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子宫颈鳞癌细胞1期已经手术5年了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蒲香大夫本人发表
好大夫在线将于日23:30至日07:30对网站进行升级,届时网站无法使用,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宫颈癌Ib1期 宫颈中分化鳞癌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想问下医生 :这样的情况需要化疗吗?需要化疗的话是化疗几次?
所就诊医院科室:
湖南省肿瘤医院 妇瘤一科
治疗情况:
医院科室:
湖南省肿瘤医院
治疗过程:子宫 及其附件切除,附近淋巴结清扫
检查资料:
要做化疗和放疗,具体由专科医生安排。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刘蒲香大夫的信息
肿瘤--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淋巴瘤,肝癌的内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刘蒲香,女,主任医师,山东省肿瘤医院。内一科主任,专业:肿瘤诊断与内科治疗。1967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医...
刘蒲香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肿瘤内科可通话专家
湖北省肿瘤医院
医科院肿瘤医院
湖北省肿瘤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医科院肿瘤医院
南京军区总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
湖北省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舒宽勇大夫本人发表
好大夫在线将于日23:30至日07:30对网站进行升级,届时网站无法使用,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子宫颈癌手术术式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全网发布: 20:08
子宫颈癌是临床最常见的之一。子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是早期子宫颈浸润癌首选的治疗手段和晚期及某些复发性子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1.子宫颈癌的手术发展史
利用外科手术对子宫颈癌进行治疗的设想最初是18世纪由Osiander和Wrisberg提出来的。据Zweifel报道,1821年,Sauter对一例子宫颈“出血6个月的肿瘤患者”进行了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虽然患者4个月后死于并发症,但仍然是子宫颈癌手术治疗史上的一项标志性成就,从此揭开了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新篇章。1878年德国的Freund开展了经腹切除子宫对子宫颈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但这种手术方式对宫颈癌的治疗是不充分的,且手术并发症高达50%,手术死亡率高达72%。1879年Czermy创立了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术式,其死亡率仍高达70%。1893年Schuchardt改进了经阴道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死亡率下降为60-70%。1895年,美国芝加哥的Reis提出应对子宫颈癌进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并在尸体上进行了淋巴切除术,但他并未在病人身上开展这项手术。同年,Johns Hopkins医院的住院医生Clark成功施行了一例经腹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达侧盆壁的阔韧带及阴道上部组织,但未进行盆腔淋巴结切除。年Reis,Clark,Rumpf等相继改进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死亡率仍为50%左右。这个时期,由于诊断技术条件受限,无菌和消毒技术欠缺以及麻醉等基础学科尚未发展,手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
1.2Wertheim时期
1898年11月Wertheim在进一步改良Rumpf术式的基础上,在维也纳医学会表演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并首次清扫盆腔淋巴结成功,而成为经典的子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此后,Wertheim仍继续进行了很多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系统性研究。最初Wertheim的手术死亡率为30%。1911年,Wertheim报道了经他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500例患者,手术死亡率已下降为10%。由于Wertheim完成了子宫颈癌广泛性手术的基本术式,因而成为子宫颈癌手术的奠基人。直至今天,许多文献仍然把经腹的子宫颈癌根治性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称为Wertheim 式手术。Wertheim术式是按照从后方到前方的顺序分别处理子宫骶骨韧带、主韧带、子宫膀胱韧带,在处理子宫膀胱韧带之前分离输尿管。由于早期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有相当高的手术死亡率,因此手术治疗受到质疑而并未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1902年同在维也纳的Schauta医师在进一步改良Schuchardt术式的基础上,创立了经典的经阴道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此术式后被称为Schauta手术,手术死亡率为10%,5年生存率为40%。但是20世纪40年代以前,因Schauta手术疗效差、死亡率高和盆腔淋巴结切除的处理不够理想,远不及经腹的子宫颈癌手术治疗传播广泛,且对盆腔淋巴结切除应如何与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配合,二者孰先孰后及二者间隔时间,各位学者观点不全一致。
在二十世纪初的几十年里,原先的Schauta手术经历了Amrech、Navratil、Mitra、Van Bastiaanse等人的不断改进。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尤其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Werthiem 、Meigs手术至现代手术治疗,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949年Navratil首次采用以腹膜后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开始,然后同期进行Schauta-Amreich式经阴道根治切除子宫手术。Mitra于1949年先以Stoeckel式经阴道全子宫根治性切除术开始,然后于子宫根治术后3周再进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1951年Bastiaanse称在子宫根治性切除术以后再行腹膜后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但由于盆腔组织粘连,解剖层次改变等原因而造成手术时组织分离困难,增加手术难度和出血。Wertheim原先的手术也已经他的学生Werner及其他欧洲妇科医生作了较大改进。其中Latzko和Schiffmann在经腹手术方面作了重大改进。 1921年日本的Okabayashi(冈林)描述了他的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又经日本的其他医生作了改进,广泛扩大了宫旁切除范围。
在英国,Wertheim子宫切除术推崇者之一的Victor Bonney再次对经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改进,并于1941年报道了5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将手术死亡率降低为11%-20%,5年生存率为42%。
在美国,真正开展了“广泛”子宫切除术的学者是Joe V.Meigs。Meigs式手术将Wertheim 式经腹根治全子宫切除术与Taussig式的经腹盆腔淋巴结系统切除术结合,增加了更为广泛的盆腔淋巴结切除。Meigs术式是首先处理主韧带,再按子宫骶骨韧带至子宫膀胱韧带的顺序进行,包括了盆底淋巴结及整个宫旁组织的清除。Meigs术式作为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美国得到推广。Meigs于1944年报道应用该手术治疗子宫颈浸润癌334例,5年生存率Ⅰ期为75%, Ⅱ期为54%,输尿管瘘为9%,手术死亡率降为0%。
Wertheim手术在美国开展后,1948年Brunschwig开创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晚期子宫颈癌及部分复发癌,并提出了盆腔扩清术的概念。1951年Meigs报道了500例改良Wertheim手术的经验,使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开展得更广泛、更安全,5年生存率I期为81.8%,II期为61.8%。许多杰出的妇科医生如Parsons, Ulfelder, Green, Brunschwig, Barber, Morton, Pratt, Symmonds, Ruttedge, Morley, Nelson, Averetee等在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总结了大量经验,同时也对手术作了很多改进,使手术中的尿路损伤等并发症大大减少,手术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妇科医生甚至把淋巴结切除范围扩大到主动脉旁淋巴结。
20世纪30年代, Meigs手术传到亚洲,并经Okabayashi(冈林)、Mibayashai(小林隆)等将Wertheim的术式不断改进而变为更广泛的解剖、分离及宫旁组织的切除,该术式的特点:(1)将宫旁结缔组织及韧带分为前部、中部、后部三部分展开各个韧带的解剖学间隙,完全分离切断,确立了手术有关的盆腔静脉分离切断技术。(2)先分离直肠处理后部韧带、展开直肠侧窝等操作,使以后的手术野变浅,易于施术。(3)中部韧带(主韧带)的基底部完全分离缩短、切断、操作规范化。(4)前部韧带的处理,创立了将子宫膀胱韧带特别是其深层韧带及阴道旁组织完全分离技术可显著扩大切断阴道的深度与阴道旁组织。 (5)确定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及手术技巧的具体化。该手术被推广成为临床Ⅰ、Ⅱ期和极少数Ⅲ期子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50~70年代Ogino, Kabayashi, Sakamoto等相继对组织切除的先后顺序与根治手术的彻底性进行修改,并在手术中采取保护输尿管的措施等,称改进后的子宫颈癌根治术,而被称为东京大学式手术。
我国自1950年初开始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此后也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完善。年柯应夔、林元英、康映蕖、杨学志、张其本等分别在天津、上海、北京、江西、安徽开展了广泛子宫切除术。杨学志创立的子宫颈癌广泛性逆行性根治术,术式的具体特点是施术由上而下,由浅而深,由周边而中心的方式进行。江森对侵蚀性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逐渐形成腹膜外盆底淋巴结清扫,髂内动脉结扎及腹膜内子宫广泛切除的子宫颈癌根治术。&& 张其本在Schauta术式及其它改良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后建立了自己的阴道式子宫颈癌广泛性根治手术,即宫颈癌的阴道根治术及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并认为阴道手术具有局部的彻底性好、比较安全、出血少、输尿管阴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适用范围广等优越性。
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子宫颈癌手术术式改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李诚信等在1982年首次开展了保存子宫动脉尿管支的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在处理子宫颈膀胱浅层韧带的同时在输尿管内侧切断子宫动脉,将子宫动脉尿管支加以保存,既简化了手术操作,改善了输尿管、膀胱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输尿管瘘的发生,又达到根治的目的。吴义勋等提出了保留盆丛神经的术式,减少了术后膀胱麻痹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许心杰、常德安等分别创立了经腹膜外子宫广泛切除术,手术过程在腹膜外进行,减少了手术对腹腔脏器的干扰,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方面,高永良提出撕剥式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速度快,淋巴结剥离完整、干净,手术出血少,并发症低,手术操作容易掌握等优点。
2.子宫颈癌的手术术式及其适应症
&& 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切除子宫颈原发病灶及其周围已经或可能发生转移或浸润的组织,降低并发症。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既要彻底清除病灶,又要防止不适当地扩大手术范围,尽量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目前,子宫颈癌手术有多种分类。从手术途径分类主要有经腹、经阴道和腹腔镜手术。
2.1经腹手术术式, Piver 分类法(1974年)
2.11 筋膜外子宫切除术(II型)
切除所有子宫颈组织,不必游离输尿管。筋膜外全子宫切除的范围国内外不同学者在描述上有一定差异,但与适用于良性疾病的普通全子宫切除术的范围并不相同,主要差异在于普通全子宫切除术不需暴露子宫旁段输尿管,而是沿子宫侧壁钳夹、切断子宫颈旁组织及阴道旁组织,包括主韧带、宫骶韧带、子宫颈膀胱韧带等,为避免损伤输尿管,须紧靠子宫颈旁操作,这种操作方法必然会切除部分子宫颈组织,而不能很完整地切除子宫颈。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主要适用于Ia1期子宫颈癌。
2.12 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III型) 
这一术式基本上是Wertheim手术,在子宫动脉与输尿管交叉处切断结扎子宫动脉。部分切除主韧带和子宫骶韧带,当上段阴道受累时切除阴道上段1/3。选择性切除增大的盆腔淋巴结。这一术式主要适用于Ia2期子宫颈癌。
2.13 根治性子宫切除型(IV型) 
基本上为Meigs手术。在膀胱上动脉分出子宫动脉的起始部切断并结扎子宫动脉,切除全部主韧带、宫骶韧带及阴道上1/2。主要适用于 Ib和 IIa期子宫颈癌。
2.14 超根治性子宫切除术(V 型) 
和 III型的主要区别是:(1)完整切除膀胱子宫韧带;(2)切断膀胱上动脉;(3)切除阴道上3/4。这一手术泌尿道瘘的发生率较高,主要用于放疗后较小的中心性复发癌。
2.15 部分脏器切除术(VI 型)
适用于远端输尿管或膀胱的中心性复发。相应部分切除后,输尿管可重新种植于膀胱。也可放弃手术治疗改行放疗。
2.2经腹手术术式,美国Anderson 肿瘤中心分类法,将子宫颈癌手术分为五级
2.21 I级:子宫颈切除术为稍微扩大的全子宫切除术,仅兼带切除少量子宫旁组织,主要适用于子宫颈原位癌、微癌与筒型子宫颈内膜腺癌,后者术前放疗。
2.22 II级:扩大的子宫切除术(Wertheim的Te Linde变式),切除较多的子宫旁组织,于输尿管内侧切断、结扎子宫动脉,但不从膀胱子宫韧带分离输尿管,用于深度难定的微癌。
2.23 III级:Meigs手术,切除所有子宫旁与阴道旁组织并行盆底淋巴清除术,用于临床Ib-IIa期及放疗后复发癌而直肠、膀胱未受累者。
2.24 IV级: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自主韧带、膀胱子宫韧带与输尿管完全游离,膀胱上动脉也加以切断、结扎,阴道切除3/4,用于临床IIb期及可保留膀胱的前侧中央性复发癌。
2.25 V级:超广泛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输尿管末段或部分膀胱或(及)直肠须连同子宫、宫旁组织、附件及盆底淋巴结一并切除,用于少数III-IV期患者。
2.3国内治疗子宫颈癌手术的术式与国外略有不同
2.31宫颈锥形切除术
在宫颈表面做环形切口,刀向内斜,以宫颈管为中心做锥形切除,切缘应在病灶外正常上皮处,宫颈管切除深为2cm。此术式主要适用于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或确定病变范围。原位癌需保留生育功能时,也可作治疗性锥形切除术,要求是:病变必须在切除范围内,而且术后可进行随诊者。
2.32扩大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有腹式与阴道式两种,扩大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的不同点是需要切除1~2cm阴道壁,基本上可按一般单纯性全宫切除进行,采取筋膜外术式,不宜采取筋膜内术式。必要时打开隧道,游离应在病灶以外1cm左右,阴道壁切除1~2cm。本术式适用于诊断明确、不需保留子宫的原位癌。该术式对子宫周围组织结构(如膀胱、输尿管)干扰极小。
2.33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此术式的范围比上述(二)术式扩大,要求切缘距病灶至少2cm。其基本步骤虽与(二)术式相同,但要达到本术式的要求,关键在于必须剪开输尿管隧道,将输尿管向侧方分离后,再进行宫颈与阴道壁的切除,术中应注意保留输尿管的营养血管。本术式适用于Ia2期。
2.34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为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关键操作在于必须全部清除区域淋巴结及进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后者必须打开膀胱侧窝及直肠侧窝,分离、切断前、后及两侧各连结子宫的韧带及结缔组织;切除主韧带周围的脂肪组织,靠近盆壁处将其切断;在全部切除阴道旁结缔组织后,切除阴道。切缘一般应距病灶3~4cm。 盆腔淋巴结切除为本术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必须尽可能彻底而细致地清除盆腔淋巴结,包括髂总、髂外、髂内、及闭孔组。必要时还可包括腰骶前及深腹股沟组。主韧带组则已包括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本术式适用于Ib~IIa期。
2.35超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区域淋巴结清除的范围较广,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范围也更广。前者上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后者须切断闭孔动、静脉,髂内动,静脉,臀下动、静脉及阴部内动脉的共同干,将主韧带从其盆壁附着的根部切除。IIb及IIIb期的一部分病例适用此术式。
2.36盆腔脏器切除术
适用于年轻、全身情况好的IVa期及中心复发病例,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同时,一并将膀胱(前盆)或直肠(后盆)或二者(全盆)一并切除,视器官累及范围而定。并且需行尿粪分流术,手术损伤较大。宫颈癌一旦波及膀胱或/及直肠,往往已发生远隔转移,因此,选用此术式宜慎重。
2.4阴式手术术式
经阴道根治术的历史早于经腹。阴式手术术式有: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原位癌;阴道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Ib~IIa期。经阴道子宫根治术特别适用于、合并心、肺、肾重要脏器疾病难以耐受腹部手术者等。但操作难度大,主要依靠触觉完成手术,要完成淋巴结切除较为困难,目前应用较少。
2.5腹腔镜手术术式
腹腔镜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或活检术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的地位仍有争议。
3.子宫颈癌手术的新进展
随着子宫颈癌诊断技术和筛查工作的普及,早期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宫颈癌各种治疗手段的完善,其预后也大为改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需重新审视或评价子宫颈癌手术,确定手术在综合治疗中的价值,解决手术范围过大和/或保留生育功能,重新认识淋巴结切除的意义。
3.1手术范围&
当前侵润性子宫颈癌的手术范围与几十年前的手术方式相比,总体上趋向于缩小。这种缩小范围的手术主要基于对子宫颈癌基础和临床的深入认识。大量文献报道,Ia1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率均较低,因此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妇女来说是合适的。
尽管有时在子宫颈活检标本上可以发现其间质浸润,但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诊断只能依据宫颈锥切或子宫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而做出,因此对经宫颈锥切标本诊断为Ia1期、脉管无侵犯而又无生育要求者可以选择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若Ia1期患者年轻、脉管无侵犯并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可考虑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只要切缘阴性,也是安全的。如切缘阳性,可重复锥切或改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对于Ia2期或脉管侵犯的Ia1期子宫颈癌,据统计其平均子宫旁浸润率小于8.7%,淋巴结转移率7.3%,复发率3.1%,可考虑行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近年来在浸润性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式方面的重要进展是根治性子宫颈切除(Radical trachelectomy)+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研究表明,子宫颈癌虽然以直接蔓延为主却很少向上侵犯子宫体,而主要沿疏松的宫旁组织和主韧带蔓延。因此,保留子宫体的部分功能是完全可行的。 1932年Aburel等首次对早期宫颈癌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以保存生育能力,称“亚宫底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并认为该术式的治愈率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是相同的,但当时并未被接受。1987年,法国医生Dargent等改良了此术式,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手术,以保留早期宫颈癌患者子宫的功能,并将该术式取名为广泛性宫颈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手术的方式有3类,经腹腔、经阴道或经阴道和腹腔镜联合途径。&
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指切除子宫颈、部分主韧带、宫骶韧带及2-3cm阴道,切除子宫动脉或其下行支,将阴道与子宫颈峡部缝合。该术式自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成功妊娠的报道。2004年Koliopoulos等总结了全世界8个小组所做的205例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的结果,表明妊娠率可达31.6%,出生率可达18.7%,为该类患者带来了生育的希望。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也已有1例手术后两次妊娠、两次生产()的病例。
3.2盆腔淋巴结切除:
经过一个世纪的临床实践表明,后腹膜淋巴结切除的意义已经肯定。通过淋巴结切除,可以对肿瘤浸润范围获得准确估计,指导手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并有助于判断预后。淋巴结切除的治疗意义尚有许多争议。
首先,切除阴性淋巴结本身无任何治疗意义,而切除淋巴结为阳性,则提出其上一级尚未切除的淋巴结也可能阳性,再加上人类盆腔淋巴结数目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淋巴结清扫术的彻底性值得怀疑。
其次,有人认为淋巴结转移本身一般并不影响生存,而几乎所有的死亡均可归结为系统性转移。第三阴性淋巴结切除影响宿主的抗肿瘤免疫,也破坏了免疫治疗的解剖学基础。最后,淋巴结切除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并发症。
因此,目前对以往在肿瘤原发部位施行根治手术及区域淋巴结清扫的观点,逐渐转变为扩大性切除原发肿瘤和选择性淋巴结切除,这种观点也正在引入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为避免切除阴性和有功能淋巴结,近年提出了前哨淋巴结的概念。所谓的前哨淋巴结是指首先引流肿瘤所在部位的淋巴结。前哨淋巴结的病理状态可以代表所在区域淋巴结的状况,若前哨淋巴结受累,其他淋巴结受累的可能性很大,应进一步做区域淋巴结切除。反之,其他淋巴结受累的可能性极小,无须作区域淋巴结切除。前哨淋巴结的辨认有染料法和同位素检测法等。子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已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有可能成为代替传统的系统淋巴结清扫的方法。
3.3宫颈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
手术治疗在子宫颈癌的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对0-IIa期、无全身禁忌症患者,手术治疗如能恰如其分,则可无任何并发症,且能保留卵巢和阴道的功能,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是手术治疗的优势。
目前对青年和部分中年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但是,局部晚期、早期巨大癌灶单纯放射治疗或根治术的效果差,而IIb期以上患者传统上行放射治疗,引起患者阴道、卵巢功能受损,因此越来越受到质疑。近20年来提倡的新辅助化疗为宫颈癌患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手术机会。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是指患者在手术或放射治疗前进行先期化疗,对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Ib1期和局部有转移的临床中晚期患者,能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为原来无法手术的患者创造机会而可能施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新辅助化疗是安全的,并不增加手术的并发症。目前常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主要是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如TP(紫杉醇、顺铂),TC(紫杉醇、卡铂),PVB(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等等。用药途径可经静脉或动脉介入给药。其显效时间一般为用药后2周,疗程一般为2-3次,经检查评估后可手术者在最后一次化疗后10-14天进行手术。
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可达71%-95%,化疗后手术可切除率可达66%-95%,其5年生存率比单纯放疗提高15%。但也有人对新辅助化疗持不同意见,认为并不能提高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这可能与使用的化疗方案不同有关。
当前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在参照《子宫颈癌诊治规范》确立的分类手术意见基础上,在减少手术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新技术装备的应用和肿瘤基础、临床研究的进步,子宫颈癌的个体化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必将开创出新的局面。
发表于: 16:51
治疗的希望
我是肿一区患者的家属,我妈妈昨天入院,看完您的这篇文章,让我对我妈妈的病增加了治愈希望,希望我坚强的妈妈在放化疗后能有好转,很幸运能得到您的治疗,谢谢!
s***(来自江西省南昌市电信ADSL的网友)
战胜魔病的信心
我妈妈刚患有子宫颈癌,通过这篇论文,我知道了这病可以治好。不是不治之症,害我哭一场。
莫***(来自江西省南昌市移动的网友)
患者的希望和未来
从远到近的治疗方案史,总 结,改进,创新。辛苦了!向您们致敬。非常幸运能得到您的治疗。
游客(来自北京市铁通的网友)
IIb期可以先化疗为手术创造机会
看到您这句话,我看到了点希望,希望我亲爱的妈妈也能在化疗2个疗程后能有手术的可能性。---您肿一区患者的家属
b***(来自江西省南昌市联通的网友)
舒宽勇大夫的信息
舒宽勇大夫电话咨询
舒宽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近期通话:
我妈妈45岁,
宫内膜间质细胞
发现hpv高危
宫颈鳞状上皮中
阴道镜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为宫颈
48岁,停经4
我在江西省妇幼
农历8月13检
网上咨询舒宽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舒宽勇大夫提问
舒宽勇的咨询范围:
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颈炎症、宫颈不典型增生、子宫肌瘤、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查阅数字报请登录宫颈癌ib1期,已经做了手术,切除子宫
宫颈癌ib1期,已经做了手术,切除子宫
基本信息:女&&43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宫颈癌ib1期,已经做了手术,切除子宫淋巴,一个月之后去复诊,请问这个病能否治好,治愈率或生存率是多少,大概能生存多久补充提问: 09:44:53手术后应该吃些什么呢,网上有说吃牛肉鱼,也有说不能吃的,不敢乱吃,科学的讲应该吃什么呢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脑癌、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结肠癌、肾癌等肿瘤病症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国龙中医院&&&肿瘤科
建议:你好,手术只能是切除看到的病灶,癌症是全身的疾病,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等,由于手术伤害了正气.复发转移的几率非常大.放化疗药物毒性很大,不能将癌细胞全部杀死,只能是按照比例杀死癌细胞,残余癌细胞在患者身体虚弱免疫力低的情况下发展很快,形成新的病灶.建议放疗最好配合中医服用中草药进行综合治疗全面调养,提高免疫力,杀死残余癌细胞,调整阴阳平衡等,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病情得到面显好转和控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已经成功治愈数以百计的癌症患者
擅长:从事肿瘤临床治疗与科研工作近数十年,在肿瘤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率先开展生物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相结合临床研究,熟练运用生物免疫治疗联合介入、手术、放化疗大大提高治愈率,消除肿瘤转移,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带瘤生存。擅长各种实体瘤的个体化治疗,对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和鼻咽癌等恶性实体肿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肿瘤科
建议:你好,宫颈癌Ib1期属于早期,首选手术,术后治疗得当,有治愈的可能。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子宫颈癌,五色带)(别名:子宫颈癌,五色带)  子宫颈癌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但其发病率有明显的...  子宫颈癌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但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宫颈癌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是高发区常连接成片。各省宫颈癌相对高发区的市、县也常有互相连接现象。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根据29个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各国、各地报道也有差异,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岁以前少见。就诊科室:妇科 肿瘤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40~60岁女性 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子宫常用药品: 疾病自测:
中国慢病管理网&&&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子宫颈鳞癌细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