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应怎样治疗疗

低自尊的人应当怎样自我治疗或调整?
谢谢邀请。低自尊应该对应的是英文里的low self-esteem。每个人低自尊的成因、具体情况不同,解决方案也会不同。网络上不可能得到详细的信息,也就不能“对症下药”。只能退而求其次,给题主推荐一个免费的、简洁有效的、有实证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的解决方案(
)。这个链接包括了9个module的information sheet:Module 1: What Is Low Self-Esteem Module 2: How Low Self-Esteem Develops Module 3: How Low Self-Esteem Is Maintained Module 4: Biased Expectations Module 5: Negative Self-Evaluations Module 6: Accepting Yourself Module 7: Adjusting Rules & Assumptions Module 8: Developing Balanced Core Beliefs Module 9: Healthy Self-Esteem 实际应用上,我一般会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选择性的使用其中少量资料。然后配合着每个session里的内容、资料,让来访者把这些information sheets带回家加深记忆用。临床上,低自尊往往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只有低自尊但没有其他presenting problem的来访者我还没有见过或听说过。虽说这些材料是在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使用效果更佳,但我相信如果题主仔细研读的话,也会有很大的收获。题主可以有重点的仔细研究其中的几个module。每个module更详细的信息以及家庭作业在另一个页面上能找到()。如果题主觉得这些免费材料太过简略的话,我不了解市面上有没有什么真正有效的低自尊的方面的中文书。英文的可以推荐一本 ,《The Self-Esteem Workbook》,作者Glenn R. Schiraldi。
? 面对别人的愤怒,你是否总是控制不住地想要道歉,即便你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 你是否总是满足别人需求,却不善于照顾自己?? 你是否总是非常在意自己外貌和打扮的细节,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别人?? 如果别人夸你,你会觉得非常不自在,甚至反驳他们?? 对你来说,在交流中表达和对方冲突的观点是否困难?一旦对方批评你的想法,你会不自觉地妥协?以上这些描述,都是我们在网上、书中看到的,对低自尊者的描写(J.V. Fennell,1999; Newsome, 2015)。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上面的描述,那么,临床心理学家Melanie Fennell的书《战胜低自尊》(Overcoming LowSelf-esteem)或许适合你。今天,我们选取书中的部分做一下导读。什么是自尊?什么是低自尊?Melanie Fennell(1999)在《战胜低自尊(Overcoming LowSelf-esteem)》一书中,将自尊定义为:“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我们对自己的想法,以及我们赋予自己的价值(p. 1)。”她指出自尊是我们关于自己的核心信念(central belief),而低自尊意味着你对自我的品质和价值有负面的核心信念,比如你可能觉得自己是软弱无力的、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美好的事物和人等等。自尊是个连续谱,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尊水平都不同。有些人自尊水平较高,他们只是间歇性地、在遇到某些情况时(比如面试、或者第一次邀请人外出)才会产生自我怀疑,而自我批评并不会影响到平时的生活(p. 4)。但有些人的低自尊情况则很严重。他们会连续不断地产生自我否定的想法,在遇到一点挫折时,也会产生强烈的自责。他们认为自己不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可以维持和人长久的关系。他们看不见自己的优势,而在遭遇问题时,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些问题就是自己的写照(“这就是我”)。他们很难在没有外在帮助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努力来产生进步和改变,因为一旦过程进展缓慢、或者遭遇挫折,他们就会丧失坚持下去的信心(p. 5)。绝大多数人处于两种极端之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自尊问题,体现为“我们不敢去追求那些真正好的东西;甚至在有机会拥有那些东西时主动拒绝”——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值得、也不应该拥有这些自己真正认为好的人事,相反,次好的、有瑕疵的东西让我们感到安全,能够安心占有。此外,低自尊者在日常的人际生活中,还可能有一种没有由来的担忧和恐惧,它可能以强势或疏离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总会觉得别人可能会忽然厌弃他们——而他们不知道缘由、无法预测、且无能为力。Fennell认为对于极端低自尊的人,只依靠自助书本是不够的,需要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健康人士,但是自助书籍可以配合治疗、在过程中使用(p. 5)。 低自尊是怎么产生的?1. 负面经验Fennell认为,负面经验是低自尊的诱因。有哪些经历会让人产生自我否定的感受呢?(p. 10) ?惯常的惩罚、儿童虐待或者儿童忽视。? 成为他人发泄怒气、愤怒的对象。比如,父母将自己的烦闷发泄到孩子身上。但孩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对自我的怀疑:我会在不知不觉间让别人不高兴,即便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别人还是会讨厌我? 来自受到歧视的家庭或者组织。比如,如果家庭很穷,如果照顾者有令他人看不起的困难。那么这些经历将长期在人心中留下一种“我低人一等”的感觉。? 成为家庭或者学校里的“异类”。? 缺乏正面经验。有时,儿童时期并没有极端事情发生,但是日常生活中也缺乏温暖感和促成自我价值感的事。比如,可能家人虽然提供了物质保障,却也没有对孩子表达爱、欣赏和鼓励,并不怎么进行表扬。? 不单单是早年经验,长大后的负面经历也会导致低自尊。即使曾经对自己很自信,但是遭遇到一些影响深重的事情,也会损害人们的自尊感。比如工作中总是被上司斥责恐吓,谈过一段非常糟糕的恋爱等等。2. 核心信念与生存法则简单地说,感到“自己无法满足别人的期待,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会令人失望”——这种关于自己的本质的评价,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核心信念” (p.13)。形成核心观念的时候,我们可能还太小,没有余力退后一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负面的经验,去意识到我们可能承担了并不属于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低自尊感的核心信念形成,我们会不断地加深这种带有偏见的观念。我们会倾向于注意到消极的自我评价相一致的现象,忽略那些与核心信念不一致的现象。比如,你会格外注意到自己缺点,而忽视自己取得的成就;同时,我们也会负面地对发生的事情做出解释,比如,当别人夸你的时候,你会认为对方只是为了取悦你,而不会觉得这是你应得的(p. 14)。可是,即使我们觉得自己是不会被爱的、不够好的,我们仍然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为了做到这点,基于我们的核心信念,我们发展出了“生存法则”来作为我们生活的策略与指导方针,来维系自己的自尊。比如,很多低自尊者会发展出严格的自我要求,来维系自己的自尊——“我不能让人发现真实的我。我要力求每件事情都做好,否则我就无法获得我想要的东西(比如他人的尊重、自己的幸福);一旦有一件事做不好,我的自我价值就会粉碎”(p. 19)。尽管这样的生存法则,会帮助一些低自尊者获得很高的成就,却也在不断恶化ta的自尊感。因为,生存法则似乎帮助人们短暂地逃离了低自尊感,但这种解决方法是很脆弱的。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很多时候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对自己或对世界全面的掌控、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和赞美等。一旦遭遇到不可控的情况(比如自己不是100%的好、别人不赞同你),人们就会产生对自我全面的否定感(p. 17)。3. 恶性循环Fennell用流程图(图1)来描述低自尊造成恶性循环的过程,并用A的案例来详细解释它(p. 21)。图1:自卑是怎么持续的(p.10)Fennell写道,当低自尊的人们遇到触发情境,他们内心负面的核心信念会重新出现。触发情境指的是“生存法则可能会、或者已经被打破的情境“,它与生存法则是相对应的。比如,A的生存法则是“我要力求每件事都做对”,那么他的触发情境就是那些让他感到可能会犯错、会被人批评的情况。比如,A的老板忽然给A布置了很多任务,却又给了很少的时间完成。A接到任务后,感到自己可能会无法把任务做好,他的核心信念开始冒头:“怎么办,我这么不够好,我真的可以完成吗?”(核心信念的激活)。他开始不能自控地想象可怕的后果:“如果我做不好会,老板就会发现其实我是个糟糕的人,他会对我失望,觉得我其实无法胜任我的工作”(负面的预期)他越想越害怕,开始出现焦虑反应:头疼、冒冷汗、手抖,腹部疼痛,感觉无法思考。同时,为了阻止预想中的可怕后果发生,他做了很多无效的行为:整日整夜的工作、试图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结果,手忙脚乱之中,他反而开始犯错:丢失文档、搞错细节、电脑也不配合地出故障。他却又觉得不奇怪,对啊,自己就是不够好,不是早就料到会这样吗?(核心信念的确认)一旦确认自己确实不够好,他开始不断地产生自责的念头:“你果然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他感到沮丧,原本和朋友约好周末出门,他也婉拒了,在家中闷闷不乐,思考将来还怎么工作(抑郁感)。这种抑郁感让他总是想着自己不够好(核心信念的持续激活),并且在下次遇到其他任务时,再次做出负面的预期。这就形成了低自尊的负面循环。如何提升自尊?打破负面循环在分析了负面循环中的各个要素后,Fennell提供了一些来自认知行为疗法里的方法,来结束低自尊的循环。Fennell认为,低自尊是我们关于自己的信念,而认知行为疗法针对的就是信念。并且它注重实践,能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学习来的技巧(p. 6)。1. 打破负面预期低自尊会让人容易做出负面的预期。低自尊的人常常将预期混淆为现实,于是为负面结果的可能性焦虑不已(p. 23)。人们常常因为这几种原因产生负面预期:1)高估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坏的结果不一定发生,但低自尊者倾向于认为一定会发生。2)高估问题的严重性。就算发生了不好的情况,后果也不一定很严重。3)低估了个人应对最坏情况的能力。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了,自己也不一定无路可走。4)低估了外界的支持。低自尊者的焦虑中自己是孤军奋战的,很少想到别人可能会给予自己帮助。Fennell在书中提供了“负面焦虑预期验证记录纸“(见图2)。我们将继续用A作为例子来解释记录纸的用法。图2:负面焦虑预期验证记录纸(p. 25)A的负面焦虑验证记录:情境:没有按时完成老板的任务,在任务中出错。告诉老板时,老板显得并不高兴。情绪和身体感觉(百分比为感受强度):焦虑 90%,害怕80%,伤心80%;发抖40%,出汗50%焦虑预期(百分比表示对预期的相信程度):老板一定觉得我不够好,会把我开除 60%替代的想法(百分比表示对想法的相信程度):1、老板不一定把我开除。因为之前B也犯过比我更大的错误,但是老板并没有这么做;而且,老板并没有明确表示要把我开除70% ;2、老板可能只是会指出我的错误,给予我建议。因为之前犯错的时候,老板显得很耐心70%; 3、如果真的被开除,我也可以找到新工作 60%如何找到替代的想法呢?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p. 29):支持我负面预期的证据是什么? 不支持我负面预期的证据是什么?一个更现实的可能性是什么?有没有现实的证据支持这种可能性(e.g. 过去类似的经验,现实中对方的行为)?如果最坏的事情发生,自己可以做什么?注意,自己的想象并不能作为证据(evidence),比如,你觉得对方很生气,但这是你的个人猜想,而不是事实(对方真的表达出愤怒)。在写下替代的想法后,A感到放松了些。但是验证负面预期是错误的最好方法是行动,用现实中发生的事实来证明自己预期的错误。所以记录纸中的最后一步,是用来记录人们做出的验证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实验:和老板沟通,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老板给自己更多时间完成,并且给出自己设想的解决方案。结果:老板表示理解,并且分析了问题在哪里,得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实验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验证自己旧有的思考习惯是否准确,自己过去的行为是否有必要,哪些想法与现实更一致。它可以让你获得具体的经历,这些经历和你过去的负面预期不同,从而让你产生、并支持你的新的观点:也许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p. 35)。2. 提升自我接纳,对抗自责心理有些粉丝会留言给我们说,觉得自己身上真的是一点优点也想不出来。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敢于向陌生人说出自己的问题证明了他们的勇敢。低自尊的人很容易因为内心的自责,而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对此,Fennell建议人们把自己的优点、技能列下。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看见自己的闪光点,在书中,她给出了一系列问题来帮助人们发掘自己(p. 44)。? 你有什么积极的品质?不用完美地拥有它。没人能做到百分百地诚实不撒谎。如果你有,就写下它。?你有过什么成就,不论它们多么微小??你有什么天分或才智,不论它们多么微小??其他人喜欢或者欣赏你哪些方面?想一想一般人们会夸你什么。? 你有哪些你所欣赏的人的品质?有时候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会更容易,我们可以用他们和自己比照。?你没有哪些缺点?既然有些人更容易想到负面品质,不如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残忍、冷血等等,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你肯定是和这些不一样的人,可以将这些写下。? 一个关心你的人会怎么评价你。设想一个你所知道的尊重、支持你的人会怎么形容你?如果你有很亲近的朋友,并且你很信任他们,那么可以让他们帮你一起列出一个他们喜爱你的清单。在我们对自己的优点有了初步认识后,要做的是养成对自己优点敏感的习惯。所以,推荐有一个优点记录本。可以买个小本子带在身上,这样一遇到良好表现的例子,就可以写下。在记录的时候,不止写下自己的品质,也要写下对应的例子。例如,“今天和C打电话,当她说到自己丈夫时,听起来有点紧绷,我立刻注意到她可能出了问题,于是我提供了帮助(善解人意)”。这样就可以把你抽象的正面品质具现化,而长此以往,你会更加注意到证明自己品质的事,更倾向于想到自己的优点。除了上述的方法外,Fennell还在书中介绍了其他的实用工具,大家可以去书中查阅。改变低自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并不是看完文章就能立刻好转的,需要不断地在日常进行反复的练习。最后,如果你觉得自己低自尊的水平非常严重,建议寻求专业心理人士的帮助(点击查看:);有时,低自尊也可能是其他心理问题的一个表现(如抑郁症)。专业人士可以识别低自尊背后的问题,而一旦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低自尊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善。以上。References:J.V. Fennell, M. (1999). Overcoming low self-esteem. Robinson PublishingLtd. Online Version: Newsome, T. (2015). 11 weird signs of low self-esteem that are easy to miss.Bustle.Melanie Fennell(1999)在《战胜低自尊(Overcoming LowSelf-esteem)》一书中,将自尊定义为:“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我们对自己的想法,以及我们赋予自己的价值(p. 1)。”她指出自尊是我们关于自己的核心信念(central belief),而低自尊意味着你对自我的品质和价值有负面的核心信念,比如你可能觉得自己是软弱无力的、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美好的事物和人等等。自尊是个连续谱,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尊水平都不同,以下这个测试题可以帮助你检测自己的自尊水平。Fennell认为对于极端低自尊的人,只依靠自助书本是不够的,需要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健康人士,但是自助书籍可以配合治疗、在过程中使用(p. 5)。Sorensen 自尊测试测题:请阅读以下描述,记下自己符合的条目数量。1.
当在一个新的社交场合里,我不清楚人们期待我如何表现的时候,我通常会感到焦虑。2.
我很难去听关于自己的批评。3.
我害怕被弄得看起来很愚蠢。4.
我比较容易放大自己的错误,缩小自己的成就。5.
我对自己和他人非常严格。6.
我有一些时期感到绝望和/或沮丧。7.
在很多时候我都处在焦虑和恐惧的状态。8.
当某个人对我很糟糕的时候,我会觉得一定是我做了什么,我活该被这么对待。9.
我不知道谁该信任、谁不该信任。10.
我经常觉得,我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话该说。11.
我对自己的外表特别担心。12.
我很容易感到尴尬。13.
我觉得别人对我的话语和行为都特别注意着,而且特别严格。14.
我害怕会犯一些别人也许会看到的错误。15.
我经常对自己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或者是没能说的话和没能做的事,感到很沮丧。16.
我曾避免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改变,因为我害怕犯错或者失败。17.
当我感到自己被批评的时候,我经常会变得很有防御性而且反击回去。18.
因为害怕或是逃避,我曾经在能够成功的事情上失败了。19.
我会让恐惧和焦虑左右我的许多决定。20.
很多时候我的思考都比较负面。21.
在做爱的时候,我觉得很难表现得足够好,或是很难觉得不尴尬。22.
我是其中一种情况:暴露太多个人信息的人,或是很少很少展露自我的人。23.
我时常太过焦虑,以至于不知道该说什么。24.
我经常拖延。25.
我试图避免冲突和争吵。26.
我曾被说过太过敏感。27.
在小时候我总觉得低人一等或是有所缺失。28.
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别人有更高的标准。29.
我经常觉得不知道自己被期待着什么。30.
我经常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31.
我经常对自己和别人有负面想法。32.
我经常觉得别人错待了我或是占了我的便宜。33.
晚上我经常回顾自己的一天,分析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或者分析别人对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34.
我经常基于什么会让别人高兴而做出决定,而不是我想要什么,或者甚至不考虑自己的想法。35.
我经常觉得别人不尊重我。36.
在团体中,我通常不会分享自己的观点,想法,以及自己的感觉。37.
当我觉得真相会导致批评或者拒绝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撒谎。38.
我害怕会说出或做出什么让自己看起来很愚蠢,或者让自己看起来能力不够的事情。39.
我不为未来设定目标。40.
我很容易失去信心。41.
对自己的情绪我不是很敏感。42.
我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长大。43.
我觉得我的生活比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要艰难。44.
我会躲开那些那些让我觉得不舒服的情况。45.
我倾向于做一个完美主义者,需要自己看起来完美,做事情也要完美。46.
对我来说,在外面一个人吃饭,或者一个人看电影,或者一个人做其它别的活动,都太尴尬了。47.
我时常发现自己被别人的行为或者言辞激怒或是伤害。48.
有时我特别的焦虑或是不安,以至于我会有如下感受:心跳极快或是很重,出汗;泪流满面;面色发红;难以吞咽或是觉得如鲠在喉;颤抖;无法集中注意力,眩晕,恶心,或是腹泻;心慌。49.
我很害怕批评,否定,或是拒绝。50.
我依赖于他人的观点来做出决定。评分:有0到4项属实:你的自尊感挺好的。有5-10项属实:你有轻微的低自尊。有11-18项属实:你有中度的低自尊。有19-50项属实:你有严重的低自尊。需要注意的是,你在这项问卷中的分数和你实际的品质无关。这项问卷测试的是你对自己的主观看法。如果你对自己有着比较健康的看法,你的分数会比较低。如果你对自己的看法不太健康,你的分数会比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被低自尊折磨着,那么养育一个有健康自尊心的孩子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你会把这种低自尊同时带来的的态度,恐惧,以及想法传递给你的下一代。该量表版权属于Sorensen,由KY翻译,并且仅适用于自测。如有研究或其他用途,请联系原作者。Reference:Sorensen, M. (2006). Sorensen Self-esteem Test [Assessment Instrument]. Sherwood, OR: Wolf Publishing Co.原文发表于----------------------------------------欢迎关注微信公号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内容: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其实当楼主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除了调侃似的想要说声“心疼楼主”,其实内心里是宽慰的。我并不是所谓什么心理学的专家,也不是把玩情感的高手,更不是什么读心术大师,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清楚。在这方面,楼主有着对自己的认识,也有改变的勇气,并且在寻求值得一行的方法,似乎,楼主更有战胜困难的希望,如果说把这件事当做一场博彩,我压楼主让一球赢,所谓自尊,其实不就是靠着大家的认同一点点垒起来的吗?作为曾经的症候群,只是想告诉楼主,战胜它会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就像一场病,好了又犯,犯了又好,你做好准备,和它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了吗?其实,对于低自尊,我想我不需要做任何名词解释,因为认识到自己是低自尊症候群的人,都会有对这个名词的认识,这是基于事物的因果规律,先有了对此的认识,才把自己像分类垃圾一样的丢在这种症候群的集合当中。但是其实或许,低自尊的人会基于与别人交流被别人理解的需要,希望能看到别人对你的认识,并且能不厌其烦的陪你走过这一程。低自尊或许是有着不被接受的过往,或者是自我期望太高,又或者曾经被孤立而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融入社会主流的大圈子里。他们往往因为纠结于过往的失败,可能是苦求爱情不得,可能是竞选学生会的失败,甚至可能是曾经被拒绝了好意施与别人的帮助,因而他们往往自我贬损,缺乏自信,对自己抱有阴郁的看法,有一种“我是无价值”的情感主义的认知,而这种不自信,往往让他们在纠结过后放弃自己的观点,而且接受他人的思想(其实这都是过去经验的一种反射),这种脆弱的立场使得他们的言行更多地迎合别人的需要和欲望。未能得到自我满足的挫败常常导致他们的“放弃”。言归正传该如何自我救赎记得大学学过对于人的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尊是在与人交往的社会经验中一点一点的积累,我想累积自尊,就逃不开社交(而低自尊的人对社交往往有一种向往和大于向往的恐慌)。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圆满自己的社交经历,首先要改变自己对别人的屈从和迎合,找到自己独立的态度,虽然说沉默的螺旋效应让大部分人其实在与大多数的他人有分歧的时候,选择沉默,或者给予与”大众主流心理“相同的答案,而这种屈从往往带来的并不是想象中的”英雄所见略同“,而是被忽略,这无益于自尊的建立,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犯错,敢于承认错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你应当开始的第一步。当然在这里我不是让你在大众说”哥白尼发现的日心说“时,理直气壮的站出来反驳”发现日心说的是哥伦布“。当然历史上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成功案例:孟子开坛讲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奇怪的学生,当他说”人性本善“时,有人站出来”人性本恶“,他成功引起了注意,也得到了格外的青睐,他就是我们知道的大思想家荀子。而这种敢于唱反调除了基于强大的自信外加一点小小技巧之外,背后也有着严密的逻辑论证。总而言之,所谓社交还是要自己在实战中积累经验,不妨先学会勇敢的在众人前发表相似意见,再到社交网络中发表不同意见,最后敢于在众人前发表不同意见,而这些不同,或许能让别人耳目一新,让别人刮目相看,让别人找到“传统方法”之外的其他途径,你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你不要害怕你指的路是错的,你要暗示自己,他没走到罗马城,并不是你的错。其次还是要多阅读,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簇簇。非专业书籍广读,专业书籍精读,让自己变得更充实一点,是不是会觉得自己更有底气一些呢,书单我就不拟了,市面上我们所熟知的作家熟知的著作,以及一些看起来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书,都能把你拔高,就看你是否下得了苦工。还有一点是:理性问题感性解决,感性问题理性解决。理性问题理性解决,往往显得你过于冰冷,理性问题感性解决会显得你特别有人情味,恰如其分的与众不同,可以让你获得更多认同。人除了在寻找社会上的认同感之外,也在寻找克服困难的方式,迎合别人去做不起眼的小弟,不如做能给与别人帮助的左膀右臂,如果你能变成大哥,那么恭喜你,我这篇像老太太裹脚布一样特别冗长的回答,对你已经没什么用了。我当然最希望看到的是,我对你是没用的。从敢在KTV秀出自己的五音不全开始,从敢于蓬头垢面与朋友出门游玩开始,拿出和父母吵架的理直气壮的气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完美,每个人都差不太多,自信的人,往往是碰壁碰熟了,就不怕碰了,慢慢的也就知道怎么才能不碰了。和心里那个懦弱的小鬼死磕到底。祝你早日看清自己:你本来就很美。
很有趣的问题,低“自尊”的人到处都是。首先明确下概念,要是按我的翻译的话和 的答案, self-esteem是“自我认同”(即题主所说的自尊)ego是“自尊”(和题主的自尊应该不是一个意思)外在表象这两者区别不大,但是ego会让人觉得有戾气。从一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自尊(ego)应该越低越好,而self-esteem越高越好。常人的self-esteem是少年时期的高到青年时期的低再到老年时期的高。而ego在青年时期作为弥补。本质区别在于,self-esteem基于内在,不需要任何逻辑理由。(比如你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你不需要任何逻辑理由来支撑这个信念)ego基于逻辑理由,比如你因为有宝马就自信,穿着armani就自信;因为你是XX血统自信,XX民族自信。对于荒芜和空虚的多数年青人来说,ego是支撑自己精神世界的支柱之一。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尊应该越低越好,包括什么狗屁民族自尊心之类的政治阴谋。(想象一下一个反日愤青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爹妈其实是日本人?)把ego翻译成自尊的原因在于自尊这个词参杂了大量的毒素,不如一棒子打死。因此题主问题可以是“低自我认同的人应当怎样自我治疗或调整?”低自我认同的人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做决定,活在他人的看法里,为他人改变,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意义,不知道自己是谁,需要靠外在的东西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改变这种存在的方式很多,也没有什么简单的,实践经历当然是最快速的。提供一个实践方式是独自旅行:
low self esteem其实问题不大。self esteem不是很影响人发展
低自尊有两个原因:1.没找到生命的意义,难以投入沉浸于生活中,总是站在一边评价自己。当你专心做事的时候,其实你是不会关注自己好不好的。2.自我功能不够强大,防御机制不够用。内心冲突的厉害,找不到方法解决。这个的话,没什么好办法,需要更多的了解现实。。因为一般情况下,一只猫不会羡慕狗的性格,一只狗也不会羡慕猫的性格。
在中国社会条件下,低自尊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条:1。学习成绩不好,特别是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在家受父母指责,在校受老师同学歧视;2。家庭穷困,尤其穷学生在私立学校就读,就会深刻感受到经济条件对心理的影响;3。父母打架、分居、离婚、家庭不和谐导致的心理落差;4。残疾,身高、长相欠佳导致的自我认同度低。针对不同的原因,须对症下药。学习成绩不好,那么怎么办?家庭穷困,那么怎么办?父母关系不融洽,那么怎么办?个人身体有疾病,那么怎么办?解决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努力去弥补最短的那块木板;二是找到自己擅长的那块,每天添砖加瓦堆成鹤立鸡群。分析低自尊原因我们发现,有些是可以改变的,有些过了时间就不可改变,有的在物理上根本没法改变。于是我倾向于第二种解决思路:
找到自己擅长的那块,每天添砖加瓦堆成鹤立鸡群。这条路走通的人有韩寒马云(学习成绩不好受歧视)、任正非李嘉诚(家庭穷困逼出来的发奋)、史铁生郭敬明(残疾身高的心理欠缺)。
Ten days to self-Esteem by David D. Burns 中文译本: 抑郁情绪调节手册- 十天改善你的自尊
(非本人同意禁止转载)(非本人同意禁止转载)突然产生了一种意念,就是应该保持一种怎么样的状态,才能让自己更舒服,更轻松,更自由。 这么多个年头走过来。我为什么心理还不能自在,我为什么不能把控自己。这与很多因素有关,人性的弱点,人的天性。 太在意自己,而忽略了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压抑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体,在意的越强烈,就会给其他的独立体产生逆反心理,而可悲的是往往你在这种自我彭胀的状态下不可能发现的了,表面上你得不到别人任何真实的眼光,无非就是阿谀奉承之类的,而问题本身还一直存在。从没消失过,甚至到下次去解决显的更加困难。为什么,当你给自己产生了负面的东西时,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
还有自己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太在意别人的想法,无论别人的对你的行为是好是坏你都从不放过。以此来对自己评价。
所以我悟出了一种道那就是,在我行为时,我只针对事情或问题本身,无论结果怎么样,别人怎么看,我只要把事情做好,把问题解决好,我就舒服,只要我抱着这种想法我就可以忽略掉事后一切外界对我影响,不管是好是坏,都不关我的事,如果是好就自我彭胀,是坏就情绪低落,这是最愚蠢的念头,这些根本对自我实现没有实际意义上好处,产生的后果就是浪费大把的时间。我只要做好一件事,解决好一个问题,然后自我满足,接着做好下一件事,解决好下一个问题就可以了。
我是流动性的,我不会纠结于任何毫无意义想法当中。我就是一个不断把事做好,把问题解决好的独立体。
网易公开课有个哈佛大学的公开课,叫幸福课,第二十三集就是讲自尊的,讲得很好很实用,你可以明白什么是低自尊,自尊的分类,如何改变。我觉得这个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很强的理论,但是很切中要害,而且着重实践和改变,很透彻。说了这么多,你还是自己去看看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萎缩应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