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的宝宝头被撞到,现在已经笑抽过去的宝宝一个

让宝爸带了十分钟宝宝,结果连撞三下!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宝宝额头被撞的地方凹进去了,会好起来吗?如果不皱眉头看不见,但能摸到一粒像豆豆的东西!皱眉就很明显凹进去!_育儿问答_宝宝树
让宝爸带了十分钟宝宝,结果连撞三下!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宝宝额头被撞的地方凹进去了,会好起来吗?如果不皱眉头看不见,但能摸到一粒像豆豆的东西!皱眉就很明显凹进去!
要怎么办才好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随着年龄增长会好起来的,只要不是严重的撞击撞上宝宝的真皮层出血留疤就没事,男人总是粗枝大叶的,不如妈妈细心。要你家宝爸吸引教训落。
最佳回答者:
市场价:?15.8
哎,让男人看孩子,伤不起啊,我们曾经撞过床沿,留了一个凹痕,已经一年多了,还是能看到,可能时间长了会好吧。
没事,爸爸真是不小心啊小孩子恢复很快的专家你好:我宝宝四个月零6天了,我宝宝100天的时候我帮他剃了个光头,到现在他后_百度宝宝知道宝宝头被撞,整个前额青紫肿的老高。起硬包严重还是软包严重?_百度宝宝知道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100天宝宝抬头不好怎么办?
100天宝宝抬头不好怎么办?
我家宝宝今天100天了,但抬头不好.竖抱或者座在大人腿上还可以竖一会儿头,有时还可以竖几分钟,但府卧爬在床上几乎是贴在床上,不会抬头,好像不知道用手肘去撑起来.我挺着急的,儿保医生说大脑发育不好,大脑不会支配头,现在医生说的话也不全对,我不太相信,想看看有经验的妈妈的意见.
我的宝宝其它地方都没问题,会笑,会发声,手腿也都很有劲,放在床上不停蹬啊蹬啊,现在睡觉也还好.母指也不内扣,眼神也还好,随物体转动.除了头抬的不好,其它地我没发现什么异常.但我的宝宝就是吃饭吃的少,同样大的其它孩子一次可以吃120ML,一天吃700-800ML了.我家宝宝一天只能吃400-450ML,天热味口不好时才吃300ML.我在想头软是不是因为吃的少,营养不好的原因.这几天我在给她吃健脾的药.但医保说不关吃的问题.
我都不知是什么原因,要不要带宝宝去大医院看看?另外我的宝宝头发长的不均,这一块那一块的,后脑头发长不出来,两则最高地方长了一撮,别人以为我们专门剃的这个发型呢?
我宝宝三个月时体重是5.4KG,身高是60.6CM(现在100天,我量了又长到62CM了),是不是偏瘦?
现在主要是头太软的问题,不知道真是大脑发育不好呢?还是吃的少营养不好造成的.谢谢大家帮我分析分析.
平时有没有补钙和吃鱼肝油呢?还有你说的手脚有力是什么呢?不是说能蹬啊蹬的就叫有力,.你扶着他的腋下能站的住吗?如果能的话,那就是正常的,抬头动作多练习就好了.如果站不住,那估计是缺钙啦,或者肌肉发育比较晚,你可以多加训练在试试,如果4个月还不能抬头.5个月竖起来抱的时候头还不能竖的很稳那就真的要去看看医生了,也许是肌肉松弛症.我家妞2个月竖起来抱的时候头已经竖的起来了,3个多月完全能竖的很稳.3个半月会抬头的,2月底会侧翻.3月底会翻身180度.个人孩子发育不一样的,我姐姐家的孩子4个月才会抬头的.有的孩子肌肉发育晚.你要想他会抬头是吗?抬头要教的.你可以把他俯卧着后,拿个他喜欢的玩具,轻轻托着他的下巴.拿玩具逗引他往上看,我家妞刚刚开始也只是会趴在那吃手,不知道抬头,教教就会了,你也试下吧,每天多练练,每次练习时间有短到长,但是不能太长.30秒-1分钟就可以了.如果4-5个月还不会抬头那就真的要去医院看医生了.
影响宝宝大脑发育的8种因素是什么?
(1)甜食太多
大脑发育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如果甜食过多,就会减少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影响大脑发育,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
(2)轻视早餐
孩子不吃早餐或早餐吃不饱,血糖就会低于正常供给,从而使大脑的营养不足,影响知识吸收能力。
(3)缺少动手锻炼
手和脑的关系密切,多活动手指能有效刺激脑的发育,增强脑的活力。
(4)睡眠不足
只有充分的休息才能使大脑获得充足的活力。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6岁以下的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
(5)缺少交流
父母平时多跟孩子说话,多引导孩子,会让孩子的语言、理解、阅读等各方面的能力进步飞快。
(6)空气污染
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充足的氧气供应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父母是提供空气清新的环境,同时注意别让孩子养成蒙头睡觉的坏习惯。
(7)家庭教育偏差
父母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智力发展。比如过于溺爱会使孩子无心学,不愿意动脑筋,学习能力降低,父母要求过高又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
(8)带病学习
在孩子身体不适或疾病时,勉强让他坚持学习,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孩子的大脑损害。
 利于宝宝大脑发育的元素:
宝宝的个子一天天长高,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强壮,这些变化做妈妈的看在眼里,却喜在心上。可是宝宝最为关键的大脑发育是肉眼看不到的,会不会不小心错过了大脑的最佳发育期,没有及时给宝宝补充营养呢?
  利于宝宝大脑发育的元素
  尽管大脑皮质中的神经细胞在胎宝宝时期就已经基本长成,但直到宝宝出生后,这些神经细胞才会分化出轴突和树突,形成神经传导功能。轴突和树突的发育状态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因素。
  0-12个月,是轴突和树突发育高峰期,从脑部发育曲线可以就可以看到:宝宝12个月时,脑重比起出生时增长175%!然而,1岁以后,轴突和树突的发育速度就有所减慢:18个月后比12个月时就只有18%了。因此,0-1岁也被成为脑部发育的黄金期。
  大脑发育只有一次,因此,要让宝宝有良好的脑部发育,就要抓紧黄金期给他补充各种相关营养元素,包括:DHA、胆碱、微量元素碘、铁、锌等,帮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特搜详解
  DHA——大脑发育必需营养,有利于宝宝婴儿期至长大后,智力持续领先
  DHA,学名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成分,人的脑干中主要是脂类,占脑组织的50%,DHA在大脑中占脂肪总含量的35%~45%,它在促进宝宝智力和视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临床科学研究发现:DHA对智力提升有着明显作用。美国营养学专家贝兹教授进行了DHA对宝宝脑部发育的研究:对出生4个月内的宝宝分组,一组的膳食中持续补充17毫克/100千卡的DHA和34毫克/100千卡的ARA,另一组未添加。18个月后,添加DHA一组宝宝的智力发育指数(MDI)比未添加的一组高7分,其跟踪研究结果还显示:添加DHA组的宝宝在4岁时IQ仍高7分。也就是说,宝宝在婴儿时期补充了科学验证水平的DHA,不但18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高7分,在4岁时,IQ也高7分。而孩子4岁和17岁IQ的相关性高达71%,即孩子4岁时智商较高,长大至17岁时智商很有可能还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在婴儿期补充科学验证水平DHA,有利于宝宝在婴儿期至长大后,智力持续领先。
  胆碱——神经传导必须物质,有助提升记忆力
  胆碱,又被称为“记忆因子”,是母乳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由胆碱合成的乙酰胆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递介质,在细胞信号传导、神经冲动传导、髓鞘形成和在大脑的记忆中心(海马)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脑细胞之间的传递需要“传递介质”。每一个脑细胞中都有轴突和树突,一个脑细胞通过轴突发出信号,释放出乙酰胆碱,而由另一个脑细胞的树突来接收信息,当宝宝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增加时,信息传递速度就能加快,大脑思维也更加活跃,进而有效帮助提升记忆力。
  蛋白质——脑细胞形成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增殖,细胞膜、髓鞘以及形成轴突和树突的重要原料,对促进智力发育起重要作用,其缺乏的直接反应就是宝宝智力发育差,视觉差。
  牛磺酸——参与轴突和树突的形成
  牛磺酸在胎宝宝和新生宝宝的大脑中含量丰富、分布广泛,不仅是形成轴突和树突的特殊成分,还与中枢神经及视网膜等的发育关系密切。如果补充不足,会造成宝宝智力发育迟缓。
  微量元素——促进脑细胞发展
  碘——是合成宝宝大脑发育所需甲状腺素的重要元素,能够保持大脑一定的兴奋性。
  铁——胎宝宝的大脑中就已经存在,是髓鞘、神经递质形成以及能量代谢的重要元素。宝宝缺铁可能对认知发育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锌——大量存在于脑中,是宝宝体格发育、免疫能力和神经--行为互动发育所需的元素。补充锌能促进宝宝运动能力和神经及心理功能的发育。
  维生素B6——是合成神经递质GABA、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重要辅酶,是宝宝围产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所需的元素。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没有关系,可以再观察一下,每天洗澡完请训练一下抬头,不超过30秒,
补点钙试试吧!!!
还要多锻炼锻炼!!!
第三个月婴儿护理知识
母乳加钙养分足
训练防病要及时
您的宝宝又长大了,眼睛看得远了,对声音也能做出不能的反应了。更让您感到甜蜜的是,宝宝认识妈妈了。
逐步增加婴儿户外活动时间,多晒晒太阳,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缺铁、缺钙会使婴儿发生营养性疾病。当母亲的要多吃含铁、含钙的食品,使乳汁营养丰富,同时别忘了给宝宝服鱼肝油。
从这个月开始要给您的宝宝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以后每月服一次,连服三个月,以预防小儿麻痹症。
婴儿发育特点
第三个月婴儿发育仍不成熟,容易得病。
第三个月婴儿生长发育很快,需要充足的营养,如供应不足,易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
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要注意培养各种良好生活习惯。
体重。第三个月婴儿生长很快,第三个月内体重增加650~750克。第三个月满时体重克。
身高。第三个月满时身高55厘米到60厘米。
头围。第三个月满时头围38~40厘米。
动作发展。
第三个月俯卧(爬着)能抬起头,能支起前身,会侧身,听到声音能转头。
知觉发育。
第三个月的婴儿能看4~7米远,注视、追视(眼睛追着一个物体看)、移视(眼睛由一个转向另一个物体)都已经较完善地发展起来。能辨别声音方向,听到音乐能微笑。
语音发展。
此时的婴儿在成人逗他(她)时开始发音,如ai、ei、a、e、ou等,主要是韵母;声母很少,主要是h音,有时有m音。
情绪发展。
第三个月婴儿会笑,有高兴或不高兴的表现,手脚能轻轻晃动表示愉快情绪。
室温、湿度和洗澡同第二个月。
室外空气浴。
逐步延长室外空气浴的时间,由每次5分钟慢慢增加到每次20分钟。
婴儿适当地在日光下活动,可以增加体质,有利于骨骼的生长。您是否坚持让您的婴儿进行日光浴锻炼?
婴儿在逐渐适应室外空气浴后,在第三个月可开始日光浴。日光浴不但有与室外空气浴相同的效果,而且有促进血液循环,强壮骨骼和牙齿的功效,并能增加食欲,促进睡眠。日光浴与室外空气浴一样,需循序渐进。最初,在中午光照好的房间,打开窗户晒(通过玻璃的日光浴达不到效果)。连脚部都让日光晒到,每天一次,每次晒4~5分钟,持续2~3天。此后,按照以上方法晒膝盖、大腿、臀部、腹部等直至全身。适应后,时间逐渐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全身日光浴要注意:第一,婴儿的头、脸、特别是眼睛要避开阳光,注意把头部置于阴凉处,使婴儿入睡,或者给婴儿戴上帽子。第二,有病和精神不振时不要勉强,只在婴儿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尽量保持日光浴的连续性。夏天直射的阳光对婴儿刺激过强,可利用反射光或把婴儿置于树荫处;冬天寒冷时,可在换尿布时将臀部对着太阳晒一会。婴儿的嗓子容易干燥,日常浴结束后,要喂些水或果汁。
婴儿良好的习惯,必须通过培养和训练养成。婴儿出生后3个月开始训练小便习惯。可把睡前、醒后、哺乳前后、外出前和回家后,作为进行小便训练的固定时间。
生后最初几个月的婴儿,大小便完全是无条件反射,训练孩子控制大小便就是要建立有关的条件反射。培养小便的习惯时,家长要细心观察婴儿排尿地的表现、间隔时间,估计婴儿有尿布时再把,把尿时可发出一种信号“嘘、嘘”声,并采取一定姿势。白天,小儿在睡前或吃奶后让孩子排尿,使时间、声音、姿势这些信号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形成排尿的条件反射。这样即使婴儿膀胱内尿不多,只要一解开尿布,摆出这种姿势并听到嘘嘘声,小便也会自然解起来。这样,便可在临睡前、起床后、吃奶前有目的地把尿。如果把了1~2分钟不尿,过一会再把。把的时间过长,婴儿感到不舒服,就会造成拒绝,习惯就不易形成,一般把3~5分钟为宜。
婴儿大便习惯的培养也很有讲究,家长可注意观察婴儿排便的表情,掌握规律,然后逐渐培养固定时间排便。
平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的表情,一旦看到孩子突然停止活动,开始用力屏气,出现面红、使劲、发呆等表情,那可能是解大便的信号。这时要立即解开孩子的尿布,握住双腿,嘴里还要发出“嗯、嗯”的声音来帮助他加油用力。这样的动作、姿势和声音可以促使孩子大便。由于进餐后可使肠蠕动加快,因此吃奶后“把”大便,往往比较容易。
只要家长细心培养,3个月的婴儿也会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个月的婴儿每天饮食6次,每次间隔4小时,活动持续时间1.5~2小时。睡眠时间共16~18小时,白天睡眠时间每天3次,每次2~2.5小时,夜间睡眠10小时。
3个月的婴儿能抬头、转头、听声音、会微笑,这说明外界的许多事情已被婴儿所感知。所以婴儿的早期教育应从眼、耳、手对事物的感觉入手。
3个月的婴儿能看到4~7米远了,可注意引导婴儿的视觉发音,如母亲在喂奶和抱婴儿时,进行面对面的引逗,让婴儿看玩具等,但挂在婴儿前方的玩具不要偏向一侧,以免使婴儿长时间斜眼观看,造成永久性斜视病。
3~4个月的婴儿对声音有定向反应。此时,父母可在不同方向摇动玩具,或呼叫婴儿,训练婴儿辨别声音来源的能力。婴儿还能倾知音乐的声音,对轻快、柔和的旋律表现出微笑和手脚轻轻晃动等愉快情绪。群众总给婴儿精神发育的规律是“一哭、二笑、三认母”,这句话就是说婴儿出生第一个月会哭,第二个月会微笑,第三个月已认识母亲,见到母亲脸面会露出笑容。
婴儿3个月时爬着可以抬起头,听到声音会把头转过去,俯卧位可以用肘支起前身,会把身体翻向侧面。家长可适当训练运动的功能。
3个月的婴儿不再紧紧握拳,而是经常半张着手,当手碰到东西时会紧紧抓住,常在胸前玩手或捏弄玩具,看到东西时全身乱动,并企图抓桌上或悬挂着的物体。家长应经常训练婴儿的手抓握能力。
采取措施,引导婴儿发音,锻炼发音,婴儿3个月时,已开始发出语音,虽然大多数是基本韵母。家长应该在孩子睡足、吃饱、精神头好的时候,经常逗引他(她),以便促使他(她)不断发出语音,锻炼发音器官。
婴儿食量增加,生长发育较快,母亲应多摄取营养,保证供给婴儿充足的乳汁。
第三个月的婴儿仍应使母乳喂养。由于婴儿前三个月生长发育很好,并且体重增加迅速,奶的需要量也增加迅速。因此母亲必须比平时多摄取一些营养。与主食相比,要多吃一些副食品,如:蛋类、肉类、鱼类、豆类、猪肝、蔬菜、水果等。尤其是早产儿体内铁储备少,生长发育需要多,因此在第三个月的早产儿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母亲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和猪肝、猪血、鸡蛋等,也可每次服硫酸低铁0.3克,每日三次。通过母亲服铁剂,增加母乳含铁量,以防治婴儿缺铁性贫血。第3个月以后,随着奶水增多,喂奶也要形成规律,喂奶的时间间隔,大体保持在2.5~3个小时喂一次即可。夜间喂奶比白天间隔时间长一些,尽管这样,夜间也必需起来1~2次。要有意识地把间隔时间拉长,使婴儿慢慢养成夜间不吃奶的习惯,以解除母亲睡眠不足之苦。
混合喂养。
对于母乳少,实在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可在千方百计增加母乳量的同时,给婴儿添加鲜奶或奶粉。千万不要放弃母乳喂养,可先喂母乳,仍不够婴儿需要时,增加适量年奶或奶粉,也可以一次母乳和一次牛奶或奶粉交替喂养。
人工喂养。
对于经过千方百计努力仍无母乳的,只好喂养牛奶或奶粉。必须注意4个月以内的婴儿不能增加淀粉类食物,如大米或小米稀饭。人工喂养每天6次,每次喂养鲜牛奶100~120毫升,或喂奶粉按重量1:4冲喂。
继续喂浓缩鱼肝油和新鲜水果汁。
优育知识问答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您如何预防?
第三个月的婴儿要开始服脊髓灰质炎糖丸。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糖丸又称小儿麻痹糖丸。小儿麻痹症是世界性的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粪便排毒,红口传染给健康儿童。未服糖丸或未服全3次糖丸的孩子可能患病。患病的孩子可有四肢中的一个或几个肢体的麻痹,严重的可影响呼吸而死亡。有的疾病痊愈后留下肢体的麻痹而终身残废。因此预防小儿麻痹极为重要,近年来我国由于广泛开展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而使此病显著减少。我国已决定更广泛开展口服小儿麻痹糖丸,争取基本消减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糖丸是用毒力成分很低的小儿麻痹病毒制成,服后有预防效果而不引起小儿痹。一共要服3次,每次一粒,3次服全了才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出生后第三个月初服第一次,以后在第四个月和第五个月初还要各服一次。
先把小儿麻痹糖丸放在汤匙内用凉开水溶化,再用凉开水送服。婴儿服糖丸前2个小时和服糖丸后4个小时不能吃母乳,因为母乳中有抗小儿麻痹病毒的抗体而使预防效果减弱。切忌用热开水冲服,因热开水可把小儿麻痹病毒杀死而达不到预防的效果。一周内每天腹泻4次以上或严重营养不良及体弱多病、反复感染的小儿可暂缓服糖丸。口服小儿麻痹糖丸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个别会出现皮疹、腹泻,一般2~3天内自愈,不需治疗。
什么是缺钙惊厥?
婴儿第三个月时由于缺钙引起的惊阙(即缺钙引起的抽搐)日益增多。此种惊厥一般不发热,抽搐过后精神如常,不影响吃奶。病儿要及时送到医院诊治。
为什么婴儿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胎儿铁储备都在孕期最后3个月。早产儿先天铁储备不足,再加上出生后生长发育较快,铁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在第三个月即可出现缺铁性贫血。此时要母亲多吃含铁丰富食物,或直接服硫酸低铁每次0.3克,每三3次,以增加母乳中铁的含量,以预防婴儿出现缺铁性贫血。
您知道您的母乳是否满足婴儿的需要吗?
母乳足不足,可通过以下办法综合判定:
听声音。当婴儿吃母亲奶时,听到“咕嘟,咕嘟”的咽奶声音,为母乳充足。当发现婴儿吸奶时很有劲,但咽得却很少,听不到连续的吸奶声音,为母乳不足。
看表情。当婴儿吃奶后表现愉快,较少哭闹,为奶足。当吃奶时突然中断,含奶头啼哭;或喂奶时间不长又哭;或夜里喂奶后睡不了两个小时就哭,可能是奶不足。
观动作。婴儿每三精神饱满,经常手舞足蹈,除了尿湿外不哭不闹,生活安稳平静,有规律,这是母乳充足的表现。若婴儿无精神,睡觉不踏实,可能奶不足。
验大小便。婴儿的大便性状是黄油油的软便,很少因消化不良闹肚子,为饮食正常。如果婴儿大便量少,有时为绿色泡沫便,一天24小时小便不足6次的,为饮食不足。
比较体重。婴儿体重按医学上规定标准有规律的增长,是母乳充足的表现。如果体重增长不理想,或体重虽增,但长得较慢,或不增长,这是母乳不足的表现。
母亲自我感觉。如果母亲经常有胀奶的感觉,婴儿吮吸后有惊奶的感觉,是母乳充足的表现,反之为不足。
只要母亲平时细心观察,注意以上几方面的变化,是不难判断自己的奶水是否能满足孩子需要的。
第四个月婴儿护理知识
加喂果汁和菜泥
训练听视和翻身
四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翻身,父母可帮助进行翻身和蹬蹬跳跳的训练。
婴儿的动作和婴儿的智力有关,家庭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智力发展。
四个月,到了带婴儿到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时间。
这时的母乳仍能满足婴儿大部分营养的需要,但要服浓缩鱼肝油,喂鲜水果汁或鲜菜泥,以补充母乳中所不足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C。
要为婴儿注射第一次“百、白、破”菌苗,以后隔一个月注射一次,共注射三次,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婴儿发育特点
婴儿发育仍不成熟,抵抗力低,容易得病。
婴儿自己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一切需要家长的细心护理。
孩子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多,但所需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C和维生素D外,完全可以从母乳中得到。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低钙惊厥)逐渐增多。
体重。婴儿出生时,前三个月体重增长最快。第四个月开始,体重增加速度虽比前三个月略慢,但体重增长仍较快。第四个月体重增加600~700克,第四个月满时,体重为克。
身高。第四个月身高增加1.5~2厘米,到第四个月末,身高为58~61厘米。
头围。第四个月头围长增1.5~2厘米,到第四个月末,头围长到39~41厘米。
牙齿。个别婴儿在第四个月即萌出乳牙的第一只门牙。
视觉的发育。第四五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分辨颜色,尤其对红色感兴趣。
听觉的发育。4~5个月的婴儿已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
触觉的发育。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逐渐完善,条件反射性反应逐渐消失,视听觉和动作逐渐协调。
动作的发育。4~5个月婴儿可以用肘部的力量使头越抬越高,一直到可以双臂撑直抬胸,可以由仰卧到侧卧,然后到俯卧。4个月的婴儿可以由大人扶腋下坐片刻。婴儿动作的随意性开始出现。
婴儿的动作发育和智力发育密切相关。大人要为婴儿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对婴儿进行视、听、感、知觉的良好刺激,促进智力发展。
4~5个月的婴儿视觉和听觉已建立联系,视觉与手的动作也协调起来。例如,听到声音会用眼睛去寻找声源;视野增大,能分辨颜色,特别又对红色感兴趣;看到的东西,手能按照视线的方向去抓。因此,父母应该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引导和刺激,促进进一步的发展。如为婴儿准备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吊着,或挂着,让婴儿随时能看到,能摸到抓到。还可以抱着婴儿看看各种家俱摆设等周围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婴儿视、听、感、知觉的良好发展,促进智力发展。
语言是开发智力的工具。在婴儿语言的发生和发展中,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不管婴儿是否能听懂,您应该及早建立母婴、父婴间的对话习惯。
人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可以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来表达,但更重要的是用语言来表述。人的语言的发生和发展,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理解和表达都有一个反复训练过程。4~5个月的小儿正是咿呀学语阶段,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早开发婴儿的语言功能。如,4~5个月的婴儿已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特别听到母亲的声音时,格外兴奋。父母要多和婴儿说话、交谈,问这问那,说些“呀、吗、吧”等音,以利于婴儿的听力发展和引逗婴儿模仿发音,或者让婴儿多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歌曲,以促进听力和语言的开发。
小儿运动,做各种动作,既能增强肌体的生长,更能刺激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进而促进智力开发。所以,您应该十分重视婴儿的动作训练。
翻身。由躺着到侧着,再由侧着爬着,训练婴儿翻身。父母可先把婴儿的两脚交叉,然后用手轻推背部,帮助婴儿锻炼翻身能力,使婴儿自由改变身体的姿势,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看到周围的人和物。
抓握。训练孩子手的动作。让孩子躺着,在他头上悬挂些彩色鲜艳的玩具,使他够得着、抓得住,没有危险,受不到伤害,可以训练手的抓握能力。
触摸。让婴儿触摸光滑柔软的玩具,训练婴儿的杀虫触觉。
扶坐。4个月的婴儿可以由大人扶腋下坐2~3分钟了。一般婴儿6~8个月就会独坐,现在可以开始逐渐训练坐的能力。
蹬跳。从4个月开始,可以训练婴儿的脚的支持力。扶着婴儿的腋下,让其蹬跳。起先可能蹬跳无力,以后逐渐蹬跳有力,而且能挺立一段时间。
注意事项。动作训练不可一天较多较长,应在喂奶和大小便换包前后,循循善诱,渐渐地训练,切不可累着婴儿,得不偿失。另外,让婴儿触摸抓握的东西,不能有刺或过硬,以防伤害婴儿。悬挂的东西,不要坠下来造成伤害。
勤换尿布,讲究卫生,细心培养训练婴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室温。居室温度、换尿布、空气浴、日光浴与第三个月相同。
生活习惯。第四个月婴儿每天喂奶6次,饮食间隔时间为4小时。每天睡眠时间为15~16小时,夜间睡眠10小时,白天睡眠时间为3次,每次为1.5~2小时,白天每次活动时间为1.5~2小时。
大小便习惯。继续培养婴儿大小便习惯。
到医院体格检查一次。
母乳喂养。婴儿第四个月仍应完全母乳喂养。由于婴儿生长发能快,需要奶量迅速增加,母亲必须注意营养,以保持母乳的质一与量。
混合喂养。对母乳实在不能满足婴儿营养需要的可加服鲜牛奶(或奶粉)。
人工喂养。经过各方面努力仍没有母乳,只好采用人工喂养(喂养牛奶或奶粉)。第四个月婴儿每天喂奶6次,每次喂牛奶120~140毫升(或喂奶粉)。
服维生素D和维生素C
每天喂浓缩鱼肝油3次,每次喂3~4滴。每天喂鲜水果汁或鲜菜汤。
儿童防疫当中,有一种“白百破”三联菌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峁类毒素三种生物制品制成,是用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本月注射,您切不可忘了。
婴儿出生后第四个月开始皮下注射“白百破”三联菌苗。“百、白、破”菌苗要注射3次,每次0.5毫升,第四个月开始注射第一次,以后每隔一个月一次。“百、白、破”菌苗对白喉、破伤风预防效果好,注射满3次后,一般不再得白喉、破伤风。对百日咳虽不能完全预防,但注射后得百日咳的机会少了,并且即使得了百日咳,咳嗽比较轻,一般一个月即可痊愈。
接种“百、白、破”三联菌苗后局部反应或全身反比其他疫苗多见,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常见反应:接种后6~10小时,注射局部可有轻微红肿、疼痛、发痒,部分小儿还会有低热或轻度不适,这些均为正常反应。如果体温在38.5℃以上,局部红肿范围超过5厘米,就需要注意观察,适当休息,作一些对症处理,一般2~3天内就会恢复正常。家长切不可因此而放弃以后的接种,应按规定的程序完成接种。如果注射第一针后,因故未按时注射第二针,可延长间隔时期,但最长间隔期勿超过3个月,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二联制剂: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后如果有抽搐、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下次接种时应与医生说明情况,不可再接种百日咳菌苗,只能接种白喉、破伤风二联制剂。
注射:“百、白、破”三联菌苗的禁忌症:有惊厥史,脑损伤史、脑发育不良者,禁忌用“百、白、破”三联菌苗,但可以接种白喉、破伤风二联制剂。服脊髓灰质炎(婴儿瘫)糖丸。婴儿第四个月初第二次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优育知识问答
第四个月的婴儿常会出现哪些病状?
发热、惊厥、咳嗽等症状同三个月内的婴儿一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手足抽搐症(低钙惊厥)日益增多。
您知道小儿什么时候出牙吗?
人的一生先后有二副牙齿。在婴儿期逐渐开始长出第一副牙齿,称为乳牙,共20只。6岁左右先长出第一只恒齿,乳牙开始先后脱落,并逐渐萌出第二副牙齿,称恒牙,共32只。小儿出牙有一定规律。第一只乳牙是门牙,一般在6~8个月开始萌出,但有个别婴儿在第四个月即萌出乳牙,这种提前萌出的乳牙,一般较松动,容易脱落。
婴儿的觅食反射、吮吸反射逐渐消失,您注意到了吗?
3个月以前的婴儿,触及新生儿一侧面颊或口角时,婴儿的头就会反射性地转向被触的一侧(称为觅食反射);轻触婴儿的唇部,可见噘唇,呈吮吸状(称吧吸反射)。以上二种反射,生后三个月应该消失了,如果继续存在,应考虑脑部有异常,应到医院诊治。
您知道什么是4.2.1查体吗?
为了做好对入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临测,及时进行卫生指导,促进健康,国家制定了4.2.1查体制度。就是1岁内儿童每季度查体1次,共4次;1~2岁儿童每半年查体一次,共2次;3~6岁儿童每年查一次。请年轻的父母一定要记住。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笑抽过去的宝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