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gmp认证认证有什么要求?

查看: 6230|回复: 8
中药饮片GMP认证的相关要求与所需的资料
在线时间174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6 积分
大家好!我公司正在筹备中药饮片GMP认证的事情,哪位如有做过此论证,请帮忙指点。如方便的话麻烦能否传些资料参谋参谋,在此再道声谢谢
在线时间193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你可以根据中药饮片GMP审查细则,根据企业情况编写文件
在线时间174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GMP审查细则哪里可以下载呢?请问有没有范本,,,,,不好意思,打扰了
(矿山从业人员)
在线时间5549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618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原帖由 fjyufl 于
16:51 发表
GMP审查细则哪里可以下载呢?请问有没有范本,,,,,不好意思,打扰了
SFDA网站:
SFDA认证中心:
楼主的企业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吗?
[ 本帖最后由 Mac_OS_X 于
16:55 编辑 ]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WAR IS PEACE/FREEDOM IS SLAVERY/IGNORANCE IS STRENGTH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在线时间174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正在筹办《药品生产许可证》,好像要提交很多资料,真是有点晕。。。。。。这些资料请问您们有范本吗?谢谢,打扰了
(矿山从业人员)
在线时间5549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618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原帖由 fjyufl 于
09:23 发表
正在筹办《药品生产许可证》,好像要提交很多资料,真是有点晕。。。。。。这些资料请问您们有范本吗?谢谢,打扰了
1. 联系当地的药监部门,关系好的话,可以借出来其它企业提报的资料;
2. 建议找一家咨询公司帮助做资料和认证,虽然开支增加,但效率很高。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WAR IS PEACE/FREEDOM IS SLAVERY/IGNORANCE IS STRENGTH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在线时间174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老板很扣门的,我尽力建议下。。。。再请问找咨询公司帮助费用大概是多少,谢谢!
(矿山从业人员)
在线时间5549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618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原帖由 fjyufl 于
09:28 发表
老板很扣门的,我尽力建议下。。。。再请问找咨询公司帮助费用大概是多少,谢谢!
根据咨询范围的不同,价钱可以谈。
强烈建议找企业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药监局安监处推荐的咨询公司。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WAR IS PEACE/FREEDOM IS SLAVERY/IGNORANCE IS STRENGTH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在线时间174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明白,谢谢您,8#
2014年度魅力人物
2014年度魅力人物
2015年度魅力人物
2015年度魅力人物
终身魅力人物
终身魅力人物
食坛大师勋章
食坛大师勋章
Powered by人民网―关注中药饮片认证用药安全
来自两会的安全之声
关注中药饮片认证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的传统武器,又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着中药饮片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它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发挥着巨大作用。中药饮片是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多&&&&&近几年来,中药饮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经常发生。具体表现为:一是伪品、混淆品屡见不鲜,如木薯片冒充天花粉片、棉花根冒充黄芪等;二是人为地掺杂使假,如天麻中插铁钉、海马内灌水泥;三是国家明令限制流通的28种毒麻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如罂粟壳、生马钱子等在市场上广为流通;四是毛货上柜时有发生,如夏枯草、冬桑草等;五是以生代熟,即生货不经炮制就上柜配方,该炮不炮、该制不制;六是药材产地粗加工和炮制不规范,缺乏规范、统一的工艺参数及质量控制指标,一地一法、各地各法现象十分普遍;七是中药饮片切制不规范、屑末过多等。而中药饮片内在质量情况更为严峻。比如火麻仁和柏子仁严重“走油”,钩藤茎多钩少,鹿茸片骨化严重,厚朴皮薄气味不足,沉香树脂含量极少,或者根本就不含树脂。使用这些质量低劣的中药饮片,临床疗效难以保证。&&&&&饮片市场依然混乱&&&&&饮片市场十分混乱。伪劣中药因其成本低廉,大量流入市场,既严重损害了合法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利益,严重影响到中药的声誉,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留下极大的隐患。不少中医临床医师无奈地感叹:“症对方准药不灵!”更有有识之士惊呼:“中医难道会亡于中药之手?”究其原因,一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药材批发市场纷纷建立,而国家监管力度欠缺,导致各个药材批发市场大量违规经营饮片,非法供应中药饮片给医院、药房。同时,由于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对中药饮片的规定过于原则,使实际执法的依据不足。流通环节管理不规范,市场混乱,无序竞争,无证或变相生产经营中药饮片的现象十分严重。各大药材市场周围的居民房几乎全部被不法药贩租用成为地下加工厂,条件简陋,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粗放状态,根本无质量保证可言。其现状触目惊心、令人堪忧,给我国传统的中药饮片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其二是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参差不齐,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很小,生产条件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根本无力检测原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更不要说少数地方还隐藏着一些专门制售假劣中药饮片的地下加工点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要彻底改变这种混乱局面,必须扶正,祛邪两手硬,标本兼治。在进一步加大力度整顿流通渠道,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饮片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只有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有计划、有步骤地监督实施GMP认证,才能逐步规范中药饮片生产,才能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只有有计划、有步骤地监督实施GMP认证,才能逐步淘汰设备陈旧、管理松散的落后企业,真正使有实力、有抱负的中药饮片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中药饮片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启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认证工作,成都国嘉制药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公司于2002年6月已率先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认证,成为中国首家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通过实施GMP认证,使中药饮片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极大地提高了中药饮片质量,为扭转中药饮片市场混乱的状况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典范。但目前通过中药饮片GMP认证的企业仅有6家,在全国700多家注册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何况还有很多无法统计的非法饮片加工点。更多的中药饮片企业对中药饮片实施GMP认证仍抱有侥幸心理。一是认为中药饮片的生产条件落后是由中药材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二是观望等待,认为国家也未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未规定中药饮片企业实施GMP认证明确的时间表,所以许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不愿实施GMP认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该加快中药饮片企业实施GMP步伐,淘汰不具备按中药饮片GMP认证条件组织生产的企业,否则,作坊式的地下饮片加工企业泛滥成灾,中药饮片市场混乱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威胁也将会长期存在。&&&&&1.&强制监督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势在必行。国家药监部门在批准新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时,首要条件是必须通过GMP认证,标准不能降低,应抬高准入门槛,把住质量入口。应像中西药制剂一样,制定严格的GMP认证时间表,统一规定全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符合GMP要求的最后时限,加快实施GMP认证步伐。&&&&&2.&对已实施中药饮片GMP认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对这些有远见、有魄力,为规范中药饮片生产、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有效用药而愿意投入、敢于投入的企业,制定扶持、鼓励的政策。&&&&&3.&对中药饮片应和中成药一样实施批准文号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尽快依法实施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制度,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现代化,促使中药饮片和中药饮品行业发生显著的变化。&&&&&中药饮片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巨大物质财富,加入WTO后,我国中药产品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大好形势下,我们要重视中药饮片的特色和质量,责无旁贷共同努力促进中药饮片生产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为我国广大劳动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药饮片,努力为中药走出国门创造良好的条件。&&&&&(作者为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成都市主委,全国政协委员)&&&&《新安全》&(2004年&第四期)
热门评论文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中药饮片网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饮片分会主办
登录(建设中)
注册(建设中)
随着新版GMP认证的推进及大限的临近,业内认为医药行业尤其是中药饮片企业或将迎来重新洗牌的契机。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5日,共有64家药企被收回GMP证书,其中中药饮片企业超过一半。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质放开已争论多年,随着国家对现代中药发展的重视,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质放开是一个趋势,将有更多的企业分羹这个市场。
随着新版GMP认证的推进及大限的临近,业内认为医药行业尤其是中药饮片企业或将迎来重新洗牌的契机。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5日,共有64家药企被收回GMP证书,其中中药饮片企业超过一半。
广发证券分析师张其立认为,尽管2015年是饮片企业新版GMP认证大限之年,目前仅20%企业通过认证,行业壁垒大大提升,但饮片行业仍不失为医药景气度最高的子行业,因为药品取消加成中药饮片25%的加成率不会取消,无须担心医保控费。
而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的替代品,正处于黄金增长期。业内预测报告称,未来几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据了解,目前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企业仅有6家。
不过,北京鼎臣医药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质放开已争论多年,随着国家对现代中药发展的重视,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质放开是一个趋势,将有更多的企业分羹这个市场,如佛慈制药(002644.SZ)等企业正在进行相关布局。
中药饮片加速洗牌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行业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自2010年以来,无论是在生产规模还是生产能力上,都达到有史以来的高值。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市场评估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中药饮片的产能从吨提升到吨,而年产量则从2010年的175吨上升到2014年的315吨。另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中药饮片营收495.63亿元,同比增长15.72%,增幅高于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不过,从利润率角度来看,中药饮片的利润率只有7%,与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超过10%的利润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数据显示,中药饮片也一直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如2014年国内中药饮片需求为300吨,产量则是315吨。
与此同时,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新版GMP认证的推进及大限的临近,中药饮片企业或将面临洗牌。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认证要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要在日前,必须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否则不得继续生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数据查询获悉,目前拥有GMP中药饮片认证范围的企业共有2203家,中药饮片药品生产企业共有1318家。另有广发证券数据称,目前仅有20%企业通过认证。
而在历次&飞行检查&(即事先不通知被检查企业而对其实施快速的现场检查,下称&飞检&)中,中药饮片企业也不容乐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日,共有15个省64家药企被收回GMP证书,其中有47家药企是中药饮片企业,占收证药企的74.6%。
在国家食药监总局通告的&飞检&项目中,重点目标是中药饮片和中药企业。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此前向媒体介绍,中药饮片GMP认证的检查项目共有111项,其中关键项目18项,生产操作规程及关键工艺,毒性药材的生产、保管和包装,中药饮片的炮制标准,生产用水的质量标准,中药饮片放行前的记录审核等均被列入关键项目。
而据了解,被收回GMP证书的原因,包括了中西药生产交替共线、编造虚假检验报告、中药材霉变、涉嫌生产假冒中药饮片、涉嫌贴牌生产中药饮片、涉嫌出借包材及生产场所等。部分情况严重的,均立案查处。
&我国中药饮片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主要是因为现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刚刚起步,产业升级也在加速进行,企业创新也在进一步实践中。&泰州一位中药饮片药企销售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
上述负责人指出,希望市场进行有序的优胜劣汰,洗牌是必然的趋势。&在中药饮片市场,非正规与正规中药材加工厂的竞争一直很激烈,甚至有时候会劣币驱逐良币。非正规的中药加工企业生产出来的中药饮片依靠低价充斥市场,使得正规企业生存受到威胁,甚至使整个中药饮片行业的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在渤海证券医药生物分析师王雯看来,上半年多部委联合发布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 年)》,对一直处于&小、散、乱&作坊式生产的饮片产业链均做了规范和要求,加之上半年多家饮片公司GMP证书被收回,未来行业的整合者有望获益市场份额的提升。
中药配方颗粒增长迅速
尽管中药饮片行业存在各种问题,但在广发证券分析师张其立看来,饮片行业仍是医药景气度最高的子行业,因为药品取消加成中药饮片25%的加成率不会取消,无须担心医保控费。
而渤海证券医药生物分析师王雯认为,2015年底GMP强制认证即将到期,并购整合及政策淘汰将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其中中药细分市场中中药配方颗粒将是市场焦点。&一方面,市场空间有望打开,目前仅三甲中医院才能使用配方颗粒。若这一限制取消,需求端将被打开,市场空间广阔。&
中药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型颗粒饮片&、&免煎饮片&等,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它保证了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又具有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成分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
据相关研究报告,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2.28亿增长到2013年的42亿,复合增长率高达51.6%。市场增速远超中药产业中的其他品类。相较中药饮片目前近千亿的市场规模,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尚小。
但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的替代品,正处于黄金增长期。业内预测报告称,未来几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到2016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10亿元,至2018年将快速增长到188亿元。
此前,除了部分地区部分医院外,中药配方颗粒属自费范畴,但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越来越多,纳入医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8月24日,浙江、陕西两省在同一天针对中药配方颗粒发布公告,中药配方颗粒纳入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进行试点征求意见;陕西省则限制药品零售企业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经营销售权利。
征求意见显示,浙江省拟于今年9月1日以后对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是,中药配方颗粒报销范围将限制在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限省三级以上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支付品种、使用管理和作价差率按中药饮片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在中银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王军看来,此次试点是中药配方颗粒销售推广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目前,只有青岛和杭州等少数城市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了地方医保范围。在一些地区中,中药配方颗粒只作为中药饮片的一部分被列入本地医保,比如北京的一些高端医院。浙江是首个将中药配方颗粒作为独立药品,而不是其他相关产品的一部分来列入地方医保范围的省份。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每日开销并不便宜,慢性病需要50-60元人民币,咳嗽需要10-15元人民币,相信浙江省此次试点将为中药配方颗粒创造更多销售推广机会,会有更多患者选用这类药品。&王军如是说。
药企争相布局中药配方颗粒
尽管中药颗粒增速较快,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百亿,但是在中药饮片的规模中,占比仍只是个位数。这有其中的历史原因。
2001年7月,国家药监局颁发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的范畴。但由于其存在生产工艺不统一、企业质量标准不一致、临床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性等问题,一直以来,国家药监局对试点生产企业的资质从严管控,只批准6家企业试点生产,借此为基础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日,国家药监局发出《关于严格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研究管理等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严格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管理,在新的规则出台之前,各省不得以任何名义自行批准中药配方颗粒生产。
目前,拥有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资质的只有6家企业,分别是江阴天江药业、红日药业(300026.SZ)旗下的子公司康仁堂、华润三九(000999.SZ)、广东一方、培力药业及四川新绿色药业。其中,天江药业拥有江苏天江及广东一方2个试点牌照。安徽济人药业、吉林力源药业仅获得省试点资格。
据上述企业负责人透露,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国际标准已经通过了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的讨论,国内标准也在制定过程中,而且近一两年有放开生产资质的预期。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间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近50%。即便如此,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中成药市场中的占比尚不足2%,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此外,中药配方颗粒的技术门槛不高,且平均毛利率高达70%,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如此广阔的前景,随着放开资质的到来,其他企业肯定是不愿意错过。&史立臣分析称。
佛慈制药6月25日午间公告称,受让兰州化物所中药配方颗粒秘密技术。在西南证券分析师朱国广看来,佛慈制药抢占市场先机的布局,目前西北地区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仍是一片空白,市场发育相对薄弱,佛慈制药有望凭借地理优势率先攻占西北市场,进而辐射全国。
此外,康美药业(600518.SH)、精华制药(002349.SZ)等上市药企也在积极布局。康美药业在中药饮片二期工程厂区预留地内,扩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自动化及在线质量监控技术改造项目,据其证代称好几年前就已经在准备这方面的技术,目前已经准备就绪;精华制药则表示,其控股子公司精华制药亳州康普有限公司具备中药饮片的生产车间,政策开放后,该厂房未来会逐步进入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另据了解,香雪制药(300147.SZ)也有打算进行相关并购涉足中药配方颗粒的想法。
浙江省颁布《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专家呼吁尽快出台中药饮片行业标准
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方案
《本草中国》系列记录片正在播出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
浙江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落实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有关规定的公告(2015年第286号)
国家食药总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中药材市场乱象(常见做假方式)新版GMP认证大限临近 中药企业或面临生死考|中药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版GMP认证大限临近&中药企业或临生死考
  按照相关规定,以中药和中药饮片为代表的其他类别药品的生产企业均应在日前达到新版GMP要求,未达到要求的企业,在上述规定期限后不得继续生产药品。这意味着,国内的中药和中药饮片企业在今年年底前如果通不过“飞行检查”,将面临工厂停产的窘境。
  随着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时间节点将至,中药企业也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频率最高的“飞行检查”。
  公开资料显示,新版GMP认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总局”)自2010年起实施,有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即生产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企业,应在日前达到新版GMP要求;以中药和中药饮片为代表的其他类别药品的生产企业均应在日前达到新版GMP要求。
  按照相关规定,未达到要求的企业,在上述规定期限后不得继续生产药品。这意味着,国内的中药和中药饮片企业在今年年底前如果通不过上述检查,将面临工厂停产的窘境。
  “今年是中药企业的专项检查年度,对于中药企业的GMP认证进行控制的政策也在研究之中,12月31日之前,中药企业被收回GMP证书的情况应该还会继续。”一位接近食药总局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63家中药企业GMP证书被收回
  湖北省武汉市神草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草中药”)如今正处于巨大的经营压力之下。
  在湖北省食药监局今年4月的一次飞行检查中,神草中药被发现“生产管理混乱、不具备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检验设备和能力,并且外购中药饮片进行分包装”,随即被收回GMP证书及其《GMP证书延期监督检查审批件》。
  接下来便是长达一个多月的停产整改。
  “现在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啊,GMP证书被收回又增加了一些负担。”武汉市神草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草中药”)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坦言。
  “我们当时正由旧厂址向新厂址搬迁,旧厂址也并没有停止生产,情况比较混乱,飞行检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合规的方面,不过后来我们也尽快整改了。”神草中药这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在停产整改期间内,这家只有二十余人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工人基本都休息,管理人员轮岗负责完成整改的工作”。
  神草中药只是诸多被收回GMP证书中药企业中的一员。据法治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7日,全国19个省份已有100家药企被收回药品GMP证书,其中中药以及中药饮片企业就达到63%。
  “生产记录造假、检验记录造假、超范围生产中药饮片、生产管理混乱、非法生产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等都出现在企业GMP证书被回收的原因之列。
  “今年对中药企业的飞行检查中发现大部分的企业问题还是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GMP规范操作。”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交流中心技术部主任王铮告诉记者。
  与其他一些中药企业相比,神草中药还算“幸运”。5月26日,经湖北省食药监局的现场查验,整改后的神草中药已经符合GMP认证要求,遂发还其GMP证书。而在今年已经被收回GMP证书的100家药企当中,只有约20家的证书被发回。
  今年飞行检查开始重点实行一票否决制
  王铮向法治周末记者指出,与以往对药企的“飞行检查”不同,今年的飞行检查开始重点实行“一票否决制”。
  “一票否决制是配合中药企业的专项检查以及飞行检查的一个GMP证书收回制度。”王铮告诉记者,“在以往的审查中食药监局实行的是‘暂停’制度,只针对某一个环节的出现具体问题提出整改,暂停GMP证书有效性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而一票否决制强调的是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达不到规范标准,就可以收回GMP证书,并在对整个过程重新审批之后再发还证书,相对来说标准更为严格。”王铮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师邓勇也认为,飞行检查制度中一票否决制的贯彻也有效地避开了地方保护问题,更有效地发现了企业存在的真实问题。
  此外,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新版GMP标准实施后,中药饮片企业成为GMP证书被收回的重灾区。
  “新版GMP标准实施之后,大约一半的企业拿到了GMP证书,而就中药饮片企业则非常差,全国目前只有不到400家。”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对法治周末记者说道。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旧版GMP标准执行期间,中药饮片企业是不在标准实际监管之内的,基本上不需要达到标准就可以从事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新版的GMP标准将这一空白重新填补上了。
  史立臣告诉记者:“原来的中药饮片企业大多是没有什么生产线可言的,只是将原材料加工成粉末状之后直接制成片剂,整套工序比较短,基本是小作坊式的。而生产中药制剂的企业原本就有着相对完善的生产线,在申请新版GMP认证时的相对投入就更少一些。”
  “根据企业的规模不同,从不具备GMP认证条件到达到标准,一个生产车间至少需要三四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王铮说道。
  新版标准从仓储到生产线的程序、长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把一个小作坊式的企业发展成为正规的流水线生产厂,这笔投入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史立臣告诉记者。
  王铮也指出,在目前中药企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很难承受住利润空间的压缩,在新一轮的GMP认证中可能就主动放弃了,终止生产。
  “转战”新的监管缺口
  “中药饮片行业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势在必行。”王铮表示。
  那么对于这些由于经济、管理、人员等各方面原因被淘汰出局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又将何去何从呢?
  “除了那些自暴自弃等待关门的企业之外,如果还想保证企业的存活一方面可以通过投融资将企业做大做强,尤其是对于生产药品刚好在医保药品目录之下的,更容易被大企业青睐。”邓勇认为,“另外一些企业就会转型去做药食同源或者保健品。”
  根据目前我国食药总局的规定,保健品以及食品生产企业均要依照GMP认证标准生产,但不做强制规定。
  多位专家均表示,目前我国对于保健品、药食同源市场的监管仍处于缺位状态。
  “就保健品行业而言,食药监局、工商局、广电总局都是监管部门,最终却形成了谁也管不好的局面。监管缺失与惩处力度不够是造成目前保健品行业混乱的主要原因。”史立臣说道。
  “对于一些小企业转做药食同源之后,目前对于其直接监管部门是农业部还是食药总局还是模糊待定的,各个省份的实际监管部门、标准均不相同,只有在出现问题之后才会出现联合执法。在工商登记以及实际生产中按照食品企业的标准进行,而在销售中又可以打着保健品的宣传旗号。仅就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检测都存在诸多困难,更不用说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情况了。”邓勇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饮片gmp认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