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一个溶栓药物病人出现的问题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3月2日,对于北京世纪坛医院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医疗队来说,又是一个不一样的手术日。
  上午,心内科主任医师彭建军在希望山医院做完当天手术,准备离开时被告知,圣费总院有一个70岁的老年男性急性广泛前壁梗死病人,当天凌晨溶栓再通后,又再发心梗,胸痛剧烈,血压高达220mmHg,因风险太大不能冒然手术。考虑到术中还要使用肝素等抗凝药物,颅内出血的风险较大,溶栓药物破坏凝血纤溶平衡,术中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也不小,因而科室最初不是太积极。因为患者是希望山医院心胸外科house officer的父亲。这名女大夫希望父亲能够得到积极的治疗。所以,希望山医院心内科主任Cummings、圣费总院心内科主任ramadar和彭主任通过电话沟通后,彭主任紧急赶到现场,在亲自查看病人后,决定积极降压的同时,准备手术。
  下午3点开始手术,40分钟结束手术。从头到尾由北京世纪坛医院援外医生彭建军主任亲自主刀,同时给观摩的医生现场讲解。正如术前预料,支架植入后,出现大量血栓,病人再次出现剧烈疼痛。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经过积极抽取血栓、血管内注射药物,病人很快转危为安。手术结束,导管室内外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圣费总院历史上第一例溶栓后再梗死的补救性支架手术。彭主任在手术中的第一助手Dr Furlonge说,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病例,手术是一个非常有启发的、典型的、生动的现场示范,比他去美国参加一次TCT年会(全球最大的心血管介入会议)收获还大。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原北京铁路总医院)成立于1...【中风】中风患者要吃哪些溶栓食物!&&
中风的抢救与治疗不是一个概念,抢救是把凝起来的血块散开,使堵住的血管可以留出通道来。
而治疗则要难得多。要想把栓块逐渐化掉,有效的食物调理必须跟上。
所有能够溶栓的食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拥有活性的激酶,只有活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溶栓!
一、地龙粉
地龙,俗称蚯蚓。其含有的蚓激酶是溶栓的活性物质。
活的蚯蚓当然效果好,不过,建议慎重考虑,因为蚯蚓过量食用还是有小毒的。
地龙粉毒性经过药制后,更安全了
用法用量:
药制的蚯蚓研磨成粉末后,每日5克。吃六天停一天。
纳豆的有效成分是纳豆激酶,对溶栓的效果同样是要竖起大拇指的。
建议家庭自制纳豆。方法也非常简单,买一个纳豆机,再买纳豆菌粉,再加上100g生黄豆。
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纳豆机的说明书
用法:每日20g纳豆
禁忌:尿酸高、肾病者不适合
尿酸高等肾病的人适合吃生物提取物,即去掉了嘌呤的纳豆激酶制品
你别发愣哦。我没打错字。
尿激酶也可以有效溶栓哦。
用法:建议头天晚上不要吃得太油腻。第二天取晨尿的中段,15-20毫升左右。
这个方法在中国自古就有。流传了几千年了,每天坚持,总比买药强吧。就是需要克服心理障碍!
四、西红柿
阿司匹林预防中风的效果几乎世人皆知!因为其中的水杨酸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粘度。
每日如果吃四个熟透的生的西红柿,其稀释血液的效果几乎等同于阿司匹林。
同时,西红柿籽的外面那个黄色的物质中含有的黄体胶,也是溶栓的有效物质。
不过,生的西红柿最好吃熟透的,不要吃那种硬硬的。
熟的西红柿对中风没有更明显的调理功效,其含番茄红素,抗氧化、有利于男性的前列腺。
用量:食疗的要点在于坚持,而不是过量。所以,每日一个生的西红柿即可。
&&&&&&&&&&&&&
以上四种,请诸位相关患者,选取最适合自己,最容易做到的1-2种,配合对症食疗的一日三餐,一定会给你与家人健康的收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专家解答困惑:“这个病人该不该溶栓?”
日14:25来源:健康报
新闻检索:
作者: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赵性泉
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溶解血栓,目前被认为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药物。脑梗死患者如在发病后3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32%可恢复到正常或症状明显改善。
症状性出血是溶栓后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美国临床试验表明,经过3小时标准静脉溶栓,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是6%,即100位使用该药的患者约6位会出现早期症状性脑出血,其中3位病情会发生恶化(加重或死亡)。如果高于这个水平,说明溶栓方案有问题。目前医生们在溶栓治疗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超时间窗用药,即病人已发病超过3小时仍用溶栓治疗,究其原因,可能与病人在院外延误了就诊时间、医生对病人发病时间了解不准确等有关。另一个问题就是适应证掌握得不好。
“这个病人该不该溶栓?”这是很多神经内科医生收到急性脑梗死病人时常有的困惑。如何决策?大原则是:病人的病情在加重,且很有可能会加重,溶栓要趁早。轻症效果更好,出血风险小。
早期神经影像学评估是重点
病人到急诊怀疑是急性脑梗死时,要做头颅CT,这时就要做好溶栓的心理准备。做CT的目的主要是五定一查:定性——是否为缺血性卒中。定部位——前循环还是后循环。定范围——梗死范围。定时期——旧病灶还是新病灶。定病因——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查禁忌——动脉瘤/恶性肿瘤等。
接下来要做CT结果的判读:早期缺血无论其范围如何都应溶栓,如岛带征,尾状核/豆状核/基底节模糊,脑沟消失。明显低密度(梗死)超过1/3大脑中动脉流域时不溶栓。病灶的清晰程度和范围决定溶栓的安全性。早期缺血性改变是模糊的,明显低密度是清晰的,二者是不同的阶段。早期缺血性改变即使超过MCA流域的1/3,仍然是安全的;而如果明显低密度超过MCA流域的1/3,溶栓后出血的风险增高8倍。所以大面积早期缺血性改变可以溶栓,而大面积低密度禁止溶栓。
在发病后3小时内可以用rtPA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选标准:诊断为缺血性卒中,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在开始治疗之前症状发生<3小时,年龄≥18岁。
最近的经验提示,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以接受溶栓治疗,尽管具有以下1个或多个相对禁忌证。当这些相对禁忌证存在时,要仔细权衡静脉rt-PA的风险与获益:神经系统症状轻微或快速自发缓解,妊娠,痫性发作后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最近14 天内接受过大手术或严重创伤,最近21 天内胃肠道或尿道出血,最近3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因为到达医院时卒中症状轻或者快速缓解而未接受静脉rt-PA溶栓者,大约1/3结局不良,所以不再把“神经系统症状轻微或快速自发缓解”列为禁忌证,而是列为相对禁忌证。
改进流程避免被时间拖后腿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主要依据是几项大型临床试验(如NINDS、ECASSⅡ、ECASSⅢ、SITS-MOST、IST-3)。这些试验充分证实了rt-P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好处是坏处的10倍以上,但这种好处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时间在溶栓治疗中的意义特别重要,我们无法保证病人发病后至少在2小时内到达医院,但要确保让病人在院内的1小时里完成溶栓。为此,我们进行了流程再造。
目前天坛医院的急诊溶栓绿色通道是,急诊一线接诊、筛选,发现可能是溶栓病人即启动溶栓流程;检验人员在肘正中静脉采血化验;同时有医生记录病人相关信息,带病人到CT室;影像科医生进行头颅CT检查,排除出血;负责溶栓的二线医生知情同意,做出溶栓决策;溶栓护士实施溶栓操作和监测;溶栓二线进行神经功能监测和影像复查。
检验、影像、急诊、监护室和神经内科相互配合,交叉重叠完成各项工作。如抽血的同时开静脉通道;化验检查,抽完即走,医生根据经验判断内环境异常,知情同意前即得到快速血糖结果,其他结果在用药前得到;医生陪同患者做CT或核磁,做完即读完,不需要等报告;医生决定溶栓的同时,通知病房,在急诊完成溶栓,不让病人多走一步。这样算下来,15分钟时完成神经系统检查、NIHSS评分;25分钟完成CT扫描;45分钟拿到CT报告和所有血液化验报告;60分钟即可用上溶栓药。
我们的目标是,从急性脑梗死病人中筛选可以溶栓者,超过50%要保证在1小时内完成溶栓。通过这一流程,目前能做到60%~70%的病人在1小时内接受了溶栓。有溶栓适应证的病人,一定要想方设法为他做溶栓治疗,这是医生的责任。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吴辉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今晚又溶栓一个病人
今晚夜班,18:05送来一个男性56岁患者,主因:“左上下肢无力、口角流涎、言语含糊、嗜睡1.5小时”,在外院坐着做理疗时发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支架病史;急诊查头部CT未见出血改变,查体见双眼向右侧凝视,左口角下垂,左上下肢肌力0级,神志嗜睡,口语含糊。该患者为典型的脑梗塞,符合溶栓适应症,经与家属知情谈话,家属同意,病房没有床位,只好让患者躺在平车上治疗,用完溶栓药物1个小时后,患者左上下肢已可上抬,但力量为完全恢复正常,如果病情不反复,患者应该可以步行出院,达到“躺着进来,站着出去”的理想效果。
因此,急性脑梗,送入院时间很关键,越早越好。有望仅通过溶栓药物就能解决问题,效果不好的再进行动脉取栓或支架治疗,也还有恢复的希望。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19
吴辉大夫的信息
吴辉大夫电话咨询
吴辉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吴辉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吴辉大夫提问
吴辉的咨询范围:
中风,头昏头痛,脱髓鞘,不限,不限
吴辉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神经内科好评科室
神经内科分类问答学完此文,卒中的溶栓问题都会了!
我的图书馆
学完此文,卒中的溶栓问题都会了!
溶栓的筛选和决策课程简介重视卒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和体现卒中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的识别到紧急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到在急诊室和卒中单元的最初几个小时,对于提高溶栓率和溶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溶栓成功率和溶栓质量?临床还面临哪些溶栓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翟宇主任为您详解《溶栓的筛选和决策》!溶栓的筛选和决策的目的溶栓的筛选和决策主要是为了提高溶栓率和溶栓质量。如何提高溶栓率和溶栓质量?提高溶栓率和溶栓质量需要重视卒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从平时对患者进行院前宣教和急救系统开始,院前宣教和急救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保证从患者的识别到紧急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上抢占第一治疗时间,到了医院保持卒中绿色通道通畅,相关科室密切合作来保障溶栓工作。但是要提高溶栓率和溶栓质量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临床医生碰到卒中患者,如何筛选和决策是否需要溶栓?临床上遇到哪些问题会让大家纠结是否采取溶栓治疗呢?溶栓临床应用面临哪些问题?上图是常见的临床上溶栓所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是否采取溶栓治疗呢?下面为大家一一讲解!一、如何确定卒中发生时间?确定卒中的发生时间是确定溶栓时间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考虑要溶栓的患者,病史非常重要,尤其是起病时间,那么起病时间从何时算起呢?我们可按上图确定起病时间。理论上,溶栓时间是从有症状开始到4.5个小时之内,但是临床有相当一部分卒中病人是醒后才发现(>4.5h)——醒后卒中(占25%),对于这部分醒后卒中的患者是否采取溶栓治疗呢?由上图研究可知:醒后卒中溶栓安全有效。醒后卒中理论上超过4.5h,为什么溶栓还能获益呢?主要是因为依赖了更多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多模式影像学检查可以更好的评估醒后卒中状况(上图),使醒后卒中患者从溶栓中获益,积极治疗醒后卒中的时代已经来临!二、症状轻的卒中患者是否需要溶栓?①小卒中患者是否需要溶栓治疗呢?研究表明:接受溶栓治疗的轻度卒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不高,而10%的症状轻而未溶栓的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20%因为大动脉闭塞结局差。②疑似TIA患者溶栓治疗是否安全和有意义?上图研究提示:影像学上无动脉阻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也可获益于溶栓治疗。三、严重的卒中患者是否需要溶栓治疗?上图是2015年5月Medscape最新发布的卒中治疗安全实施项目,显示当NIHSS评分>20分时,严重的卒中溶栓风险与症状轻的卒中溶栓风险趋于平衡。因此,对于重的卒中患者,新的指南有如下推荐(下图)四、年龄>80岁的患者是否需要溶栓?以上研究表明:年龄>80岁的患者虽然整体预后较差,但是溶栓依然优于不溶栓,并推荐在3h内溶栓。五、对于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溶栓?虽然房颤患者卒中溶栓预后整体较非心源性卒中差,但是溶栓治疗依然获益明显。房颤或其他心源性卒中时间窗内rt-PA溶栓获益明确,不是溶栓禁忌症。六、如何看待后循环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20%的缺血性卒中发生在后循环,基底动脉的闭塞是最严重的卒中,早期用于治疗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是由血管内介入途径到达栓塞处进行动脉溶栓,而开放性研究显示静脉用rt-PA溶栓同样有效。研究显示:静脉用rt-PA的疗效与血管内治疗组相似。七、卒中时癫痫是否溶栓?由于很难区分缺血性卒中和癫痫发作后的Todd麻痹,目前指南将卒中发病时出现的癫痫患者排除出溶栓的治疗行列。但是如果可以证实合并癫痫时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则应该积极采取溶栓措施。八、妊娠期是否可以溶栓?孕期应用溶栓剂的主要顾虑是对胎盘的影响,有可能导致早产、胎盘早剥或胎儿死亡,而一项对怀孕期间接受rt-PA治疗的研究显示:6例用rt-PA静脉溶栓与非孕期患者相比并发症发生率相似而胎儿未影响。因此对于怀孕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溶栓应权衡风险和收益。九、月经期患者能否溶栓?活动性出血是使用溶栓治疗的禁忌症,有限的文献资料显示:经期妇女静脉应用rt-PA是相对安全的,因此月经期患者是否溶栓,需权衡利弊。十、高血糖患者能否溶栓?高血糖可增加脑出血风险,一项经rt-PA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当血糖≥8.4mmol/L时出血的比率明显增加;当血糖>11.1mmol/L时和25%的症状性出血率相关。因此,新指南推荐:当血糖超过10mmol/L可给予胰岛素降血糖,血糖应控制在7.7-10mmol/L。此时溶栓是相对安全的。比起高血糖,更可怕的是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更大,应高度重视。十一、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能否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本身就会有出血风险,但是临床上有许多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依然出现缺血性卒中,这样的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溶栓并不是禁忌。十二、如何预测溶栓出血风险?①HAT Score 评分预测出血风险溶栓群体出血风险是6%,对于个体,需要对出血风险进行评估。HAT Score 评分量表是比较常用、比较容易操作的出血评估方法。HAT Score主要从三分面进行评估(糖尿病或入院基础血糖>200Mg/dl;治疗前NIHSS评分;首次头颅CT提示存在显而易见的低密度灶),不同的分值,对应不同的出血风险(上图)。②脑梗死早期CT评分(ASPECT)预测出血风险ASPECT评分越高预后越好,出血风险越小。小结提高溶栓率和溶栓质量,首先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对临床碰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迅速有效的判断,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上内容是小编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翟宇主任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来,希望对各位医生有帮助,也希望大家积极转发到朋友圈,更精彩详细的讲解,请观看《溶栓的筛选和决策》。主讲人翟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行政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第七届神经内科专科委员会委员,专业特长脑血管病,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市级的脑血管病课题的研究和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国际多中心的脑血管病的RCT研究。您可以在我们的社群关注他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栓药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