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内固定术后7周怎么锻炼?早上起来伤口发红怎么会是?你多久生活可以自理?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一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一
&&&&&&&&&&&&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方法?&&&&(1)术后第1周术后患肢抬高20~30cm,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术后水肿。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活动,膝关节轻缓伸屈,每日2~3次,每次2~5min。3d后患者可坐在床上,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和延长活动时间,但膝关节屈曲不宜>90°。(2)术后2~3周根据实际情况可鼓励患者下地站立步行,开始屈膝关节锻炼。锻炼时,护理人员应在现场进行指导,患者先坐在床边,健侧肢体首先着地,然后患肢被动屈膝使小腿在床边悬吊适应后再下地,着地后足要放平,平均用力,先轻后重逐步负重行走。活动膝关节时,两手可拉住床沿,屈曲膝关节以60°~90°为宜。年老体弱者可扶拐步行,逐步练习屈膝。?(3)术后4~6周加大活动量,练习下蹲活动,膝关节屈曲达130°以上。(4)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逐渐增加锻炼的幅度与强度,同时要密切观察,确保安全,防止摔伤发生其他部位骨折。&&&&&&&&CPM机使用方法:&&&&保持患肢中立位,膝关节屈曲10°~15°待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踝趾关节的趾屈、背伸锻炼,每小时做一回,每回10次左右,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先教会健肢股四头肌收缩,然后再进行患肢练习。术后3~10天在稳定内固定的基础上,&&&&&&&& 将患肢置于CPM机支架上,患肢的脚和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度,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同一水平线,并系好病人的大腿和小腿上固定带,大腿应尽量贴于活动架上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架,以达到要求的活动角度;第一天起使角度由0°~15°开始,终止角度30°~40°次/日、每次1小时,根据患者疼痛及伤口情况将活动度,2调到患者能忍受的最大程度为宜。第二天,对能完全承受第一天运动患者,将活动度增加10°,对不能承受的患者按第一天的锻炼方法,以后每日或者隔日加10°,循序渐进,速度由慢到快,以患者能够接受为宜,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一直锻炼到膝关节屈曲达到120°(一般情况下需10~14天),停止CPM机锻炼。&&&&&&&&使用CPM机注意事项:&&&&(1)患者锻炼时,专人指导。主动关心患者,与之亲切交谈,也可以给患者听音乐,使患者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2)利用CPM机时,患肢放置正确,上好固定带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架,达不到要求的活动角度,要使患者肢体体位舒适,骶尾部足根等处用软垫预防压疮,冬天注意保暖,操作中动作要轻、稳、准,使整个操作过程顺利进行。注意机器运转速度和角度是否符合要求。(3)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询问其感觉,机器运转后注意手术切口和皮缘血运情况,防止活动过度造成切口裂开和皮缘血运障碍。(4)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基本是无痛的,如患者感觉疼痛,待一两天后既渐平复。以后如又出现显著疼痛,则应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5)对骨折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者不能早期使用CPM机锻炼。(6)内固定不牢靠者不能早期使用CPM机锻炼。(7)采取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CPM机主要是持续被动锻炼关节,增加关节活动角度,但在CPM停机期间,应主动作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防止肌肉萎缩,主动与被动锻炼相结合,早日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同时在患者出院前向其讲明主动及被动活动的重要性,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行功能锻炼,并定期复查。&&&&&&&&健康教育:&&&&1.石膏未去除期间应继续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以及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同时注意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和关节面粘连。2.去除外固定后开始练习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刚去除外固定时可采用被动活动形式,待有一定活动度后改为主动活动。可在卧床时主动伸屈膝关节,也可下地扶床边下蹲练习。&&&&&&&&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一、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1、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2、练习: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骨骼断端的连接尚较为脆弱。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逐渐增加小负荷的耐力练习,即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至疲劳为止。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放置患肢: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不得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侧卧后双腿之间垫高枕头,使患腿保持髋稍外展位!不得过多行走!行走中扶双拐,患腿绝对不得受力负重!更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术后患肢摆放于伸直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1)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如可能,即开始踝泵练习:通过小腿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5分/组,1组/小时。此练习对于预防肿胀及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应认真练习。(2)股四头肌及N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于300次/日。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3)术后3天:开始CPM练习CPM,2次/日,30分钟/次,练习后即刻冰敷30分钟(角度在无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由医务人员指导完成。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活动度等关节有活动的练习后即刻冰敷20分左右,如平时(站立、行走后)有关节内明显发热、发胀的感觉,可再冰敷3-5次/日。&&&&&&&&二、初期:(2-4周)&&&&1、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髋关节屈曲角度未达到90°前,绝对禁止正常姿势坐起,只能半坐起(即半躺半坐)2、练习:(1)开始直抬腿肌力练习:10-20次/组,1-2组/日。(2)开始主动关节屈伸练习(在无或微痛及骨折稳定的前提下):主动髋屈伸练习: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屈髋,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见附录1-图13。(3)加大CPM练习角度: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4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4)开始下地扶拐行走:如无痛,患腿可部分负重(小于1/4体重),注意保护!不得摔倒!&&&&&&&&三、中期:周-3个月)(5&&&&&&&& 1、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逐步尝试患腿负重改善步态。通过X光检查确定是否可以开始负重!2、练习:(1)负重及平衡练习:(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负重及平衡:随骨折愈合的牢固程度,负重由: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可在平板健康称上让患腿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逐渐至可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次,2次/日。(2)继续加强关节活动度练习: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坐位抱腿:开始前测量脚跟与臀部间距离,逐渐使距离缩短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在髋关节感到疼痛处保持5-10分/次,1-2次/日。(3)有条件可以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轻负荷至大负荷,并逐渐减低座位的高度。20-30分/次,2次/日。(4)开始腿部肌力练习后抬腿练习: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2-3次练习/日。俯卧位抗阻屈膝: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抗阻伸膝练习:以沙袋或皮筋为负荷在髋关节无痛的活动范围内进行。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5)提踵练习:2分/次,休息5秒,3-5次/组,2-3组/日。&&&&&&&& (6)指导患者下床法,即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住习步架站起。上床时按相反顺序进行,即患肢先上床。4周以后根据功能恢复情况,也可扶双拐下地练习步行,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患侧先下&&&&&&&&四、后期:个月-6个月)(4&&&&1、目的: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如骨折完全愈合,并具备足够牢固程度,即可开始以下练习。2、练习:(1)静蹲练习: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2分)/次,间隔5秒,5-10连续/组。2-3组/日。(2)跨步练习:包括前后、侧向跨步练习,20次/组,组间休息45秒,4-6组连续练习,2-4次练习/日。(3)患侧单腿蹲起练习:要求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次/日。&&&&&&&&健康教育&&&&(1)嘱患者术后半年内做到“三不”(不过度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子)、“四避免”(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奔跑等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项目;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外旋位时从坐位上站起;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的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取物、接电话等;避免在不平整光滑的路面上行走)(2)教会患者做双下肢主动被动锻炼,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继续坚&&&&&&&& 持髋关节、膝关节的屈曲练习,及踝关节的功能练习(3)注意加强皮肤护理减少褥疮,嘱其多饮水,鼓励咳嗽,消除肺部及泌尿系感染(4)3个月后可进行负重功能锻炼,并要定期随时复诊,防止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一、初期:(术后1~2周)&&&&1、目的:以患肢的肌肉舒缩活动为主,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关节僵硬,利于骨痂生长,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主2、练习(1)手术当日6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足趾屈伸运动(2)术后第1~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足部的跖屈(脚尖向下踩)、背伸运动(向上勾脚尖)等踝泵运动,每日3~4次,每次5~20min,一天约完成500个;同时指导患肢股四头肌和臀肌的等长舒缩(静力舒缩)运动: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5s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20次为一组,每天3组,并逐渐增加次数及延长时间(3)术后第3-5天可抬高上身20~30°,可逐渐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动作轻柔,被动逐渐转为主动活动,同时可进行全身的功能锻炼,患者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床面,双手拉住吊环,并协助患者下身,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一般活动10min/次,2~3次/组,开始时2组/h,以后每天增加1~2组,术后早期定时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静脉血栓形成。(4)术后第2天开始利用CPM机进行髋、踝关节屈伸被动运动,膝、30min/次,2次/d,一般从20~30°开始,以后每天增加5~10°,术后2周达到屈髋90°,但最多不能90°患肢主动和被动运动锻&&&&&&&& 炼以不痛及自觉有轻度疲乏感为限&&&&&&&&二、中期:(术后2~4周)&&&&1、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2、练习:(1)一般术后2周拆线,逐渐被动活动髋关节,但屈曲不宜超过90°,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主动为主,被动为辅,10min/次,4~8次/d;并在初期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和强度(2)直腿抬高训练,足跟距床20cm,在空中停留5~10s放下,如此循环,30~50下/次,3~4次/d(3)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各关节功能锻炼.开始练习在床边坐,小腿下垂,并且坐在床上主动屈伸膝关节,逐渐增加运动幅度,行患肢外展、坐起、躺下等主动练习(4)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及踝背伸肌等长收缩训练(静力舒缩)(5)4周后床边活动及扶双拐或步行架不负重练习(6)下床方法:患肢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扶习步架由他人搀扶站起,每次站立5~10min,上下午各一次,时间可逐渐延长&&&&&&&&三、后期:(术后5~12周)&&&&1、目的: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2、练习(1)开始下地不负重行走,初始行走不易过大过快,5~10min/次,2&&&&&&&& 次/d,以后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行走次数,延长行走时间(2)6周内避免髋关节主动内收及屈曲(3)8周后根据X线骨折愈合情况,有骨痂形成及内侧骨折线模糊者可开始部分负重,做提踵练习、半蹬起立练习,以增加负重肌的肌力,作髋部肌肉的抗阻屈伸训练。(4)12周后自由负重,严禁患侧卧位及骨质疏松者过早负重,术后功能锻炼应延续至出院后骨折完全愈合时&&&&&&&&健康教育&&&&1.下床活动时,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2.骨折未牢固愈合时,应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位,忌内收,以免发生再骨折3.继续加强患肢的被动功能锻炼,患肢按摩、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角度不宜超过90°4.患足无论有无负重,均应脚掌着地,顺序是足跟―跖外侧―第一跖骨头,不易足尖着地5.饮食宜含钙及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6.定期复查:术后2周拆线,一月后复查,遵医嘱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2~3个月复查,X线摄片骨折愈合牢固后,可弃拐负重行走;术后一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取内固定&&&&&&&& 跟骨骨折术后锻炼&&&&功能锻炼&&&&(1)早期练习足部活动术后第一天跟骨骨折的康复锻炼可行足趾关节等张运动,下肢肌肉等张静力性收缩,每天3~4次每次15~30分钟,随时间延长,可适当增加运动量(2)48小时后作踝关节伸屈锻炼,每次锻炼前先用热毛巾湿敷患肢5~10分钟,然后按摩10~20分钟(3)术后4~6周,可行踝关节被动跖曲、背伸运动,禁止内外翻运动(4)术后8周跟骨骨折康复训练可逐渐负重训练(5)术后8~12周跟骨骨折康复训练可行踝关节主动运动训练(6)术后12周跟骨骨折康复训练可行步态训练&&&&&&&&健康教育&&&&1、出院后应开展患侧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以锻炼踝关节,并行足的内外翻活动以锻炼距下关节。练习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等长和等张收缩以防止下肢的萎缩2、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营养,早期应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指导其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粗纤维及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骨头汤、牛奶、虾米等,以促进骨折愈合3、4、定期摄片复查术后1年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 股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早期:(术后1~2周)&&&&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尽早开始,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主动为主,被动为辅,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同时给予患肢皮肤按摩及揉捏等。(1)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患肢固定,做好股四头肌缓缓收缩并保持10s后放松为一组,3~5组/min,3~5min/次,10~15次/d(2)踝关节及足趾屈伸运动:患肢固定,做踝关节足趾的均匀屈伸为1组,8~10组/min,3~5min/次,3~4次/d(3)髌骨推移运动:患肢固定,用拇指和食指推右移动为1组,每分钟10~15组,每次3~5min,3~4次/d(4)抬臀运动:患肢固定,健肢屈膝曲髋,足蹬床面挺腰抬臀,以下肢、臀和腰部肌肉绷紧臀部离开床面为准,坚持10~30s后放下,连续做2~3次为1组,每1~2h做1次,或视病情进行(5)被动屈膝曲髋运动:拔除引流管后可行下肢CPM的持续性被动锻炼,CPM能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且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将患肢固定在伸直位,从感觉无痛的最小角度(一般为30°~40°)开始,逐渐增强活动的持续时间、速度计角度,每日增加10°,逐渐至120°止,一般每次1~2h,每天2~3次,同时加强下肢肌力训练及其他辅助运动。在训练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个别不能耐受者,要减少活动幅度和时间,防止发生意外和损伤。&&&&&&&& 中期:术后3-4周&&&&(1)主动屈髋运动(坐起运动):在床尾栓一条结实的绳子,患者一手拉住绳子,一手撑着在床面,上身离床前屈,然后松开绳子,双手撑着床面,上身坐直,患者背后可放棉被维持坐位,先从小角度开始,逐渐增大到90°,每日2~3h,持续时间由短到长(2)床旁站立运动:在内外固定牢固的情况下,部分患者可用双拐支撑进行床旁站立,保持身体重心在健侧,患肢不负重触地,每次站立时间视患者情况而定,2~3天后开始练习用步行器或拄双拐行走&&&&&&&&后期:术后4~6周&&&&患者可扶双拐下床活动,健侧负重,患肢做屈髋、屈膝、踢腿、下蹲等动作,因该期骨折远端骨痂已形成,实施有效的活动和不负重锻炼,可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促进骨折周围肌力的恢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1)双拐步行运动:患者拄双拐行走时,患肢不负重,双拐移动时患肢同步,健肢移动时双拐不动,健肢与患肢交替行走,“三呈点”步态,10~20min/次,2次/d,逐日递增每次20~30min,3~4次/d(2)单拐步行运动:患者拄双拐熟练以后,可拄单拐行走,患肢开始部分负重,一般情况下拐应拄在健侧,前进时拐与患肢同时起落(3)拄拐上下楼运动:患者一手扶楼梯一手拄拐,拐与患肢同步,上楼时先上健侧,下楼时先下拐&&&&&&&&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早期(术后1~2周)&&&&(1)增加肌力锻炼,开始练习握拳伸指,以减轻水肿,锻炼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及疲劳为宜(2)做腕、肘关节的各活动,护理人员用一手扶住上臂,一手辅助屈伸患侧腕关节、肘关节,以避免肘关节长时间处于屈曲位而发生僵硬畸形。肘关节以主动活动为主,但不能做强力的被动活动或推拿、按摩。以免造成骨化性肌炎(3)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要指导患者用其健手辅助患侧肢体,或让家属协助。一时期以静止性的肌肉收缩为主。其作用是在制动阶段能有效地保持肌力,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加速骨痂的形成&&&&&&&&中期(术后3~4周)&&&&开始练习肩部前屈后伸运动,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后面。一手按住肩部。一手扶住肘关节。先轻度活动。逐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后期(术后5周后)&&&&如无不良反应情况下,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1)向前弯腰、上臂自然下垂顺时针或逆时针在水平面上划圆圈;(2)反臂摸腰,即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肩外展、内旋、后伸)(3)举臂摸头后部(肩外展外旋)(4)患侧手横过面部去触摸健侧耳朵(肩内收、外旋)活动范围循序渐进,每次锻炼时各动作的次数一般以患者有轻度疲劳&&&&&&&& 感为妥,因人而异,幅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健康教育:&&&&1.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增强体质,促进骨折的愈合2.休息尽可能离床活动3.维持外展架固定的位置如外展架松动应及时予以调整,不能在拆除固定后将患肢长期下垂或悬吊于胸前,否则将导致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障碍,并难以恢复4.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指导并督促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患肢,用患肢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训练患肢功能,逐步达到生活咱理。5.定期复查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器材一般在骨折愈合后取出&&&&&&&&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