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d肾亏和肾虚和肾亏一样吗?吃什么中药补肾0h宗

心爱乱伦,色妹妹性爱网
操逼视频 淑女与狗乱伦 成人,shenzhiluanlun,挡全文阅读。而且每次被打伤了。程
<a href="/direct/291.html" title="阴毛女忧,sebixiaomei,脸红润多了
<a href="/direct/421.html" title="亚洲视频 无码帝国,www.黄色网站,儿嫁给小伙子。”
亚洲视频 无码帝国,www.黄色网站,儿嫁给小伙子。”
<a href="/direct/431.html" title="韩国三级露点电影,woyaose,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韩国三级露点电影,woyaose,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ce
友情链接: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邬波;马旭;柳椰;朱大木;孙竹清;翟良全;杜明昌;目的:探讨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0例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三七片组、复方接骨片组和对照组。观察3组患者消肿止痛效果、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及原始骨痂出现时间。结果:止痛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组及复方接骨片组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消肿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90%、80%,优于对照组的61.67%。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86.67%、95%,优于对照组的75%。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在第2周即有原始骨痂开始出现,4周内分别有93.33%、9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而对照组在第3周才可见原始骨痂出现,4周内有6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结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均能够减轻患部疼痛,促进患部肿胀消退,提高血碱性磷酸酶水平,促进原始骨痂形成。骨折早期(2周内)口服复方三七片有利于消肿止痛,骨折2周后口服复方接骨片有利于骨痂生长、骨折愈合。2014年06期
5-7页 [ 15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党中勤;韩暄;党志博;目的:探讨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护肝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鳖甲汤,1剂/d,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生理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生理指标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柴胡鳖甲汤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具有疗效较好、服用安全、经济实惠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2014年06期
7-9页 [ 17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正&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辽宁省教育厅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编辑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同行专家评定,《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于2008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证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开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项目&的研究工作。项目研究组从全国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中,依据专家评估和文献计量学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评估、科学遴选各学科内较具影响和学术质量最高的优2014年06期
9页 [ 6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论著聚焦 常克;范涛;郭军军;唐静;目的:本课题以小儿肾病综合征(NS)为靶点,通过观察西医及中西医治疗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初步评价两种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生命质量,以期建立中西链接治疗儿科肾病规范化方案及生活质量评价系统。方法:收集来源于2011年7月—年间四川省人民医院,符合原发型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纳入标准的病人,经排除标准筛选的入选病例作为受试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按1∶1比例随机纳入中西医组与西医组,共纳入120例,中西医组60例,西医组60例,以中西医组作为治疗组,西医组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阶段加用中医药链接治疗。治疗组自身前后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生活质量方面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组痊愈26例(43.3%)、显效18例(30%)、有效10例(6.67%),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18例(30%)、显效15例(25%)、有效12例(20%),总有效率7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Z=-2.674,P=0.006&0.05,说明在疾病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2)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主症均有好转,积分均减少,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浮肿P=0.243&0.05,无显著性差异外,蛋白尿、血尿、血浆白蛋白、胆固醇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浮肿方面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蛋白尿、血尿血浆白蛋白、胆固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积分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具有可比性。(4)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Z=-4.324,P=0.036&0.05,说明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链接方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可以减少复发次数,降低对身高、体重生理方面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2014年06期
10-13页 [ 21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许坚;骆丽斐;目的:建立一种能反映人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自然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被动吸烟和多次气道内注入脂多糖的复合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如体重、精神状态、呼吸、毛发、饮食、气道中痰液的分泌量等,并取肺组织行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未见明显下降,咳嗽、喘息症状不明显。病理切片结果提示:模型组气道破坏、炎症浸润不明显,空白组与模型组IL-8、IL-10、TNF-α免疫组化数据相比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在屏障环境下,作者通过气道内滴入脂多糖和被动吸烟复合刺激法未能成功建立COPD大鼠模型。2014年06期
14-16页 [ 52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孟祥亚;王鹏琴;目的:探讨眼康法治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伤康复训练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眼康组、单纯康复组、单纯眼针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眼康法治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伤康复训练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大鼠康复训练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期时间延长,大鼠的运动能力增强,治疗组的效果明显,其中眼康组效果最佳(P&0.05);(2)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眼康组的表达最多,优于单纯眼针组及单纯康复组(P&0.05)。结论:眼康法能够提高脑缺血再灌注伤大鼠的运动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的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增加有关。2014年06期
17-19页 [ 16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吴娅妮;周佩娟;陈轶;陈钦成;张云鹏;目的:观察张云鹏主任制定的中药降脂理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和效果。方法:用中药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43例,另设对照组口服强肝胶囊37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总有效率、中医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变化、影像学变化和体重指数等。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中医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影像学变化和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2014年06期
19-21页 [ 16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郦永平;朱日;芮庆林;藕二祥;蔡蕊;陈剑;宋文茜;目的:观察熄风活血法治疗心脑同病急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脑同病急重症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熄风活血的纯中医治疗方法治疗,两组分别比较各自对症状、体征、心电图的的疗效、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熄风活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西医对照组。结论:中医熄风活血法或可为心脑血管急重症提供一种适度的、安全有效的急诊治疗模式,同时可弥补西医或专科诊治的局限与不足。2014年06期
22-24页 [ 16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黄彬;谢伟昌;李健;郭绍举;冯春霞;目的:观察胆胃舒颗粒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60例患者均经彩超检查确诊为胆囊息肉,所有患者均予胆胃舒颗粒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愈24例,有效28例,无效6例,中途改手术治疗2例,总有效率达89.7%。结论:胆胃舒颗粒治疗胆囊息肉疗效显著,值得推广。2014年06期
24-25页 [ 11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胡志俊;杨强玲;唐占英;王世伟;目的:通过系统研究,证实&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在颈椎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加深中医&导引&理论的理解,为社区推广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及推广方案。方法:为多中心临床研究,5家合作单位,每家25例,共125例患者,采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干预治疗,以上课的方式每周由各临床分中心的课题负责人以带教的方式举行一次培训,共持续12周,每次持续时间40min左右。除培训外,整个干预过程,要求患者按照发给他们的&施氏十二字养生功&DVD光盘在家中练习,每天至少练习20min,直到24周随访。应用VAS疼痛评估和NDI评估综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和颈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疼痛改善和NDI评分方面,治疗12周与治疗前相比VAS和NDI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在24周随访与治疗12周相比,VAS和NDI评分仍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疼痛、减轻颈项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14年06期
26-28页 [ 15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单德红;柴纪严;于化新;刘慧慧;刘旭东;王凌志;王路;王德山;我校的医学机能仿真实验室是以VBL-100虚拟实验室系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目前该仿真实验室已经能够模拟大部分生理学实验项目,每个实验均由仪器介绍、实验原理、手术操作、模拟仿真和实验测试等部分组成。该仿真实验室的建立极大地降低实验成本,对真实实验具有补充价值,能够辅助理论教学,提高实验室开放率,丰富网络教学,并成为展示我校实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但该仿真实验室还存在一定问题,如实验项目还未实现全覆盖、人机对话不足、实验效果评价不够客观深入等,这将在以后工作中逐步完善。2014年06期
28-29页 [ 10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药理研究 黄群莲;唐灿;王利国;李梅;周杰;目的:研究巴中产栀子预防黄疸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正常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巴中、湖北、江西和江津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70%醇溶性有效部位;化学氧化法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酶法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考察不同产地栀子对正常大鼠血清中TBIL、TG和CHOL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个产地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或70%醇溶性有效部位均具有明显降低正常大鼠TBIL、TG和CHOL作用,巴中产栀子提取物利胆退黄的效果较其它三产地好,特别是水溶性有效部位,极显著优于醇溶性有效部位(P&0.001)。巴中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极显著优于江西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0.001);非常显著优于湖北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0.01)。结论:巴中产栀子品质更优,预防黄疸产生的效果更佳,药理研究和开发应用值得广泛关注。2014年06期
30-33页 [ 23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黄丽君;张宏;梁茂新;目的:观察经舒颗粒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醋酸扭体及缩宫素所致小鼠扭体的实验性痛经模型,和缩宫素引起大鼠离体子宫收缩的痛经模型。结果:经舒颗粒能明显抑制热板致痛,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抑制缩宫素所致的小鼠原发性痛经,显著降低缩宫素引起的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结论:经舒颗粒具有明显的镇痛、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可用于干预原发性痛经。2014年06期
33-35页 [ 16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王文革;徐华;张俊红;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对3型腺病毒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型腺病毒分别攻击体外培养的HELF,制备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作用于该细胞,另设正常细胞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不同组细胞TGF-β1、PDGF-BB、TNF-α的mRNA基因表达,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病毒对照组较正常细胞组之TGF-β1、PDGF-BB、TNF-α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含药血清组对腺病毒攻击后的TGF-β1、PDGF-BB、TNF-αmRNA表达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可下调TGF-β1、PDGF-BB、TNF-α的mRNA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2014年06期
36-38页 [ 15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丁念;蔡昂;吕俊;目的:探讨五参汤对阿霉素药物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心肌毒性模型,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心电图的改变,心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心肌酶学指标及血清SOD、GSH-PX水平。结果:与阿霉素组比较,五参汤组大鼠&#177;dp/dtmax可显著提高,LVEDP显著降低,能明显降低血清AST、LDH、CK、CK-MB值,能明显抬高降低的QRS波电压,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升高,GSH-PX含量显著升高。结论:五参汤能显著改善ADR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模型动物的心肌缺血,并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ADR引起的心脏毒性有明显保护作用。2014年06期
38-40页 [ 16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董鹏;薛洪利;目的:观察单味诃子水煎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诃子水煎剂组、SASP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6%乙酸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诃子水煎剂组和SASP对照组分别给予单味诃子水煎剂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灌胃治疗7d,同时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诃子水煎剂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单味诃子水煎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可能是与结肠黏膜促炎因子TNF-α、IL-6的下调有关。2014年06期
41-44页 [ 75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袁琛皓;董广通;孙伟越;高永贵;张文婧;王欣;郭炜;目的:探讨理中汤古今不同用量对脾阳虚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古方组、今方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注射利血平注射液的方法制备小鼠脾阳虚模型。造模成功后,古方组、今方组分别灌胃相应的药液,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的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5d。给药结束后,称取小鼠体质量,处死小鼠,摘取肝、脾、肾、胸腺,称重并按照公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连续给药5d后,与模型组相比,古方组小鼠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古方组与今方组的肝脏系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理中汤古方组可以显著降低脾阳虚小鼠的肝脏系数,而理中汤今方组效果不明显;理中汤古今不同用量对脾阳虚小鼠脾、肾、胸腺的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2014年06期
45-46页 [ 11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方药纵横 李全斌;易生富;钱洪波;李纪元;何开勇;目的:建立测定活血定痛合剂中丹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Eclipse XDB-C18为分析柱(4.65 mm&#215;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9∶91),流速1.0&#183;mL&#183;min-1,检测波长280&#183;nm。结果:丹参素进样量在(0.84~8.4&#18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加样回收率为98.04%,RSD为0.8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作为活血定痛合剂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2014年06期
47-49页 [ 14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孙兰凤;孙倩;潘琦;黄竹青;目的:用HPLC测定人工北虫草及废料酶解液中核苷和虫草素的含量,判断酶解过程对核苷和虫草素的影响。方法:以AgilentC18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0.8mL&#183;min-1,检测波长260nm,柱温28℃。结果:样品中尿苷、鸟苷、腺苷和虫草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2.14%~103.23%,相对标准偏差为0.31%~5.41%。结论: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酶解液中3种核苷和虫草素的含量,人工北虫草废料酶解液中核苷和虫草素含量较高,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价值。2014年06期
49-50页 [ 10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李雪玲;刘志刚;翁立冬;刘强;黄志刚;朱红霞;目的:提高炎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白花蛇舌草进行定性鉴别;用RPHPLC法对制剂中的槲皮素和木犀草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HCC18(250mm&#215;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48∶52);检测波长:350nm。结果:TLC法能对白花蛇舌草进行专属性定性分析;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分别在0.141~0.705μg(r=0.9994)和0.101~0.505μg(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是98.51%(RSD为1.82%)和98.30%(RSD为1.40%)。结论:本文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可靠,重复性好,对进一步完善炎宁颗粒的内在质量控制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4年06期
51-53页 [ 24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辽宁中医杂志》于1958年创刊,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21-1128/R。多年来,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系2008版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高校特色期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本刊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开设博导成果、论著臻新、经验撷菁、博士后驿站、博士论坛、临证经纬、衷中参西、方药纵横、针灸与经络、医案医话、辨证施护等栏目。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2014年06期
53页 [ 5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方药纵横 苗得足;何茂群;目的:优选糖肾康颗粒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黄芪甲苷和蜕皮甾酮提取量为指标,对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煎煮3次,每次1.0h。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重复性好,样品质量稳定。2014年06期
54-56页 [ 15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周忻;赵磊;何新荣;刘萍;目的:优化车前子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不同来源品种的质量。方法:运用L9(34)正交实验表,以京尼平苷酸、毛蕊花糖苷含量,浸膏得率为指标,考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因素的组合效果;用AgilentHPLC仪[SBaqC18(5.0μm,4.6mm&#215;250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测定车前子饮片中京尼平苷酸和毛蕊花糖苷含量;以及水煎提取工艺的优化及不同来源品种的比较。结果:正交实验结果中,A2B2C3组的综合评价最高,即优化的最佳水提工艺为:用10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20min。各来源的车前子中京尼平苷酸含量最高和最低分别为1.036%和0.3568%,毛蕊花糖苷含量最高和最低分别为0.7519%和0.2310%。一厂家一批次车前子含量低于药典规定,其余均符合2010版药典规定。结论:所建立测定车前子中京尼平苷酸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优化的提取工艺科学、可靠。也说明目前市场上车前子饮片质量较为稳定。可为车前子的大规模水煎提取颗粒制备提供理论依据。2014年06期
56-59页 [ 18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吴健;吴小明;高家荣;韩燕全;罗欢;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守宫散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用AcquityBEHC18(2.1mm&#215;100mm,1.7μm),甲醇-0.1%磷酸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0.25mL/min,柱温:26℃,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进样量分别在0.5μg(r=0.9996)、0.0μg(r=0.9994)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07%、98.24%,RSD分别为2.26%、3.27%。结论:该方法快速、可靠、准确,可作为复方守宫散的质量控制方法。2014年06期
60-62页 [ 13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曲雷鸣;龚伟;目的:利用HPLC法对抗感解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215;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4∶76),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葛根素在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RSD为1.65%(n=6)。葛根素平均回收率为99.32%。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抗感解热颗粒的质量控制。2014年06期
62-63页 [ 13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王俊香;目的:筛选研究渴消片的生产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含量和干膏得率2个指标来研究药材提取工艺;通过多次试验的方法,来选择确定药材出粉率、膏粉干燥条件、制粒工艺及薄膜包衣的最佳条件。结果:渴消片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加水量分别为8倍、6倍,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3h和2h;膏粉干燥条件选择为70℃干燥4h;制颗粒所用乙醇为85%,包衣浆浓度为8%。结论:通过对渴消片生产工艺几个关键点的研究,确定了渴消片的生产制备工艺。2014年06期
64-66页 [ 14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吴学军;邹荣华;李永杰;目的:测定牛黄解毒片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KromasilC18柱(150mm&#215;4.6mm,5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20∶8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54柱温:室温。结果:大黄素在2~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大黄酚进样量在8~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大黄素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24%;大黄酚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93%。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同时测定牛黄解毒片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适合作为控制牛黄解毒片药品质量方法。2014年06期
66-67页 [ 9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孙娟;吴宏丽;目的:建立通络活血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12~0.720μg范围内(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31%。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定量检测,且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通络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2014年06期
68-69页 [ 8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孙君凯;王帅;包永睿;孟宪生;目的:优选山楂叶黄酮类成分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确立山楂叶黄酮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静、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优选黄酮类成分最佳纯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10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纯化工艺为0.5g/mL浓度的药液,按2.4g(药材)/10mL树脂的比例通过HPD600型号树脂,以7BV水冲洗杂质,用6BV的5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流速2BV/h,收集洗脱液得总黄酮;山楂叶提取液总黄酮含量为8.74%,纯化后总黄酮含量为85.7%。结论:山楂叶黄酮类成分经本工艺提取、纯化后纯度提高近10倍,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2014年06期
70-72页 [ 20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蔺飞;邓晶晶;臧志和;庄云绵;郭璐瑶;何天;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4.6mm&#215;250mm,5μm),以0.08mol&#183;L-1醋酸铵溶液∶甲醇(80∶20)(混合后,冰醋酸调pH至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183;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以外标法进行含量计算。结果:头孢美唑钠在0.0mg&#183;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89%,中间精密度RSD为1.41%(n=6)。结论:本法简便、专属、灵敏快速,可用于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含量的测定。2014年06期
73-74页 [ 9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基金项目纵览
简文佳;时晶;倪敬年;魏明清;田金洲;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评价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共选取86例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进行ABI测量、病史采集及常规实验室指标检查,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主要观察MMSE与ABI、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认知正常组1.01&#177;0.24与认知损害组0.96&#177;0.19之间ABI有显著性差异(P&0.05),MMSE与ABI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存在ABI降低,可能与动脉硬化引起靶器官损害有关。2014年06期
75-77页 [ 16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郭玉清;韩新民;儿童多动症(ADHD)是临床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过度活动,注意力不集中,可伴有学习困难和情绪障碍,预后不一。随着中医对儿童多动症发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在治疗儿童多动症方面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为探索更规范、更有效的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资料,并对目前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2014年06期
77-79页 [ 17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许云祥;郭菡;陈贵珍;阿是穴是最原始的针灸取穴法则,在砭刺时代曾居主导地位。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均有广泛应用价值。阿是穴既具有&以痛为输&的特点,又强调&体表投射&的特异性,其形成的病理机制是局部炎症作用和整体神经体表投射的综合结果。针刺阿是穴实现镇痛的生物学机理也是多因素、多途径的综合作用效应。其中,神经-体液调节是目前研究较多也是承认较广的方面,而诸如基因、心理等因素的作用虽然研究尚少,但显然已成为了今后研究的一大方向。2014年06期
80-82页 [ 16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崔庆荣;初杰;杨广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该病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目前,很多研究证实,ITP的发生与骨髓巨核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巨核细胞的成熟到血小板的产生过程受细胞、分子等多层面共同调控,其中细胞因子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包括正性、负性作用因子两大类,正性作用因子包括TPO、IL-3、IL-6、IL-11和干细胞因子(SCF),负性作用因子主要是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α-颗粒蛋白,α-颗粒蛋白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反应素-1(TSP-1)、血小板4因子(PF4)等。其中,TPO是公认的首要调节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的因子,TGF-β1是一种很重要的α-颗粒蛋白,在影响巨核细胞成熟的细胞因子网络中,TPO和TGF-β1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2014年06期
82-84页 [ 16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仲丽丽;白云;费洪新;张英博;张维嘉;李洋;潘思文;周忠光;主要分析中药成分蝙蝠葛酚性碱对胰腺癌的作用研究,分别从中药成分蝙蝠葛酚性碱的来源、药理作用及其对胰腺癌的抗肿瘤分子机制进行总结,为寻求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新途径和研制新药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2014年06期
85-88页 [ 21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李荣荣;憨镔;陈晨;霍介格;紫杉醇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其使用常常受到外周神经毒性的限制,文章就紫杉醇的周围神经毒性的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深入地认识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提供依据。2014年06期
88-90页 [ 17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孙丽娜;目的:探讨眼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中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组和中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中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给予眼针疗法和中医辨证施护。结果:眼针疗法和中医辨证施护组有效率95%;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组有效率72.5%,两组护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2014年06期
91-93页 [ 18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许霞;刘健;徐丰;刁玉芳;程园园;刘磊;冯云霞;新安医学是发源于古徽州地区的地方医学,在针灸治痹方面既有其共性,又各具特色。法宗《内》《难》,尊而不泥;灵活取针,各施其长;取穴精当,对症施针;辨证施治,穴位配合;常用阿是,适当用针;针药同理,并补兼施;刺灸并用,各有特色,是为新安医家针灸治痹特点。2014年06期
93-95页 [ 17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孙捷;徐爱军;刘阿秀;施燕吉;目的:对江苏省中医类医院的中医服务项目的收入、收费次数等情况进行调查,探讨中医服务项目开展的现状并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所有的中医类医院进行调查,问卷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07录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均值比较。结果与结论:中医诊疗服务收入占医院医疗收入占比小;中医诊疗服务项目少,中医诊疗技术定价较低。应制定符合中医医疗行为特征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适当提高中医服务项目价格,使价格涵盖医务人员的经验及技术成本。2014年06期
96-98页 [ 15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施晓玲;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利湿方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给予补肾健脾利湿方治疗,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观察治疗前后月经、卵巢体积及卵泡发育情况、血清FSH、LH、LH/FSH、T水平、体重指数变化。结果:补肾健脾利湿方可以明显降低血清LH、T、LH/FSH水平(P&0.05),卵巢体积变小(P&0.05),优势卵泡形成增加(P&0.05),体重指数下降(P&0.05),月经情况明显改善。结论:补肾健脾利湿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良好临床疗效。2014年06期
99-100页 [ 10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程永;王竹行;唐成林;余曙光;目的:探讨中医经筋病理机制并探究外周经筋病理三期针刺方法。方法:从现代文献、《内经》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研究。文献方面,从经筋理论临床运用、经筋理论病理研究、经筋实质等进行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内经》相关条文,提出对经筋实质指向与模型建构、经筋病理过程假说(分外周经筋病理与中枢经筋病理两大部分),并结合临床实践,对上述病理过程进行验证。结果:经筋临床运用方面主要集中在筋肉系统与神经系统,对经筋病理研究方面十分薄弱,经筋实质主要集中在筋肉系统学说、神经学说、神经筋肉统一学说等方面;而笔者提出的经筋实质:中枢经筋(手阳明经筋头部相交与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在脑内,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周经筋主要为筋肉系统;外周经筋病理三期过程即&瘀沫期&&筋膜拘挛期&&筋结病灶形成期&等假说,经临床验证有其合理性。对外周经筋病进行三期分治(瘀沫期采用毫针温针经脉压痛点针刺法、筋膜拘挛期采用小针刀与刺络放血减张法、筋结病灶形成期采用粗银质针温通&解结&法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中风病&中枢经筋&病理过程早期为&热毒水瘀&的&级联形成&与中后期&痰瘀水&胶结;中风病痉挛性运动障碍从经筋病理角度进行治疗主要有4个方面:①益气血、生髓充脑、温通经络;②通调跷脉;③温通督脉;④调理经筋——温通解结与神经干刺激法。结论:笔者提出的经筋实质假说与外周经筋病三期病理过程假说具有理论意义与临床现实意义,值得观注与进一步研究。2014年06期
101-108页 [ 42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刘洋;江宇泳;王宪波;王融冰;中医营养学以中医饮食理论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根据个体体质特点,灵活、科学地安排食谱,其在老年人保健、养生以及疾病恢复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拟从中医营养学对于老年人应用的渊源、发展、原则以及具体内容作出相应阐述。2014年06期
109-111页 [ 15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王林林;李明;金菲;王诗忠;目的:研究电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神经根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54只健康SPF级SD大鼠造模后,随机挑选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普通针刺组、疏波组、密波组、疏密波组,治疗10d后,观察对大鼠疼痛行为学、电生理学及受损神经根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经普通针刺及不同波形电针夹脊穴干预后自发痛分值、步态评分显著降低,E-C6Lat(ms)值、MCV(m/s)值、C6Amp(mV)值显著提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改善,炎症细胞明显减少,空泡样变及胶质细胞增生情况明显减少。结论:电针夹脊穴尤其选用密波波形有明显镇痛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神经根局部炎症,促进神经元损伤、修复和再生有关。2014年06期
111-114页 [ 31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魏建梁;杨传华;探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总结祖国医学对阴虚阳亢型眩晕的病因证治及现代中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辨证施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症状不同,病因病机和治疗也略有差别,但治疗一般从肝、心、肾方面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014年06期
115-117页 [ 17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王见义;张美珠;目的:探讨补肾柔肝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柔肝方,对照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Fibroscan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HA、PШ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柔肝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降低肝纤维化指标HA、PШP及改善肝弹力的效果优于复方鳖甲软肝片。2014年06期
118-120页 [ 15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金凌;马洪瑶;王中越;申俊龙;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发生与发展的土壤。分析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当代历史环境和语境下进行传承传播的困境与机遇,在反思总结的视角下,用反向格义的方法把传统理论、技术用现代话语诠释,创新传承传播模式,探索传承传播方式,使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扬光大。2014年06期
120-122页 [ 18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陈子杰;翟双庆;该文系统梳理《内经》当中对耳、耳鸣耳聋的相关记载,并依据脏窍相关的复杂关系,探讨耳鸣耳聋与五脏的密切关系,指出基于五行互藏思想,五脏和面部官窍都有着互相深入交叉的联系,所以针对窍病,不能单一的针对所主某一脏进行治疗,而应立足于五脏整体观,充分考虑到窍与五脏的复杂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并借此为中医耳鼻喉科论治窍病提供新思路、新参考。2014年06期
123-125页 [ 15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高超;金桂兰;老年期痴呆是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由多种神经系统变性或缺血过程而引起,表现为多种大脑高级功能紊乱的一种获得性、持续性的智能障碍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呈现越来越多的发病趋势。文章用中医学理论从脏腑、病理、气机、情志、虚实、阴阳等多角度探析老年期痴呆的病因病机,并分析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以求为现代医务工作者更好的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2014年06期
125-127页 [ 1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陈续园;吴云川;目的:对八段锦功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析八段锦功法从糖尿病的病因角度上对糖尿病的作用机理。结果:从中医角度及西医角度初步探明了八段锦功法在病因上对糖尿病的作用机理。结论:八段锦功法对糖尿病的作用原理符合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06期
128-130页 [ 17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郑勇;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前驱期的临床防治办法。方法:随机将80例肛周脓肿前驱期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仙方活命饮加减口服同时给予抗生素配合治疗。对照1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及肛泰栓纳肛,对照2组给予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及肛泰栓纳肛。对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5%;对照1组总有效率25%,对照2组总有效率3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1组和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仙方活命饮佐以抗生素对治疗肛周脓肿前驱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促进部分肿块消退,明显降低病人手术的几率。2014年06期
130-132页 [ 17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周波;兰吉瑞;陈瑞祥;张学著;吴世东;黄伟章;曾启全;许小清;孙智锋;《黄帝内经》对人体构成的基本认识是&形与神俱&。&神&是主宰人体生命的某种力量或能量(暂将其称为&生命矢量&),现代人类可能不能用感官手段观察这种能量的存在及其矢量活动,但《黄帝内经》却找到了相应的观察方法,类似于现代医学利用矢量图来对心电综合矢量的观察,《黄帝内经》建立了相应的坐标系用于观察&生命矢量&的综合活动,并把&脏&作为观察坐标点。藏象模型的实质,就是为观察&生命矢量&活动而建立的一系列坐标系。《黄帝内经》在&六合-五行-八宫&中所描述的脏腑的实质,就是观察&生命矢量&活动的方位和时间指示坐标,其功能就是其所代表的不同方位、时间所具有的特性,其与西医学的器官功能相比,具有不同的概念。《黄帝内经》甚至还找到了调节&生命矢量&的多种方法——调神,即&治未病&的相关内容。中医学里的顺时、导引、按乔、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其作用首先是用于&调神&而不是&调形&。2014年06期
133-137页 [ 2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刘敏;闫军堂;王庆国;&心肾相交&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维持了人体水火交通既济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脏腑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伤寒论》中以&心肾不交&为基本病机的方证进行系统梳理,主要有黄连阿胶汤证、猪苓汤证、栀子豉汤证、桂枝加桂汤证、附子泻心汤证、吴茱萸汤证等6种,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2014年06期
137-139页 [ 16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张馨元;姜树民;王哲;脓毒症是各种严重创伤、烧伤、再灌注损伤及外科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探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阐述&化瘀扶正、通腑和胃&思想在防治脓毒症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06期
140-141页 [ 12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陈澈;院立新;张根明;周莉;陈颖;崔方圆;目的:观察脑出血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对血肿吸收的影响。方法:2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114例在此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静滴14d,辨证口服活血化瘀免煎颗粒21d,21d后口服脑血疏口服液至发病后3个月。观察两组血肿体积吸收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结果:入组7d后血肿体积吸收情况与入组当天相比,治疗组吸收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活血化瘀治疗方案可以很好地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014年06期
142-144页 [ 15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白娜;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对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中医辨证护理,护理后,按疗效判定标准行疗效评判。结果:88例患者中,临床显效60例,好转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6.4%。结论: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辨证护理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014年06期
144-145页 [ 10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周静;庞剑;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对瘀血为主因的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瘀血为主因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基础上加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20例)和治疗Ⅱ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20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总显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Ⅰ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Ⅱ组,治疗Ⅰ组复发率低于治疗Ⅱ组。结论:对于以瘀血为主因的慢性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2014年06期
146-147页 [ 10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彭晓青;收集近年来针刺治疗失眠症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出:单纯针刺法、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艾灸法、推拿法等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其中加强针感效应是各医家寻求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途径。2014年06期
148-150页 [ 15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孙秀业;王春林;赵金铭;目的:探讨王春林教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王春林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经验。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2014年06期
150-152页 [ 18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余艳林;黄雪霞;王琳;目的:研究广西地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研的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病房及血透室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在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正虚证型以脾肾阳虚证患者最多(38.0%),其次为脾肾气虚证(26.0%),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接近(15.0%),肝肾阴虚证最少(7.0%)。邪实证型以湿热证患者出现频率最多(51.0%),湿浊证及血瘀证次之,分别占43.0%和49.0%,水气证和风动证较少(35%)。在中医各虚证证候与肾功能衰竭各期的关系统计中,脾肾气虚证主要见于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衰竭期,在尿毒症期降低(P&0.05);脾肾阳虚证中尿毒症期为最多,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均较少(P&0.05);气阴两虚证主要见于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代偿期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散在见于肾功能衰竭各期中,无明显差异;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尿毒症所占比例较大(P&0.05)。在中医正虚与邪实兼夹的分布中,纯虚证未兼挟邪实者以脾肾气虚证为最多;湿浊证在脾肾亏虚证中出现最多,湿热证在气阴两虚证中出现最多,水气证在脾肾阳虚证出现最多,在肝肾阴虚证出现最少,血瘀证主要在脾肾阳虚和脾肾气虚证出现最多,风动证在各虚证中较少见,缺乏统计学意义。慢性肾衰竭不同证型之间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将为今后的临床中医治疗提供依据。2014年06期
153-155页 [ 15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于首闽;侯平;目的: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归纳总结出其主要辨证分型,并进行各组生活质量差异比较。方法:将360例患者按照辨证分型分成4组,并进行各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析。结果:3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各证型构成比比较χ2=13.333,P=0.001&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证型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χ2=1.820,P=0.61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型为主,其次为痰浊壅塞型、气滞血瘀型、心肾阳虚型。各证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明显差别。2014年06期
156-157页 [ 11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周勇;牛俊婕;徐英;侯华英;姜玉华;复方阿胶浆采用阿胶配以红参、党参、熟地黄和山楂等组成,整个处方配伍精当,简练合理,效专力宏。近年来复方阿胶浆在基础科研、临床等领域的研究取得诸多进展,在多种临床疾病特别是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防治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研究发现的复方阿胶浆在肿瘤、血液系统、精神系统及妇科等临床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了复方阿胶浆保护造血系统,补血并升高血象,增强免疫,增加自身应对不良刺激能力的作用。2014年06期
158-161页 [ 22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毛亮;李中宇;目的:探讨李中宇教授治疗失眠的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治疗失眠的经验。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2014年06期
161-163页 [ 17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李萌;魏肖云;汪受传;戴启刚;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小儿体质类型及体质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1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根据汪受传教授临床经验总结对患儿进行体质分型和相关体质因素的调查。并对测评所得结果分别根据饮食、性格、遗传过敏史、性别等进行统计,分析各种体质类型及体质因素与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提示,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体质可分为肺气不足质、脾气不足质、肾气不足质、阴津不足质、痰湿内蕴质、痰热内伏质六种类型。结论:变应性鼻炎患儿体质类型以痰湿内蕴质、肺气不足质居多,该病发病与先天禀赋、饮食、性格等体质因素关系密切。2014年06期
164-165页 [ 11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方跃坤;李悦伟;董玉山;曹颖;徐丁洁;郁证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之郁是指人体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等内外因素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失常、抑遏不得发越的证候。狭义之郁是指因情志抑郁所致气机升降失司。该文基于《内经》和朱丹溪等医家对郁证的认识基础上,整理概括了郁证的理论基础、病机特点、转归和治法大要。2014年06期
166-168页 [ 15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魏肖云;李萌;汪受传;目的:综述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机理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机理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IgE水平、调节Th1/Th2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调节炎症细胞及相关炎性介质、刺激神经节和调节神经递质、调节信号通路相关信息五个方面。结论: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研究已从以上五个方面取得成果,但在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尚待更深入地开展。2014年06期
168-170页 [ 18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叶仲秋;马凯敏;梁世杰;陈瑞雪;廖锐;马民;风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类型之一,文中对风药的起源及特点进行归纳。对《伤寒杂病论》中经典方剂桂枝汤、小柴胡汤、薯蓣丸药物配伍进行分析,探讨风药在《伤寒杂病论》方剂中配伍应用的作用及特点。2014年06期
171-172页 [ 10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基础医学研究
周新兰;任洪丽;探讨分析脂肪肝发病的中医病因及病机。脂肪肝属中医学的&胁痛&&痰浊&&痞满&&积聚&等范畴,其发病多与酒食过度、情志不遂、贪逸少劳、先天禀赋、药毒、疫毒伤肝等诸多因素有关,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水湿不化,滋生痰浊,气滞血瘀,其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胆肾诸脏,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2014年06期
173-175页 [ 16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覃星柳;杨萍;目的:评价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命中7篇符合条件文献Meta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效应Z=6.49(P&0.00001),OR及其95%可信区间4.98,95%CI(3.07,8.10),其中3项研究对心电图进行评价,治疗2周后心电图改善情况试验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效应Z=3.89(P&0.0001),OR及其95%可信区间2.53,95%CI(1.59,4.04)。结论:不稳定型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舒血宁和低分子肝素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2014年06期
176-178页 [ 15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华成坤;麻黄在当今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外感病,取其发汗解表的功效,而麻黄作为多功效的中药,临床用途其实更加广泛,该文通过分析相关方剂方义,主要分析麻黄与诸药的制衡关系,并结合现代临床,探讨麻黄在不同的配伍环境中如何发挥不同的功效,希冀进一步阐明麻黄的功效,为临床准确使用麻黄提供参考,并可开拓科研思路。2014年06期
179-181页 [ 15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正&《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为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连续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PT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源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源期刊。凡投本刊的稿件一律不收审稿费,一经录用,即赠本期刊物或酌付稿酬。1.本稿内容应以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相结合为主。稿件要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要求立题新颖,资料真实,方法科学,统计合理,结论推导合乎逻辑。2.文题及证明: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论文所涉2014年06期
181页 [ 5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基础医学研究
王桂森;穆兰澄;目的:通过对《伤寒论》中剂型的制备与应用分析总结,进一步挖掘古人对中药制剂的应用方法,为中医医院的中药制剂提供借鉴。方法:认真阅读学习《伤寒论》,结合现代中药制剂学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仲景在剂型的应用上,把药物质地、药性功效与药物剂型密切、灵活的联系起来,使药物最大的发挥临床疗效。结论:《伤寒论》剂型制备灵活多变、简便易行,为中医医院的制剂发展提供思路。2014年06期
182-184页 [ 14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张敏娜;彭学杰;《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之一,首载了&金曰从革&一句,该句中的&革&一直存有争议,而&清华简&的出现,将传世的《尚书》一书各篇的真伪蒙上面纱。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觉得&革&可以用&戈&来替代。2014年06期
184-185页 [ 10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博士视点
王宏利;周代文化中,脾五行属性为木,其形成原因是当时祭祀活动,以动物内脏在空间的方位对应四季所应方位使然。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观念之中,空间上的同位,可以使得功能上得以互通,这种互通在早期的实践中,仅仅是&感而遂通&的,具有神秘或超自然色彩的。汉代文化中,脾五行属土,其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继承了周代以脾为尊的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汉武帝时期以土德承天下,以土为贵。这说明,脾的五行属性由木转为土,影响其转变的原因,参杂了诸多的历史、文化乃至政治的因素。2014年06期
186-188页 [ 15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李艳娟;王凤荣;王蕾;该文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在对王凤荣教授多年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冠心病与五脏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探讨。王教授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特点因脏而异:心肺气虚,血行乏力,气血运行不畅;心阳不足,温通失职,痰瘀搏结,痹阻心脉;脾胃虚弱,水湿聚而成痰,痰瘀互结,痹阻心脉,心脉不通,不通则痛,或心脾两虚,心脉失养,不荣则痛;肝气郁结,气机郁滞,痰浊血瘀内阻心胸;肾虚本亏,阴阳不足,心脉失养,甚或水饮凌心。冠心病病变类型与五脏有密切关系,甚至出现多脏同病的特点。从冠心病与五脏相关的角度,完善与充实了中医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及证治系统研究的薄弱与不足,并确定了以整体调治为原则,从五脏相关论治冠心病的理论体系。2014年06期
189-192页 [ 20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先小乐;肖相如;过敏性紫癜(HSP)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紫癜肾炎(HSPN)发病率较高(12%~40%)且易反复发作。在激素加抗生素普遍应用于紫癜肾炎的同时,笔者借鉴张士卿、张琳琪、导师肖相如等前辈的经验方,采用传统的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在中西医理论对该疾病认识的基础上探讨现代中医药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研究与创新。2014年06期
192-194页 [ 18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朱卉雯;田静;李慧;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蛇串疮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方辨证治疗122例蛇串疮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痊愈93例,显效18例,好转11例,痊愈率76.22%,总有效率达90.98%。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治疗蛇串疮疗效确切。2014年06期
195-197页 [ 15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童彩玲;黄梅;徐谦;目的:探讨常见乳房疾病与广东地区汉族女性ABO血型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1267例广东地区汉族人中乳腺病患者与1005例健康人群的ABO血型分布。结果:乳腺癌、乳腺增生病及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与健康人群ABO血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种血型女性患乳腺癌、乳腺增生病及乳腺纤维腺瘤的相对危险度相差不大,OR值均接近1(P&0.05)。结论:广东地区汉族女性ABO血型与常见乳房疾病的发生无相关性。2014年06期
197-198页 [ 10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吕凌;袁佺;辽宁外科名医在整骨、疮疡等病证的治疗中独树一帜,收效斐然。&妙手回春的整骨大王&孙华山善于手法整复闭合性的骨折,&肖氏整骨十法&的创始人肖雅三在整骨手法、夹板固定和用药上均有独到之处,&大连仁先整骨医院&的创始人牟仁先自成流派,&巾帼整骨大家&安淑坤形成了独特的安氏整骨体系,&疮疡四大膏&的创制者王品三在临证中多有创见,&治红伤先生&迟永清与&华佗金像奖&得主苏相良中西医并用疗效显著。他们的独特经验根于中医理论,验于临床实践,富有地域特色,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2014年06期
199-200页 [ 11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临床报道
司英奎;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按摩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月,对比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和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统计分析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43%,远期疗效为82.45%;对照组总有效率85.57%,远期疗效为72.19%。观察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且远期疗效优于按摩手法治疗。2014年06期
201-203页 [ 15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范文哲;雷仲民;目的:观察铍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的变化,评价其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铍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只用玻璃酸钠治疗,每周1次,治疗5周。采用国际公认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VAS评分、WOMAC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铍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014年06期
203-205页 [ 1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刘宇波;目的:观察采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联合中医药分期治疗股骨颈骨折GardenII~IV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GardenII~IV型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后,先采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精确复位,复位满意后,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先后钻入3枚螺纹导针和3枚加压空心螺钉,使其呈倒三角形排列进行固定。同时对全部患者进行骨折分期,分为早、中、后三期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结果:参考马元璋分级标准评定,56例中优30例,占53.57%,良14例,占25.00%,差12例,占21.43%。优良率为78.57%。不良反应:骨折不连接2例,占3.57%;再发骨折4例,占7.14%;股骨头坏死5例,占8.93%。结论: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联合中医药分期治疗股骨颈骨折GardenII~IV型,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骨折不连接、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2014年06期
206-207页 [ 11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赵长斌;目的:中西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方法:80例扁平苔藓患者,按患者个人意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4.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病例(痊愈+显效)停药6个月后复发率为32.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54%(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疗效确切。2014年06期
208-210页 [ 15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郑大维;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应用于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对本院皮肤科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例银屑病患者编为研究组,采用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将同时期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胶囊进行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所好转,服用加味凉血消风散研究组,有29例患者有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6.67%;而服用复方青黛胶囊的对照组共有22例患者呈现好转(73.33%);两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服用加味凉血消风散均无不适感。结论:加味凉血消风散对于银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用药安全,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好转。2014年06期
210-212页 [ 16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包晨晓;卢益萍;解放;目的:观察大黄虫胶囊联合痤疮合剂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13年1月—2013年6月结节囊肿型痤疮患者46例,予大黄虫胶囊联合痤疮合剂分别治疗1~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3%和86.9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黄虫胶囊联合痤疮合剂在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中有良好疗效,用药2个疗程的效果优于用药1个疗程的效果,不良反应小。2014年06期
213-214页 [ 11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张亮;胡迪;白希壮;目的:股骨颈骨折的中医保守治疗疗效分析。方法:对2005年7月—2013年1月接受中医保守治疗的8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81例患者出院后获1~6年(平均3.3年)随访,观察骨折愈合、髋部功能状态、并发症情况及股骨头坏死率,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优32例,较好18例,良20例,优良率86.4%,4例患者由于严重内科病,住院期间内转院;1例自动转院;1例患者住院87d骨折端仍未开始生长,故出院,后经随访,患者于出院后不久,因骨折端骨肿瘤过世;1例患者,女74岁,最后因骨不愈合行髋关节置换术;1例患者,89岁,住院期间自然死亡;2例患者住院一周内出院而未进行延续治疗;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中医保守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不切开关节囊,不暴露骨折端,对股骨头血液循环干扰小,能够获得满意功能。2014年06期
215-218页 [ 26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饶芳;目的:探讨参仙升脉口服液对频率依赖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5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先常规给予胺碘酮或心律平口服2~4周,复查动态心电图,总心率减慢,早搏次数增加,患者症状加重,考虑为频率依赖性早搏后,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2~4周,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及患者自觉症状,不良反应观察。结果:动态心电图提示参仙升脉口服液可明显减少早搏次数,改善患者症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对治疗频率依赖性早搏有较好的疗效。2014年06期
218-219页 [ 11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护理面对面
张粤滨;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更好为患者服务。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10月在来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35例,此135例患者采取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的护理方法,并将此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术后48h内通乳情况,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自我测评量表。结果:两组产妇术后48h内通乳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产妇术后48h内乳汁充足65例占总人数的55.13%,观察组产妇术后48h内乳汁充足116例占总人数的86.41%,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抑郁自我测评量表比较,对照组平均分为(47.56&#177;5.26)分,标准分≥50分的有73例占总人数的62.15%;观察组平均分为(42.13&#177;6.59)分,平均分≥50的有16例占总人数的12.56%,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干预和心里疏导能够有效的减轻剖宫产孕妇产后乳房的胀痛,并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产后抑郁的不良情绪。2014年06期
220-222页 [ 15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赵文红;赵环宇;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结合指针疗法对改善风寒痹阻型项痹病患者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指针疗法,观察组36例在指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中药热敷、拔罐、健康指导及饮食指导)。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疼痛情况(VAS)及颈椎功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VAS)及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结合指针疗法能有效地缓解项痹病风寒痹阻型患者的疼痛。2014年06期
222-224页 [ 18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夏经菊;孟秀春;目的:探讨70岁以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化学消融术治疗11例70岁以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资料,总结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经过。结果:11例70岁以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术中2例死亡,其余9例经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2014年06期
225-227页 [ 14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钟秀莲;目的:观察辨证取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将83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辨证取穴及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41例,口服阿昔洛韦片及外用阿昔洛韦乳膏。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9%,对照组为4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取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配合正确的中医护理,其止痛快,疗程短,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值得推广。2014年06期
227-229页 [ 19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医药社区
吴涛;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新技术全身弥散成像(WB-DWI)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通过对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原理的阐述,分析此项新的成像技术的优势。结果: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有易行、便捷、高敏感、无辐射等优点,对于全身肿瘤筛查有很高的敏感性,检查费用相对较低。结论: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方法简单,对全身肿瘤的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014年06期
230-231页 [ 10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周占文;康鹏;腰椎间盘疾病临床非常常见,多发在第三腰椎与第一骶椎之间的间盘,大多数病人通过腰椎间盘CT扫描即可明确诊断。但是由于存在解剖变异与其他原因,腰椎的5个椎体不能明显呈现出来。该文主要探讨腰椎不同扫描方法下的腰椎间盘准确定位问题,以及不同扫描方法的临床意义。2014年06期
231-233页 [ 15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迟彦君;殷东风;目的:研究分析省级中医院肿瘤科门诊初诊患者来诊特点及需求。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6月—7月辽宁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殷东风教授门诊初诊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应用MicrosoftExcel制表,进行数据收集并加以统计,以总结肿瘤科门诊患者来诊特点及需求。结果:来诊患者中人数最多的为肺癌及乳腺癌患者,而已手术的患者中出现复发转移的占55.22%;71%的患者来诊时正在或已经接受其他治疗;52%的患者单纯为服用中药来诊,而48%的患者来诊目的还包括来诊断、西医治疗中疗效评价、商讨变更方案;根据ZPS评分及患者各大系统功能状态,早、中期患者与晚期患者比例约为2∶1。结论:患者来诊的目的多样化,除服用中药治疗外,还包括来诊断、西医治疗中疗效评价、商讨变更方案等,这对肿瘤科医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06期
233-235页 [ 21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综述 陈梦菲;姜宏;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该方邪正兼顾,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近年来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此外,通过对独活寄生汤对炎症细胞因子影响研究及临床研究,发现该方在治疗KOA上也有明显的优势,现概述如下。2014年06期
236-238页 [ 16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范丽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在胰岛素应用于临床之前,该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DKA所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其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一经诊断即予补液、小剂量胰岛素、补钾等治疗可大大减少DKA的病死率。同时,加强糖尿病教育,增强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DKA的认识,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预防和及时治疗感染及其他诱发因素,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2014年06期
239-241页 [ 16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张副兴;祝雨田;季也民;黄芪桂枝五物汤作为一首经典方剂,在临床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国内学者已做了相关总结。该文主要总结了近10年来关于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为黄芪桂枝五物汤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2014年06期
242-244页 [ 15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吴欣;目的:探讨近十几年来中医药对胆石症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通过查阅近十几年来胆石症的相关期刊,从胆石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医药对胆石症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针灸、汤剂、推拿等。结论:中医药对胆石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对以后的临床应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2014年06期
244-247页 [ 23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王艺;周惠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排卵障碍为其主要特点,因其造成的不孕困扰着诸多育龄期女性。文章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及现代医学对于育龄期PCOS患者排卵障碍的治疗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帮助本病患者恢复排卵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2014年06期
248-251页 [ 22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赵春丽;放、化疗治疗宫颈癌产生一些列毒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药干预治疗,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肠炎、药物性肝功能损伤及口腔溃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增效减毒,临床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癌症的进一步治疗,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受到很多限制,需进一步研究探索。2014年06期
251-252页 [ 11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高校网页 计小清;孔令娟;刘岩;针对目前方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措施,通过理论教学、互动式教学、病案讨论、临床实践、实验教学,借助网络平台与同学互动、改革考试制度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方剂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临床辨证组方用方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14年06期
253-254页 [ 10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刘娟;初杰;文章介绍了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的五种方法。这五种方法分别是:通过方名解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总结方剂的特点,加深学生记忆;重点分析用药配伍及比例;将中国古典音乐与方歌相结合背诵;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2014年06期
255-256页 [ 11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正&桂林市中医院内二科成立于1958年,一直致力于脾胃肝胆胰、血液、肿瘤等疾病的中西医防治工作,特别是脾胃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科室开设脾胃病专科门诊,有住院病床38张.并成立了内镜室、胃肠动力检查室,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科室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硕士学位3人,研究生学历4人。科室年门诊2014年06期
257页 [ 101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正&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主校区位于省会城市沈阳,分校区位于滨城大连和药都本溪,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级护理和医学相关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王一奖状、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2014年06期
258页 [ 75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虚和肾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