破溃形成溃疡面时,最好请医生处理,以免处理不当加重病变而使合并症发生。  四、保暖不要过度,谨防小儿“中暑”  冬季中暑多发生于2―10个月大的婴儿。由于年轻的父母唯恐孩子着凉,给孩子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热水袋、电热毯等,加之房间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使孩子如同生活在“人造夏季”,致使体温逐渐上升,等父母发觉时,孩子已处于高烧之中,形成冬季“中暑”。  婴儿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还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有关,尤其是出生后5个月以内的婴儿,他们产热量大,而出汗散热又较缓慢,这种产热和散热的不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俗话说:“要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这就要求年轻的父母一定要学好婴幼儿保健知识,既不能让孩子着凉,又不能让孩子“中暑”。  五、寒从脚起,冬季注意脚的保暖  冬天气温很低,孩子的脚部保暖工作尤其需要重视。人的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少,如果受凉,微血管要痉挛,进一步使血液循环量减少。  孩子脚的表面脂肪很少,保温能力很差。冬季双脚站在地面上,会散发大量的体温,使脚的温度降低,从而增剧微血管痉挛,供血受阻又进一步降低双足的温度。这样不仅导致冻疮,而且影响内脏,成年人还会引起胃痛、下腹痛、月经不调、阳萎、腰痛、腿痛等疾病。  另外,一旦脚部受寒后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微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慢,身体抵抗力削弱,于是潜伏在鼻咽部位和新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就乘机大量繁殖,使人伤风感冒、发生气管炎等疾病。  脚的保暖关键在锻炼和穿好鞋袜。孩子冬天最好穿棉袜和棉鞋。冬季湿冷地区可穿着抗冻疮袜,因为湿度能加剧双脚的温度散发,造成微血管痉挛、供血受阻和组织坏死,形成冻疮。抗冻疮袜有防止微血管痉挛和保持血液循环畅通的作用。另外冬季穿的袜子、鞋垫和棉鞋等应经常烘晒,只有鞋袜干燥,才能保暖。  六、不要忽视耐寒锻炼  俗话讲“春捂秋冻”,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
如果您喜欢本站请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 中国儿童教育网 地址:first.net
中国儿童教育网为家长们提供优秀全面的一站式教儿育儿服务,为幼儿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参考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预防冻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