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糖尿病的护理诊断断及措施有谁知道?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是(1)疼痛:与神经根受压有关。(2)便秘:与马尾神经受压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腰痛有关。(4)有牵引无效的可能:...
 ( 1 )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
椎间盘突出
我来教给你一个秘方吧:
1,点和揉后溪穴(百度有穴位图,很好找),即可轻松消除疼痛。特效。
2,金匮肾气丸,每天三次,每次服用50粒(小丸,...
病情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很多,治疗原则是:能保守不手术,能简单不复杂.80%~9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方法治疗而愈.应根据具体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经济条...
椎间盘突出的常见病因:
(1)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问盘较大的挤压和磨损,...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CDFGHJKLMNQRSTWXYZ>>>>热点专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来源:&&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潜在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导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尿滞留和感染、需予以积极预防。(1)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测量体湿、脉搏、血压和呼吸。观察下眩感觉、运动情况,并与健侧和木前对比。(2)体位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手术后,应去枕平卧6h,再根据病情和手术类型选择不同体航,一般为稍治高床头。(3)加强切口和引流护理 观察和记录手术闭口处敷科有无渗透,渗出量及渗液色泽;切口部位有无膨出或亦肿;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袋内引山液体的颜色和量。苦发现引出淡黄色的液体,同时病人出现头疼、恶心和呕吐等,应考虑发生脑晋液漏可能,须立即停止引流,置病人于平卧位,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同时适当拾高床尾,保持平卧位7&10d,直到脑脊膜愈合。(4)泌尿道护理 观察和记录出入水量。促进排尿;排尿囚准者,可协助具床上诽尿,包括听音乐放松或听流水声促使排尿。导尿:明显排尿困难者,予以导尿,必要时留言尿管,并加强对泌尿道和导尿管的护理,以免继发感染。(5)预防感染 ①加强体温监测:加强对体温和脉搏的监测。发现病人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②切门的观察和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敷料和引流液色泽,包括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压痛或脓性分泌物i及时更换敷科,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叉叉)掌上淘医安卓版
全球医院网公众号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分享到:相关阅读:······上一篇:下一篇:疾病热文阅读推荐········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点击查看我来说两句骨科编辑推荐····疾病热点排行榜········精品推荐····热点药品全站热点推荐省份地区科室不孕不育呼吸内科脑外科血管外科其他科:精神病科急诊科骨科合作商家
(C) 版权所有
本站常年 :福建八闽律师事务所 陈学龙律师、 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 陈杰律师特别声明: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依据公司移动应用掌上淘医安卓版掌上淘医TV版分享到:【图文】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护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护理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办公族警惕
大小:99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袁丹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江苏南京& 210011)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了自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倒,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正确翻身,严密观察肢体感觉,在术后麻醉消退后及时指导功能锻炼,讲授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再次复发的方法。结果& 9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4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周密的护理措施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 腰椎间盘突出症也称为髓核突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该病多发生在青壮年,病因多为不同程度的外伤及长期的体力劳动,约40岁左右发病[1]。对诊断明确、症状严重、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有马尾神经受压症状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现将其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 112例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27例,年龄3l岁-64岁,平均年龄53岁。住院天数最多22d,最少10d,平均住院天数14d。中央型23例,侧突型79例。68例以腰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为主,34例以腰部及骶尾部疼痛为主。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下,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 2 护理
&&&&&&& 2.1术后护理
&&&&&&& 2.1.1 术后体位
&&&&&&& 应按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去枕平卧6h。6h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白天2h~3h翻身一次,夜间3h~4h翻身一次,平卧位与侧卧位相交替,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骨隆突处给予按摩,预防褥疮的发生。如病人惧痛不合作,要讲明翻身目的,必须让病人配合,3d后,病人应自行翻身。
&&&&&&& 2.1.2 生命体征的观察
&&&&&&& 患者回病房后,应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以后每6h测血压1次,24h后根据医嘱定时测量。体温每6h测1次,连测3d,正常后改为每24 h测2次。如术后3d体温仍升高,诉腹痛,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翻身时加剧,说明有感染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
&&&&&&& 2.1.3 伤口持续负压引流的观察
&&&&&&& 引流器应保持负压状态,放置在低于引流口平面的位置,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尤其是翻身后应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或反折。
如挤压引流管时,管内引流液不随之上下波动或引流器内无液体引出,而伤口敷料渗血很多,说明引流管不通畅,应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术后3d内有血性液体引出,一般为80mL~200mL,色暗红,若引流量每天大于400ml或2小时内大于200ml,说明有继发性出血,应平卧位压迫手术切口,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 2.1.4 注意观察下肢的感觉和运动情况
&&&&&&& 麻醉清醒者,嘱病人进行足趾背伸,跖屈;足趾背伸,跖屈以判断L4、L5神经支配区域肌力请况。术后3d内如发现患者疼痛加重,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检查清楚,尽早行手术探查。
&&&&&&& 2.1.5大小便护理
&&&&&&& 术后卧床胃肠活动减弱,易引起便秘和腹胀,故应指导病人进清淡、易消化、含粗纤维营养丰富的饮食,可沿结肠走向按摩、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留置导尿者,应每日消毒尿道口及擦拭导尿管分泌物,同时钳夹尿管,每2h或膀胱区膨隆、有尿意时,开放尿管,排空膀胱,可防止膀胱容量变小,有利于自主排尿的恢复。
&&&&&&& 2.1.6术后心理护理
&&&&&&& 患者术后可出现伤口疼痛、不能以正常的姿势大小便以及安置负压引流器等,都可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的心理。护士针对上述原因给予解释及相应护理措施。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保证充分休息,以缓解不良心理反应。
&&&&&&& 2.2 功能锻炼
&&&&&&& 功能锻炼严格地讲应该在麻醉过后即开始,首先是上肢肌肉的运动,其次是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功能锻炼的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明显不适为度、持之以恒。正确的功能锻炼也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方法。具体做法为:拔除引流管后,立即指导、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锻炼,由30&开始,逐日加大抬腿幅度,术后3天,鼓励病人主动做直腿抬高,并在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做压膝压髋等被动活动,以防止神经根粘连的发生。术后1周开始指导协助病人行腰背肌锻炼,提高腰背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按正确方法进行锻炼,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度,循序渐进,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先用飞燕式,每天3~4次,每次20~30下,然后用五点支撑法[2]。
&&&&&&& 2.3 出院指导
&&&&&&& 一般手术后4周,患者可起床活动,带腰围保护腰部,慢慢行走,但3个月内不宜做弯腰负重活动及重体力劳动,继续坚持腰背肌锻炼,至少达半年以上。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便秘等原因增加腹压,诱发或加重疼痛。饮食起居规律,注意腰部保暖。保持良好的坐姿体位,凳子高矮适宜。立姿与行走时,脊柱保持直立,向前挺胸。用膝、髋关节弯曲下蹲,腰背伸直拾取地上的物品[3]。
&&&&&&& 3 结果
&&&&&&& 112例患者出院时,80例直腿抬高可达60&,32例可达80&,均无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均无并发症,行走时患者感腰部有力,双下肢无不适,步态基本正常。
&&&&&&& 4& 讨论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首选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是其解除病痛的唯一途径。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观察伤口引流情况及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术中对硬膜外脂肪、神经根周围组织创伤及术后积血等易发生硬膜及神经根周围黏连[4]。因此手术成功只是完成了前期的治疗,其后的重点则是如何预防硬膜外及神经根黏连或减轻黏连程度,增强腰背肌、腹肌肌力。因为当下肢屈伸活动时硬膜囊可上下活动1.0cm~1.5 cm[5],神经根袖随之移动,神经根可在神经孔内活动。直腿抬高30&~40&时神经根开始外移,从而减少或避免了硬膜及神经根的黏连,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使肌肉恢复平衡状态,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6],对于防止腰椎间盘再突出是有益的。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肌肉萎缩的有效方法,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使肌肉恢复平衡状态,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有利于纠正不良姿势。另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因此术后及早进行全身骨骼肌的功能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预防全身肌肉萎缩最有效的方法,为机体的全面康复奠定了基础[2]。
[1] 杨明玉,孙雪莹,崔松育,等. 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手术与护理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375-376.
[2] 张志娟,李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术后整体护理[J]. 当代护士,-13.
[3] 蔡文珍. 腰椎问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83-84.
[4] 侯纪寿,郑宏军,吉耀召.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的意义[J].中医正骨,):15.
[5] 王秋根,项耀钧,侯春林. 防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J]. 中华骨科杂志,):40.
[6] 蒋丽华,李纯志,陈洁.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56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理诊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